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续)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效果显著
“十三五”规划首次将科技进步率作为核心指标,提出从2015年的55.3%到2020年的60%的预期性目标,到2019年已经达到了59.5%。《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了到2020年的总目标和量化指标,除了个别指标(如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GDP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未能达到之外,其他主要指标均超过预期目标,实现了进入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总目标。
我国科技投入与产出创下历史新纪录。我国研发投入规模居世界前列,全社会R&D支出从2015年的1.42万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2.21万亿元,R&D经费支出与GDP之比从2015年的2.06%提高至2019年的2.23%,已超过欧盟的2.18%。[1]我国从事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从2015年的376万人年上升至2019年的461万人年,仍保持世界第一。初步实现了“建成若干世界一流的科研院所和大学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研究开发机构,形成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其中企业成为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等国家科研机构成为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国家组织实施了十几个重大专项研究工程,涉及信息、生物等战略产业领域,能源资源环境和人民健康等重大紧迫问题,以及军民两用技术和国防技术。研发支出投入和人力资源投入的增长直接促进了研发成果高增长。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2019》报告显示,中国排名提升至第14位,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首位。
我国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拥有量跃居世界第一。2019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140.1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从2015年的6.3件增加到2019年的13.3件,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的目标(12件)。到2019年底,有效专利达到972.2万件,其中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拥有量从2015年的84.5万件达到2019年的186.2万件。2019年我国共受理PCT国际专利申请为58990件,同比增长10.6%,超过美国(57840件),跃居世界第一,占世界总量比重的21.10%。[2] 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国的创新发展战略。
国内发明专利质量稳中有进。截至2018年底,国内有效发明专利平均维持年限为6.4年,2019年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缩短至4.5个月。[3] 我国已是世界审理知识产权周期最短的国家之一,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公信力、吸引力、影响力显著提升。
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正在兴起。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联合公告显示,2018年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为107090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1.6%。专利密集型产业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
我国在世界上已经形成知识产权新优势。我国本国居民商标申请数占世界总数比重从2015年的45.0%提高至2018年的61.9%。[4] 截至2019年底,我国有效注册商标量2522万件,[5] 平均每4.9个市场主体拥有一件注册商标。
我国成为世界知识产权对外开放大国。2019年,国外在华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15.7万件,国外在华商标申请量达到25.5万件,相当于美国(2018年为12.26万件)的2倍。[6] 这表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取得重大进展,已经成为吸引世界最大知识产权注册的所在国,是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
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的国内技术市场国家之一。技术合同成交金额从2015年的9835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22398亿元,与GDP之比从1.43%提高至2.26%,超过了研发支出与GDP之比(2.23%),正在形成研发产业或知识产权产业的投入与产出良性发展机制,也形成了更加开放的国内技术创新与开发市场能力。
我国是世界最大国际技术市场购买国家之一。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我国知识产权使用费支出总额从2015年的220亿美元上升至2018年的358亿美元,居美国(561亿美元)之后,是日本支出(217亿美元)的1.65倍,占世界比重8.4%。相比之下,中国是知识产权收入的小国,2018年仅为55.6亿美元,仅占世界比重的1.5%,与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
“十三五”时期,我国利用新型举国体制,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高达21项。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大飞机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圆满完成;2017—2020年航天发展占世界的30%,成为航天发射强国;世界最大球面射电望远镜2016年建成启用;首颗地震监测卫星“张衡一号”升空;极具科技难度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
建设世界网络强国基础迈上新台阶。我国移动电话普及率从2015年的92.5部/百人上升至2019年的114.4部/百人。固定互联网光纤宽带接入用户41740万户,占比达到93.2%,全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1220亿GB。[7] 2018年,全国4G基站总数达到372万个,4G用户总数达到11.7亿户,渗透率超过70%。2019年为5G商用元年,全国已开通5G基站12.6万个,截至2019年底,我国光缆线路已达4750万公里,长度稳居世界第一,全国光网城市全面建成。
基础前沿加速赶超。我国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和被引用次数均为世界第二,自然指数跃居世界第二。
我国创新指数大幅度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编制的创新指数,以2000年为100,该指数到2018年已提高至212.0。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5年的第29位上升至2019年的第14位,在专利、实用、新型、商标、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量和创意产品出口等重要指标上均名列前茅,已经进入全球创新的领导者行列,有望实现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呈现历史性跨越式的发展。
