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分享:

中国企业税制的转型问题

许善达 来源: 2020.11.04 13:21:11

 

 

改革开放以来的几次税制转型

 

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税制改革的演化历程可划分为税制改革的酝酿、兴起、深化和新征程四个阶段,税制改革经历了三种类型。1987年以前,我们的税制以产品税为主体,当时税率设计的原则,是要调节计划价格给不同行业和企业间带来的盈利水平的差距。如果计划价格定得比较高,税率就高一点,如果计划价格低,税率就低一点,使得行业间、企业间的盈利水平趋于均衡。

1987年开始实行税收承包制,政府和一个个企业签定纳税承包额。比如都是钢铁企业,甲企业核定包多少税,乙企业包多少税,和增量是什么关系,都在合同中写清楚。承包制的目的主要是为保证财政收入,但这个办法不利于公平竞争,因为政府和企业一对一谈判,企业盈利水平就不取决于企业的实际水平,而是看跟政府谈判的能力和承包条件。承包条件好的,企业竞争力差也能盈利发奖金;如果承包条件不好,或因当地政府财政困难、给企业的包税条件差,那就很难获得利润。税收承包制实行了大约6年。

1994年,开始实行税制改革,全面推行增值税。增值税制度的设计,是为改善制造业的环境。

1984年开始,我们就在若干行业试点增值税,当时的流转税有增值税、产品税、营业税。通过总结经验和借鉴国外经验,我们认为,增值税对制造业发展是个非常重要的制度。第一,制造业分工越细,企业的产品税负担就越重;第二,实行增值税可以方便出口退税,有利于鼓励制造业出口。1994年,实行增值税和出口产品增值税退税之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形势非常好。1994年,我国制造业在全球排在第十几位,经过1015年,我国制造业先后超过了德国、日本和美国,在全世界名列前茅。当时增值税改革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美国2017年的税法改革

 

2017年底,美国通过了税制改革法案,2018年全面实施。美国这轮税改的核心思想是要鼓励企业的科技研发活动。他们原来就很重视鼓励科技研发,但特朗普主持的这次税制改革对科技的支持力度很大,值得关注和借鉴。其中主要措施有:

1)企业购买机器设备。允许一次性计入成本,不用提折旧。这样企业当年就可以回收购买机器设备的投资,投资回报的时间就可提前。

2)鼓励企业研发的所得税政策。我国原来规定企业研发费用可100%列入成本,为鼓励企业研发改为按150%扣除,前不久又提高到175%。而发达国家已达到200%250%甚至300%扣除,等于政府承担了企业研发的部分费用。

3)鼓励企业利用无形资产赢利。美国规定,企业到海外投资,只要利润率超过10%的部分,一律视为企业的科技无形资产获得的收益,对这一部分利润实行减税,利润率越高减税份额越大。这样企业就愿意把已有的技术、品牌等无形资产投向市场。可见,他们鼓励企业科技创新政策的力度是很大的。

4)关于企业海外投资所得利润汇回的税收政策。原税法规定,这笔利润汇回本土要交35%的所得税。这样他们的跨国公司纷纷把海外赚的利润留在海外总部,国内应交税款挂在账上。这个问题多年没有解决,国会也没人敢提出企业海外利润必须交所得税的提案,因为谁也惹不起这些大公司。而2017年,特朗普的税改政策规定,跨国企业利润汇回后可以减税,最多可减60%(原定35%,现只收14%),这样跨国公司就愿意把海外利润汇回,既可以给股东分红,还增加了国内储蓄。到20188-9月,已有6000亿美元(税后)汇回美国,其中4000亿留在公司搞研发(相当于美国GDP2%),另外2000亿支持了美国股市的上涨。

美国税改的另一个重点是鼓励就业。特朗普将企业税负从35%降到25%,鼓励企业多雇员工。由于个人所得税交税的门槛提高,所以很多工资较低的职工不用交个人所得税,但职工都要交社保。这样,美国的失业率从奥巴马时期的7%降到3%左右(疫情之前),同时社保基金的收入远超过小企业因减税多得的利润。政府从企业那里减少了税收,但增加了社保收入。美国2017年税制改革时,我国不少人认为,如此改革,美国财政平衡不了,这是对美国财政税收体制了解得不够。

