经济导刊
分享:

践行“双碳”承诺 引领绿色复苏

唐人虎 来源: 2023.10.31 15:23:03


 

从科学共识到经济、政治共识,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已经启动。全球进入了碳中和时代,各国围绕碳中和目标将引发新一轮经济社会变革。

作为全球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中国承担大国责任,已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引领者。实现“双碳”目标,需要相关各方深度融合,建立一个可以长期发挥作用的双碳生态系统,在实现中国经济绿色转型的同时,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

“双碳”目标的提出和整体影响

今年北京的夏天非常炎热,我们可以切实感受到气候变化带来的全球影响。南极冰川正在融化,图瓦卢成为全球第一个因为海平面上升而进行全民迁移的国家,北极熊可能会在2100年灭绝,西班牙干旱严重,巴拉圭出现森林和草原大火……

从科学共识到政治共识

关于气候变化,在科技界已经形成几个共识:第一,最近十年,全球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是有人类历史以来最高的;第二,如果我们现在不赶紧采取行动的话,《巴黎协定》约定的1.5℃的温控目标是无法实现的;第三,实施有力度和高效率的温室气体减排,需要政府和社会协调运用各类政策措施,加强气候治理,促进系统性变革;第四,减排的加速深入,需要弥补资金缺口、促进技术创新;第五,加速气候行动对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从科学共识发展为经济共识和政治共识,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才能真正启动。现在全球进入了碳中和时代,各国围绕碳中和目标将引发新一轮经济社会变革。

举例来说,如果全球温控目标没有达到,未来200年内,我们的海平面大概要上升6-8米,这意味着全球沿海城市将基本被淹没。从工业革命以来,我们的人类文明取自于海洋文明,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全人类的发展和经济发展将不可避免地受到重创。

中国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引领者

中国在国际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经历了一个认知变化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在这件事上是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这是一个逻辑和角色的变化。为什么一开始是参与者?因为当时我们并不了解其中的内在规律,以及与我们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是贡献者?因为中国目前是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全球每年新增碳排放的60%来自中国,全球每年碳排放量的32%来自中国,相当于美国、日本等OECD国家碳排放量的总和。

中国如何成为引领者?中国是推动《巴黎协定》达成、生效与实施的主要贡献力量,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为推动建立公平有效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实现更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了重要贡献。《巴黎协定》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作为全球治理的一个重要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努力是一面镜子,给我们思考和探索未来全球治理模式、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带来宝贵的启示。

2009年,中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上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目前这两项相对指标已全部实现;在2015年举行的巴黎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承诺,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 -65%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

20209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了中国的新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相较于2009年和2015年提出的双碳目标,中国2020年提出的新双碳目标都是绝对指标,有基础、有约束、有方向。一方面,这是中国第一次向世界承诺了总量目标,而我们之前在减排方面承诺的是相对量强度目标;另一方面,碳达峰在前,碳中和在后,这是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条。实现双碳目标,我们不能不做,但也不能操之过急。

习近平总书记同时指出,各国要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汇聚起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的能耗水平大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8倍,是日本、欧洲的34倍。这决定了中国经济复苏的方式一定是走绿色复苏的道路,我们要大力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

“双碳”目标提出的深刻背景

第一,无法回避的外交压力。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排放大国,年排放总量超过美欧之和,人均排放超过了世界、G20和欧盟的平均水平。所有发达国家均已实现碳达峰,美国总统拜登上任第一天,就签署总统令重返《巴黎协定》,将在气候政策领域持续向中国施压。

第二,碳边境税削弱我国参与全球分工的竞争力。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即将正式立法,从2026年起对欧盟进口企业征收碳边境税,主要针对欧盟进口商征收,并将传导到出口国家的企业身上。

欧盟碳关税征收方式包括排放核算方式、按欧盟碳价征税和碳税抵扣规则。以第二种方式为例,如果企业吨钢碳排放量为2吨,按100欧元/吨的碳价计算,扣减逐步降低的欧盟碳市场免费配额比例,钢铁出口到欧盟需缴纳的碳边境税将逐步增加到200欧元/吨;涉及产品包括铝、钢铁、水泥、化肥、电力和化工产品等。以钢铁行业为例,2020年中国粗钢出口量为5140万吨,占总产量的4.8%;向欧盟出口约210万吨,约占中国总产量的0.2%

