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分享: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季节 来源:《经济导刊》2015年3期 2015.03.04 16:09:40
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就加强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进行了深入阐述,对加强新型智库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做出了全面部署,为中国智库勾勒出清晰的发展蓝图,无疑给中国智库的发展带来巨大鼓舞。

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就加强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进行了深入阐述,对加强新型智库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做出了全面部署,为中国智库勾勒出清晰的发展蓝图,无疑给中国智库的发展带来巨大鼓舞。

“中国智库”进入全球视野

近年来,中国智库的生态正在发生积极变化。国际著名智库评价体系——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的《全球智库报告》最近在全球55个城市同时发布,国际学术界已经感受到中国智库在全球的迅速崛起。在综合影响力排名中,中国有7家机构进入全球“顶级智库”的前150位,依次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而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的《2014年中国智库报告》中,依据决策影响力、媒体影响力、公众影响力、国际影响力,以及智库成长与营销能力这6个维度对中国智库进行了评价。在综合影响力前30位中,高校智库占了8位。可以说,中国智库发展正在迎来最佳机遇期。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一词出现的时间并不长,在学术界也还是一个崭新的概念,但已有不少学者走在为智库发展建言献策的前列,不仅引起舆论的重视,更为中国智库研究奠定了基础。

我国智库目前的状态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世界历史发展经验看,智库对一个国家有重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国家崛起的关键时刻,将会对智库“出思想、出人力”的需求剧增。但作为知识和思想生产者的智库实力,目前与国力并不匹配,离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2013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中国智库作出了重要批示,批示包括四个重要内涵,一是把智库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智库发展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二是指出我国智库发展相对滞后,应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是提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目标。这将是当前和今后几年一个时期内我国智库发展的基本方向。四是探索中国新型智库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其落脚点是为中央的科学决策提供高质量的智力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近些年来,我国智库发展很快,在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方面取得很大成绩,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随着形势发展,智库建设没跟上,不适应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尤其是缺乏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社会知名度的高质量智库。”?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丁元竹教授认为,当前我国智库建设和决策咨询中存在重要问题,一是研究还停留在一般数据分析、对策分析、预测分析层面上,真正有助于实现决策精细化和科学化的大数据、大计算技术应用水平还有待提高;二是在对智库的研究中,关注智库的体制机制的成果较多,而对方法方面的研究较少,尤其是缺乏利用包括大数据在内的现代科学技术,推动决策咨询体系和决策能力现代化方面的研究。

国防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刘群提出,一些传统的智库报告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决策实践的需要,其中典型问题包括:原则性多,操作性少;文字描述多,量化分析少;二手资料多,直接调研少。他说:“发达国家智库专家几乎天天都会约人面访,甚至会不远万里去参加各类会议,坚持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以获得更有价值的一手资料。”

站在新起点上的中国智库迫切需要有更大的历史担当和责任感,才能胜任时代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撑。

为什么要建设新型智库

目前,中国各界都在热谈中国梦,中国能否在二三十年后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还要取决于中国思想的创新能力。

国际竞争不仅是经济竞争、市场竞争、科技竞争,还包括思想竞争、文化竞争、话语权竞争。中国缺少软实力,尤其是缺少国际舆论话语权和国际学术影响力。我们如何在中国问题上有更大的发言权即“中国声音”?在世界重大问题上有“中国主张或议案”?需要智库提供准确信息,提供专业知识,提供正确观点,提供深刻思想。从党和国家决策需求看,需要我们及时提供战略思路、政策建议。刘延东副总理认为,中国缺少有全球影响力的智库。她提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破解发展难题的迫切需要,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升国家软实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最近,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新型中国智库,新在哪里》,文中提出:“从世界历史发展经验看,智库对一个国家发展有重大推进作用,在国家崛起的关键时期尤为明显。”他说:“一战后,以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为代表的一批新型智库的出现,为美国在世界秩序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做了铺垫;二战后,以蓝德公司为代表的一批新型智库涌现,甚至影响了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中国人民大学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王莉丽教授认为,智库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直接决定了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她强调:“在谈论智库思想市场培育的同时,也要提出如何规制智库思想概念和研究思路。关键是要明确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角色和定位。”

