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中国道路



新中国成立73年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只是瞬间,但中国人民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历程,取得了伟大成就,不仅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指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抚今追昔,回顾新中国73年来创造的经济奇迹,对于提升和坚定“四个自信”是非常必要的。

新中国经济发展历史阶段

新中国经济发展历史大致分为三个时期: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实行计划经济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12年中共十八大前,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时期;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个时期一脉相承,接续完成中国经济从起步到腾飞、再到转型升级的历史任务。

站起来:优先发展重工业保证国家安全1949-1978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进入发展进步的新纪元,站起来的中国人民终于可以独立自主选择发展道路。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绘制新中国发展蓝图时提出,要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①]

成立初期的新中国,通过土地改革将没收封建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和保护民族工商业,建立起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多种经济成分的分工合作、各得其所的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促成了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然而,当中国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面临工业化道路选择时,有三大因素影响中国改变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第一,国家安全和统一要求重工业优先发展。近代以来,饱受欺凌的中国对工业实力与国家安全的关系有着异常深刻的认识。新中国成立不久,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立即派第七舰队进驻台湾,并随后签订所谓“保护台湾”的条约。当时,美国钢、煤、原油、电力的产量分别为中国的62.6倍、7倍、70.2倍和63.4倍;人均产量为中国的268倍、25.4倍、245.5倍和226.1倍。[②]悬殊的工业和军事实力,迫使中国中断了解放台湾的统一大业。朝鲜停战之后不久又爆发了越南战争。二战后,美国介入的两次大规模局部热战都发生在中国周边,严峻的安全形势要求中国必须尽快建立完备的国防工业。1953年,毛泽东亲自修订的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提纲就指出: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上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侮我们,这种痛苦我们中国人民已经受够了。如果现在我们还不能建立重工业,帝国主义是一定还要来欺侮我们的。”[③]

第二,国民经济体系迫切要求解决重工业瓶颈问题。重工业的落后不仅不能有效保障国防安全,而且拖累国民经济均衡发展。毛泽东在1955年曾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④]谈及重工业落后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陈云说:“我们没有重工业就不可能扩大轻工业,因而也就不可能有系统地改善人民生活。我们现在的情况是这样:许多轻工业设备还有空闲,原定增加的纱锭还得减少,原因就是缺少原料。除缺少来自农产品的原料,比如棉、丝、毛、烟叶、甘蔗等等以外,还缺少来自重工业的原料,比如化学品、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等等。”[⑤]

第三,资本严重短缺、农业剩余非常有限,制约了工业发展。新中国成立时还是一个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国家,当时全国5.4亿人口中有4.8亿是农民,农业剩余是工业资本积累的主要来源。然而,当时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粮食产量只有209公斤。据1954年国家统计局的调查,全国农户土地改革时平均每户仅拥有耕畜0.6头,犁0.5部,多数农户从事家庭为单位的经营都很困难,在正常年景下,每到青黄不接的春季,全国尚有两千万以上农民缺少口粮。根据1952年建立起来的统计数据显示,当年中国的GDP仅为679.1亿元人民币,人均119元(按1955年币值);年末全国城乡储蓄存款8.6亿元,人均1.5元;国家外汇储备只有1.08亿美元。可见,中国当时确实处于发展经济学所说的“贫困陷阱”,仅依靠市场机制无法为工业化提供积累。

为迅速建立完整工业体系尤其是国防工业,中国确立了重工业化优先发展战略。而为了确保低收入下实现高积累政策和社会稳定,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即在快速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计划经济体制,从而确保了有限的资源在满足人民基本生活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支援工业化建设,使中国在短短二十多年里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成功研制出“两弹一星”和核潜艇等为代表的尖端武器,为国家的和平发展奠定了基础。1952—1978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增长了15.9倍,年均增长11.5%,三大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50.5%20.8%28.7%变为27.7%47.7%24.6%,实现了由农业主导向工业主导的转变。

这一时期还为日后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诸多必要条件。在基础设施方面,新中国成立伊始就大力兴修水利工程和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据统计,截至1978年,全国各地共建成大中小型水库84585座,建成万亩以上的灌溉区5249处,实现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805.3万公顷,较1949年增加3212.5万公顷;[⑥] 19531977年,交通运输业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投资累计完成840亿元,先后建设了青藏公路、武汉和南京长江大桥、成渝、兰新、成昆及京沪铁路复线等重大项目,改变了落后闭塞的交通面貌。上世纪80年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铁路建设投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少的,经济发展明显得益于过去的较多投入。国家高度重视基础教育,1978年基本普及了小学教育,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5%1982年,文盲率降至22.8%。这些都为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腾飞准备了条件。

富起来:改革开放开启致富之门(1978-2012年)

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突破了“贫困陷阱”,保障了高积累下的社会稳定,为建立独立完整工业体系、保障国防安全、储备发展要素方面做出了历史性贡献。然而,调动全社会各种积极因素、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还有待进一步实现。

计划经济时期,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不多,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整体上还较低,远未摆脱贫困状态。从1957年到1976年,全国职工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几乎没涨过工资,1976年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605元,比1957年的637元不升反降,(1977年冬普调工资后)1978年也仅为644元。[⑦] 从消费来看,人均粮食消费量由1957年的406.12斤降至1978年的390.92斤,食用植物油由4.84斤降至3.19斤、猪肉由10.15斤增至15.34斤,食糖由3.02斤增至6.84斤、棉布由20.47尺增至24.11尺、煤炭由170.19斤增至210.31斤,生活水平提高有限。[⑧] 1978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57.5%67.7%,城市居民消费处于温饱阶段,农村居民则处于贫困阶段。按照2010年标准,1978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达7.7亿人,农村贫困发生率高达97.5%

从劳动生产率来看,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大了。从1977年下半年起,国务院安排各部委派团出国访问考察,考察结果令国人警醒。法国马赛钢铁厂,从采矿到轧钢,年产350万吨钢,职工只有7千人;而当时武钢年产230万吨钢,职工6.7万人。[⑨] 丰田汽车厂,职工4.3万人,加上直接协作的工厂不过15万人,年产汽车270万辆;而长春汽车制造厂4.3万人,1977年生产汽车4.3万辆;全国汽车行业70万人,1977年生产汽车总共也只有13万辆。在质量方面,中国的汽车跑10万公里就要大修,而日本汽车能跑40万公里。中国的电视显像管按规定标准可用1000—2000小时,实际上有些只能用700小时,而日本的能用1.3万小时。[⑩] 19789月,邓小平谈及出访带来的思想震撼时说:最近我们的同志出去看了一下,越看越感到我们落后。什么叫现代化?五十年代一个样,六十年代不一样了,七十年代就更不一样了。[11]

强烈的忧患意识坚定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决心。1978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大门,邓小平率先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个引导中国社会主义走向创新发展的最重大命题,中国迎来了活力迸发、财富涌流的时代。在有利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对内“搞活”,通过“放权让利”和引入市场调节机制,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不仅形成了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而且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看不见的手”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同时,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在招商引资、制度创新等方面积极作为,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协同作用,将资本、劳动力、资源、技术等要素普遍调动起来。中国还通过扩大开放,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实现了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和国际市场。这种政府与市场“双轮驱动”、国内国外资源市场“统筹兼顾”的方针政策,使中国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

19782012年,中国经济总量高歌猛进,年均增速接近10%1978年,中国的GDP3678.7亿元,居世界第11位;1986年突破1万亿元,居世界第9位;2000年突破10万亿元,居世界第6位;2010年突破40万亿元,居世界第2位。

中国对外贸易飞速发展。1977年,中国内地的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只有148亿美元,甚至低于同期香港的196亿美元;到2012年,中国大陆的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已经达到38671亿美元,增长260倍。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化推进,中国的产业结构持续升级。2011年,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提高到35.7%,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成为就业最多的产业;201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至45.5%,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增加值最大的产业。

中国的城市化率也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12年的52.57%,城市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

中国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但是传统发展方式也存在问题。中国一直在实施赶超型工业化战略,产业结构主要满足于投资和出口需求,最终消费比重长期偏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出口骤降,2000万打工者于10月提前返乡;2009年,约2500万人找工作困难,加之610万应届毕业生,中国面临30年来最严峻的就业形势。

在此情况下,中国启动了规模庞大的需求刺激政策,使中国经济在逆境中保持增长,国内基础设施面貌天翻地覆,民生持续改善,国家在整体上实现了富起来。

然而,需求刺激政策也使传统发展方式弊端凸显,难以为继。

首先,在宽松的信贷环境与预算软约束下,基建、开采、冶炼、机械等行业迅速扩张,出现普遍性产能过剩,由此引发的利润率下滑使得一些企业不得不加大债务融资,甚至沦为依赖举债为生的“僵尸企业”。

其次,在实体经济利润率下降而货币充裕的大环境下,房屋土地作为投资品的功能凸显,大量资金涌入刺激了城市房地产行业膨胀与房价暴涨。不断上升的房价抬高了实体经济成本,加剧了社会投机心理,使得资金脱实向虚,销蚀着制造业和科技研发的根基。高企的房价也令低收入群体望房兴叹,导致库存积压。

最后,因不同企业和居民获得信贷的能力不同,信贷资源分配有失均衡,拉大了财富占有差距。而强刺激政策导致的投资激增,也加剧了国内资源消耗与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总的来看,需求刺激政策使中国经济维持了增长势头,但也遇到了产能过剩、库存积压、杠杆率攀升的问题。如果放任旧增长模式延续,终将导致行业亏损加剧,引发债务违约、破产失业的经济硬着陆。

强起来:转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2012-2022年)

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来至2022年的十年,是中国进入新时代的十年。在这十年里,中国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迈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与此同时,世界发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国际经济风云变幻、美国逆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新冠疫情肆虐,中国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大历史观来看,这十年不仅是新中国历史、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也是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十八大以来,面对经济发展面临的“三期叠加”问题和必须由高速度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及时把握住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这个重大历史转折,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下,确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以创新为动力、以改革促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转折,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就经济领域来看,在政府与市场关系、发展理念、所有制结构、对外开放、共同富裕等重大理论和政策方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

十八大以来的十年,中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跃上了新的台阶。2012-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从51.9万亿元增加到114.4万亿元,10年间翻了一番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39771元增加到80962元;2021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万美元,接近世界银行的高收入国家门槛的12500美元。2015-2021年粮食产量连续 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多年位居世界首位,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发电装机容量、互联网基础设施规模均居世界第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社会发展成绩显著,人民获得感空前提升。2020年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中国彻底摆脱了几千年来如影随形的绝对贫困问题。2013-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8311元增加到35128元,年均增长7.5%,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成长最快的中等收入群体,总量超过4亿人。社会保障覆盖面持续扩大,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6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10.2亿人。

紧紧抓住信息化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加大对研发和高科技产业的投入。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由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0年的第14位,是跻身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前30位经济体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并且中国有17个科技集群进入全球科技集群百强,数量仅次于美国,排在世界第2位。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解决主要矛盾,中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具体包含三大转变:一是推进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加快增长方式创新;二是推进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三是推进城乡二元经济向城乡一体化转变,实现农业现代化。

毋庸讳言,中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型尚未完成,未来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困难:一是实体经济内部结构失衡,传统中低端产能过剩和高端产能供给不足并存;二是实体经济与金融、房地产业关系失衡,“脱实向虚”问题仍然严重,金融风险隐患尤在;三是财富占有和收入分配失衡,贫富差距过大,有效需求不足,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积累失衡;四是资源和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外延型扩张受到约束;五是国际经济竞争趋于激烈,中国经济和科技正从“跟跑者”向“并跑者”和“领跑者”转变,竞争对手主要转向经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对中国的遏制不断升级,给中国造成更为沉重的外部压力。

但是,中国经济发展所具备的独特优势和有利条件,大大超过了不利因素和困难:一是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和自我革命,确保了中国经济始终向着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方向坚定前行;二是政府与市场“双轮驱动”的体制优势,有助于避免双重失灵,继续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市场、两种资源”;三是中国经济规模大,创新空间大,回旋余地大;四是中国人力资本雄厚,重视教育,并可以充分利用海外教育资源;五是中国人民具有勤劳的品质和文化传统,尤其是高储蓄率传统有助于规避债务陷阱,并在即将开始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扩大投资生产,最终跻身全球产业链的高端。

习近平经济思想在新征程中的地位

时代呼唤思想发展、理论创新,而思想发展和理论创新又指引中国前进。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站上了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以世界经济格局的变迁、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为依据,以中华民族前途命运为出发点,以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方向,以巩固改革、发展、稳定的社会大局为责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在擘画中国梦的宏伟战略蓝图中,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

习近平经济思想全面系统深刻地回答了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立场、历史方位、指导思想、制度基础、发展主线、根本要求、经济体系、发展道路、战略选择、对外开放、发展安全、根本保障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揭示了蕴含其中的内在逻辑和客观规律,并在指导实践中彰显出科学真理性和强大生命力。

这一思想体系以科学、求实、创新、开放的姿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其重大的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为中国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提供了经济发展的实现指南和理论基础,它不仅为推动中国经济治理现代化标注了新高度,也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因此,深入学习、认真贯彻、并将其落实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经济工作中,是我们今天的必修课。例如,我们要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解决社会生产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做好经济工作都要牢牢坚持这个根本立场;例如,以“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初心使命所倡导的理想信念、人民至上的核心价值,内嵌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当中,确保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还例如,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适应发展环境新变化,引领我国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如果说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是概括了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指导意义的十条历史经验,是经过长期积累的宝贵经验,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那么新时代这十年的辉煌历史则告诉我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对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则具有决定性意义。

历史由党和人民书写,未来须在开拓中前进。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新时代的这十年,是中国由“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十年,是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历史性变革的十年。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更宏大的目标、更伟大的成就已经摆在中国目前,航向已经确定、风帆已经鼓起,中华民族巨轮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下,正在向着伟大复兴的第二个百年目标劈波斩浪、奋勇前行,我们的目标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达到。

(编辑  季节)



* 武力,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资深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37页。

[] 根据1952年的数据计算得出,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编:《奋进的四十年(1949198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9年,第470页。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10月—19665月)》第14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503页。

[④]《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29页。

[⑤]《陈云文集》第2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59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国水利统计年鉴2009》,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年,第346484页。

[⑦]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3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3年,第490页。

[⑧]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4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4年,第477页。

[⑨]《谷牧回忆录》,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315页。

[⑩]房维中:《访日归来的报告》,《房维中自选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23页。

[11]《邓小平年谱(19751977)》(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372373页。


 

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目标与指标体系

“十四五”规划本质就是我国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开局规划。规划纲要提出了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良好的开局是成功的一半”,关键是如期实现“十四五”规划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指标,全面完成重大战略任务。

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2035远景目标,你能否进一步谈谈如何设置衡量共同富裕的具体量化指标、构建的指标体系?

胡鞍钢:共同富裕指标体系的设置应坚持五个基本原则。一是充分体现中央《建议》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内涵要求,把量化指标划分为五类指标,包括生产力指标、发展机会指标、收入差距指标、发展保障指标和人民福利指标,全面、科学、定量评估全面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二是根据数据的可获性选取评估指标。三是利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体现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指标(特别是民生福祉指标),在此基础上预测2030年、2035年趋势性量化指标。四是突出指标的代表性,在重要领域设置最具代表性指标。五是采用国际通行的可国际比较的指标,如人均GDP、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预期寿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人类发展指标(HDI)、基尼系数等,便于进行历史纵向比较和国际横向比较;能够进行年度监测、五年规划中期评估和后期评估,使之具有可行性、连续性以及必要的调整余地。

1、生产力指标。

1GDP增长。该指标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反映国家综合经济实力,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未来15年,我国GDP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并保持中高速增长,实际增速将在5%左右,与潜在经济增长率保持一致,符合我国进入高收入发展阶段的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能转化的特点。这一增速高于除中国之外的高收入国家平均增速2%左右,仍具有明显的追赶效应,可视为增长底线指标。按2020年不变价格计算,到2035年,我国GDP将从2020年的101.6万亿元达到210万亿元以上,占世界GDP的比重从18.4%提高至27%左右,经济实力迈上新的台阶;同期我国人均GDP将从20207.2万元上升至2035年的14.6万元的高收入水平(2025年之前)、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35年),成为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2)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主要来源于辛勤劳动,全体人民实现富裕主要靠工资性收入的持续增长。而劳动收入增长来源于劳动生产率持续增长,这源于人均物质资本存量迅速提高和人力资本水平持续提高,以及非农业、新兴产业占GDP比重的提高,结构的优化升级。《纲要》要求“十四五”时期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高于GDP增长,2020-2035年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达5%以上,比2020年翻一番以上。由于我国就业人数总数已达高峰(2017年)并呈缓慢下降趋势,农业劳动力持续减少,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劳动者素质提高、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高将进一步实现“两个提高”:一是提高劳动者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比重达到50%以上,二是继续提高工资性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2020年占55.7%),这会大大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起来。

3)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这里的受教育年限是指学历教育(含成人学历教育,不含非学历培训)的年数。该指标反映人力资本水平和劳动者素质持续提高。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0年的9.7年增至2020年的10.8年,预计到2025年提高到11.3年,2035年将达到12.3年,年均增速为0.9%,略高于2018年极高人类发展水平国家的平均水平(12.0)。按全国总人力资本(劳动年龄人口与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之积)计算,中国始终是世界第一大人力资源之国,年均人力资本增速为0.7%,在人口数量红利下降的同时,人力资本红利持续上升,无论是从人力资本规模还是增长速度,都在全世界居于前列,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来源之一。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仍然是世界上劳动年龄人口最多的国家,2020年相当于印度的1.63倍,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女性劳动参与率2019年高达68.6%,大大高于印度女性劳动参与率(22.3%),也高于美国的女性劳动参与率(67.9%)。

4)人才资源。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我国人才资源总量从2010年的1.2亿人增长至2020年的2.2亿人,占就业总数的比重从15.8%提高至29.3%。其中专业技术人才7840万人,占比为35.6%,各类研发人员全时当量509万人年。到2035年,人才总量将超过3.2亿人,至少增加1亿人以上,占就业总数比重45%以上,其中专业技术人才占一半以上,各类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再翻一番以上,突破1000万人年。我国人才规模优势、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更加凸显,将有力助推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2035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建成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

2、发展机会指标。

1)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城镇化加速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路径之一。2020年,我国城镇人口达到9.02亿人,占世界城镇总人口的20.7%,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63.89%,已高于世界平均城镇化率(56.15%),但还明显低于OECD国家城镇化率(81.5%),仍有发展的巨大空间。预计到2025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近70%(城镇人口超过10亿),到2035年达到78%-80%,接近OECD国家城镇化率,届时我国城镇总人口将超过11.3亿人,平均每年增加1300万人。同时需要加快农村向城镇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或称城镇化的“新两化”)。与此同时,农村总人口将从5.1亿人减少至3亿人左右,即用15年再向城镇转移2亿人左右的农村人口。这“一加一减”将明显增加我国中等收入人口规模,明显减少低收入人群(人均可支配收入在3万元以下,2020年价格),也有助于持续缩小城乡收入消费差距(从2020年的1.97倍减至1.50倍左右),基本实现城乡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了避免产生对外来人口的歧视,建议不再采用非户籍人口的提法,可统称为“新市民”,这是城市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所在。

2)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指城镇新就业人数减去自然减员人数之差,这是反映经济增长所创造就业岗位的发展性指标,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性指标。

“十三五”时期,我国累计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为6564万人,超过5000万人的预期目标。创造了世界最大规模的就业和新增就业岗位。

“十四五”期间,我国城镇新增规模之大、压力之重前所未有。预计到2035年,我国城镇人口可能再增加1.5亿人,每年新增1000万人以上。中央提出新时代就业工作总目标是促进就业结构优化。特别是第三产业,要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目标,确保劳动报酬水平与劳动生产率同步持续增长。

提升全社会人力资本质量和专业技能。我国大学文化程度人数居世界首位,这是中等收入人群的重要来源。2020年,全国技能劳动者超过2亿人,占就业人数的26.7%,其中高技能人才为5800万人。“十四五”时期,将新增技能人才4000万人以上,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技能劳动大军。到2035年,形成我国在诸多领域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队伍位居世界前列。

3、收入分配指标。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GDP增长基本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按劳分配仍是我国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预计2021-2035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能够实现翻一番,年均增速5%左右。健全工资与劳动生产率同步增长机制。

2)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我国已经进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逐步缩小的阶段,从2020年的2.56倍开始下降,力争到2035年降至2.0倍以内。这是推动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标志之一。

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我国基尼系数仍高达0.465,虽已进入下降期,相对于2008年的高点水平(0.491)仅下降0.026。如果2035年力争实现下降至0.4以下,就意味着再分配对于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要大大加强。

此外,还可以设置若干监测指标,如城镇与乡村居民人均收入基尼系数、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总收入比重(2019年为52.2%)、最低收入的5%居民(约7000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及结构(恩格尔系数)监测。

4、发展保障指标。

1)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在全国实现普惠性学前教育。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学率已经从202085.2%(已超过OECD国家201979.8%的水平)提高至2025年的90%以上。按照《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所提目标,2035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超95%,体现幼儿教育的公平性。

2)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已进入高度普及化阶段,毛入学率2020年为91.2%2025年将达92%以上,2035年提高至97%以上。目前我国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已经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到2035年全国实现12年义务教育。

3)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4.4%,在校生超过4000万人,在学总规模达到4183万人,仍处在加速普及化(毛入学率大于50%)的阶段。《纲要》提出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到2025年达到60%2035年达到65%的预期目标。我们预计,2025年将提前实现65%的预期目标。预计我国大专学历以上人口将从2020年的2.18亿上升至3.2亿以上,人才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一资源的作用更加凸显。

4)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该指标是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2020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超过91%,预计2025年可达到95%以上,基本实现法定参保人员全覆盖,覆盖人数超过10亿人,到2035年实现全覆盖。

5)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这是病有所医的重要保障。2020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6131万人,参保率稳定在2020年的95%以上,预计到2025年可达到98%以上,到2030年可全覆盖。

6)全国及城乡妇幼健康指标。我国城乡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及健康水平走向趋同,并率先达到OECD国家水平。2020年,我国婴儿死亡率已降至5.4‰,低于OECD国家的5.9‰(2019年数据),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至7.5‰,接近OECD7.0‰(2019年数据),孕产妇死亡率降至16.9/10万,也低于OECD国家18/10万(2017年数据)。

7)婴幼儿入托率。要有效解决我国城乡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短缺的突出性问题,实现“幼有所育”的民生目标。2020年我国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仅1.8个,全国托位总数仅有254万个。“十四五”规划首次采用该指标,到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全国托位总数达到640万个左右,相当于2020年的2.5倍以上。

8)人均预期寿命。该指标综合体现了医疗卫生、人民健康、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状况,是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HDI)的三个合成指标之一。《纲要》提出:到2030年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得到较大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水平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健康公平基本实现。2025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将达到78.5岁(比目前提高1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2030年达到79岁,2035年将达到79.5岁,接近于OECD国家水平(2019年为80.9岁)。

9)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总床位数的比例。《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提出这一比例由2019年的40%左右,到2022年达到50%2035年达到80%的目标。

5、人民福利指标。

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于我国总人口已进入高峰平台期,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可以实现与GDP增长同步,到2035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翻一番,从2020年的3.22万元达到6.44万元以上,按三口之家年收入从9.66万元达到19.31万元,达到国家统计局中等收入家庭标准(户均年收入10-50万元)的群体,[①] 将成为世界超大规模中等收入人口社会,也成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大标志。其中占总户数20%的低收入户成为国家和社会帮扶的重点人群,形成41的转移支付再分配或三次分配新格局。集中80%的人口帮扶20%的重点人群,可以设计国家或地区基本收入直接转移支付标准(约占GDP2%),直接补贴20%重点人群(不足3亿人),主要是农村低收入人群,以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社会“弱有所扶”的制度优势。

2)居民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是指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重,与人均收入或消费水平成反向相关关系,可更好地反映城乡居民实际生活水平和质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呈现持续快速下降与趋同,从绝对贫困(60%以上)到温饱(50%以上)、到小康(40%以上)、再到富裕(30%以上),将进入更富裕(小于30%)阶段,分别从2019年的27.6%30.0%2025年的25.5%27.9%,到2035年同步下降至21%23%。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从2018年的39.0平方米、47.3平方米提高至50-55平方米,相当于中等发达型生活水平,充分体现“高品质生活”水平,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明显趋同,反映了他们之间实际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

3)人类发展指数。该指标是联合国倡导衡量人类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即以预期寿命、教育水平和生活质量(人均总国民收入,购买力平价,2011国际元)三项基础变量,按照一定的计算方法得出的综合指标。2019年,我国人类发展指数达到0.761,位居世界189个国家中的第85位。到2035年,预计我国人类发展指数将提高至0.850,排在世界前40位。这是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的重要标志之一。人类发展总值(指人类发展指数与总人口之乘积)从2019年的10.73亿人HDI上升至2035年的12.26亿人HDI,累计增长14.3%,年均增长率为0.8%。为此,本文特别建议采用人类发展指标作为共同富裕最重要的指标,以便于进行国际比较,为发展中国家减少贫困、实现现代化和共同富裕提供中国案例、中国经验。

2020年,除西藏属于中等人类发展指数(HDI)之外,全国各地区均进入高人类发展水平,占总人口的75.7%,其余地区均进入极高人类发展水平。2035年,我国各地区将全部进入极高人类发展组。这是实现全体人口走向共同富裕的重大国际标志之一。

新时代促进共同富裕的重大任务

问:确保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需要有基本制度的保障。如何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优势,转化为促进共同富裕的政治优势、经济优势、制度优势?