第三,碳中和引领新一轮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重塑。互联网、零售等现代服务业甚至制造业的碳中和目标年份,普遍早于国家的碳中和目标。能源行业企业(电力、油气)承诺的碳中和目标年份相对较晚,但一般都不晚于2050年。现在世界500强企业的70%已经要求自身达到碳中和,包括大家熟知的苹果、微软甚至一些汽车厂。这些世界500强企业凭借研发创新能力位于微笑曲线的两端,这种供应链的需求压力会直接传递到以制造加工为主的发展中国家。

第四,绿色发展是共识,但需要适当抓手进行统筹。在欧盟,“2050年实现欧盟气候中和绿色新政”的核心和唯一指挥棒,将实施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七大行动,每年至少额外投入2600亿欧元支持金融工具创新。在美国,气候和能源是双指挥棒,拜登政府的《清洁能源革命与环境正义计划》将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和发展可再生能源建立更绿色的经济,技术创新、需求激发和基础设施投资是三大支柱,拜登任期内将拉动2万亿美元投资。对中国来讲,我们的治理体系、工作机制、政策机制存在分散化、碎片化问题,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是国家长期战略,几乎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所有方面。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碳是唯一一个长期稳定、效果一致的锚定物

正确理解“双碳”要处理好四对关系

第一,发展和减排的关系。发展在前,减排在后。减排不是减生产力,也不是不排放,要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

第二,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增强全国一盘棋意识,不搞齐步走、“一刀切”。

第三,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既要立足当下,一步一个脚印解决具体问题,积小胜为大胜,又要放眼长远,把握好降碳的节奏和力度。

第四,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坚持两手发力,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建立健全“双碳”工作激励约束机制。

综上所述,科学的共识带来政治的共识,以及经济的共识、社会的共识,这四对关系是指导我国未来多年发展的大方针,要真学、真懂、真会、真用。

“双碳”行动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它既是国家政策的要求,也是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优化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更是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新经济增长点的发展诉求。

碳正成为产品竞争力的要素

“双碳”目标会带来发展模式的切换,将为现有产业带来新需求,同时也会创造新机会,甚至带动新的产业发展。

以制造产业为例。全国各地在产业升级和能源转型过程中,将在装备制造方面产生大量需求,包括传统工艺流程升级、节能降碳改造、风力和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制造和碳排放监测等。要紧密围绕现有制造业产业链体系,根据“双碳”产生的短中长期需求,实施建链、延链、补链策略,打造碳中和高端制造业产业集群,占领碳中和和产业价值链制高点,为全国各地实现“双碳”输出关键产品,提供硬核支撑。

再以生态产业城市为例,将以碳中和为引领,厚植生态底色,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全面率先实现碳中和;以碳抵消-碳交易-碳市场为赛道,挖掘绿色生态碳汇价值,促进两山转化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实现生态产业化发展。

碳关税等绿色贸易工具对产业发展的影响要综合考虑。现在欧盟的碳关税已经形成了游戏规则,不仅有航空减排,还有航海减排。今年4月,法国总统马克龙访问中国的时候带来了一个大额订单,中国船舶集团将为法国制造1215000TEU甲醇双燃料动力大型集装箱船,总价值210亿元。绿色甲醇可以减少碳排放,进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碳正在成为重新定义产品竞争力的要素。其中,碳边境调节税(CBAM 将对高耗能、高排放的进口产品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税;低碳认证将要求产品本身或其性能符合相关低碳产品评价标准或者技术规范要求;碳标签要求用量化的指数标示产品生命周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不管是碳关税,还是低碳认证,未来我们会看到更多产品打上自己的碳标签。

以特斯拉为例,特斯拉的财报显示,这几年公司卖车是亏损的,但是可以通过卖碳积分获益。当时美国加州有一项制度叫ZEV制度(Zero Emission Vehicle),它规定生产电动车可以获得加分,而生产燃油车是负分,但是每个汽车厂年底的积分要为零,为此燃油车企业要向电动车企业购买积分,进而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中国也有类似的政策。原来我们国家通过直接补贴的方式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在工信部推行新能源车的双积分制度,就是油耗高的车企要向油耗低的车企购买积分,从而通过市场化的机制,使得碳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新的要素。

未来释放万亿级投资机遇

从宏观层面看,我国将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能源体系转型,实现碳排放达峰,辅以“负碳”手段最终实现碳中和。

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构建以低碳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二是能源供给侧结构调整,彻底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格局,风光水能等非化石能源占比大幅提高;三是工业、建筑、交通等终端用能部门加强再生能源应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四是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系统治理山水林田湖草,加强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研究,探索商业化应用。

