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分享:

江苏制造新牌局

王南 潘英丽 来源:《经济导刊》2016年06期 2016.07.04 17:10:0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江苏历经乡镇企业崛起、外向型经济突飞猛进、创新驱动等几个阶段,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江苏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大力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扎实开展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在新的历史阶段,面临经济下行的压力,江苏经济正在经历新一轮的考验。

    “张骞故居”的匾额暗淡无光,字迹须仔细辨认才见。两扇木门被铁链系着,落了锁。从门缝儿往里窥视,石头上“乐善好施”字样使空无一人的园子更显寂廖。当问及状元当年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家纺织厂时,看门老人摇了摇头说:“没有了。”时过境迁,张骞当年所办的企业已不复存在。不可否认的是,张骞的尝试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留下了华彩篇章,并给这块土地留下了制造业的基因。

 

制造业的DNA

    清代状元创办的纺织企业已经风流云散,而他的故里南通,已成中国纺织重镇。这里“几乎家家都做床上用品”。作为改革开放的早期成果之一,江苏纺织工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创汇、税收等方面贡献了扛鼎之力。但今天,纺织业承受着变革的洗礼。江阴市华西村的中国最大的服装代工企业表示,将不再多添一台设备、不多雇一名工人。不久,又听到了华东最大纺织企业——江苏宝嘉丽破产的消息……

    而新业态的地平线已经呈现清晰轮廓。无锡贝斯特,正在生产和康明斯等世界顶尖企业配套的高精密度产品,庞大的车间机器轰鸣,只有几名工人操作。贝斯特总经理说:“我们不担心劳动力成本问题,我们用机器替代人……”

    制造业潮起潮落的节奏明显加快。过去上百年、几十年才能观察到的变迁,现在十年甚至短短几年,业界的形态就会发生根本的变革。江苏拥有制造“基因”,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率先崛起,20世纪 90年代外资涌入,尤其是 2006 年“民营经济大会”召开以后,江苏工业超越广东,成为中国工业第一强省,且连续六年被评为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第一。

    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江苏制造业增长速度回落,但其独特的基因和深厚底蕴,以及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结构变迁,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都预示着目前进行的调整是新一轮快速洗牌。价值链低端的制造业,带着昔日的荣耀无奈地退出竞争舞台,新鲜活泼的业态虽然弱小,却已经展示了制造业的未来图景。政策、制度、技术的博弈不仅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中国制造的未来,也将决定中国经济在世界区域竞合中的地位。

    江苏总产值占全国的1/8,连续五年居全国第一。目前,中国制造的规模占整个世界制造业的20%左右,“江苏制造”约占世界制造业的1.5%。从江苏省提供的数据来看,2015年上半年,工业企业收入、利税、利润均居全国第一,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国连续六年排名第一。但工业下行的压力十分明显。2015年上半年,苏州工业增加值增速只有 4.5%,而无锡只有 3.9%。市场需求趋弱、用工成本上升、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使企业运行困难增多、投资意愿降低。

    “积极信号也不少,结构、效益、减排、环保等都在改善,一些地方工业投资增加,正在重拾升势。制造业没问题的……”江苏业界的信心来自于制造业的独特基因和深厚的历史底蕴。1969年,江阴华西村吴仁宝就带着一帮人办起了集体企业——小五金厂。“当全国还在搞粮食的时候,华西村就开始搞工业了。”生前回忆这段历史,表现了吴仁宝的制造情结。20 世纪 80年代,华西村“通过股份合作制大力发展集体工业”,1988 年就成为亿元村,这在当时堪称“创举”。

    江苏其他一些地方的农民当时也没有把社队企业分掉,而是通过工业保存下了集体经济实体。借助上海“星期日工程师”的技术辐射,以乡镇企业为名发展起来“苏南模式”,成为改革开放之初先进的企业发展模式,苏南地区也成为中国乡镇经济最活跃和最发达的地区之一。1994年,以中国和新加坡共同启动的苏州工业园区为标志,掀起外商投资浪潮。日本、韩国、美欧等把江苏当作产业转移的桥头堡,阡陌纵横的江南农田水乡长出了一座工业新城。第一个十年后,苏州工业园区的经济总量达到了再造一个新苏州的规模……

