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分享:

新闻自由还是反华偏见

——瑞典警察粗暴对待中国游客舆情事件的演变分析
张垒 来源:本刊编辑部 2018.11.29 10:59:16

 

 

 

 

915日凌晨,环球时报/环球网刊发报道《中国游客遭瑞典警方粗暴对待,一家三口被扔坟场,外交部严正交涉!》,以914日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发布的提醒为由头,报道了发生于92日的中国游客遭到瑞方公务人员粗暴对待事件。这篇报道迅速在舆论场掀起波澜。随后多家中国媒体多次联系瑞典警方及涉事酒店,但并未及时得到任何有效信息。

 

一天之内舆情经历多次反转

瑞典知名互联网新闻资讯网站《晚报》(Aftonbladet )于当地时间15日刊发报道,援引涉事旅店负责人的话,并采访了当时出警的Norrmalms警局负责人,详细回顾了事件经过。报道中还插入了一段据说是由路人拍摄的视频及当事人母亲哭喊的截图,并附加评论说,“中国游客指责瑞典警方的暴行,但据视频拍摄者指出,警察的方式一点儿也不差,他们正在试图平息局势,但游客在尖叫”。

916日,这段由Aftonbladet曝光的视频传回国内,当日上午,凤凰网以《瑞典现场视频:中国大妈坐地哭喊 男子被抬走》为题转发,并迅速在各大视频网站传播。由于曝光的这段视频经过剪辑,突出了“中国大妈坐地哭喊”“涉事男子在警察靠近时突然倒地,疑似碰瓷”,迅速引发网络舆论反转,网民开始指责当事人曾某一家是巨婴丢国人的脸

随后,有人晒出当事人在遭到警察粗暴对待后,第二天居然和没事人一样带着父母从瑞典去阿姆斯特丹游览的照片,并很快被众多微博“意见领袖”转发。很快有人辟谣,称微博里贴出的两张照片,其实是当事人一家在案发10多天前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游玩的照片

仅仅一天时间,事件的舆情就经历了多次反转。起初,瑞典政府对中方前期的交涉置之不理——中国主流媒体公布了这一事件,对涉事酒店、瑞典警方及瑞典政府构成舆论压力。在瑞典政府继续回避这一事件的同时,瑞典媒体介入报道,并以经过剪辑的视频证明“警察的方式一点儿也不差”,影射中国政府和舆论是反应过激,将同样一段视频流回国内,加上一些含糊其辞、相互矛盾的说法,舆论重心由此从瑞典警察不顾人权、粗暴对待中国游客转移到对中国游客海外旅游是否文明,以及对当事人道德问题的讨论上,由此消解了中方指控的合法性。

 

事实渐次澄清,瑞典政府含糊回应

由于中国媒体的介入和中国舆论的热议,916日之后,始终拒绝与中国驻瑞典使馆沟通的瑞典主流媒体纷纷主动要求采访中国驻瑞典大使。916日,桂从友大使就瑞典警察粗暴对待中国游客事件在使馆接受瑞典《晚报》记者米奇奇专访,17日大使就同一话题又接受瑞典《快报》记者拉尔松专访。

与此同时,917日,环球网刊发该网记者对当事人的采访,当事人回述了事件全过程和此前未被报道的细节,对网络舆论和瑞典媒体提出的质疑做出回应。报道补充了视频之外的细节,同时,针对视频显示的当事人的假摔和哭喊,当事人在承认视频属实的同时,对其行为进行解释:我当时没有办法思考这种方式是否妥当,我只是想控诉警察的作为,并向路人求助。

这一报道事实上承认了当事人行为确有不妥之处,其中披露的细节也为之后还原整个事实提供了材料。在这一基础上,917日当天,由中国留学会创建的公众号Buzzword刊发长文,对这一事件做出全面分析,将之分为“入住、休息、初步冲突、警方介入、抛弃”五个阶段,客观分析了”当事人一家”、“酒店方面”、“瑞典警方”各自在事件中的责任,并得出瑞典警察“应该向当事人一家,为自己合法却不合理,违背警察保护人民的誓言的深夜抛弃行为道歉”;同时,当事人“也应该为自己的幼稚行为,向自己的父母,以及事件中的各方,向所有关心此事的中国人做出诚挚的道歉”这一相对中立和客观的结论。以环球网为代表的中国媒体的报道,及时回应公众舆论和社交媒体的质疑,不断丰富和完善了这一事件的全貌,起到了很强的纠偏作用。

事件发生到这个阶段,应该说已经可以解决,但由于瑞典官方态度的含混模糊,这一纠纷再次引起关注。直到916日,瑞典驻华大使馆才通过官方微博发布了一个不痛不痒的声明,表示:每当收到针对瑞典警方在执法过程中有违法嫌疑的投诉后,瑞典方面都会指派专门的检察官对案件进行独立调查以确定警方是否有失职或违法行为。对于这几位中国公民声称遭到警方暴力对待的情况,瑞典方面同样已采取上述措施。这一声明只是简单陈述瑞典方面收到投诉的例行做法,没有提供任何其他信息。

917日,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记者会时表示,“截至目前,中方尚未收到瑞方关于此事的调查进展情况,瑞典警方仍未回应中国使馆有关见面沟通情况的要求,这不符合外交惯例和国际通行做法。我们再次敦促瑞方重视中方关切,并采取切实措施,保障中国游客的安全与合法权益。”这一表态的核心关切是针对瑞方对中国使馆和外交部多次交涉置之不理的态度。