综上所述,“双碳”已成为国家长期战略,指导我国未来40年的发展模式和路径,将释放万亿级发展机遇。2020-2050年,能源供给侧与需求侧的投资需求预计超过138万亿元;到2050年,零碳投资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年。在能源系统转型方面,2020-2050年,工业、建筑、交通等能源终端需求部门改造投资需求将超过30万亿元;能源体系转型投资需求将超过100万亿元。

根据“双碳”总体目标和未来愿景,2025年,我国将初步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能源强度较2020年下降13.5%,碳排放强度下降18%,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20%,森林覆盖率达到24%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碳排放强度较2005年下降65%,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25%,风光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2060年,全面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能源利用效率达国际先进水平,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80%,顺利实现碳中和目标。

碳交易是落实“双碳”的有效工具

根据碳原理,由于环境权属不明确,容易导致“公地的悲剧”,造成过度排放。企业在计算成本收益时,不考虑污染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导致生态破坏,这就是所谓“负外部性”。为此,明确治理责任,将负外部性内化,让企业承担减排费用,是减排的关键;而明确碳排放权,降低全社会治理成本是市场化治理的核心。

碳市场的核心要素和基本定位

第一个要素是总量目标,就是划定覆盖范围,到底哪些被纳入碳市场,哪些适合用碳交易的机制。

第二个要素是定总量目标,实行配额分配。其中要考虑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供需关系,碳市场是唯一给企业下量化限制的政策,政府决定市场的配额总量,控制减排效果,政府通过制定分配方式影响供需关系。

第三个要素是履约机制。碳配额是排放凭证,一家企业排了多少碳要给政府交多少配额,如果企业缺配额却不买,会被罚款。

整个碳市场的基本定位,一是实现碳定价,只要有买卖,就有价格;二是管控重点企业的碳排放;三是在总目标下,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

截至目前,全球共有26个强制碳市场,37个国内碳税,超过10个自愿减排机制正在运行。可以预见,未来各国碳市场将形成全球统一的大市场。

目前欧洲碳市场是全球发展最成熟的一个市场,而中国碳市场是全球配额最多的市场,底层资产最多,我们拥有45亿吨配额,而欧洲配额大约为16亿吨。但是从交易额来看,我们与欧洲还存着一定的差距。

2022年,欧洲碳交易额达到8600亿欧元,而我国碳市场去年的交易额只有28亿元。在我看来,碳市场交易的三个基本原则包括:长期稳定的政策预期;公开透明的数据体系;公平严格的统一执法,最终体现为交易额。中国和欧洲碳市场的最大区别是什么?在欧洲碳市场的交易额中,85%-86%是期货,7%-8%是期权,只有5%-6%是现货产品,而我国碳市场交易只有现货,而且现货的换手率只有欧洲的三分之一。

与此同时,全球碳抵消市场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目前国际碳抵消市场主要由非政府组织主导,多元分散,但碳抵消市场需求增长迅速,从2010年的700万吨增加到2020年的9500万吨,预计2050年将达36亿吨。

中国碳市场发展脉络

2011年,我国正式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2013年深圳、上海、北京、广东、天津碳市场启动,2014年湖北、重庆加入,2016年福建也加入全国碳市场行列。

全国碳市场建设按照稳步推进的原则,成熟一个行业,纳入一个行业,覆盖范围已包括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等八个行业,以电力行业为突破口率先开展交易,首批纳入2162家电力企业,排放超过40亿吨,约占全国所有温室气体排放的四成。为了尽可能降低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成本,需要更加发挥碳市场在碳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形成市场化的碳定价机制,发出清晰的碳价信号并传递给上下游,进而降低全社会的碳减排成本。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全面实行排污许可证,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

2021年启动到2022年,全国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达到2.3亿吨,累计成交额为104亿元。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来看,全国碳市场将呈现不断上升的发展趋势。并且,全国碳市场是一个逐步迭代完善的过程:国务院有望出台相关条例,提高不履约惩罚力度;将重启CCER,激励非纳入的行业积极减排,增加市场活力;提出碳市场整体路线图,十四五期间纳入更多的行业;实施更严格的总量管理,逐步引入有偿分配,增加企业碳成本;提出长期配额分配方案,增加透明度,增强市场长期信心;允许机构个人交易,批准质押、期货等金融创新,发挥碳价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等等。

“双碳”目标实现基础与行动建议

截至目前,中国正式确立了“1+N”政策体系,包括《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等,其中《指导意见》在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中发挥统领作用。工信部、住建部、生态环境部等各部委陆续印发双碳相关政策文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等,国资委出台关于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工信部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等。在实践中,上述一系列政策之间如何相互协同,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