    到了2000年,产权改革声浪渐起。“苏南模式”大规模转型,“个体和民营经济”的力量逐渐长大。2004 年之后,江苏民营经济产值保持着稳中有升的增长态势。即便在2008 年金融危机给实体经济带来诸多冲击的时候,江苏的民营经济依然逆势上行,民营企业数量再次保持了第八年的全国第一,其中科技型企业的数量增长迅猛,产值超过了35%,在新认定的 85 家创新型企业试点里,4家被正式命名为国家创新型企业;大中型企业新产品开发的速度也在加快,新增加的国家重点新产品占全国的 15%,连续保持全国第一。江苏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帮助创业,在经济相对不发达的泰州,出现了“1000 名工商干部挂钩帮扶 1000 家民营企业”。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节能和环保考核趋紧,产业结构调整阵痛加剧,高能耗、高污染、劳动力密集的制造业遭遇寒冬,一些企业破产倒闭,实业界有人开始陷入观望徘徊。

    不同于很多地方的企业家纷纷转做容易赚钱的房地产或时下最流行的互联网虚拟经济,江苏很多企业仍钟情于制造。在无锡、常州一带,集中着许多深耕配套合作、高端制造精密零部件的企业家,他们干得很专注,在延伸主打产品的上下游产业链上不断倾其所有。江苏资源并不丰裕,但这里有张謇的工业基因。虽然经历了长达百年的风云变幻,“工业精神”却未被抛弃,很多企业家已将“办好一个工厂,做精一件产品”的情怀渗透进了机器的“灵魂”。脱颖而出的江苏机械就是其产品和这种精神的结合。在江苏调研期间发现,江苏将近 70% 的中小型企业根植于工业,这有点类似于德国的家庭企业和中小企业,那正是一国经济的根基。

孕育和培养新的增长点

    2012 年之后,市场需求的“天花板”在降低,而税收、物流、用工和环保政策导致生产成本的水平线不断升高,江苏制造业进入新一轮洗牌,传统产业和新兴制造业板块之间,甚至产业链条内部,都展现出新气象。

    市场需求缺乏热点、不断攀升的运行成本和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江苏省的工业投资幅度也出现了回落。首当其冲的是高耗能行业,七大高载能行业产值增幅低于江苏全省工业 3 个百分点。2014 年,江苏压缩钢铁产能 377万吨、水泥 153 万吨、平板玻璃 220 万箱、船舶 345 万载重吨。国家下达的“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江苏提前两年完成。

       传统行业的大背景还是去库存,而化解过剩产能任务依然艰巨。江苏省发改委工业处副处长刘旭以钢铁行业为例:现在有一些企业生产一吨钢铁赚的钱,还不够买一棵大白菜。即使如此,企业还不能停产,设备如果停两个月再启动,很多地方要维修,而且市场更不行了。所以一些行业实际情况是亏损也要生产。这也会传导至上游原材料行业出现回款延迟问题,原材料行业的不景气会带来更多行业的不景气,包括价格下行和财务绩效的传导。这就导致整个工业境况困难。

    但传统行业里也有亮点。2015 年江苏省认定了 50 个“专、精、特、新”企业,这 50 个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排名在国内都是前三,有的在国际上是第一,传统行业里边就有不少。

    与苏南相比,苏北是落后地区,但是不代表企业也落后,有的个别企业甚至在国际国内都是第一。徐州“江昕轮胎”这家企业转型非常成功,他们利用废料经过处理制作防爆轮胎,这种轮胎不用打气,用于军用车辆,也可民用,在50 个国家和地区都注册了专利。