中国立足科技创新驱动,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加强培育自主创新,实现快速科技追赶,布局尖端领域,加速从世界制造大国到世界制造强国,正在走出一条科技强、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强国之路。
居民生活持续改善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2015—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为6.5%,其中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为5.9%,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为6.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2359元和16021元,相对差距进一步缩小,从2015年的2.73倍降至2019年的2.64倍。
居民消费支出持续增长,生活质量显著提高。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559元,首次超过2万元,全国居民消费支出从2015年的26.6万亿元提高至2018年的34.8万亿元,占GDP比重从38.0%提高至39.4%。但是,这个比重显著低于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意味着居民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潜力是巨大的。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已属于富足型。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从2015年的30.6%降至2019年的28.2%,其中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从29.7%降至27.6%,农村居民从33.0%降至30.0%,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即从富裕阶段(小于30%—40%)跨进富足阶段(小于30%)。全国居民人均服务型消费占比从2015年的40.2%提高至2019年的45.9%,成为我国发展服务业的重要微观基础,也是建设强大国内市场的消费者基础。
城乡居民居住面积和主要耐用消费品达到较高水平。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9.0平方米,已经接近或达到许多发达国家人均水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7.3平方米,主要耐用消费品的家庭普及率中,移动电话、彩色电视机超过100%,家用汽车普及率从2015年的13.3%上升至2019年的24.7%,加上摩托车普及率的55.1%,外出机动性比例可达到79.8%。[8] 到2018年,全国棚户区住房改造开工1841万套,已接近2000万套的目标,完成率达92%。农村居民环境和公共服务继续改善,到2019年全国有84.5%的农户所在社区(自然村)饮用水经过集中净化处理,有94.2%的农户所在社区(自然村)垃圾能够做到集中处理,有87.2%的农户所在社区(自然村)有卫生站,有98.5%的农户所在社区(自然村)通宽带。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5年的5575万人减少至2019年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5.7%下降至0.6%,97%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94%的贫困县实现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基本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建设任务,累计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3.5万亩、住房260余万套。2019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567元。按世界银行购买力转换因子系数计算(为3.545)[9],相当于每人每日8.9国际元,明显高于每人每日5.5国际元的高国际贫困线。2019年,全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3456万人,占农村人口比重的6.3%。这成为后小康时代减少农村相对贫困人口的重中之重。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
城镇新增就业创下历史纪录。2015—2019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累计达到5318万人,提前实现5000万人的规划目标。2019年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低于5.5%左右的预期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从2015年的4.1%降至2019年的3.6%。国际劳工组织估计,2019年我国失业率为4.4%,低于世界4.9%的失业率,属于世界上就业人数最多、实现充分就业的极少数大国之一。2019年,全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达到29077万人,占全国就业总数的37.4%,其中本地进城务工人员人数为11652万人,[10] 占比为40.1%,外出进城务工人员占比为59.9%。进城务工人员人均年收入达到4.75万元,相当于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万元)的2.97倍,高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相当于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50%以上。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从2015年的2.92万亿元增加至2018年的3.70万亿元,占GDP比例持续保持在4%以上。全国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76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9.8%。各类教育毛入学率显著提高,跃居中高收入国家前列。高等教育的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就业人员,每年向社会输送800万专门人才、600万技术技能人才。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高校在全球位次整体大幅前移。2016—2018年3年累计培养在华外国留学生143万人次,吸引学成回国留学人员140万余人次,教育公平不断提高。资助困难学生4.3亿人次,累计7000亿元,每人次接受资助1627元。
健康中国取得重要进展。全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从2015年的76.34岁提高至2019年的77.3岁,已高于高人类发展组平均水平的76.0岁。婴儿死亡率从2017年的6.8‰下降到2018年的6.1‰,提前实现2020年目标,已接近高人类组平均水平的5.2‰。孕产妇死亡率从2017年的19.6/10万下降到2018年的18.3/10万,已接近2020年18/10万的目标。中国政府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降低并统一起付线,报销比例提高至60%。农村卫生服务条件明显改善。2019年底,全国乡镇卫生院3.6万个、54.2万个行政村共设62.1万个村卫生室,村卫生室卫生人员规模达144.1万人,平均每村村卫生室人员2.32人。2019年全国出生人口1465万人,二孩占比保持在50%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从2015年的4.96‰降至2019年的3.34‰。总人口进入高峰平台期,从13.75亿人增长至14.00亿人,占世界总人口比重持续下降,从18.7%降至18.3%。[11]