胡鞍钢:首先,大力发挥公有制经济在促进共同富裕中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公有制主体地位、国有经济主导作用是我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证,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为国家建设、国家税收财政、人民生活改善、基本公共服务、缩小各种发展差距做出了突出贡献。要坚持壮大国有经济,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经过70多年的持续积累,到2020年全国国有资产达到635.2万亿元,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仍占优势,国有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这属于全体人民的共同财富,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最大资源基础。

根据国资委提供的信息,目前中央企业实行混合所有制的户数占比超过70%,上市公司成为中央企业混改的主要载体;中央企业总资产的67%、营业收入的65%、利润的86%都来自上市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了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有效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事实上,国有企业不仅要追求效率目标,还承担着国家赋予的社会目标,如保障宏观经济稳定、推动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实现社会和谐等。他们充分发挥了国有经济的体制优势、科技创新优势、国际竞争优势、防范重大风险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发挥了“半壁江山”的作用,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民营经济贡献了我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在走向 “共富”道路上,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相辅相成、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作用。

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第一次分配是坚持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要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者的劳动所得,特别是提高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总收入的比重至少应达到50%以上。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特别是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坚持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缩小经济组织内部的收入差距。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要遏制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最重要的是在初次分配上做文章。

完善再分配机制。第二次分配是健全国家(政府)再分配调节机制,构建有利于共同富裕的财税政策体系。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国家再分配职能,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适时调整个人所得税税率,提高所得税、财产税等经常税比例。建立和完善个人或家庭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加强对高收入者税收调节和监管,保护合法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特别是规范资本性所得税征收,遏制资本无序扩张,列出负面清单,规范各类资本。加快社会保障,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完善高质量社会保障体系,使其覆盖全民。

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积极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大力倡导自觉自愿的济贫救困。

我国市场主体从2012年的5500万户到目前已经突破1.5亿户,个体工商户数量已突破1亿户,私营和个体就业人数从2012年的19925万人上升至2019年的40524万人,增长了一倍多,占全国就业人数比重从26.0%提高至52.3%,相当于每年平均提高3.8个百分点,创造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新增就业岗位。到2035年,我国市场主体总数将达到2.5亿户,既是创造各类就业的主体,也是创造各种财富的经济主体,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体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问:实现农村现代化,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农村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应该怎样统筹推进?

胡鞍钢:新时代“三农”工作必须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总目标来推进。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但是我国农业现代化不是孤立的,而是“四化同步”的现代化,即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并联模式”。目前,农业现代化既是最大的短板,也是最大的发展潜力,可以充分利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电商化的“四化”带动并实现农业跨越式的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林牧副渔相结合,一二三产业相融合,提升产业链、价值链,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构建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加快农业机械化、水利化、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建设。2025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将提高到75%2035年则提高到80%以上。随着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将根本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生产率、产品附加值率和劳动生产率。

随着农村现代化达到新水平。农村人居环境将明显改善,特别是乡村水、电、路、气、邮政通讯、广播电视、物流等,其规划、标准、建设、管护及服务基本达到本地城镇现代化水平;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宜居乡村基本实现。基本实现“农民现代化”的目标,把培养青年农民纳入国家实用人才培养计划,确保农业后继有人。农业劳动生产率及农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到2035年,农业劳动生产率由目前4.4万元/人提高至9万元/人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1万元提高至3.5万元以上。

乡村治理现代化目标基本实现。大力支持农村党组织带领农民兴办各种合作社,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混合经济,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推动集体与农民股东化,多渠道增加农民各类财产性(房产、农地林地、农机、金融资产等)收入,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包括提供乡村公益性岗位,增加劳务收入。

全面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

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推进城乡一体化融合式发展,不断缩小城乡发展距离。乡村振兴如何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相结合?

胡鞍钢:我国新型城镇化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社会需求。

首先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加大吸纳新市民规模,2020年全国城镇占总人口比重为63.9%,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45.4%,仍有2.61亿农村户籍待转移人口和1亿以上农村劳动力。到203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80%左右,城镇常住人口将从2020年的9亿扩大至11.6亿人。根据“十四五”规划,要优先落实两大落户政策:全部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全面放宽300-500万的大城市落户条件,逐步落实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积分落户政策。到2030年左右,全国绝大多数大城市、超大城市基本取消户籍制度,实行居住证制度。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本质是加快农业户籍人口市民化,逐步减少农民。

其次,加快外来人口新市民化。建议不再使用非户籍外来人口的谓称,将在城市稳定就业者(特别是农民工)、新就业大专院校毕业生等常住人口称为“新市民”,使“新市民”均能享受所在地的基本公共服务。

第三,积极推动以县城为主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这是吸纳本地农村人口、小城镇人口的重要载体。

全面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问:在“十四五”规划期间,政府将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这应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具体体现。未来如何完善公共服务政策保障体系?

胡鞍钢: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就是投资于人民,以相对低的成本、相对高的质量,不断提高完善基本公共教育、基本就业创业、基本社会保险、基本医疗卫生、基本社会服务、基本住房保障、基本公共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水平。在“十四五”规划的基础上,政府将进一步明确2030年、2035年的主要公共服务目标,由此细化国家基本标准及动态调整。

完善公共服务政策保障体系。一是不断提高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相对GDP的比重,第一步要达到22%,并进一步提高至25%左右,这才能基本满足14亿人民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二是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效率,这包括服务人口规模、重点人群、重点地区,以及主要民生指标的改善,尤其是就业、社会保障、健康、教育、文化及困难人员(如低收入、残疾人)等。特别是优先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有利于保障和便利老年人口养老金的发放。

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战略目标。如何健全我国公共服务体系?

胡鞍钢:我国需要再用三个五年规划,建立与基本实现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相适应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到2035年,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建成,实现公共服务全人口覆盖,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

建立健全国家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统一、标准统一,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是公共教育、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医疗卫生、社会服务、住房保障、公共文化、全民健身、优抚安置、残疾服务等,为人民群众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积极发展非基本公共服务。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一是准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幼儿园、职业教育、非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社会办医、重点群体托养服务、保障性住房等,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或市场机制,提供由政府定价、政府多项措施予以支持的社会公共服务。二是经营性公共服务,基本上通过市场机制,提供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的社会公共服务。

优先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明确中央和地方在公共服务领域事权和支出责任,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支持,加大政府购买基本公共服务。

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世界意义

问:中国曾经是世界贫困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社会从解决温饱、达到小康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会对世界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中国减贫的成功,是否意味着为发展中国家减贫提供了新的可参考途径和重要借鉴?

胡鞍钢:中国全面建成世界最大的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社会,将改变上百年来世界经济格局、政治格局、人口格局。以共同富裕为重要特征的中国道路,将促进全球包容性、共享性发展,特别是加速南北国家发展趋同,为人类开辟十几亿人口走向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分享的新道路。

中国进入新时代,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造和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首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建成世界强国的人民社会基础、民心基础;其次,实现世界强国目标,又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同时,共同富裕与建成强国之间相互支撑、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继续书写中国及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

总之,中国已经大踏步进入世界舞台中心,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大目标。这将前所未有地影响世界、重塑世界、成就世界、贡献世界。

(编辑  季节)



* 本文由《经济导刊》首席编辑季节专访撰文。

[①]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释义》,中国计划出版社。

专题研究



 

在数字经济领域,技术和制度都至关重要,缺一不可。其中,制度通过影响技术、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的配置,对数字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具有广阔空间

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基于其自身衍生的计算、连通、规划等能力,有利于深化实体经济生产协同和产业分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动能培育,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向中高端发展。当前,数字经济正深刻改变着传统经济模式与经济体系,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成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着力点。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可以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快捷流动、各类市场主体加速融合,帮助市场主体重构组织模式,打破时空限制,实现跨界发展,延伸产业链条,畅通国内外经济循环。

数字经济作为无国界的全球经济,正在各国持续快速增长,成为缓解全球经济压力、实现经济复苏和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量。数字经济对产业升级、吸纳就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等都有显著推动作用。随着在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等领域全面提升各类市场参与主体的效率,数字经济将作为新引擎驱动经济增长,作为新动能助推经济效益提升,作为新业态稳定经济大盘。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展示了数字经济的强劲增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数字经济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途径,是维护全球经济稳定性安全性的重要基石。随着全球经济社会运行过程中采集、处理和积累的数据量迅猛增长,未来数字经济的作用和地位将继续提升。大数据将成为与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同等重要的战略资源,成为驱动新一轮科技变革的新引擎;数据要素驱动的发展模式正与劳动力、资本驱动的发展模式并行,共同起到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作用。

我国发展数字经济具有非常有利的条件。一方面,互联网技术提供了更加透明、开放的市场氛围,进入壁垒降低,参与机会更加均等和便捷;另一方面,规模巨大的数字消费市场,使国内数字产业能同时获得规模经济和竞争效应的双重优势。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拥有市场规模优势、弯道超车优势和政策制度优势,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和回旋余地。借助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技术方法,个性化定制和低成本制造为消费者实时提出需求并全程参与研发生产提供了可能、带来了便利;数字经济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大数据和平台经济帮助供求双方实现点对点的沟通,降低交易成本,增进信息公开,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和数字经济的运行效率。

对于数字经济制度建设的思考,深刻诠释了正在发展着的鲜活的数字经济实践和趋势:数字化向制造业和农业等生产领域拓展,生产过程与供应链、消费链的智能化配置方式对传统资源配置方式的取代,生产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

完善数字经济治理迫在眉睫

 “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在全面发力、加速发展,数字消费和数字生产并行、共荣的格局正在显现,制造业服务业的数字化融合日趋深化。但同时也要看到,数字技术发展具有两面性和不确定性,对既有的数字经济治理效能带来了挑战。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在基础研究投入、公民信息保护、资源分配均等方面,有很多问题要平衡。同时,数字经济也带来了一些制度性挑战,数据要素产权及其交易制度亟待完善。在文化产业领域,内容的商业权属于内容创作者还是内容运营者,难有明确的判定依据,导致创作者和运营者的矛盾冲突较大。工业软件产业面临人才、资金、技术、市场等困境,业内人才流失严重,基础研发投入不足,技术成果商业转化效率不高,市场难以突破欧美的软件生态圈,与制造强国战略不相适应等被动局面亟待改变。随着数字经济尤其是平台经济的发展,垄断问题变得更加隐蔽复杂,争议更多,影响范围更广,对反垄断立法、执法过程的评判标准甚至传统概念形成一定挑战,导致部分现有法律法规、治理方式及监管手段难以适用。

由此可见,必须对数字技术的应用和数字经济进行有效治理和监管,以积极有效的制度和政策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同时利用数字技术更有效地调控经济、监管市场。

加强数字经济制度建设需引入激励和约束相容机制

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完善数字经济治理。面向未来,怎样加强数字经济制度体系建设,怎样持续完善数字经济治理?持续优化发展数字经济的制度环境,需要同时发挥制度体系的激励和约束功能。恰当的激励是制度持续运行的动力和基础,严格的约束将确保数字经济主体行为的规范和有序。

近年来,数据权属、数据交易成为数字经济治理的重点领域,是当前研究讨论的热点难点问题。产权制度和交易制度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决定了价格体系的合理性和价格调节的有效性,要充分发挥数字经济产权制度的基础性作用。

把握技术变革新机遇,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努力掌握数字经济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以互联网思维重构生产要素,促进形成良好的竞合关系,实现人才、技术、数据等创新要素的良性竞争,形成密切的协作分工体系,构建集群、协同、高端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

数字经济发展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基于我国数字经济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我们要积极参与数字经济相关国际规则和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应用,提升我国在全球数字经济治理体系中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我国数字经济领域的平台企业规模大、数据交易量大,易于产生垄断问题和其他不正当行为。平台企业模糊了传统行业的边界,引致权力重构和资源重组,增强了对传统行业的渗透。为了扩大其领域优势,平台企业要积极探索与传统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或者投资、收购潜在竞争对手,以此进入互补产品和服务领域。对数字领域的新生业态,要坚持包容审慎的监管原则,促进数字经济相关的公平竞争制度完备有效,创新反垄断分析工具和执法思路,推进包容审慎的适度监管、开放透明的协作监管和灵活有序的高效监管。

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市场要各归其位,在不同领域发挥各自的作用。在政府能发挥主导作用的领域,要努力完善测度考核制度,为分析研判数字经济新动能成长和质量效益情况,提供更加全面、准确、完整、及时的信息,推动构建紧扣数字经济发展、指标简洁精炼、兼具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突出指标数值的区分度、有客观数据支撑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标体系。

数字经济治理要在促进数据产业发展、数据权益分配和个人隐私保护等各方利益之间把握好动态平衡。在安全保障制度上要加快数字经济安全制度供给,加强涉及国家利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数据保护,打造责权清晰、激励相容的协同治理格局,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数字经济治理能力。

(编辑  宋斌斌)



* 郑石桥,南京审计大学教授。




内容提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当前我国人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一变化基本符合世界人口演变规律。战后全球主要经济体人口趋势具有十个基本特征:人口增速放缓甚至负增长;人口增速下降的同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上升;出生率和生育率同时下降;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抚养比不断上升;劳动参与率下降,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下降;人力资本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明显提升;人口加速向城市和大都市圈集中;就业人口加速由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通过吸引高素质移民优化人力资源结构;重视通过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提升人口质量。对照这些趋势可以发现,我国已经提前进入高收入国家所处的人口低速增长阶段。为应对人口低速增长带来的各种影响,应积极借鉴发达国家人口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过去十年,我国总人口数增长速度延续放缓势头,预计“十五五”时期,我国将迎来人口总量“拐点”,人口总数开始减少。同时,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生育率不断走低,人口结构问题也引起广泛关注。对于当前我国人口发展所处阶段,学术界存在不同认识,有些观点认为我国已经出现“人口危机”。我们基于战后全球30个主要经济体人口发展趋势的研究发现,当前我国人口变化基本符合世界人口演变的大趋势,人口低速增长并非特例。未来我国应对人口低增长甚至负增长,要更加重视总结世界各国人口发展趋势和基本规律。

战后全球主要经济体人口趋势的基本特征

基于世界银行、国际劳工组织等国际组织数据库,我们选取了30个具有全球或区域经济影响力的经济体,[①]归纳出这些国家(地区)人口发展趋势的十个基本特征。

人口规模增速放缓,个别国家和地区出现人口负增长

全球主要经济体在进入高收入阶段过程中,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下降,有的国家和地区甚至出现人口负增长。在欧洲,以西班牙为例,2013年出现人口规模拐点,当年人口增速为-0.33%,由4677万人下降至4662万人。德国、英国和奥地利等国于20世纪70年代,俄罗斯、波兰及乌克兰等国于20世纪90年代,分别开始出现人口负增长,之后人口增长虽然有波动,但长期处于低增长水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人口增长较快,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曾出现“婴儿潮”。但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美国出生率下降至14.6‰。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人口规模有所增加,但增速持续下降,2010年人口约为3亿人,至2020年增加到3.3亿人,人口年增长率下降到0.5%。亚洲国家中,日本于战后十年出现人口较快增长,之后开始低速增长,2009年出现人口负增长。巴西、墨西哥、泰国等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阶段后,人口增长率从3%左右下降到1%以下,人口增速也出现显著下降。

人口增速下降的同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开始上升

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口增长的关系看,人均GDP水平高的国家人口增长慢;反之,人均GDP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更快。选取2017年各国人口增长与人均GDP增长数据发现,人均GDP增速与人口增速呈现反向关系。发达国家人口增速或规模下降的同时,人均GDP并没有下降,表明人口数量并不是一国生产率的决定性因素,在人口素质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前提下,一国可以凭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保持经济竞争力。

出生率和生育率同时下降

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之后生育率不断下降。以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和意大利为代表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和以挪威、瑞典为代表的北欧福利型国家的人口出生率,经历了从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较快下降,到20世纪80年代至2000年前后的降幅放缓,近二十年再次经历较快下降的三个阶段。目前,上述国家人口出生率仅维持在15‰以下。日本在战后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出现生育率下降,20世纪70年代之后,日本经济进入低速增长时期,出生率进一步下降,至1990年降至3.3‰,由此进入“少子化”时代。东欧国家中,俄罗斯、波兰和乌克兰的人口出生率呈现梯次下降特征。20世纪60年代,土耳其人口出生率处于高位,但在随后的50多年里,人口出生率一路下跌,目前已下降到20‰以下。拉美国家中,巴西、智利和墨西哥人口出生率由20世纪60年代的高位迅速下滑,非洲的埃及和南非也是如此。亚洲国家中,自20世纪80年代起,除中国外,包括阿拉伯国家在内的多数亚洲国家进入出生率下降的人口周期。

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抚养比呈逐年上升

人口出生率下降和预期寿命延长,导致老龄人口比重增加。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世纪60年代,英国、法国、德国、奥地利等国家老龄化率(按65岁以上人口比重计算)已接近或超过12%。同时,除埃及、伊朗等少数国家外,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日本近二十年来人口急速老化,目前老龄化率已达到28%。与老龄化程度加深对应的是各国老年抚养比的上升,意味着整个经济体的社会保障负担成本增加,也意味着“人口红利”的消失。20世纪60年代,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老年抚养比超过27.54%,到了20世纪90年代,加拿大、澳大利亚的老年抚养比有所下降,美国的老年抚养比仍居高位。2020年,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老年抚养比略有下降,但欧洲主要国家的老年抚养比整体攀升。

劳动参与率下降,劳动力年龄人口占比降低

国际劳工组织数据显示,人口趋势变化直接影响了劳动力市场结构。世界总体的劳动参与率由2010年的66.53%下降到2019年的65.03%,欧洲国家在过去长期低劳动参与率的基础上有所回升,美洲国家和阿拉伯国家劳动参与率相对平稳。东亚国家劳动参与率出现显著下降,由2010年的71.26%下降到2019年的68.24%。老年人口劳动参与率很低,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以及部分群体就业意愿下降等,成为劳动参与率下降的重要原因。长期看,随着生育率下降、老龄化加快与社会福利保障水平的提高,未来这些国家劳动参与率下降的趋势仍会延续。

人力资本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明显提升

在人口规模增速放缓和劳动参与率下降的情况下,有些国家还能保持较高的人均GDP水平,原因在于这些国家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其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取决于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则是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提升的结果。世界银行数据显示,战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等经济体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出现“亚洲四小龙”、“亚洲四小虎”和“东亚奇迹”,根本上源于这些经济体高度重视人力资本和提升人口素质,在教育、培训、医疗和社会保障方面持续投资,极大提升了人口质量,成为经济起飞和高速增长的关键。

人口加速由农村向城市和大都市圈集中

二战后,典型国家人口城乡和区域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突出特征是人口加速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大都市圈转移,集中表现为城市化率的提升。以阿根廷为例,伴随着经济增长,城市化率由20世纪60年代的73.61%迅速上升至2020年的92.11%,巴西由46.14%上升到87.07%,俄罗斯由53.73%上升至74.75%,韩国由27.71%上升至81.41%。发达国家的人口也加速向城市集聚。以美国为例,二战前美国城市化率就已经达到51.2%,战后几十年,美国城市化率迅速上升到77.2%。美国的人口分布重心不断向经济中心移动,美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人口在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集聚的格局基本形成。东北部地区的新英格兰、大西洋沿海中部和中部东北三个地区面积仅占全国的11.8%,却集聚了全国55.6%的人口。

就业人口加速由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

从近二十年的情况看,中高收入国家人口的就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就业人口逐渐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以美国为例,美国工业就业人口由战前的651万增加至1960年代的2488万,第三产业就业人口从1101万增加至4133万。20世纪80年以来,美国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由最高时的34.5%下降至20世纪初的20.8%,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由57.3%上升至76.5%。战后,随着技术进步加快,发达国家就业人口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越发明显,多数国家的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开始下降,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就业人口的主要力量。

发达国家通过吸引移民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移民(尤其是高技术移民)是劳动力市场的有益补充,是短期内优化人力资源结构的重要力量。一些国家具有地广人稀的资源禀赋特点,为发展经济长期实行鼓励移民政策。以美国为例,二战前美国人口达到9200万,移民成为美国人口扩张的重要因素。1921年,美国通过《移民法》限制移民。但从1930年至1965年,美国仍吸纳了全球约550万人,战后来自拉丁美洲的移民快速增加。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的移民流动过程是发达国家“攫取”各类人才,发展中国家不断“人才流失”(Brian Drain)的过程。埃及、波兰、墨西哥和伊朗是移民净流出国家,而澳大利亚、德国、法国、加拿大、美国和日本作为移民净流入国家,是全球移民浪潮的主要获益者。

重视通过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提升人口质量

人口质量是保持国家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提高人口质量需要加大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人力资本投入。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良好的社会建设是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口结构优化的必要条件;如果社会长期滞后于经济发展,将直接制约国家现代化进程。以部分拉美国家为例,由于长期忽视社会民生建设,造成贫困人口规模居高不下,人口结构失衡,经济活力下降,社会问题丛生,严重影响人口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人口变化趋势特征对我国的启示

从全球角度看,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出生率下降等人口现象并非特例,而是世界人口发展趋势的具体反映。综合战后全球主要经济体人口趋势,得到以下四点启示:

一是中国已经提前进入高收入国家所处的人口低速增长阶段。从长期看,世界人口经历了“马尔萨斯陷阱”阶段到“人口红利”阶段 ,再到“人口低速增长”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主要经济体人口经历了快速增长到低速增长甚至负增长的转变。目前,多数高收入国家处于人口低速增长阶段。我国在经历了计划生育政策之后,已经处于人口红利的尾声阶段,即将进入人口低速增长阶段。这一阶段的根本特征就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二是人口低速增长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有喜有忧”。其中,人口低增长的积极影响包括减轻了资源承载压力,生态环境得到更多改善条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开始提高,人口质量得到提升等。消极影响体现在导致劳动供给不足,老龄化程度加深,社会总负担加重,消费、投资和社会创新活力下降,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等。对我国而言,过早进入人口低速增长阶段弊大于利,短期内应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及时应对低生育率和人口深度老龄化的负面影响。

三是应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应对人口低增长的经济社会政策。应对人口低增长和负增长是全球主要经济体共同面临的挑战,发达国家在鼓励生育、移民、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优化收入分配格局、提升人力资本和应对老龄化等方面采取了诸多措施。其中,政府在促进人口合理有序增长方面作用更加突出,尤其是在人口调查、规划、预测和预警,劳动力市场立法以及扩大医疗卫生、教育和社会保障投资等方面,一些政策已经取得实效。我国应加强政府在人口立法、规划、调控和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的作用。

四是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要重视平衡三方面关系。一要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实现人口政策与各项政策相衔接。二要在推进人口合理有序增长的同时,更加重视人力资本和人口质量,通过提升人口素质,提高创新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人口数量红利向质量红利转变。三要处理好人口短期和长期增长的关系,由于人口政策具有惯性和滞后性,人口趋势难以在短期内出现根本性逆转,因此要更加重视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

(编辑 杨利红)  



* 钱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人力资源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张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①] 按照人口、经济规模、区域、国家或地区的面积和文化类型等维度,选择30个经济体(按拼音顺序)如下:阿根廷、埃及、奥地利、澳大利亚、巴西、波兰、德国、俄罗斯、法国、哈萨克斯坦、韩国、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南非、挪威、日本、瑞典、沙特阿拉伯、泰国、土耳其、乌克兰、西班牙、伊朗、意大利、印度尼西亚、英国、智利、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等。除埃及和乌克兰临近中高收入阶段外,其他国家或地区已处于或越过中高收入阶段。



 

美国制衡“一带一路”的最新思路,体现在《创新与竞争法案》(以下简称《法案》)中。这是一个在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具有高度共识的法案,20216月参议院通过,20222月众议院通过,2022328日参议院又通过法案修订版。目前该《法案》正在统一两院文本,之后经美国总统签字生效。《法案》原名《无尽前沿法案》,立法目的直指中国, 诋毁中国发展道路和内外政策,渲染中国威胁论,鼓吹开展对华战略竞争。对《法案》中涉及“一带一路”的内容,笔者提出几点初步感想。

