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esle

25年前,当弗朗西斯·福山抛出轰动一时的著名论断“历史的终结”时,他显然没有想到,历史并非思想者的一个断言便可盖棺定论。就像日月交替、斗转星移,历史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面对并未终结的历史,福山在2009坦承:“30年来,中国经济令人惊异的快速发展,体现了‘中国模式’的有效性,一般认为有望再保持30年的增长。客观事实证明,西方自由民主可能并非人类历史进化的终点。随着中国崛起,所谓‘历史终结论’有待进一步推敲和完善。人类思想宝库需为中国传统留有一席之地。”

当今世界,中国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由于中国的崛起,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改变。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重创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之后,中西方思想界都开始检讨现有的制度模式,探索新的制度模式。在这当中,中国模式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对非西方发展中国家产生了日益强烈的吸引力。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模式是中国崛起的决定性因素,中国成功而独特的发展道路源自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国的崛起对西方制度模式和价值观念构成了极大挑战,为未来世界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

而另一方面,当下中国受到种种问题的困扰,面临不少困难。诸如对道路、制度和方向认识上的分歧,经济面临宏观稳定和结构调整等艰巨任务,贫富分化加大,民族宗教问题激化,价值观混乱和信仰缺失,等等。尤其是,腐败正严重侵蚀着执政党的肌体,破坏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种种矛盾因外部力量插手而更加错综复杂,内外敌对势力乘势加紧“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方向、道路”的问题再次成为国内思想和舆论之争的热点。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解读,也出现了种种和中央精神相悖的噪音。我国周边环境日趋复杂,面临尖锐挑战。中国寻求和平发展的道路并不平坦。

    习近平总书记在“2·17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要自主地选择国家发展道路,国家治理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不能不顾国情照搬照抄他国模式,更不能丢掉我们自己的制度优势。要高度重视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坚守民族道德传承和精神独立性,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前媒体和舆论界出现的偏差要加以治理。这是保证我们在历史风浪中站稳脚跟、固国安邦的关键。

机遇与挑战并存,自信与忧患同在。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风险。在这个时候,终结了“历史终结论的中国模式能否经受住历史的考验,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能否实现,成为中国严肃的思想者们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如何完善中国模式,建立“后西方话语时代”的中国话语体系,也成为中国严肃的思想者们的理想与追求

怎样看待当下中国的问题与进步?75-6日,《经济导刊》杂志社举行“问题中国,进步中国”研讨会,来自海内外的24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研讨会围绕“中国的制度模式选择与话语体系构建”主题,对各种现实问题和重大挑战进行全方位的梳理。并通过政治、经济、战略和人文社会各学科的沟通交流,相互启发碰撞,深入分析阐释,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本刊将连续摘要刊登部分与会者的发言。

 

金一南[1]:我们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也充满了前所未有的风险

我讲三个问题,第一个是话语权。先讲个例子。去年,由省部级领导干部和军队正军级干部组成的国防大学国防研究班与我校防务学院外军军官组成的拉美班举行座谈。哥伦比亚一名上校发言说,你们中国人过去支持的哥伦比亚游击队,现在都在贩毒,让我们大受其害。你们现在发展很快,很有钱了,不应该对我们哥伦比亚今天这个局面多作一些补偿吗?

他的问题一提出,我方学员一片哑然。与我共同主持座谈的防务学院领导出来打圆场,说中方学员中没有外交官,不了解这方面的情况,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又说:我们现在改革开放,政策改变了,不会那样做了。他讲完后,我说,我要做一些补充。首先,我们中国的确支持过很多国家的民族解放斗争。国家要革命,民族要独立,人民要解放,这是20世纪的历史洪流。20世纪初成立国联,成国员只有40多个,21世纪初,联合国成员已经达到190多个,就是说,整个20世纪有150多个国家获得独立解放,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巨大进步。今天在座的很多军官,你们的国家与我们中国一样,都是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获得独立和解放的,这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洪流。我问那位上校,你说中国支持哥伦比亚游击队,你知道我们还支持过南非的曼德拉吗?今天曼德拉成了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声名享誉全世界,东方西方把他捧到了天上,但当年这个非国大青年领袖、非国大军事组织负责人,有谁支持他、帮助他?在他最艰难的时候,中国给了他最大的支持和帮助。美国人英国人当时在干什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终身厌恶曼德拉。美国给南非政权提供情报,就是靠中央情报局的情报,曼德拉才被抓住的,在监狱关了27年。除了南非种族隔离政权,美国当年还大力支持西班牙的佛朗哥,韩国的李承晚,伊朗的巴列维,智利的皮诺切特,南越的阮文绍、阮高其,都是声名狼藉的独裁者。这些记录今天就忘记了?自己就据于道德高地了?美国当年照样实行种族隔离政策,被追捕的黑人领袖威廉·罗伯特跑到中国来避难,他的儿子小罗伯特就在人民大学附中上学,难道这不是我们中国人做的正确的事?我们没有愧对时代、没有愧对世界,我们主持了国际正义。至于我们支持过的人有些后来跑去贩毒或干其他什么事,那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他们自己负责,与我们支持的目的毫不相干。我们中国人支持所有国家争取民族独立的艰苦斗争,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中国在整个20世纪历史进程中发挥的作用。我们没有做错,用不着今天跟这个道歉,明天跟那个说对不起,后天请大家多多包涵,我们为整个世界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正能量。

我讲这些的时候,哥伦比亚上校坐在那里,手扶着下巴,听得很专注,频频点头,没有继续再问。晚宴时他过来跟我握手,说很感谢,他没有想到我讲的这个角度。

现场一些同志后来说,听了哥伦比亚军官的提问,内心憋气,又不知怎么反驳。我这些话,把他们心里憋的这股气发出来了。

我觉得,共产党人的社会正义,是我们话语权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们是正义的吗?我们主持过正义吗?我们还将为正义奋斗吗?今天很多人对此发生动摇了,开始琢磨“忏悔”,还要出“忏悔”的书。今天有一批人,觉得中国共产党没有做一件好事。说共产党基本错了是客气,说根本错了、从头到尾都错了才算彻底。于是出现所谓“两头真”——参加革命前是真的,今天退休了是真的,中间跟着共产党干的那一段全成了假的。就像黄永玉画的那幅讽刺漫画:这个人的一生,正确的 + 错误的 = 零。白活了。还有刊物遥相呼应,热衷于以小博大、以偏概全,用小考证颠覆大历史,用局部之真颠覆历史之真,把民族解放、人民革命的大时代描绘为大灾难、大悲剧,这种扭曲心态,哪里还能感觉到一丝一毫的社会正义?

