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今天闭幕,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新华社10月29日受权发布中国共产...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今天闭幕,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新华社1029日受权发布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以下观察者网梳理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的十大要点:

1、全面小康新目标: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贫困县全部摘帽。

2、坚持创新发展,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3、提升港澳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功能;以互利共赢方式深化两岸合作,让更多台湾普通民众、青少年和中小企业受益。

4、全面二孩放开,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5、改革善适应金融监管框架;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

6、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7、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家庭经济困难高中学生免除学杂费。

8、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坚决维护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信息、国防等安全

9、审议通过中纪委关于令计划、周本顺、杨栋梁、朱明国、王敏、陈川平、仇和、杨卫泽、潘逸阳、余远辉等10人严重违纪问题的审查报告,确认中央政治局之前作出的给予开除党籍的处分。

10、递补候补委员刘晓凯、陈志荣、金振吉为中央委员会委员。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510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这是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在主席台上。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510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重要讲话。

全文如下: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201510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510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199人,候补中央委员156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党的十八大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了会议。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习近平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特别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挑战,中央政治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加强和创新宏观调控,有效化解各种风险和挑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

全会认为,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

全会高度评价“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认为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开拓创新,奋力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又上了一个大台阶。尤为重要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全会深入分析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认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全会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全会强调,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

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二〇二〇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全党同志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拓展发展新空间,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二〇二五》,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构建发展新体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税收制度,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

全会提出,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增强发展协调性,必须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

全会提出,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必须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推进双向开放,支持沿海地区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培育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和经济区,提高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水平。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提升港澳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功能,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民主、促进和谐,以互利共赢方式深化两岸经济合作,让更多台湾普通民众、青少年和中小企业受益。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主动参与二〇三〇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全会提出,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类扶持贫困家庭,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缩小收入差距,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食品安全战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全会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各级党委必须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动员人民群众团结奋斗,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宣传和组织群众能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协商,依法保障人民各项权益,激发各族人民建设祖国的主人翁意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共识和力量。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全面提高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坚决维护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信息、国防等安全。

全会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就是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把《建议》确定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落到实处。全党要把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继续顽强奋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巩固反腐败斗争成果,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着力解决一些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形成敢于担当、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全会按照党章规定,决定递补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刘晓凯、陈志荣、金振吉为中央委员会委员

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令计划、周本顺、杨栋梁、朱明国、王敏、陈川平、仇和、杨卫泽、潘逸阳、余远辉严重违纪问题的审查报告,确认中央政治局之前作出的给予令计划、周本顺、杨栋梁、朱明国、王敏、陈川平、仇和、杨卫泽、潘逸阳、余远辉开除党籍的处分。

全会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艰苦奋斗,共同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510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中央政治局主持会议。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510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这是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在主席台上。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510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中央政治局主持会议。

 

“阴谋史论”,也叫历史虚无主义,系唯心主义观,多以“学术研究”面目出现,表现为歪曲&#...

“阴谋史论”,也叫历史虚无主义,系唯心主义观,多以“学术研究”面目出现,表现为歪曲、否定甚至“编造”历史,反对阶级分析法,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图谋实现不可告人的目的。当下主要以“反思历史”、“揭露真相”、“还原历史”等为名,竭力贬损否定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和新中国历史和共产主义信仰,丑化、矮化民族英雄、党和国家领导人;竭力宣扬吹捧近现代破坏中国革命的对手敌人,为反面人物翻案,颠覆国人认知,搞乱民众思想。从目前情况看,奉行“阴谋史论”的主要有四类人:

 

第一类是原革命和专政对象及其后代,妄图以“阴谋史论”达到复仇目的。在新中国建立和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付出了数百万生命的代价,带领全国人民最终打败了侵华日军和国民党反动派,特别是建国后深入开展反奸除特和清算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和右派“黑五类”活动,有力地巩固了新生人民民主专政政权。随着政治环境和相关政策的放宽,上述革命对手、专政对象及其后代,有的已化身官僚、权贵、资本家、教授、学者等,有的已取得了国外籍贯,但少数人员不能正确看待时代背景,不忘私仇旧恨,恶毒攻击党史和现政,妄图颠覆建国前后那段历史,为祖上和自己“洗清”身份,实质就是复仇行动。

 

第二类是新兴政治反对势力,妄图以“阴谋史论”达到颠覆政权目的。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开始泛滥,先后经历了1983年精神污染的蔓延、1986年的学潮、1989年的政治风波、1998年非法组党风潮以及2000年以来的所谓“维权”活动,这些人主张经济上取消以公有制为主体,实行私有化;政治上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实行多党制、两院制;思想上取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鼓吹全盘西化。由于前两项容易触犯法律,他们当前更加注重从思想上捣乱滋事,一方面疯狂歪曲、污蔑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发展史,企图扰乱群众思想基础,另一方面疯狂推销西方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极力配合西方开展西化、分化活动,最终目的是通过思想颠覆实现政权颠覆。

 

第三类是境外反华势力及其代理人,妄图以“阴谋史论”制造混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对我舆论心战攻势凶猛,他们不仅扶持数十家反华网站24小时进行反动宣传,还指令大量媒体、机构直接进驻我互联网开设论坛、微博,培植一大批所谓文史学者大V,抢占我国内舆论阵地。他们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抹黑中国历史、丑化中国领导人、攻击中国政治,极力把中华民族塑造成“愚昧”、“丑陋”、“懒惰”、充满“奴性”的民族,以此打击中国人自信心,挑唆社会仇恨和不满情绪,离间国民与政府的关系,实现通过舆论心战制造混乱并借机渔利的目的。

 

第四类是文化界无良文人艺人,妄图以“阴谋史论”达到扬名目的。随着自媒体的发展,一批名号不响、人气不旺的文人、艺人渐趋活跃,他们或为宣泄“怀才不遇”的悲愤情绪、或为提升个人知名度、或为彰显“特立独行”的人格,大肆涉足历史领域,胡编乱造,博取关注,有哗众取宠之心,无实事求是之意,语不惊人死不休,以歪曲历史、贬损国家为代价,为自己赚取名利。值得注意的是,少数“文化洋奴”还奉行“捧洋抑中”原则,一面极力抹杀中国文化的合理性、优越性,一面拼命强调外来文化“无可取代、无可超越的先进性”,不惜颠倒黑白,归根就为证明他们“洋奴”身份的合理性,为将来光明正大当“洋奴”做铺垫。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欲乱其国,必先乱思想”。“阴谋史论”者披着“讲史”的外衣,干着“复仇”、“颠覆”、“乱政”的勾当,影响恶劣,危害巨大。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曾说,刀可以杀人,笔可以慑心!从苏联解体看,针对党史事件和领导人历史活动搞“大揭秘”、“造史学”,伪造、篡改甚至造谣生事,给党的历史泼脏水,已成为乱国灭国一大手段。一个没有科学历史观的人,必然要做别人思想的俘虏;一个政党、民族失去了科学历史观,就失去了精神支柱。在当前意识形态领域趋于复杂的背景下,严打“阴谋史论”,成为当务之急。

 

原题:让人厌恶的庸俗、低俗、媚俗的标题党 渐渐地,我和我身边的朋友们都不愿意耐心地详细地去浏览各大网站、微信朋友圈和微博...

原题:让人厌恶的庸俗、低俗、媚俗的“标题党”

渐渐地,我和我身边的朋友们都不愿意耐心地详细地去浏览各大网站、微信朋友圈和微博的信息,尤其是那些文不对题、故弄玄虚、夸张调侃的信息。标题、图片和信息内容完全不符,看到了就会顿生厌恶感,特别强烈,很多时候产生了不解的疑问,想不明白“记者们、编辑们,难道就不能好好地写点东西吗?干嘛要把信息世界弄得乌烟瘴气!”。新闻信息这样地欺骗我们已经很久了,我们也早已经失去了耐心,每每都会觉得如今的编辑和记者素质真是低劣到何种地步?

新闻媒体的命脉在于“权威性和公信度”,一旦没有“权威性和公信度”,失去了群众的信任,丢掉了社会的关注,新闻媒体则成了人人诟之的领域,其存在的价值荡然无存。如今“标题党”横行,新闻媒体记者们、编辑们这是咎由自取,是在玩火自焚。

什么是“标题党”?“标题党”就是通过用媚俗、低俗、庸俗的标题或图片来发布耸人听闻、引人注意、博人眼球的新闻信息,完全置信息真实内容于不顾,从而到达增加知名度、点击量或者赚取私利目的的一部分网站记者、编辑。你随手打开网页、微信朋友圈或者微博,“标题党”太多了,充斥着我们的眼球,而毫无羞耻感的“标题党”也许正在自得其乐,因为点击率又上升了。

新闻的卖点=社会的痛点+舆情的热点,这是信息迅速传播的内在捷径。不可否认,新闻信息如果在短时间内引起广泛关注和传播,必定是需要一个好的标题,第一时间吸引住我们的眼球,引起社会的共鸣。如今在这个信息爆炸、泛滥的时代,我们往往都是快速浏览和阅读,无暇顾及详细内容,我们需要一个鲜明的标题来指引我们,满足我们的心理阅读需求。于是,记者们、编辑们就花大心思在标题上,如何才能起一个与众不同、充满未知的标题成了他们的重要工作,只要能抓住大家的“第一眼”,就算题不对文,那又如何!

殊不知,“标题党”给我们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甚是巨大,一方面“标题党”对新闻事实进行了扭曲夸大,给很多当事者都造成了极大伤害,故意用那些低俗、暴力、煽情、隐晦暗示或戏谑恶搞的标题,来歪曲事实和诋毁当事者,完全不顾公众的隐私、感受和冷暖,而是一味追求制作耸人听闻的新闻标题,让事实真相被忽略,让当事者内心不安;另一方面“标题党”严重破坏了社会风气,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国家形象。故意夸大事件,故弄玄虚地炒作负能量,蒙蔽群众的双眼,牵强附会、断章取义地误导公众,使公众对事件的本质作出错误判断,竭尽所能地激化社会矛盾,想方设法损害政府形象,严重者在国内外引起恶劣影响。

“标题党”的种种危害甚是严重,它不仅让新闻舆论环境恶劣,让碎片化、叛逆化、低级化的舆论世界影响了公众的思想和心理,让公众逐渐丧失了自我辩别能力,没有了社会安全感,更是严重践踏了我们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主流,更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去甚远。

让人厌恶的庸俗、低俗、媚俗的“标题党”

这种扭曲的新闻现状很让人担忧。近日,国家网信办针对“标题党”发出了严厉的警示:标题党们如继续不顾公共秩序、道德良知肆意发挥,一旦突破法律底线,恐怕悔之晚矣!

这警示及时又有力,希望这警示如同大吕黄钟一样,不绝于耳,敲醒迷失的“标题党”,敲响“标题党”的内心,“标题党”们就请悬崖勒马吧,不要在舆论界如此“作下去”,而要能够带着良心去写,公众对你们要求不高,只是一个最简单而又容易的“对文”标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摄 中...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510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摄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510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中央政治局主持会议。

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摄

    中央政治局主持会议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重要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习近平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说明

    全会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艰苦奋斗,共同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二〇二〇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新华社北京1029日电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201510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510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199人,候补中央委员156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党的十八大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了会议。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习近平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特别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挑战,中央政治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加强和创新宏观调控,有效化解各种风险和挑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

全会认为,到二○二○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

全会高度评价“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认为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开拓创新,奋力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又上了一个大台阶。尤为重要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全会深入分析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认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全会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全会强调,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

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二○二○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全党同志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拓展发展新空间,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二○二五》,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构建发展新体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税收制度,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

全会提出,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增强发展协调性,必须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

全会提出,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必须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推进双向开放,支持沿海地区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培育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和经济区,提高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水平。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提升港澳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功能,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民主、促进和谐,以互利共赢方式深化两岸经济合作,让更多台湾普通民众、青少年和中小企业受益。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主动参与二○三○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全会提出,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类扶持贫困家庭,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缩小收入差距,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食品安全战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全会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各级党委必须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动员人民群众团结奋斗,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宣传和组织群众能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协商,依法保障人民各项权益,激发各族人民建设祖国的主人翁意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共识和力量。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全面提高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坚决维护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信息、国防等安全。

全会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就是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把《建议》确定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落到实处。全党要把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继续顽强奋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巩固反腐败斗争成果,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着力解决一些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形成敢于担当、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全会按照党章规定,决定递补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刘晓凯、陈志荣、金振吉为中央委员会委员。

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令计划、周本顺、杨栋梁、朱明国、王敏、陈川平、仇和、杨卫泽、潘逸阳、余远辉严重违纪问题的审查报告,确认中央政治局之前作出的给予令计划、周本顺、杨栋梁、朱明国、王敏、陈川平、仇和、杨卫泽、潘逸阳、余远辉开除党籍的处分。

全会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艰苦奋斗,共同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

 

【编者】:王绍光,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江讲座教授,青岛大学硕士研究生导...