第一,美国制衡“一带一路”的思路是联合西方盟友,制衡方式是提供“一带一路”的替代公共产品,制衡手段是推广环境、人权等高标准,在标准上一争高下,以对抗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而“一带一路”倡议的思路是拥抱全世界,包括西方在内,例如对接欧盟欧亚互联互通战略、与西方积极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与美国主导的国际机构(如世界银行和IMF)开展“一带一路”合作。可见,“一带一路”倡议比美国应对“一带一路”的思路,更具包容性,道义上更高一筹。

“一带一路”倡议聚焦高标准建设,近年来在绿色丝路、廉洁丝路、债务可持续等方面取得很大进步。近日颁布的《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意见》,第一次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明确要求“全面停止新建境外煤电项目,稳慎推进在建境外煤电项目”。这使得美国法案中提出的联合盟友逼迫“一带一路”去煤化的企图无的放矢。在这方面,习近平主席给亚投行的寄语,也适用于“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即“把遵循国际通行标准、尊重普遍发展规律同适应各成员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国际发展合作最佳实践”

第二,美国选择欧盟作为抗衡“一带一路”的主要伙伴。《法案》表明,美国希望在制衡“一带一路”的过程中强化跨大西洋合作,把欧盟作为制衡“一带一路”的主要依托,体现“联欧制华”思路。从我国的角度讲,发展国际关系的政治依托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推进多边主义的关键在于与欧盟合作。从欧盟的角度讲,意识形态与美国保持一致,但在经贸发展、气候变化、多边主义等方面与中国存在广泛共同利益和合作空间。尽管中国与欧盟的关系比较复杂,但欧盟有“向东看”的强大利益驱动。特别是这次俄乌危机,将使欧盟进一步反思对美的依赖,进一步走向战略自主。

第三,美国联合盟友的路径是,整合西方社会关于国际基建合作的现有主要倡议或机制,包括欧盟的“欧亚互联互通战略”、蓝点网络、三海倡议以及欧盟和日本共同提出的650亿美元的合作倡议。近十年来,我国推出不少有全球影响力的公共产品,从“一带一路”、亚投行到多边开发融资合作中心(MCDF)。在此过程中积累的一条重要经验是:一项国际倡议能否成功,处理好与现行同类国际倡议或机制的关系至关重要。例如,“一带一路”强调与参与国的政策沟通,包括西方国家的政策;亚投行的基础制度来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并与世行广泛开展项目合作;MCDF在建章立制之初就注意向同类机构取经。对传统同类机制释放善意并主动合作,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阻力和敌意,并借鉴传统机制的合理因素完善自己。美国整合现有机制来制衡“一带一路”的路径选择,与此具有相似之处。

第四,作为美国制衡战略的组成部分,《法案》资助抹黑“一带一路”的行动。《法案》授权成立“应对中国影响力基金”,从20222026财年每年拨款3亿美元,其中明确资助公民社会组织、新闻媒体发布“一带一路”负面影响报告。众议院版本还要求美国国务院领衔各联邦机构,针对“一带一路”参与国编制国别报告,反映“一带一路”带来的“负面影响”,其中包括:“一带一路”给参与国造成的长期资金负担;给中国国有企业带来的好处;中国向参与国施加的政治影响;其他有利于打击这些国家参与“一带一路”积极性的信息等。《法案》再次证明,美国为了抹黑“一带一路”是舍得下血本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国家发展成就那么大、发展势头那么好,我们国家在世界上做了那么多好事,这是做好国际舆论引导工作的最大本钱。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的新阶段,有必要采取更有力手段讲好“一带一路”故事,更有效反击美方抹黑“一带一路”的做法。

第五,警惕美国利用在国际机构“去俄罗斯”的现成经验,推动国际机构“去‘一带一路’。俄乌危机爆发后,美国联合盟友在国际机构发起一系列“去俄罗斯”的隐形战争,某种程度上达到了羞辱、孤立甚至驱逐俄罗斯的目标。《法案》要求联合欧洲国家,应对“中国利用联合国平台,推进‘一带一路’合法化并作为全球产品的做法”。《法案》提及,国际机构纷纷签订备忘录加入“一带一路”,其中就有联合国、世界银行、IMF和几乎所有的主要区域多边开发银行。应警惕美国采取“去‘一带一路’的做法,一方面坚持高标准建设“一带一路”,让国际机构感到支持“一带一路”处于道义制高点,“我做对了”;另一方面,秉持多边主义和国际法治,指出“去‘一带一路’违反国际机构章程,“美国,你错了”,从而引导国际机构主动抵制“去‘一带一路’。虽然对于“去‘一带一路’不必过度担心,但须有思想准备。国际机构是维护东西方关系的最后一块缓冲地带,用得好可以避免国家关系滑向更深深渊,甚至拯救全球化。

第六,关于中国在国际组织的影响力。《法案》要求美国国务院协调国家情报机构,向国会提交报告说明中国在国际组织的影响力;报告应涵盖《法案》列明的40个主要国际组织,内容分为四个方面:一、过去10年中国提升其在国际组织影响力的做法,例如与其他国家在国际组织协调投票权模式、担任D1以上领导职位的中国籍人数、中国在国际组织投入资金的变化、中国话语体系在国际组织的推广、中国在国际组织推进“一带一路”合法化的活动、中资背景的技术公司为国际组织提供设备服务的情况,等等;二、研究中国的战略文件,搞清楚中国扩大在国际组织影响力的终极目的;三、研究中国扩大在国际组织影响力的具体举措,例如鼓励中国人申请国际组织高级职位的激励政策、中国在国际组织对其他成员实施经济胁迫行为、以捐赠等经济或其他手段影响国际组织;四、在人权、网络主权、人工智能规范、劳工、国际标准制定、航海自由领域,中国向国际组织施加影响的成败案例。

《法案》要求调研中国在国际组织的影响力,充分表明:一、美国法律的政策化、工具化,以服务国家利益为目的。只不过手段举措的重心是制衡中国,而非自强,虽不高明,但很实用。二、把对策措施建立在实际调研基础上,以调研支撑决策的做法具有机制化、系统性、累积性的特点。重视部际协同、信息共享,而不是各家“敝帚自珍”。有迹象表明,中国在国际社会的成功做法引起了美国关注,美国效仿中国抄“一带一路”作业,2019年提出“蓝点网络”,继而提出了“重建更美好世界”(B3W)计划。

综上所述,美国应对“一带一路”倡议采用的是多层次战略,有联合盟友的策略,有标准之争的内容,也有攻击抹黑的行动,却不存在“接触”或“合作”的一丝迹象。对于来自美国的正面竞争,我们欢迎;对于抹黑攻击,我们坚决反对。

(编辑  宋斌斌)

 

 



* 顾宾,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科研项目实行“揭榜挂帅”,是党中央面对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新形势,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技术攻关可以搞“揭榜挂帅”。2016419日召开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他就指出“可以探索搞揭榜挂帅,把需要的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张出榜来,英雄不问出处,谁有本事谁就揭榜”。202111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全面加强对科技创新的部署,集合优势资源,有力有序推进创新攻关的“揭榜挂帅”体制机制,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健全奖补结合的资金支持机制。”作为新型科研组织模式,“揭榜挂帅”的核心是针对制约创新发展的重大科技难题,把攻关任务张榜公布,公开遴选具有相应能力的科学家承担,具有目标清晰、需求明确、导向鲜明、开放参与等特点。

当前,全国各地、各部门在组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前沿技术开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任务时,积极探索“揭榜挂帅”的实施方式。国家层面和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围绕“揭榜挂帅”制度的相关指导政策,在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和尝试。

“揭榜挂帅”是推进自主科技创新的战略举措

纵观近几十年国际经济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科学技术创新日益成为世界发展的主宰性力量。掌握核心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掌握了规则的制定权与游戏的话语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逆全球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思潮暗流涌动。科技创新已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是影响和改变世界经济版图的关键变量,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未来的国际竞争将主要集中在科技领域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科技创新的基础仍比较薄弱。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还是一个“跟跑者”,技术创新的主要途径是引进吸收再创新,充分发挥后发优势;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增强、科技创新基础不断积累,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创新能力与水平上的差距逐渐缩小,正从科技创新的“跟跑者”向“并跑者”转变,甚至在一些领域已成为“领跑者”。与此同时,美国频繁利用各种借口打压中国,对我国的战略遏制、技术封锁、贸易摩擦也随之不断增强,打压的措施越来越细化和体系化。至2021年年底,美国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把611家中国公司、机构及个人纳入实体清单,频繁地打压中国核心顶尖的科技企业,维护其在全球的科技霸权,遏制阻挡我国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步伐

“揭榜挂帅”是我国不断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探索支持科技创新政策及方式的产物,是全新的科研组织模式。它把根据论证需要攻关的重大科研项目进行张榜,让有本事的科研人员来揭榜。这种体制和做法,不仅对突破一些重大科研难题和“卡脖子”技术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对推动整个科技创新体制改革也有重大的影响。近年来,科技部、地方政府陆续发布的深化该机制的相关管理办法,引导企业主动作为,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积极融入科技创新。

“揭榜挂帅”是针对目标明确的科技难题和关键核心技术,设立项目或给定研发经费,向社会公开张榜征集科技攻关团队或创新性科技成果的一种制度性安排。这是以重大需求为导向,以解决问题的成效为衡量标准,通过竞争机制激发创新活力的一种科研任务分派机制和激励机制。“揭榜挂帅”给出明确的目标要求和相应科研条件,以鼓励更多能挑科技大梁的领军人才、更多优秀研发团队脱颖而出。“揭榜挂帅”不仅可直接应用于国家战略需求的“卡脖子”重大科技攻关,而且直接从需求入手,是对传统科技项目“申报制”的一种补充。“揭榜挂帅”是开放的创新机制,所谓“榜”,就是企业或社会的客观需求,通过张榜,提高了科技创新的针对性、精确性和时效性,实现了通过需求倒逼科技创新;所谓“帅”,就是组织内外能够解决问题或者突破核心技术的关键人才,体现了新的选才思想。

“揭榜挂帅”制的历史来源

“揭榜挂帅”,也被称为“揭榜制”“科技悬赏制”“任务导向型研究”“需求导向性研究”等。从历史上看, “揭榜挂帅”方式在数学领域已经有过非常成功的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说,费马大定理、哥德巴赫猜想、希尔伯特23个问题等公开的数学问题,就是一种“揭榜挂帅”,这些问题激励了无数专家投身研究,推动了数学领域的发展,也使得以陈景润、尤里·马季亚谢维奇为代表的人才脱颖而出。

悬赏制古已有之。在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期间,官府通过物质奖励使民间百姓为其达成某种目标,即为“悬赏”。如立木为信,商鞅承诺并赏赐兑现给搬运木头的人十金。楚汉争霸时,刘邦悬赏项羽,开出“千金邑万户”的天价,引发汉将吕马童、杨喜等人争先恐后争夺其尸体。袁绍在讨伐曹操的檄文中提出:“其得操首尔,封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近代,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到,以专利制度来奖励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鼓励私人投资与资本积累。1898年,光绪皇帝在“百日维新”时期颁布了中国第一个鼓励技术、工艺发明创造的科技奖励法规——《振兴工艺给奖章程》。

在国外,“揭榜挂帅”被称为“科技悬赏”。早在1567年,西班牙王室为寻求测度海上经度的方法而尝试设置奖项;1714年,英国政府设立“经度奖”,英国为找到海上定位经度的精确方法,政府公开悬赏,出资2万英镑设立了“经度奖”(Longitude Prize),英国人John Harison设计出航海钟得以解决。1809年,法国设立“法国食物储存技术奖”,政府专门出资1.2万法郎,悬赏一种既简单又高效的方法来保存大量食物。之后300多年间,科技悬赏奖作为政府主要的科研资助方式,在多个国家中被大量使用,包括美国、英国、德国和法国等;其涉及的领域囊括航空、航海、生物、医药、机械、化学和农业等多个科学技术领域。其因突出问题导向、不设门槛、机会均等、唯成果兑奖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所认可并采纳,成为政府科研管理和资助的重要手段。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先后设立百余项影响重大的“揭榜挂帅”奖,推动科技创新,有效提升政府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英国将“揭榜挂帅”作为解决重大关键技术难题的悬赏机制,2014年,英国政府再次启动“经度奖”,预计2022年结束。“经度奖”以解决国家战略关键技术难题为目标,其特点是:战略性强、奖金高、周期长,是非常态化的科研悬赏单项奖。美国将“揭榜挂帅”作为国防科研领域的项目管理机制,其国防科技组织管理的两个代表性机构——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都采取“揭榜挂帅”模式管理科技项目,吸引国防体系外的创新资源,保持技术优势。

“揭榜挂帅”以独特优势助力科技创新攻关

我国科研课题立项和管理长期采用申报制,对科技进步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申报过程、中期汇报检查和评审过程,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容易造成习惯性选人,能否拿到项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申报人在某个学科领域的影响力;从结果上看,只需完成所申报项目的“规定作业”即可。而“揭榜挂帅”具有需求明确、导向清晰、参与面广、效率更高等优势。相比较传统的项目申报制,“揭榜挂帅”以突破核心技术为目的,做到引才用才来完成重大任务,更加体现契约精神,先有目标、有责任,再有奋斗、有担当,继而完成成果、兑现奖励。不仅是创新的一种科研管理制度,也是与激励密切联系融合的一种良好手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不设门槛、公开公平。传统模式下,由于对项目有非常具体甚至是限定的要求,导致科技项目在一定范围内优选,甚至是向具备特定资质的单位定向发布信息。“揭榜挂帅”制的核心是“谁能干让谁干”,不设门槛。科技项目在更大范围内公布,竞争者可获取公平竞争的机会。同时,以市场“赛马机制”选取或整合最好的标的及方案,交由不同的团队独立或联合攻关,实现创新价值最大化。

2.结果导向、目标明确。“揭榜挂帅”变过程管理为结果管理,重点对结果考核。一方面,揭榜方可以根据研究情况修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适应了科技创新的不可预测性特点并给予支持,给了揭榜者充分的自主权,减少束缚,为科技创新解绑。另一方面,其评议过程不以申报人、前期成果为重,而是当期工作方法、科研成果为重,充分体现了“英雄不论出处”。

3.契约管理、激励联动。传统的科研项目申报制下,申报项目和评奖分属不同环节。先申报项目,再研究通过立项,如能获得成果再报奖。而“揭榜挂帅”是两个阶段合二为一,承接项目与项目对应的奖励都固化到任务书(“军令状”)中,以成果兑奖。

4.宽进严出、效率提高。从竞争拿项目到竞争出成果,“揭榜挂帅”唯成果兑奖,重点激励成果最快最好的科研团队。关注重点从立项“入口”竞争移到产出“出口”竞争。不是“广种薄收”,而是“竞相涌现”,减少了人为干预的因素,成果兑现奖励,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完善“揭榜挂帅”

“揭榜挂帅”需要更完善的机制保障。“揭榜挂帅”在技术项目和科研领域的应用仍在持续探索,还需进一步完善制度和运行机制。完善“揭榜挂帅”项目管理机制,“揭榜挂帅”基础在“榜”,核心在“帅”,关键在“机制”。

目标设定考验顶层设计水平

榜单设计主要集中在前沿科技领域和重大应急攻关项目,聚焦国家发展战略和技术战略发展重大需求。现实中“榜单设置”有可能会出现违背科学发展规律、贪大喜功的倾向,特别是在目标设定时会出现任务模糊不清、技术指标不明、目标过大等问题。在目标设定过程中,应在充分调研、研讨论证的基础上,经过几上几下的方式,明确任务目标边界,使技术指标进一步量化可考核。

门槛降低导致管理成本加大

“揭榜挂帅”打破了用人桎梏,拓宽了选择渠道和范围,也导致了各类人员都来参与竞争。一方面,较多的参与者对同一个项目进行预研,不可避免会做重复性劳动,无形中增加了项目运行管理成本;另一方面,要筛查出胜任者,避免干扰,评选时是比拼方案还是成果,揭榜项目与揭榜方之间如何配置,前期选拔与后期监管应用的关系处理也需要高度重视。

容错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尚待探索

揭榜者获得任务后,有较强的项目自主权,同时又有较大的管理责任。应建立高效的监督考核机制,在给揭榜者更大自主权的同时,又使其更有紧迫感和责任感,最大程度地保证科研实施效果。此外,科技创新相较于其他工作来说,更具有方式随意性、研究复杂性和结果难预测等特点,对于揭榜者应该建立有效的容错机制,需要科学设定揭榜失败的利益补偿机制,为创新保驾护航。

人才激励方式还需进一步丰富

科研管理对象往往是复杂群体,其目标和诉求常常多元,系统性激励才能激发最大效能。单纯给予科研人员合理奖励,有时并不能完全调动起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还需要满足他们强烈的成就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应充分把握好“挂帅”的作用,以项目锻炼人,以项目培养人,提供科研人员充分施展个人才能的空间。只有将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使科研人员的需求得到全面满足,才能持久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编辑  尚鸣)



* 谢琛,国投生物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夏立恒,国投生物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高级业务经理。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快速蔓延,对普遍开展走出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借鉴国内疫情防控经验和科学防疫知识,结合境外项目所处环境,本文提出境外项目三条防线疫情防控管理体系。

企业境外项目面临疫情防控挑战

20203月份以来,全球疫情快速蔓延,各国确诊病例不断增加,中国企业在境外的项目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国资委、商务部、发改委、外交部等国家有关部委多次下发通知,要求加强中资企业境外项目的疫情防控工作。但随着新冠病毒各类变种的不断传播,全球大多数国家采取了“与病毒共存”的政策,导致中方境外项目的疫情防控工作面临与国内完全不同的复杂环境。目前中国企业的境外项目,在人员结构上普遍采用中方人员担任管理、技术等中高级职位,配备大量当地人员从事基础工作的模式,受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的影响,以及各个国家防疫模式不同,境外大部分民众普遍防疫意识淡漠,不戴口罩、随意聚集的情况极为常见,隔离、封闭管理等严格措施难以实施,境外项目疫情防控工作面临着非常不利的社会环境。

对于境外项目的管理者来说,只有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才能妥善应对这种困境。但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具体琐碎,企业在坚持繁忙的生产经营之余,很容易在疫情防控工作的管理上顾此失彼、产生疏漏。所以,作为境外项目的管理团队,急需建立一套措施全面、结构清晰、易懂易记的疫情防控管理体系,便于境外项目的全体中方人员充分理解、执行到位,最大程度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对于这一需求,“三条防线”境外疫情防控管理体系能够较好的满足。

严控外部传入,构建第一条防线

由于境外项目所在国家的疫情快速蔓延,对于中国企业境外项目而言,项目所在的建设区域就像是一个被病毒包围的阵地,为了守卫好阵地和所有人员的健康,项目的所有中方人员都要作为战士参加战斗,建立防线,形成牢固的防守体系。病毒一定是来自于外部传播,所以第一条防线就是要严控外部传入。只要建起有效的“防线”,就可以防住病毒、保护人员健康。根据病毒传播来源,主要是做好外籍工人、外来人员、外来物体、外出人员的“四外”防控。

一是防范外籍工人带入病毒。境外项目企业招聘的外籍工人在项目营地内居住的比例不高,一般是居住在自己家,或者在项目部附近的城镇社区租房居住。上班期间,外籍工人可按我方项目部的防控要求进行管理,但下班回到家,受文化差异和社会习俗的影响,他们显然难以做到“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我方对他们的健康状况也失去管控。在这种客观情况下,每天往返境外项目的外籍工人存在着较大的病毒携带风险,需做好入场工作两个场景的管理,防控这一风险。具体措施上,包括入场时的筛查、全方位消杀、口罩管理、社交距离管控等,以及工作时的网格化管理、工器具管理和就餐管理。

二是防范外来人员带入病毒。疫情期间,供应商、客户、项目业主、来到项目区域开展工作的政府部门人员等从外部社区进入项目部的人员,由于其处在疫情大流行的社会环境之中,很有可能携带外部的病毒。因此,境外项目必须加强外来人员的管理,主要原则就是尽量减少他们深度进入我方生活、办公、经营区域的机会,减少由外来人员带入病毒的风险;主要措施包括设置独立的接待区、加强外来人员接访各环节的消杀等。

三是防范外来物体带入病毒。国内疫情防控的经验显示,物体外表面也能存活病毒,如在冷冻食品外包装上检出过病毒阳性,一些发生过疫情的小区或商店能够检出环境阳性。因此对于境外项目来说,一切从外面进入的物体,都要严格加以防控,否则就可能存在漏网之鱼。具体措施包括按照外来生活物资、外来生产经营物资和其他物资三个大类,设立分类消杀程序,确保外来物体经过严格消杀之后才进入我方项目区域。

四是防范外出人员带回病毒。外出人员是指境外项目中从事特定工作的一些中方人员,比如市场营销人员、外出采购人员、外出办理银行和税务等业务的财务人员等,还有一些是项目的管理人员,需要外出与政府相关部门、中国使领馆、社区公职人员等打交道,以维护境外项目良好的外部环境,此外还有包括因病、因事需要临时外出的人员。这些人员因客观需要而走出境外项目的封闭管理环境,在项目生活营区与外部社区之间往返,相当于在我方项目与外部社区之间建立了一种临时的传入通路。如果防范不到位,他们有可能将外部病毒带回项目,因此不能忽视对这些外出人员的防范。具体措施包括:对经常性外出人员安排独立居住区、要求外出人员执行全面的防护措施、要求保持社交距离、返回时进行全方位消杀等。

加强内部管控,构建第二条防线

防控新冠肺炎病毒,要建立第二条防线。这条防线是在项目内部构建,根据新冠病毒传播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切断病毒在项目区域内部的传播途径,这样即使有病毒突破了第一条防线,也不会造成大面积传播,在受控状态下最终被消灭。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 修订版)》中明确指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基于新冠病毒的这一特点,境外项目的第二条防线的主要措施,一是防飞沫传播,二是防接触传播。

构筑“防飞沫传播”的第一道“战壕”。关键点是要做到全员戴好口罩。首先要采购充足的符合防控要求的优质口罩。第二个关键点是保持距离。通过严格的网格化管理,使全体人员尽可能保持社交距离,从而相对减少传染风险。第三个关键点是要减少不戴口罩的近距离交谈,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就餐期间,因此需严格实施就餐管理,尽量减少堂食,如确需在餐厅就餐的,要做到每张桌子的人员是单向就坐,就餐时不说话、不交流。

构筑“防接触传播”的第二道“战壕”。接触传播是指通过人员直接或间接发生的身体接触,使新冠病毒从一个人传播到另一个人。所以,防控的途径包括切断直接传播途径和间接传播途径两个方面。一是防范直接接触,特别是对前述四外做好防控,如外来人员或外来物体等,一旦进入项目部内部,坚决不能与其产生任何形式的直接接触,确需接触的,接触之前都要进行消杀。二是防范间接接触。间接接触是指两人之间未发生直接的身体接触,但共同接触过某一物体,病毒通过该物体作为载体间接从A传播到B。比较容易忽略的间接传播包括:通过工人之间的工器具混用带来的间接传播;通过共同接触楼梯扶手、门把手等导致的间接传播;通过洗潄间水龙头等导致的间接传播。对间接接触的防范措施主要包括加强公共区域消杀、避免工具混用、中外人员生活区域分开等措施。

完善医治救护体系,构建第三条防线

企业境外项目还需要构建第三条防线,就是人员出现感染后的医治和救护。这一阶段需要借助专业医疗机构的力量,但是项目部可以做好相应的准备,比如医疗物资、生活物资的储备,以及准备好相应的隔离房间、隔离区域,并建立一套完善的应对机制,确定人员分工、应急处置流程,定期开展应急演练,让所有的人都熟悉该怎么做。

一是与当地专业医院建立应急治疗通道。项目部需要与当地有能力或有资质的专业医院建立长期联系,取得为项目部人员随时开展核酸检测、肺部X光等检测的便利;同时,对于感染人员的治疗,也尽可能与当地医院专业科室建立绿色通道,使项目部人员在出现新冠病毒感染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干预,尽快恢复健康。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因为当地社区的高水平医院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往往也处于医疗资源紧张的状态,如果我们平时不做工作,等发生了病例再去住院治疗,很可能面临被动局面。

二是建立内部应急处置流程,并经常演练。立足于防患于未然,项目部要事先建立起发生确诊的应急处置流程,并定期演练,通过演练发现应急流程存在的不足并予以完善。经过多次演练,使项目部的全体中方员工、外籍员工均能熟悉和掌握相应的处置流程,即使出现了确诊情况,也不会紧张或恐慌,为妥善应对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是准备好隔离区,建立流行病学调查机制隔离区一般要远离现有生活区,采用单人有窗户独立房间,带有独立卫生间(如果采用公共卫生间,要将公共卫生间也纳入隔离区域),使隔离人员能够安心在其中隔离14天以上。隔离区域要建立管理规则和积极主动的隔离机制。项目部人员不论是中方人员还是外籍员工,出现症状的员工要迅速启动隔离程序,将尽快送入隔离间,同时马上排查与其发生过密切接触的人员并予以隔离。

