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分享:

乌克兰危机以来俄美博弈的分析与展望

以乌克兰国内政治纷争为导火索的政权危机,迅速演变为剧烈的地缘政治冲突,变成了一场名副其实的“代理人战争”,使危机背后俄美博弈的实质浮出水面。在乌克兰危机中拖垮俄罗斯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利用俄罗斯牵制欧盟是美国欧亚战略的核心。

乌克兰危机持续一年来,围绕着这一地区的地缘政治冲突愈演愈烈。美欧联合制裁俄罗斯、国际市场油价“跌跌不休”和卢布急剧贬值,使俄罗斯经济进入衰退的预期渐成现实。深入剖析乌克兰危机以来的俄美博弈,对我们把握当今剧烈变动的国际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保持冷战思维惯性发展符合美国利益

1991年华约解散、苏联解体,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名义上终结了。此后北约与欧盟势力持续东扩,表明冷战实际上并未消失。今天的乌克兰危机已经发展为一场名副其实的“代理人战争”,多灾多难的乌克兰成为21世纪俄美博弈的角斗场。

北约东扩是美国保持冷战思维的实际战利品

冷战时期,苏美主要的博弈地点是欧亚大陆。作为西方世界的霸主,美国以北约为载体将西欧防务掌握在自己手中,牢牢确立了美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其主要目标就是遏制苏联并尽可能地将美国的军事势力乃至意识形态向东扩展。北约虽然是冷战时期的产物,但并没有随着华约瓦解和苏联解体而解散,相反,北约启动的东扩进程将一批中东欧国家纳入其中,扩大和强化了北约的军事存在,并进一步逼向俄罗斯边界,对俄罗斯形成强烈刺激和巨大威胁。

苏共解散和苏联解体并没有使美国摆脱冷战思维,俄罗斯试图与美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努力也没有使美国将俄罗斯视作“伙伴”。相反,20多年来,美国一直将俄罗斯看作最主要的战略对手加以防范和限制,这是冷战后美国的欧亚战略核心。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在其《大棋局》一书中指出,欧亚大陆对美国维持全球领导地位至关重要,防范产生对美国地位构成挑战的挑战者和敌对联盟是绝对必要的,因此美国需要制定一项全面的和完整的欧亚地缘战略。简言之,美国为维持其全球领导地位,须防范其他大国和国家集团的崛起,更要遏止区域大国之间建立没有美国参与的联盟。于是欧亚大陆成为美国为维持全球首要地位而继续进行斗争的棋盘。

现实中,美国执行的欧亚战略,体现在欧亚大陆欧洲地带就是北约东扩。对俄罗斯来说,中东欧国家和波罗的海沿岸三国加入北约,俄只能“忍痛割爱”;而乌克兰和高加索地区如投入北约怀抱,则是触动了俄的安全底线。

显然,冷战思维没有过时的根本原因,在于美要在苏联解体之后继续行使对欧洲的军事保护权,继而维持对欧洲事务的政治领导权。维持冷战思维并保持对俄罗斯的高压刺激,才能让俄罗斯成为对欧洲名义上的威胁,继而保持北约军事组织继续在欧洲存在,避免欧盟与俄罗斯修好而排斥美国,从而强化美国在欧洲大陆的政治地位。

乌克兰危机是名副其实的“代理人战争”

美国如何刺激俄罗斯,并使其反弹程度恰好达到美国需要的水平?这显然有一定难度。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实力急剧下降,国际影响力远不如前。此前历次对俄罗斯利益构成一定威胁的国际事件,例如轰炸南联盟和伊拉克问题,俄罗斯的回应都很有限,不足以支撑美国的欧洲战略。在俄罗斯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并开始谋求建立欧亚联盟的时机下,美国不加避讳地插手乌克兰事务并使之陷入政治危机,触及俄罗斯的核心利益,让俄罗斯不得不冒着巨大的风险代价卷入地缘政治的冲突中。

冷战时代,苏美间虽然分歧和冲突严重,但双方都尽力避免大规模战争的爆发,两者之间的对抗通常通过局部代理人战争、科技和军备竞赛、外交竞争等“冷”方式进行。而持续了一年的乌克兰危机已再次发展成一场名副其实的“代理人战争”。

如果说北约东扩从外部大大挤压了俄罗斯的战略空间,那么,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支持下的许多独联体国家的“颜色革命”,则令俄罗斯感到“后苏联空间”内部的离心离德倾向愈演愈烈。但无论如何,“后苏联空间”在经济、政治、国防和民族安全等领域已形成一个特殊的范围,是俄罗斯“天然的特殊利益中心地带”。俄罗斯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在这一空间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力。整合“后苏联空间”成为普京实现俄罗斯大国复兴战略的重要保障,即以独联体自贸区为基础,通过关税同盟和统一经济空间,建成超国家政治经济共同体——欧亚联盟。而如布热津斯基所言,乌克兰在欧亚联盟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没有乌克兰的参与,俄罗斯难以把“后苏联空间”建成一个欧洲势力,而更像是一个中亚国家的联盟。