【编者】:王绍光,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江讲座教授,青岛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英文学术刊物《TheChinaReview》主编。王绍光的这个讲话,用历史事实有力地驳斥了一些人对土改、反右、大跃进、文革等运动的歪曲和污蔑,从中让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历史的真实面目。

今天,我们看到大量的历史被颠倒、被歪曲、被简化、被后人的叙述方式重新解读,但这个历史就不是原来的历史了。57年是如此,土改是如此,大跃进是如此,文革是如此,几乎都是如此。刚解放时有句口号,叫“把颠倒的历史再颠倒过来”。现在似乎有重提的必要。

au1696081_看图王.jpg

《南风窗》(以下简称《南》):对于五七年反右,有很多种不同的理解:有的学者认为,毛泽东搞的是“阳谋”,先“引蛇出洞”,后“聚而歼之”,反右早在计划之中;有些学者又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原先只是整风,后来情势发生逆转,才演变为反右的——我想知道,您对五七年反右持什么样的看法。

 王绍光(以下简称《王》):“阳谋”是毛主席后来自己讲的,但是开始就是要“整风”。我一般讲毛泽东跟别的领导人不一样,他老想改革自己一手创立的制度,1949年之后他有三次大的社会实践,第一次是“百花齐放”,第二次是“大跃进”,第三次是“文革”。“百花齐放”是他的一个试验,他已经意识到中国新建立的,尽管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但是里面还是有一些矛盾的地方。虽然干部大量是工农苦出身的,以前跟民众结合得也比较密切,但是这时候有脱离群众的危险性,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所以他要“大鸣大放”,要“百花齐放”。
  《南》:要理解五七年反右以及先后发生的一连串社会运动,恐怕需要返回到原来的历史语境中去。否则,我想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包括许多学者,都会有一个印象,认为那个时代发生的事情怎么如此荒诞不经,不可想象……

《王》:当然有一个历史背景。1949年以后,共产党的干部绝大部分是工农干部,没有受过什么教育,这都有统计,从基层干部一直到省市级干部,绝大部分都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受过也是小学、中学的教育,大量的一点教育都没有受,这样的一批干部,搞经济文化建设热情多知识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共产党要建立一个现代国家又要运用人,所以它把旧政权大量的人留用了——现在都讲乱了,比如土改之后有地主有富农,但是当时土改法规定得很清楚,这些人几年以后要摘帽子,地主、富农是标明这些人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位置,在运动中是一个标签,但是当时预计过五六年这些就取消了,其实在19551956年很多地方已经给地主、富农把帽子去掉了。城市里面更复杂一些,因为农村比较简单,农民受一点点教育也可以管农村的一些事情。城市是现代化的产业,更复杂了,怎么解决干部问题呢?就把资本家、国民党政府人员留用,我这儿有一张图表,你可以看一眼,它显示武汉市上层资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商业资产阶级,在各个职位上留用是非常大的。文化、教育等方面就更是旧政权时代的大量旧知识分子了。
  《南》:国民党政府官员当时也留用了不少吧。
  《王》:大量国民党时期的政府官员都留用到新的政权里,包括警察都大量留用。所以,1949年之后就出现了两种精英,一种是跟着共产党打天下的以工农干部为主的新精英,一部分是旧精英,就是过去的资本家和过去的知识分子——当时大学里面或者高中里面,学生绝大部分不是出身普通工农家庭,绝大部分出自“地、富、反、坏”(那时候还没有“右派”)。直到文革开始之前,绝大部分地方都是这种状况,所以老精英还占据有利地社会地位,甚至一些官职。虽然56年、57年有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了,但是这些资本家的位置还是保留了,他除了拿5%的利息,不管你亏损还是不亏损,共产党把你的财产拿来估一个总量,每年按5%给利息,当时讲给十年,后来延长到十二年。这些人基本保留以前在公司的地位,保留原工资,他们的工资一般都比共产党的干部要高,这是当时的状况,5657年的状况。

《南》:当时也办了工农速成中学等等,抓紧培养工农革命干部,但是技术精英和文化精英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培养出来,要搞建设就必须留用老精英。所以,那时候老精英中间流传一些话语,比如说“无产阶级的小知识分子领导资产阶级的大知识分子”、“外行领导内行”,可见还是有怨言。

《王》56年大鸣大放,百花齐放有那个背景。但是,毛泽东让百花齐放的时候,万万没有想到,放出来的言论是那样的言论。那个言论就是说“轮流坐桩”。今天很多人讲轮流坐桩,民主有什么不行?但是当时共产党刚刚打下天下,有一批人出来讲要轮流坐桩,情况就很不一样。我关于自己有关“文革”的书里引了一段后来被打成右派的人说的话,他说“至少10%到30%的党员应该开除党籍。所有工农出身的老干部都应当送去休息,年轻的新党员应当都送去学习”。今天的人讲反右,好像是突如其来,没有道理地给50多万人戴上右派帽子。你如果去看看57年的报纸放出来的言论,特别是把你放到工农干部的位置上,你就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工农刚刚夺了权,刚刚翻身,你让他们去休息,你们再回来,这就是工农干部理解的“轮流坐桩”。

最近出了一本美国人李敦白写的回忆录,他解放前就去了延安,57年在广播事业局工作。他写了自己当时的观感:“当这些知识分子—学生、公务员、作家、编剧、教授、以及诗人—群起抗议时,其他人却缩在一旁观看。对大多数的北京市民来说,这些批评党的人并不是争取学术自由的英雄。相反,大部分人认为这些人是自私自利、不知感恩的城市书呆子,要求民主只是一种策略,目的是为了夺取党的领导权,这对他们来说极为重要。郊区农民认为,如果这些知识分子掌了权,他们就会失去土地;工人也担心失去他们刚刚争取到的一天八小时工作制和提升的工资。”他还提到有教授在报上发表言论后,“就必须被公安保护,以免愤怒的工人冲到他家进行攻击。在广播事业局,印刷工人也拒绝为某些在节目中陈述个人观点的学者印刷讲稿。‘我们工人在解放后才开始被当人看,’他们说,‘我们不会去印刷这些攻击党的稿子。’”李敦白的岳母是为普通劳动妇女,她干脆把知识分子的言论称之为“都是放屁”。(见《红幕后的洋人:李敦白回忆录》第139-141页)而这一切都发生在“反击”以前。所以当时群众和工农干部里面的压力,要求反击的压力是非常大的,不是说毛突然一拍脑瓜说我要反右了。从底层到上层,层层送简报,促使他做了这个决定。实际上,57年是一个转折点,地富的帽子不摘了,因为这时才突然发现这些人还是靠不住的,他们还是想变天,还想回到过去的旧秩序,还想把工农干部都赶下来,这就是当时的历史背景。
  《南》:你是说,抛开谁对谁错不谈,事实上是老精英想把新精英赶掉,新精英想办法反击,就出现了这场反右运动。
  《王》:57年以前上大学、上高中的绝大部分就是老精英的子弟,因为工农子弟没有机会上,连上小学都没有机会(哪怕你49年刚刚开始上小学,到5657年,你才小学毕业,所以高中、大学都轮不到工农子弟上),所以工农干部只能讲“成分”。本来“成分”仅仅是土改用一下,马上就会取下,土改法里都有,但是57年以后之所以把它固化了,到文革特别重视,跟这个是有关系。

《南》:实际上,你认为存在两种社会精英的社会排斥的策略,老精英的策略是强调我有知识,新精英的策略是强调我的政治背景,我的阶级背景、我的阶级出身。您对于反右的这种理解,跟现在主流讲的(毛泽东)搞一个阴谋去打知识分子的理解很不一样。

《王》:打击知识分子不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利益,它建立现代国家要用这些人啊。中国当时没有多少知识分子。在1956年,整个中国只有42000位大学教师、31000位工程师以及63600位技术员。在六亿五千万的总人口里,按照中国标准只有三百八十四万人可以被定义为知识分子。我们现在理解的知识分子是上大学、研究生;当时上过高中就往往被看成“知识分子”了,我小时候在父母的单位,没有一个人上过大学,其中有一个上过高中的人就叫知识分子。就那个知识分子阶层,也绝大部分不是工农兵出身,绝大部分出身于以前的特权阶级,如资本家、地主、富农等。百花齐放的时候,说让工农干部去休息、去学习、开除党籍,不是一个人、两个人,是一堆人这么说。我20年前曾花了很长时间查看1949-1966年的各类报刊,看到57年“百花齐放”时出现的言论感到很震撼,假如把我放到工农干部的位置上,我也会有强烈的反应,我想会的。

《南》:有学者认为,5756月间发生的北大的学潮,还有一些地方发生的工人罢工和群众事件直接促使整风运动转向反右运动。

《王》:确实如此,如56年底至57年春,上海有一些的工潮,武汉也在576月份发生了所谓“汉阳中学事件”,但这是整风的背景,而不是反右的背景。在文革期间有很多右派都出来翻案,他们当了造反派,他们变成造反派得势的时候甚至去迫害当时把他们打成右派的人,比如有一个很有名的右派诗人叫XX,他文革中间是很有名的造反派,写了一些歌颂和鼓动武斗的诗歌。现在右派都是讲文革中间自己受了多少迫害,但是文革中间,他们有些人是造反派,迫害别人的时候他们也一点点不比别人不疯狂,可能更疯狂。所以人是不会学到教训的,虽然57年吓了一下,但是以后一逮到机会,还是要说话,今天还是会说话,哪有不说话的?往往是那些说话最多的人说我们不敢说话,是不是?所以我觉得不是这样的,现在这些知识分子哪些话没有说?只是说推翻共产党这句话没有人在正式场合说。讲宪政,讲私有财产,所有的政策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哪句话没说?都说了。西山会议,不是当着共产党的官员说的吗?所以都是敢说的,哪有什么胆小的?

《南》:近些年,随着一批市场化媒体的出现,以及互联网的兴起,它们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舆论导向的作用,这恐怕也使得知识分子和民间影响决策的管道渠道发生了转变。总之,事情变得更加复杂。

《王》:知识分子很大的作用是影响公共舆论,通过影响公共舆论影响公共政策。参与的渠道是什么,有时候说不清楚,但是你看这几年公共政策的变化,溯源的话,基本都是舆论先行。比如打工者问题、三农问题、户籍制度问题、医疗改革问题、教育改革问题,都是先在互联网上炒,然后进入平面媒体,甚至进了电视这样的媒体,然后变成了公共议题,再变成了政策议题,最后变成公共决策。

《南》:跟国外的情况比起来,中国知识分子对政府决策的影响的确很大。

《南风窗》(以下简称《南》):
  对于五七年反右,有很多种不同的理解:有的学者认为,毛泽东搞的是“阳谋”,先“引蛇出洞”,后“聚而歼之”,反右早在计划之《王》:太大了,不成比例。你看政协是精英俱乐部,政协里面几乎没有地地道道的农民了,人大里面工人、农民也越来越少。这些我们也计算过,80年代初,人大里面有50%以上是工人、农民,现在完全不是,现在大概20%左右。他们占人口的比重可不是20%,知识分子、干部在那里面占的比重就太大了。
  《南》:改革开放以后,尤其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知识分子圈子化、利益集团化的趋势确实很明显。我想,这个也不用多说,最近一、两年媒体上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也逐渐明晰起来,对于主流经济学家的质疑就是很好的例子。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王》:我觉得现代史已经被歪曲掉了,在局外人看来,中国政治里面充满了荒唐、充满了疯狂——这不符合逻辑,也不符合历史的事实,但是知识分子为了他们的利益叙述历史,就不得不把这些历史展示成那样的方式。今天,我们看到大量的历史被颠倒、被歪曲、被简化、被后人的叙述方式重新解读,但这个历史就不是原来的历史了。57年是如此,土改是如此,大跃进是如此,文革是如此,几乎都是如此。刚解放时有句口号,叫“把颠倒的历史再颠倒过来”。现在似乎有重提的必要。

 

【核心提示】哈耶克试图把深受资本主义剥削的无产阶级拉回到“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中去,以此来消弭工人阶级R...

哈耶克是历史虚无主义者的教师爷

 

【核心提示】哈耶克试图把深受资本主义剥削的无产阶级拉回到“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中去,以此来消弭工人阶级“社会意识的觉醒”,从而为资本主义开“万世太平”,这就是问题的实质所在。

 

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思潮、学术思潮、思想交锋、主义之争等等,无不有其外国(毋宁说是西方)的背景,历史虚无主义当然也不例外。

哈耶克与历史虚无主义关系亲密

讲到中国的历史虚无主义,有两个外国人不能不提,一个是波普尔,一个是哈耶克。对于前面那位,史学界不陌生,多有批判,这里就不去说他了。至于后面这位,史学界似乎还很少关注。这不奇怪,因为此人是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不是历史学家。而我们中国的多数史学家有个不那么好的习惯,就是对史学以外的事情不太上心。这当然是不对的。其实,这个哈耶克早在解放前就在中国流传了,近三十几年来,更是成了一些人心目中数第一的超级思想大师。您要是敢声称自己不了解哈耶克,那一定是会被人家讪笑的。

仅上述这个现象本身,就至少说明了两点:第一,别以为一提历史虚无主义,就一定不折不扣地缘起于史学界。更多的时候,它与更广泛的社会及思想背景相关,有着宽泛而切实的多重思想脉络,是一定的发展阶段的产物。像全盘西化论、民族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就与它有着清晰的血缘关系。第二,思想的渗透力与影响力,往往难以量化地予以实证,却又是确定无疑的。哈耶克与历史虚无主义的亲密关系,就是一个现成的例子。

岂止是关系亲密,哈耶克道地就是中国历史虚无主义者的教师爷。

众所周知,哈耶克是个全心全意为资本主义唱赞歌的人。为此,除了在经济学和政治学领域,以系统性的著述不遗余力地贩卖其所谓自由主义的“学理”之外,他还真的到历史学领域来伸过一小手。那就是他编了一本小册子,取名为《资本主义与历史学家》。他要通过这本小册子证明什么呢?他是要证明,以往乃至现世中人们对资本主义的种种指责,像什么“资本主义导致了工人阶级状况的恶化”啦,什么“资本家是发动战争的罪魁”啦等等,都不过是“最离谱的超级神话”。

哈耶克受不了人们去指责资本主义,但最让他受不了的,还是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的揭露。因为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历史的阐释,影响实在太大,大得主宰了过去两三代人对政治的思考,不仅已经成为了“人人皆知的历史事实”,而且还成为了人们“判断现有经济秩序的标准”。对此,哈耶克很生气,很恼怒。于是,他要发挥“以观念来破解观念”的专业特长,通过小册子来为资本主义作一篇翻案文章。

哈耶克试图为资本主义开“万世太平”

然而,哈耶克为资本主义所作的辩解,实在蹩脚得很。在他看来,资本主义不但“创造”了无产阶级,让无产阶级活了下来,而且还让无产阶级避免了贫穷,过上了富裕的生活。既然资本主义如此大慈大悲,那么,无产阶级为什么不对它感恩戴德,反而还诅咒它快些死呢?谢天谢地,哈耶克总算没有说无产阶级“没良心”,而是说那是由于“社会意识觉醒”的原因。谜底揭开了!原来,只要无产阶级思想蒙昧,资本主义就会很“美妙”。无产阶级想生活得幸福吗?那就蒙昧下去吧。

如此为资本主义唱赞歌,除了无耻,笔者实在找不出更恰当的词汇了。诚然,“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在这个方面,社会主义者从来没有否定过。但是,在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史上,“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同样是不争的事实。而且资本主义对待劳动者,甚至连农奴制度、封建专制制度都不如,因为后者尚且懂得,“为了有可能压迫一个阶级,就必须保证这个阶级至少有能够勉强维持它的奴隶般的生存的条件”,而资本主义却“甚至不能保证自己的奴隶维持奴隶的生活,因为它不得不让自己的奴隶落到不能养活它反而要它来养活的地步”。即使在今天,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相对贫困与绝对贫困,也依然是存在的。

哈耶克试图把深受资本主义剥削的无产阶级拉回到“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中去,以此来消弭工人阶级“社会意识的觉醒”,从而为资本主义开“万世太平”,这就是问题的实质所在。

比之国内的历史虚无主义者,哈耶克的目光显然更宽泛,更具有理论上刨祖坟的根本性。他在政治上反对共产党;在经济上主张彻底的自由主义;在社会形态上彻底否定社会主义,赞美资本主义,认定社会主义是“通往奴役之路”。他到历史领域来为资本主义翻案,目的是推翻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发展史。而这个根本一旦动摇,其后果可想而知。对此,哈耶克是从里到外充满自觉的。就是这样一个社会主义的敌人,一个把社会主义与纳粹画等号的反动思想家,在中文的世界里,却受到了充斥着肉麻与奴颜婢膝的赞美之声。个别有心人士,甚至以把哈耶克全盘引入中国为职志。这就是哈耶克的渗透力与影响力。说哈耶克是历史虚无主义者的教师爷,岂虚妄哉!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研究员)

 

历史虚无主义滥觞于19、20世纪之交的西方。当时资本主义已从高歌猛进、向全球不断扩张的“资本的年代”,迈入到危...