我国企业的境外项目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物资储备也是打赢防疫战争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医疗物资储备和生活物资储备。同时,境外项目还要构建良好的抗疫软环境,建立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互帮互助的团结氛围,以专业的防疫知识和日常行为习惯引导项目部群体建立有效的行为屏障,还应该与外部社会资源不断加强联系,尤其要加强与中国使领馆的联系沟通,以便对方能在极端情况发生时对境外中方项目的应对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编辑  杨利红)



* 黄振东,中国建材集团改革办副主任。



 

从全社会的角度和期现货经营看,广泛而公正的期货交易,能够大大控制相关的风险和损失,获得更大的综合收益。作为大宗商品最大进口国和很多重要产品最大出口国,中国加快期货资源整合,切实增强我国对国际期货交易的影响力,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战略选择。

2021年以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大幅上涨,特别是石油期货价格从罕见的-30美元/桶大幅反弹,超过120美元/桶,给很多国家带来超出预期的通胀压力,也给全球最大货物进出口贸易国——中国带来巨大影响。今年3月初,俄乌爆发冲突,欧美陆续实施多项对俄制裁举措,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猛烈波动,镍市卷起一场史诗级逼空行情,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罕见叫停伦镍交易,市场停摆与极端价格冲击全球镍市场运行。我国一家大型企业因在伦敦参与镍期货交易,一度爆出可能面临上百亿美元巨额损失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

中国迄今并未具备足够的国际价格影响力,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大国关系日趋尖锐紧张、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构、大宗商品价格依然可能剧烈涨跌等风险,必须加快资源整合。中国不仅要在现货资源上形成合力,而且应在期货资源上形成合力,加强现货与期货相互配合,切实增强中国对国际期货交易的影响力和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力。

切实提升对期货交易的重视程度

期货交易,是交易双方根据各自对交易标的物未来一段时间内价格走势的判断,通过期货合约广泛而频繁的交易,包括期货特有的杠杆、卖空和对冲机制,进行风险控制或获得合约交易价差收益的行为。在期货交易中,一方赚钱,必定有另一方赔钱,而且买卖双方还要向交易所和中介机构缴纳保证金或手续费,总体是赚少赔多。所以,期货交易容易给人造成赌博、投机的印象,并不能推动真实社会财富增加,而只能重新瓜分社会财富,不易像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业务那样受到国家的充分重视和大力支持,更难以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事实上,纳入期货交易的基本上都是社会重要物资或产品,标的物广泛而持续的期货合约交易,会通过大量交易机构和个人的报价,对其未来一段时间的价格形成一定的社会共识,达到未来价格发现的目的。期货价格可以成为标的物相关的产供销各方对未来经营计划进行安排的指引或进行期现套保以控制未来价格波动风险,成为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对价格进行预判和必要干预的重要参照物,以增强政策调整的时度效。尽管在直接的期货交易中不一定能赚到钱,甚至还可能形成一定的损失,但广泛而公正(没有垄断或不正当干预)的期货交易,能够大幅控制相关的风险损失,获得更大的综合正收益,这才是期货交易无可替代的价值所在。

实际上,宏观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调控的结果,主要反映在商品价格变化上(包括PPICPI等),但首先会在期货交易价格上表现出来。因此,期货及衍生品交易对宏观政策决策和实施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助于各种重要物资或大宗商品未来价格的发现与管理,这是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活动不能替代的。期货及其衍生品交易往往是金融领域的塔尖,而且更具国际性、竞争性、专业性,是国际金融竞争的焦点,要做好做强更不容易。中国作为一个开放的大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更应该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期货交易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发展,充分发挥期货交易在价格发现与社会维稳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增强中国对国际期货交易的影响力。

加快期货资源整合与国际化发展

中国的期货交易从1992年起步以来,由最初缺乏有效监管下的野蛮发展、快速积累与爆发严重问题,进而受到严厉整治后大幅收缩,再到2003年之后开始稳定发展,现在期货交易品种与交易规模已经达到世界前三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在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中国的期货交易市场尚未充分对外开放,基本上都是中国的机构和个人在进行交易,境外交易商非常少,基本没有国际影响力。而且,中国的期货公司也局限于期货领域,没有像高盛、摩根一样,发展成为综合经营的国际大型投行,没有“走出去”在国际期货市场上参与交易,使得中国对大宗商品价格变动缺乏话语权与影响力。这与中国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货物进出口贸易国的地位不符,已经成为影响经济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

由于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能够成为国际期货市场会员单位甚至是做市商)的中国期货公司,尽管不少大型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也在国际期货市场上参与一些期货交易,但只能委托境外的大型投行代为参与,往往存在数据不全、信息不灵、决策不准、反应不快等问题,难以形成中国的整体合力和对国际期货交易的影响力。反而在保证金缴存、交易取向、交易费用、交易数据等方面增强了从事期货业务的国际投行的实力与影响力,很容易成为国际资本狙击的靶子,甚至遭受巨额损失。同时,脱离对大量进口商品价格的预判与控制,国内同种商品价格实际上很难通过境内期货交易准确地发现未来价格,就会使境内期货交易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严重受损甚至产生误导,使宏观政策取向及其调整的时效受到影响。

中国不能满足于期货交易规模已经进入世界前列的现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期货交易的国际影响力依然非常薄弱,必须切实加快期货交易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其中最重要的目标包括:

一要尽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国家级期货做市商公司(中国的高盛)。要上升到事关国家稳定发展与经济安全的战略高度,通过统筹规划和大力推动,快速整合国家各部委、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机构以及各种价格平准基金等与期货交易相关的资源,形成包括分析研究、交易操作、资金实力、风险控制等在内的综合实力强大的中国国家期货交易做市商公司,配套推进中国产业研究与战略智库建设以及财经信息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国家级期货公司“走出去”,吸引国际化高素质专业人才,积极参与到美国和英国等国际期货交易中心,成为其具有影响力的会员单位甚至是做市商,形成覆盖全球24小时连续交易的能力。

二要积极推动中国期货交易市场的整合与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发展,改进监管规则,优化交易服务,吸引更多的境外交易商参与到中国的期货交易市场中来,在中国打造可以与美国和英国比肩的全球期货交易中心,切实增强中国期货和金融的国际影响力。

(编辑  宋斌斌)



* 王永利中国国际期货公司总经理,中国银行前副行长。


 

目前,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制裁措施不断升级,制裁范围主要包括中止北溪二号天然气管道审批、将部分俄银行剔除SWIFT系统、冻结部分俄罗斯海外资本、减少能源进口份额、取消俄罗斯最惠国待遇等。受俄乌冲突影响,全球能源、粮食、矿产供应链受到巨大冲击,价格上涨与恐慌情绪持续蔓延。本文就俄乌冲突对全球政治格局、能源供需变化以及大宗商品市场可能产生的长期影响,以及对我国未来能源发展的启示,进行初步分析。

俄罗斯及欧洲能源供需及大宗商品基本情况

俄罗斯是全球能源供应的重要来源。作为世界能源大国,俄罗斯拥有丰富的油气和煤炭等资源,在国际能源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能源是俄罗斯经济命脉,俄罗斯出口收入的一半以上来源于油气,油气行业收入占俄罗斯财政收入的40%2021年俄罗斯剩余探明石油储量为1078亿桶,全球占比约6.2%,位居世界第五;剩余探明天然气储量为37.4万亿立方米,全球占比19.9%,位居世界第一。石油天然气产量方面,2021年俄罗斯石油产量为1125万桶/日,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11.41%;天然气产量为7610亿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总产量的18.46%,均排名美国之后,位居世界第二。石油天然气出口方面,2021年俄罗斯出口石油2.3亿吨,占全球出口总量的12%,仅次于沙特阿拉伯,位居世界第二;天然气出口数量为2035亿立方米,占全球出口总量的21%,位居世界第一。

欧洲油气供给对俄依赖程度很高。根据欧洲委员会披露,过去五年,欧洲能源消费中的化石能源占比约57%-60%,且大部分依赖进口,天然气、石油和煤炭的进口比例分别高达90%97%70%。俄罗斯是欧洲化石能源的第一大进口国,欧洲也是其油气的主要出口地区。2021年俄罗斯石油占欧洲进口总量的29%,占俄罗斯石油出口总量的48%;俄罗斯天然气占欧洲进口总量的38%(其中7条天然气管道输送占比达到31%),占俄罗斯天然气出口总量的80%;俄罗斯煤炭占欧洲煤炭进口的46%,位居第一。德国是俄罗斯能源的主要市场,2020年德国石油消费约31.5%来源于俄罗斯,占俄出口总量的11%;天然气消费约57%来源于俄罗斯,占俄出口总量的20%。俄罗斯需要从欧洲的能源市场获得收入,欧洲也需要俄罗斯的能源满足需要。

俄乌冲突对能源、粮食、金属矿产等大宗商品造成较大影响。有色金属方面,俄罗斯钯金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40%,铂金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10%,铝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5%,同时俄罗斯还是全球最大的镍生产国。农产品方面,俄罗斯每年大约生产8000万吨小麦,占全球产量的10%出口位居世界第一。乌克兰小麦产量约为3300万吨,其玉米、大麦出口占全世界15%以上,小麦出口占全世界10%左右,葵花籽产量世界第一。俄乌冲突将对以上能源、矿产及粮食等大宗商品产生较大影响。

俄乌冲突对全球能源及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去年开始,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能源供应链产生较大冲击,国际油气价格大幅度上涨。俄乌冲突使国际油气价格又上了一个台阶。作为国际能源市场上至关重要的生产大国,俄乌冲突持续时间长短、俄罗斯与欧美关系、受制裁程度等等,必将给全球能源市场带来持久、深刻、广泛的影响,正在使国际油气市场供应格局发生改变。

一是推动国际能源及电力价格持续高涨,天然气价格波动远高于石油价格。石油方面,224日俄乌冲突爆发当天,布伦特原油和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双双突破每桶100美元关口,最高达到每桶105.79美元,37日,布伦特原油一度冲高至139.13美元/桶,创2008年以来新高。天然气方面,224日,荷兰TTF天然气期货价格一度拉涨逾60%,报118.5欧元/兆瓦时,37TTF天然气近月期货价格一度攀升至345欧元/兆瓦时的历史最高纪录(20213月,TTF天然气近月期货价格仅为17欧元/兆瓦时左右)。电力现货方面,德国、法国、英国等主要西欧国家的电力现货市场日前均价在400欧元/兆瓦时至500欧元/兆瓦时附近高位波动,是去年同期的810倍。随着欧佩克与美国增产计划放缓、主要经济体服务业需求增加,油气价格有望维持高位。俄罗斯与欧洲天然气供需关联紧密,预计天然气价格波动要远高于石油,进而影响电力现货价格。

二是影响全球能源供给,重构能源生产版图。38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禁止美国从俄罗斯进口能源的行政令。312日,德国副总理兼经济与气候保护部长哈贝克表示,德国计划在今年逐步摆脱对俄罗斯煤炭和石油的依赖,但俄天然气被排除在外。未来,随着欧美对俄罗斯的制裁逐步加深,众多国际石油企业撤资离开,俄罗斯油气产量、出口量可能会大幅下降甚至中断;且目前伊朗、委内瑞拉、利比亚等传统生产出口大国因遭受美国制裁或内乱而难以提升出口量,全球能源供给势必受到严重影响,能源生产版图将重构。全球油气供给侧三驾马车中另外两个国家——美国、沙特在全球市场上的能源话语权将得到提升。

三是增大国际能源合作与贸易风险和不确定性。由于俄乌冲突,222日,德国宣布暂停北溪二号天然气管道项目获得认证与投产运营。由于美欧对俄发起SWIFT制裁,切断俄罗斯部分银行与全球银行系统间的联系,与俄罗斯开展国际能源贸易将面临支付、结算的问题与风险,将对能源国际跨境贸易和资金流动形成阻碍。因此,未来与俄罗斯的国际能源合作、贸易等经济往来或将面临多重不确定性和金融风险。

四是增大全球经济复苏不确定性。目前全球经济仍受新冠疫情影响,经济复苏基础薄弱。俄乌冲突及美欧对俄制裁势必增大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首先,石油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将导致全球通胀形势进一步恶化。欧洲中央银行预计,能源成本上涨将导致欧洲2022GDP增速减缓0.5个百分点。摩根大通预测,如果国际油价攀升至150美元/桶,将拖累全球经济增长减少3个百分点,通胀率飙升到7%以上。其次,西方对俄罗斯制裁将导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紊乱加剧。俄罗斯是全球主要的农产品、矿产品、能源出口国之一,西方国家对俄制裁势必将导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失衡,大宗商品价格紊乱,制造业面临空前打击。最后,俄乌冲突打击风险资产和私人部门信心,进一步影响实体部门需求,最终将延缓全球经济修复进程。彭博经济研究认为,如果俄罗斯对欧洲的能源供应中断,可能导致欧元区陷入经济衰退,并将压低美国的经济增长。

近期及中长期全球能源发展趋势研判

国际能源市场的动荡将坚定欧洲能源战略转型的方向。若俄乌冲突加剧、油价持续高企,新能源相较于传统石化能源的相对成本将降低,有利于欧洲加快新能源发展的步伐,通过加快推动终端电气化(包括交通电气化)、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等方式,增加能源自给度,以寻求尽快摆脱目前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

一是短期全球石油和天然气供需缺口将持续加剧。目前美国已发布禁止美国从俄罗斯进口能源的行政令。2021年,美国从俄罗斯进口约1150万吨原油,占俄罗斯出口总量的5%。虽然从目前石油的产能储备来看,俄罗斯的供给缺口有望在短期内补足,但是油气等大宗商品长期在供需平衡下运行,供需的扰动在价格上有杠杆效应,所以未来几个月预计油气价格都将维持在高位运行。从全球能源供应形势来看,俄乌冲突对全球石油供应整体平衡影响还不大,但是对天然气市场的供需平衡影响很大。2021年,欧洲天然气消费量480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约85%。其中LNG交付量7720万吨(约1000亿立方米)。俄罗斯是欧洲天然气市场的最大进口来源,欧洲每年从俄罗斯获得1550亿立方米左右的天然气,其中管道天然气约1420亿立方米(占欧洲总进口量的31%)。虽然欧盟宣称要在2022年减少三分之二的俄罗斯气进口,但短期内未有合适的替代产品。目前美国LNG无法大规模替代俄罗斯天然气。假如美国LNG要替代三分之一俄罗斯天然气,即按500亿立方米计算,需要增加进口约3600万吨LNG,相当于目前欧洲LNG进口量的一半,约等于全球LNG贸易量的十分之一。目前欧洲的LNG接收站设施已经满负荷运行,价格也处高位,如大规模新增LNG进口,需要新建基础设施,并将继续抬高价格,短期内无法实现。此外,LNG出口国的产能提升短期内无法实现,2022年,新增产能陆续进入投资建设阶段,LNG领域产能建设前已经签订长约,市场机动量很少。此外,目前挪威及北非出口到欧洲的天然气管道基本满负荷运行,难以短期内增加输送容量。北溪二号项目被暂停将继续加剧欧洲天然气供需缺口,预计缺口将达到400亿立方米,将导致欧洲天然气价格持续维持在高位,进而传导到电价上,使得电价快速抬升,预计欧洲今年的能源供给危机仍无法有效缓解,能源价格将维持在高位运行。

二是欧洲可能重启煤电和延缓核电代替天然气缺口,未来碳价可能持续走低。欧洲和俄罗斯之间的天然气供应虽然短期可能会恢复,但欧洲与俄罗斯的互信已经被破坏。由于欧盟严重依赖油气,而俄罗斯是欧盟最大的油气供应国。俄乌冲突以来,欧洲极力摆脱对俄的油气依赖,俄罗斯已经开始寻找新的油气销售渠道。短期来看,由于欧洲资源储量低,不可能很快大幅恢复天然气生产。欧盟提出在2022年减少2/3的俄罗斯天然气进口量,为保障基础能源供应,欧洲可能加速多元化能源的供应,重新启动最近退役的燃煤电厂以及延长核电站寿命,让煤炭以及核电成为满足能源需求的优先事项。事实上,欧洲能源危机发生后,整个欧洲的燃煤发电就处于增长之中。2021年,欧洲燃煤发电量比2020年增长18%,中断了自2012年以来的下降趋势。20221月份,欧盟煤炭进口量比上年增长56%以上。短期内,这可能会减缓欧洲的脱碳步伐。为保障基础能源安全,短期内欧洲对二氧化碳减排控制将有所减缓,可能不如前两年激进,碳交易价格将比之前的预期降低一半左右。

三是长远来看欧洲将加快清洁能源转型、通过加快终端用能电气化重塑能源结构。全球油气供给版图将进行重构。从去年以来欧盟的一系列举措来看,欧盟已经基本明确了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推动终端电气化(包括交通电气化)等方式,增加能源自给度,以此减少对于俄罗斯或者其他国家的能源依赖,同时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战略路径。为实现这一目标,欧盟从2020年开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动力电池产业链的建设和加快推动电动交通的普及。2021年,欧盟整体新增的电动汽车数量已经超过中国大陆,同时欧盟也加大了在动力电池和智能交通领域的研发投入力度。38日,欧盟委员会发布能源独立路线图《欧洲廉价、安全、可持续能源联合行动》,力求从天然气开始,在2030年前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进口依赖。

俄乌冲突对我国能源发展的启示

未来在全球低碳转型过程中,像俄罗斯这样以传统化石能源为主要支柱的经济是难以长期持续的。在能源和经济转型过程中,低碳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必将重塑全球生产生活方式,我国要尽早抢占未来新型电力系统这一科技制高点,坚定能源清洁低碳转型路线不动摇,推动我国加快能源转型、加快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强化能源安全举措,将能源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鉴于目前全球电力并没有形成大宗商品贸易,可以考虑加强新能源建设和提高终端电气化水平,加快推动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通过加强电力安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一是强化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增加我国油气进口量,增大能源贸易人民币结算比例,加快管道天然气的谈判与合作,暂时缓解我国油气安全瓶颈。俄罗斯是中国的第一大能源供应国,特别是原油与管道天然气供应占比较大,短期内不可替代。我国原油、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分别高达72%43%,而俄罗斯是中国第二大石油进口国(2020年进口8357万吨,占进口总额的15%),第二大天然气进口国(管道气占进口总额的17.3%,液化气占进口总额的6%),第二大煤炭进口国(占进口总额的18%)。根据俄罗斯能源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24日,俄罗斯能源部宣布要扩大对华煤炭供应,将和中国签订1亿吨煤炭供应协议。鉴于欧盟对俄罗斯实施制裁,预计削减三分之二的对俄天然气进口,中国与俄罗斯在能源合作方面将会更加密切,中方将掌握更大的合作主动权。此外,我国可以考虑近期将国内油气资源在有保障的情况下作为储备资源,降低开发规模。在经济允许情况下,尽量多使用俄油气,但要确保油气在终端能源消费占比持续下降。

二是尽早攻克新能源+”产业制高点。新能源+”是低碳技术竞争的核心领域。新能源+”正在成为重组要素资源、重塑经济结构、改变世界竞争格局的关键因素。从大国博弈发展态势看,谁掌握了新能源+”相关的核心技术,谁就获得了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先机和主导权。如果能够更好发挥我国在新能源产业的各方面优势,加强以新能源+”为核心的科技研发与应用,就能在未来10-15年实现相关科技的全面领先。

三是加强新型电力系统和基础设施建设。从全球范围内来看,当新能源发电渗透率大幅提升之后,当前的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调节性还不能适应新能源的大规模发展。为在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同时保障国家能源,要坚持先立后破。首先,要加大煤电灵活性改造,适当增加一批以调节功能为主的煤电机组。其次,加强新型储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特别是基于电力系统的长周期储能技术,大力拓宽应用场景。第三,加强先进输变电和配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电网对新能源的并网消纳能力。第四,加强源网荷储协调互动及数字化技术在新能源领域的研究,为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和有效消纳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新型电力系统技术研发和实践上占领制高点。

四是尽快提升电气化水平,加快数字化建设。目前,我国电力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约为27%,如果提高到40%,预计可替代约5.6亿吨原油当量(交通领域全面实施电能替代,就可以减少一半的石油消费),相当于减少80%的进口油气,可极大降低能源的对外依存度,从根本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784万辆,占全球的40%以上;我国已拥有完备的电动汽车产业链。当前,电动汽车的技术成熟度、渗透率和发展速度要远远高于预期。首先应加快交通领域的电气化进程,加强电动汽车的普及与推广,逐步摆脱对于国外油气的依赖。其次,加大交通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这对于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作用远高于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第三,理顺电动汽车产业链。目前,我国碳酸锂价格约50万元/吨,受锂资源影响,动力电池价格远高于正常水平,严重影响交通电气化的进程。建议尽快加强锂资源储备和开发,促进电动汽车尽快回归市场应有价值。第四,加强三网融合建设。在推动电气化进程和新能源建设的同时,建议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和能源基础设施网络的融合,在此基础上推动能源网与未来物联网的深度融合。

(编辑  季节)



* 李鹏,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资深研究员,中国电力投资公司战略部副总经理。



 

俄乌战争爆发以来,美国、欧盟等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发起全面制裁并呈现出常态化、长期化的趋势。在诸多制裁措施中的“杀手锏”是金融制裁,把俄罗斯银行从SWIFT体系[1]中剔除,使得俄罗斯在对外贸易中无法通过国际银行系统接受或支付资金,影响俄罗斯的对外贸易。针对俄罗斯与美国、欧盟之间的双边贸易相互依赖度,本文评估西方国家的贸易制裁对俄罗斯经济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俄罗斯的承受能力,进一步分析中国与美国、欧盟之间的贸易数据和相互依赖度,评估类似的“制裁”施加于中国的可能性,以及如果实施这样的制裁将对中国外贸以及全球供应链的影响。

俄罗斯与美国、欧盟外贸市场相互依赖度

2020年俄罗斯出口总额为3376.6亿美元,其中2452.1亿美元(占72.6%)是初级产品;[2] 各类制造业产品[3] 出口总额为27.4%。俄罗斯向欧盟国家(28国,包括英国,[4] 下同)出口总额达到1337.5亿美元,其中有1115.5亿美元为初级产品,占向欧盟国家出口总额的83.4%。从进口角度看,2020年俄罗斯进口总额为2333.6亿美元,其中从欧盟国家进口总额为900.1亿美元。从欧盟国家进口产品的88.7%为制造业产品,其中,中高端技术产品占从欧盟进口总额的72.9%(见表1)。

相比与欧盟的贸易联系,俄罗斯与美国的双边贸易规模非常小,2020年俄罗斯向美国出口额为105.7亿美元(其中62.3%为初级产品),进口总额为93.4亿美元(其中91.2%是制造业产品),俄美进出口总额约为俄欧进出口总额的6%

1 2020年俄罗斯联邦与美国、欧盟的外贸数据(亿美元)

 

俄罗斯出口

俄罗斯进口

 

世界总计

欧盟

美国

世界总计

欧盟

美国

总额

3376.6

1337.5

105.7

2333.6

900.1

93.4

初级产品

2452.1

1115.5

65.9

386.0

92.1

6.1

制造业产品

924.6

222.1

39.8

1925.2

798.4

85.2

- 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

99.1

28.0

2.3

286.2

83.8

2.1

- 低技能/技术产品

309.9

71.7

19.1

179.8

58.8

4.0

- 中技能/技术产品

197.9

35.6

5.6

801.4

365.4

37.2

- 高技能/技术产品

317.6

86.8

12.8

657.8

290.4

42.1

资料来源: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库

 

根据表1的数据,我们计算俄罗斯、美国、欧盟之间的外贸依赖度(见表2)。俄罗斯的出口市场对欧盟的依赖远大于对美国的依赖:2020年俄罗斯出口市场对欧盟的依赖度达到39.6%,而对美国仅为3.1%。在初级产品出口方面,俄罗斯对欧盟出口的依赖度高达45.5%,而对美国的依赖度仅为2.7%。从进口的角度看,2020年俄罗斯对欧盟国家的依赖度达到38.6%,而对美国的依赖度仅为4.0%。在制造业产品进口方面,俄罗斯对欧盟国家的依赖度也高达41.5%,而对美国的依赖度仅为4.4%

2 2020年俄罗斯外贸市场对美国、欧盟的依赖度

 

俄罗斯出口市场

俄罗斯进口市场

 

对欧盟依赖度

对美国依赖度

对欧盟依赖度

对美国依赖度

总额

39.6%

3.1%

38.6%

4.0%

初级产品

45.5%

2.7%

23.9%

1.6%

制造业产品

24.0%

4.3%

41.5%

4.4%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计算

俄罗斯进(出)口对欧盟、美国的依赖度定义为相对于欧盟、美国进(出)口金额占俄罗斯进(出)口总的比例。

 