在中国目前这样一个发展阶段,新型智库的发展到底应该担当什么样的特殊角色?王莉丽教授认为:“核心角色和首要功能是提供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和高质量的智力支持,并在政府研究界和社会公众间搭建一个政策探讨平台,同时在社会上进行政策教育,引导公众舆论。”

智库也是思想库。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认为:“智库是一种特殊的生产知识和思想的组织。因此,创新主意、创新理念、创新思想是思想库最重要的产出。我们的研究就是要将中国发展和变革的实践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他特别强调,我们是“中国智库”,不是“美国智库”,因而应自觉代表中国核心利益,自主发出中国话语权。

新型智库“新”在哪里

智库与传统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有何区别?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房宁指出,智库可以称作“没有大学的大学”,智库服务与影响的对象不是学生与公众,而是政府与企业。在组织形态方面,现代智库的研究与咨询是在课题形式下,以项目组为载体进行的,而不像大学那样是按学科进行选题和以研究室为载体的。智库与咨询也有区别,企业请咨询公司提供咨询,咨询公司出具的报告是针对这个企业的发展,为它解决问题的;但智库是站在客观的立场,是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不是为某个企业服务。组织形态的不同反映了研究目的的差别,智库研究是以解决现实问题为主而不是普通的学术成果,因此要求进行综合性研究,而不宜受学科的制约。

如何判断某一个对象是不是智库?房宁认为,其实关键并不在于名字,而在于是否具备智库功能,智库与传统社会科研机构区别如下:

第一、研究内容的区别。现代智库主要做政策研究咨询规划工作,它以现实性为主,针对社会问题进行政策研究和规划,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更多地从事具有一定抽象意义的学术问题。

第二、服务对象的区别。智库的定位很具体,在国外智库最主要的服务对象是政府和企业,而传统社会科学的服务对象是学术界或广义的知识分子,乃至全社会,目的是学术研究,积累和传播知识,具有传承传播性。智库是研究问题,是为解决问题,产出对策和法律方案等。普通学术则是研究和探索,或称知识的生产。

第三、研究方法的区别。智库主要是基于现象观察进行研究,但观察是有限的,因此需要经常在智库学者之间进行交流,即头脑风暴法。而传统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从二度创作以研究知识为主,做大量的文本研究和案头研究。

第四、组织方法的区别。智库研究是交叉学科,要研究许多相关问题。智库是管理学上讲的异质资源的有效组合,其研究的问题不会仅从一个角度出发,这给智库的组成,包括体制机制提出了很多要求,如需要有横向联系,研究群等。

新型智库到底要在什么地方着力?一些学者提出了见解:

首先,智库要有国家责任感。智库在国家决策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智库在价值观上,需以国家、人民利益为本位,立足国情,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应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其次,要有思想创新的组织保障。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承担着汇聚人才,促进思想交流,实现战略创新的制度功能。智库在进行国际交流、举办学术会议、培养决策人才等方面的组织能力,影响着国家治理水平乃至国际竞争力,应重视研究交流、跨界沟通等管理行为的完善与创新。

再次,智库应培育舆论影响力。让学术研究更多转化为决策参考,获得公众认知,这是智库的一大社会功能。在对外交往中,智库还承担着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发挥公共外交和文化互鉴作用的使命。因此,智库的现代化,离不开有针对性的传播能力建设。

最后,智库应探索人才吸纳机制。智库需要吸纳更多社会精英为国家服务,既为政府储备人才,又为培养后备人才发挥“传帮带”作用。在欧美国家,智库建设中荐才聚贤的一种做法是采取“旋转门”机制,不少智库学者都曾担任过政府官员,反之亦然。中国不必照搬,可以考虑要聚集既有专业理论功底,又熟悉基层与实际工作,了解决策过程,在国际舞台上善于发声,有影响力的人才,吸纳到智库中来。