历史虚无主义滥觞于1920世纪之交的西方。当时资本主义已从高歌猛进、向全球不断扩张的“资本的年代”,迈入到危机初露的“帝国的年代”(霍布斯鲍姆语)。一些西方学者敏锐地感觉到这一点,开始质疑启蒙运动以来西方文明中所笃信的理性乐观主义、历史进步主义以及对自然的理性结构的信仰,并颂扬非理性在人类生存发展中的重要护佑作用。尼采把否定历史传统和道德原则的现象统称为虚无主义。这是历史虚无主义的由来。20世纪70年代,西方激进左派在反政府活动中遭遇政治失败之后,逐渐趋向文化领域,期望通过零星地、持久地反对政府来解构现行的体制,但它的政治色彩逐渐淡化。

本来,中国的学术土壤中并未曾独立孕育出历史虚无主义,但中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却不止一次地遭遇历史虚无主义的挑战。除了一些现实层面的原因之外,从历史哲学层面看,现阶段历史虚无主义的兴起主要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入的西方后现代主义史学思潮相关。后现代主义史学通过引入“文本”的概念和“读者”的视角试图表明,不仅未来面向人们开放,过往的历史同样是开放的,每个人完全有理由来对历史构图进行自由地“连接”或“解读”。这种理论主张有助于打破西欧中心论、反对教条的历史命定论,主张更贴近地阅读历史文本,有其合理之处,但也包含着致命的“阿基琉斯之踵”:否定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因果联系,进而否定历史规律,否定真理,由此衍生的非理性主义带来严重的社会危害。

历史虚无主义处理历史事实的方法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罔顾实际的历史进程,抽象地假设、推演,乃至否定和歪曲历史事实;二是借助反讽性和戏谑性解释,恶搞、贬损和诋毁已有定论的正面历史人物和崇高历史事件及其意义,或者彰显反面人物的“人性”,以图为之翻案。这两种类型的手法比较直接,所体现出的意识形态色彩比较明显,属于“显性”的历史虚无主义,比较容易澄清。而“隐性”的历史虚无主义则借助精心挑选或“发现”部分碎片化的历史事实,或者通过对整体历史无限细分,来实现对民族史或世界史中宏大问题的解构或重构,结果呈现一种伪造的“历史”。概言之,其基本理由是,过去的历史是由历史时空坐标中代表无数稍纵即逝“事件”的散点连缀而成。所谓的历史事实,原本就是由孤立的“事件”偶然形成,如何连接这些历史“散点”,或者赋予它们在历史解释中以大小不同的“权重”,完全取决于历史研究者个人的主观取舍和判断,因而对同一组历史事件而言,也就有了迥然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意义。这类思潮处理历史事实的手法包含一定的“技巧”,其意识形态色彩相对隐晦,但同样含有历史虚无主义元素,实践中具有较大的迷惑性,需要给予足够的警惕。

历史现象内部及其之间的联系虽然千差万别,总体上不外乎两类,即构成历史现象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因果联系和非因果联系。若要相对准确地描绘出历史的构图,廓清历史现象的真实面貌,必然离不开对历史事实之间因果关系的求索。非因果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历史现象生成变化,但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历史虚无主义者要么忽视和否定了历史事实之间的客观的内在因果联系,要么把历史事实间的相关关系同等程度地看待,不顾它们之间的“离散”程度,结果,凡是多少有些瓜葛的相关人物事件都被作为历史要素按照一定故事情节组织连接起来,都被冠以“历史记忆”、“历史再现”之名。如此,历史真相就自然完全被淹没在历史书写者五花八门的“历史叙述”活动和历史文本读者的野蛮肆意解读活动当中了;整体意义上的历史及其内含的规律由此遭到彻底的解构和否定,历史正义更是无从谈起。

为了避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批判陷入“有所虚无有所不虚无”的理论陷阱,必须坚定地捍卫因果判断在历史认识中的重要地位,并努力揭示历史现象间错综复杂的因果链条。历史事实判断构成了历史价值判断的基础,但单有历史事实判断是不够的,应当明白,面对相同的历史事实判断,如何给出客观公允的意义评价,形成一定的价值判断,其关键在于厘清历史事实中关涉的一系列影响要素之间的因果链条关系,形成有说服力的因果判断。忽略了对事实判断形成原因的求索和追溯,就容易直接给出缺乏证据支撑和逻辑支撑的价值判断,并误以为自己的价值判断是有理有据的,结果陷入价值虚无主义的泥潭。

那么,如何才能探寻到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或者确保所探寻到的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正是本质性的联系呢?对历史成因判断的求索,离不开历史研究实践经验的积累,离不开科学的研究程序和章法,但更重要的是,离不开一种科学历史观的指导。科学的历史观有助于人们少走弯路,以相对较少的代价揭示出历史的真相,而偏颇的历史观往往会将人们引入历史认识的歧途。尼采、海德格尔等思想家虽然从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初衷出发,结果却变成了历史虚无主义的“完成者”。他们之所以未能跳出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窠臼,关键在于其社会历史观的缺陷。唯物史观最重视对历史现象间内在必然性关系的揭示,是迄今为止包括全球史观、后现代史观等在内的一切历史观中,本体论最科学、认识论最具说服力、方法论最为系统的一种历史观。

当下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进入全球化背景下的深度推进阶段,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评价,有两种倾向值得警惕:一种是“虚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当性,夸大改良的历史作用和地位,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另一种是“虚无”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成就,夸大改革推进过程中出现的经济社会问题,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来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上述两种倾向把改革开放前后的历史时期割裂甚至对立起来,属于典型的历史虚无主义,是极端错误的。实际上,改革开放前后这两段时期具有内在连续性和一致性,改革开放前这一历史时期为改革开放奠定了牢固的制度基础和思想保障,改革开放为进一步发挥制度优势和思想威力提供了经济支撑。改革开放前的建设中的失误,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走向改革的轨道;改革中暴露出的深层经济社会问题表明,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始终贯穿这两个历史阶段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面对特定的时代和社会环境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实践活动,以及在这种活动推动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能力的不断增长和提升,当下“中国梦”的提出正是这种实践能力的理论升华和现实承接。两个历史阶段共同的价值旨归是,占中华民族主体的绝大多数劳动人民的解放和幸福。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教学科研部)

 

价值观对立的背后是不同的利益在起作用,更是一种同利益相关的政治诉求在起作用,这就是历史虚无主义背后强烈的现实目的。 每每谈及历史虚无主义思潮A...

价值观对立的背后是不同的利益在起作用,更是一种同利益相关的政治诉求在起作用,这就是历史虚无主义背后强烈的现实目的。

每每谈及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人们往往认为这是过于理论性的话题。而实际上,这一思潮不只存在于史学研究之中,它更以不同形式存在于我们生活所及的诸多领域。历史虚无主义早已算不上是新鲜事物,今天这一思潮时常装扮成一位粉墨登场的“真相帝”,挥舞着所谓“揭秘”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试图博取眼球、引发轰动效应。

时下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有哪些新的表现形式?这一思潮又会带来怎样的危害?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教授梁柱就相关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为何“翻案”、“重评”之风大行其道?

《中国社会科学报》:近来很多学者都关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泛滥的问题。实际上,历史虚无主义不是今天才有的思潮,在旧中国就有过。当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有哪些新的表现形式?

梁柱:我看过一幅画,画中表现的是毛泽东和饥饿的人群在一起。饥饿的人群被铁笼圈起来,像在监狱里面一样。有些人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抹黑毛泽东领导时期的新中国历史。利用我们工作中的失误加以无限夸大、丑化,这就是当前历史虚无主义的具体表现。

事实上,历史虚无主义在不同时期的表现有很大不同。旧中国时期,它主要表现为对民族文化采取轻蔑、否定的态度,认为中国什么都不如西方。历史虚无主义在当前的表现形式可谓多种多样,它更多地集中在史学领域,而影视、小说、美术等领域也或多或少受到其影响。可以说,但凡我们肯定的历史,它就统统颠覆。

例如,当前“翻案”、“重评”之风大行其道。有人提起抗战,认为只有国民党在抗战,而共产党在平型关战役中只歼灭日军53人,这些数字是他到日本靖国神社里面数出来的,以所谓的细节真实来否定敌后战场的存在及其重大作用。还有学者在美国看到了蒋介石日记,就认为可以据此认识一个真实的蒋介石,甚至据此可以重写中国近代史。我们知道,个人日记、信件、回忆录虽然是历史研究很好的资料,但这些主观资料能否作为史料使用,还需要结合整个历史背景、其他史料来证实。这位学者认为蒋介石在日记中说了很多不光彩的事情,就可以证明日记所载内容是真实的、不公开的。但当年蒋介石因中山舰事件受到指责时说,你们二十年后看我的日记好了。这表示他的日记是给别人看的。如果仅仅通过日记就推翻他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的结论,就改写整个中国近代史,那么这不是严肃的历史研究方法。汪精卫投降日本后,曾在诗中哭天抹泪表示忧国,这能说明他爱国吗?这样的研究比唯心主义的旧史学都不如,旧史学至少是以史料为依据的严肃研究。

再比如,有学者说,中国人民近代以来对外国入侵的一切抵抗都是用落后的、保守的、情绪化的东西来抗拒世界文明,中国不应该抗拒,既然落后就应该欢迎人家来侵略。还有人认为,近代以来中国只有一个要求——现代化,而现代化的要求被革命压倒了。这些观点很有迷惑性。实际上,近代中国有两大要求:一是民族独立,二是民族富强。现代化只是近代中国历史要求之一,而在民族和阶级的压迫下,不通过革命实现解放、解决制度问题,不实现民族独立,现代化是没有办法实现的。西方侵略我们的同时,的确带来了现代技术,在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有没有因此把中国带上现代化道路呢?完全没有!所以我们首先要实现的是民族独立,没有民族独立就不可能有现代化,国家也就不可能富强,这都是基本常识。诸如此类颂扬侵略有功,否定中国人民反侵略救亡斗争的论调,也是历史虚无主义的一种表现。

对毛泽东的诬蔑、抹黑和歪曲是历史虚无主义的一个重点。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开国领袖,特别是像毛泽东这样的民族英雄遭到如此的谩骂、诬蔑、抹黑。有人甚至诬蔑说《毛泽东选集》中仅有12篇文章是毛泽东自己写的,其他都是别人代写的。毛泽东所作的诗词也都是胡乔木改的。这些是不是事实呢?当然不是,有档案文件为证。现在胡乔木的女儿有机会就要做声明,说我爸爸怎么能写出毛泽东那样的诗词,相反,我爸爸的诗词有些还是请毛泽东改的。

我们不能把史学理论和史学观点上的错误都说成是历史虚无主义。学术问题可以讨论,但其中有些人背离学术研究的严肃性,而带有明确的政治目的,这一点必须警惕。

“好人不好,坏人不坏”,抽象人性论背后的诉求是什么?

《中国社会科学报》:我们讲热爱祖国,历史虚无主义者诘难“这是谁的土地”;我们弘扬中华民族优良品德,历史虚无主义者讲中华民族的“劣根性”;我们感怀革命烈士流血牺牲,历史虚无主义者讲这是“被忽悠死的炮灰”……这些对立观点背后深层的分歧是什么?

梁柱:这些认识上的分歧其实是价值观的分歧。价值观对立的背后是不同的利益在起作用,更是一种同利益相关的政治诉求在起作用,这就是历史虚无主义背后强烈的现实目的。

利益关系决定政治诉求。旧中国,广东地主和黑龙江地主对一件事情的看法几乎是一样的;现在,福建工人和湖北工人对一件事的观点也几乎是一样的,其原因就是相同的经济利益必然产生相似的观点。这就是客观存在的阶级立场决定的。现在有人以抽象的人性论代替阶级论,认为“好人不好,坏人不坏”,试图掩盖他们为旧事物辩护的错误立场。这种观点虽然迷惑性很大,但只要稍加分析就可以看到,在背后起作用的还是与经济利益相关的政治诉求。

正如邓小平曾经说过的,“他们想要走另一条道路”。这些人的改革是资本主义改革,他们的现代化是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而我们坚持的是社会主义方向、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制度。新中国是革命的产物,是革命最大的成果。所以他们首先要否定革命,就是为了否定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依据,否定今天的现实。

《中国社会科学报》:这些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对青年、对民族、对国家和未来有哪些负面影响?

梁柱:在中国共产党拨乱反正、工作重心转入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一些人以“反思历史”为名,歪曲“解放思想”的真意,从纠正“文化大革命”“左”的错误,走到“纠正”社会主义;从纠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走到全盘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从诋毁新中国的伟大成就,发展到否定中国革命的历史必然性;从丑化、妖魔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发展到贬损和否定近代中国一切进步的、革命的运动;从刻意渲染中国人的落后性,发展到否定五千年中华文明;等等。

如果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这些观点,就会开始怀疑历史,进而怀疑现实,就会削弱民族认同,产生对党、对社会主义制度的隔膜。思想乱了,理想信念失掉了,高尚的追求没有了,整个民族就会变得疯狂、可怕和危险。

历史虚无主义所散布的种种言论,不仅涉及学术领域的是非,更关系到立党立国的根本立场。我们是要维护历史本来面目,还是歪曲历史真相?是高扬民族精神,还是鼓吹妥协投降?是从历史主流中汲取精神力量,还是在历史支流中寻找负面影响?是坚持唯物史观,还是回到唯心史观?如果这些原则问题被颠倒、被消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失去立足和发展的思想基础。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历史被否定、被抹煞,也就失去了现实存在的立足点。苏联解体惨痛的历史教训值得我们认真吸取。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历史虚无主义虽然是社会思潮的支流,但必须认真对待。这种持历史虚无主义观点的人,根本上是要搞乱人心,妄图颠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需要我们高度警惕和认真对待。 

新中国带给人民的是福利,不是灾难

《中国社会科学报》:面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我们应当如何回应?