我觉得,共产党从建立之日起,从“打土豪、分田地”到为人民服务,到实现共同富裕,都体现了对社会正义的追求。这是我们的资本,是共产党民心归一的源泉。我们今天讲话语权,当然需要语言技巧和传播技巧,但是最根本的影响力来自对社会正义的主持。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需要挺身而出,需要大义凛然,需要在原则面前的坚定性。我们今天一说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好像只要经济能发展,就什么都可以做,这在无形之中,必然侵蚀我们对社会正义的追求,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我正在写一部电视纪录片《血性军人》的脚本,其中一个典型,是军事学院战略教研室主任王三欣。这位我军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最后就倒在了讲台上。最近看王三欣一些材料,他的理想是什么?是他年轻时讲的一句话:“向往当一个梁山好汉”,“有时想当个打抱不平的英雄”。这是典型的那一代共产党人对正义的追求——“想当个打抱不平的英雄”。哪像我们今天,路见不平掉头就走,哪有什么拔刀相助啊!这种顶天立地的正义感消失了。我们今天富起来了,钱包鼓了,衣服穿得好了,但是内心越来越自我,越来越羸弱。那一代共产党人对除恶的担当、对平等的向往,对正义的力挺,这是共产党最强大的思想武器。共产党人一旦失去这种英雄气概,必然失去担当精神,必然绥靖的空气、委曲求全的空气、是非不清的空气、“活麻雀比死老鹰强”的空气都来了。

2008628“瓮安事件”发生时,我正好在贵州给省委中心组讲课。石宗源书记那天没来听课,因为“瓮安事件”发生,紧急到前方处理去了。瓮安县委书记王勤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不进歌舞厅,7年内让瓮安的GDP翻了一番,抓经济建设有成绩。当石书记找他谈话追究责任时,他觉得冤得不行,说党的要求我都做到了,GDP也翻了一番。石书记说,你现在不要讲这个,你就说说县委、县政府、县公安局怎么都让人给烧了?

我觉得,这实际上是对追求社会正义的丧失。以为经济发展就是一切,片面理解党的工作重心,用利益取代正义,好像发展成为目标本身。就像恩格斯批评第二国际伯恩斯坦的话,“运动就是一切,目的是没有的”。只要发展、只要增长,可以不在乎正义,最后导致原则模糊不清甚至丧失,绥靖主义空气弥漫。“一切通过发展来解决”成为普遍的思路,“以空间换取时间”成为普遍的方式。包括对新疆问题、西藏问题也是一样,增大投入、促进发展的确重要,但用钱来摆平一切的思路行不行?能不能摆平?我觉得不行。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共产党人在原则面前失去了坚定性。我们在内部失去了群众,不再像过去那样,登高一呼云集者众;对外失去了发展中国家的拥护和支持。一段时间我们集中精力搞大国关系,想加入富国俱乐部。去年底在一个学术讨论会上,一个名牌大学的著名学者公开讲,中国人要有富人心态,要加入富人行列,跟富人在一起,不要老跟穷人混在一起。这种心态和论调,今天居然可以登堂入室,成为我们的一种理论。

这让我想起1997年参观西点军校,当时美国驻华陆军副官胡伯中校陪同我参观,他是西点军校1978年的毕业生。当时西点军校的纪念馆内陈列着上甘岭537.7高地和597.9高地两个模型。胡伯中校指着模型对我说,在西点上学时学过这个战例。他说,这两个高地你们只有两个连守卫,我们七个营轮番进攻,就是攻不上去,我不知道为什么。

这件事给我印象至深。我们当年守住了高地,就两个连,美军七个营轮番进攻,就是攻不上去。而在今天,思想战线也是这样的高地,我们有没有这样坚强的队伍?能不能在炮火硝烟中仍然让大家看到高地上的旗帜?好象没有。今天一些人在思想解放、社会多元的大旗下,主动地、全面地、大张旗鼓地放弃应该坚守的高地。“告别革命”,就是这种放弃的高度概括。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是这种放弃的世俗注解——执政了嘛!潜移默化中,执政成为最高目标,经济成为全盘的依托,权力成为最终的追求。最后只能导致被列为2009年最牛网络语言、一位地方官员说的那句话,“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我是统治者,你们是被统治者,搞清楚你到底站在哪一边。共产党人走到这一步,毛泽东当年解决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这个命题再次出现了:中国的红色政权还能存在吗?还将怎样继续存在?这是我们今天必须面对的历史性拷问。

一位军职干部跟我讲,前几年“两会”,军队一位领导参加他们小组讨论,推荐大家一定好好看看《忠诚与背叛》这本书,就是《红岩》的内部本,讲地下党一些领导干部腐化叛变,出卖了基层组织。这位军职领导跟我说:“他讲这些话的时候,眼中泪花闪烁。我们当时都很感动,我回去马上要求机关给大家每人买一本。可是今天他也出问题了,而且就是腐化,这是怎么回事?我该怎么跟干部战士解释?!”他的提问很诚实、很尖锐。一位高级领导干部,周围监督机制、制约机制都不健全的时候,如果再失去内心来自信仰和人格的约束力,就可能连自己也说不清楚,是怎么一步一步陷入万劫不复的泥潭。

苏军战将朱可夫,二战胜利后当了驻德苏军总司令,把德国的油画、貂皮大衣、水晶器皿搞了好多回来。克格勃向斯大林举报,说朱可夫贪污。斯大林把他派到一个地方出差,克格勃趁机去他家里搜查,把财物全部拉走上报。朱可夫回来一看事已至此,给斯大林写了一封信,沉痛不已。最后署名都不敢提苏联元帅、陆军总司令的头衔,就写“布尔什维克朱可夫”,要求保留他的党籍。你不能说朱可夫不能打仗,可是没有监督机制,没有制约机制,胜利之时就特别容易出问题。就像我们今天,可以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民族复兴的目标,但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临精神垮塌的危机。这是一个相对照的事情。

