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分享:

共享制:带着期权去上市

郭凡生 来源: 2023.06.15 11:27:08




 

共享制是我在经营企业中悟出的一种制度,我认为是在代理制之后一个很重要的企业制度。

代理制与共享制

代理制是英国工业革命以来,各国通常实行的企业制度。在这个制度中,老板拿利润,员工拿薪酬,劳工和资本处于对立状态。

中国民营企业多数也是代理制。代理制强调股东利益最大化,劳资矛盾明显,因劳资矛盾造成企业内的冗员、浪费等等,已经很难支撑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发展,必须进行变革。而共享制强调企业利益最大化。企业员工和老板共享企业的利润,劳动有条件地占企业净收入“大头”。企业利益最大化,将是未来企业管理制度发展的方向。

共同富裕的正确理解

    共同富裕的要义是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现在中国还有相当部分低收入群体,如果他们的收入增加,中国经济很多问题,比如房产库存积压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这是目前启动内需最大的问题。只有增加低收入人群的收益,才能形成有效的需求,畅通内循环。高收入群体手里的钱太多,可能使部分消费外溢,甚至形成资本垄断和市场垄断,破坏市场规则,进一步加剧社会矛盾。

带着期权去上市,就是从资本市场入手,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推动分配的公平,让企业员工得到更多收入,有利于启动中国经济的新一轮成长。

    注册制的契机

200312月,我们的慧聪国际在中国香港上市,当年公司把分红中的70%分给了员工。在香港上市那天,慧聪国际创造了126个百万富翁。那时公司一年的利润达到四五千万元,这些百万富翁获得的期权利益就超过两亿元。获益的员工大都属于中产阶级,他们有了钱可以去买房、买车,从而增加国内的市场需求。

    由于审批制的阻碍,上市公司很难带着期权去上市,阻碍了财富在上市公司中职工间的高效、合理转移,影响了良性共同富裕的实现。

我国资本市场实施注册制改革,为企业带着期权去上市开启了一个大门。但在科创板的400多家公司里,只有9家企业勉强试行,包括沪硅产业、君实生物、中控技术等,只占科创板上市公司的2%,成功率也不高。在注册制改革中,我们引进了两个概念:市场红利和制度红利。市场红利是企业上市融资得到的资金红利。制度红利,就是企业带着期权上市所得到的无偿资金,这是一个制度的改变。按照规定,科创板股权激励规模最高可达公司股本总额的 20%,上述9家试行带着期权上市的公司总共发放了不到5%的期权,在IPO当天,员工收益就达到11.6亿元,一年以后将可能达到44.8亿元。

    一个成功的案例,是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控技术上市前,给员工发了1480万股股权激励,然后在科创板带着期权去上市,后来又给员工发放了期权,这些收益大多数发到了中产阶层和低收入阶层的手里,从而让员工带着期权去致富。中控技术给员工发放期权,在保证了公司利益的同时,又让员工的期权权益得以实现,这是带着期权去上市一个重要的技术细节。

   中控技术在IPO前的股权激励人数是1085人,IPO后的股权激励人数是1570人。公司上市后18个月,员工能得到的制度红利达到44.8亿元。而2021年公司的净利润只有5.8亿元。之所以能得到这样的期权收益,是因为资本市场的放大功能,这样一种分红机制的作用非常重要。

    首先,它是提高效率下的公平举措。中控技术2022年上半年实现利润增长了48.4%,这个期权使2000名员工走向共同富裕,人均收益超过300万元,总收入达到十几亿元。带着期权去上市所带来的激励制度的改变,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效率。带着期权去上市,完全依靠市场调节,带来公司利润的增长,公司的期权价格也会提高。在这样的企业里,员工和股东共享企业利益,形成了社会利益最大化,减少了劳资矛盾。

如果一年有100-200个公司带着期权上市,每个公司让员工获得2亿-4亿元的收益,那是非常可观的。这是劳资双赢的一个制度安排,是提高效率前提下的共同富裕,也是以市场机制为主的良性共同富裕。