梁柱:首先,学术问题允许讨论、允许观点不同。在历史研究中,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不同,这是正常的。真正的、严肃的学术研究,允许犯错误。但诸如“中国如果做三百年殖民地,中国就现代化了”之类的看法不是学术研究。这种带有目的随意编造历史、歪曲历史的“研究”和科学的学术研究背道而驰。马克思主义史学工作者要敢于坚持真理,通过严肃的学术研究,有针对性地对历史虚无主义错误观点逐条进行批驳。

其次,在认识层面,要坚持正确的评价标准。历史虚无主义者以一些材料为依据,来否定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否定新中国前30年的成就。我们有过“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失误,但是能不能从中得出新中国的建设,特别是毛泽东领导时期的建设,带给人民的是灾难而不是福利,带给国家的是落后而不是进步?当然不能。

如何认识这些问题,就涉及评价标准的问题。判断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政策的效果应该坚持统一的标准。这个标准是什么?我想了三点:看它能不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看它能不能够促进社会进步;看它能不能够给人民带来幸福安康。我觉得,这些是很具体的标准,对哪个制度、哪个社会、哪个国家都适用。

不能评价毛泽东时期用一个标准,评价改革开放用另一个标准;不能评价封建社会用一个标准,评价社会主义的社会政策又是一个标准。我们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从总体上说带给人民的是福利,而不是灾难。我们有严重失误,这是总结经验的问题。我们对这些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定位。

陈云曾说过:“三年恢复,赶上蒋介石二十二年。”记得1964年我们国家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远在美国的原国民党政府代总统李宗仁对友人感慨:我们不能不服气,我们搞了20多年连一辆像样的单车(自行车)都造不出来,不能不服气呀!再比如,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们是在经历20年战争后,短短3年时间内,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大多数超过新中国成立前最高年份(1936年),创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医治长期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的一个奇迹。19531978年,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8.2%,其中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11.4%,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2.7%。这个增长速度不但是旧中国无法比拟的,而且与当时世界各国相比也是不低的。在这期间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填补了我国工业的许多空白,工业布局有了明显改善,内地和边疆地区都建起了不同规模的现代工业和现代交通运输业,基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工业畸形发展的局面;农田建设初见规模,效果明显,其间依靠农村集体力量修建了84000多座水库,至今仍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灌溉、发电、拦洪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科学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现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的我国航天技术就是1956年起步的……这些成就都为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任何人都否定不了的历史事实。

再次,教育部门和实际宣传部门应该做好工作。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意义最有生命力,要掌握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和中国实践相结合,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变成教条。当前,我们在思想教育中还存在过于简单、太干巴的情况。在宣传教育中,应该注意坚持“双百”方针,摆事实、讲道理。只要你掌握真理,又会表达,那么真理就一定能说服人。如果能够讲得既有气势又有例子,效果就会好很多。

最后,共产党要把自己的党管理好。有些抹黑共产党、诋毁共产主义的人恰恰就是共产党员。不相信共产主义,可以请他出党。对我们党来说,最可怕的就是理想信念的丧失。理想信念和党的组织纪律不要求公民做到,但是共产党员必须做到。共产党人要敢于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 耿雪

 

近年来,有一股思潮,在社会上广为流行,它以获取了新资料、还原历史真相、违背生理常识等为理由,对历史特别是中...

近年来,有一股思潮,在社会上广为流行,它以“获取了新资料”、“还原历史真相”、“违背生理常识”等为理由,对历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建设的历史进行任意的歪曲和解释,对已被历史盖棺定论的中华民族的败类极力进行翻案、美化,而对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英勇牺牲的英烈却百般地挑刺、丑化,以此迷惑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人。这就是时下泛滥的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的突出表现是:

1.拿出放大镜“消解历史”,专挑革命英烈下手,找出甚至捏造犄角旮旯里所谓的细节材料,力图榨出英雄们“皮包下的小”来。于是乎,雷锋因为戴了块手表、穿了件皮夹克照相,就变成了爱慕虚荣的人。刘胡兰牺牲的原因则成了因为反动派让共产党员站出来,乡亲们往后退一步,结果刘胡兰脑子反应慢,没有及时后退而遇害,似乎她的无畏精神,像是精神病人所为。董存瑞因为文艺作品高于生活的一句“为了新中国,冲啊!”就失去了英雄的光辉,甚至炸碉堡时的最后一句话也被戏说成了:“同志们,河南人是个骗子!”还有,黄继光用身体堵得住机枪子弹吗?邱少云趴在火里一动不动不违背生理常识吗?……对于他们来说,人性皆有弱点,生理都有极限,如果能够找到这些英雄人物的弱点或者被“设定”的极限,就可以消解英雄背后的光环,使他们“告别崇高”。

2.立起哈哈镜“重评历史”,揪住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不放,旨在还原出“历史的真相”来。于是乎,“共产党抗战中只杀敌851人”,20世纪60年代大饥荒中却饿死了数千万人。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不但抄袭了蒋百里的《国防论》,而且其游击战术不过是“土匪战术”,如何抵得过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狼牙山五壮士”是跳崖还是“溜崖”尚且纠缠不清的时候,为什么不看看更为悲壮的国军“中条山八百壮士跳黄河”呢?……这样的历史“重评”(实为歪曲)多了,势必会搞乱人们对许多既有的历史事件的定论和历史人物的定性,从而使他们“告别神坛”。

3.带上有色眼镜“假说历史”,在“蝴蝶效应”和“混沌理论”的指导下,历史常常玩转在风云人物的股掌间,或者翻滚在历史细节的阴沟里。如果张学良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坚定“剿共”而非“兵谏”,则不致使共产党在抗战期间做大。如果蒋介石在“重庆谈判”后不发动内战而迅即推动土地改革,则不致使国民党丢掉政权退守一隅。如果中国共产党在夺取政权之后,不再奉行列宁主义和暴力革命学说,而延续新民主主义政策,则不致使中国现代化进程在不断的阶级斗争和社会内耗中被一再拖延和阻断……如此多的“如果”加起来,可以使人类社会的演变和历史的发展由科学变为玄学,由规律变为随机。如果就这样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如果”掉,就可以使他们“告别革命”。

这些虽然只是虚无主义表现的点滴例子,但还是能折射出其“重评”的目的性。

对于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很长一段时间内,许多人看不清楚,一些人模模糊糊,甚至更有人为虎作伥。虚无主义者一方面丑化毛泽东等开国领袖和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等英雄模范人物;一方面为早有定论的汉奸、反动派、卖国贼等中华民族的败类翻案。其言论不仅在互联网上流传甚广,有的甚至在报刊上公开发表,掀起了一股否定中国革命的正确性、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法性、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逆流。如果任其发展,今天的中国就会变成昨天的苏联,今天的中共就会变成昨天的苏共。苏联之所以解体、苏共之所以垮台,就是从赫鲁晓夫“重评”斯大林(实质上是否定斯大林和苏共的历史功绩)开始,之后历任党的最高领导人都没有对赫鲁晓夫等虚无主义进行批判与纠正,以致到了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推行所谓的“改革”“新思维”,整个意识形态领域被历史虚无主义所占领,否定苏共和苏联英雄成为风气。曾经被视为“苏联英雄”的卓娅,被说成是苏联政府为了唤醒群众意识人为制造出来的“神话”和“圣徒”,甚至其一度被怀疑未能与同学搞好关系而患上了“精神病”。(参见赵嫣、胡晓光:《女英雄卓娅痛斥德军:你们无法绞死1.7亿苏联人》,《参考消息》201555日)同样地,人们不太关心斯大林被德军俘虏的儿子雅科夫是被杀还是自杀的史实,只要能够证明斯大林置至亲于不救,是一个多么冷酷的人就够了。(参见绍鸿雁:《斯大林儿子的真正死因》,《今晚报》200081日)这种长时间的“重评”、“还原真相”,彻底搞乱了人们的思想,颠覆了人们长久建立的是非观。最后,导致苏联亡党亡国。可见,“重评”并不是要“还原历史真相”,而是要颠覆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无独有偶,今天在中国掀起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其目的与当年苏联的历史虚无主义者如出一辙。就拿“超越生理极限”来说,汶川地震时的母亲可以超越生理极限将孩子护在身下这个事实可以被人理解,为什么邱少云超越生理极限就不可理解呢?至于艺术本可以高于生活的文艺作品,董存瑞只是喊出“为了新中国,冲啊!”的口号就是有违史实的,那么希特勒并没有和犹太人互换的史实,为什么却没有人质疑卓别林在《大独裁者》中的夸张“丑化”呢?如果艺术作品中的夸张表演都要“还原历史真相”的话,那么,所有战争题材的电影、电视剧中反面人物被一枪毙命,而正面人物几枪不死(甚至不倒),不是都要在“还原历史真相”的声浪中被否定吗?

可见,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目的非常明确。它从根本上讲就不是一种学术思潮,而是一种反动的政治思潮。其所反映的也不是历史问题或文化问题,而是地地道道的政治问题。

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种抗战武装力量,在敌后战场不仅牵制了日军很大的兵力,而且消灭了敌人大量的有生力量;不仅大大减轻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压力,而且使得日寇始终无法腾出兵力支持希特勒法西斯对苏联的占领。侵华日军是这样描述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作用的:“此次袭击(指八路军发动的百团大战——引者注),完全出乎我军意料之外,损失甚大,需要长时期和巨款方能恢复。”“共军对我占领区的进犯越来越频繁,已成为今后肃正工作上最严重的问题”,“共军无论在质量上、数量上均已形成抗日游击战的主力……”“蒋系军队一直处于颓势……据此,方面军将工作重点置于对共施策上”。1943年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在年度综合战报中详细公布:“敌大半为中共军,与蒋军相反,在本年交战一万五千次中,和中共的作战占七成五。在交战的二百万敌军中,半数以上也都是中共军……只有对于为华北致命伤的中共军的绝灭作战,才是华北皇军今后的重要使命。”(参见《侵华日军眼中的中共抗战》,《参考消息》2015828日第10版)如此明显的事实,历史虚无主义者不仅视而不见,而且信口雌黄:中共在敌后 “游而不击”,“共产党抗战中只杀敌851人”。如此贬低敌后战场的地位与作用,可见其险恶用心。侵华日军的记载和虚无主义者的“事实”,何为真、何为假,不是一目了然吗?原来言之凿凿的“还原历史真相”,实为地地道道的歪曲真相。好在历史的真相不会被埋没的。随着中国人民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作为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的作用越来越被世界所公认,中共在抗战中所起的中流砥柱作用也越来越为国人所肯定。

我们知道,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是非正义战争,不仅激起了全体中国人民(少数汉奸除外)的反抗,而且遭到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反对,更有许多国际友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日本侵略者最终被打败。而历史虚无主义者面对日本的侵略,不是主张“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却于民族大义于不顾,说什么如果张学良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坚定“剿共”而非“兵谏”,则不致使共产党在抗战期间做大。可见,历史虚无主义者对国共联合抗日多么反对,对“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多么推崇。从历史虚无主义者的言行看,他们连中国老百姓的觉悟都不如,更是与国际主义者的品质相差十万八千里。如果不是共产党在敌后发动人民群众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如果不是共产党的力量一天天在壮大,如果不是共产党领导的各路武装对日寇有生力量的大量消灭,日本帝国主义投降的日子不知在何时。而日本侵略者多在中国待一天,中国人民就要多遭殃一天。历史虚无主义者不从民族大义出发,只考虑党派和小团体利益的狭隘意识,注定不被广大人民所认可。

我们知道,新中国成立初期,共产党面临的是“一穷二白”、“疮痍满目”的现状,在短短的几年恢复后,全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之后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前无古人的事业,虽然在其进行中有过这样那样的失误,但在毛泽东时代,中国已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称赞的成绩,就连美国的《新闻周刊》都曾给予毛泽东很高的评价:20世纪的中国历史是毛泽东一手铸成的。而那一个世纪的历史如果没有毛泽东,也必将会是完全不同的另一面貌。他唤起了整个东方和新兴世界的崛起。美国军事作家拉瑞斯·约本·海默也给出极高的评价:是谁能让一个贫瘠的国家,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迅速崛起于世界强国的行列?是谁让一个贫弱无力的中国从此站起来了?——是毛泽东。而历史虚无主义者却只看到共产党和毛泽东的错误,而无视其对中华民族的独立(抗日战争)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作出的历史功绩,诬蔑共产党(主要是毛泽东)的政策拖延和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说什么:如果中国共产党在夺取政权之后,不再奉行列宁主义和暴力革命学说,而延续新民主主义政策,则不致使中国现代化进程在不断的阶级斗争和社会内耗中被一再拖延和阻断。这种用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和社会历史条件去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包括政党)是唯心史观的典型表现。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革命领袖是人不是神……不能因为他们伟大就把他们像神那样顶礼膜拜,不容许提出并纠正他们的失误和错误;也不能因为他们有失误和错误就全盘否定,抹杀他们的历史功绩,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这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

历史虚无主义的反人民、反正义性、反真理性注定了它的破产。

我们正在进行的斗争昭示了历史虚无主义正在破产!党的十八大以来,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乃至广大人民群众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逐步有了清醒而深刻的认识,不做历史的罪人,不做祸国殃民的害虫,实事求是成为广大人民群众遵循的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更明确表示:“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这就告诫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决不做历史虚无主义者,也决不能放任历史虚无主义蔓延甚至泛滥。目前一场围歼历史虚无主义的行动已在全国展开,很多历史虚无主义的言行受到批驳;一些长期宣扬历史虚无主义的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被人民看透本质,遭到唾弃;不少批驳历史虚无主义的言论,揭露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宣扬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文章在报刊、电台、电视台和互联网上广为传播;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群众自觉加入到与历史虚无主义进行坚决斗争的行列中来,那些表面上看起来依然嚣张的历史虚无主义言行其实已是强弩之末,一些曾经被迷惑宣扬历史虚无主义的人也开始醒悟、悔改……这一切使我们有理由作出判断:历史虚无主义正在破产!

正是历史虚无主义的唯心本质,决定了它走向破产的必然。历史虚无主义必将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的实践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摘要: 本文旨在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现象进行全方位的初步探究,分析其基本传播手段和在中国产生的影响,阐述其对中国国家...