        2015 年上半年,江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 5.3%,但利润总额增长 14.5%,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 2.7%。产业结构的变化令人瞩目: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在 10% 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已达 40%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装备制造业开始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这是好迹象。在江苏传统制造业里,一个主要的力量集中在装备制造业零部件加工上。”刘旭说。无锡贝斯特就是一个从蒿草里长出来的国际品牌。1988 年,无锡贝斯特精机公司的创始人还是国企的一名普通汽车工人。1997 年,他走出国企创办自己的工厂。从熟悉的汽车零部件加工做起,起步摩托车组装,后来延伸到了汽车、飞机机舱零部件、轨道交通等制造领域。从他始终不离不弃的“夹具”核心产品,到高精尖的零部件加工,专注这个领域的贝斯特逐渐打破了高端精密零部件被国外垄断的局面,“全球供应商金奖”的荣誉更让它成为上海通用、潍柴和法士特等整车整机厂的主要供应商之一。从 2011 年开始,贝斯特逐渐增加了自动化集成业务,每年投入年收入的 4.5%进行自动化改造,“机器换人”的设想逐渐变成事实。2015 年,投入使用的三期现代生产线是贝斯特在高端航空航天装备制造领域跨越的标志,企业也在进行为客户提供“制造业+ 服务型企业”解决方案的转型。记者进入车间,首先看到“工业 4.0 指引方向,智能制造引领未来”、“智能装备的集成者,智能制造的引领者”的标语。现代化的生产流水线上,人、机器、原材料、产品都有准确的数字信息,工业机器人按照指令,完整地执行着每一个加工动作。升级后的产品越来越畅销,预计今后将会成倍递增。

    数据显示,2015 年上半年,在江苏制造的传统领域里,除了机械、石化和轻工仍然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以外,增长较快的依次是纺织、医药、电子,建材、石化、冶金增长相对较慢。机械和纺织产业位居全国第一,电子、冶金、石化居于全国第二位,电子信息产业利润增长最大,南京物联网和软件业国内排名第一。江苏的工业已经不再是粗放式发展,并从招商“引资”转为招商“选资”阶段,只允许批准精细尖端项目,环保的弦绷得很紧。

    江苏外向型经济转型起点较高,在引进外资的时候就进行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布局,如 IT 领域,明基、华硕等外来资本带动了苏州电子通信产业的崛起。但江苏电子产业缺乏基础,一旦外资撤离,前景堪忧。江苏的策略是:培养本土新的增长点,持续投入新技术开发;更多偏向工业设备、技术以及人力,培养一批具有实战经验的创新团队。

    位于江苏北部的连云港天明集团有限公司专攻中国矿山特种设备,是一家依靠科技创新、自主创业成功的原生型民营企业。2000年,董事长卢明立放弃国有企业领导岗位,带着8名下岗职工开始创业,从做“小、精、尖”的氨纶纺织丝成套设备起家,发展到拥有6个高端研发制造工厂,资产总额超过20亿元,2014年完成产值21亿元,为国内行业第一。为了抵御单一产品生命周期带来的风险,天明集团研制出具有战略意义的煤机装备技术——“岩芯钻机”。这是目前世界钻掘最深的煤机,并生产出填补国际行业空白的“连采设备快速搬运车”。

    引起业界关注的还有江苏北部的新医药产业集群。连云港开发区已建成中国最大的抗肿瘤药物、抗肝炎药物生产基地和重要的现代中药生产基地。在最新公布的“中国最具创新力药企十强”榜单中,连云港占据三席,正在成为中国医药创新的领头羊:“恒瑞”再登榜首,“豪森”位居第三,中国首个自主研发抗癌新药阿帕替尼上市,“康缘”热毒宁入选中东呼吸综合征病例诊疗方案。

    汽车工业更是乘势而上。金龙海格的意外壮大得益于新能源产业。2000 年后,中国汽车产业迎来了新能源战略的重大机遇,具备了一定生产力的金龙海格立即抓住了这个难得的发展机会。旅游业兴旺和打工潮的需求,高速公路扩建后带动了整个客运体系。从 2013 年起,金龙海格每年的生产量保持着“井喷”速度。截至2014 年,位于苏州工业园的金龙海格以年产值突破百亿元,排名国内第二。

产业转移新态势

    江苏制造业区域内、区域间,以及国内、国际的产业转移,都出现了新的迹象。区域产业转移是促进经济平衡的手段,成效显著。2015 年上半年,苏北、苏中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 11.1% 10.3%,再次领跑全省,高于苏南;GDP 占江苏全省的 40% 以上,日益接近苏南,逐步形成了苏南提升、苏北振兴的区域新格局。

