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分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探索

——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更好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是时代向中国理论界提出的重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更好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是时代向中国理论界提出的重要任务。

        由张宇所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10出版)一书,是作者承担的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委托的课题形成的成果。2016126日,基金会邀请有关院所专家[1],召开了对此书的评审研讨会,到会专家一致认为,这是一部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实践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著作,对构建这一学科的理论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理论研究脉络和论述特点

  这本著作,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立足中国实际的基础上,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则做了总结,对其研究对象作了规定和理论体系的归纳。

  作者梳理了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到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市场社会主义、转型经济学等学说,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开拓、在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以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核心地位为分析起点,探索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集中指出了在学科框架下需要研究的主要理论问题。

  全书理论框架体系完整、逻辑一贯,论证严谨。它不是政治经济学已有观点的简单重复,而是系统叙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的历程,也把有关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及随着实践的发展形成的新理念,都容纳到教材中(如五大发展理念)。

    在分析中,坚持了尊重客观实践的科学态度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对一系列问题给出了明确的、具有理论高度的回答。全书包含了很多理论创新点,一些新的阐述令人耳目一新。

直面当代重大理论问题

作者对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系列迫切、敏感的现实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正面进行分析,亮明观点,没有采取回避态度,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其中有不少理论创新点,起到了“引领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当起到的作用。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否成熟定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模式,还只是概念?它是已经有扎实的内容或已经接近定型,还是在成长中?这是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不少人倾向于认为当下中国的社会主义还不成熟,如果是这种认识,对中国模式、中国道路又何来自信?作者明确提出,现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已基本定型,这应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基础。

  关于公有制

  公有制的本质特征。本书认为,公有制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有四个方面:社会调节、经济民主、按劳分配和剩余共享。

  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对此一般的解释,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本书则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结合的角度论证,从当代经济全球化这个特征来解释。同时用了很大的篇幅,澄清对国有经济及国有企业若干片面性的认识,列举了“国企腐败论、低效率论、不兼容论、垄断论、挤压论、退出论、丧失论”等错误论点,进行了逐一批判。

  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关系。政治经济学界多专注于说明二者的“兼容性”,但没有看到二者的对立性一面。书中提出: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是以人民为中心,但市场经济则强调利润最大化,两者必然存在对立和矛盾。公有制条件下需要等价交换、市场调节,这是和市场经济的内在统一;公有制要求有计划发展、共同富裕、共商共建共享等,与市场经济的“自发竞争”存在矛盾。所以,公有制和市场经济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既要发展市场经济,又要调控市场经济,坚持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公有制和多种经济成分。关于“公有制为主体”与多种所有制的并存与竞争及发展趋势,本书认为:发展私营经济是必要的,但不能“无底线”发展私营经济,这肯定会导致资本主义;发展非公经济的底线是不能颠覆公有制经济。从现实的挑战看,资本收益和劳动收益明显分化,贫富差距扩大,这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私有制经济存在矛盾的实际情况。我们不但要“把权力关进笼子”,还必须“把资本关进笼子”。资本的本性是增值,必然和社会主义相悖,所以对资本要有所节制。我们利用市场经济,但一定要有批判性的认识,把矛盾说清楚,不能回避。

    分配制度和贫富分化

  中国的贫富分化有目共睹,这也是世界性问题。以往谈分配问题,往往滑到西方经济学的方法,比如库兹涅茨曲线,假定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就可自动解决不平等问题。而西方社会的现实,证明了这一理论不成立,他们也提不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国内不少学者主张“要用市场机制调节分配不平等问题”,事实上依靠市场只能让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作者对这个敏感问题不回避、不辩护,明确说明自己的认识,包括解决的途径和目标。理论如果没有针对性、脱离现实,就是自说自话。如果书里讲的多数问题都是读者关心的,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才有价值。

  “按要素贡献分配”和“要素价格论”的关系

  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理论问题。这两个概念往往被人混淆,甚至有人把要素价格论作为“按要素贡献分配”的理论依据,造成极大混乱。很多经济学教科书都回避这个问题。“按要素贡献分配”概念写进了党的文件,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去解读和分析。如果滑到“要素价格论”,就等于在基本分配制度上出现了颠覆。本书在这个问题上作了正面说明,是一个重要的贡献。

  关于中等收入陷阱

  现在有人强调,中国在当前发展阶段要避免掉入“中等收入陷阱”。这关系到如何认识“中等收入陷阱”和“怎么跨过陷阱”问题。一些人对此的答案,就是必须学习西方、走资本主义道路,否则就跨不过去。作者明确指出:走西方道路只能让你掉进陷阱,而不是跨过去;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跨过去。