以乌克兰国内政治纷争引发的政权危机,之所以迅速演变为一场剧烈的地缘政治冲突,成为北约与俄罗斯的角斗场,根本原因还是美国的欧亚战略和俄罗斯的大国复兴战略之间的不可调和。

乌克兰动乱不断升级

美国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俄罗斯

现实的国际问题不能用理想主义去解释。俄罗斯曾表示将要加快对自身政治与经济制度的根本改造,以期尽快成为北约、欧盟的正式成员;也曾希望美国作为世界文明的领导者为俄罗斯融入西方文明创造条件。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无论俄罗斯怎样努力都不可能满足美国的标准,因为美国在其国际战略中,需要一个不能够进入正常发展轨道的俄罗斯,这已经成为美国摆布的全球格局中的一个重要基础。

利用乌克兰危机拖垮俄罗斯符合美国利益

2008年爆发的俄罗斯-格鲁吉亚冲突,使美国暂时停止了北约东扩的步伐;而2009年出台的欧盟“东方伙伴关系”计划,成为普京整合“后苏联空间”的最大外部挑战。美国正是利用俄罗斯和欧盟的这一矛盾,直接导演了乌克兰危机以阻止普京所提出的欧亚经济联盟的进一步推进。

20095月,欧盟开始实施“东方伙伴关系”计划(即欧盟与作为独联体成员国的乌克兰、摩尔多瓦、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白俄罗斯等6国签署的联合及自由贸易协议),颇似一个在欧盟主宰下的独联体。很明显这一计划具有直接针对俄罗斯的色彩,实际上是欧盟迫使上述国家做出政治选择,即“要么与我们为友,要么与我们为敌”。在普京看来,这是北约暂停东扩后瓦解俄罗斯领导的独联体地区一体化的重要手段。实际上这一计划还追求一个地缘经济目标,即试图建立一条新的绕过俄罗斯的能源通道即所谓“南部走廊”,以期减少欧盟国家依赖俄罗斯能源进口的现状,这显然是针对俄罗斯的能源出口战略相悖。于是,普京在201110月提出建立欧亚联盟,这一举措成为应对“东方伙伴关系”计划的重大步骤。进入2013年以后,根据欧盟和俄罗斯各自的时间表,双方对乌克兰的争夺越来越激烈。

20131121日,乌克兰宣布暂时中止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议,欧盟也对此表示理解。相反,远在大西洋另外一侧,时刻关注乌克兰的美国政府和国会却对此反应异常激烈,在美国副总统拜登对乌克兰政府的决定“表示遗憾”后,乌克兰危机随之爆发,亲西方的乌克兰政治势力上台。权衡之下,俄罗斯收回苏联时期划拨给乌克兰的旧地克里米亚,使得危机再次升级,也使危机背后俄美博弈的实质最终浮出水面。

其后,美国联合欧盟发起对俄罗斯的三轮制裁,涉及金融、国防和能源等俄罗斯要害部门,导致油价暴跌、卢布跳水,可以预见2015年俄罗斯经济难逃衰退的命运。更为困扰俄罗斯的是,俄罗斯任何行动都遭到国际社会的质疑,俄罗斯进一步整合“后苏联空间”、走向欧亚联盟的进程困难重重。显然,在乌克兰危机中拖垮俄罗斯,最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对美国而言,俄罗斯是美国实现欧洲权力均衡的重要战略筹码。在持续升级的乌克兰危机中,美国的战略目的不仅仅局限于制裁俄罗斯、用卢布汇率和石油价格击垮俄罗斯,更是着眼于维系从里斯本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欧亚大陆格局的全球部署。总体上看,美国在乌克兰危机中检验和行使了对欧盟的政治领导权;强化了北约存在的合法性和对欧洲的军事保护权。

美国是第一个非欧亚大陆上的全球霸权国,冷战时期的美苏对峙让西欧紧紧依附在美国的保护伞下,由美国主导的北约军事组织是美国对欧洲控制权的基础。苏联解体和欧盟的建立,改变了这一格局。欧盟具有内部的政治生态:欧洲的小国并不希望追随美国,而是追随欧盟内的强国——法国和德国,大部分欧盟国家并不希望与俄罗斯交恶。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俄罗斯经济发展迅速,并与欧洲国家建立了以能源供应为核心的紧密合作关系,因此出现了关于“北约是否需要继续在欧洲驻军”的合法性争议。如果欧洲已经实现安全,北约军事组织在欧洲的继续存在就从保护变为占领。这就对美国在欧洲的领导权构成挑战,进一步说,也对美国的全球地位构成挑战。美国不仅要防备俄罗斯,也需要抑制欧盟,因为当前最有潜力对美国世界霸主地位进行挑战的不是其他国家,而是经济总量与美国相当,有5亿人口,经济上正走向整合的欧盟。