    去年我在一个省委讲课,讲完后书记问我,金教授,你今天讲了美国、日本、南海、东海、热比娅、达赖,还有我们很多内部问题,你觉得所有危险中,中国今天最大的危险到底是什么?当时我没有太多时间思考,就凭自己的直观回答:在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不在美国、不在日本、不在达赖、不在热比娅,在我们自己。中国共产党的命运,掌握在中国共产党人手里。中华民族的命运,掌握在中华民族手里。按小平同志的讲法:关键看我们自己“有没有本事”。我们今天讲话语权,我们是否还拥有强有力的思想武器?是否在精神上已经被人缴械了?除了经济增长,我们还有没有理想,还能不能登高一呼云集者众?我们向全世界提供了丰富的物质产品,能不能也提供精神产品?我们今天思想匮乏,到处寻找“思想武器”。中科院一位领导同志说,里夫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什么?信息技术与能源结合就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了?明显是忽悠嘛。对这本并非严谨的书我们如此重视,连里夫金本人都感到吃惊。这是什么问题呢?不接地气,山寨化别人的思想,就能解决中国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正义。正义离不开精神高地,离不开捍卫这一高地的斗争精神。共产党人最有力的精神就是斗争精神,不是维稳压倒一切,不是只讲和谐、不讲斗争。

19496月,被迫下野的蒋介石在最后离开大陆前检讨他的失败。老蒋打了一辈子仗,东征西讨、南战北伐,可最后概括他失败的原因全部是政治。他把国民党和共产党加以对比,将共产党优点概括为七条:第一,组织严密;第二,纪律严厉;第三,精神紧张;第四。手段彻底;第五,军政公开;第六,办事调查;第七,主义第一。

蒋介石在大陆全盘失败后作出这样的概括,说明他作为一个政治家,在军事全盘失败的时刻,也算成熟了。这是对手概括的共产党的力量,真正的力量、最大的力量。丢掉这些,只会丧失自己的力量。看看今天的香港。1997年香港回归,今天在香港呼风唤雨的一些人当时都跑了,觉得共产党的斗争精神太厉害。后来一看没什么动静,“井水不犯河水”,他们又都回来了。我们回归多少年了?经营多少年了?“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国”,我们一些人只记住了“两制”,忘掉了“一国”。今天香港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是2017的大选吗?我认为,更为关键的是去殖民化的工作。这个工作长期以来我们没有做。去殖民化和“一国两制”完全是两回事。任何一个过去被人家统治、今天获得民族独立的国家,都要进行大量去殖民化的工作。你看印度的去殖民化,你看韩国的去殖民化,你再看看老蒋在台湾进行的去殖民化。印度独立后,德里、孟买、加尔各答这些城市,英式拼法全部改成印式拼法。老蒋到台湾后,日语教育取消,日本教材停用,日本名字不许再叫了。李登辉原来就叫“岩里政男”,老蒋不让他叫了,只好又叫李登辉了。今天的“台独”分子,不管是陈水扁,还是苏贞昌、蔡英文,都讲一口标准的国语。谁让他们讲的?老蒋让他们讲的。台湾从小都是国语教育。今天台独分子都在讲标准的国语,这就是老蒋当年强制推行去殖民化工作的成果。

而我们在香港,这方面几乎没有任何动作。维多利亚湾,今天还叫维多利亚湾。麦理浩道,今天还叫麦理浩道。行政体制、司法体制、教育体制、学校教材,都未触及。我们说“一国两制”,这是“一国两制”吗?资本主义体制也要进行去殖民化啊。《基本法》23条立法无法通过,资本主义国家也不能允许国家分裂啊。国民教育教材无法实施,全世界所有国家都必须实行国家体制、宪法、国旗、国徽、国歌的基本教育啊。任何国家获得主权独立,必须进行去殖民化工作,我们在香港基本没有做,以至于近来越来越多出现打着前殖民地旗帜游行的队伍。这真是其他获得独立的国家未出现的奇景。这一奇景在香港出现,让人思索殖民地意识的老根,也让人思索如何去除这一老根。必须从最基本处开始。

某种程度上说,这类事情也是内地问题在香港的反应。别人都说我们有全世界最强的新闻管控能力。可是从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些节目,可以明显看出我们一些管意识形态的人不懂意识形态;以“维稳”、“和谐”为最高追求,导致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主动权有意无意放弃。联系到今天很多党的领导干部不想抓也不会抓党的建设,不想抓也不会抓思想建设,不着力信仰的培育,不着力干部的监管,不关注社会公平。省委书记的工作重点也在招商引资、土地出让、项目开发上面,最终导致党不管党,政不议政,忘掉正义,丧失纯洁,全部动力只剩下经济驱动。

《白鹿原》作者陈忠实讲过一句很深刻的话:我们今天缺乏的不是思想,而是思想的力度。我们今天思想太多了,东方的、西方的,古典的、现代的,什么思想没有啊,但是没有力度。什么叫思想的力度?毛泽东说:马克思的思想势如破竹,鲁迅的思想势如破竹。势如破竹就是力度。同样,毛泽东思想也势如破竹。势如破竹的基础在哪里?第一,深深植根于中国大地;第二,能够找到解决发生在这块土地上的问题的办法。我们今天舶来的思想、山寨的思想比比皆是,就是缺少根植于这块土地的思想,所以没有力度。古希腊的普罗塔哥拉讲,大脑不是一个等待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炬。中国共产党人最有价值的工作,就是点燃人们大脑火炬这件事情。马克思列宁主义最有力的武器是批判,真理是在批判和斗争中实现的。而我们今天一些领导同志追求所谓开明的国际形象,倡导个人独立的人格,特别在意西方的评价,实际上是在精神上放弃武装。说重些,就是精神上被人俘虏,觉得人家在道德高地,我们在道德低地。这还是带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共产党人吗?还能感觉到自己从事的事业是正义的吗?

共产党人不管职位高低,首先要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你有没有正义感?有没有原则?能不能坚持这一原则?国际国内都是一样,你不主持正义,没有原则,有谁愿意跟你走?国际上很多小国家不愿意跟你走,就是觉得今天中国人没有原则,关键时刻缺少挺身而出的精神。讲话语权,特别是国际话语权,我认为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你本身正不正,有没有一股正气。今年初我给《人民日报》写评论,引用了抗日战争最黑暗、最困难的时候一位学者的话:只要少数之中的少数、优秀里面的优秀,不肯坐以待毙,这个民族就总有希望。共产党人就应该是这样的优秀分子。这样的共产党人,才能真正带领全民族前进,是人民的希望,而不是人民的包袱。真正的生命力,就是这样产生的。

第三个问题,进步中国。从进步中国来说,我们今天的机遇前所未有。可以从几个方面看:

首先是国力的全新起点。2004年我们的经济总量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2005年连续超过英国和法国,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2008年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历史性的变化。1978年小平同志访问美国,筹5万美元都作难,银行费大劲,好不容易才拿来。小平1988年春节在上海,问上海的领导同志财政节余还有多少?镕基市长实实在在回答,还有30亿。小平说:好,我全拿走。镕基市长急了,说你全拿走,我们上海春节怎么过?小平说,你过不了春节,你知道全国还有多少个省市过不了春节?你看看,这就是1978年、1988年我们的财政状况。你再看看今天,现在每年财政收入都在10万亿人民币以上。中国的这种发展、这种变化,毫无疑问这是我们国力的全新起点。

第二,军力的全新起点。富国强军,是多少代中国人的梦想。我们家底子薄,国防建设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长期在低水平循环。小平当年设想,什么时候我们GDP达到1万亿美元,那时候拿出100亿美元投入国防,就能大大改善装备,提升战斗力了。现在我们的国防投入已经达到小平同志当代设想的10倍多。毛泽东设想的富国强军、邓小平设想的富国强军,最终都没能实现,关键是我们国家不富,强军只能是梦想。而我们今天正在实现。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我们已经走过军队建设的瓶颈期,进入了一个黄金发展时期。你到我们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看看就知道,武器装备明显改善,军人待遇显著提高,军事能力逐步增强。航空工业集团的老总林左鸣讲,我们以前和美国空军的差距叫望尘莫及,差距太大。今天可以叫望其项背了,距离接近了。再用20年、30年,我们要努力争取做到并驾齐驱。

这是航空人的雄心壮志,也是我们今天国力、军力发展的全新写照。这是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进步。举个例子,十几年前轿车进入家庭还是梦想,今天你看上海,一副车牌8万人民币,被称为是“全世界最贵的铁皮”。北京购车的政策是摇号,撞大运,中签率0.8%0.9%,我看还不如上海。上海的方式起码能增加公共积累,公共积累多了,还能改善交通。大家可以回想一下,长安街上的自行车洪流什么时候消失得无影无踪的?我当年也是自行车洪流中的一员,骑自行车上下班,现在自行车大军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是中国取得的巨大进步。虽然我们今天讲各种的缺陷、各种的弊端,但进步是不可否认的。

第三,国际关系的新起点。中国今天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和增长的中心,国家经济状况、外汇储备、人民币汇率、股市行情、国内政策调整等等,对外部世界的影响日益增大,开始深刻地影响世界发展进程。今年“两会”周小川行长和易纲外汇管理局局长那场记者招待会,字斟句酌,谨小慎微。为什么?今天中国的央行行长一句话稍有不慎,就会影响中国股市,影响全球股市。毛泽东时代,央行行长随便说,放开了说,对国际也没什么影响,今天不行了。这是中国国力全新的提升,中国今天塑造国际环境的能力非常强。

近平同志讲,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接近民族复兴的目标。当然,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充满巨大的风险。我们就像一个攀岩者,已经攀得很高了,但是要进入一个反斜面,能攀过去,才能登顶。所以,我们今天讲问题中国,决不否认进步中国,我们的进步是历史性的。包括今天知识界这种深入的讨论,也是历史性的。我们过去不可能这样深入地讨论问题,畅所欲言。

李玲[2]:社会主义的新版本:“计算社会主义”

我发言的重点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我认为,我们需要新的话语权背后是需要新的理论支撑,我们面对的大时代呼唤新的经济学。中国过去30多年已经走出了自己的路,但是我们整个学术界都是用西方理论来诠释中国的实践,以我们丰富的实践来论证西方理论的正确性。这实际上是一种扭曲,所以越论证,我们中国反而越不对。

为什么说我们今天面对的是大时代?我认为,中国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眼前的困境也是前所未有的。说得严重些是“内外交困,进退失据,左右为难,上下不通”。现在经济下滑的压力很大,中央已经出台了微刺激措施。大家都知道,我们今天经济的问题很大程度是上一轮刺激带来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把所有的资产价格都抬升,劳动力、资源、土地都升上去了。这其实使得我们的竞争力在下降,而且扭曲了发展的行程。如果又刺激,再下一步怎么办?但是不刺激又有什么办法?这背后还没有成熟的理论来支撑。

从国际看,虽然中国的问题非常多,但是我们的对手问题更多,问题更大。20世纪所向披靡的资本主义制度碰到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008年引爆的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以及不断蔓延的债务危机、社会危机,世界进入政局动荡和社会冲突多发期。指导当代西方发展的社会科学理论遇到挑战,金融危机引起人们对主流经济学的质疑和反思。

最近一本全球畅销书,就是法国学者托马斯·皮克提的《21世纪的资本》,被称为《资本论》的2.0版。它是用数据来说话的,它的基本结论是,西方两个多世纪以来,除二战时期外,整个的趋势就是资本的回报率远远高于劳动的回报率,贫富差距加大,所谓市场根本就没有均衡。这对我们的经济学理论是一个挑战。经济学所谓看不见的手是能够自动达到均衡,均衡是资本的回报率等于劳动的回报率,而事实上均衡在哪里?这一重大问题的提出是很有感召力的,它在推动我们研究的深入。

中国从近代以来一直是被国际大势裹胁着往前走。包括1978年的改革开放,正是西方新自由主义兴起的时候,我们是在这个大势里。下一步整个国际大势将会发生根本变化,那我们能不能顺势借力,独占鳌头?就像习总书记说的,能不能基于我们五千年的文化、一百多年的实践,特别是新中国六十多年的经验,独立自主地走出我们自己的路,提出我们的理论。

具体到政府和市场,我们知道,政府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其实最早咱们中国的政府是最厉害的,这套行政管理体系是中国人造出来的。现在英国学得最好,他们认账,说我们是跟你们中国学的。政府和市场之间你退我进的过程,也是整个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整个发展过程中,政府和市场不断遇到危机。西方资本主义起步时,先是完全自由发展,遇到危机了,政府就来解决问题。政府干预过多后,又出现效率问题,又往后退,新自由主义又兴起了。所以不光是中国,历史地看,国际上也一直存在着“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循环,至今没有解决。中国政府的力量更强,这种周期更短,看得见的手一抓,一把就捏死了。捏死又不行,又一放,就乱得一塌糊涂,不停地折腾。

所以,政府和市场各有各的功能,两种机制都不完美,都有缺陷。既存在市场的失灵,也存在政府的失灵。

但是现代社会遇到一个非常大的困境。按理说,谁出事谁来解决,而现代社会危机频繁,天灾人祸什么都有,特别是美国金融危机以后,经济社会危机,谁来解决?我们常说市场是看不见的手,若它的手都看不见,你找谁?所以,无论出了什么事,还得找政府,因为政府作为一个国家的代理,是永不退出的责任者。无论哪个党执政,它都要负责任,否则国家要垮台。于是我们发现,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有一个悖论:政府的权力是有限的,但政府的责任却是无限的。