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2019年底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受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坚持把人民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到5月底有效控制了疫情。全国治愈率达到94.3%,人均医疗费用约2.3万元,其中重症患者人均治疗费用超过15万元,全部由医疗保险和政府财政承担。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生产,保证复工复产复市复学,实现GDP增速从第一季度负增长到第二季度正增长,为基本实现“十三五”规划经济社会目标任务赢得了宝贵时间,为开启“十四五”规划创造了前提条件。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我国的基本自然国情就是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有限,为此,“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并作为约束性指标,建立目标责任制,分解落实,采取硬措施,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总体来看,我国生态环境整体恶化趋势基本得到遏制,全民生态环境意识显著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初步进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构建世界最大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持续加强和完善节能减排工作,节能降耗取得重要成效。 “十三五”时期前四年,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约13%,符合“十三五”规划进度要求。能源消费结构继续呈现绿色化,清洁能源消费占比从18.0%提高至23.4%,非化石能源占比从12%提高至15.3%,煤炭消费占比从63.7%下降至57.7%,减少了6.0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减少1.2个百分点,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成效显著。电源结构不断优化,实现了能源发电结构的绿色转型、低碳转型。非煤炭发电装机容量占比从34%达到40.8%,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7亿千瓦,占全球的1/3。2019年,水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占全部发电量的27.7%,电力生产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86%,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89%,粉尘排放量下降85%。能源生产的绿色转型推动我国单位GDP碳排放持续下降,2019年比2015年累计下降了49.6%,提前实现了2020年下降40%—45%的目标。[12]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超过15个百分点,相当于节能4.8亿吨标准煤,节约能源成本约4000亿元,同期,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下降18个百分点。为“十四五”时期提前从相对减排到绝对减排提供了前提条件。
初步实现了水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脱钩。2019年全国用水总量为5991亿立方米,[13] 相较2015年6103亿立方米减少了112亿立方米,而GDP实际规模增长了28.5%,按2015年价格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累计下降24.2个百分点。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从2015年的76.7%提高至2019年的82.0%,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比2015年下降23.1个百分点。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从66%提高至74.9%;地表水劣Ⅴ类断面比例从9.7%降至3.4%。2016—2019年氮氧化物排放量累计下降11.9个百分点,化学需氧量累计下降11.5个百分点,二氧化硫累计下降22.5个百分点,氨氮排放量累计下降16.2个百分点。全面禁止进口洋垃圾之后,全国固体废物进口量同比下降48%。
林业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绿色产业。全国森林面积达到2.20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从2015年的21.66%增加至2019年的22.96%,森林蓄积量从2014年的151亿立方米增加至2019年的175.60亿立方米,超过了150亿立方米以上的预期目标。在全球2000年到2017年新增绿化面积中,约1/4来自中国,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监测数据,从2004年以来,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三个监测期均保持缩减态势:荒漠化土地面积由20世纪末年均扩展1.04万平方公里,转变为年均缩减242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由20世纪末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
耕地保有量为18.65亿亩,高于18.05亿亩的约束性指标。2018年,全国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55.7%,比2011年增加6.7个百分点,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面积分别达到8043万公顷和1.7亿公顷。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由2012年的63.5%提高到2017年的76.9%,到2020年可以实现80%左右的目标。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目标基本实现。“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基本形成,全国主要城市化地区集中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经济总量;“七区二十三带”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基本形成,农产品供给安全得到切实保障;“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基本形成,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海洋主体功能区战略格局基本形成,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基本实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因此,我们要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稳步推进。其中,中央企业新增混合所有制企业超过1000户,混合所有制企业占比超过70%,地方占比超过50%。