 

    新时期我国需要进行税制转型

 

第一是关于鼓励企业科技研发的税制调整。

我国现行税制还不能很好适应科技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比如对企业增值税的计算,企业购置设备和基本建设投资,不要说100%列入成本,购置设备的留底税款(当期征增值税留待下期抵扣的税款),到现在还解决不了。2016年推行营改增后,我在调研中听到反映,留底税款从1994年底到现在累计已达1万多亿元(数字可能有波动),这笔钱都是应该返还企业的。20182019两年采取措施,退了一点税,但是退的税还不如新增的扣税多。

这里的问题在于,越是高科技、重资产的企业,这部分留底税负越重。举例说,清华紫光在武汉投资建了个芯片企业,留底税款最高时达100亿元左右,从开工建设到建成试运行、再到正常生产,已经10年了,还不能对冲掉这笔税。所以这个税制对高科技、重资产企业非常不利,而我们现在要重点鼓励的恰恰是这类企业。

另外还有企业研发投入的加计扣除问题、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问题。很多人都对设备投资留底税款等问题提过意见,但现在财政也很困难,这么多年的留底税款都花掉了,要一年内就把这1万多亿退给企业是不可能的。

我认为:我们这次转型跟以往的区别在于,我们现在需要采取鼓励企业科技进步的减税政策,包括加快固定资产折旧、研发投入加计扣除、设备购置增值税留底税款返还等等。这些减税的性质,和简单降低税率的性质是不一样的。因为上述减税措施是今天减、明天还要收,只是推迟了财政收入的时间。

这个转型非常重要,但所需资金数量很大。如果不搞一个国债来解决这几个政策,仅靠一般预算,每年拿出一部分资源来解决的方式,可能几年也解决不了,这样我们的高科技、重资产企业的税负不但不能减轻,可能还要不断累积增加。不过,这次税制转型并不是要财政简单拿出一笔钱来还旧账,而是要发行一个特种国债,今天把应该退给企业的钱退掉,让企业过几年经营情况改善之后,该交税时再交。我认为,这是我们现在税制改革转型中需要做的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第二是关于就业的问题。

未来几年,我国就业形势将十分严峻。一是外需减少,二是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要提高科技含量,其中一个重要特点是机器人代替人工。我看到很多事例,比如有的面粉厂,七层楼高的生产线只用4个人。碧桂园房地产公司使用建筑机器人,搬运材料砌墙等工作全是机器干。技术装备的升级、外需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萎缩,都会导致就业机会的减少。农业方面,随着装备水平提高,一个职业农民能够经营几百亩土地,将有更多的农村劳动力释放出来。总之,我们就业的问题将面临非常困难的局面。

不过,越是高科技企业,单位资本就业率越低,越是小微企业,单位资本就业率越高,所以我们要大力发展小微企业。美国税制改革经验说明,如果把小微企业的税收放宽一些,增加了就业,其中一个效果是社保收入可以增加。社保收入增加,可以减轻政府的扶贫压力和低收入群体的社保压力。而社保的收入是我们现在财政缺口最大的部分。

所以,我们的税制转型方向,应该是在未来若干年内,一是为高科技、重资产企业减轻负担,需要发国债解决税收的时间问题;二是让小微企业的税收,从现在的增值税、所得税转化到征收就业增加后交纳的社保资金。如果完成这两个转型,对我们实现科技创新驱动战略,一定会有很大的支持作用。

    (编辑  高梁)



* 许善达,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联办财经研究院院长。

相关阅读

热门话题

关注医改,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明确医改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查看更多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

2015年4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邀请行业内部分重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部门&...

查看更多

>

2024年01期

总期号:296期

2023年12期

总期号:295期

2023年11期

总期号:29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