总之,要让智库发展成为国家崛起的强劲推动力。对政府来说,就要善用、善待、善管智库,充分发挥智库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的潜能。对智库本身来说,要以战略性、前瞻性的胆识推动改革创新,从组织结构、研究方式、人才聚集、全球视野、成果评价与转化等方面进行开拓,为中国的持续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智力支持。

改革现行智库的运行模式

要建设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除了提升自身的政策研究能力之外,更要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全球思想竞争的高度,以及思想交流、内部管理机制、融资运营机制、全球传播机制等方面深化改革现行智库的运行模式。中国智库行业必须创新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进一步朝着现代化新型智库方向着力,促使智库的建设扭转目前滞后于实际的局面。

现行智库运行模式到底存在什么问题?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认为,目前中国决策体系仍相对封闭,不适宜在最大范围内吸收社会最优秀、最睿智、最出彩的思想与策略建议,更难以打造开放式的智库文化。既以互联网思维构建政策开放讨论和决策制定的社会化网络,促进决策者、研究者和公众多方频繁而有效地积极互动,强化一流智库在公共政策制定层面的重要角色。

如何在建设新型智库中创新模式?智库人才的选择是最为重要的。王文建议,应定期选派一些学者到各级政策研究室、办公厅挂职锻炼,同时也选拔一批干部到各类智库见习。长期以往,智库与政府之间的相互沟通与理解将大大加强,学有所用的智库学者与有思想底蕴的官员将会涌现。

新型智库运营机制的改革还包括细化与修订目前的学术研究考核体制,对当下研究者队伍进行职业分工,将参与政策报告撰写纳入学术考核,吸纳更多的学者投身智库建设。此外,智库要提升报告质量和写作水平,这就需要构建一整套激励、淘汰、考核、规划、管理等内部机制,形成综合型的人才队伍。

虽然智库是非营利性组织,但欧美的智库大多具有复合化的融资能力。像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布鲁金斯学会等老牌智库,都拥有庞大的“金融蓄水池”。通过金融运作进行保值、增值,使智库成为“百年老店”。这种融资能力是中国目前靠行政拨款名义办智库,经费捉襟见肘的民间智库所望尘莫及的。因此,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必须建立中国式的“金融蓄水池”。仅靠行政拨款的方式不能全面推动和衡量智库知识生产的有效性与真实水准。

王文认为:“研究任务和经费预算的市场化转型,为有志于投入智库建设的基金给予政策扶植与鼓励,将大大激发新型智库的活力和公信力,以及塑造智库生产的高效,务实与责任。”

中国智库如何走向世界

中国智库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学习国外智库阶段;第二、研究本土智库发展的特点;第三、在本土环境下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智库。

目前全球智库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朱世峰进行了如下分析:

首先要研究领域国际化。围绕全球公共议题。例如,全球金融危机,能源安全等。

其次,交流活动国际化。主要是向国际受众提供咨询服务,举行国际会议,以及国际倡导等活动。

第三,组织结构国际化。聘请全球研究人员和专家。

第四,影响力国际化。要影响到其他国家政策制定,及政策制定者和学界同仁。

中国智库的建立,不仅是为了中国实现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同时是一个推动窗口,要主动开拓一条自身发展国际化的道路,同时要真正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智库。

什么是知名智库的标志?房宁教授介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提出了“四个影响力”:决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学术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这和国际智库功能与影响力的评价标准是吻合的。美国智库影响力评价主要是三个方面:政府影响、国会影响力和媒体影响。

胡鞍钢教授进一步提出,把决策影响力视为核心竞争力,直接服务于政府决策者;把学术影响力作为研究基础,引领中国学术界;把社会影响力作为知识的外溢性,自觉引领中国社会潮流,把国际影响力视为外部影响力,不断发出“中国声音”、“中国主张”。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一批具有专业知识的思想库。”建设智库,不仅是党中央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中国社会科学界的共识,它将为中国开拓更宏大的观念创新、知识创新、政策咨询的平台,迎来百舸争流的新时代。

热门话题

关注医改,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明确医改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查看更多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

2015年4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邀请行业内部分重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部门&...

查看更多

>

2024年01期

总期号:296期

2023年12期

总期号:295期

2023年11期

总期号:29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