美国自金融危机发生后,政府到现在还在兜底,还没有从这个圈里出来。按理说,金融最应该是市场主体,不应该是政府,可它要是不兜底,美国就垮了。所以无论是政府失职造成的问题,还是市场失灵造成的问题,或天灾人祸,最终都要由政府来负责。因此如何解决有限政府无限责任的问题是现代社会和政府面临的巨大挑战。,

经济学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从历史进程看,亚当·斯密的第一代经济学是“看不见的手”,市场自我调整,自动有效配置资源。这个自我调整的机制是价格,市场上东西多了,价就会降,少了,价就会升,最终达到一个均衡。这就是所谓“空想资本主义”的理想境界。其实,在现实世界,从来没有完美的市场,所谓看不见的手,大多是失灵的,只能解决有限的问题。

所以,第二代经济学强调修补市场,在市场失灵的领域由政府来干预,或者政府来解决。这也就是为什么大萧条以后,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以后社会主义兴起,越来越多的国家靠政府。可是政府介入后,又存在政府的失灵,因为政府管理能力和手段有问题。所以到了70年代,新自由主义又卷土重来。

    我们现在面临一个很好的机遇,就是经济学正在创新,我称为第三代经济学理论。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赫维奇、马斯金和迈尔森三位美国经济学家,以表彰他们为“机制设计理论奠定基础”,“让我们能将市场运行良好的情况与运行不佳区分开来,有助于经济学家确定有效的贸易机制、规则模式和投票程序”。就是说,市场是一系列的机制设置,要平衡生产方、需求方,你是需要设计的,并不是自动达到均衡。到2012诺贝尔经济科学奖授予罗斯和沙普利两位美国经济学家,以表彰他们“稳定分配理论和市场设计中的实践"市场设计理论是对整个市场来做设计。市场不能自动地解决我们所说的配置资源效率的问题,所以它是需要设计的。

凯恩斯早就讲过,均衡是长期趋近的。但是长期人都死完了,问题还没解决。西方其实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就是要做市场设计。什么是市场设计?其实就是一套明确的交易规则。只要交易双方按照规则进行匹配,就像过去媒婆给男女配对一样,最后就可以达到有效率。

这是可以人为设计出来的。那么这个设计——制度的设计,其实是一个中央决策的过程。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它充分注重参与者的个体差异,不是过去传统僵硬的指令经济。这个能够成功,在于我们这个时代有了一个新的手段——信息化。所以罗斯等成为2012年获得诺奖的经济学家。这反映了一个趋势,就是西方在反思,并正在成功地推出理论成果。

罗斯教授是我80年代在美国读书时的老师,这些年我一直关注他的研究。他应用市场设计理论在英国做了肾脏捐赠匹配的网络,这比一般市场交易要复杂得多。因为器官不是谁出价高就给谁,价钱解决不了问题。即使你出价高,还有血型和各种生物匹配的问题,还有伦理道德和其他社会约束等。英国因为是国家医疗服务体系,所以罗斯在英国用大数据设计出一套制度,成功地让器官的匹配的效率显著提高,拯救了很多生命。另外,他解决了纽约公立高中的分配,就像我们的择校问题,还有医学院毕业生的住院医生体系分配。

    市场设计的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它让我们重新来认识这个大家一直在争论的问题: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如何更有效地结合,也就是说,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存在合理性、可行性?我认为,解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可能有了一个新的话语体系。在这个话语体系中,此市场非彼市场,这个市场是科学设计出来的。它保证效率,同时兼顾公平,也就是它既能保证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又能完成社会主义的功能,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

    在这个框架里,市场和政府不是对立的,而应该是合作的,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配合有序才是正确的方向。政府看得见的手要避免市场失灵,它要做整个规则的设计,并且保证参与者遵守规则,实现有效率的分配;同时它也要避免自身的失灵,就是我们说的政府的失灵。那么通过信息化的手段,信息可以公开,以保证公平正义。而且全过程都是动态的调整,不是僵死的,不像我们过去,计划了就多少年不变。大数据的背后是可以随时调整的,数据变成了决策依据,就是西方最流行的所谓基于事实的循证决策。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还要解决要什么样的效率的问题。我们这些年的改革一直都在追求效率。经济学简单地说就是研究投入和产出,投入少产出高就是效率。

    西方经济学的传统,包括现在的市场设计,都注重微观领域,强调微观效率,也就是生产者、消费者个体的效率,单个企业的效率。但是作为一个社会整体来说,经济学还应该有中观效率、宏观效率。中观效率可以是一个地区、行业、领域,比如金融、信息产业、制造业,方方面面。然后是宏观效率,就是整个社会的效率。这个效率就不单纯是我们要的经济效率,而是总的社会效率。政府应该着眼于宏观效率,中国现在强调国家治理,这其实就是宏观效率;然后是中观效率,然后才是微观效率。

习总书记最近批评了“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观点。我们这30多年过度强调微观效率,忽略了宏观和中观效率,所以才会有这种认识。从微观效率来说,“造不如买,买不如租”没错。因为要造自己原来不会造的东西,基础设施投资、研发投资非常大,而且就造几个出来,单位成本多高啊,当然是不如买,更不如租,租的短期成本最低。但是这没有考虑中观和宏观的效率,因为如果自己造,带动的是一个产业。就像航天,是唯一我们自己造的,它带动的是整个产业,中观和宏观效率就出来了。

习总书记这次访问韩国参观了三星。三星的历史馆我上世纪90年代去看过,当时就恨不得哭一场。我是1978年半导体物理专业的,那时候中国的半导体已经搞了20多年,在世界第一阵营,否则“两弹一星”上不了天。而三星公司是1979年才开始建立,但是今天已经超过GE了。我们现在每年进口最多的就是电子元器件,因为我们的半导体工业垮掉了。为什么会垮掉?半导体投资巨大,如果从微观上考核半导体厂,它就是亏本的,我们仅看微观效率,使得我们作为大国陷入世界加工厂。为什么连我们北大物理系的学生毕业都找不到工作?因为没有相关的产业,我们损失了宏观和长远效率。