各地相继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一是经济比较发达的省市,二氧化碳排放已非常缓慢,如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广东等;二是可再生资源禀赋好,拥有丰富水能、太阳能和风能,可以通过能源结构调整,以新能源增长满足未来发展需求的地方,如新疆、云南和贵州。

广东、江苏、上海已提出实现碳排放率先达峰,各省均将制定和实施达峰行动方案列入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已有超过20省(市)明确提出编制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

以北京为例,2020年北京已实现碳达峰,未来将加强细颗粒物、臭氧、温室气体协同控制,突出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明确碳中和时间表、路线图。

上海计划在2025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着力推动电力、钢铁、化工等重点领域和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碳;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深化能源清洁高效利用;进一步提高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新疆立足当地能源实际,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开展治沙治水和森林草原保护;持续开展环境污染防治和风险管控,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用;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

落实“双碳”目标的四大误区

第一个误区,盲目去工业、去“两高”。尽管工业是碳排放大户,但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依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对GDP有较大贡献。把碳排放等同于污染物排放、等同于高耗能产业是不对的。行业只要存在,就一定有它的诉求,没有不好的行业,只有不好的企业。  

第二,过小尺度碳中和。“双碳”是一项系统工程,“碳中和”是一个整体性概念,在相对宏观的尺度讨论才有意义。开展“双碳”工作应算清经济账,抓大放小,选择合理边界,避免将碳中和目标限制在过小的范围或过于微观的主体上,例如“碳中和街道”等。

第三,“大增风光,立减煤炭”。煤炭在我国能源安全战略中发挥着“压舱石”的作用。目前煤炭和煤电仍是保障能源安全、电力安全的主体,盲目快速减少煤炭和削减煤电,可能会出现安全隐患。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传统能源逐步退出必须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要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有序减量替代,大力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

第四,减碳全靠碳市场。碳市场是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市场化政策工具,有助于促进资源高效配置,低成本实现达峰目标。但减碳不能只靠碳市场。碳市场总量目标是自下而上汇总、综合考量后制定,而非自上而下、基于碳达峰目标、行业总目标等进行设定。同时,拒绝“漂绿”等伪碳中和,应用可再生能源、实施节能降碳改造才是真正减排,基于此配合碳汇及CCUS等负碳技术才能实现碳中和

 建立长期作用的双碳生态系统

“双碳”目标背景复杂,覆盖广泛,路径不确定性大,因此需要各方深度参与融合,算清“五本账”,建立一个可以长期发挥作用的双碳生态系统。

一是经济账,40年的事必须算经济账,才能够可持续发展。二是能源账,能源账应作为关键账本。三是安全账,这是基础账本。此外还有生态账和民生账,它们属于增值账本,也非常必要。

实现“双碳”目标,从顶层设计开始就需要各方深度融合,并在未来持续迭代。政府要把握方向、总体指导;智库要科学研判、路径规划;企业要聚焦实操、确保落地;资本要提供资金支持、运行保障。

实现“双碳”目标,还要落实“四个一”,即一套台账摸家底,一把尺子定标准,一个池子调结构,一个平台(“双碳”数智化管理与服务平台)强支撑。通过摸家底筑牢数据基础,定标准强化方向引领,调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实现地方高质高效低碳发展。

其中,“一套台账”摸家底,即构建有效支撑“双碳”的能碳环经大数据体系,摸清碳排放家底,奠定数据基础,进而发现耗能风险,挖掘降碳潜力,支撑产业升级;“一把尺子”即通过大数据建模实现对城市能源、建筑、园区等领域碳排放与潜力的精细化分析,支撑低碳标准体系制定。“一个池子”调结构,即根据地方特点与实际需求,规划实施降碳改造,积累形成绿色低碳“项目池”,持续推动“双碳”工作落地。“一个平台”强支撑,即数智化工具支撑地方开展双碳各项工作,并服务企业转型、推动全社会参与,最终实现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

(编辑  宋斌斌)



* 唐人虎,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本文是唐人虎在第90期“中信大讲堂”的演讲摘编。宋斌斌整理。

作为欧洲绿色协议的一部分,欧盟委员会提出建立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以防止温室气体排放泄露,并在欧洲和欧洲以外的排放者之间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目前,欧盟已经通过了碳边境调节机制并计划2023年起正式实施。该机制覆盖发电、钢铁、水泥、铝、玻璃等碳排放密集型行业,将推动进入欧盟销售的产品承担同样的碳成本。

热门话题

关注医改,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明确医改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查看更多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

2015年4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邀请行业内部分重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部门&...

查看更多

>

2024年01期

总期号:296期

2023年12期

总期号:295期

2023年11期

总期号:29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