下面看欧盟、美国对从俄罗斯进口商品的依赖度(见表3)。 整体而言,2020年欧盟的进出口市场整体对俄罗斯的依赖度不高,只有初级产品(主要是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品)进口对俄罗斯的依赖度达到7.7%。同期,美国初级产品、制造业产品进出口市场对俄罗斯依赖度均小于1%

3 2020年美国、欧盟外贸市场对俄罗斯的依赖度

 

欧盟

美国

 

进口市场对俄依赖度

出口市场对俄依赖度

进口市场对俄依赖度

出口市场对俄依赖度

总额

2.2%

1.6%

0.7%

0.3%

初级产品

7.7%

0.9%

0.9%

0.3%

制造业产品

0.4%

1.8%

0.2%

0.4%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计算

欧盟、美国进(出)口市场对俄罗斯的依赖度定义为俄罗斯进(出)口市场占欧盟、美国进(出)口总额的比例。

 

从以上数据看,俄罗斯经济的对外贸易结构特点鲜明,出口以初级产品(主要是能源)为主,进口则以中高端制造业产品为主。俄罗斯出口的初级产品对欧盟市场依赖性较高(45.5%),而同时进口的制造业产品也对欧盟市场依赖性较高(41.5%)。欧盟国家对于俄罗斯市场的依赖主要在初级产品的进口方面,但依赖度并不高(7.7%)。相比之下,美国与俄罗斯之间的贸易联系非常弱,无论是初级产品还是制造业产品进出口的依赖度都低于1%

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制裁影响的评估(二级标题)

欧盟国家对于俄罗斯市场的依赖主要在初级产品,依赖度并不太高(7.7%),但制裁俄罗斯会使欧盟国家遭受一定损失。欧盟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如果降低俄罗斯初级产品的出口,那么也会在短期内对自身经济产生一定负面影响。特别是欧盟由于进口俄罗斯初级产品(主要是能源产品)的比例相对较大,会受到更大的负面影响。根据欧盟的数据,2020年欧盟国家能源自给率约为42.5%,从俄罗斯进口的能源产品约占能源需求的24%,从其他国家进口的能源产品占到能源需求的33.1%[5] 欧洲国家仍然需要俄罗斯的能源,所以短期内(找到替代来源之前)会对俄罗斯能源出口放行,比如俄乌大战最初的2个月,俄罗斯依然通过乌克兰天然气管道向欧洲输送天然气。中长期来看,欧洲国家将增加从美国、中东国家的油气进口,加上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终将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2021519日,欧盟公布计划寻求在2022年将俄罗斯天然气进口减少三分之二,到2027年将完全停止进口俄罗斯天然气。根据该计划,欧洲国家近期将进行合作,与美国、中东和非洲的生产商协商天然气供应协议,以取代俄罗斯的供应。同时,欧盟将通过增加项目资金和减缓项目建设的监管措施,来大规模扩张可再生能源建设。

尽管欧盟国家对俄罗斯制裁短期内会对自身造成一定伤害,但中长期内还是会追随美国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力度。相比之下,美国与俄罗斯之间的贸易相互依赖度几乎可以忽略。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对俄罗斯可以放手制裁,基本不会直接影响自身既有的贸易利益,而且还会因为俄罗斯油气出口受到阻碍,而增加美国能源产品的出口。此外,由于俄罗斯不是制造业大国,进口的制造业产品主要是终端消费品,不是再加工出口的工业品,因此基本不会对全球制造业的供应链产生影响。

2020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总额为484.4亿美元(见表4),其中初级产品为423.4亿美元,占87.4%。而同年中国进口的初级商品总额高达7616.9亿美元,从俄罗斯同类产品的进口仅占5.6%。即便在假设的极端情况下,俄罗斯对欧盟国家出口的初级产品(1115.5亿美元)全部转往中国,加上俄罗斯原来就出口到中国的初级产品(423.4亿美元),也只占2020年中国进口初级产品总额的20.2%2020年中国出口的制造业产品总额为24211.5亿美元,而同年俄罗斯从欧盟国家进口的制造业产品金额为798.4亿美元,仅占当年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总额的3.3%

4 2020年中国与俄罗斯联邦的贸易数据(亿美元)

 

中国从俄罗斯进口

中国向俄罗斯出口

总额

484.3

544.0

初级产品

423.4

24.4

制造业产品

60.9

516.9

- 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

3.4

121.3

- 低技能/技术产品

3.7

52.2

- 中技能/技术产品

25.4

182.0

- 高技能/技术产品

28.3

161.4

资料来源: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库

 

从中俄双边贸易结构看,俄罗斯与中国高度互补,中俄进一步加强合作能够增强俄罗斯对西方国家制裁的承受能力。即便是西方国家最终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其石油、天然气也可以向其他国家出口。特别是中国作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经济仍处于较快发展过程中,对石油、天然气有庞大的需求,只需加快增加建设向中国出口的油气管道等基础设施。如果中俄加强合作使得西方国家制裁俄罗斯的措施难以发挥作用,西方国家必然进而要求中国配合对俄罗斯的制裁。2022514日,G7外长会议发表声明,要求中国“不要破坏”西方对俄实施的制裁。

中国与美国、欧盟外贸市场的相互依赖度(二级标题)

2020年中国出口总额2.59万亿美元,其中4639.6亿美元出口到了欧盟国家,其中初级产品出口仅为145.3亿美元(占对欧盟出口总额的4.4%);制造业产品出口金额为4435.3亿美元(95.6%)。制造业产品出口中包括劳动密集型产品1063.5亿美元、低技术产品374.0亿美元、中技术产品1400.2亿美元、高技术产品1597.6亿美元(见表5)。

中国对美国出口的规模与对欧盟出口大体相当。2020年中国向美国出口总额为4525.8亿美元,其中初级产品396.9亿美元(占对美出口总额的1.8%),制造业产品出口4386.6亿美元(98.2%),包括劳动密集型产品988.8亿美元、低技术产品363.8亿美元、中技术产品1431.9亿美元、高技术产品1602.1亿美元。

5 2020年中国与欧盟、美国的外贸数据(亿美元)

 

中国出口

中国进口

 

世界总计

欧盟

美国

世界总计

欧盟

美国

出口总额

25906.0

4639.6

4525.8

20555.9

2783.3

1360.0

初级产品

1444.5

145.3

81.7

7616.9

434.6

396.9

制造业产品

24211.5

4435.3

4386.6

12830.0

2345.2

957.0

- 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

5080.3

1063.5

988.8

609.5

150.8

35.6

- 低技能/技术产品

2406.9

374.0

363.8

632.2

101.8

35.7

- 中技能/技术产品

7127.8

1400.2

1431.9

3203.9

1111.5

346.8

- 高技能/技术产品

9696.4

1597.6

1602.1

8384.4

981.0

538.9

资料来源: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库

 

从进口的数据看,2020年中国商品进口总额为2.06万亿美元,当年从欧盟国家进口总额为2783.3亿美元,其中初级产品为434.6亿美元(占从欧盟进口总额的15.6%),制造业产品为2345.2亿美元(84.4%)。从欧盟进口的制造业产品中以中、高技术产品为主,占到制造业进口额的89.2%

2020年中国从美国进口总额为1360.0亿美元,其中初级产品为396.9亿美元(占从美国进口总额的29.2%),制造业产品为957.0亿美元(70.8%)。从美国进口的制造业产品中以中、高技术产品为主,占到制造业进口额的92.5%

以上数据清楚表明,2020年中国在向欧盟、美国出口高技术产品(总计6031.8亿美元)的同时,也从欧盟、美国进口相当数量的同类产品(总计2978.2亿美元)。这是因为中国进口中高技术产品有很大一部分是属于全球价值链的一部分,经过加工后的中高技术产品再出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中、高技术产品制造业在一定程度上曾经处于“大进大出”的状况,这一点与俄罗斯的情况完全不同。

同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总额依然较高,2020年此类产品的出口金额为5080.3亿美元,约占当年全球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进一步提高,国际市场对中国产品的壁垒增加,中国的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制造业在“一带一路”国家开拓市场。

从市场依赖度的角度看(见表6),2020年中国出口对于欧盟的依赖度达到17.9%,其中制造业产品对欧盟的依赖度达到18.3%;中国进口对于欧盟的依赖度为13.5%,其中制造业产品对欧盟的依赖度达到18.3%。相对美国而言,2020年中国出口对美国的依赖度为17.5%,其中制造业出口对美国依赖度为18.1%;中国进口对美国的依赖度为6.6%,其中制造业对美国的依赖度为7.5%

6 中国外贸市场对美国、欧盟的依赖度

 

中国出口市场

中国进口市场

 

对欧盟依赖度

对美国依赖度

对欧盟依赖度

对美国依赖度

总额

17.9%

17.5%

13.5%

6.6%

初级产品

10.1%

5.6%

5.7%

5.2%

制造业产品

18.3%

18.1%

18.3%

7.5%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计算

中国进(出)口对美国、欧盟依赖度的定义为相对于美国、欧盟进(出)口金额占中国进(出)口总的比例

 

从美国、欧盟外贸市场对中国的依赖度看(见表7),2020年欧盟进口对中国依赖度为9.8%,其中制造业产品对中国依赖度13.0%;出口对中国市场依赖度为4.4%,其中制造业出口对中国依赖度为4.7%2020年美国进口对中国的依赖度19.0%,其中制造业产品对中国依赖度高达23.4%;美国对中国出口的依赖度为8.7%,其中初级产品对中国依赖度为11.1%,制造业产品对中国依赖度为8.1%

7 美国、欧盟外贸市场对中国的依赖度

 

欧盟

美国

 

进口市场对华依赖度

出口市场对华依赖度

进口市场对华依赖度

出口市场对华依赖度

总额

9.8%

4.4%

19.0%

8.7%

初级产品

1.1%

3.7%

1.8%

11.1%

制造业产品

13.0%

4.7%

23.4%

8.1%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计算

美国、欧盟进(出)口市场对中国依赖度的定义为中国进(出)口市场占美国、欧盟进(出)口总额的比例

 

中国与美国、欧盟之间的外贸在相当程度上相互依赖,尤其是美国对中国制造业产品进出口的依赖度相当高。所以,如果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高强度的制裁,那么会发生“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状况。因为欧盟、美国需要从中国进口大量的劳动密集型和低技术产品,满足市场上消费者的日常需要,在这方面,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替代中国。制裁中国还会严重干扰全球价值链的运作,因为美国、欧盟中高技术中间产品需要出口到中国加工组装,目前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完全替代中国,中国有全球最完整的供应链和庞大数量的熟练技术工人,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看,西方国家难以下决心对中国实施类似针对俄罗斯那样的全面制裁。

前景与对策(二级标题)

纯粹从经济利益角度看,美西方国家难以对中国实施类似对俄罗斯那样的极限制裁。但我们必须注意近年来世界上出现了明显的逆全球化现象,贸易摩擦、新冠疫情、俄乌冲突更加剧了这种趋势。美西方国家在制定对华政策时不会仅以经济利益为依据,绝不能排除他们出于非理性的政治动机而对中国实施全面制裁的可能性。如果中国不配合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或者台海因“台独”出现紧张局势,那么美国西方国家完全有可能将制裁的大棒指向中国。对此,我们不能抱有幻想,必须未雨绸缪,有所准备。

首先,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俄两国之间经贸进一步扩大合作可以帮助俄罗斯应对西方的制裁,但是却无助于中国应对西方的制裁。因此,我们要继续建设统一的大市场,打造以内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作为一个整体去抵御来自国际上的压力。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制造业、供应链要保持稳定,即有一些产业需要调整,在向其他国家转移部分劳动密集型低端技术产业的同时,也要在国内保持相当部分产能,不能空心化。建议为民生、医疗健康基本用品设立最低国内“产能红线”(可参照“耕地红线”)和物流基础设施保障,保证在全天候、各种紧急情况下的自给自足,有足够能力应对外部市场波动。

第二,目前我国制造业的主要部分尚处于“大而不强”状态,需要大力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发挥“工匠精神”,提高质量效益;重点支持国有、民营企业发展中高技术产业,保证其竞争性、创新型和实用性,以高质量的中国自主品牌和服务水平扩大国内外市场,成为中国制造业的中流砥柱。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和核心设备对外依存度高,建议通过人力、技术、资本、数据等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流动,激励科研机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引进与创新并进,特别是以全市场化的机制通过企业研发机构吸引高端人才,推动我国向高技术产品制造业的高端移动。

第三,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要保持定力。坚信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规模,跨国公司出于多元化考虑,需要借助中国的产业链布局全球业务,不会从中国大规模外移。也就是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区域化和多元化并不意味着“去中国化”。建议鼓励跨国公司实施“中国+X”,把中国视为全球产业链多元化的重要目的地之一,为维护全球产业链安全发挥“锚定”作用。

第四,继续在“一带一路”扩大朋友圈。在大国博弈过程中,亚非拉中小国家被边缘化,逆全球化现象也阻碍了制造业投资向这些低成本国家的转移。建议国家和企业调整思路,在“一带一路”国家与当地企业联营,在开拓和深耕当地市场的基础上,产品同时面向全球出口。多做惠及民生的“小基建+小制造+服务业”,发展分布式绿色能源供电,建设公益性的学校、诊所,改善社区卫生条件,助力发展中国家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和民生目标。

最后,美国、欧盟并非铁板一块,非洲也不是地缘政治的热点,因此我们的回旋余地较大。特别是在非洲地区,欧洲国家的影响很大,而中国的贸易和投资规模较大,有潜力在这一地区联手欧洲国家助力非洲国家的经济建设。特别是在非洲的工业园区建设中推动与第三国合作,尤其是争取发达国家的国际品牌和买家公司投资园区落地,共同分担风险、分享投资收益。结合非洲经济发展的三方合作,不但有利于促进非洲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有利于中欧企业自身发展,共同助力非洲工业化和经济结构转型,形成良性互动和多方共赢的局面。

(编辑 尚鸣)



* 于佳,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国际发展合作部主任。

[1] SWIFT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s创立于1973年的一个国际银行间非盈利性合作组织,是支援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实时支付清算系统。

[2] 初级产品包括能源燃料、金属矿石资源、农产品等。

[3] 制造业产品包括四类:1)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包括石灰、水泥、矿产制品、玻璃、玻璃器皿、陶器、家具、纺织品、鞋类;2)低技能/技术产品包括管材、钢铁、铝结构、电线产品、餐具、摩托车和自行车;3)中技能/技术产品包括电器产品、电力机械、机动车辆、卫生设备:4)高技能/技术产品包括电子、电讯、医药、航空等。

[4] 20201231日英国结束其脱欧过渡期,正式脱离欧盟。2020年欧盟相关统计仍然包括英国。

[5] https://ec.europa.eu/eurostat/web/products-eurostat-news/-/ddn-20220328-2


 

当前,数字技术是全球创新最活跃、竞争最激烈、影响最广泛的领域。如何抢抓数字经济新机遇,引领新一轮产业变革,全面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是需要持续探索的重大命题。近期,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邀请相关领域多位专家,研讨“数字时代元宇宙技术的演进与应用”。

元宇宙将带来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很多国家围绕元宇宙的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应用拓展的竞争愈演愈烈,新科技革命带给我们的既有机遇也有挑战,要深入探讨如何使用好“元宇宙”这把双刃剑。

元宇宙:是什么?为什么?

元宇宙的来源

元宇宙(Metaverse)起源于科幻小说。1992年,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在小说《雪崩》(Snow Crash)提及了“Metaverse(元宇宙)”和“Avatar(化身)”这两个概念。在这部著作里,人们可以拥有自己的虚拟替身,而这个虚拟的世界就叫作“元宇宙”。此后,元宇宙的概念在《黑客帝国》《头号玩家》等影视作品及《模拟人生》《我的世界》《堡垒之夜》等游戏中都有呈现。

元宇宙的实质是虚实共生,是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融合。中国最早的“元宇宙”概念可追溯到三十多年前。1990年,钱学森院士在致汪成为的书信手稿中,提到“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并将其翻译为具有中国味儿的“灵境”,使之应用于人机结合和人脑开发的层面上,并强调这一技术将引发一些震撼世界的变革,成为人类历史上的大事。

什么是元宇宙

目前学术界和产业界对元宇宙没有统一规范的定义。元宇宙(Metaverse)从英文来看是超越宇宙;从中文来看,“元”是开始,四方上下是“宇”,古往今来是“宙”。多位专家对元宇宙的理解,概括为以下几种说法:

一是元宇宙是下一代互联网。第一代互联网(Web1.0)是“只读”的信息展示平台,网站与用户没有互动,产生了如搜狐、新浪等门户网站。第二代互联网(Web2.0)是“互动”内容的生产网络,允许用户自主生成内容,与网站和他人进行交互和协作,如博客、社交媒体平台等。第三代互联网(Web3.0)是“去中心”的个性化环境,内容由用户创造,数据归用户所有。

二是元宇宙是人类生活在三维数字世界的重构。它结合了社交媒体、在线游戏、增强现实 (AR)、虚拟现实 (VR) 和加密货币的各个方面,允许用户进行虚拟交互,在数字世界重建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这是一种相对狭义的理解和定义。

三是元宇宙是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虚实共生。易股天下集团董事长易欢欢认为,元宇宙是数字经济发展到极致的社会形态,是现有前沿科学技术的集大成者,融合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超级融合体。虚实共生涵盖了现实世界中一切生产、生活,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实现实时交互、优化。

阿里研究院副院长安筱鹏认为,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虚实共生是业界关于元宇宙的最大公约数。数字技术最大的价值在于构建了一个数字空间。数字空间与物理空间存在四种关系:一是没有比特化的物理世界;二是数字游戏、数字货币是只存在于数字空间的虚拟事物,没有物理实体映射关系;三是数字博物馆、数字藏品等数字空间是对物理世界的单向映射;四是物理世界的体育场馆、炼钢高炉、人体心脏等,在数字空间有一个数字孪生体,可以实现数据的实时互动优化。

人们以各自不同视角理解元宇宙。但我们认为,目前业界对于元宇宙概念已经逐渐产生一定的共识,即元宇宙应包括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是一个在现实世界基础上的持久稳定的实时虚拟空间,数字与物理世界将融合成为一个具有互操性的生态。它包括大量的用户和其他参与者和一个全面运作的经济系统,全面且丰富的数字内容,甚至是一个虚拟数字世界。

元宇宙的技术体系

元宇宙是多种技术的集成

一是人机交互技术。这是元宇宙最核心的关键技术之一,主要包括VR虚拟现实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MR混合现实技术、全息影像技术、脑机交互技术和体感技术,为元宇宙用户提供了虚拟沉浸现实的体验阶梯,不断深化感知交互。沉浸式交互设备为玩家进入元宇宙提供了真实、持久且顺畅的交互体验,是真实世界与元宇宙的桥梁,而沉浸感的实现需要依托于一个终端设备接口来实现。具备3D显示、大视角高分辨率的AR/VR/MR有望成为元宇宙世界的重要接入方式。

二是区块链和NFT(数字凭证)技术。区块链技术和NFT(数字凭证)技术是元宇宙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的共享账本和数据库,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点。基于以上特征,区块链应用于实现点对点的金融交易、数字版权确认、提升供应链管理效率等方面。区块链将会扮演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桥梁,提供去中心化的清结算平台和价值传递机制。NFT通证清晰地表明了每一件虚拟物品的所有权,其最大特点在于唯一性,是一种不可分割且独一无二的数字凭证。NFT能够映射到特定资产(包括数字资产如游戏皮肤、装备、虚拟地块等,甚至实体资产)。

三是人工智能技术。为元宇宙大量的应用场景提供技术保障,例如通过计算机视觉将现实世界的图像数字化呈现,为元宇宙提供虚实结合的观感;通过机器学习为元宇宙当中所有系统和角色达到或超过人类学习水平提供技术支撑,提高元宇宙的运行效率和智慧化程度;通过智能语音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为元宇宙主客体之间提供准确的交流和理解。

四是网络及云计算。数字空间的价值在于与物理空间交互的实时性,它对通信和计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6G技术为元宇宙提供高速、低延时、规模化接入提供传输通道,为元宇宙用户提供更实时、流畅的体验;元宇宙对高算力和低时延提出了新要求,云计算通过提供快速创新、弹性硬件和规模经济,可以提供功能更强大、更轻量化的终端设备。

五是物联网技术。为元宇宙万物链接及虚实共生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网络层和感知层为元宇宙感知物理世界万物的信号提供技术支撑;应用层将元宇宙万物链接并有序管理,是虚实共生的最重要支撑。其中芯片产业是元宇宙数字世界的“底座”,所有搭载的元宇宙设备都需要基于芯片,包括所有的数据处理设备也都需要借助于芯片及处理器。

六是数字孪生技术。将物理世界在数字世界重建需要各种软件工具和开发平台,包括3D建模、仿真优化、实时渲染等技术。

全球元宇宙技术、产业竞争格局

美国:元宇宙技术、产业、应用的领导者

元宇宙的发展基于多个数字技术集成,在涉及元宇宙的多个技术、产业和应用方面,美国借助全球数字科技巨头全面发力和众多科技创新的小企业崛起,成为全球元宇宙的绝对领导者。

人机交互技术及产品创新。前端硬件层,微软在AR硬件市场份额全球领先,核心硬件产品HoloLens 已更新至第二代,与微软 AzureDynamics 365等远程方案结合使用。20213月,微软与美国军方签署了一份价值219亿美元的合同,未来10年内将为美军提供12万套HoloLens AR增强现实头盔,该头戴设备可以将情报信息直接叠加到士兵的视野中来帮助士兵了解战场地形,选择目标并发现潜在的威胁。Facebook具有大量的虚拟现实核心专利技术,旗下VR龙头Oculus成为史上第一款超千万销量的VR设备。苹果先后布局ARKitAppClip,目前拥有“全球最大的AR平台,拥有数亿台支持AR的设备,以及AppStore上的数千个AR应用程序”。马斯克旗下公司Neuralink致力于开发脑机接口,在人脑/动物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信息交换和连接通路。

底层芯片技术及创新生态。在后端基建层,英伟达作为全球GPU(图像处理技术)领进厂商,基于GPU构建了软硬件一体技术生态,成为全球首个面向元宇宙的基础模拟和协作平台。发布元宇宙开发工具Omniverse Avatar,为工业、建筑、生物、游戏等3D数字空间的建筑提供低门槛、高效率的创新开发平台。微软聚焦“企业元宇宙”,开发企业级公有云平台Azure云服务,提供数据库、云服务、云存储、人工智能互联网、CDN等高效、稳定、可扩展的云端服务,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Facebook相继收购3D建模公司、游戏开发引擎、计算机视觉公司和面部识别公司等,全方位布局元宇宙生态。

三维数字空间社交。社交办公方面,微软在现有的Team功能(线上会议)上,加入Mesh混合现实的功能,允许不同地理位置的人加入协作办公和共享全息体验,人们可以在其中加入虚拟会议、发送共享文档等,允许人们使用个性化的3D头像,体验一个沉浸式的空间。Facebook 推出远程办公应用程序Horizon,利用VR 设备实现了人们在虚拟现实中进行会议。

三维数字游戏发展。Roblox3D游戏创作和大型社区的互动平台,平台游戏支持VR设备,通过数字身份进行社交,甚至平台上获得的货币可以与真实货币转换。微软是全球三大游戏机制造商之一,旗下Xbox推出《光晕》《我的世界》《模拟飞行》等元宇宙概念游戏。Facebook提供了Oculus Quest Store 作为VR游戏软件开发者平台。

数字教育创新。高通赞助美国莫尔豪斯学院开设VR校园以提供线上VR课程,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VR学习体验。在生物学课程中,展开人的心脏并步入其中;在历史课上,能够在战场上行走,从“上帝”视角看待历史,身临其境地了解历史人物的观点;科学课上,学生们能够亲眼目睹周围旋转的原子。

中国:产业创新和应用开发跟随者

人机交互技术创新。在前端硬件层,腾讯投资了MetaInnovegaSnap三家AR技术公司,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移动AR硬件及内容平台。字节跳动以90亿元人民币收购青岛小鸟看看(Pico),专注移动虚拟现实技术与产品研发。阿里投资明星AR 创业公司Magic LeapAR 汽车导航公司WayRay多方位布局AR

核心芯片与创新生态。在后端基建层,华为布局鸿蒙系统、海思XR 专用芯片、华为河图、自研VR/AR SDK。阿里达摩院成立XG 实验室,为VR/AR 等场景研究符合5G 时代的视频编解码技术、网络传输协议等且制定相关标准。腾讯自研VR/AR SDK,投资虚幻引擎公司Epic GamesAI 与计算机视觉公司UiPath、边缘AI 视觉整体方案轻蜓视觉、投资3D 建模公司Oben等。字节投资中国版 Roblox 代码乾坤,发力UGC,完善硬件+内容+娱乐社交平台布局。

