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分享:

共建“一带一路”,共谋区域发展

李若谷 来源:《经济导刊》2016年01期 2016.06.10 09:39:09

 

“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意义

国际关系曾经有一段时间是弱肉强食,后来又有了均势理论,但是不管怎么论说都是强国、大国说了算。习近平同志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是为了建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新型国际关系,使世界上各个国家的人民能够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它既是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的需要,也符合亚欧非国家在后危机时代持续发展的诉求,更是打破冷战思维、推动国际秩序重构的具体实践。

建设“一带一路”是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的需要。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之所以能获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主要得益于我们以开放的胸怀积极融入了世界经济。毋庸置疑,中国未来发展必须继续保持世界化的方向。尤其目前,世界经济总需求严重不足,而发展中国家有五六十亿的人口,占70%以上的世界领土,巨大市场潜力尚未释放,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景仍在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发展方式转型、动力机制转换,还是实现资源和财富更加高效、合理的配置,中国都必须在更广阔的空间中去谋划布局。“一带一路”建设以打造命运共同体为目标,可帮助中国打破内外部多重制约、寻求更深更广的经贸合作、促进中国与世界“双赢”。

“一带一路”倡议顺应了亚欧非国家与中国合作的需要。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进入相对低迷期,全球资金流动、产业转移、国际贸易格局深刻变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由过去更多依赖发达国家市场转向寻找新的合作伙伴。“一带一路”倡议顺应了亚欧非广大发展中国家合作的需要。我去过很多发展中国家,大概去过非洲40多个国家,亲眼目睹了很多国家在社会、民生、投资各方面,特别是在基础设施方面的不足。我们在苏丹帮助建设了两个电厂,总发电量达40万千瓦。此前,苏丹首都喀土穆几乎天天停电,两个电厂建设后,极大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条件。我们还帮助苏丹建设了产能500万吨的炼油厂,当地人民去加油站再也不用排队了。通过“一带一路”全面深化与中国的经贸投资关系,我们将加强与亚欧非国家共同谋求合作与发展的机会。

 “一带一路”构想是打破冷战思维的具体实践。在相当长一个时期里,世界一直笼罩在冷战时期的零和思维之中,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认为大国崛起必然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导致对抗和战争。伴随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曾经出现各种不同版本的中国威胁论。我们要从根源上消除冷战思维遗患,必须用行动昭示天下,中国崛起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和平发展是有益的。为此,我们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目的就是要促进大国之间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确保国际关系以建立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为基础,推动国际秩序向互利共赢、融合受益发展;就是要通过我们自己的实践告诉世界人民,冷战思维、零和游戏在新的时代已经不再符合世界发展潮流的。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落实“一带一路”战略凭中国一己之力不可能完成,必须调动沿线国家共同推动,关键是找准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把我们的规划设想与沿线60多个国家的发展目标、蓝图结合起来,着眼于互补互利互惠合作。

基础设施合作是重点。“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其中许多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滞后,限制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能力。而中国在这方面建设经验丰富、工程造价合理、技术对多数发展中国家更为适用,双方合作可谓互利互惠。基础设施建设合作领域中,互联互通基础设施是重要方向和突破口。全方位、多层次的基础设施网络,是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投资机会的基础。只有互联互通实现了,经济才能得到有效融合,才能把世界经济的蛋糕做得更大,我们所得到的每一份也可能更大。因此,基础设施合作是实现共同发展的最根本载体,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中之重。

产业合作是关键。如果没有产业的合作,那么发展中国家就只能出口初级产品,获得的附加值也不可能提高,“一带一路”倡议就会成为没有活力的“空架子”。我们必须加深产业链和价值链的融合,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深入挖掘沿线沿路各国的产业结构互补性和市场供需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有利于区域内整合行业资源、延长生产线、实现上下游配套协同发展的项目,以我们富余的优势产能,帮助沿线国家实现工业化、增加就业,改变其过度依靠资源发展的局面。

融资问题是最突出难题。尽管我们已经建立了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银行,并且国内还有很多银行、机构积极参与,但是融资仍然是一个巨大的瓶颈。据估计,在亚太地区,未来10年的基础设施资金需求高达8万亿美元;就“丝绸之路经济带”来说,区内仅铁路建设规划就已达到1万公里左右,按照目前每公里建设3000-5000万元人民币的投资额估算,预计总投资在3000亿-5000亿元人民币左右。若分3-5年建成,每年投入资金规模将达1000亿元人民币左右。不解决这个巨额资金需求,“一带一路”建设就无从谈起。

市场化条件不成熟是难点。“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市场发育程度不一,观念、制度与法律环境各不相同,加大了商业合作的难度。尤其涉及公私合作、对外合作的项目在运行中面临的法律盲区多、限制多。如PPP模式下,许多国家对特许权协议形式、项目中的风险管理没有明确说明,项目可操作性大打折扣;在TOT模式中,由于产权关系不明确,资产转让无法在公、私、外三种体制中顺利操作。加之企业对东道国缺乏深入了解,各国设计、施工、验收、评估等各环节技术标准不统一等,导致很多项目落地困难。

系统推进 “一带一路”建设

共建“一带一路”是一项长期、系统、复杂工程,必须拿出魄力,从规划、资金、政策、机制等各方面加以推进和落实。

第一,破解资金难题是首要任务。要发挥好丝路基金、亚投行、金砖开发银行等机构的先导作用,带动各国政府、机构、企业和民间资金积极投入具体项目;同时协调好政策性资金与商业性资金的投入。“一带一路”要达到的目标是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而不是中国一方获利。这就决定了一些项目难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因此,现阶段不宜用完全商业化方式进行合作。对一些资金投入大、风险高、运作周期长,但又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或社会效益的项目和领域,要秉持“亲诚惠融”的理念加大优惠资金投入。

第二,推动企业参与是重要支撑。企业是经济社会的基本细胞,是大政方针的最终执行者。“一带一路”建设能不能顺利实施,归根结底要靠企业的积极参与。要把沿线、沿带、沿路的国家及其企业都动员起来,将“一带一路”的规划设想与各国的发展战略结合起来,让这些构想融合到实际工作当中去;还要引导企业增强自身实力,以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为基础,打造标准、技术、品牌、管理等多方面优势,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同时要注意加强对沿线国家的风险研究,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对流程长、节点多、风险大的涉外项目建立高效的风险识别机制和应急措施体系,确保一旦出现风险,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加以克服。

第三,注重促进当地发展是根本保障。过去那种掠夺式的跨国经营在当今世界已不可能施行,注重履行环保和社会责任已是国际共识。在这种形势下,中国企业也必须以国际化视野和心态参与国际投资合作,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东道国社会、企业、民众友好互动。

(编辑  宋斌斌)

 



* 李若谷,中国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兼行长。

热门话题

关注医改,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明确医改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查看更多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

2015年4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邀请行业内部分重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部门&...

查看更多

>

2024年01期

总期号:296期

2023年12期

总期号:295期

2023年11期

总期号:29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