918日,瑞典检方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把桂从友大使针对中国游客所受遭遇的投诉视为上诉,检方将把案件提交给更高级别的检察官来做独立评估。而迟至922日,在舆论压力下,涉事酒店才表示:“对当事人一家在瑞典的遭遇表示难过,希望同各方一道还原当晚事件全貌。”而此时,距事件发生已经过去20天。

 

新闻自由成为傲慢与偏见的挡箭牌

921日,瑞典电视台《瑞典新闻》栏目突然播出一段辱华视频,把这次瑞典警察粗暴对待中国游客的事件以另一种方式推上前台。这段视频打着“给中国游客提示”的旗号,以充满低级趣味的噱头,粗俗不堪的语言,赤裸裸地宣扬种族主义、排外主义;而且节目使用的中国地图缺少台湾省和西藏部分地区,对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进行挑衅。很快,翻译后的视频版本被上传至中国视频平台。

辱华视频理所当然地引发国内公众舆论和主流媒体的强烈愤慨。923日晚,人民日报微博发布“人民微评:辱华者须付出代价”,指出,“把肉麻当有趣,把辱华轻描淡写化,这不是幽默,而是狡辩。傲慢不逊,蹬鼻子上脸,只有挑衅哪有善意?……一家炮制辱华节目的电视台,不仅失去了基本品格,也失去应有的公信。” 同日,新华社播发“新华国际时评”,评论说,“从该节目戴着偏见的眼镜、编造子虚乌有的材料、放肆侮辱中国人等一系列荒腔走板的言行看,这档节目的主持人和策划制作人完全丧失了新闻媒体和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和素养……这次瑞典电视台置客观公正于不顾,极尽诽谤侮辱,公然拼凑出一个往中国人身上泼脏水的节目,再次暴露了他们假人权卫士的面目。”

924日,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评论”发文称,“该节目以中国游客遭瑞典警察粗暴对待的事件为调侃对象……其戏谑的语气、肆无忌惮的画外笑声,所体现的毫不掩饰的恶毒与侮辱,令人震惊。作为公共电视台,发表针对当事人乃至所属国的侮辱言论,既违背了媒体的公正原则,更逾越了道德的底线。”

同日,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就瑞典电视台播出辱华节目事答记者问,表示瑞典电视台瑞典新闻栏目播出辱华节目,“主持人的言论充满对中国和其他族裔的歧视、偏见和挑衅,完全背离了媒体职业道德。我们对此予以强烈谴责。”

瑞典警察粗暴对待中国游客事件从一个较纯粹的舆情事件,演变成为中瑞主流媒体之间的对抗。

事实上,瑞典媒体的“转向”早有端倪。稍微留意中国驻瑞典大使馆网站会发现,在916日、17日,桂从友大使就瑞典警察粗暴对待中国游客事先后接受瑞典《晚报》、《快报》记者专访之后,919日,大使又接受了瑞典《记者报》记者专访,不过此次专访的主题已经从具体的事件本身转换成为“媒体交流和中瑞关系”。根据使馆在其网站上公布的专访全文,大使接受采访伊始就指出“瑞典一些媒体对中国批评、指责、谩骂,甚至恶意攻击、抹黑”,一些人经常发表针对中国的负面言论,而“这些言论与现实中的中国完全对不上号” 。

实际上,从今年72日到913日不足3个月时间,中国驻瑞典大使馆连续在其网站推出6篇有关瑞典媒体涉华文章的谈话,再加上7篇同样涉及瑞典媒体的其他谈话和专访,使馆与驻在国媒体如此频密的隔空喊话与交流并不常见。使馆发言人在就瑞典通讯社有关报道谈话中曾经诚恳地提出期待:“我们衷心希望瑞典通讯社能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今日中国,而不是听信反华分子的谎言,戴着有色眼镜一味抹黑中国。”在919日接受瑞典《记者报》专访时,桂从友大使也强调:“希望一些瑞典朋友能够摒弃意识形态偏见、过时的冷战思维、幼稚的傲慢和早已过时的‘教师爷’作风,承认不同,尊重不同,相互包容,互学互鉴,同世界一道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地时间925日晚8点,瑞典外交部联络处干事艾米特斯洛夫在接受瑞典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外交部的谴责和抗议已经清晰无误地传达给了瑞典外交部门,但这是瑞典的言论自由。可见,所谓“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不过是傲慢偏见的“挡箭牌”。

随着我国公民出国旅游总量庞大且逐年增长,少数人行为的不文明令当地人侧目,的确是不可回避的事实。早在2006101日,中央文明办联同国家旅游局就公布了《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指南》第一条就是“注重礼仪、保持尊严”。由此当事人的所作所为也是我国的宣传和旅游主管部门所着重提醒和明确反对的。中国在国际环境中的形形象与影响,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与义务。

但是,此次瑞典警察粗暴对待中国游客事件的演变发展,着实给中国社会和中国媒体人上了一课。在国内媒体和网络舆论不断搜寻求证事实真相,冷静反思国人自身行为不当之时,瑞典媒体的“框架”式报道、海外反华势力的介入操纵、“恰到好处”曝出的种种谣言,以及由瑞典电视台辱华节目所揭开的瑞典某些媒体的狭隘、独断,舆论场中的偏见、傲慢,都在短时间内集中呈现出来,给西方所标榜的“新闻自由”增添了鲜活的注脚。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如何在国际社会上塑造形象,如何在西方舆论场上站稳脚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编辑  杨利红)

 



* 张垒,新华社新闻研究所主任编辑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员。

相关阅读

热门话题

关注医改,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明确医改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查看更多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

2015年4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邀请行业内部分重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部门&...

查看更多

>

2023年12期

总期号:295期

2023年11期

总期号:294期

2023年10期

总期号:29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