    江苏产业布局不平衡由来已久。南部的苏州、无锡及常州地区与上海接壤,向来是江苏最重要的纺织、粮食加工和机械制造基地。改革开放后,人多地少的苏南地区迅速向非农化转型,出现数以万计的乡镇企业,并借助上海的技术辐射,打下了较为稳固的工业基础。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江苏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得益于多年积累的工业底子,江苏很快就与新加坡、日本、欧美以及台湾地区达成了合作关系。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新区、吴江和昆山经济开发区的建成,标志着江苏的经济结构转向外向型。南京主要侧重于物流、重化和信息产业,无锡集中于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苏州和常州则专攻现代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形成了“特色发展、错位发展、梯度发展”的态势,是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苏南的工业基础在历史上就强于苏中和苏北,现在到了接近工业化高级阶段的初期,属于加工型地区。而江苏北部位于江苏边缘,工业基础较弱,属于资源型地区。

        2005 年,江苏以《关于加快南北产业转移的意见》为起点,苏南的产业开始向苏北转移。苏北经济近几年正在迅速崛起。

    连云港是中国第一批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2015年上半年,连云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46.2亿元,增长13.2%,增幅为江苏省第一位。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战略已见成效。全球最长的75米风机叶片从连云港下线,填补国内空白的高端大功率变频刮板输送机成套设备、全路面大口径救援钻机由连云港企业研发,全国医药企业创新力20强医药集群正在此落地生根......一批新兴产业在连云港,在苏北其他工业区快速增长。

    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江苏以稳住苏南,为苏中、苏北承接先进技术、形成产业辐射,大力推进产业、财政、科技、劳动力“四项转移”、“南北共建开发园区”等多项举措。为促进产业转移,苏南苏北实行了五对“城市联盟”:南京与淮安、苏州与宿迁、无锡与徐州、常州与盐城、镇江与连云港分别合作、建设苏北五大产业园区。以 2007 年建成的“苏宿工业园区”为南北合作标杆,2013年江苏又出台《促进苏南苏北工业的指导意见》,要求苏南不仅把资金、项目、理念带过去,还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节能减排污水。产业转移速度快、推进力度大、规模盛大、工业化程度起点更高。

    苏北积极争取国家支持,获得国家5000亿元的投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发达的交通基础设施和苏南工业发展的经验,不仅加快了苏北工业化历程,也初步完成了产业升级。大批知名苏南企业集聚苏北,很多迁移企业在园区的基地比原有的苏南总部规模还大,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更为明显。迁移到苏北的悦达集团、维维集团等6家企业,收入均超过百亿元。波司登、恒力、梦兰等企业巨头亦大批北迁。

    苏北投资的便利使其更容易形成产业链,往往是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个产业链。如 2006 年,中能硅谷落户徐州后,几年时间,江苏艾德、河北晶澳、宁波麦克等先后进入,最后形成了一个千亿量级的光伏产业集群。而富士康落户淮安之后,也造就了“南有昆山、北有淮安”的 IT 产业格局。

    盐城的汽车、纺织、机械装备和化工,淮安的盐化工新材料、IT、特钢等产业,产能均接近千亿,而千亿级的产业达到20个左右,基本上完成了对苏北城市的再造。如今,苏北五市已正式划入长三角地区,苏北的几个城市也被选入国家沿海开发战略中。

    江苏省政府牵头进行产业转移,向西部推进。对新疆主要是伊犁,对西藏主要是拉萨,另外还有青海、云南。2015年与新疆伊犁签定转移合同 500亿元。伊犁地方劳动力便宜,但市场空间有限;新疆有棉花,但纺织运营成本太大。产业转移对新疆发展有拉动作用,比如说解决劳动力就业,棉花生产、原料加工也促进了当地产业升级。

    江苏制造业“走出去”战略已经初具规模。政府搭建澳大利亚、意大利、日本、尼日利亚四个驻外代表处作为平台,为企业提供一些政策咨询、服务的帮助,2015 年向外拓展力度继续增大,鼓励企业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

 

由大趋强的跨越

    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2015年,江苏出台了《中国制造 2025 江苏行动纲要》,制定“工业强省工程”。“江苏制造”下一步的重点将是 8个任务和 8 个工程,在 15个领域进行。8个任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业态模式创新、对外交流合作、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绿色生产制造、持续性技术改造以及加强质量品牌;8个工程是高端装备创新、军民融合、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质量品牌建设、制造业国际化、绿色制造;确定15个重点领域作为突破口,提高工业附加值,促使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编辑 季节)

