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保障。持续推动制造强国建设,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新时代推进的国家战略。十年来,我国制造强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制造业规模位居全球之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产业链更加完整,产业整体实力、质量效益以及创新力、竞争力显著提升。现今,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乌克兰危机、新冠疫情冲击国际供应链,国际贸易争端等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挑战,而中国制造业表现出强有力的战略韧性和持续的国际竞争力,保障了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健发展。党的二十大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论断,再次表明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阶段,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进而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
制造强国建设成绩斐然
产业规模居全球之首。2012-2021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由16.98万亿元增长到31.40万亿元,[①]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由22.39%提高到29.31%,[②]在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中位居首位;2013年以来,我国连续9年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制造业出口占全球比重由15.91%提升至21.57%,[③]特别是2020年首次超过德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机械设备出口国。
产业体系健全。我国工业拥有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40%以上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光伏、新能源汽车、家电、智能手机、消费级无人机等重点产业跻身世界前列,通信设备、工程机械、高铁等一大批高端品牌走向世界。
产业结构加快升级。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引领带动作用显著增强。2012-2020年,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9.4%提高到15.1%;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28%提升到33.7%。传统产业焕发出新活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提速,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提高到47.1%,重点领域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由2012年的24.6%提高到2020年的52.1%,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由48.8%提高到73%。
企业实力显著增强。骨干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壮大,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分别从2012年的19.7万亿元、21.7万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39.19万亿和37.4万亿元;在最新发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我国工业领域企业占有73家,比2012年增加28家。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十分活跃,专业化水平持续提升,已培育4万多家“专精特新”企业、4700多家“小巨人”企业,近6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显著增强,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机构总数、研发经费支出均比2012年翻了一番,有效发明专利申请数增长了两倍多。
创新成果亮点纷呈。中国制造业坚持创新驱动,在一批高端装备研制上实现了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取得诸如嫦娥揽月、天问启程、万米深潜、北斗导航系统、高速磁浮试验样车等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多项重大工程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创下多项世界首次。如港珠澳大桥创造了400多项新专利,多项达世界之最;水陆两栖飞机AG600近120万个标准件、98%的结构及系统零件全部由国内研制提供;复兴号高铁囊括了新材料、先进动力、计算机等诸多关键技术的群体突破。
“三步走”推进制造强国战略
制造强国建设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与党中央国务院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坚定不移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密不可分。
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制造业,多次对制造强国战略做出重要指示。中央文件多次指出: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部署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为中国在2025年前后迈入世界制造业强国行列提供战略指引。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是党中央站在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和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制造2025》发布后,各部门、各地区认真贯彻落实,建立了高效的组织协调机制,形成了完备的配套政策体系,主要目标完成度较高,重大工程扎实推进,各项任务顺利实施,制造强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结合我国制造业发展实际和未来制造业发展的要求,以及对世界制造强国发展水平的总体研判,我国提出实施“三步走”战略目标,为制造强国建设稳步向前打下有利基础。
第一步,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进入制造强国第二方阵,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中国制造业将位居第二方阵前列,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强国;第三步,到2045年,中国制造业做大做强,从世界产业链中低端迈向中高端,中国制造业进入第一方阵,成为世界领先的制造强国。
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
智能制造是推进制造强国战略的主攻方向,是先进制造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也是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技术路线。中国不能走西方串联式发展的老路,必须充分发挥后发优势,采取并联式的发展方式,践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并行推进、融合发展的技术方针。
通过大力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1.3%和74.7%,比2012年分别提高了30.7和25.9个百分点。发布智能制造国际标准42项、国家标准300多项,基础共性和关键技术国家标准的覆盖率达到97.5%。建成了700多个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生产效率平均提高48%,产品研制周期平均缩短了38%,产品不良品率平均降低35%。截至目前,我国已培育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超过6000家,炼化、印染、家电等领域智能制造的水平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重视产业基础能力提升
产业基础是工业发展的“基本盘”,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支撑。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关键是要切实提高产业基础能力。十年间,从“工业强基”到“产业基础再造”再到“产业基础高级化”,我国通过采用新型举国体制解决“卡脖子”问题,聚焦产业基础“五基”领域,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隐形冠军等方式,不断提升强化我国的产业基础能力。例如,高速铁路动车组用标准、车轮、车轴、制动设备、列车控制系统、车身材料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机器人三大关键部件基本具备国产化生产制造能力,谐波减速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新能源汽车核心“三电”技术方面,电池成组效率和能量密度高于同期国际产品,驱动电机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电机控制器在电力电子功率集成、高品质控制方面实现突破。
聚焦优势产业实现差异化发展
一些省市在探索本地区制造业发展路径时,从市场需求出发,集中本地区有限资源,力争打造世界级产业和产业集群。这种做法改变了各地区产业一哄而上、重复建设而造成低价竞争和产能过剩的痼疾,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差异化发展。例如,宁波市大力发展核心零部件(元器件)、基础材料等,在伺服电机、高端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稀土永磁材料和电子信息材料等细分领域培育形成全国领先、覆盖广泛的工业“四基”优势。合肥市不断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和成果转化方式,形成了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体系。湖州市以绿色智造为主线,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大力发展产业基础好、特色优势突出、发展前景广阔的高端装备、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泉州市狠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打造纺织鞋服和建材两大世界级产业集群。