总体上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高度融合,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国有经济布局更多面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服务国家战略目标,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实现了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到2018年,全国国有企业(不含金融企业)资产总额为210.4万亿元,负债总额为135万亿元,国有资本权益总额为58.7万亿元;全国国有金融企业资产总额为264.3万亿元,负债总额为237.8万亿元,形成国有资产为17.2万亿元;全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为33.5万亿元,负债总额为9.9万亿元,净资产为23.6万亿元;以上三项(国有资本权益、形成国有资产和净资产)共计99.5万亿元,相当于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91.9万亿元)的108.3%。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方面,2018年,全国国有土地总面积为50552.7万公顷,国有森林面积为8436.6万公顷,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7462.5亿立方米,内水和领海面积为38万平方公里。[14] 全国各类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都会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都会提高国家竞争力,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制度保障。
我国民营经济迅速发展。截至2017年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超过27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6500万户,注册资本超过165万亿元。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我国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15]
重点领域改革向纵深推进。“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七大类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包括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一是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营商环境显著改善,获得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同。世界银行《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我国营商环境在190个经济体中位列第46位,比2015年上升44位。二是不断完善产权制度,促进各类市场主体迅速发展,市场主体登记户从7747万户升至1.09亿户,形成数量最大的市场主体国家,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的重要力量。三是不断完善公平竞争制度,促进各类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财富世界500强企业至2019年为129家(含台湾地区9家),首次超过美国的122家。其中制造业企业62家(含台湾地区7家),已超过美国制造业企业的50家。民营企业由2010年的1家增加到2018年的28家,充分证明了公平竞争制度环境的不断改善。中国入选全球品牌500强企业增至66家,总品牌价值9115亿美元,约占世界的15%。2017年中国商标申请约占全球的2/3,商标申请强度达每百万人3995件,跃居世界超过3000件的4个国家之首。四是企业税费负担、用能等成本大幅下降。“十三五”前四年减税降费超过5万亿元,极大降低了市场主体的经营成本。五是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落地,现代市场体系加快形成,国资国企、科创板、自贸试验区等重大改革稳步推进,价格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我国总体关税水平进一步降至7.8%,1585个税目平均降幅约26%。在国际贸易环境恶化的背景下,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从2015年的24.55万亿元上升至2019年的31.54万亿元,净增加6.99万亿元,其中货物出口额从14.12万亿元上升至17.23万亿元,净增加3.11万亿元,货物进口额从10.43万亿元上升至14.31万亿元,净增加3.886万亿元,贸易顺差从2016年的3.34万亿元缩小至2.92万亿元,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外汇储备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贸易增长的冲击相对有限,尽管2019年中国对美国的货物进出口增长总额下降10.7%,但与欧盟、东盟、拉美、非洲的进出口分别增长8%、14.1%、8%和6.8%。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吸引对外直接投资国地位日益巩固。2015年以来,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累计达到3920亿美元,仍是全球第二大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国。我国主动放宽市场准入,继续缩减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允许更多领域实行独资经营。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投资往来迅速扩大。2013—2018年,我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总额达5.2万亿美元,2019年进出口增长10.8%,占比提高至29.4%。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万列;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773亿美元,年均增长7.2%;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5187亿美元,年均增长19.2%;在沿线国家建设的80多个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近300亿美元,入区企业4000家左右,成为当地轻工、纺织、建材、家电等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带动东道国就业超过20万人。与13个沿线国家建设5个自贸区。我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占对全球货物贸易的比重由25%提高到26.5%。2018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达8367亿元,比2017年增长13.3%,增速快于全部进出口总额3.6个百分点;我国企业对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56亿美元,比2017年增长8.9%;在沿线国家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为893亿美元,占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比重的52.8%,成为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最大地区。总体来看,“一带一路”成为重塑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支持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发展机制。
