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分享:

中华民族最不容忘却的历史

吕培亮,刘丽霞 来源:求是网 2015.09.30 20:01:28
二战结束以来,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各国相继采取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重温历史,祈望和平。2015年9月3日,我国首次以胜利日名义进行阅兵,向全世界宣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正义立场,这不仅是对自己历史记忆的尊重,更是对人类前途命运的关怀。

二战结束以来,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各国相继采取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重温历史,祈望和平。201593日,我国首次以胜利日名义进行阅兵,向全世界宣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正义立场,这不仅是对自己历史记忆的尊重,更是对人类前途命运的关怀。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今天,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但世界仍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正如习近平所说,我国举行盛大阅兵,不是为了炫耀武力,而是为了铭记历史,召唤全世界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去维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不应忘却

自鸦片战争以来,一代代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地抗击外来侵略者,但始终摆脱不了屡败屡战、被人蹂躏的命运。综合国力、武器装备、人员素质等落后固然是客观事实,但关键还在于中国是“一盘散沙”,始终不能集全民之力举国御辱。正如毛泽东所说:日本敢欺负我们,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回望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就立即发表对日宣言,号召全中国人民行动和武装起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驱逐出日寇于中国。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力求实现国共两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举国抗战的局面,全力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从而实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中国人民也进入了举国御辱、全民抗战的新阶段。在那场伟大的抗战中,国共两党紧密团结、相互配合,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连为一体、相互辉映,从而使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国人民全民抗战的汪洋大海。为了抗战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高扬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国民党也托起了历史赋予的重任,实践了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都有守土抗战之责,为中华民族最终打败日本侵略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正是国共两党同仇敌忾、精诚合作,促成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铸就了抗日民族新的长城,从而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抗战的胜利,不仅是河山光复,更是人心光复、精神重塑;抗战的历史,不仅是战争史,更是精神史、心灵史。在波澜壮阔和可歌可泣的抗日民族战争中,最终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展示了,在民族危难和国家存亡之际,不管士农工商学兵,还是男女妇幼老少,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国家尊严超越一切,各党派、各阶层、各群体一致对外、共赴国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视死如归、宁死不屈构成了民族的脊梁,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是那个时代每一位中华儿女共同的心声和共有的坚守。伟大的抗战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它早已化为这个饱经风雨沧桑、屡经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标识的一部分,成为了亿万中国人民继续向前的一面旗帜,融入到了我们每一位黄皮肤、黑头发的所有炎黄子孙的心中,成为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生生不息、代代相继,我们这个伟大祖国不断走向辉煌、继续走向繁荣的强大精神动力。如今,在中国转型多变的关键时刻,在日本极右势力日益猖狂的敏感时期,在国际局势更加复杂多变的重要阶段,各个阶层、国共两党、亿万中国人更应凝聚共识,高扬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为中华民族实现完全统一而努力向前,为维护国家安全、世界和平而不懈奋斗。

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的地位不容磨灭

70年前,中华民族浴血奋战、保家卫国,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新的长城,从而引发一场轰轰烈烈的“东方革命”,在这场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殊死搏斗中,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结成了国际同盟,相互支援、相互配合,从而最终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日本法西斯侵略者。在这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和消灭侵略者最多,伤亡人数和损失最大。在德日意法西斯结成同盟,成为世界人民最邪恶、最凶残、最反动的敌人时,西方国家普遍采取绥靖政策,而中国人民则率先举起了反法西斯侵略战争的正义大旗,举国人民一致对外,从而打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也拉开了世界人民抗击法西斯侵略的序幕。至19399月欧洲战争爆发,中国已独立自主地进行了八年抗战,日本法西斯侵略也已到了强弩之末。到1941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已经进行了10年之久,抗日战争的战胜利曙光已经来临。从九一八事变到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14年的艰苦抗战,国共两党共同托起了民族存亡的大旗,在中国这个东方主战场上始终抗击和牵制着100多万的日本陆军主力和五分之二空军主力,并先后派出30多万主力部队开赴缅甸,与同盟国并肩作战,最终以牺牲3500余万军民的代价赢得了这场艰苦卓绝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特别是从九一八事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独立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是东方唯一的反法西斯战争。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中国作为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的主力军,在牢牢把握战争的主动权和走向的同时,积极配合同盟国的反法西斯战争,从而保障了盟国“先欧后亚”大战略的实施,为最终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毛泽东主席曾说,我们的敌人是世界性的敌人,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中国的抗日战争从一开始就具有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的重大的国际意义。美国前总统罗斯福也提到,忘不了中国人民在七年多的时间里怎样顶住了日本人的野蛮进攻和在亚洲大陆广大地区牵制住大量的敌军。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更是明确提出,中国人民及其解放军的斗争,大大地便利了击溃日本侵略力量的事业。但近年来,以日本为代表的极右势力大肆意篡改历史教课书、否认强征慰安妇、质疑南京大屠杀等否认历史、美化战争、颠倒黑白的诛心言论不绝于耳;在行动上更是强行修改保证走和平道路的“和平宪法”、解禁“集体自卫权”、用“意识形态外交”在中国周边围棋布点等等。而国际上,受意识形态和所谓国家利益的影响,一些西方国家对日益变态的日本军国主义充耳不闻,甚至是暗中支持,企图构建所谓的东方战线,以期围困和制约中国。历史必将再次告诫他们,多行不义必自毙,玩火者必自焚,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中国人民对战争的集体记忆不能丢失