期权不是盲目地给低收入者发钱,而是相当于非上市公司的身股,形成劳动股份制,让劳动者当家作主。当一个老板一批又一批地创造了公司内部富人的时候,这个公司的管理就相对简单,效率也显著提高。

带着期权去上市的改革价值

    从行业分析来看,带着期权去上市将产生可观的社会价值。

一、化工行业。我们挑选了8个化工行业的上市公司,他们的IPO融资是86.48亿元,一年以后的股价是288.71亿元,融资成本高达234%。遗憾的是,这8个上市公司都没有带着期权去上市。假设这8个企业都在IPO当天按照10%给员工发股票,发行价格是1元,那么上市当日这8个企业员工的制度红利收益就是34.42亿元,一年以后的制度红利就是138.53亿元,超过市场红利总额的60%,是次年公司净利润的2倍多(一年后这8个企业的净利润只有58.09亿元)。事实上,此项制度红利未花老板和公司的钱,全是市场给的,并且形成了管理层和员工的利润共享制度。

二、医药行业。我们选择的8家医药企业IPO融资是19.59亿元,这是市场红利。一年后,它的融资价格变成了90.76亿元,融资成本是363%。假设这8个公司按照IPO价格的10%给员工增发股票期权,当日的制度红利收益是16.23亿元,一年以后员工的制度红利收益是48.89亿元,而一年以后这8个公司的净利润只有8.49亿元。

三、软件行业。我们选择了10个软件上市企业,他们的市场红利(总的IPO融资)是38.94亿元,一年后的股票偿还成本是109.54亿元,这个融资成本也是非常高的。假设这些公司按照期权比例增发15%IPO第一天员工就会拿到制度红利10.28亿元,一年以后员工可以拿到制度红利42.36亿元,而这10个软件企业一年后的利润只有12.6亿元。   

假如中国的上千家上市公司都能够合理地带着期权上市,将产生巨大的社会价值:

第一,可以全面提高上市公司的效率,站在全球制度的制高点。中国的上市公司是在创业企业家的带领下实现的,可以带着期权去上市,而西方的那些职业经理人管理的企业很难实现这一点。第二,可以快速实现共同富裕,启动中国的有效需求,完善良性内循环。

    让员工带着期权去上市,不是老板和企业出钱,完全是市场调节机制在起作用,这样有什么理由不发给员工?我们一定要把科创板规定的股权激励最高可达股本总额 20%的政策用足。如果资本市场产生了这样的变化,将会促进所有非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的制度变革。制度变革的核心是所有制问题。如果所有制不是代理制,员工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劳动形成更高的企业产出,而这个企业产出是被法律和上市条例所固化了的员工收益,是谁都不能改变的。

    事实证明,利润共享制是解决中国经济发展问题最重要的制度基础。当一家企业的劳资矛盾被化于无形的时候,企业管理就变得简单,管理费用将明显降低。

     近几年由于注册制的改革,我们开始把共享制转向上市公司。已经有了二十多个案例,这些企业真正把期权做出来,让员工带着期权去上市。

2022年年初,慧聪书院帮助西安一家高科技企业——鼎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进行了一轮成功的融资,融资的市盈率达到75倍,成为目前中国私募融资中市盈率倍数最高的企业。这家高科技企业是做合金的,他们对投资人说,愿意拿出60%给员工发期权,第一次发10%,上市前发20%,上市以后再发30%。这就是市场调节的制度,不需要政府有形的手来管理。中国的改革走到今天,最重要的变革是产生一种新的共享制来改变代理制,让共享制引领社会的进步。

(编辑  宋斌斌)



* 郭凡生,慧聪集团创始人、慧聪书院董事长。

相关阅读

热门话题

关注医改,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明确医改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查看更多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

2015年4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邀请行业内部分重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部门&...

查看更多

>

2024年01期

总期号:296期

2023年12期

总期号:295期

2023年11期

总期号:29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