 

 

 

 

(案例部分)

苏州工业园变迁图谱

_王 南 潘英丽

 

    苏州工业园启动于 1994 年,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共同绘制的蓝图。第一个 10 年后,苏州工业园区的经济总量达到了再造一个新苏州的规模,李光耀发出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赞叹。从 2006 年开始,苏州工业园进入了以内涵增长为特征的产业转型升级、综合商务新城建设时期。

    如今制造业转型已取得初步成效。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外,苏州工业园区已经形成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集成电路、光电、航空和汽车零部件等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 68.4%。在纳米技术应用、生物医药、云计算方面,2014 年苏州工业园区分别实现产值 200 亿元、283亿元、192.8 亿元,同比增长 48%23%31.3%,成为叫响全国的“国家纳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2015 9 29 日,国务院批准《苏州工业园区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的总体方案》,意味着这一中国与新加坡合作的重要项目又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

有风景的工业园

       20 世纪 80 年代,苏州乡镇工业开始开拓国际市场,奠定了一定的外向型经济基础。进入 90 年代,乡镇工业步伐加快,外贸出口几乎占到了全市总额的“半壁江山”。在这个背景下,1994 2 月,中新两国政府共同签署了《关于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同年 5 月,国务院正式启动苏州工业园区建设。

    苏州工业园从当地现实出发,并充分借鉴新加坡提供的新城建设经验,定下了一个多重身份的目标: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高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型生态型幸福型综合商务城区,但方向只有一个,就是通过发展产业带动城市经济的产城融合路径。

规划先行、产城并进

    “规划先行”、“规划即法”是园区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园区的第一个规划是 1994 年制定的。在开发模式上,园区当时提出以制造业为先导,先工业,后居住,再商业,用市场化的时序进行城市开发。到 2007 年,园区虽然已经基本形成规模,但又面临土地资源瓶颈、产业升级的压力以及科技创新的要求,重新定位和明确思路显得尤为必要。在2007 年规划版本里,园区将自身定位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和服务外包基地、长三角地区现代商贸物流运营中心,以及文化创意产业中心之一、苏州市中央商务区和重要的城市服务中心,并且明确了建设苏州东部新城的目标: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2013 年,园区又提出促进产业效率的规划内容:探索转型升级、内涵发展的新路径,建成经济管理、社会文化和生态同步发展的现代化新城区。

    在规划理念的引领下,苏州工业园经历了农村城镇化开发建设阶段。当原先田园水乡的面貌彻底发生变化,民众喜迁新居时,以世界 500 强为代表的国际资本纷至沓来。到2003 年,园区经济总量达到开发前的苏州全市水平,相当于10年再造了一个新苏州。2004 年,园区工业实现了大跨越,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到 99.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 达到 2.4 万美元,率先在江苏实现高水平小康。

跨越“雁阵模式”

    产业发展是开发区式城镇化的灵魂。从产业分工的角度,世界工业园区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新加坡工业园区为代表的,承担国际产业转移建立的生产基地式园区;另一种是以美国硅谷和中国台湾新竹为代表,以经济增长点为目标而聚集创新资源、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孵育新产业的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主要借鉴了新加坡工业园区的发展经验,通过吸纳高端要素的集聚,挑战了产业分工的“雁阵模式”,成功地跳过低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阶段,直接引进世界 500 强企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以及研发中心等技术、知识、人才密集型的高端门类,体现出园区内产业发展的高科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特征。

    美国超威半导体中国公司(AMD)是园区第一批落户的外资企业,在全球半导体领域一直保持着最领先的技术。它拥有两个世界工厂:一个是 20世纪 70 年代的马来西亚工厂,另一个就是苏州工业园里的中国工厂。据公司运营总监透露,20082009 年,苏州厂出口量曾经飞跃式增长,进出口量分别达到 10 亿美元。从 2010 年起,AMD 开始纵向完善产业链,主要以提高产品附加值为目标,两年后出口额上升至 25 亿— 26 亿美元。受国际市场影响,从 2013 年开始,每年产值基本保持在 20 亿美元左右。记者发现,由于苏州工厂的人才储备相对稳定,这几年美国总部虽然在苏州的研发投入有增无减,并有意将现在的美国研发总部搬到上海研发中心,但是生产部分会逐渐向马来西亚工厂转移。

