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分享:

毫不动摇鼓励民营企业转型发展

侯峰 来源: 2024.01.02 11:10:47


 

民营经济已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成为创业就业的主体、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政府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国际市场开拓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推进经济增长和保持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大部分民营企业正面临诸多困难挑战,资本的积累、科技的进步、传统产业的衰败、新兴产业的诞生等发展环境的巨大变化,使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2023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提出调整经济结构、转换发展动能、创新驱动发展等一系列举措。

在我国经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不仅是民营企业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政府促进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的现实需要。现阶段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需要企业和政府部门形成合力,多措并举。

家族企业管理要向现代化企业转型

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家族管理传统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发展壮大后的需要,如解决企业传承问题、治理结构问题、产权制度结构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必须面对的企业管理等问题。对以家族管理模式为主的企业,应打破家族化管理的束缚,实行经营权、所有权、监督权相分离的制度。条件成熟的企业,要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各种方式吸收社会资本,形成多种战略合作联盟,形成具有较大规模、具有主导产业性质的股份公司或集团,以应对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给企业带来的压力和挑战。

同时,不断创新管理方式,鼓励民营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拓展国内外市场。政府部门要鼓励条件好、资金充足的民营企业加快建立约束有效、治理结构合理、股东行为规范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和制度;鼓励民营企业完善企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制度,制定规范的公司章程,明确各自职责及议事规则;鼓励民营企业规范建立科学规范的劳动就业收入分配制度,精细化管理公司财务、营销、品牌等工作,使家族企业发展为更加适应社会经济变革、符合市场需求的现代企业。

树立品牌战略意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领先的技术优势尤为重要。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采取更具竞争力的战略,苦练内功,加强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好的企业应把科技创新资金列入企业的财务预算,加快技术、管理、组织结构、工艺等创新,引进高质量的科技创新型人才,提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自主研发能力。同时,民营企业应积极为自身创造条件,利用政府投入的科技创新基金,逐步建立起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发展科技型企业,建立科技研发机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发展和培育品牌产品,关键在企业,基础在企业。从企业法人层面看,企业领导层不仅要具有打造品牌的紧迫感和赶超国际一流水平的技术目标,而且要让全体职工都清楚地了解,创品牌是企业开辟、占领和进一步扩大市场的重要手段。要树立全员品牌意识,集中力量,做好主业,创造品牌,永葆品牌优势,用领先科技、品牌优势占领市场,同时通过并购等方式开拓国内外市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企业始终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创新企业人才战略,用人唯才

企业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竞争。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企业要想成为创新发展的主体,除了要创造吸引创新人才的良好环境,还要利用企业自身的资源培养创新人才,储备创新人才,从而加快企业创新步伐,增强企业竞争力。要加强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按照在企业内部培养、从企业外部引进人才的发展思路,采取外出学先进、专家辅导等方式,培养一批一流的企业员工队伍和研发队伍。

在保证技术人才整体素质的同时,要发挥好激励手段的作用,不仅对技术专家实行专家津贴,对工艺设计人员和产品研发人员,也要实行激励性工资制,提高工作待遇,从而调动研发人员的创新活力和工作积极性,同时吸引优秀的科技研发人员和高级技术人才到企业工作,为企业转型奠定人才基础。

引导民营企业走自主创新道路

自主创新必须坚持产学研结合的方式,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提高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政府要加强对企业的引导,鼓励企业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做好谋划,不断提升企业家对企业转型升级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企业在转型升级中谋生存求发展的理念。要组织民营企业家到先进地区、先进企业考察学习,拓展思路、开阔眼界,增强发展紧迫感,增强培育核心竞争力、加快转型升级的信心与决心。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企业家的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切实解决企业“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的问题。企业要以创新驱动为支撑,大胆实施科技型自主创新项目,逐步形成以创新驱动为基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利用各种激励方法,努力发挥企业员工的创新活力,深挖员工的工作潜能,不断塑造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逐步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企业发展目标。

1.鼓励企业大量投入创新资金。企业每年应当拿出一定的营业收入(约为营业收入的3%)作为技术创新的研究经费,或通过实施项目,积极争取政府部门的研发资金支持,多渠道加大企业研发资金的投入力度。

2.健全企业创新体系。鼓励引导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负责产品开发、技术研发、工艺研究、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技术人才培养引进等工作。加强创新活动的软件及硬件设施建设,完善配置开发后续的验证装备,为研究开发成果的输出提供必要的支撑。