从没过的战略利益出发,让北约军事组织存在具有合法性的唯一方法就是在欧盟旁边设计一个军事威胁。鉴于俄罗斯的地缘位置、历史渊源以及自身的军事实力,美国必然把这一战略筹码分配给俄罗斯,其手段就是不断激怒俄罗斯,让俄罗斯成为一个不稳定的因素,从而使北约有理由长期驻扎欧盟。

乌克兰危机的实质是一次由美国主导的“可控的紧张”局势(即紧张的安全关系),美国基本实现了预期目的,即乌克兰局势陷入僵局、欧洲明白了与俄罗斯需要更加谨慎地发展关系,以及俄罗斯经济陷入困顿,但美国也为此付出了代价。首先,石油价格走低不仅损害俄罗斯的利益,更是损害作为石油资源全球主导者的美国的利益,也考验着美国与沙特等产油国的关系,以石油价格为长期武器拖垮俄罗斯对美国而言并不可取,也不可持续;其次,俄罗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找到解决办法,例如更加看重和加强与东部的亚洲伙伴的关系,美国不希望俄罗斯与任何大国结盟共同排斥美国,而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客观上加速了俄罗斯“向东看”的步伐,美国必须慎重考虑这个问题;再次,欧洲各国受制于经济、安全的多重压力,对长期制裁俄罗斯的行为可能会出现反对的声音,促使美国适时收手。因此,随着国际油价的恢复,冲突将逐渐趋缓,各方也将从中吸取教训,在国际格局中找寻更合适的位置。

乌克兰危机另俄美关系渐行渐远

国家利益是国家间竞争的永恒主题

美国为了独霸世界,不仅想方设法防止出现可能对美国构成挑战的大国,也在欧亚大陆营造各种依靠美国的权力平衡。在欧洲既打击俄罗斯,又抑制欧盟;在中东,同时支持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通过贩卖安全,确保美国的石油利益;在亚洲,则通过“亚太再平衡”、台湾问题、东海和南海问题以及最近的香港问题等等,不断给中国制造麻烦,以遏制中国的和平发展。问题的实质,就是美国力图建立和推进维护自身利益的单极世界格局。

从苏联解体和俄罗斯的教训中我们看到,美国没有因为苏联政治经济制度的更迭和随后的“私有化”、“西方化”,而就此善待俄罗斯,反而更加变本加厉。对此,普京说过,“不管我们做什么,我们总会遇到问题、反对和争斗。你们认为,如果这只熊安静地坐下,不去针叶林中追赶小猪,他们就会放过它吗?不是这样。他们仍然会一直试图用锁链拴住它”,并“拔掉它的牙齿和爪子”。国家利益之争显然不具有行为标准可言,也没有国际规则可依照。

今天,中国的一些迷信西方资本主义的“理想主义者”期待通过彻底的“私有化”和照搬西方“宪政民主”获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认同。从苏联解体和俄罗斯20多年的曲折历程,我们已经得出了答案,必须坚定不移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发展,维护国家利益,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如何应对近期俄罗斯内外困境

2013年签署的《中俄关于合作共赢、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指出,“中俄关系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为大国间和谐相处树立了典范”。应该说,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具有实质性内容,即经贸伙伴、科技伙伴、能源伙伴和国际关系伙伴。从中俄关系的发展进程以及影响中俄关系的种种因素看,这四个伙伴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经贸伙伴,两国2014年的贸易额达到900亿美元;中俄在高科技领域合作(例如航天、航空制造等领域)有广阔的空间;中俄之间签订的石油和天然气合同将对两国的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美国因素的影响下,中俄两国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将有更多的共同利益。

因此,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战略决策而非权益之计。以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具体内容为基础,两国关系不应受到近期卢布汇率变化和经济衰退的影响,也不应受到美欧对俄罗斯联合制裁的影响。

加快推进金砖国家合作机制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格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增长、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重要力量。2014年以来,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使金砖国家的合作平台日臻提升和牢固。根据目前金砖各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然这一合作机制的主导者是中国和俄罗斯。这一态势必然引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严重不安,各种小动作是不可避免的。

在金砖国家合作即将进入实质性阶段之时,俄罗斯面临冷战后最为严重的内外困境。在这一关系到新兴经济体兴衰的关键时刻,中国有必要照顾全局,在规划合作愿景、挖掘新合作动力、完善合作机制和推进政策协调等方面,考虑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使金砖国家合作的含金量更高。

(编辑 蔡万焕)


[1]关雪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张猛,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助理教授。

热门话题

关注医改,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明确医改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查看更多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

2015年4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邀请行业内部分重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部门&...

查看更多

>

2024年01期

总期号:296期

2023年12期

总期号:295期

2023年11期

总期号:29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