摘要:

本文旨在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现象进行全方位的初步探究,分析其基本传播手段和在中国产生的影响,阐述其对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的威胁,探究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文化渗透的目的以及文化渗透在中国产生巨大影响力的原因,借此为维护我国国家文化安全、抵制西方文化入侵提供意见和建议。

1840年的鸦片战争,既是中国开始敞开国门、接触西方工业文明、融入世界统一体的开始,也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开展大规模文化渗透的开端。自此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文明和现代化生活方式、新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与中国完全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开始已难以置信的速度和力度冲击着中国人的神经。在东欧剧变以及苏联解体之后,挟冷战之威,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加快了对中国、对广大发展中国家乃至全世界推行文化传播和文化渗透的步伐。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宣传和推广的力度固然是前所未有的,但更值得我们重视的是,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在中国也得到了空前广泛的认可和接受,所产生的影响之大更是史无前例。所有这些现象我们都应该予以关注和研究。

一、国家文化安全的实质、基本内容和关键

国家文化安全即主权国家的主流价值体系以及建立与其上的意识形态、社会基本生活制度、语言符号系统知识系统、宗教信仰等等主要文化要素免于内部或外部敌对力量的侵蚀、破坏和颠覆,从而确保主权国家享有充分完整的文化主权,具备同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协调一致、良性互动与不断创新的文化系统,并在人民群众中间保持一种高度的民族文化认同。

国家文化安全,产生于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差异和不同,其本质是本国文化特质的保存和延续,基本内容包括:语言文字的安全、风俗习惯的安全、价值观念的安全以及生活方式的安全。国家文化安全在具有民族性的同时,也关注文化的多样性和世界性,但更强调文化的先进性和创新性,保障和促进传统和现存的民族文化沿着先进性的方向发展。另外,国家文化安全还包括国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认可,具有对本国文化的文化自尊心态。

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的方式和影响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文化渗透在冷战结束之后迅速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其传播方式也呈现出多样性和隐蔽性。

西方国家的文化传播方式主要有:()通过新闻媒体传播,西方发达国家利用自己所具有的信息技术优势和对传播媒体垄断,掌握全球话语权,宣扬其社会制度和基本价值观,对与其价值观不同的国家进行攻击和责难。()通过大众文化,借助各种传统的传播媒介和手段。如:电影、电视、广播、书籍、刊物、广告等,进行其文化产品的倾销,公开或隐蔽地推销其社会政治理念、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发展中国家的一些人特别是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通过经济领域活动的影响,借助跨国公司和对外贸易宣传其文化和价值观念,以实体商品为媒介推销本国文化。这种途径以改变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为主要目的,主要着眼于改变中国传统的文化生成环境。最常见的例子如可口可乐、肯德基和麦当劳、苹果iphone系列智能手机等具有垄断性质的西方跨国公司的产品,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购买它们或在那里进行消费是一种时尚,它们也都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通过教育途径的影响。教育是最直接改变一个人素质和思维模式的方法,也是对一个国家未来发展趋向具有决定性影响力的行为。借助经济、技术和人才等教育资源优势,西方发达国家在全球推行自己的教育价值观、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中国持续不断的出国热正是对这一现象的热切呼应。通过教育领域的文化渗透,西方国家在轻而易举地达到了输出其价值观的目的同时,还掠走了我国用大量资金培养的各领域的优秀人才。()通过新兴传媒互联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拥有对现今互联网技术和资源的绝对优势和垄断权利,凭借网络的交互性、渗透性和虚拟性等特点,经常在网络上宣扬西方价值观念,大肆传播消极腐朽的生活方式,对我国的青年一代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近年来新兴论坛和自媒体的出现和流行更加剧了这一趋势。网络游戏对中国青少年身心的影响和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

当然,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的手段多种多样,借助宗教手段、科技手段和以西方节日为载体进行传播等也是其重要方式,在此不详细阐述。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文化渗透在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它宣扬西方世界的先进性,推广西方物质、精神和制度文化,严重侵犯了我国的文化主权,使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和文化自尊不断下降。其次,它的传播和中国国民对它的肯定,是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打压,严重影响了中国民族文化自身正常的发展和演变,大幅度降低了国民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接触。另外,它冲击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理想信念,改变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大大削弱了中国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西方物质生活方式所携带的文化信息逐渐深人人心,潜移默化地影响不同社会阶层和年龄层次的人们,尤其是中国的青少年,使人们在价值观念方面产生异化,导致人们对西方文化霸权的“合法性”的认同。最后,它严重影响和阻碍了中国民族文化产业的进步和发展。中国民族文化产业起步较晚而且基础较差,在科技和创造力方面犹为薄弱,西方文化产品在国内的流行和不正当竞争挤占了中国文化产业的国内市场。

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的原因探究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要对我国输出文化产品、进行文化渗透?一般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历史、文化、国家利益和综合国力等多个方面。

()这是西方国家文化产业为自己的文化产品扩展市场、谋取商业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西方国家文化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也同样追求全球化,这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扩张性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当今西方的文化渗透活动与1819世纪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为寻求原材料、扩大工业产品的销售市场而开展殖民活动、划分势力范围的行为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文化很早就已经作为资本主义商品开始被批量生产和销售,报纸就是其典型代表。世界公认的第一张具有现代意义的报纸《牛津公报》创立于1665年,而在1825年全球第一家通讯社,即法新社的前身哈瓦斯通讯社创立之后,文化和信息的批量采购、生产和消费更是进入到标准化、规模化、全球化的阶段。最重要的标志就是1870年全球最大的三家通讯社哈瓦斯通讯社、路透社和沃尔夫通讯社签订《通讯社联盟条约》,这一协定划分了三家通讯社在全世界的“势力范围”,三家通讯社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生产和销售文化产品。这意味着文化已经与一般工业产品一样,实现其在全球的配置。文化产业在当今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西方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润。以美国为例,它的电视节目普及率世界第一,票房收入占全球电影票房总收入的三分之二。美国的文化产业总收入十几年来在出口行业中一直位居第一,早在1998年就突破600亿美元。美国因此成为世界范围内文化产业的最大受益者。

()是西方独特而先进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心态。西方发达国家国民特性中所蕴藏的坚定的“国民信仰”是产生“文化霸权”的内在原因。西方国家对其文化具有强烈的自信心和传播本民族文化的使命感,普遍认为自己是“上帝的选民”,自己的文化是先进性和现代化的代表,具有引领全球文化发展和演变的责任和使命,因此热衷于向全世界推行其政治理念、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当然也包括语言文字。此外,基督教文明内在的扩张性与征服性,使得西方民族天然地具有一种向外扩张的心理,这种心理也是导致西方国家一味地追逐世界霸权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客观方面,目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确实在文化领域的走在全世界的最前列,其文化的先进性和积极因素值得全世界借鉴,西方文化的自我更新和文化创造力也是其他国家效法的典范。西方文化目前的显著优势和领导地位是无法否认的。

()是西方国家具有在政治、经济、军事、舆论话语权和科技等客观物质方面所占有的绝对优势。这是西方国家推行其文化霸权的物质基础。在经济上,目前美国的年国民生产总值占全球经济总量的27%,欧盟的总和比美国稍高一点,两者相加已经占到全球经济总量的六成左右。美国经济已经保持了近10年的连续增长,在新经济体系中处于领先地位。在政治方面,西方国家在全球大众传媒中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在相当程度上控制着世界舆论乃至人们的思想。他们基本上可以左右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贸组织的决策,在联合国也处于优势地位。在军事方面,美国的军事实力等于中小非西方国家的总和,军事科技占有绝对领先地位,在世界所有重要地区保持着军事存在。作为西方国家军事组织的北约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军事集团,其规模还在不断膨胀。没有如此强大的实力做后盾,就形成不了文化霸权在实际外交操作中的地位。

()是因为西方国家正把文化渗透作为控制他国民众思想和精神生活、实现其政治目的的有效手段。其目标是所有发展中国家乃至全世界。文化传播在他们看来已经成为一种可以操控的政治资源,他们有意识、有目地把它作为实现国家利益的一种特殊工具。通过把自己的文化打造为衡量一切文化的标准和尺度,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他国受众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实现对其思想和精神生活的控制,借以实现西方国家的政治目的。关于这一点可以引用美国20世纪初的教育界名流,伊利诺伊大学校长詹姆斯的话作为参照,他是促使美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用于中国学生赴美留学的关键人物之一,“为了扩张精神上的影响而花些钱,即使从物质意义上说,也能够比用别的方法获得更多。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为可靠。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哪一个国家就能够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如果美国在三十年以前,已经做到把中国留学生潮流引向这一个国家来,并使这股潮流扩大,那么,我们现在一定能够使用最圆满与最巧妙的方式控制中国的发展,使用一种从知识与精神上支配中国领袖的方式。”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汉斯·摩根索在其著作中也说:“它(美国的文化渗透政策)的目的不在于攻占他国的领土或控制其经济生活,而在于制服和控制人的头脑,作为改变两国权力关系的工具。”

()从中国国家安全的角度和现今的国际形势来看,西方对中国的文化渗透是其“西化”和“分化”中国,实现削弱甚至瓦解中国的战略图谋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冷战的结束,西方国家已经认识到单纯依靠军事干预、政治压迫、经济剥削已经不能适应当今国际社会的发展,转而通过向其他国家推行文化霸权来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和主要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成为他们首当其冲的目标。美国针对中国所制定的文化渗透战略在著名的“十条戒律”中可见一斑,尽管这一文件的权威性还有待考证,但其清晰地表达了美国对中国文化侵略的意图和手段。“第二条,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传播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新式的宗教传播。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第九条,要利用所有的资源,甚至举手投足,一言一笑,都足以破坏他们的传统价值。我们要利用一切来毁灭他们的道德人心。摧毁他们的自尊自信的钥匙,就是尽量打击他们刻苦耐劳的精神。”尤其是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剧变,使西方国家看到了利用文化进行“和平演变”的巨大力量,同时也加强了他们运用文化手段来“西化”其他非西方国家的信念。总而言之,西方对中国和整个世界的文化传播与渗透,既源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受到当今全球化和国际格局的影响;既是1819世纪西方全球扩张的延续,也因为时代和环境的不同而呈现出新的特点;既是西方国家物质力量和政治制度支持下的产物,又与之相互补充,反过来巩固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的支配和主导地位。

四、西方文化在我国产生巨大影响力的原因分析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文化入渗透,有着它们深刻经济和文化根源与深远的政治目的,是在研究中不可忽略的因素。但另一方面,西方文化在中国民众中产生的影响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已经到了瞠目结舌的程度,正如许多人所担心的那样,“现在的中国社会,似乎已经朝着美国希望的样子发展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即为什么中国民众对西方文化有着如此的认可度和亲和力?

要解释这个问题,首先要辨析中国民族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及高雅文化、民间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的区别。另外,这与中国当前的社会环境和大众心理有关。

()是中国民众对中西方文化的态度。在目前中国大众的普遍心理和价值观中,西方工业文化和其代表的现代文明一直是先进的象征,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正确趋势。而作为对比,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是落后的和封闭的,是对人性禁锢的象征。这种观点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产生,经过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大幅度强化而定型,在改革开放后又得到进一步巩固。在中国绝大多数人看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主义国家是时尚和潮流的代表,是值得仿效的对象。这一想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一种文化偏见。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确实具有落后和不合理的文化内涵,但其中也不乏积极因素和可以适应时代发展而做出调整的成分。西方文化传统中的民主和科学精神、自由和平等意识、人文主义思想以及竞争和开拓的精神是其积极因素,但西方文化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消费主义,都带有明显的消极色彩。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没有优劣之分,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也可以视为相互交流借鉴的基础。

()是西方文化传播以大众文化为主体,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渗透和输出的文化产品,其本质都是现代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具有商品化和标准化两个基本特征,更具体地说,大众文化具有以下特点:属性的商品化、传播的媒介化、制作的标准化、审美的日常化、形式的娱乐化、趣味的时尚化。实际上追本溯源,“文化产业”一词最早也是针对大众文化的商业化与市场化而使用的。德国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当今社会存在三种文化形态,即面向精神层面的高雅艺术文化,面向生活层面的民间文化,还有面向消费层面的大众文化。大众文化作为目前的主流文化,比传统的高雅艺术文化和民间文化更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大众文化的本质和最大的负面作用是对大众精神的操纵和控制。西方大众文化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引发人的感官刺激和欲望的及时性、一次性消费文化,这对当前中国的社会大众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另外,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和媒体管制解除,目前西方国家的大众传媒几乎都在垄断资产阶级的掌握中,以传媒巨头的形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并把其传播视野扩展到全世界。这方面的典型如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其自我定位就是:滚动的、现场的、全球的新闻报道。尽管秉持客观性报道原则,但西方新闻传播仍然带有明显的偏见和政治意图。这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安全和社会大众心理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当前中国社会状况和大众心理也是西方文化渗透在中国产生巨大作用的原因之一。1、众所周知,经过近代的屈辱历史和中国传统社会体系的瓦解,加上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在中国古代占绝对统治地位的传统价值观和信仰体系早已丧失了其地位和作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随着西方文化的重新涌入,中国社会文化呈现出多样化和选择性的趋势,中国社会大众也从原先单一的共产主义信仰体系演变为目前多元化的价值体系。社会成员的自主意识和选择意识也大大增强。许多不正确的价值观念开始流行,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社会大众对西方文化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认可度和亲和力。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市场经济的实际运行,再加上加入世贸组织,这些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是空前的、持久的,也是极为深刻的。中国借鉴西方国家文化和制度的优点并积极投身全球化,加强与世界的联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为西方的文化渗透提供了更为合适的客观条件。总而言之,中国自觉的社会改造使当前中国社会和大众心理更加接近西方国家,这使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渗透更能得到认同和支持。3、在另一方面,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改革所产生的社会问题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制度体系本身存在的问题也更加明显地暴露了出来。物价上涨、房价过高、贫富差距过大、贪污受贿等腐败问题日益严重、城乡和地区发展不平衡,这些社会问题对维持政府公信力和社会稳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在不断下降,维稳成为政府的首要任务和重大课题。在这种社会条件下,西方文化和制度在中国民众眼中呈现出更强的吸引力。4、中国目前的文化体制仍然以政府为主导,媒体主要以政府宣传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的形式出现,社会大众对当今中国社会主流媒体的认可度并不高,转而把目光投向西方传媒和独立运营的商业传媒。所有这些都导致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广泛认可和接受。

五、对维护我国国家文化安全、抵制西方文化入侵所提出的建议

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大规模的的文化渗透和文化侵略现象,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上提高对维护国家文化安全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积极应对西方国家的文化入侵并制定相应政策,坚决捍卫国家文化安全,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更好地在新世纪发扬光大,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和立于不败之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应对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和文化侵略,首先要确定正确对待中西方文化的宏观基本态度和措施。()对于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我们要予以客观评价。既不可全盘否定,也不能完全肯定;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要有更为自觉的认识,要给予祖先为我们留下来的传统文化一个恰当的定位,要有一个全面的梳理和扬弃。简单地说,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对于西方国家的文化,当然不能简单地视其为现代化和人类先进文明的代表,也不能因为它的渗透性和扩张性而视其为洪水猛兽,一概予以拒绝和抵制。我们应该加强对西方国家历史、社会和文化的研究,正确认识西方文化的本质。对于西方文化中的先进内涵,我们要在积极引进后加以学习并使之中国化,在学习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同时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西方文化霸权的实质和文化渗透的危害,要从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高度坚决抵制西方文化中的不良观念和腐朽成分。

()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在抵制西方文化渗透、反对其文化霸权的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地向全世界介绍和宣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展示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参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这也是对西方文化渗透和入侵的一种积极防御。当然,我们必须要以承认文化的世界性和多样性为前提,建议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在地位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借鉴,而不是走西方国家文化霸权的道路。

()推动文化创新,提升我国的文化创造力,保持文化先进性。国家文化安全的本质是一个国家文化特质的保持和延续,更是保障和促进传统和现存民族文化沿着先进性的方向发展。我们应该立足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实践,利用本民族文化和全球文化的合理资源,推陈出新、继往开来,批判扬弃、创造转化,锻铸出新型的文化形态。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的具体措施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加快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为我国的文化建设和文化繁荣提供强大的物质保障。()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国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我们应该积极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的发展,优化文化资源配置,通过高新技术和文化产业的结合增强其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深化文化体制和机制改革,改变现有的文化管理体制,使其规范化、高效化,增强文化创造力和活力,活跃文化市场和文化氛围。()在理论研究和宣传领域,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主流意识形态融入到民族文化之中,以此积蓄文化势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和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我们应该运筹国际文化战略,推动建立和平、平等、公正、合理的国际文化新秩序。

总之,我们强调中国国家文化安全问题,但它并不仅仅是文化领域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最终实现,中华民族能否重新振兴的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问题。因此,在当前西方文化霸权日益向全球扩张,特别是已经开始威胁到中国的文化安全以至政治、经济安全的今天,我们更加不能掉以轻心,而是必须及早地作出战略抉择和安排,以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子杉.国家的选择与安全[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2]刘跃进.国家安全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我国的民族精神[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507061.htm

[5]石中英论国家文化安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5.