3.加强产学研用等创新活动的合作。企业内部的技术中心要与相关行业的高等院校建立持续的、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并聘请教授、知名学者等组成企业技术中心的专家委员会,共同投入、共同参与企业创新活动的全过程,与企业共享成果、共担风险,不断增强企业创新发展活力。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建立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等平台,加快推进对民营企业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工作,支持民营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战略任务。2020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出台了《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加快改革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强化科技创新支撑的手段之一是实施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布局了一批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集聚了一批面向企业的数字化服务商,开发了一批符合企业需求的数字化平台、系统解决方案等,企业可以结合行业特点开展企业建云、上云、用行动,提高企业的工业互联网应用水平,发展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智能化水平,促进数字化转型。

多举措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

融资难是长期困扰民营企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政策帮扶力度,引导企业增强自律意识,严守信用红线,帮助企业破除融资的壁垒。

1.加强对民营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鼓励支持民营企业不断提高信用等级。

2.拓展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促使金融机构建立民营企业资金服务专营机构,鼓励并引进创业投资机构、私募基金和风险投资机构等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服务。山东无棣县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依法设立地方金融机构,成立了2家小额贷款公司和1家民间资本管理机构,2020年累计发放贷款12632万元。在充分利用民间资本的同时,加快发展担保融资机构,建立多种资金来源、多种组织形式、多个层次参与的担保体系。共设立3家国有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执行较低的担保费率,不收取保证金),今年已为32家企业提供了担保,帮助企业获得银行贷款2.22亿元,切实解决了企业的担保缺失难题。真正降低民营企业的融资门槛,对符合国家相关政策的民营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和帮扶,设立专门用于转型升级的奖励扶持资金,建立健全有关信用再担保体系,采取营业税减免、资本注入、各类补贴等扶持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再如,为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的资金难题,福建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银行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力度,发行和分期设立了160亿元的纾困基金、20亿余元的纾困专项债,并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产融对接,有力地纾解了企业的资金困难,这些做法值得借鉴。

3.加大对民营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在某些国家或地方政府组织的基建等项目或产业链发展中,可以由大型国有企业牵头组织项目上下游的骨干民营企业,共同制定产业链发展规划,提出产业链融资要求,对接多家金融机构组成产业链银团,让金融机构按照产业链规划组织融资。产业链融资能够有效实现上下游企业之间、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的增信,有效应对经济波动给民营企业带来的金融风险。

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民营企业转型发展,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最大的动力。政府要进一步营造优良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持续推进企业减税降费、减轻企业负担,充分调动、激发广大民营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快推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

1.优化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环境。政府要制定鼓励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及时对政策落实过程中的效果进行全面评估。政府主导建立的科技创投、基金等,应向转型升级的民营企业倾斜;通过直接减免、投资设备抵免等各种形式的优惠政策,向高科技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高附加值的企业倾斜。近年来,山东省先后出台“非公10条”“实体经济45条”“民营经济35条”等一系列政策,对民营企业发展中的难点、痛点、堵点,提出含金量足、可操作性强的具体措施;组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队341个,帮助企业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实际问题。山东省还出台了《关于弘扬企业家精神支持企业家干事创业的若干措施(试行)》,营造尊重、激励、保护、服务、关爱、培养企业家的氛围,激发了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热情。

2.提升为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服务的能力。设立区域性的企业服务中心,成立集担保、研发、劳务、政府服务等为一体的服务机构。聘任相关权威咨询机构做好民营经济行业预警分析,及时向民营企业发布市场信息、行业态势等,引导民营企业明确转型升级方向,及时规避各类风险。搭建面向民营企业的技术研发、产品检测、产业信息、人才培训等生产服务性平台,帮助企业引进高科技人才,特别是能够给企业带来创新项目的人才;对企业引进高端人才给予一定的补助或奖励,选派、鼓励高科技人员到民营企业就业,帮助民营企业研发新产品,助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

3.加大政策支持和政策落实力度。相关部门要加大政策落实情况的督导,确保政策落实到位。优化土地、投融资、人才、信贷等扶持政策,拓宽市场准入渠道,减少行政审批流程,加大“非禁即入”力度。

4.不断改进作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四风”改作风、提效能,切实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查处各种非法行为,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5.创新服务体系,完善服务流程,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重点做好限时办结、首办责任等制度的落实,开展好一站式服务,真正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给企业转型升级吃上“定心丸”。

(编辑  宋斌斌)



* 侯峰,中共山东省滨州市委党校副教授。

相关阅读

热门话题

关注医改,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明确医改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查看更多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

2015年4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邀请行业内部分重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部门&...

查看更多

>

2024年01期

总期号:296期

2023年12期

总期号:295期

2023年11期

总期号:29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