三维数字空间新应用。阿里利用淘宝BUY+利用VR技术,还原美国Target、梅西百货、Costoco等购物场景。腾讯发行沙盒MMO游戏《我的起源》,是“元宇宙第一股”Roblox 的股东,拥有《堡垒之夜》母公司Epic 40% 股份。同时,通过天美计划打造对标《头号玩家》的游戏。字节旗下拥有今日头条、抖音、西瓜视频、Tik Tok等,收购了沐瞳科技、有爱互娱等游戏公司。百度发布国内首个“国产元宇宙”产品“希壤”,致力于打造一个身份认同、经济繁荣、跨越虚拟与现实、永久存续的多人互动虚拟世界。网易伏羲实验室推出瑶台系统—沉浸式云端会议系统。

金融领域新业态。在数字货币中,数字人民币的可编程性,是其能够应用到元宇宙中的最重要特征。《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提出,“数字人民币可以通过加载不会影响货币功能的智能合约实现可编程性。在确保安全与合规的前提下,可根据双方交易的条件、规制进行自动交易,从而促进业务创新,提升扩展能力,促进与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随着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兴起,中国的数字人民币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数字货币。数字人民币具有较高的整体安全性、使用效率性;此外,数字人民币以国家信用作为背书,在保证币值稳定、资本有序流动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公信力。

韩国:危机意识驱动的激进跟随者

韩国是对元宇宙推动最为激进的国家之一,已从国家层面开始对元宇宙产业进行规划,在MSIT的领导下,韩国组建了一支超过200家公司参与的Metaverse联盟,目标是到2026年实现元宇宙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五,首尔将打造虚拟市政厅,成为全球首个加入元宇宙的城市。

元宇宙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元宇宙是产业升级和创新的历史性机遇

中信证券科技产业首席分析师许英博认为,元宇宙不只是互联网的一个延伸,在更大的程度上,它是作为未来科技浪潮的一个延伸,有机会带来一个长周期量级的机会。它的核心价值是科技的进步,次核心是AI技术的发展以及工业生产过程和社会运行成本的下降,具有重大实际战略意义。

安筱鹏指出,物理世界与数字空间的虚实共生,可以发生在以人为核心的消费端,也可以发生在以物为核心的供给端。元宇宙可以融入到工业、医疗、物流、金融等各个领域,为产业带来新的形态、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增长空间。我们需要把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连接起来,打通四个环节:一是状态感知,利用现代感知技术将隐性的数据显性化,将隐性的知识显性化;二是将数据进行结构化的加工整理,使其变为可靠有用的信息,用于实时分析;三是利用现代的通信、存储、计算、算法以及大数据技术,通过机器学习掌握知识,用于科学决策,解决问题;四是通过上升的智慧层面,统筹各方资源与能力,精准执,从而构建数据-信息-知识-决策的闭环,实现物理世界资源优化。

元宇宙将激发数字技术及产业新一轮突破。元宇宙在社交、游戏、购物、医疗、工业、物流等场景中的应用,将会激活核心技术的突破和持续创新,这将孕育着重大产业机会。元宇宙是前沿科学技术的集大成者,新需求将会激发对芯片、数字孪生、XR、脑机交互、全息影像、AI和区块链等技术突破,也会带来包括新一代移动通信、物联网、云计算、边缘计算等技术和产业发展。

新应用将催生新产品和新业态。虚拟人是元宇宙的基础生命形态, 在元宇宙中与人、地点、事件进行实时交互,完成消费、社交、娱乐等行为。目前虚拟人已经进入到部分实际场景应用中,如虚拟偶像、数字主播以及虚拟主持人等发展迅速。在医疗健康领域,医生可以在复杂手术前利用VR技术,真实地、全方位地模拟手术中的潜在困难,也可进行远程治疗,合理化分配医疗资源;通过Al、大数据等技术缩短新药研发周期,降本增效;在医疗教学上,沉浸式VR模拟培训可以培养护士和医疗保健工作者临床推理和协作。数字藏品/NFT发展迅速,具有一定经济价值2021年国外的NFT交易总额超过了400亿元美金。梵蒂冈将开设一个官方虚拟现实NFT画廊,以便世界各地观众可以查看其收藏的艺术品、手稿和其他物品,梵蒂冈将把一部分收藏品转换为NFT。元宇宙也可为虚拟战争服务,在现有兵推软件的技术上,基于元宇宙的无限资源、MR的先进技术、数字模拟等应用,让参与者身临其境参与战争过程。

工业元宇宙是传统工业升级的新引擎。珠海市横琴新区数链数字金融研究院学术与技术委员会主席、经济学教授朱嘉明认为,在产业领域工业元宇宙改变了传统的制造业范式,利用各项技术的集合,保证元宇宙可以和物质世界维持着精准的、动态的、全方位的互动关系。基于数字孪生、AIoT、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通过在制造业等供给端构建物理世界与数字空间数字孪生体,重构飞机、高铁、服装、药品、建筑等行业研发、设计、生产、服务等全生命周期体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提出“数字孪生体2027计划”,建立数字孪生体工程体系,将大量飞行验证实验仿真放置于数字世界中完成。马斯克SpaceX通过大量数字孪生和仿真技术,火箭发射成本降到原来的七分之一。工业元宇宙将打破物理边界、组织边界、协作边界,在虚拟世界构建物理模型,加速创新,探索新的协作方式。

新秩序建立中的标准制定和法律主导

元宇宙的发展将带来相关的立法规制建设问题,首先不能失去在新秩序建立过程中的标准制定权和法律界定的主导权。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评估委员会主任彭俊指出,数字经济规则是要能够互联互通,打通各个国家之间的边界,能够形成一体化,而不是一个不同国家或者不同国家的团体各自搞一套元宇宙,或者各自搞一套数字经济。需要逐步建立国际数字经济规则。

目前在国际数字经济规则制定中,各个国家的立场和主张并不一样。彭俊指出,国际数字经济规则谈判中争议的核心是数字贸易的自由化和数字主权监管之间的关系。美国的数字经济规则核心词是自由化,主张高标准的数据自由流动,做数字服务税,反对计算设施的本地化。欧盟的数字市场法案和数字服务法案则反对做数字服务税,强调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数据服务平台的监管和互通。中国既强调国家安全、隐私保护、数据安全和计算设施本地化,同时又支持数据的互联互通。

风险与挑战

元宇宙存在的风险与挑战不容忽视。

国家安全层面。先发国家拥有技术和标准垄断优势,滞后国家对领先国家会形成技术和标准依赖,并在元宇宙可能催生的新的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时,滞后国家在寻求接入领先国家的元宇宙时可能面临歧视性的门槛和要求。

社会治理层面。在元宇宙大融合下,虚拟世界将打破国家边界,全球互联互通将更加紧密,从社会意识形态、消费习惯,到审美喜好,全球将进一步同质化,对国家政治文化安全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同时,高度去中心化的运行机制,也将给国家社会治理带来挑战。

经济风险层面由于相关技术仍待发展,元宇宙要实现产业化落地和商业化盈利还需要很长时间,目前总体处于高成本、低收益阶段,投资与收益不匹配。元宇宙的经济体系和货币体系与现实经济联动,可能存在经济秩序不稳定而引发金融风险的问题。

产业风险层面一是元宇宙时代容易发生垄断固化,进而出现垄断导致的低质量陷阱蔓延在元宇宙和真实世界,如:平台与平台之间的恶性竞争、虚拟平台竞争导致实体产业举步维艰(渠道垄断/流量垄断/价格垄断)。二是由于核心技术缺失,产业发展路径背离社会需求。一方面产业链不完备易造成产业风险,对浅层技术簇拥,而对深层核心技术挖掘程度不够,带来产业风险,形成产业泡沫,导致“卡脖子”技术问题产生。另一方面企业扎堆涌入元宇宙领域,纷纷包装成元宇宙企业,元宇宙产业存在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过度迎合概念热潮可能产生偏离原有技术发展路径的行为,对产业格局和企业发展带来挑战。

个体心理风险层面,面临极度沉迷后的现实缺位风险。用户层面对于“元宇宙”这一概念及其相关产品怀有好奇心和新鲜感,但元宇宙的发展与监管体系仍未成型,且存在身份认同和人格解体等风险。

政策建议

积极拥抱、谨慎前行。当前美西方正在以逆全球化的方式对二战以来建立的规则与秩序进行攻击瓦解,但由元宇宙推动带来的新的全球化正在产生。中国具有巨大的应用场景市场和非常大的工程师红利及流量优势。应高度关注科学技术发展对时代变迁的推动作用,展开新一轮的全球合作与竞争。要积极培育元宇宙技术创新和产业培育,警惕虚拟货币和虚拟数字品交易等“泡沫化”现象。

一是把握价值锚点,防止概念炒作。元宇宙领域,技术与技术的集成应用是手段,元宇宙真正的价值发掘与实现应体现在实体经济方面。安筱鹏指出,元宇宙的价值锚点在于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带来的产业竞争的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国力的增强。如果将元宇宙过于狭义化,炒作元宇宙游戏、NFT、数字藏品等概念,将使元宇宙陷入和现实世界失衡的状态,进而迷失发展方向。

二是加强核心技术攻关,防止“卡脖子”现象。元宇宙相关技术发展不均衡,较落后的技术制约着元宇宙整体应用水平,需要不断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提高技术成熟度。在元宇宙的基础技术上,我们应聚焦于数字孪生、XR、脑机交互、全息影像、AI和区块链等涉及元宇宙核心技术的突破,加快元宇宙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综合性智能化的信息基础设施。

三是构建元宇宙基建标准。即元宇宙之间的标准,或是下一代互联网的标准。元宇宙需要依赖一个互联互通的标准。传统由美国定义的互联网国际标准体系,即TCP/IP协议、域名的管理。如今,由于元宇宙话题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希望在元宇宙时代,中国能有更多的参与标准制定的机会,并且能够提出自己原创的技术标准。

四是合理监管,立法规制。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副主席李克穆指出,元宇宙属于新兴事物,监管部门应合理利用“监管”手段,留出创新空间。另外,元宇宙治理应以法治为基,相关部门需研判发展趋势,监管滞后会带来巨大的试错成本和监管成本,需完善体制机制,从安全预警、风险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方面完善治理体系。

五是加强伦理体系建设。元宇宙是人类社会的映射,伦理体系在元宇宙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将元宇宙领域的产能控制在地球生态系统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二是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个体在元宇宙的刚需,不能只为大企业或者政府服务。三是技术可信和可控,能够被老百姓所接受,是元宇宙技术伦理方面的发展方向。

(编辑   季节)



* 本文是阿里研究院副院长安筱鹏、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办公室秘书王涵根据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召开的“数字时代元宇宙技术的演进与应用” 研讨会发言内容进行编辑整理。

中国企业



 

中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我国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骨干力量和重要依托,中央企业有义务、有责任在“走出去”中带头执行国家战略,维护国家和企业的良好形象。其中,海外传播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落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央企,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优良的企业资源,在各国迅速站稳脚跟,并为落地国的经济版图带来了诸多利好,但从整体来看,央企海外传播的理念和能力还有待提升。

“一带一路”倡议与央企对外传播

    中央企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力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经开工和计划开工的基础设施项目中,中央企业承担的项目数超过了项目总数的60%,合同投资额超过了总额的80%,建设了一批标志性工程。目前,中央企业海外分支机构的员工构成中,85%是本地员工,不少企业员工的本地化率甚至达到了90%以上,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的就业和经济发展。央企还积极投身当地社区文化建设和公益事业,造福当地民众,比如出资帮助所在地建设医院、学校,解决民众就医难、上学难等问题。这些深耕社区、润物无声的努力也得到了所在国民众的好评。

在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央企是从事海外传播、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主体。央企在海外落地国的企业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扩大我国国际影响力的同时,央企也承担着联通中外的重要使命。国外民众对中国的感知和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身边的中国企业和企业雇员的印象。央企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通常与所在国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讲,央企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要比其他组织更易于被接受,也更有可能在国家形象传播中实现多方共赢。

根据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在跨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通常是在企业落地之后,公共关系、声誉管理等软实力先行,为企业构建良好的品牌形象和民心基础,企业再逐步推进长期的发展战略。中国企业“走出去”,多是资本等硬实力先行,资本和劳务服务先到位,其次是产品,再次是技术。这一路径有其合理性,但由于软实力的建设没有跟上硬实力的步伐,开展业务过程中一旦出现负面舆情,企业往往限于被动,在形象受损之后才意识到软实力的重要性,此时再进行正面宣传、打造品牌形象、践行社会责任,往往事倍功半。

央企“走出去”多遵循“资本-(服务-产品-技术)-企业宣传-品牌形象”的传统路径,经历初期的快速布局之后,企业往往就进入发展的瓶颈期,业务的后续开展并不顺利。尽管软实力先行的投资回报相对较慢,但如果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往往能够带来更长远的回报;如果软实力建设滞后,尽管企业硬实力很强,但工作推进可能受到重重阻碍,难以获得可持续发展。

央企海外传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沿线国家不断走深走实,央企在国际传播中也迎来难得的机遇。共建“一带一路”的核心是实现沿线各国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五通”的实现需要文化传播作为桥梁。“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加深了跨国经贸合作,为国家和企业的海外形象构建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和平台。

当前,国际传播秩序“西强东弱”的态势仍未得到改变。一些西方媒体利用其强大的传播实力,通过话语霸权对我国企业进行打压抹黑的现象屡见不鲜。在国际传播中,这些媒体通过污名化手段,对我国央企的海外活动进行片面甚至扭曲的报道,将一些个案性的问题夸大,并将出现的问题归因为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

中国式的传播理念与西方传播理念有较大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在不同的层面。从观念上看,对于大部分中国企业来说,市场、品牌、公关都是近几十年才兴起的新概念,与西方国家长达百年的企业公关经验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传播主题设定、渠道运用以及与媒体打交道的方式等诸多方面,一些央企都还未能很好地与国际惯例接轨。在媒体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精准传播成为企业形象国际传播的规范,以往大水漫灌的方式无法真正提升中国企业的海外形象。央企需要基于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受众的具体需求进行策划及宣传,才能真正实现有效传播。此外,从传播的规划和视野来看,成功的全球知名公司往往是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长期耕耘,才具有现在的规模和品牌美誉度。部分央企缺乏明确的海外传播目标和部署长期计划的耐心,仅仅关注“提升海外知名度”这一短视而且粗放式的目标,热衷于立竿见影的短期传播行为。

央企对外传播的经验与短板

为了积极适应海外生产经营环境,央企不断总结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在增强对外传播意识、改进传播技巧等诸多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首先,近年来央企的综合国际传播能力明显加强,出现了较多世界知名的品牌。英国知名品牌价值咨询公司Brand Finance综合品牌知名度、用户忠诚度、员工满意度以及企业声誉等多个指标,发布年度“全球品牌价值500强”。2019年,中国上榜品牌共77个,总价值高达13074亿美元,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与10年前相比,中国品牌在所有500强中的占比由3%升至19%,说明我国企业的综合品牌价值及实际影响力在不断加强。从2016年开始,由中国国家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联合有关单位发布《中国海外企业形象调查报告》,历年数据显示,我国海外企业在融入当地经济社会方面取得了快速进展,有的央企成为中国形象在所在国(地区)的“代言人”,有效地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

第二,随着中国企业融入当地社群的态度越来越积极,企业的经营活动和传播实践让中国企业与海外媒体展开良性互动,海外媒体对央企的正面报道不断增加,提升了海外传播效果。外媒涉及中央企业的报道多以正面中性为主,除了侧重报道中国企业发展规模、体量之外,更多地关注其国际化和顶级等特征,其报道的高频主题词包括“全球的”、“金融的”、“最大规模的”、“国际的”、“顶级的”等。词云分布所构成的语义场表明,国际媒体对中国企业的报道中增加了更多正面的内容,中国的企业开始被视为具有国际化维度的全球性公司。

第三,央企的国际传播力在近几年得到较大提升,除了借助国际主流媒体发声,在自有媒体的建设方面也有很大的进展。在渠道选择上,央企进行海外传播坚持主流媒体与自有媒体双轮驱动、两翼齐飞,从平台覆盖、传播速度及多样性上都实现了全面突破。在对外传播中,央企的自有媒体建设集中在脸书、推特、领英等国际性社交媒体平台,设立企业账号并进行运营维护。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中国国际传播力”研究报告中的统计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央企开始综合运用各种传播平台加强其国际传播的效果,拥有海外社交媒体账号的央企近70%。在Facebook平台上,央企账号平均粉丝数环比增长约2.9倍;央企发布单条消息的最高点赞量上涨达79倍。一些领头企业已逐步实现同平台用户间的良性互动。

检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央企的海外传播历程,可以发现央企在进行国际传播的过程中存在如下的短板。

首先,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央企仍然固守“企业宣传”的传统策略,没有真正理解企业国际传播的内涵。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包括央企在内的中国企业长期习惯于埋头干事,做了不说,而且与当地社区的融入不够主动,海外传播缺乏整体规划,也没有与所在国媒体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导致央企在所在国的存在感较低。

传播技术的演变促使企业对传播活动进行全方位的关注,只有树立全媒体传播的理念,才能真正构建良好的企业形象。改革开放40多年中,创造中国经济发展奇迹的主体是中国企业,尤其是建造“国之重器”的大型央企。这些奇迹的背后有无数题材可以挖掘,可以给当地的企业带来启示,也可以给央企的企业文化增加内涵。但是,央企对这些故事背后的人文性挖掘不够,呈现故事的方式单一老套,尤其是对跨文化传播语境下受众的接受心理研究不够,本应非常出彩的“中国故事”并未发挥其重要作用。

其次,在全媒体传播时代,除了需要充分调动国际媒体资源之外,所在国本土媒体拥有更直接影响当地民众的渠道,而央企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对于这些本土化媒体资源挖掘和利用并不充分。“走出去”的央企尚未与当地媒体建立良好关系,如果没有处理好与本土媒体的关系,企业形象得不到有效传播,往往会对企业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缺乏能够直接联系当地民众的渠道,企业在品牌建设和危机应对中就会无处着力。

央企对本土媒体资源的挖掘利用有限,媒介投放渠道仍大多局限在当地的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缺乏对当地群众媒介使用习惯的科学调研,未顾及传播分众化趋势,对当地社交媒体的研究和合作也着力不够,导致传播效果不佳。

另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有大量华文传媒。这些传媒本身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是面向本地华人的媒体,另一方面也是所在国媒介谱系的重要成员。这些媒体运营者往往拥有广泛的人脉,是央企切入本地社群的重要抓手。但是央企普遍不够重视海外的华文媒体,尚未充分调动它们发声的积极性。

最后,央企的国际传播承担主体较为单一,内容生产效率需提高,传播方式的适用性较低。当今,传播生态已由专业媒体主导的大众传播时代向着高度媒介化的时代转变,企业的国际传播并非只是宣传部门的事,而是全员承担的传播活动。目前,中央企业在各项国际传播事务中仍然以企业的宣传部门为主体,而企业员工潜在的传播活性未得到有效开发。随着传播活动的常态化、生活化趋势日渐明显,触点不够将导致企业在进行国际传播时渠道受限,所呈现的中国企业形象不够多元立体。此外,由于机制不灵活、层次不丰富,企业故事不够生动,感染力不强,很难被海外的用户和民众接受。

提升央企海外传播影响力的措施

首先,从传播意识上,央企应立足于练好内功,打造国际领先的企业软实力。一方面应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应着眼于国际传播所需要的硬件设备、平台体系以及人才队伍等方面的建设。要建立良好的海外形象、提升影响力,根本是央企自身的实力壮大,企业的技术、资金等硬实力应当保持国际领先水平;与此同时,大力坚持“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将“共商、共建、共赢”的理念落实到每一个项目。项目所在国的民众在审视中国企业的时候,第一出发点是作为“外资企业”,这些中国企业是不是真的能够尊重当地的人民、风俗习惯和文化,能否真正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能否提升当地民众的福祉,能否推进当地的环境保护事业。作为中国企业的领头羊,央企在规模、效益等方面已经处于领先之列,在此基础上,应当进一步提升自身软实力,打造先进且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和管理体系。与此同时,还要将当地民众的实际利益和企业利益统筹考虑,设计能够实现双赢的发展战略,这样才能对提升海外形象和社会影响力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其次,将央企海外宣传纳入企业发展战略,提升海外传播的重要性。央企需要内外联通,加强软实力建设,从上至下形成统一的品牌意识,将海外传播与公共关系建设纳入企业全球化发展战略,突出其战略重要性。央企的海外传播应当把为企业长期本地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作为宗旨,根据所在国的具体国情,设定“精确定制”的目标,既着眼于长期战略规划的目标,也包含更加具体的短期重点发展规划,将目标与路径相对接,将组织架构和资源配置进行科学的设计。在此基础上,央企应当将企业国际形象建设纳入内部考核指标,实行动态考核。主管部门可以设立科学的海外传播指标体系,推动央企将海外形象建设纳入企业发展战略。

第三,培养一支具有专业国际传播能力的人才队伍。央企应通过内引外联,迅速搭建一支高效的企业公共关系团队,并按照“一地一例”的原则,按地理区域来制定企业海外宣传指南,并组织多层次的专业培训,提高高层管理者和国际化人才的对外传播交流与沟通能力。按照地区和重点国别的社会和文化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宣传策略和适用方法,让企业在“短板”领域能快速提升。

第四,充分利用其“走出去”的机会,加强与智库和学术界的联系,强化对目标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研究。对形势和问题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缺失是许多央企在海外遭遇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当前西方社会对中国的企业抱有偏见,部分政界人士与媒体合谋抹黑中国的制度和央企形象。在此情境下,“走出去”的央企面临的社会风险具有隐蔽性强、危害性大的特点,有时候一个小的错误会被放大,最终导致较为严重的企业危机。“走出去”的央企必须加强对目标国的研究,在充分了解当地国情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开展宣传,建立与当地社会和民众之间的信任关系。建设企业海外形象、提升社会影响力是央企长期立足海外市场的关键,是提高国际竞争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更是央企支持国家形象建设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五,将“自塑”与“他塑”结合起来。进行国际传播,建构国家形象不能仅靠自己讲,而是要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这一机制落脚到企业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上,就是既要增强“自塑”,也要培育“他塑”的资源。一方面,对于恶意抹黑中国企业的谣言需要进行旗帜鲜明的斗争,说明事实真相,但是不宜对西方媒体全面出击,一棍子打死,要充分把握西方媒体的理念、认知、传播与我国传播理念之间的差异,同时央企也应当在社会实践层面以及传播层面认真反思在国际传播中是否有失误和疏忽。另一方面,央企海外传播能力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让世界认识真实的中国企业,单纯依靠自我传播并不能完全说服对象国的民众,需要充分调动企业公关能力,建立与当地社区和媒体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树立企业的良好口碑,将当地民众变成央企的“代言人”,发展“他塑”的力量。

深挖企业内涵,学会讲好“央企故事”。“中国故事”有许多维度,其中一个重要的维度就是企业故事。讲述企业故事应当选用符合国际惯例但具有中国特色的方式,要选择对象国能够理解接受又是中国所独有的故事;讲述央企故事还需要巧妙融入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涵,这样对象国受众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政治制度之间的密切关系;除此之外,将中国人民解决问题的智慧和方案融入央企故事之中,使受众能够通过企业故事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将央企的企业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内核结合起来,形成长久吸引力,推动国际受众对中国企业由被动了解到主动理解,以此实现中国企业与海外受众之间的双向互动。

(编辑  杨利红)

 



* 冉继军,外交学院英语系主任、教授。



 

近几年来,美国对中国实行贸易制裁与技术封锁,对中国优秀的高科技企业华为公司进行了极端无理甚至无耻的多重打压。在美国的极限施压下,华为是如何应对的,公司现在的状况怎么样?这不仅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而且问题的答案对中国其他企业也有启示与借鉴意义。

美国近几年对华为的打压封锁不断升级

2018年以来,华为遭遇了美国的多轮打压封锁。

一是无理拘压华为高管孟晚舟女士。美国时间2018121日,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女士被加拿大温哥华当局扣留,因面临美国纽约东区未指明的指控,被美国方面寻求引渡。根据美国方面的说法,因孟晚舟女士此前曾担任香港天通科技的董事,该公司与伊朗企业有电脑设备交易行为(伊朗正受美国制裁),违背了华为此前对美国的保证,据此美国方面认为孟晚舟犯了欺诈罪。美国方面的理由其实是很牵强的,事情很明显,因为孟晚舟女士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女儿,美方通过这种流氓手段明显是要向华为施压。经过中国政府的多方努力,直到2021925日,孟晚舟女士才得以回国,至此已被加拿大方面非法拘押近3年。