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
我国经济实力进入世界前列。按国际比较通行的购买力平价法(PPP)2017年国际元计算,我国GDP从2015年的17.40万亿国际元上升至2019年的22.53万亿国际元,占世界总量比重从15.3%上升至17.3%,[16] 预计到2020年上升至18%以上,持续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位居世界首位。2018年,我国工业增加值(2010美元价格)占世界总量比重达21.7%左右,分别为美国和欧盟的1.56倍和1.19倍。其中,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现价美元)占世界总量比重达28.24%,分别为美国和欧盟的1.84倍和1.49倍,我国保持世界工业和制造业第一大国的地位更加巩固。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占全球市场比重从2015年11.9%提高至2019年的13.1%,居世界首位,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我国拥有世界最大的信贷市场和外汇储备,拥有世界第二大的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和保险市场,在世界1000强银行当中,我国占了近20%。总体来看,我国经济规模、贸易规模和资本市场规模跃居世界前列,呈现协同发展格局,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我国科技实力进入世界前列。我国已经建成了一大批国家实验室、一流大学研发机构和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实体,打造了代表国家创新水平、国际同行认可的国家创新体系,基础科学和尖端科技整体迈入世界领先水平,相当一部分科技创新领域占据国际科技制高点。2018年我国居民发明专利申请占世界总量比重的60.7%,[17] 正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所说,中国已经从技术使用者转变为技术生产者。中国的科技创新成就也使世界技术创新的中心正在从欧美向中、日、韩等东亚国家转移。
我国国防实力进入世界前列。我国军事支出规模占世界比重从2015年的10.4%上升至2018年的14.0%。国防和军队建设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入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国防建设的现代化、信息化、战斗力显著增强。坚持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裁减军队员额30万,调整军兵种比例,改革领导指挥体制,建立新的人民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201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充分展现了中国国防实力已经迈入世界一流水平。美国智库专家也承认中国国防实力不断强大,在许多领域都处于世界前沿,在某些领域势均力敌,在台海地区已经具有强大军事实力和优势。到2020年完成国防和军队改革目标和任务,即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取得重大进展,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又作为最大经济体、贸易体,外汇储备持续居世界第一。中国带头倡导“一带一路”建设,特别是秉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与全球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体现了大国担当。
从21世纪以来的发展轨迹看,中国先后从中低收入水平(2000年)国家进入中高收入水平国家(2010年),显示了极强的追赶效应,从而带动整个世界发展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总之,我国经济增长率虽然在“十三五”时期呈现下行趋势,但2016—2019年我国GDP保持了6.7%的平均增速,累计已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的94.5%。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强大冲击,按照预计全年经济增长率为3%估算,实际五年经济增速为5.9%,难以实现“十三五”规划所规定的经济增速达到大于6.5%的预期目标,相应的也难以实现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速大于6.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大于6.5%的预期指标。但是,相对于主要经济体在2020年上半年普遍大幅负增长的情况,中国经济率先恢复已经极不容易。
从国际比较看,由于我国基数大、规模大、新增量大,总体综合国力迈上了历史上最大的台阶,我国经济韧性强,回旋余地大,世界经济大国地位没有改变,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基本势头没有改变,可以确保如期全面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也为“十四五”开局奠定稳定发展的基础。
(编辑 季节)
* 胡鞍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绍杰,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国际发展与全球治理研究所副所长;鄢一龙,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资深研究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1]?数据来源:世界银行WDI数据库。
[2]?数据来源: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数据库。
[3]?《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2018年主要工作统计数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2019年1月14日。
[4]?数据来源:世界银行WDI数据库。
[5]?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网站2020年2月28日。
[6]?数据来源:世界银行WDI数据库。
[7]?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网站2020年2月28日。
[8]?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20》,中国统计出版社2020年版,第60页。
[9]?数据来源:世界银行网站。
[10]?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网站2020年2月28日。
[11]?2000年我国总人口占世界人口比重为20.6%。参见世界银行WDI数据库。
[12]?国家统计局:《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图表:2019年主要指标数据与“十三五”以来发展情况》,《求是》2020年第6期。
[13]?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网站2020年2月28日。
[14]?《国务院关于2018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中国人大网2019年10月23日。
[15]?习近平:《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2018年11月1日),《人民日报》2018年11月2日。
[16]?数据来源:世界银行WDI数据库。
[17]?数据来源:世界银行WDI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