[6]弗兰克·宁科维奇.美国对外文化关系的历史轨迹[J].编译参考,1991(8).

[7]肖华锋,邓晓伟.从“文化帝国主义”看美国的文化扩张[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09.

[8]孟健.文化帝国主义的传播与中国影视文化的反弹[J].现代传播,2001(1):6-8.

[9]河清.全球化与国家意识的衰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0.

[10]可口可乐成饮料大赢家[N].北京青年报,2002(9).

[11]吴兴南,林善炜.全球化与未来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326.

[12]房宁.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341.

[1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报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4]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习近平总书记对国企改革做过一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强调:要坚持国有企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动摇,坚持把国有企业搞好、把国有企业做大做...

习近平总书记对国企改革做过一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强调:要坚持国有企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动摇,坚持把国有企业搞好、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不动摇;对国有企业要有制度自信,深化国企改革要沿着符合国情的道路去改;要搞好经济、搞好企业、搞好国有企业,把实体经济抓上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即“三个有利于”标准,为深化国企改革提供了基本的目标指向、工作遵循和检验依据。中央关于深化国企改革的指导意见,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部署要求上做出了全面安排,是对总书记有关讲话精神的系统体现,我们应该深入学习、准确理解和贯彻落实。从一个时期改革实践和舆论影响看,理解和贯彻中央国企改革意见,必须注意防止几种偏向。

1.不能偏离改革主旨,为混而混、硬性混改

国企改革指导思想表明,改革目的在于“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其关键在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发展混合所有制,是国企改革可选择的一种形式和途径,但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更不是目的,不能指望“一混了之”、“一混就灵”。中央对“混改”强调的重点,一是以“转换机制”、“放大国资功能”为出发点;二是要“稳妥推动”;三是从实际出发,“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盖,不设时间表,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目前一些省市将“混改”当成国企改革主要目标,不顾实际、不讲条件地下达硬指标、硬任务,规定完成“混改”时间进度表,搞“混改大跃进”的做法,应该尽快纠正。

2.不能偏离混合本意,让私资外资单向混国资

国企发展混合所有制,很重要的一条,是为了通过各种资本相互混合、交叉持股,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中央确定的基本原则中,表述为“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积极促进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显然是指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国有经济主导的前提下,促进各种资本平等互混,而不是只混国资,且“国有资本、集体资本”排在“非公有资本”前面,也说明国有经济及整个公有经济在我国地位重要,没有任何理由把“混改”等同于“国退私进”、“国退外进”。应看到,目前各地已出台的国企改革方案,几乎毫无例外都是要求国企向私资外资敞开大门,而对国资混出去不做部署、不提要求,这就会在事实上把“混改”搞成“单向混国资”,使“交叉持股”沦为空话。这次中央意见非常明确,既鼓励非国有资本投资主体参与国企改制重组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增资扩股以及企业经营管理,又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发挥国资运作平台作用,不只是为“退”,更是为“进”。鼓励国资以公共服务、高新技术、生态环保、战略性产业为重点领域,对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强的非国有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实现股权融合、战略合作、资源整合。这是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使命和责任,可不能把这条当作说说而已,漠然置之。

3.不能偏离功能定位,在竞争领域搞国退民进,放弃控股

国企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这是根据国资战略定位、国企实际作用和发展目标做出的基本功能界定,以便分类改革和监管,提高改革的针对性、监管的有效性、考核评价的科学性。但绝不可理解为公益类企业才需要国资控制,商业类企业国资就可以放弃控股,甚至全面退出。我国国企绝大部分都是处于竞争性领域的商业类企业,国有经济要发挥主导和支柱作用,必须通过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具备有效控制其他社会资本的实力来实现。控股是一种产权竞争,是在融资共进中竞大竞强。国企一旦放弃控股权,就成为私有性质的混合经济体,就不再是国企。因此,中央要求商业类国企,总体上按照市场化运作,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目标,独立经营、优胜劣汰;具体则进一步区分不同功能定位,把握不同力度的控股要求。对主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承担重大专项任务的商业类国企,确保国资控股地位,支持非国有资本参股;对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企,可采取国资绝对控股、相对控股或参股三种形式,如何选择,也应当依据“三个有利于”。显然,这种导向就是要国企在改革中以积极进取的姿态参与竞争,越是效益好的领域越不能撤出,有条件控股就应坚决控股,绝不要犯傻,搞什么“见利就让”、“只混不控”、“不设底线”。

4.不能偏离中国特色,把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等同于照搬西方

习总书记强调,对国有企业要有制度自信,要沿着符合国情的道路去改。“制度自信”如果不落到企业微观制度基础上,那就成了空话。这些年国企管理暴露出种种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企业改制中生搬硬套、食洋不化、机制脱节带来的制度性漏洞。一些国企引入公司制后,在现实管理中党委集体领导被边缘化,民主管理监督也被严重削弱,权力制约出现“真空”。国企高管腐败、利益输送、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侵吞、贪污、输送、挥霍现象大量发生,问题触目惊心。这说明,西方那一套服从私人资本利益及其代理人意志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可能自动适应公有财产维护、经营和管理的要求,相反,一旦与利益集团结合,极易变成“公权私用”的制度工具,为财产化公为私提供便捷之径。国企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必须把适应市场运行和发挥社会主义优势结合起来。中央意见在企业制度建设上的突出特点:一个是坚持党的领导,这是中国特色国有企业制度的根本原则和独特优势。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确立国企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明确其政治核心作用和选人用人、反腐治吏等权责。再一个是强化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强调要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加强企业职工民主监督,建立健全包括“出资人”监督、审计监督、纪检监察巡视等在内的外部监督机制,完善国资国企信息公开制度,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可以说,这是企业制度设计的两条底线,一保国企“不变质”,二保国资“不流失”,对国企改革及其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性、关键性的制度保证。中国国情不同于西方,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不能削足适履、自废武功,应当树立雄心壮志,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国企制度,用规范、民主、廉洁、高效的形象影响世界,显示强大生命力。

5.不能偏离实体经济,片面导致只管资本,不管企业

有种流行说法,今后国家将由过去管国企变为管国资,只要资本运作有效益,企业不用管也管不着了。这是一种令人担心的倾向!习总书记强调,搞好国有企业,把实体经济抓上去。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基础和关键在实体经济,不能光看资本增值数量,更要看资产实际质量。资本富国,不等于经济强国。只重资本价值形态,不顾实物形态,一国经济岂不成建在虚拟世界的空中楼阁。中国是13亿多人口的大国,靠炒股票是炒不出中国梦的。在资本市场上,无论是让国资被人家玩于股掌,还是为了国资保值将关系国计民生的实体经济拋之不顾,都是对国家对人民不负责任。中央意见所讲“以管企业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的转变”,是专门对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提出的职能转变要求,“为主”不是一概不管,更不代表国家对国企放任不管。国资监管机构转变职能,要科学界定“出资人”监管的边界,处理好增强企业自主经营活力与强化国有资产监管的关系,该管的科学管理、决不缺位,不该管的依法放权、决不越位。从实质上讲,以管资本为主,是为了从价值形态更加集中有效地加强对国企整体结构、经营发展方向和效益的调节、监督和管控。相应地,通过完善国资授权经营体制,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属于企业自己的管理事项由企业分级管理解决。国家还要运用法律手段,全面推进依法治企;通过加强和改进党对国企的领导,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企业的正确方向。所以,不能把“管资本为主”演变成国家不管国企、放弃国企。说到底,抓好国企,才能抓好实体经济,才有我国经济立于不败的支柱和基石,靠别的是靠不住的。

(本文基本内容发表于1020日《中国社会科学报》,题为《国企改革必须防止几种偏向》,此为全文;作者是昆仑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高级研究员,国务院国资委国企理论宣传特约研究员)

 

20世纪末以来世界金融危机频繁爆发,如墨西哥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阿根廷债务危机等,对资本主义经济形成了巨大冲击。尤其...

20世纪末以来世界金融危机频繁爆发,如墨西哥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阿根廷债务危机等,对资本主义经济形成了巨大冲击。尤其是2008年始于美国并波及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给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造成了严重损失,进而引发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反思。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试图遏制金融资本的过度发展,扭转经济金融化的趋势。然而,这些举措效果有限,经济金融化并未得到根本性遏制。

一、经济金融化诱发资本主义经济动荡

经济金融化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逐渐发展成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并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导致虚拟经济日益脱离实体经济、诱发经济危机的重要因素。

1.经济金融化逐渐成为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陷入滞胀,实体经济的利润率随之大幅下滑。整个70年代,美国经济的利润率只有4.2%,非金融企业部门的税后利润率更是由1966年的9%急剧降至1982年的3%。为解决经济停滞和产能过剩、阻止利润率进一步下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启了经济金融化的新路径,试图通过积极发展金融部门来吸收大量剩余资本,并借助资产升值的财富效应间接刺激需求。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新自由主义成为主流思潮促使各国放松了对金融机构的管制。20世纪80年代,美国通过了《存款机构放松管制和货币控制法》、《加恩·圣杰曼存款机构法》,使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可以自由地追逐最大利润。1999年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更是实现了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的转变,商业银行开始大规模从事投资银行的活动。在国际上,通过迫使发展中国家放松对资本和金融市场的管制,金融资本得以在全球迅猛扩张。经济金融化也由此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重要特征。

2. 经济金融化是诱发危机的重要因素。金融化首先表现为金融资产的规模空前增大。2007年,全球金融体系内的商业银行资产余额、未偿债券余额和股票市值达230万亿美元,是当年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4.21倍。其次,金融资本日益虚拟化。2007年,全球外汇市场的日均交易额达到3.2万亿美元,全球衍生品名义价值高达630万亿美元,为同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11.81倍。第三,金融业利润迅速增加。如美国金融业利润占国内总利润的比重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不足20%剧增至2002年的45%。第四,非金融企业的金融化,即非金融企业中金融资产及其创造的利润明显上升。以美国的通用电气为例,2002年通用电气属下的GE金融公司总资产近5000亿美元,该年度收入545亿美元,占通用电气总收入的41%,净利润36亿美元,对通用电气的利润贡献超过了40%

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导致虚拟经济过度膨胀,而实体经济日益萎缩,无法支撑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金融化导致收入差距拉大,有效需求不足必然引发经济危机。

二、金融改革未能遏制经济金融化的发展态势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经济金融化成为各界批判的焦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西蒙·约翰逊教授就指出,“金融无监管是走向灾难的药方。”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雷格·罗伯茨更是断言缺乏监管的金融业或将导致西方文明毁灭。针对这一现状,西方政府推出了若干金融改革举措,力图遏制经济金融化的态势,以便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石。

1.危机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改革举措。为遏制金融资本的过度发展,西方国家纷纷把加大对金融资本的监管作为改革重点,以求改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脱节的现状。

一是制定金融监管改革法案,从法律上提供支持和依据。美国于2010721日签署了《多德—弗兰克法案》,对高管薪酬、风险交易、衍生品、消费信贷等设定了新规则。欧盟在2008年和2009年分别出台了《德拉鲁西埃报告》和《欧洲金融监管方案》。英国制定了《2010年金融服务法》和《2012金融服务法》,将“金融稳定目标”新增为金融服务局的法定目标之一。日本在《金融商品销售法》、《金融商品交易法》中增加了有关消费者保护条款。德国制定了针对虚拟经济的《金融市场稳定法》。

二是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建立新的监管协调机制以防范和监控市场系统性风险。美国设立了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着手解决金融机构“大到不能倒”的问题,主要负责检查和处理威胁国家金融稳定的系统性风险,监管方式从分业分散监管向统一集中监管转变;授权美联储对规模最大且结构最复杂的美国金融机构进行监管。英国确立了英格兰银行在金融稳定中的核心地位,并在英格兰银行下设金融政策委员会和审慎监管局,分别承担对英国宏观金融体系进行监管和微观审慎管理的责任,以消除或减少系统性风险,增强金融体系抗风险的能力。欧盟设立了宏观审慎的欧洲金融风险委员会,主要用于评估金融风险和预防金融危机。

三是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金融危机发生后,信用评级机构的客观性、及时性和可信性备受质疑。为改变这一现状,美国《多德—弗兰克法案》规定在证券交易委员会中创建一个信用评级办公室,拥有对信用评级机构进行监管和处罚的权利。对国家认可的信用评级组织至少每年要检查一次并公布结果。同时要求这些评级组织向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年度报告,对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等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价。

四是对金融企业高管的薪酬进行限制。欧盟从2012年起严格限制欧洲银行业高管的奖金数额,并为银行设定新的资本金要求,以遏制过度冒险行为。根据新规定,欧洲银行必须将现金红利的比例限制在红利总额的30%以内,数额特别巨大的则限制在20%以内。美国《多德—弗兰克法案》规定,所有上市企业都必须执行每三年至少一次的“股东决定薪酬”投票,对高管薪酬及其机制进行表决。同时,根据美国政府的规定,接受政府援助的企业高管现金薪酬不得超过50万美元,额外薪酬必须以限制性股票的形式发放,而且要等公司归还政府注资后方可授予。

2.金融改革效果有限,经济金融化仍然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隐患。危机后的金融改革尽管从多方面加强了监管,但效果并不明显,相反,西方政府对金融垄断资本的救助使其顺利度过危机,金融化仍然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重要特征。