美国的行为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和指责。

二是滥用国家安全名义对华为进行封杀。201951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宣布美国进入紧急状态,美国企业不得使用对国家安全构成风险的企业所生产的电信设备(意即美国企业不得采购华为的电信设备);同日,美国商务部表示出于国家安全考虑,计划将华为及其70个分支机构列入“实体名单”,《出口管制条例》要求清单内实体需获得许可证才可购买美国物品或含美国技术的物品(意在封锁华为从美国购买软件或硬件产品)。520日,谷歌即表示停止与华为部分合作,华为将不能使用谷歌的一些服务(由于华为手机使用谷歌安卓操作系统,此举直接影响到华为手机未来的正常使用)。由于华为公司的美方零部件供应商众多、且华为是它们的重要客户,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和应对美国厂商不断提出的诉求,美国政府曾先后5次延长“临时许可证”,允许美方厂商向华为供货。

三是不断加码、收紧对华为的封锁。对华为实施封杀后,美国政府发现华为公司还可以从其他国家购买零部件,就再次收紧了封锁。2020515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美国工业和安全局(BIS)计划通过限制华为使用美国技术和软件在海外设计和制造半导体的能力,以保护国家安全。2020817日,美国商务部进一步收紧了对华为获取美国技术的限制:华为作为“买方”“中间收货人”等方式参与第三方芯片设计公司的交易,均需要获得美国商务部的许可。同时,美国将华为在21个国家/地区的38个子公司全部列入“实体清单”。在这些禁令影响下,2020914日,台积电正式对华为断供,不再为华为生产芯片;中国国内的芯片厂商也受到管制,2020105日,中芯国际发布公告称,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要求部分美国设备、配件及原物料供应商,须事前申请出口许可证后,才能向中芯国际继续供货。

其实,技术封锁制裁对美国而言是把双刃剑。在美国2019年出台封锁措施时,华为公布的供应商名单中有33 家来自于美国,占核心供应商的36%,其中大多为芯片供应商,包括Intel、博通、TI、高通、Qorvoskyworks 等,美国很多芯片公司营收的相当部分,依靠华为及其他中国厂商的采购,禁购政策对美方企业的影响也很大。美方先后5次延长对华为销售的“临时许可证”,主要就是迫于美方企业的压力。后续在讨论将对华为出口禁令限制改为“美国制造比例小于10%”的可能性时,却遭到美国国防部的反对,后者认为这将减少美国企业的利润、从而限制科技发展。不少美方研究机构和著名咨询公司也撰写报告指出,对华为禁售使得美方企业经营和研发活动受到很大负面影响。

美国封杀给华为造成营收损失(二级标题)

三年多来,历经美国的制裁打压,华为不仅活下来了,而且还活得比较有质量。虽然,华为也的确受到了较大的伤害与损失。

今年3月底,华为公布了2021年年报。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在年报致辞中说,“过去三年,严峻的外部环境和非市场因素,对公司经营带来了困扰。当暴风雨来临时,我们选择了在雨中奔跑。我们努力保障业务的连续性,确保对客户交付和服务不中断;我们也努力多打粮食,使自己能够活下来。倾盆大雨没有浇灭理想的火花,反而激发了我们的奋斗热情与创造力。”2021年,华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68.07亿元,净利润1137.18亿元,资产负债率从62.3%下降到57.8%。从分业务板块来看,运营商业务收入2815亿元,占总收入的44.2%,其中海外收入占比超过50%;企业业务收入1024亿元,占总收入比重为16.1%,其中新兴业务收入增长超过30%;消费者业务收入2434亿元,占总收入的38.2%,其中智能穿戴、智慧屏等收入增长超过30%

2017-2020年,华为的收入与利润都呈现出稳步增长的势头,但在2020年美国再度收紧封锁后,华为也受到了较大影响,2021年的整体收入下降了28.6%

2021年,华为的利润为1137亿元,明显高于2020年的646亿元,但其中处置子公司及业务(即出售手机荣耀业务)的净收益574.31亿元;如果除去这部分出售收益,2021年华为的真实利润仅562.7亿元。即2021年华为的收入和利润实际是双双降低的。

华为官方给出了营收下降的三点原因:一是过去三年华为在供应连续性上是持续承压的;二是运营商业务与全球5G建设的周期紧密相关;三是在疫情下承受了一定的压力。在笔者看来,美方在华为供应链方面的打压封锁是华为营收和利润下降的主因。

在受到美国无理打压后,华为的消费者业务收入2021年同比下降49.6%,华为手机2021年出货量已降至3500万部,较2020年下降了 81.6%,而其全球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15%下降至2021年的约3%,本来,华为手机在全球市场已经开始和美国苹果手机争锋,可2021年后华为手机的市场占有率直接跌出了前5位。跟2020年相比,华为运营商业务收入也下降了7.0%,仅在企业业务收入方面上涨了2.1%。从华为全球分区域的营收来看,中国下降30.9%,欧洲中东非洲下降27.3%,亚太下降16.7%,美洲下降26.3%。因此,美国2020年对华为的封杀政策对华为造成了实质性的伤害。

华为公司的自救与应对措施

华为在美方的极限施压下并没有倒下。华为年报中说,“当全世界都在关注华为会不会倒下的时候,华为最关注的还是坚持为客户创造价值、与生态圈合作共赢,同时踏踏实实提升经营质量、持续投入未来”。华为的态度令人钦佩。

那么,这几年华为究竟是如何应对美方的多轮打压?华为的应对策略涉及很多方面,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构建长期、持续、稳定的供应能力

针对美方主要的打压措施“断供”,华为在2021年年报中对供应战略做了一个书面的说明,即开展“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建设”,并表明“华为坚定不移地拥抱全球化、多元化的供应战略,不依赖于任何独家供应商或单一地区,构建长期、持续、稳定的供应能力”。华为确定了长期、中期和短期对策,以及相应的举措。

1.“研发和采购领域的关键举措”。(1)多元化方案:华为坚持国际化和多元化的供应策略。在新产品设计阶段,从原材料级、单板级、产品级支持多元化供应方案,积极发展供应资源,保障原材料供应多元化,避免独家供应或单一地区供应风险,确保产品的持续可供应性。(2)分场景储备:在量产阶段,为满足客户需求,应对全球疫情、极端自然灾害、贸易冲突、需求波动以及供应行情等不确定性变化,提前识别风险,组织建立从原材料、半成品到成品的合理安全库存。(3)供需能力可视:与供应商深度协同,通过IT系统实现需求预测、采购订单、供应商库存的可视,确保需求的快速传递和供应能力的快速反应。

2.“制造供应和备件储备领域的关键举措”。(1)制造供应能力备份:坚持自制与外包并重,与多家电子制造服务商(EMS)建立了长期战略伙伴关系,形成了华为和EMS,各EMS之间可相互备份单板制造供应能力;在全球布点,建立了深圳供应中心、欧洲供应中心、拉美供应中心和迪拜供应中心,四个供应中心之间均可相互备份整机的制造供应能力。(2)全生命周期备件储备:在产品停产之前,按照市场需求与历史用量滚动进行备件储备;在产品停产之后,按全生命周期预测一次性做足备件储备,确保客户现网设备运行的连续性。

华为在制造供应方面确定了短期、中期、长期对策。短期对策,就是华为提前备货关键元器件,将库存周转期由半年拉长至两年。由于华为之前与供应商保持了良好关系,美国政府禁令出台后,美方供应商纷纷帮华为积极供货囤积零部件,积极游说美国政府延长临时许可证。中期对策,就是华为要求台积电、日月光等供应商在大陆布局生产线。长期对策,就是华为加大研发提高芯片自给率,加强国产替代,寻求国内优质供应商。近几年,华为在几大最为核心的ICT领域均实现了国产化的突破,推出了自己的核心软硬件,正在培育相关的生态:在芯片端CPU有“鲲鹏”;AI芯片有“昇腾”;操作系统有“鸿蒙”“欧拉”;数据库方面有“高斯”。目前来看,针对华为用到的各种关键软硬件,国内供应商正在逐步成长和替代,当然质和量的提升需要经过一个过程。例如,在电子设计软件EDA方面,国内厂商中华大九天可谓是做得最好的,但目前还只是在模拟IC领域优势明显,目前国产EDA仍不能实现工具链全覆盖,与国际三大EDA巨头SynopsysCadenceMentor Graphic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经过几年努力,华为在供应战略方面的“非美化”效果正逐渐显现。今年3月,据媒体报道,华为P50手机经拆解,18项核心零部件已经基本替换为由中国大陆厂商提供,只有麒麟芯片为中国台湾的台积电代工。

截至2021年,搭载HarmonyOS(鸿蒙系统)的华为设备数超过2.2 亿台,HarmonyOS Connect(鸿蒙智联)已有1900多家生态合作伙伴,三方生态设备新增产品发货量超1.15亿,鸿蒙系统已成为发展速度最快的操作系统。华为推出多终端、跨OS、全场景的HMS Core 6,开放领先的技术能力和服务,包括图形、媒体、人工智能等七大领域69Kit,共计开放21738API,鸿蒙全球应用数量同比增长147%,全球应用分发量超过4320亿次,鸿蒙已成为全球第三大移动应用生态。

    过去数年,华为坚持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的“1+8+N”全场景智慧生活战略(1代表手机;8代表平板电脑、PCVR 设备、可穿戴设备、智慧屏、智慧音频、智能音箱、车机;N代表泛IoT设备),持续深耕,坚持创新。华为正以鸿蒙系统(HarmonyOS)和鸿蒙生态为核心驱动及服务能力,围绕智慧办公、运动健康、智能家居、智慧出行和影音娱乐为主的五大场景,为消费者打造极致的全场景智慧生活体验。

    通过“技术强度+人才浓度”来保证华为的持续创新能力

诚如华为2021年报所言,“理论突破、软件突围、架构重构将为我们未来求生存、谋发展奠定基础。实现三个重构的关键在于开放创新及广纳英才。”人才、科研和创新精神,是华为赖以生存发展的三大要素。

长期以来,华为坚持每年将10%以上的销售收入投入研究与开发,并取得了卓越的成果。2021年,华为的研发费用支出为人民币1427亿元,约占全年收入的22.4%。近10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人民币8450亿元。据欧盟统计,2020年华为的研发投入在全球企业中仅次于谷歌,位居全球第二,高于微软、三星、苹果等公司。2021年,华为从事研究与开发的人员约10.7万名,约占公司总人数的54.8%。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使得华为成为全球最大的专利权人之一。截至2021年年底,华为在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权专利4.5万余族(超过11万件),其中90%以上为发明专利。华为所持有的专利价值得到行业充分认可,在第三方专业机构发布的专利全景报告中,华为在5GWi-Fi 6H.266 等多个主流标准领域居于行业领先地位。获得华为知识产权许可的厂商已经从传统通信行业扩展到智能汽车、智能家居、物联网等新兴行业。

华为广泛吸引全球优秀人才。在笔者看来,华为吸引全球优秀人才,主要靠三点。一是靠使命感。华为年报表示,“华为总结了ICT(信息与通信技术)行业最具挑战性的课题,吸引全球最优秀的人才,世界级的人才共同攻克这些世界级的难题。”二是让科学家充分发挥作用。华为提出,“让天才成群而来”,让专家在关键业务领域充分发挥作用,让他们在科学领域“横冲直撞”,以人才的浓度对抗技术的难度。三是给予人才较高的薪酬待遇。华为的高薪在业界早已闻名,华为对于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非常具有吸引力,2019年华为更是启动了“天才少年计划”,发布全球招募令,计划在全世界招募20-30名天才少年,至今已有20位天才少年加盟华为。在2021年全球最佳雇主的排行中,华为位列第八。

华为在全球积极布局开放式科研。一是广纳天下英才,全球布局研发中心。在2019年时,华为就已拥有16个全球研发中心,31个联合创新中心,外籍专家占比达90%。二是高度重视基础研究。目前华为在全球已建立了86个基础技术实验室,扎根基础研究,建立相关的核心技术体系。华为已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建立了“黄大年茶思屋”和“九章院”,希望通过提供宽松、宁静的创新环境,让科学家们心无旁骛、潜心研究,真正面向未来、开创未来,为人类社会发展做贡献。三是积极参与国际产业组织。截至2021年年底,华为在标准组织、产业联盟、开源社区、学术组织等全球近700个产业组织中担任超过400个重要职位。

面对美国的无理打压和技术封锁,华为正通过技术研发来实现系统突破。正如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所言,“华为现在面临先进工艺不可获得的困难,我们要生存,必须加大战略投入,在单点技术领先遇到困难的时候,积极寻求系统突破”。华为正在进行系统架构的优化、软件性能的提升和理论的探索,用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方面的突破性研究,来应对打压和封锁。例如,华为研发团队用创新性的加法神经网络,来替代传统的大容量的乘法计算的人工智能网络,16位的加法相较于16位的乘法,计算功耗可以下降88%,对应的电路面积可以下降76%。这意味着,华为的产品可以用不那么先进的工艺生产出来,而达到同样甚至更好的性能效果,这将更能适应智能时代。

几点启示

对于打压封锁,华为的自救与应对可以带给我们几点启示,供国内其他企业借鉴。

    第一,敢于斗争,不怕牺牲。我们寄希望于和平发展的环境,但面对不可避免的斗争,靠妥协退让是不可能求得和平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敢于斗争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美国政府的所作所为不仅无理,而且毫无底线,但是华为没有屈服。任正非曾表示,“我们最重要的还是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美国政府做的事不是我们能左右的。”

    第二,广交朋友,利益相连。华为与业界合作的口碑不错,包括与欧美大厂商的利益关联也处理得比较好。任正非表示,“在和平时期,我们从来都是‘1+1’政策,一半买美国公司的芯片,一半用自己的芯片。尽管自己芯片的成本低得多的多,我还是高价买美国的芯片,因为我们不能孤立于世界,应该融入世界。我们和美国公司之间的友好是几十年形成的,不是一张纸就可以摧毁的。”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在美国政府禁令出台后,美国相关供应厂商为何能够积极帮华为备货,积极游说美国政府延长临时许可证。

    第三,有备无患,国产替代。美国打压华为以来,大家才发现,华为内部早就制定了一个备胎研发计划“Plan B”。如果谷歌不让华为用安卓系统,华为就用鸿蒙作为替代。对于美方的打压封锁,任正非说,“我认为,这件事有两面性,一方面我们会受到一些影响,另一方面,会刺激中国系统性地、踏踏实实地发展电子工业。”这几年,中国人民要感谢美国给我们上了一课,认清了美国丑陋的真面目,不经受打压,不把我们打疼了,我们恐怕不会把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

第四,立足自研,开放创新。国家强调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是指要立足自主研发,即以我为主的研发,因为“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但是自主研发不是封闭起来搞创新,而是要开放创新。任正非曾表示:“我们不会排斥美国,狭隘地自我成长,还是要共同成长。”“(我们)已经习惯了只要砸钱就行。但是芯片砸钱不行,得砸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这种状况下,完全依靠中国自主创新,很难成功。为什么不开展跨国创新呢?可以在很多国家中建立创新基地。哪个地方有能力,就到哪个地方去,我们可以在当地去建一个研究所。”

    第五,全球揽才,强基精技。任正非曾表示,“所有一切失去了、不能失去的是‘人’,人的素质、人的技能、人的信心很重要”。华为这几年能够在美国的打压下扛过来,核心就是靠其遍布全球的19万优秀员工队伍。华为清醒地看到,要想破局,华为必须坚持重视基础研究。任总说,“中国要踏踏实实在数学、物理、化学、神经学、脑科学……各方面努力去改变,我们可能在这个世界上能站起来”。近几年,华为与很多高校在基础研究方面都开展了相关合作,与高校加强基础研究。在强化基础研究的同时,重视技术研发的精进。

    第六,尊师重教,潜心追赶。强调人才,强调研发,强调创新,根本在于教育。任正非说,“中国将来和美国竞赛,唯有提高教育,没有其他路。以教育为手段的商品是另外一个事情,我认为最主要还是要重视教师,因为教师被得到尊重了以后,大家都想做教师。只有教师的政治和社会地位提升,经济待遇提升了,我认为才可能使得教育得到较大发展。”有媒体报道,近两年深圳中学招理化老师,北大、清华甚至海外名校的博士都去应征,有人认为“太内卷了”,但笔者认为这是好事情、好现象,因为恰恰是最好的人才去当老师,我们下一代才会更强。面对落后,我们要潜下心来去追赶,不能心急,华为今日的成功亦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几十年如一日的高强度研发与潜心追赶。正如任正非所言,“一个基础理论形成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如果大家都不认真去做理论,都去喊口号,几十年以后我们不会更加强大。所以,我们还是要踏踏实实做学问”。

(编辑 宋斌斌)

 



* 贾涛,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环球扫描



 

俄乌冲突已持续一段时间,美西方对俄制裁不断扩大。美西方与俄罗斯之间的博弈具有极强的现实警示意义。双方在制裁反制裁中的路径、手段、影响都值得深入研究。

制裁具有长期化、常态化特点

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以来,美西方已联合37个国家对俄罗斯发起了近100多轮制裁,制裁具有长期化、常态化特点。

2022224日以来,美西方发起多轮密集制裁,涉及金融、能源、贸易、科技、资产、交通、网络、文化、人员等多个领域,截至429日,已攀升至10128项,是有史以来对单一国家最大规模和最严厉的制裁。对俄新制裁具有措施出台速度迅猛、实施力度密度强烈、制裁对象覆盖面广泛、制裁目标精准等特点。美西方在经济、金融、科技和国际规则上与俄罗斯的深度脱钩,目的是将俄与国际金融和经济隔绝,使其成为世界经济的孤岛和国际弃儿。

 制裁影响及俄罗斯的应对

俄乌冲突是俄罗斯与美西方之间一场力量悬殊的博弈,冲突对全球经济金融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溢出效应,也使俄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所面临的战略环境持续恶化。

    金融领域制裁的影响及应对

西方制裁的第一波打击是在金融领域,包括限制俄罗斯使用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进行贸易结算,冻结俄主要银行资产,使其无法在美国及欧洲市场进行借贷筹资,将选定的俄罗斯银行从SWIFT信息系统中剔除,以确保这些银行脱离国际金融体系,冻结俄罗斯中央银行一半的外汇储备等。制裁对俄罗斯卢布汇率及金融市场稳定、对外经贸往来与金融交易开展等带来了重大冲击,卢布和股市经历了当代俄罗斯历史上最大的崩盘。

俄罗斯出台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为稳定卢布,俄罗斯央行重新入场干预,228日一次性加息1050个基点,将关键利率从9.5%上调至20%;实行严厉的资本管制,要求国内出口商强制售汇80%禁止外国客户出售俄罗斯证券、限制企业和居民从银行账户提取外币的额度、禁止向非居民提供外币贷款等。

俄罗斯宣布,自41日起,对俄“非友好国家和地区”改用卢布结算俄天然气,之后又扩大以卢布结算的俄出口货物清单,将谷物、化肥、石油、金属和木材纳入其中。328日,俄央行宣布,卢布与黄金挂钩,交易以每克黄金5000卢布固定价格进行。随着上述措施的出台,俄金融形势得以快速稳定,普京称美西方针对俄罗斯的经济闪电战已经失败。

一般认为,俄罗斯应对西方制裁打出的金融组合拳效果明显。这首先得益于俄金融监管当局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做了长期准备。在过去8年里,俄当局做好了脱钩准备:建立起独立的国家支付系统(NPS)和金融报文传送系统(SPFS);为抵御经济制裁,积累起大量外汇储备,以满足对外流动性需求;不断推进去美元化,灵活实施外汇储备资产多元化,扩大与主要贸易伙伴的本币结算规模等措施,防范外部金融风险。同时,俄央行还构建了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从20179月开始,进行了宏观审慎压力测试,定期从宏观角度、逆周期角度对金融组织、金融市场基础设施、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进行监控对相关金融信息进行动态评估与预警,关闭有问题的银行,并对应对极端情况做出推演。俄金融界认为,金融制裁清单中唯一的意外是冻结俄央行外汇储备,该做法不仅超出了预判,也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势必加剧全球各大经济体的去美元化进程。

天然气以卢布结算和卢布与黄金绑定是金融组合拳中的最重要举措,引发了国际社会对美元等国际货币的安全性、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将动摇的议论。组合拳更多体现的是短期措施,象征意义更强,而天然气及大宗商品卢布结算是否被完全接受并具有可持续性,更需要观察和评估。

欧洲对俄能源高度依赖是俄提出卢布结算天然气的基础和筹码,围绕卢布结算在欧洲内部已经形成不同的国家派别。由于德国在能源政策上立场的变化,欧盟已形成第六轮对俄制裁草案,包括欧盟计划在6个月内逐步停止从俄罗斯进口原油,在今年年底前停止进口精炼石油产品。在不同的场合,德国还表示到2027年停止进口俄天然气,表明其“能源依赖去俄化”的决心已定。该决定具有风向标意义。

从中长期看,俄罗斯对欧洲的油气供给都可能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俄欧之间将出现经济大逆转。同样,在美西方的制裁压力下,也不排除将卢布锚定粮食、金属、化肥、木材等大宗商品实施产生困难的前景。以粮食为例,俄罗斯农业短板是种子对西方进口依存度较高,如果种子断供,就可能对农业造成影响,卢布锚定粮食的政策也将难以实施。 

随着汇率和金融稳定风险不再上升,俄央行货币政策重点已从化解风险转向支持经济。俄央行在4月份连续两次降息,将关键利率从20%降至17%后再降至14%。俄央行认为,全年关键利率平均值将维持在12.5%-14%

对实体经济部门制裁的影响及应对

西方制裁的重点目标是实体经济,对实体经济影响最大的是科技制裁、贸易限制和能源禁运,以及对俄关闭领空和港口引起的物流链中断,美西方力图通过多方位制裁全面孤立俄罗斯,将其与世界高科技产业隔离,最终将俄逐出国际经济贸易体系。

2022224日,拜登宣布对俄实施全面出口限制,禁止向俄罗斯出售、供应、转移和出口两用产品(如某些合金、加密技术和特征材料等)。欧盟还对可能用于军事、石油加工和航空工业的产品实行禁运,列入限制名单的产品包括通用电子产品、电子组装产品、电信设备、信息安全设备、传感器、激光设备、导航设备、航空控制系统、海洋和海洋技术等。

38日,拜登签署行政令,宣布禁止美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禁止美国对俄罗斯能源部门的新投资;禁止美国人资助或支持在俄罗斯投资能源公司等英国则分阶段减少俄国石油进口,到年底停止一切俄国石油进口。

311日,拜登宣布,取消对俄罗斯的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PNTR)待遇。美国将增加从俄罗斯进口商品的关税,实行新的壁垒。美国国会两党议员组成的联盟还呼吁暂停俄罗斯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的资格。

制裁引发了在俄西方企业的大规模集体撤俄潮。在高科技领域、石油和天然气领域、航空航天和汽车行业、银行、金融和运输行业、消费品快消品牌、食品和饮料以及快餐连锁行业,近700家外国公司已经或正在离开俄罗斯。

目前,制裁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几乎波及俄所有经济部门,按俄政府救助清单包括70多个行业。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技术、设备、零部件等进口依存度高的部门,包括纺织产品、制药工业、电气设备、计算机、电子电气设备、半导体芯片、机动车辆等,这些产品的进口依存度均超过50%,在金属制品、纸制品和化工产品的最终消费中,进口依存度从30%-50%不等。与此同时,俄经济对外依存度在地域上高度集中,进口产品和技术一半来自欧盟和北美,另一半主要来自中国。这种进口来源地高度集中和对有限供应商的高度依赖对俄经济的长期稳定性构成了威胁。

 

1 俄罗斯工业产品的进口依存度

主要部门进口依存度(%

对欧盟-28+美国+加拿大(%

对其他国家(%

整体经济           21.1

9.9

11.2

加工制造业         45.9

18.1

27.8

食品饮料烟草       26.9

9.8

17.1

纺织品纺织制品皮毛

和鞋类74.8

14.3

60.5

木材及其制品,软木 25.1

13.6

11.5

纸制品和印刷       30.5

18.1

12.4

焦炭和石油产品     11.2

4.6

6.6

化学品             41.1

22.1

19.0

药品               53.0

34.5

18.5

橡胶和塑料制品     48.1

24.6

23.5

其他非金属类矿产品 22.6

10.9

11.7

贱金属             10.0

7.4

2.6

金属产品           31.5

14.8

16.7

计算机、电子和光学设备68.9

17.6

51.3

电子设备           57.6

23.7

33.9

其他机器设备       72.0

40.0

32.0

汽车、拖车和半拖车 56.3

28.3

28.0

其他运输设备       45.5

26.6

18.9

其他生产;维修和机

械安装47.6

20.1

27.5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俄罗斯高级经济学校报告数据制表

 

俄第一副总理别洛乌索夫指出,俄经济已出现萎缩,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物流的限制和经济中流动性不足。截至3月底,工业和贸易增速下降了11%,其他部门下降9%-10%。其中汽车制造、航空制造和运输、芯片活动半导体、能源勘探设备保证均受到严重冲击。

