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分享:

夯实微观基础是应对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重构的根本举措

朱宏任 来源: 2022.02.23 10:35:11



全球供应链、产业链是全球化的产物,一般是指在全球范围内为实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价值而连接起来的跨企业网络组织,它包括所有参与者和销售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利润的分配。20世纪90年代之前,产业链条往往依据比较优势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形成。在这之后,跨国公司依赖强大的资源控制与整合能力、高技术实力及其背后的国家机器,逐步演进成为全球公司,形成了组织全球资源提供巨量终端产品的产业链,最终成为全球化价值链。

世界步入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重构的新阶段

全球产业链一旦形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依赖性,围绕产业链形成高效的供应链,支持分布于全球不同地区的生产得以顺畅运行;而创新链则是保证最终产品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根本条件。参与全球产业链的企业主要依据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决定其在价值分配中的地位。

以全球化水平很高的波音公司为例。上世纪50年代,波音707只有大约2%的零部件是在外国生产的。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波音公司决定走全球化道路。经过长达40年的奋斗,如今的波音尽收全球产业链之利。按照波音787初期生产价值计算,波音公司本身只负责生产大约10%——尾翼以及最后组装,其余的生产是由遍布于全球各地的40个合作伙伴来完成:飞机机翼是在日本生产,碳复合材料是在意大利和美国其他地方生产,起落架是在法国生产。数以万计的零部件,则由韩国、墨西哥、南非等国完成。波音公司通过牢牢把控产业链高端的设计、供应链、营销和品牌的管理环节,获取了整机产品90%的利润。

中国企业抓住经济全球化战略机遇,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合作,逐步融入全球产业链,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形成了强劲的制造能力和产品配套能力,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也日趋巩固。但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仍基本处于产业链中下游,需要通过创新链迈向高端。

面对新冠疫情,处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上游,主导全球核心价值链的发达国家企业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从需求端看,超过全球65%的终端需求是由价值链上游国家贡献的。从供给端看,超过全球50%的航空航天设备、光学医疗以及机械设备等出口,超过全球40%的电气设备、车辆以及塑料制品等出口,均是由美、德、中、日、韩等供应链上中游国家贡献的。中国由于成功抵御了疫情冲击,充分发挥制度优势,为深陷疫情影响的世界各国提供了大量工业产品。而其他供应链上中游国家,无不因供应链紊乱而深受其害。

目前,疫情对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实际影响尚难以定论,但重构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的声音不绝于耳。参与全球化产业分工的企业家们不得不思考,面对疫情之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重构,企业将如何在变化调整中求得生存。

中国企业积极应对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重构新形势

改革开放40多年,特别是加入WTO20多年来,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合作,不断巩固拓展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中的位置,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中国企业成长为一支不容小觑的市场力量。

2021年适逢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中国500强企业榜单20年,对照世界500强企业,可以从中国大企业的特点看中国企业如何面对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重构。

一是入围门槛提高,发展势头强劲。2021年中国企业500强入围门槛(营业收入)由上年的360亿元提高到392亿元;营业收入合计9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43%;同期世界500强营业收入下降4.81%。面对疫情影响,一个增长,一个下降,表明中国大企业供应链产业链的韧性更强。 

二是利润实现正增长,发展质量持续提高。2021年中国企业500强实现利润总额6万亿元、净利润4.1万亿元,盈利水平整体好于世界500强和美国500强,同比分别增长7.8%4.6%,同期美国500强和世界500强净利润分别大幅下降29.8%20.0%

三是“千亿俱乐部”扩容,影响力进一步增强。2021年中国企业500强中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达222家,其中,有8家企业营业收入逾万亿元。

四是制造业企业数量增加、利润占比上升2021年中国企业500强中的制造业企业达到249家,比上年增加11家,逆转了前两年制造业企业数量减少的态势;服务业176家,比上年减少5家;其他行业75家,比上年减少6家。同时,制造业利润占比上升、银行业利润占比有所下降。

五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兴产业上榜企业数量增加。2021年中国企业500强共涉及75个行业,传统行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出现明显分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上榜企业数量分别增加8家和6家,房屋建筑业和煤炭采掘及采选业分别减少10家和6家。

六是研发强度创历史新高,创新链持续增强。2021年中国企业500强研发费用投入共计1.3万亿元,增长21.5%,占当年全社会研发投入的53.5%;研发强度为1.77%,创历史新高,也是研发强度20年来提高最快的一年。

企业应对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重构的若干举措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夯实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的微观基础。我国企业数量众多,已经积累了不可替代的巨大制造业企业群体,特别是还有一支宝贵的企业家队伍。要在新形势下,打通我国产业链条的断点堵点,补齐短板,锻造长板,争得发展先机。

一是进一步改善企业发展环境。要围绕企业发展需求和面临的困难精准施策,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振市场主体信心,营造各类所有制企业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发展。

二是进一步完善创新驱动战略。应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打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协同创新网络,协力解决共性技术问题,加快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形成联动效应,催生一批掌握新技术、拓展新业态、立足新产业的创新型企业。

三是进一步营造良好企业生态。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让“顶天立地”的领军企业与“铺天盖地”的小微企业融通发展,在产业链重要节点形成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隐形冠军”,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四是进一步弘扬企业家精神。把发挥企业家示范作用、造就优秀企业家队伍作为应对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重构的核心要素。建立一套孵化、弘扬企业家精神的生态系统。深度挖掘优秀企业家的精神特质和典型案例,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法治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更好调动广大企业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五是进一步融入全球化进程。发挥企业作用,提升产业对外开放水平。坚定不移地坚持全球化进程,把握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重构的历史机遇,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合作,让更多产业部门和企业加入全球市场体系。

(编辑  季节)



本文是作者在122日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召开的“全球经济形势与科技发展”研讨会上的发言。

* 朱宏任,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

相关阅读

热门话题

关注医改,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明确医改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查看更多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

2015年4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邀请行业内部分重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部门&...

查看更多

>

2023年12期

总期号:295期

2023年11期

总期号:294期

2023年10期

总期号:29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