首先,金融资本总量和金融业利润再创新高。根据美国数据追踪和研究企业SNL金融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银行业在2013年第一季度的净利润为403.6亿美元,2014年第二季度净利润为402.4亿美元,分别达到了至少23年以来利润纪录的前两位,且金融业的利润远远超过制造业,占到美国企业部门利润的40%以上。

其次,金融衍生品交易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危机后,尽管场内衍生品交易有所缩减,场外衍生品交易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对G10和瑞士等11个国家的主要银行和交易商进行的调查统计显示,场外衍生品未平仓合约名义价值从1998年的80万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底的633万亿美元,增长了约8倍。场外衍生品合约市场总值则从1998年的3.2万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底的24.7万亿美元,增长了7.7倍。由于场外市场的规模远大于场内市场的规模,如2012年末场外衍生品未平仓合约名义价值是交易所场内交易的12倍左右,因此,监管政策并未使金融衍生品交易总量得到有效控制。

第三,影子银行业务增长迅猛。20国集团下属国际金融稳定局(FSB)发布的2013年统计报告指出,全球影子银行业务规模从2002年的26万亿美元,急速扩张到2007年的62万亿美元。虽然2008年之后业务有所下降,但新的金融监管政策导致许多衍生品业务从商业银行流向影子银行,2011年,业务规模迅速恢复增长到67万亿美元,2013年剧增到超过73万亿美元。其中,美国影子银行资产在2011年高达23万亿美元,雄踞各国非银行信用资产之首。

第四,金融资本的垄断有增无减。2012年,仅摩根大通、高盛与花旗银行3家金融机构投资银行业务的净利润就占到了全球投资银行业的1/32013年,美国最大的6家银行拥有美国金融系统67%的资产,其资产总量比2008年增加了37%

三、经济金融化必将在未来加剧资本主义经济动荡

资本主义发展史已经证明经济过度金融化必然引发经济危机,而在资本主义国家“劫贫济富”的政策下,经济金融化现象更为严重,这不仅将进一步加剧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的脱节,也将加剧资本主义积累的危机和全球的阶级对抗,资本主义经济动荡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危机将不可避免。

1.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脱节仍然严重。经济金融化空前强化了金融资本的力量,加剧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脱节,也使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空心化现象严重。为扭转这一局面,欧美纷纷出台了推动再工业化的系列计划和法案。

然而,与金融资本在危机后迅速恢复并得以发展的情况相反,资本主义国家试图在实体经济领域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整个制造业乃至实体经济复苏和发展的目标远未实现。首先,从制造业在GDP产值中的比重来看,欧洲多国只是止住了急剧下降的趋势,并未出现明显的回升,即使再工业化取得较好效果的美国也提升有限。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09年制造业在GDP产值中的比重为11.92%2010年后,在美国多项鼓励制造业回流政策的作用下,该比重仅稍有增加,2010年至2013年分别为12.23%12.38%12.52%12.38%,增幅并不明显。其次,再工业化未能有效提高就业率。欧元区2014年的失业率超过了11%,其中,意大利年轻人失业率近40%,西班牙失业率高达47%左右。美国制造业尽管增加了近90万个就业岗位,但却远少于20002009年间制造业流失的600万个工作岗位。同时,劳动参与率仍处在较低水平。20159月,美国劳动参与率仅为62.4%,创38年最低值。第三,本轮再工业化重点发展的行业对各国制造业的需求拉动效应有限,更难以带动整个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美国重点发展的清洁能源行业为例,目前,油气密集型产业在美国制造业中所占比例仅为百分之十几,在美国GDP中所占比重更是只有1.2%,难以形成对整个经济的强烈拉动作用。

2.金融化为引发大规模甚至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提供了更多的方式和手段。20世纪末期以来,金融危机时常发生并迅速扩散,与金融资本的灵活性、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和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等密切相关。经济的金融化为危机的产生和扩散提供了更多的方式和手段。一是投机性资本为牟取暴利,往往利用其庞大资金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市场进行冲击,使其陷入金融和经济动荡。在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中都可以看到投机资本的影子。二是金融资本会加剧危机的国际传导和扩散。最明显的例证是,在本次危机中,国际评级机构和投机者的逐利投机行为加剧了金融市场的动荡。第三,在金融化和全球化的共同作用下,金融市场的羊群效应会造成金融恐慌迅速传播,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危机蔓延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如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发端于泰国,并迅速传染到其他东南亚国家,其后又冲击了俄罗斯,并在一定程度上扩散到了拉丁美洲。

3.金融化加剧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更易引发全面的社会危机。金融化在加强资本力量的同时,也丰富了资本追求和压榨剩余价值的手段和方式,各种金融创新工具成为新的剥削手段,致使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

2008年危机发生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已经掀起了新的高潮,欧美声势浩大的工人运动和社会运动此起彼伏。随着危机的蔓延,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力量的反动属性越来越清晰,因而在工人运动中政治诉求逐渐显现,出现了“终结资本主义制度”等口号。同时,在这一阶段,工人运动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国际联合,如20121114,欧洲工会联盟在欧洲20多个国家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欧洲团结行动日”示威游行, 201551日,意大利、韩国等多个国家同时爆发了以“抗击资本主义”为名义的示威游行。随着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的加剧,工人阶级所遭受的剥削和压榨也将进一步加强,资产阶级所面临的反抗将日益增强,资本主义国家在未来也必将面临更大规模的全面的社会危机。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学好和用好政治经济学”,就是要求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学好和用好政治经济学”,就是要求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讲,马克思的《资本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依据和思想武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是《资本论》在中国现阶段的实际运用和创新发展。过去,人们仅仅认为《资本论》是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特殊规律的理论,忽视了《资本论》同时也是揭示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理论。资本主义经济的实质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私有制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只要撇开资本主义经济的特殊性质,《资本论》中关于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理论,对于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完全适用的,因而马克思的《资本论》仍然是我们创新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

一、《资本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理论依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不仅有实践需要,而且有理论来源。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的关于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理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1、商品交换不是私有制而是原始公有制的产物

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商品交换是在共同体的尽头,在它们与别的共同体或其成员接触的地方开始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06页)这一历史表明,是先有商品交换,后有私有制的形成和发展。由此可以推断,在消灭私有制以后,公有企业之间以及公有经济内部的经济主体之间,仍然可以进行商品交换。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等多种所有制形式,更需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

2、市场经济是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有效形式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2章中讲过,在商品交换中“人们彼此只是作为商品的代表即商品所有者而存在,”而不问生产该商品的要素归谁所有。(同上,第102103页)这一事实说明,经过市场实现的商品交换,对不同所有者都是公平的。这一规律表明,市场经济既可以与生产要素的私有制结合,又可以与生产要素的公有制结合。这就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邓小平正是从实践中认识到这一规律,明确指出:“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7页)这就从理论上彻底否定了只有资本主义才能搞市场经济的思想认识,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3、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在市场经济上的本质区别及联系

大家经常要问,资本主义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也搞市场经济,二者究竟有什么区别呢?有的人甚至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挂着“社会主义”招牌的资本主义经济,二者没有区别。这实际上是不了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和必然联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之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32页)这就是说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所有制变化有一个辩证否定的扬弃过程。第一次否定,从小生产市场经济转变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扬的是私有制,弃的是小生产;第二次否定,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扬的是大生产,弃的是私有制。通过两次否定,使市场经济在大生产和公有制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资本论》帮助我们理解了市场经济从本源、变异到复归的历史演变,解决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有本质区别,又有必然联系的问题。这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本源在更高层面上的复归,为我们理直气壮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指明了方向、铺平了道路。

二、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联系和外在矛盾

关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到底是对立的还是统一的,二者能否有机结合的问题,分歧很大,争论很多,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正确认识和揭示它们的内在联系和外在矛盾。

1、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的三种理论

第一种是对立论,认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是完全对立的,不能相容的。搞社会主义就要否定市场经济,搞市场经济就是恢复资本主义,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我们摒弃了这种观点,认为市场经济不具有基本制度的性质,它可以与不同的经济制度相结合,因而我们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至今还有人认为,社会主义搞市场经济,实质是挂“社会主义”招牌走资本主义道路,说明对立论还有市场,仍在延续。

第二种是中性论,认为市场经济没有基本制度的特性,而是一种经济手段和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和形式,因而是中性的。这就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创新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邓小平用战争的经验证明,市场经济跟打仗的武器一样,本身没有基本制度特性。市场经济只是手段和方法,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而且用了以后效果更好,使生产力显著提高了。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更充分地显示出来。

第三种是内在联系论,这是在中性论基础上进行的深化和发展。实践证明,我们既不能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看成是对立的,也不能把市场经济仅仅看成是中性的,而要看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联系,以及使它们有机结合的必然性。而对于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产生的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甚至出现的尔虞我诈等问题,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运动形式造成的,而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与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有充分的理论依据,而且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2、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本质上的一致性

虽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但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具有一致性的,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满足需要。商品首先必须有使用价值,如果商品没有用,就不会有人去买,其价值就不能实现。所以市场经济第一个本质要求是商品有用,其使用价值能满足社会需要。而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就是满足需要,要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所以在社会主义社会通过发展市场经济来满足人民需要,成为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主要途径和基本方式。

第二,劳动平等。商品除了有使用价值外,还要有价值,并通过交换来实现,所以市场经济第二个本质要求是劳动平等。商品交换本质上是等价交换,价值是抽象劳动的凝结,等价交换实质是等量劳动相交换,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劳动平等的生产关系。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目标之一,就是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实现劳动平等和共同富裕。因此,劳动平等是发展市场经济和健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共同要求。

第三,发展生产力。从本质上讲,市场经济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和形式。价值规律和价值增值规律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实践表明,有了市场经济,生产力就发展;否定了市场经济,生产力就衰退。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生产满足不了需要,样样都要凭票供应。而搞了市场经济以后,人们满足需要的程度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充分显示出来了。可见,发展市场经济成为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大力发展生产力和满足人民需要的有效途径和可靠方法。

3、消除商品和货币拜物教的消极影响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存在着内在一致性,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所以这一阶段市场经济的实现形式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还有矛盾的方面。市场经济实现形式的最大特点,是人与人的关系要通过物与物的形式来实现。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揭示的,所有商品的交换,实质是人们在交换劳动,但是“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9页)这就产生了物的关系掩盖人的关系的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在思想觉悟不高和法制管理不严的情况下,使人们产生了对物的盲目崇拜,导致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对经济社会形成消极破坏作用。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需要特别重视和加以解决的现实问题。现在党中央加大了反腐力度,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为深化改革排除障碍。有些人依靠过去的改革获得不少利益,成为既得利益者,现在要深化改革他们就不愿意了。因此,要使全体人民都能分享改革的成果,就必须冲破这些人的利益藩篱,为改革清除障碍、铺平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资本论》所揭示的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原理,对我们清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权力拜物教等腐败问题,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强法制建设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相互关系

《资本论》和西方经济学在解决要素收入问题时的根本区别在于,西方经济学只从现象出发来解决问题,因而割裂了劳动价值论和要素分配论之间的必然联系。而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就在于,他在解决了劳动价值论的同时,又解决了按要素分配的问题,并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就为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结合奠定了理论基础。社会主义要搞按劳分配,市场经济要实行按要素分配,二者能否结合?我们知道价值是劳动创造的,按劳分配是符合劳动价值论的,但是为什么还要按要素分配呢?这就是马克思比西方经济学高明的地方。马克思指出,商品有两个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是劳动创造的,使用价值是多要素共同创造的,使用价值又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如果不承认其他要素也要参与价值分配,那么其他要素的所有者就不愿意参与使用价值的创造,劳动价值也就没有了物质前提。所以按劳分配只能分掉劳动价值的一部分,剩余部分要按其他要素的贡献分配,这就为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是,西方经济学没有价值概念,更没有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思想,因此只能从现象出发,强调单一的按要素分配,并把所有要素都看成是价值的来源,从而混淆了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可见,西方经济学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价值理论,它所谓的“价值”实际是由商品使用价值决定的均衡价格。西方经济学否定劳动价值论,就像是高楼大厦没有坚实的地基一样,非常容易倒塌。

四、发展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资本论》的生命力不仅表现在其基本原理上,而且体现在其研究方法上。《资本论》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资本主义条件下价值规律和价值增值规律的产物和结晶。特别是关于劳动二重性的学说,成为科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石和贯穿全书的枢纽,使《资本论》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由于马克思只能根据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规律,预测未来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因而不可能对其从未经历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做出先知先觉的描述。因此,我们要从国情和实际出发,学习和运用《资本论》的科学方法,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两重性特征及其发展规律,以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首先,在中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上,要发展和创新“两个毫不动摇”的思想。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经济和非公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可以同时并存和平等竞争,而且可以相互促进和有机结合。一方面,公有经济对非公经济具有支持和引导作用;另一方面非公经济对公有经济具有促进和协调作用。因此,要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混合经济等形式,充分发挥各种经济的优势和特点,使它们取长补短和有机结合。

其次,在收入分配制度上,要发展和创新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思想。

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相互补充和有机结合的。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都是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收入分配途径。从当前来看,一方面要按照按劳分配的要求,提高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另一方面要按照按要素分配的要求,提高普通劳动者财产性收入的比重,使改革开放的成果能更加公平、合理地惠及全体人民,以克服两极分化和促进共同富裕。

再次,在调节机制上,要发展和创新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结合的措施和方法。

要全面深化改革,就要进一步解决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问题。一方面,要改革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的决定作用;另一方面,要改革和完善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克服市场失灵时的积极作用。这就要划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凡是市场能发挥作用的,政府就要简政放权;凡是市场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政府就要积极干预,以弥补市场的缺陷。

最后,在经济理论上,要发展和创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同时吸收西方经济学中的科学成分。强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导地位和指导作用,并不否定学习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更注重本质的、历史的、规范的和质的分析;西方经济学更注重现象的、现状的、实证的和量的分析。因此,二者可以取长补短,有机结合,并在不同层面上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总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经济不可能是纯而又纯的,必然会形成一系列具有两重性特征的体制和机制,形成双引擎驱动的动力体系。因此,我们要以《资本论》为理论基础和思想指导,发展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以推动我国经济稳定、持续、高效地健康发展。

(作者: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 )

 

[摘要]: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更加鲜明地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旗,明确强调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ᦁ...