俄民用航空中有55%的飞机为国际租赁,主要来自欧洲,国产SSJ-100客机从发动机到航天大量核心部件来自欧洲、MC-21苏霍伊超级喷气机的国外零部件占比也达到70%-90%。欧盟对俄关闭领空,禁止对俄联邦境内飞机及零部件的供应、租赁、维修和保险对其民航运输造成双重打击。

美国禁止向俄罗斯及其盟友白俄罗斯出售高科技产品的措施,目标直指国防、航空航天和海事行业使用的半导体和电信系统,使俄高科技产品进口减少50%。随着时间推移,将导致其军工基础恶化,同时间接影响汽车工业、飞机制造以及所有以任何方式使用生产自动化控制的行业。

俄油气开发技术和大陆架能源开采、炼油和液化天然气加工仍主要依靠国外设备和软件,主要由国际油服公司进行。随着雪佛龙、埃克森美孚、道达尔、壳牌在内的国际九大石油巨头及六大国际油服公司剥离在俄业务股份或停止在俄的生产活动,对俄油气业造成除能源禁运外的二次打击。预计2022年俄石油开采量将下降17%甚至更多,这将是苏联解体以来最大的石油产量下滑。

农业是俄实施进口替代取得成绩最大的部门,但由于种子、种畜、兽用疫苗和饲料酶等对进口的高度依赖,大型农业机械及其零部件、国际运输和保险的中断、农产品贸易结算困难,使其中期发展仍面对不确定性而被列入风险区。

从地区看,受制裁影响最严重的为俄制造业集中的工业中心区。随着欧盟对俄煤炭和石油禁运措施的落地,预计燃料动力综合体和石化工业集中的地区也将受到较大影响。

为应对制裁,在实体经济领域,俄政府已经连续出台四套200多项救助措施,打算动用一半的储备基金来支持企业和扶持经济。目前俄罗斯已转入动员经济,主要任务是稳住经济基本盘,重建经济联系,加快进口替代,重建独立工业体系。

第一,为稳定经济基本盘,俄政府通过一项优先行动计划。行动计划包括五个跨领域的短期优先事项,具体为:确保企业顺利运营;扩大国内企业的自由度;支持特别困难的人群;确保商品市场供应;提供必要的部门支持措施。对不同商品和市场分类施策,尽可能为企业创造条件,使其重构产业链条,积极进口零部件和终端产品,并在俄进行生产等。

第二,根据新变化的市场格局重新布局产业链供应链,重组物流,经俄工业贸易部评估,创建自身的进口和供货渠道。在这一过程中,为满足国内对受贸易限制的国外商品的需求,俄政府已将平行进口货物合法化。俄工贸部已经批准允许平行进口的商品清单,共包括50类约200个品牌。俄专家认为,平行进口将有助于解决消费领域电子产品短缺问题,但在专业领域仍会面对服务器和数据存储系统设备短缺问题。

第三,强化进口替代加快结构转型。当前进口替代的重点:

一是加快发展国内IT业,为此出台了IT业从业人员缓服兵役、提供优惠房贷、企业税收优惠、通过国家订单和各种项目扶持等措施,为确保行业稳定发展创造条件。

二是加快各种配套零部件的国内生产。俄工业贸易部与数字化发展、通信和大众传播部为在俄罗斯的生产制造公司和客户之间的互动创建了“进口替代交易所”在线平台,加入该平台的公司可发布工业产品、零配件的采购申请,供应商可提交报价,无需中介费。俄央行研究和预测司认为,未来的经济转型将经过“打破既定链条、初步调整、逆向工业化、调整完成”四个阶段。部分产品在没有办法快速实现进口替代的情况下,将允许生产前几代产品,如汽车从欧5标准退回到欧0标准。

俄罗斯的经济发展走势

从短期看,2022年俄经济增长会踩刹车。日前,俄经济发展部提交的最新预测认为,2022年俄GDP将下降8.8%-12.4%通胀率或超过20%。经济衰退的最低点将出现在2022年第四季度,GDP的季度降幅将达到12.5%-16.5.%。在GDP大幅下降的条件下,失业率将翻一番,人均收入下降19%,贫困人口反弹至占国内总人口的21%。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指出,西方制裁给俄经济造成的损失堪比苏联解体,俄总理米舒斯京认为,俄现在处于最近30年来最困难的局面。苏联解体30年来,俄罗斯为融入欧洲和世界经济体系所付出的努力及发展成果将损失殆尽。总体看,俄罗斯资源丰富,能够满足自给自足,经济有依靠内循环独立运行的经验,被经济金融制裁压垮的可能性不大。俄经济会逐步适应制裁环境并恢复发展。但目前在美西方的集体打压下,俄会被进一步孤立和边缘化,无论硬实力和软实力都将陷入一个新的低谷。标普的观点最为悲观,认为在制裁的背景下,俄罗斯需要10年时间才能将国内经济恢复到2021年的水平。

对我国的启示

当前的国际变局使中国的安全和发展环境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将面临美国在政治、贸易、金融、科技等多领域的长期施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国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尽量避免与美国正面对撞和“硬脱钩”,同时要坚持底线思维,未雨绸缪,强化国家安全意识,迎接可能的挑战。

努力保证自身金融安全

美西方与俄罗斯之间金融博弈的手段颠覆了以往对金融安全的认知,破坏了迄今为止全球最重要的安全资产(美国国债)的安全性,透支了美元信誉。美国频繁把货币武器化的做法将促使各国央行开始寻求美元之外的储备多元化。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首先要维护自身海外资产的安全。一是加快储备资产多元化,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对所持有的外汇储备资产进行多元化配置;二是对美西方可能禁止使用SWIFT和美元清算系统、关闭账户,冻结资金带来的安全问题,要进一步加强人民币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加快推广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加快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支付领域的应用,建立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多渠道并行工作机制,防止金融“核武”造成的冲击;三是设计选择好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路径,稳中求进,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战略。

谨防美西方的二级制裁

2014年以来,中国已经连续12年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在当前形势下,美国采取有倾向性的将中俄绑定的做法,滥用经济金融制裁和出口管制,中俄经贸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美国二级制裁的高风险区,自俄原油进口、对俄车辆、集成电路及含有芯片的相关机电产品出口、对俄投资、结算等,都有可能落入二级制裁的范围,这意味着未来中俄合作的机遇与风险并存。在此背景下,政府职能部门和国内企业均需要重新设计对俄合作的方式。为此,有必要加强安全和风险意识,采取黑名单筛查、出口产品物项筛查、物流运输筛查等措施,系统研究审慎应对制裁带来的不确定性,保证中俄经贸能安全稳定运行。

提高重要高科技产品和服务的进口替代率

加紧构建以内循环为主、外循环为辅的经济格局,通过自主创新促进制造业升级,在关键的生产环节和技术环节做到自主可控。在中美竞争对峙长期化,美西方对我实施出口限制和强化技术封锁的国际环境下,“卡脖子”风险随时可能发生。为实现核心技术安全可控,应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更多的资源用于国内发展中,通过基础再造,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在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基础核心领域,提高重要科技产品和服务的进口替代率,加大对替代产品的研发、验证、生产的支持和投入力度,推动其在中高端领域取得进展和突破。

(编辑  季节)



* 李建民,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在扩张吗

2015 9 25 日,在与美国奥巴马总统一起召开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中国领导人就南海问题提出了一个更加合理的方案,表示会支持全面、有效地落实中国在 2002 年同东盟国家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并呼吁尽早完成关于“南海行为准则”的磋商。而奥巴马错失了利用这个合理提议的机会。相反,美国海军加强了巡逻力度。

有关“中国的谎言”是如何产生并被广泛接受的,在经过数十年的仔细观察后,我得出结论,这是由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制造出来的,世界上顶级的情报机构和主要媒体都在这个系统中。这是一个盎格鲁-撒克逊生态系统,涉及“五眼联盟”,该联盟汇集了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和英国的情报机构。这五个国家高度地共享情报,还时不时地与西方主要媒体分享信息。西方主要媒体的一些报道必须依赖政府的消息源,包括“五眼联盟”这类情报网络,此为事实。

一直以来,中国很难找到一个好的发言人,能够以幽默的方式和敏锐的洞察力去有效地解释中国人的观点。而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却是个令人惊讶的例外。他曾与许多主要的西方媒体直接对话,包括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微软全国广播公司、彭博电视台、《时代周刊》、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英国广播公司等。他说话权威而清晰,语言直接且引人注目。

中国有许多强有力的理由说明自己本质上并非军国主义,比如可以谈谈历史事实。如果中华文明天生就是黩武的,那么这种军国主义倾向,尤其是想征服他国领土的倾向,早就暴露了。自秦朝统一以来的两千多年,中国大部分时期是亚欧大陆上最强大的文明,而它并没有像西方列强那样去征服海外的领土。15世纪初,中国就曾派出传奇人物郑和七次远下西洋。郑和当时乘坐的船只远比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大得多,最远抵达非洲。然而,中国并没有征服或占领任何海外或遥远的领土。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王赓武教授认为,汉族本质上是农耕民族。汉族人遍布中华大地上能找到优良农耕土壤的所有地区,一旦遇到贫瘠的草原或山区,他们就会折返。同样,他们也不主张去海外。自秦朝统一以来的两千多年,中国人并非扩张主义者,哪怕他们打过许多仗——其中大多数发生在本土。

    近几十年来,美国在面临战略挑战时, 第一选择总是使用军事手段。亨利·基辛格阐述道,中国人总是避免采用军事手段:中国在动荡时期奠定了(独特的军事理论的)基础,当时,与敌国间的残酷战争使中国人口大量减少。面对这种屠杀,中国的思想家发展出一种战略思想,即宣扬避免与敌军直接发生冲突,而是通过心理优势来取胜。历史上,中国的领土版图不断变化,在此期间,中国也学会了与许多曾经多次交战的邻国和平相处,包括缅甸、日本、朝鲜以及越南。随着中国变得越发强大,它将像所有大国一样去展示自己的实力和影响力。但是,中国不会将诉诸武力作为实力的第一展现。

自秦朝统一以来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清楚地表明,中国与美国从根本上是不同的,中国不愿意第一时间诉诸武力。还有一点不同,中国不认为自己肩负着弘扬中华文明并推动全人类效仿的普世使命。而美国从根本上认为,自己代表一种普世价值,全世界都应践行它的价值观;当美国不能领导这个世界时,它所留下的权力真空要么会引发混乱,要么会被其他国家或势力介入并填补。美国文化的这种“普世化”也许可以解释为何它会卷入如此多的军事冲突中。

中国人的想法则恰恰相反。他们认为只有中国人才能理解自身的文化、价值观和审美观。我长期生活在华人占多数的新加坡社会中,但我的中国朋友没有一个想让我变得同他们一样,哪怕我会说流利的中文,也习惯了中国的习俗。中国 40年来没参与过一场大的战争,30 年来没有发射过一颗越境子弹,这并非偶然。不诉诸武力既折射出一种强大的文明推动力,又反映出一种高度务实的权力观。

40多年来,中国小心翼翼地避免诉诸武力,却被美国人描绘成一个天生具备侵略性且奉行军国主义和扩张主义的国家。201911月,美国副总统彭斯提出几项引人注目的指控,声称中国的军事行动在过去一年里变得“越来越挑衅”,认为中国在南海“经常威胁”东盟邻国,同时在东海挑衅日本,并利用“一带一路”倡议“在世界各港口建立据点,表面上是出于商业目的,但最终可能服务于军事目的”。这种在军事领域对中国的警告越来越尖锐。2019年初,在华盛顿两极分化严重的政治氛围中,人们几乎不可能就任何议题达成广泛的政治共识。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的政治、安全和学术机构——包括民主党和共和党——却达成了一个强烈的共识,即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的一个激进的军事竞争对手。

然而,当代中国军事政策的重点是防御——旨在保护中国领土和主权。中国在 2019 7 月发布的国防白皮书中强调,“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防御性”国防政策中重要的一部分,这明显地透露出这种防御性思维。中国的历史也告诉我们,单纯采取防御性措施并不总是奏效;例如中国的长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未能有效提供抵抗外敌入侵的安全保障。基于这些原因,现代中国战略思想也探索出了不同的方法。首先,通过政治和经济外交,中国希望与所有邻国建立起一种积极、包容以及尽可能友善的关系。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上海合作组织等为例,中国战略上的当务之急是巩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总体上,中国将加强在欧亚大陆的战略地位,从而巩固其在周边大陆的地位。

此外,历史上,中国虽然与日本、朝鲜、缅甸和越南有过多次战争,但在未来几十年里,爆发此类战争的可能性几近于零。为什么呢?因为几千年来,这些国家一直与中国为邻,对于如何与一个崛起的中国打交道,它们早已培养出精细又微妙的直觉。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将会有很多往来反复或摩擦,但不会爆发战争。

台湾是使中国卷入战争的一个特殊导火索。虽然多数时候,中国领导人对很多事情会给出很大的政策灵活性,但他们无法屈服和妥协的一个问题就是台湾问题。任何中国领导人,都不会在台湾问题上软弱。因为每一个中国人都知晓,从鸦片战争到 1949 年中国遭受了百年屈辱,如今这百年屈辱的历史痕迹都已解决(包括香港和澳门问题),剩下的只有一个——台湾。在 18941895 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惨败后,台湾被迫割让给日本。中国对西方列强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数度失望。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中国曾从美国和英国那里得到保证:将在巴黎和平会议上把山东归还中国,而山东却被列强转让给了日本。事实证明,西方盟国同时与中国和日本签订了秘密协定,以便把两者都拉到盟国这一边。中国真实的感觉是自己已被西方国家深深欺骗了。1919 54日,因巴黎和会上有关归还山东问题的争议,中国国内引发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五四运动有着特殊的地位,这段历史教会中国人不要轻易相信西方国家的保证。

今天,美国或其他西方国家支持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任何举动,都会直接或间接地让人联想起这段历史。它会激起一种有力的、激烈的全国性反应。美国无法说它不了解台湾问题的重要性。在尼克松和基辛格开始与中国修好之际,台湾问题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美国和中国达成了多项明确的谅解,其中最明确的一项就是台湾和大陆属于同一个国家。1972 年《中美联合公报》是这样表述的:“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它重申它对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 既然台湾和大陆都认为它们同属一个国家,那么任何美国人声称大陆对台湾的主权主张意味着中国是一个具有扩张主义、侵略性的国家,都是错误的。大陆希望与台湾实现统一,这是恢复原状,而不是在扩张。

美国必须问自己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它是否认为自己应该受到与中国正式就台湾问题签署的明确协议的法律约束?然而,美国已经摒弃了它签署的条约和协议。只有一个原因导致如此:作为地球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可以摒弃任何法律协议或条约且无须承担任何后果,因为没有任何力量能够约束美国遵守法律。

9·11”事件之后,美国的自我约束大都消失了。在无视国际条约和协议的所有法律义务方面,特朗普政府做得最极端。特朗普的前国家安全顾问约翰·博尔顿明确地表示:“对美国来说,承认国际法的有效性是一个很大的错误,哪怕这么做短期内似乎符合我们的利益——因为从长期看,那些信奉国际法的国家的目标就是要制约美国。”

中国共产党会不会在没有受到挑衅的情况下对台湾采取军事行动?对中国来说,有两大制约因素。其一,美国国会于 1979 11日通过的《与台湾关系法》明确指出:美国的政策是“维持美国的能力,以抵抗任何诉诸武力或使用其他方式的高压手段,和危及台湾人民安全及社会经济制度的行动”,以及“美国将使台湾能够获得数量足以使其维持自卫能力的防卫物资及技术服务”。 其二,允许一个社会和政治实验室继续存在,以显示中国社会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如何运作,这实际上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这也是中美利益的交汇点。

近年来,中国历届政府不遗余力地增加和推动大陆与台湾的接触。2008 年,约有 18.9 万名台湾游客到大陆旅游,约有 32.9 万名大陆游客到台湾旅游。20082016 年,在国民党主席马英九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期间,大陆和台湾的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2015 年大陆赴台湾的游客数量达到峰值 418 万。2008 年发生了重大突破,当时中国大陆允许两岸旅客直接通航。

在未来的一二十年里,中国很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它不会是一个扩张主义者。中国自秦朝统一以来两千多年的历史孕育出一种战略文化,告诫人们切忌穷兵黩武。当中国在世界上的战略地位和影响力显著增长时,它并不会表现得像一个咄咄逼人的、好战的军事大国。

美国能做出重大转变吗

冷战时期,美国经常做出灵活、随机应变且理性的决策。如果中美之间爆发全面战争是不可想象的(两国都将被完全摧毁),甚至中美之间爆发一场小规模冲突也不可行(这会导致双方滑向全面战争)。所有理性的战略思想家都会明白,这两个大国之间迫在眉睫的地缘政治竞争将不会通过军事手段解决。美国海军拥有 13 个航空母舰战斗群。即便美国将其中一个甚至三个战斗群封存起来,其国家安全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而这将节省大量的资金。诚如美国海军上校亨利·J. 亨德里克斯所言:“航空母舰战斗群的购买和运营成本非常高。把相关航空母舰空军联队、五支水面战舰和一艘快速攻击潜艇在总生命周期的成本算进来,再加上近 6700 名舰组人员,每个战斗群每日的运营成本约为650 万美元。”五角大楼的预算连续13年增长,这是前所未有的。目前美国的国防开支比在冷战时期的平均数高出2500亿美元,那时苏联、中国和东欧的军队都在跟美国及其盟友对抗。而在过去 10 年里,美国没有强劲的对手,国防开支占全球国防总开支的比重却从 1/3 上升到了1/2。国防花销比世界上所有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为什么不能削减国防开支呢?因为它并不是由一个全面合理的国家战略决定的——该战略会评估美国在当前地缘政治环境下需要哪些武器系统。相反,美国的武器系统采购是国防承包商进行一系列复杂游说的结果。目前,美国已陷入了自身无法摆脱的非理性决策流程中。

相形之下,中国会做出理性的长期防御决策来保证国家安全。如果中国僵化、机械地思考,可能就会照抄美国,也建造13个航空母舰战斗群,这么做绝对是愚蠢至极的。因此,中国把重点放在一个较弱军事力量在非对称战争中会采用的战略上。中国把预算花在先进的陆基导弹上,这可能会使美国的航母战斗群完全丧失作战能力。建造一艘航空母舰可能要花费130亿美元。中国媒体声称,中国的东风-26弹道导弹,有能力击沉一艘航空母舰,而它只需要花费几十万美元。新技术也在助力中国防御航空母舰。中国高度的国防理性体现在不增加核武器储备的决定上。美国有6450枚核弹,而中国仅有280枚。

对美国来说,尽量避免卷入代价高昂、痛苦且不必要的冲突是明智之举。今天美国的做法正相反,它陷入了阿富汗战争的泥潭:美国累计花费了数万亿美元,却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对阿富汗的干预正在彻底失败。2003年,美国又入侵伊拉克。从国际法角度,或者从美国国家利益的理性计算来看,这都是完全不正当的。美国又一次花掉了数万亿美元。

如果管理美国的是一群敏锐且富有洞察力的战略思考者,那么在冷战结束后,美国应该尽可能减少参与外部冲突,这才合乎逻辑。过去美国介入的许多冲突,是与苏联进行地缘政治对抗造成的。随着1991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美国体面地赢得了胜利,并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本应抓住这场非凡胜利,从对外国冲突的干预中撤出。然而相反的情况发生了。克林顿政府从一开始就奉行“自由主义霸权”;在小布什和奥巴马执政期间,这一政策贯穿始终。毫不奇怪,美国在此期间卷入了许多战争,在几乎所有这些冲突中却都未取得成功。

美国在破坏中东更大范围地区的稳定方面也发挥了核心作用,给那里的人民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在这些战争中,美国忠实的伙伴——奉行自由主义的英国,也要为美国造成的麻烦承担部分责任。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在就乌克兰问题与俄罗斯发生重大危机时也发挥了关键作用。这场危机迄今毫无缓和的迹象,它不符合美国的利益,更别提乌克兰的利益了。

美国国会研究服务部是一个独立机构,它编撰了一份研究报告,题为《17982018 年美国海外武装力量使用实例》,研究报告显示:在冷战结束前的190年里,美国总共在海外部署军队216次,平均每年1.1次;在冷战结束后的25年里,美国大幅增加军事干预,动用武装力量152次,平均每年6.1次。美国的许多行动并未在法律上被定义为战争,并且美国国会对部署军队决定的监督已经减弱,总统让国会辩论只是走走形式。

没有哪个国家像美国那样拥有众多资金充足的战略智库,也没有哪个国家在智库上的花费能与美国相比。这些战略智库的作用和责任应该是保持战略警惕。在美国,从事战略思维产业的人数众多,不仅有在智库工作的人,还有许多人在庞大的国家安全机构工作,包括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国家安全局等。所有这些人都是一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当华盛顿特区政府换届时,他们经常走进或离开政府。显然,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战略思维产业。

哈佛大学的斯蒂芬·沃尔特教授试图探究这种群体思维的深层根源。他说:若夸大外国威胁的个人和团体数量更多,资金也就更充足,而且往往享有更高的政治威望。整个军工联合体有明显的动机去夸大外国危险,以说服政府给予它更多的资源。鹰派智囊团从国防承包商和个人那里得到了慷慨的支持。

在因为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而焦头烂额之后,如果美国足够灵活、理性,它合乎逻辑的反应将是避免卷入伊斯兰世界的不必要冲突。令人惊讶的是,美国政府内外的重要战略思考者仍支持对不同的伊斯兰国家进行军事干预,包括利比亚、叙利亚、索马里等。由于卷入伊斯兰世界不必要的冲突,美国已经在国内外饱受伤害。

实际上,美国最大的地缘政治优势是在地理上远离伊斯兰世界。在 21 世纪,人类历史最重要的推动因素之一,将是拥有超过13亿人口的广大伊斯兰世界为适应新的现代世界而进行的不朽斗争。美国是世界上唯一有能力从伊斯兰世界的生存斗争中脱离出来的大国,然而它却直接或间接地干预许多伊斯兰国家的冲突,这是不明智的。把手指头戳到马蜂窝里是傻瓜的行为。对美国而言,从伊斯兰世界完全抽身会更明智。令人惊讶的是,在美国,没有哪个主要人物倡导这种符合常识的行动。

过去,美国持续介入中东——尤其是海湾地区的一个战略理由是,它需要从阿拉伯国家获得石油。现在,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因此,美国每天花费数百万美元在海湾地区驻军,唯一的受益者是中国,因为此举保护了对中国的石油供应。

尽管美国拥有如今世界上最大的战略思想产业,但相反的事情却在发生。2013 8月,在叙利亚发生“化学武器袭击”事件后,奥巴马决定不对叙利亚实施轰炸,这几乎遭到美国战略思维阶层的一致谴责,因为奥巴马曾表示,任何使用化学武器的行为都是越过了“红线”。战略思维阶层的主要成员是否注意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不赞成单方面的轰炸行动。

同样,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也记录了世界如何变得更加文明。他写道:“在世界的某个地方,丛林好像又迅猛地生长起来了。这个地区就是东南亚。”这也是地球上检验“美国停止轰炸后世界变得不文明”这一命题的最佳之地。英国广播公司描述道:“奥巴马总统说老挝是历史上被轰炸得最严重的国家。1964-1973 年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平均每分钟投掷 8 枚炸弹——投掷量比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投掷的都要多。美国在老挝上空执行了 580344次轰炸任务,投放了 2.6 亿枚炸弹——相当于 200 万吨弹药,一次又一次地命中了南越和北越的许多目标地点,这正是孤立北越共产党军队的部分行动。”

在美国这次壮观的撤军和全面停止轰炸之后,东南亚本应陷入混乱。相反,正如我与孙合记合著的《东盟奇迹》所记录的,自1975 年以来东南亚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其中一个关键原因是东南亚人觉醒了,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将由自身的决策来决定。这个地区成了和平与繁荣的灯塔。

如果现任美国政府能够学会倾听的艺术,听取美国外交官的意见,制定出与全球人民的观点和情绪相协调的政策,那么美国的外交政策将取得长足进展。遗憾的是,在美国的政策制定过程中,专家的建议不值一提。很多时候,美国国内的政治考量压倒了明智的外交建议。

美国不存在像苏联解体那样的危险。因为美国比苏联强大得多,然而,即便美国不会完全崩溃,它也可能大大衰落,变得羸弱不堪。比较现实的分析师可以描绘出美国国力将如何变得衰微。但许多美国人无视这种情形。历史告诉我们:如果不为失败未雨绸缪,失败就会来临。

可悲的现实是,许多美国人虽然认识到中国带来的新挑战, 但却无法采取合乎逻辑的应对措施,并预想美国可能以何种方式失败。大多数美国人认为,不管情况怎样,美国都会赢,因为美国必胜。

(编辑  季节)



¨ 摘编自《中国的选择:中美博弈与战略抉择》一书,中信出版集团20219月第一版。

* 马凯硕,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院研究员,曾任新加坡驻联合国大使、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创始院长。

2022年04-05月刊

总期号: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