  国家调控和政府职责

  西方经济学讨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时,不涉及国家性质,而且把政府和市场看作是对立的两极,政府的职能归结为“守夜人”,只管秩序和安全等公共职能,而经济全由市场承担。这样,公有制和国有经济都无法纳入这一分析框架。

  这本书突破了“政府和市场对立”的观点,从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性质出发探讨经济的调控问题。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是整个上层建筑的核心,作为政权组织处理社会各阶层关系,维护基本制度和社会秩序。同时它又是经济基础的核心,作为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体,代表全体人民共同利益,深入到社会经济生活内部,行使对生产资料的管理权,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

  马克思讲,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将以国家的名义,代表社会行使管理职能。社会主义国家的职能包括了经济管理职能,而非简单“弥补市场失灵”;引入市场机制也不等于把什么都交给市场、政府管得越少越好。至于国家经济管理的方式和程度是另外一个问题。应该从这样的高度看待我们的国家的性质和它的职能,而不能够局限于政府和市场的两分法。书中认为,国家的经济职能除宏观调控外,还应包括结构调整、改善民生、主持开放与对外经济关系等内容。

    要从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出发,重新审视国家、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要把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和调控体系,看作是以党的领为核心、政府的作用为依托、包括了法治体系和社会组织等在内的有机体系。

  关于对外开放和全球化

  这涉及世界体系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的讨论,书中提出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辩证统一”的创见。要弄清楚对外开放的本质内涵。我们的开放,是在世界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全球化下的开放,引进外资就是引进国外资本,而资本的本性就是增值,它会拼命跟你竞争。对外开放不可避免地将资本主义的正反两方面因素引入国内,不能只看到正向效果。产业政策的问题导向,也要和开放与全球经济格局问题联系起来。

  概念体系和话语权

  比如“政府干预”这是西方的说法:因为市场失灵,所以要干预,而前提是政府和市场的对立。这就是一个概念运用的问题。用“国家调控”就避免了这样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处理。

  过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一些基本概念方面,比如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按劳分配和按要素贡献分配,中等收入陷阱等等,存在不少概念模糊之处。一旦理论体系缺少自己的基本概念和范畴,只是借用西方经济学概念,就将失去话语权,被边缘化。作者非常注重厘清基本概念,这是塑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很好的起步。

学科的发展刚刚起步

  中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问题,是有深厚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的。当今西方资本主义处于深刻的危机中,反体制、反精英、反资本形成社会潮流。另一方面是中国的崛起。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些问题也比较充分地显露出来。当前迫切需要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出现。

目前在我国经济学领域,西方经济学盛行,在研究和教学领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被边缘化现象严重,这一局面目前仍还没有大的改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需要有一个健康的经济学理论和教育环境。社会主义不是自发的事业,它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有自觉的实践,才能推动社会主义的发展。我们广大的学生、知识分子、党政干部急需正确的、贴近实际的理论工具。这对于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真正树立道路自信,制度自信。要澄清种种混乱的思想,批驳新自由主义的惟西方、惟市场、亲资本,反社会主义思想,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占据主流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要坚持贯彻运用马克思理论的方法论和基本原理,如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等。要系统梳理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分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要认真加以整理分析,不能停留在原则上。

  中国正在崛起过程中,国际上全球化和保护主义相互交织。今天的问题不是中国向世界开放,而是世界怎么适应中国的复兴与崛起。必须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改变现有格局,不能陷在“西方中心论”的话语体系中。  

  要进一步打破西方经济理论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判断和定位。我国的成功实践说明,市场和政府应该是有机结合,应坚持两点论、辩证法,而非西方惯用的“大市场小政府”定位。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滞后于实践发展的要求。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前提下,理论家要结合实际,深入调查研究,体察社会经济脉搏,努力从中总结提炼问题,坚持进行理论创新。

 

(编辑  碣石)

 



[1]到会专家有:何自力(南开大学)、刘凤义(南开大学)、薛宇峰(云南财经大学)、胡家勇(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邱海平(中国人民大学)、齐昊(中国人民大学)、周文(复旦大学)、朱安东(清华大学)、王生升(清华大学)等。

相关阅读

热门话题

关注医改,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明确医改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查看更多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

2015年4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邀请行业内部分重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部门&...

查看更多

>

2024年01期

总期号:296期

2023年12期

总期号:295期

2023年11期

总期号:29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