[摘要]: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更加鲜明地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旗,明确强调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并在“始于毛、成于邓、发展于江、胡”的基础上,在新的实践中继续探索,不断取得新成果,从而进一步吸引了国际社会的热议,生发出林林总总、形形色色的评述和解析。本课题主要通过舆情抓取收集的调研方式,分门别类为“认同:肯定、赞扬”,“困惑:偏见、误解”,“否定:歪曲、丑化”进行综合,由此提出全盘掌握国际舆情现状,积极提炼当前国际舆情特征、内涵;保持大国定力,夯实国内基础;建构中国话语,发挥智库作用;做好对外宣传,突出独特元素;确立大外宣格局,强化“走出去”协同等对策建议。

正如十八大报告所写:“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接力棒传到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手上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均取得了举世公认的重大成果,展示了旺盛的生命力和非凡的优势。这就进一步引发了国际舆论的高度关注。事实上,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1982年经邓小平提出,一直就是国际社会眼里的聚焦点和国际舆论中的热门话题,不论是“北京共识”、“中国道路”的名称,还是“中国模式”、“中国经验”的提法,载体和指向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关的学术论文、调查研究报告、专著、演讲可谓汗牛充栋,蔚为大观,而囿于不同立场、心态、意图、文化、学科,限于不同视角、纬度、方法、范式、参照,表现为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解析和评述

一、国际舆论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认同:肯定、赞扬

新加坡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较多认同的代表性学者,他对比分析了多党制和一党制的优劣后认为,“如果说西方民主更多是一种政策更替,那么中国的政治体系,则更多是一种政策更迭……在民主国家,政治精英可以将变革政策的责任相互推诿;而在中国,执政党的这种责任,则是无法逃避的。从20世纪的80年代一直到21世纪,中国已经实现了几次重大的政策变革。面对不同的局势,以合理的政策变迁加以回应,如果无视执政党的这一巨大能力,那么我们就无法理解近几十年来中国发生的巨大变迁。”在日本福祉大学经济学系教授大木一训看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国家的领导下,实现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是吸收了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两者优点的新体制,是富有活力的社会主义社会。印度发展中国家研究中心前主任莫汉蒂教授认为:“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才摸索出来的。这种政治制度是实实在在的民主政治,能够有效地促进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马丁·雅克认为,“中国绝不会走上西方民主化的道路,只会选择一条不同于西方世界的发展模式;中国的崛起将改变的不仅仅是世界经济格局,还将彻底动摇我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英国FT中文网以“西方应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题发文:就西方而言,我们要说的是,社会主义不是洪水猛兽,资本主义也不是万能良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应对这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中,举国体制下的灵活性手段令西方资本主义大跌眼镜。会让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重新审视姓资姓社并不重要。也许,特色、可变,是万全的金钥匙。法国学者托尼·安德烈阿尼相信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属社会主义性质,他的理由包括: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至少要经历50年;仍保留了国家计划和政府的宏观调控,只不过通过间接手段进行,作用十分强大;考虑了本国特殊国情,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还促进了“精神文明”的发展,而这种文明又完全不同于西方的文明。美国著名中国问题研究专家乔舒亚·库珀·雷默深刻指出:“华盛顿共识”的目标是帮助银行家,而“北京共识”的目标是帮助普通人民,这其实就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雷默眼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味着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实验;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循序渐进,积聚能量,不仅关注经济发展,也同样注重社会变化,还涉及政治、生活质量和全球力量平衡等问题,是世界历史上有别于西方的一条大国崛起之路,同时也是世界社会主义史上一条全新的发展之路,对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2012年夏天连续刊登题为《为什么中国不会崩溃?》、《美国存在缺陷的民主制度可以从中国的一党制中学些什么?》的文章,比较了中国的“精英领导制度”与“西方民主选举制度”的优劣,认为中国的政治制度过去没有崩溃,现在也不会,而且西方应该向其学习。英国广播公司网站载文认为,“中国国家政权的合法性完全建立在西式社会历史经验之外”,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中国的成功与崛起,为它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巨大参考。澳大利亚《广告报》就有文章称,“中国模式让迷恋高增长、稳定、生活水平提高的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心驰神往。”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说,“从委内瑞拉到越南,中国模式的吸引力随处可见。”美国著名思想家F·福山在其主编的《出乎意料》一书中预测了未来世界可能发生的七大“战略意外”,有一项是“人们将许多不平等现象归咎于美国式的资本主义,全世界对这些不平等现象的不满,可能会将人们的注意力更多地转向像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模式,从而结束美国的霸权地位”。

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舆论尽管以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为主,但也不乏欧美发达国家,主要是因为他们尊重客观事实,心态健康,立场公正,学术思想严谨。值得一提的是FT中文网经常唱衰中国,F·福山虽对美国分权制度有诟病,但更多对西方民主制度怀抱幻想,然而并不妨碍他们的一部分观点有可取之处。

2.困惑:偏见、误解

美国教授阿里夫·德里克是少数将中国模式与社会主义性质明确联系在一起的学者,但他却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一个“后社会主义”的标签,“今天的中国社会是后社会主义的,一方面因为中国虽然断言它具有社会主义的前途,但已不再从固有的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动力;另一方面因为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结构,仍然可供中国选择,只要形势需要中国就可能再回到社会主义”。

美国华裔教授郭苏建提出了“市场社会主义说”,他指出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结合,既坚持公有制主导下的市场经济,又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同时坚持中国共产党执政,确保了市场经济能够为社会主义的中国服务……这种模式可以使国家和市场在经济活动中发挥各自的作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法国学者罗兰·列夫等与他的观点相类似,他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看作是混合了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和反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

德国托马斯·海贝勒的研究得出一个“政治实用主义”结论:中国共产党的一党领导体制在经历了“转型”、“巩固”两个阶段后,目前已经进入“适应”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是意识形态逐渐为实用主义所取代……中共政权的合法性不再基于意识形态之上,而是基于对现代化、增强国力、维护安定、建立社会主义民主等的承诺。他罗列了从1956年至2002年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一系列变化,以此支持自己的理论。

美国中国研究专家麦智滔有中式资本主义说,它融合了中国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更多地依靠非正式的商业关系网,而不是法规和透明度。任何在中国做生意的人都知道这一点”,另一个明显特点是国家在资本创造和积累过程中扮演的主导角色,体现在中国经济运行、乃至社会生活对政府的高度依赖和对市场力量缺乏信任等方面。

纽约政治风险专家伊恩·布里默甩出的是国家资本主义的帽子,他认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集权国家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控制了全球大量的自然资源,中国成为国家资本主义的中心国家,甚至是国家资本主义的领导者,中国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威胁。2012121日,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刊发了一组“国家资本主义”的专栏文章,认为中国、俄罗斯、新加坡、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奉行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将会对整个世界造成危害,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模式的国家应该减少对国有企业的控制。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在《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一文中指出,中国2000年以来一直在走自己的“第三条”道路,把既激励又控制市场的具体方法与一种源于统治者、官员和老百姓道德体系的深刻思想结合在了一起……中国存在许多深刻的社会经济挑战,其中每一项挑战都需要对市场进行创造性的、非意识形态的国家干预,以解决许多市场不能独自解决的实际问题……中国可能提供一座灯塔,作为对美国主导的全球自由市场原教旨主义冲动的一种替代选择,将促进全球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众说纷纭,不一而足,美国学者李侃如甚至指出,中国的未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危险性,其结果依然很不清楚,以致无法进行有把握的预测”,“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仍然没有踏入一条可预测的发展道路”。由于中国与西方及其他国家国情不同,在文化、历史、价值观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性,加上“西方中心主义”影响,国外舆论主体不免“盲人摸象”,难以形成一个整体性的概念,导致出现各种偏见、误解与困惑。

3.否定:歪曲、丑化

歪曲、丑化一类数量占很小比例,但负面影响巨大。究其原因,还不是“戴着有色眼镜”这么简单。他们攻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层次原因是,即使中国经济强大了,仍将不会走西方式的民主化道路,反而可能树起一面反对美国新自由主义、挑战所谓国际秩序的大旗,带动世界各国、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形成威胁资本主义的强大势力,所以不惜放大中国当前的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安全事故与腐败现象等前进中的问题,混淆视听,并别有用心地不断炮制出中国责任论、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等,“妖魔化”中国。

二、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认知度的对策建议

1、全盘掌握国际舆情现状,提炼当前国际舆情的特征与内涵 

本课题调研主要通过纸制舆情和网络舆情的收集、抓取以及相关的国内学术论文与研究者发表的文章,过程中发现,我们对国际舆论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材料收集并不充分,表现为国内学术论文与研究者发表的文章引用的舆情资料较多雷同,并局限于少数著名的专家学者,范围相对狭窄,特别是对十八大以来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新成果的舆情资料收集严重不足,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的大大推进及引起的国际社会热烈反响不相符合;另一方面,我们对舆情资料的分析研判更不充分,流于简单肤浅、点到为止,特别是对舆情资料的内涵以及背后、潜藏的原因、心态、动机和立场发掘、揭示欠缺。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我们应该以平常心来对待国际舆情中呈现出的纷繁复杂局面,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调动广泛资源和力量,加强对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舆情的收集、抓取,进而分析、研判,去除糟粕,汲取精华,为我们的顶层设计和执行,为我们理论层面的丰富完善、实践层面的探索突破,为我们有针对性地做好认可、困惑、否定三个群体的工作,更好更快地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认名度奠定坚实基础、创造有益条件。

2、保持大国定力,夯实国内基础

分析研判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舆情演变和发展过程不难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越发展,国际社会的评述与解析就越正面。这就充分表明保持大国战略“定力”和“三个自信”的正确和重要性。邓小平在制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三步走”目标后曾说过“只有到那时我们才可以说是真正搞了社会主义,才好谈社会主义优越性”,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提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襟怀坦诚:“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我们就是要有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我们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话,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做好自己的事,特别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推进中重点解决诸如官员腐败、环境污染、食品安全、收入差距拉大等饱受国际舆论诟病的问题。保持大国定力、夯实国内基础是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认知度的前提和保障!

保持大国定力、夯实国内基础也有个“关键的少数”问题,此次中央党校“战略思维与领导力”专题班学习的一个切身体会,就是党员领导干部要首先自己要搞懂吃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且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这样才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发挥火车头的引领作用!

3、建构中国话语,发挥智库作用

在课题调研中还发现,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舆情少见引用我们自己的研究成果。33年来,特别是近几年,在广大理论工作者的努力下,我们自己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硕果丰硕,拥有海量的专著、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并且更加准确和权威,这一点从此次中央党校专题班“经典理论”单元的学习可见一斑。

尽管此中原因更多为国外研究者的排斥、戒心、顾虑、轻慢,但我们也应反思自身的问题。比如,中国话语体系的创新问题,我们得承认,不论是我们自己的政治话语还是学术话语在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唱响中国声音方面都不尽如人意。由于一部分理论工作者沉缅于象牙塔中,追逐纯粹抽象的学术而忽视对现实的实践与理论研究,甚至远离现实与政治以示清高,有的理论工作者尽管关注现实,又未把握好与政治的间距,往往停留在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简单阐释,不够深刻性更缺乏前瞻性。总体上看,当前话语体系呈现较浓郁的意识形态色彩、较枯燥的文件政策语言范式、较空洞的宣传教育形态,其内容与传播形式对国内读者听众都难以产生吸引力与感召力,惶论别国的读者听众了。我们现在迫切需要找到一套适合、有效的话语体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规律、优势进行归纳、概括、提炼和表述,使之无论是对内的价值观念引领、社会思潮整合、意识形态管控,还是对外有效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回应一直对来针对中国发展的各种困惑、质疑与否定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构建中国话语是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认知度的关键,这方面智库应该也必须大有作为。一直以来,我们没有像美国那样在全世界极力推广自己的价值观念和发展理念,这也是许多国外研究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出现偏差、误解甚至歪曲、丑化的重要原因。我们的智库要登高望远,从世界发展的大格局与时代进步的大潮流中去认识、把握与引领,以主动、平等、自信的心态走出去、引进来,加强对话交流,充分借鉴国外研究者的有益成果,有理有据地解疑析惑,牢牢掌握话语权,占领制高点,确实营造一个良好、于我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

4、做好对外宣传,突出独特元素

对外宣传是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认知度的主力军,长期以来,他们积极应对国际舆论西强我弱的不利局面,不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做出了艰苦卓绝努力,取得了有目共睹、举世公认的成绩,但是相对于形势发展的需要、党和国家的期望,仍有较大提高空间。习近平不止一次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围新表述”,并在每次外事活动中身体力行。今年71日他又为人民日报海外版成立30周年作出言简意丰的重要指示,进一步为对外宣传工作指明了方向——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宣介中国发展变化是核心内容;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根本要求;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是重要手段;增信释疑、凝心聚力的桥梁纽带是最终目的。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层面的丰富完善和实践层面的不断突破,“特色”日趋明确,优势更加突显,如作为现代化领导力量的中国共产党、作为现代化策略的渐进可控、作为现代化目标的治理模式,等等,对外宣传要不失时机地突出这些独特元素。当前需要重点对外讲清楚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唯一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除此之外没有别的选择;是中国人民自己奋力开创的,不是舶来品;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模式,不是任何其他性质;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但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是为中国量身打造的发展模式,不谋求对外“出口”;是和平崛起的模式,不会走国强必霸的发展之路;是一个发展中的新生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是持续借鉴他发展模式的,不是不可移易的封闭模式;是依然存在问题和艰巨挑战的,不是完美无缺的理想模式。

5、确立大外宣格局,强化“走出去”协同

整合涉外的外交,外宣,对外文化、经贸以及对外情报,形成合力,以更好地发挥效能,树立正确的国家形象,创造有益于我们的国际舆论环境,这被称为“大外宣格局”。我们的大外宣格局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提出,但一直以来更多停留在规划与要求上,落实不力,实际上还是各自为战的局面。以经济为例,中国的对外投资已经稳居世界第二,但是迄今为止,中国的海外企业仍然更多“单兵突进”与“孤军奋战”,所以在与西方跨国资本进行技术、资源、人才等全方位的竞争中,总是处于被西方舆论攻击的被动状态。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明确提出,要综合运用文化、经济、公共外交等多种形式对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渗透和推广,特别强调要以美国企业为中心向世界推广美国式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是美国安全战略的灵魂与核心。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越来越多融入国际社会,大外宣格局的内涵与外延都有进一步的扩展,如中国已有上万家海外投资企业、几十万留学生和近百万从事劳务和工程的产业工人,加上数以亿计的出境游客和品种繁多的中国制造产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载体已不同于传统的“五子登科”,而对外传播也不再限于过去的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必须增加维护国家利益和进行舆论斗争两大部分。所以我们的涉外主管部门和相关机构、行业迫切需要创新管理体制机制,调动一切具有传播元素和效果的资源、手段、渠道,采取整合营销模式,推出全面解决方案,同时适应新形势下中国“走出去”的新要求,强化战略思维,组建规格更高的国家层面的领导小组,强化互联互动互促互进,齐心协力,以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课题执笔:李富根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副主任

课题成员:王满平  河北省国家税务局局长

    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