过度强调微观效率还有一个后果,就是造出了太多坏的GDP。所以尽管我们经济上是世界第二强,但实事求是说,老百姓得到的福利是有限的,没有达到世界第二强应该得到的福利。我最近到某市调研,它的人均产值1万美元,人均财政收入1万元人民币,但是政府却没有钱投医院。我问为什么?你们很富呀,为什么医院现在还在宰病人?他们市长一脸尴尬,私下告诉我,他们的GDP水分太大,真正可用的财政没有。他们人口不到100万,可是财政负债200多亿元。

按西方经济学理论,宏观经济是简单的微观经济的加总。我认为这是西方经济学的致命弊端。在物理学里,粒子的碰撞,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从量变到质变,宏观和微观完全不是一回事。那经济学怎么就能把一个代表性的企业或一个代表性的个人,一加总就是一个总体的?因而在自由市场经济中的个人无法顾及,也无法解决在从个人到社会整体这个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是破坏性地解决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不平衡。

同时,从美国这一轮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我们也看到,美国的金融衍生工具在微观机制设置上没有问题,但是为什么宏观上垮了?就是它的系统垮了。而西方经济学没有合适的宏观理论,所以金融危机以后,它就是一个简单的救市。为什么过去西方经济学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因为从理论到技术,市场经济国家没有能力从总体把控经济。

我认为,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国民经济的这套计划经济理论其实是没有错的。当年社会主义实践遇到了重大的挫折,是因为当时生产力水平、技术水平达不到计划的要求。苏联当年搞计划很厉害,但是那个时候跟今天的计算机信息化不是一个概念。你做计划要基于信息,而当时搜集信息的手段有限,没有现在的信息化手段。中国当年的计划就更粗糙了,它一定会遇到挫折。而今天是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时代给我们带来的是崭新的生产力,那么它一定会带来新的经济组织形态以及新的理论。比如阿里巴巴的“网上金融”,为什么可以做?其实是基于它的消费信息。它不需要像过去那样要抵押了,就基于你的消费信息,就可以给你贷款。大数据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好的机会。

    我还认为,中国近代的落后是我们错过了工业革命这个机遇,但是西方现在遇到的挑战其实是工业革命以来的这个模式难以为继。西方整个这套思维是定量化的、微观的,科学上是还原论的。而中国文化是总体系统的,跟西方还原论定点、定量的理论是不匹配的。所以中国的学术动辄就是“不科学”的,中医不科学,中国文化不科学,因为总体系统的这套东西没有科学来阐述、来支撑。而信息网络这个思维和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一致的,它就是一个总体的思维。但是它微观上又是灵活的,不像我们缺乏客观细致的分析。所以我觉得,借助于这一轮的信息革命,我们有机会重新书写经济学理论,包括新的政治理论,以及其他社会管理的理论。

我们要牢牢把握住这个机会。比如,市场起决定性的作用,但必须充分解释,是什么样的市场?我们倡导的是新一轮的市场,不是传统的小经济、小作坊的市场。这个市场是新型的、信息化的市场,是一个可以准确模拟和可以设计的市场。

我们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但是传统的社会主义已经被妖魔化了,就像王绍光老师[3]讲的,我们需要新版的社会主义。我个人能贡献的就是这个“计算社会主义”。计算社会主义的核心是国民经济的宏观效率,要有计划、按比例,统筹协调发展,实现手段是市场设计和信息化。现代信息生产和处理的高效性正在为“计算社会主义”带来现实的可能性。在信息化时代,它完全是可以精细化的,而且是动态的、随时可以调整的。罗斯教授的市场设计在美国仅能应用与单个或局部市场,而在中国是可以对整个国民经济做市场设计。

总之,我们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背后其实是中国理论的现代化。这套新的理论需要集成和创新,集社会主义的经典理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智慧、新中国的丰富实践以及西方理论实践和现代信息技术之大成,开创社会主义新理论。这个挑战非常之大,但是如果我们不抓住这个机遇,我们将会愧对历史。



[1]金一南,国防大学教授、少将。

[2]李玲,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3]王绍光,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

天津的工业规模体大若象,仅次于上海。如果用最简短的一句话形容天津工业,那就是大制造、大化工。

 

天津的工业规模体大若象,仅次于上海。如果用最简短的一句话形容天津工业,那就是大制造、大化工。

制造业下滑背后是结构调整

从清末民初时期,天津就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工商业发达、门类齐全,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天津是新中国第一台电视机、第一部电话、第一架照相机、第一台汽车发动机、第一只手表的产地。由天津开始的铁路、电话、邮政、采矿、近代教育、司法等方面建设均开中国之先河,创造了近代中国 100 个第一。

天津的工业真正开始迅速增长时期,正值国家“十一五”期间,滨海新区2007 年底获批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天津市采取依靠重大工业项目拉动经济的策略,形成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国防工业八大优势支柱产业。如今,重大工业项目的拉动无疑使天津制造业发展迅猛,但布局的重化工项目过多、结构过重,不仅使这座北方港口城市常被雾霾所侵扰,也埋下受经济环境变化和全球经济周期变化影响的隐忧。

天津市制造业的体量是巨大的,2014 年占全市工业总产值 3.01 万亿的78.8%,占全市 GDP 34.5% ;工业增加值达到 7083.4 亿元。航空航天等八大优势支柱产业产值合计 24998.04 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 89%。其中,装备制造业产值 9873.94 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 35.2%。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 8503.36 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 30.3%。天津的大制造体现在拥有一批大飞机、大火箭、大造船、大乙烯的项目,形成“三机一箭一星一站”的产业格局,包括:空客 A320总装线、航天器制造产业基地;石油化工领域的百万吨乙烯、千万吨炼油等;冶金机械领域的天钢扩能、海鸥精密机械加工基地、中船重工天津临港造修船基地;电子信息领域的电子加速器生产基地、生物芯片研发基地;生物医药领域的金耀生物园;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京瓷太阳能新工厂等。

“十二五”时期,中国制造业进入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天津市经济增速逐年在放缓。究其原因,工业持续下行是天津市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经济结构偏粗放,工业中传统产业多,比如,2014 年占比最大的行业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钢铁)、汽车制造业,再加上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业,以及食品制造业,这五大行业完成增加值占天津市工业的比重为 46.8%2015 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以及汽车制造业这三个行业合计增加值占天津市的比重为 26.7%,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达 41.4%,拉动工业增长 3.8 个百分点。工业的下滑不仅仅在天津,全国制造业均受到波及。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刘钢认为,“中国制造业受出口萎缩的影响比较大。2008 年金融危机后中国采取‘四万亿’刺激政策,使得整体制造业有所恢复。但从 2012 年开始制造业又下滑,全国的总体情况不太理想,伴随企业利润的下滑,所产生的影响也比较大。”制造业的下滑拖累了经济增速,但其下滑背后的实质是工业结构的问题。