制造强国建设的显著特征
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发展和转变也应该具备中国特色,制造强国首先必须是制造大国,不仅追求“强”,还要“又大又强”。
衡量制造强国“大而强”的标准,除了中国工程院《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所提出应达到或十分接近日本、德国的水平,还需要有若干标志性的特征,例如制造强国应具备雄厚的产业规模、优化的产业结构、良好的质量效益、持续的发展能力。我们经过测算、预测和国际比较,提出制造强国的六项特征及目标值如下:
一、产业规模。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比重,目标值设为30%。
二、产业基础。“五基”(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与装备、工业基础软件和产业技术基础)国内市场满足度,目标值设为70%。
三、优势产业。世界领先和世界先进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工业增加值比重,目标值设为40%。
四、优势企业。世界500强企业中制造业企业数量,目标值设为世界前三。
五、创新能力。单位制造业增加值的全球发明专利授权量,目标值设为世界前三。
六、能源消耗。单位制造业增加值能耗,目标值定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
新征程上坚定不移推进制造强国战略
未来三年是我国建设制造强国非常关键的时期,也是开启二十大新征程的重要时期。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应看到,与美德日等制造强国相比,中国制造还有相当的差距,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调整战略思路。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从而为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贡献力量。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新征程上,建设制造强国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研究中国特色的制造强国战略推进方法和路径。
制造强国建设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根本目标。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要把民生产业放在制造强国发展的突出位置,为人民提供更安全的食品、更便捷的交通工具、更先进的信息消费产品、更丰富的产品选择。要通过智能制造实现民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高单位产品生产效率,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实现全要素劳动生产率的提升。
要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制造强国建设要实现优化财富分配的功能。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要下大力气,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战场,也是财富分配的主战场。通过数字赋能,提高劳动力、资本、土地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单位产出价值,增加初次分配收入。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制造业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跃迁,从而有力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和国家财力的增加,让全体人民共同享受发展成果。
“锻长补短”,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近年来,我国有关工业部门都在大力推进“补短板”,以疏通“卡点”“堵点”,旨在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与此同时,我们的制造业要想不受制于人,应该要跳脱固定思维模式,扬长补短,一手“补短板”,一手“锻长板”,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那些要在达到世界领先或先进地位的优势产业基础上,培育一批如光伏、重稀土材料等在全球具有话语权、控制力和引领力的细分产业。要举全国之力,攻克集成电路及专用装备、操作系统和工业软件、航空发动机等“卡脖子”难题,形成基本安全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最终实现我国制造业发展由“跟跑”、“并跑”走向“领跑”。
智造赋能,打造技术创新主战场
今后15年,是智能制造这一工业革命核心技术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制造业要集中优势力量,力争实现战略性重点突破,实现中国制造业的换道超车、跨越发展。从现在到2028年,深入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程”,到2028年,“互联网+制造”即数字化网络化制造在全国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从2028年到2035年,深入推进“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工程”,到2035年,新一代智能制造在全国制造业大规模推广应用,中国智能制造技术和应用水平走在世界前列,实现中国制造业的智能升级。
自立自强,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
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实施突破工程,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以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编制的《产业基础创新发展目录》为指导,推广“链式推进”方式,到2025年,使“五基”(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与装备、工业基础软件、产业技术基础)产品和技术的国内市场满足度达到70%。加大对“五基”领域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1000家“专精特新”世界冠军企业。
打造优势产业,推进产业链现代化
各地方应从实际出发,本着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的原则,努力打造若干个在世界有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和产业集群。加大世界领先和先进的产业基础性和前瞻性研究,加大对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优势。继续培育新的优势产业,提高中高端产品比例,推进产业链现代化。
做强通信设备、轨道交通装备、输变电装备、纺织、家电等优势产业,重点培育航天装备、新能源汽车、发电装备、建材等优势产业,打造标志性特色产业链,全链条培育高端芯片、氢燃料电池汽车、5G设备、民用飞机、高端医疗影像设备、新型显示等特色产业链,形成具有关键控制力的技术和产品。集中优势资源,构建技术先进、产业链上下游紧密协同、供应链集约高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领先产业和产业集群。
培育优秀企业,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国际影响力
造就一批具有技术引领能力、产品定义能力、产业链关键节点掌控能力和资本输出能力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支持这些企业建立具有技术引领能力的研发中心,鼓励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提高产品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和企业盈利能力,支持大企业实施兼并重组、走出国门,成为产业链“链主”。
着力培养一批竞争力强、“专精特”高成长性中小企业。这些企业不以产量规模制胜,而是专注于细分市场上的某一产品,满足专门的客户群;具有很强的创新活力和研发能力,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采用独特的工艺、技术、配方或特殊原料进行生产,使产品拥有区别于其他同类产品的特性,以“专精特”构筑企业的竞争优势。
加强绿色化改造,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以节能减排和智能化改造为重点,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的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力争2025年我国单位制造业增加值的能耗接近制造强国水平,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深入推进源头减碳,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等新能源产业,加强储能和智能电网技术及装备研发,加强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能源推广应用,提升再制造行业能级。实施碳汇工程,在高载能行业实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加快绿色示范引领,推动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打造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标杆。推动先进适用重大低碳技术在重点行业示范推广,积极开展零碳化项目示范工程。
(编辑 宋斌斌)
* 古依莎娜,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朱明皓,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资深研究员、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①] 数据来源:国新办2022年2月28日就促进工业和信息化平稳运行和提质升级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5977960532692597&wfr=spider&for=pc
[②] 数据来源:2012—2020年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2021年数据来源于联合国工发组织《2021年第四季度全球制造业生产统计报告》http://www.199it.com/archives/1420335.html
[③]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