铭记历史,才能珍爱和平,这是历经苦难的中国得出的宝贵经验和教训,也共和国进行胜利日阅兵的要义所在。战争虽然已过去70年,但中国人民对战争的集体记忆不能丢失。在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中,日本军国主义采取各种灭绝人性、丧心病狂的手段,对中国人民进行蹂躏和掠夺,从而给中国人民和国家带来深重的灾难。曾经,小日本采取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公然违背国际公约使用化学武器,进行惨无人道的掠夺劳工和设置慰安所等等,从而造成无数的家庭流离失所,骨肉分离,失去亲人,更使古老中国的灿烂文明和宝贵自然资源遭遇无情的掠夺和战争的破坏,间接造成的损失更是不无法估量。但战争结束后,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以大海般的胸怀原谅了日本法西斯的暴行,没有把罪责归咎为日本人民,更没有在历史问题上纠缠不清,而只是要求日本政府对曾经发动的侵略战争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千千万万死难的中国同胞做出符合道义和正义的交代。但遗憾的是,日本政府尤其是近年来,一些政治组织和政治人物公开否认历史,肆无忌惮参拜靖国神社,为战争罪犯开脱招魂,这种无视历史,否认历史,美化历史的做法,让国人为之心寒,让民族感情为之纠结。而作为中国人,对于战争历史的集体记忆绝不能丢失,否则,曾经的历史悲剧就会重演。

正确认识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反映的不仅是思想情感、心里诉求,更是立场观点、价值取向。抗日战争作为中华民族的历史丰碑,更是我们民族前进的指南针,铭记这段历史,是一代代后人无尽的责任。正如俄罗斯历史学家克柳切夫斯基所说,“如果丧失对历史的记忆,我们的心灵就会在黑暗中迷失”。近年来国内外出现对抗战历史认识的错误思潮,国际上也出现了一些否认二战历史的言论,混淆人们的视听。更严重的是,随着历史的推移,没有切身感受的年轻中国人对战争的认识越来越淡薄,越来越模糊,对历史的记忆也越来越冷漠,越来越无视,甚至犯了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不愿正视或者承认那段历史。试想,如果亿万中国人对曾经的战争缺乏清醒认识,对过去的历史丧失集体记忆,我们中华民族就不可能以史为鉴,明得失、知荣辱、向前进,那些曾经为民族而战牺牲自己生命的张自忠、赵登禹、佟麟阁、戴安澜、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刘老庄连”、“八百壮士”等等,他们如泉下有知,不知该做何感想。历史的脚步必然向前,但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最应该做的就是铭记历史、开创未来,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确保我们国人永远扬眉吐气地生活在地球上,而不是被任人宰割、肆意蹂躏。

(作者单位:湛江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

 

热门话题

关注医改,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明确医改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查看更多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

2015年4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邀请行业内部分重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部门&...

查看更多

>

2024年01期

总期号:296期

2023年12期

总期号:295期

2023年11期

总期号:29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