天津的工业增速从2014年开始出现明显下滑,2014 5 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仅为 8.7%,是2013年以来的最低值,低于全国平均增速的8.8%。制造业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出口的增速下滑明显、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下滑、第三产业增加值从比重上来说增速放缓、亏损企业数量和企业的亏损面在扩大等。由于重化工业的周期性变化,导致大宗原材料、化工产品的价格大幅回落,这是经济大环境所决定的。天津的重化工比重过大,这就拖累了工业整体绩效,导致工业增速下滑。

传统产业的不景气和新兴产业的比重过小,使天津市结构调整呈现两难的局面。“天津的传统产业在逐渐下滑,比如摩托罗拉、长城汽车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早在几年前就逐渐开始下滑,比如钢管、地毯等。传统的 ODM 企业(原始设计制造商)在天津遭遇困局,除非这种产品市场独特性较强。目前出现的新变化是,天津市新一轮制造业开始兴起,比如,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机器人等,产业发展处在集体调整的阶段。”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在天津重化工业明显下滑的同时,战略性新兴行业则在上升。据天津市统计局数据,2015年全市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气机械等行业分别增长25.2%13.2% 11.1%,文娱用品、家具制造等行业分别增长18.3%15%。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电线电缆光缆及电工器材制造业、工艺美术制造业和及其他专用设备制造业这五个行业,合计增加值占全市工业的 10.5%,同比增长19.7%,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为 17.7%。但新兴产业占天津工业的比重有待提高。“在结构性调整时期,天津市新兴产业大概占到三成,包括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现在还不能成为经济和产业发展的主力。对天津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去制造业,而是让制造业转型升级。”

2015823日公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将天津市定位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和改革开放先行区。纲要明确了天津先进制造业的战略地位。天津市拥有制造业基础,再加之2015年受京津冀协同发展、天津自贸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等五大战略机遇叠加,天津制造业发展开始加码。天津整体制造业转型升级方向就是先进制造、高端制造。

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

天津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蓝图已经绘制成型。据天津市工信委公布的消息,天津编制行动方案计划在18个产业领域做强天津制造。市政府提出,经过三年时间培育,全市高端制造业和新兴产业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具体而言,在高端装备领域,发展大型工程机械、超高压输变电、机器人、3D打印等智能装备,2017年产值将达3300亿元。海工装备重点发展海洋油气、临港机械、海水利用等,2017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届时天津将成为北方重要的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聚集区。民用航空将推进天津空客亚洲中心建设,形成集航空研发制造、维修、物流、金融租赁、培训会展为一体航空产业体系,2017年产业规模将达1045亿元,其中制造业达到650亿元,力争使天津成为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航空产业城。

汽车产业将发展中高级乘用车、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以及发动机、变速器等汽车核心零部件,2017年产业规模达到2500亿元,汽车产量超过100万辆。新能源汽车将发展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推动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2017年产业规模达到200亿元,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 2 万辆。智能终端产业将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系统、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智能金融终端六大重点领域,2017年产业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把天津打造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智能终端产业基地。上述18个重点产业储备600余个项目,总投资6300亿元。

相信在未来三、五年或更长的时间内,天津势必会经历一个由重化工业向高端、先进制造转型的过程,这种转型是向全球先进制造靠近的突围之战。

传统大制造和重化工向上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因坐拥北方最大的港口,成为辐射华北的化工产品集散地。化工项目为天津市工业迅速增长做出了很大贡献,但现在面临转型升级的难题。传统大制造和大化工占比较高,但其工业贡献率越来越小,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因此,原有的大制造和重化工必须尽快升级。

“天津要借助临港优势来形成更多的高端制造产业集群,包括石油化工、航空航天、海洋经济、智能装备制造等。”作为多个项目的政府部门评审专家之一,天津财经大学财经学院副院长丛屹对记者说。天津是全国重要的石化基地之一,渤海湾具有丰富的油、气、海盐等资源,目前主要依托滨海新区实现化学工业区域布局调整和战略东移。天津市国资委主任李福明对记者说,“天津正在实施启动或完成10个东移搬迁项目。”

据记者了解,天津的石油化工项目越来越多集中到滨海新区,将来可能会有一大批项目集中在南港,最大的项目可能是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的国家石油安全储备项目第二期。按照国际经验,一些国家的安全储备,外围就会形成一个大的商业储备,比如租用油罐,这将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条件。天津若有了大的商业储备,可以形成一个现货交易市场。如果把这个量做大,就能上升到石油产品的交易市场,还有现货远期交易,将来甚至可以升级成期货产品交易。劳动力、土地等成本在上升,优势不再,纯粹的劳动密集型、装配制造以及没有临港优势的项目可考虑转移。然而天津临港,石油化工的优势仍存在,大飞机、大制造也有临港优势,港口可以利用贸易来拓展海外市场。

2014年全市航空航天产业同比增长38.1%,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4.8%。根据天津编制的《高端装备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航空航天产业在2015-2017 年,将发展空客系列总装和机体维修、空客飞机客改货等,形成空客系列机体、部件、发动机的系列维修能力和货机改装能力,发展直升机研发设计、总装改进及维修等,发展微小型近程无人机、小型中近程无人机、侦察无人机、空中巡逻无人机、无人机自动导航仪与测控系统等,加快发展航电、通信导航系统,以及发展与航天相关的配套产品及遥感平台等。目前天津空客320的项目主要是装配,周边尚未形成大的产业配套,没有形成本地设计能力,很多外围的研发和零部件的生产、产业配套就难以形成。也就是说,航空航天大项目还没形成产业集群,航空航天产业将来也要升级。天津市装备制造并不是没有升级的空间,而是产业升级方面下的功夫不大,动作不快。所以转型升级对天津来说是一篇大文章。

天津新兴产业板块还有海洋经济。“我们正在培育海洋经济和智能装备这两大经济增长点,并制订实施了海洋经济发展方案。”天津临港经济区管委会办公室刘长斌处长告诉记者。临港经济区是通过围海造地形成的港口与工业临港经济区引进了泰富重工、天大海洋装备等一系列海洋经济项目,有天大水下滑翔机等14个高端智能装备项目,还将发展智能装备、生产性服务业项目。20156月底已完成智能装备产业园起步区的建设,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达到211家,占驻区企业一半以上。机器人产业园已完成建设,2015 10 月陆续迎来企业入驻。