        AMD 公司只是园区外资企业的一个缩影。事实上,从10年前开始,园区里的外企就已经开始陆续外迁。为了优化园区产业结构,从 2005 年开始,园区率先在国内开发区实施产业转型升级,进入苏州东部综合商务新城的建设阶段,通过聚集高端产业完善城市软件。当年,园区制定出制造业升级、服务业倍增、科技创新跨越、生态优先、金鸡湖双百人才、金融产业三年翻番、纳米产业双倍增、文化繁荣、幸福社区的“九大行动计划”。

    截至 2013 年末,91 家世界 500 强企业落户区内,生产总值达到 1910 亿元,进出口总额 804 亿美元,常住人口人均 GDP 4 万美元。2014 年,苏州工业园已由建园之初外资独打天下,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制造为主的产业格局,逐渐形成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集成电路、光电、航空和汽车零部件的高新技术产业链。上规模、特色强的创新基地正在建成,其中,高新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68.4%。以纳米技术应用为核心的新兴产业正在成为继电子信息和机械制造后园区主导产业的新兴增长点。

新兴产业崭露头角

    苏州工业园且行且创新,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从 2005 年起,园区进入新型工业化阶段,大批产品技术含量较高的外资企业进区发展,带动了以跨国公司配套为主的民营企业的成长壮大。新特征的出现使园区在产业结构方面做出调整:聚焦发展核心支柱产业和新兴主导产业,在制造业方面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制造、装备制造两大支柱产业,在科技新兴产业方面加快发展纳米技术应用、生物医药、云计算等主导产业。

        10 年前,苏州金龙被瑞典的货车及巴士制造厂斯堪尼亚(SCANIA)选中,开始了重卡和消防车的合作。2006 年,苏州金龙开启全球战略,由它生产的海格客车出口到了 85 个国家和地区,2012年更以 102.38 亿元的品牌价值跻身“中国500 最具价值品牌”榜,成为中国客车行业发展最快的企业之一和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进入中国企业信息化 100 强行列。

    合资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够得到国外派送的技术工程师进行长期指导,一直默默无闻、苦练内功的苏州金龙在设备、技术、人才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短短几年里,中国客车制造技术、油漆工艺已经和国际先进水平相差无几。

激发城市活力

    分析苏州工业园的做法,不难看出,苏州工业园在 10 年前就开始持续地增加第三产业和高新科技投入,并且力度逐渐加大,争取从根本上提升园区的自生能力,形成一个合理的产业结构和产业集群。在第三产业结构中,苏州工业园区和上海浦东新区的现代制造产业发展强劲,两者产业演替趋势最为接近;苏州工业园区和上海浦东新区、深圳特区都很好地利用了国际产业转移契机,依托制造业优势,培育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企业,并加快发展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融合促生的总部研发经济、服务外包、创意设计等现代服务业,第三产业比重正在逐渐增加,产业融合趋势明显。《中国制造业大调查》报告也同时指出,上海浦东新区和深圳特区已经实现了“三二一”的产业结构,而苏州工业园区和天津滨海新区却还处于“二三一”的产业阶段。

    苏州工业园新闻中心主任朱启飞介绍说,苏州工业园是典型的被外商投资推动起来的国家级开发区,是苏南地区各种创新要素和新兴产业最集中的地方。但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尽管这里聚集了国家级研发机构 51 家、外资研发机构 147 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 665 家、各类科技型创新创业企业 5000 余家,人才总量居全国开发区首位,创新资源如此丰富,但是我们也看到,园区目前的科技进步与创新通道还没有完全形成,人才带动、创新驱动的机制也不太完善,尚未形成对先进制造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这也是始终处于对外开放最前列的苏州工业园区第三产业稍逊上海浦东新区和深圳特区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园区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并且逐渐失去政策性优势的当下,园区制定的下一步目标非常明确:打造中国开发区升级版、建立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和国际化开放合作示范区。

(编辑 季节)

热门话题

关注医改,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明确医改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查看更多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

2015年4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邀请行业内部分重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部门&...

查看更多

>

2024年01期

总期号:296期

2023年12期

总期号:295期

2023年11期

总期号:29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