大型装备制造项目主要在南港,目前注册了400多家企业。尽管化工仍占到临港经济区 40%-50%的产值,但从2008年开始,临港经济区已转向装备制造为主,包括中船重工的新港船厂和轨道交通产业。北车(现已更名为中车)公司主要生产和谐货车,担负北方和谐机车的检修功能。另外还包括一些新兴能源项目。

天津临港经济区功能定位为国家级重型装备制造基地、生态型临港工业区。这里是滨海新区的功能区和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也是国家发改委规划的国家级石化基地。临港的规划是建设以大机车、大吊车、大矿机为代表的重型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大船坞的造修船基地,建设大粮油的产业集群。在海工装备产业集群方面,推动中海油海工装备制造基地和特种设备维修制造基地、中石化海工装备北方基地落户。规划2009-2020年,逐步形成装备制造、粮油、物流三大产业板块和造修船、海上工程、重型装备、绿色动力、粮油加工、生态化工六大产业集群。2016年将有8-10个项目投入运营。

“天津大制造行业处于后发位置,而集成制造的先进技术都在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但我们的特点是互联网企业创新能力较强。现在发展机器人是个大趋势。在天津的传统产业领域,企业也在尝试转型和进行技术升级”。记者从天津市国资委获悉,渤钢集团目前新增收入的75%来自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渤钢集团拥有的世界直径最大的环形锻件项目、百利装备集团的充液成型压力机、中环集团的高效硅单晶生产技术等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渤海轻工集团2000吨封端聚醚项目、渤化集团新型醚类清洗剂、城建集团桥梁拆除领域施工技术标准等有新突破。中环集团联手全球太阳能行业领军企业投资建设光伏产业研究中心和光伏发电制造基地。公交集团与比亚迪合作,纯电动新能源大客车已下线。

“目前天津有发展好的企业,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偏低,产业长期被锁定在国际价值链中低端环节。要改变这种状况,唯有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天津市工信委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

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方向性围聚

天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集中在智能制造形成的功能板块、机器人项目、互联网大数据项目,虽然现在仅仅是起步,但表现出正在向天津围聚的特点,比较具有方向性。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生力军,也是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天津常常可以听到小巨人企业,这源于天津市政府最近六七年对科技企业的扶持。天津市国资委主任李福明告诉记者,“天津市近年建立了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系,工业企业科技投入率要达到3%,其中科技型企业要达到5%。探索在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支撑产业发展的知名品牌和高附加值产品,设立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基金。”

科技企业是天津先进制造的活力源,比如赛象科技、红日药业、瑞普生物、天堰科技等。这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性较强,且优化了民营经济结构。2015年,天津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4.32万户,其中民营市场比重达到97.9% ;新登记企业7.59万家,其中民营企业比重达到93.1%

丛屹教授看好生物医药的发展前景,“生物制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现在在天津虽然起步慢,但其功能板块都非常清晰,天津的强势更准确地说是中医药现代化,比如天士力等科技小巨人企业”。天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个短板,就是产业氛围和创业环境相对较弱。

和南方一些城市相比,天津的年轻人就业倾向于政府、大企业,真正想去创业的年轻人相对较少。这从中小企业数量就可以看出来,深圳注册的中小企业在200万家左右,但在天津市注册的中小企业只有30万家左右,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有6.5万家,小巨人企业为3400家。天津市委代理书记、市长黄兴国曾说过:科技型中小企业最具活力、最具潜力、最具成长性,抓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就是抓天津经济发展的未来。“十二五”期间,天津筹集了200亿元财政资金专项用于支持科技中小企业的发展。

虽然天津市战略新兴产业是刚刚起步,但天津正在努力创造这种氛围,从早期外企转型到科技小巨人,政府拿出资金扶持发展科技小巨人。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天津形成趋势。天津制造业的方向相互交叉,但又不完全一样,正在朝着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这三个方向发展,这里就包含了“互联网 +”。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天津市未来产业发展的一个重点方向。天津市海洋局正在编制并开始实施海水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海洋服务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四个专项规划。天津市将以打造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链条为主线,提高海水淡化应用水平,发展海水利用装备制造及服务业。天津市已投资117.4亿元,实施海水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重点项目19项。到2020年,天津市海水淡化规模将达60万吨/日,海水淡化工程产能利用率提高到70%,直接利用海水量20亿吨/年。

天津将推动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高端发展,已经在此领域投资441.8亿元。预计到2020年,天津海洋工程装备总产值突破1300亿元,初步形成以海工成套装备为核心、以基础部件为支撑、以工程服务为延伸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成为北方重要的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聚集区。将以海洋工业为依托,以航运物流、滨海旅游等传统海洋服务业为重点,促进涉海金融服务、海洋科技服务等现代海洋服务业发展。到2020年,初步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海洋服务业集聚高地,海洋服务业增加值超过3000亿元,达到全市海洋经济总量43%

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天津将建设5项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项目,发展海洋医药、海洋生物材料、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物农用制品、海洋生物酶制剂、海洋生物质能源产业。到2020年,将形成200亿元产业规模,突破20项共性关键技术,培育蓝色小巨人企业20家,形成“一核三区”总体发展格局。

从智能制造领域来看,天津的海洋工程将来极有可能成型,目前正在进行产学研综合能力的培育。但天津亟须破除产业氛围和创业环境相对较弱的短板,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制造业面临的双重挤压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大多面临着技术和人才的障碍。记者在天津发现,很多产业在发展方向上明显滞后,创新氛围比较淡薄。天津曾是全国最大的私募股权基金的资金仓,但本地缺乏项目源。

“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双重挤压:跨国公司和海外再工业化。中国大量制造业是代工,给外国企业生产产品,汽车企业也是这样,包括零部件加工,汽车生产是组装厂。摩托罗拉实际就是一个加工代工厂,在价值链的低端,这种情况在中国非常普遍。”刘钢对记者说。

传统的汽车工业园区现在增速明显放缓。天津有全国最大的汽车平行进口市场,这与多年来空港培育汽车进口市场有很大关系。做汽车代加工企业破产,除了市场本身萎缩以外,还受哪些因素影响?

丛屹认为,首先是缺乏自主技术,尤其是核心部件的自主技术,合资这么多年了,本来想通过引进外资企业消化技术,但现在看根本不可能。一些由外资保有核心技术的关键零部件,在产业链中都属于高收益项。如果中国企业没有高收益的核心链条,只是负责装配。无非就是替别人的品牌进入本国市场销售获益服务。”

从天津汽车行业来看,明显在新的发展方向上滞后,新能源汽车最关键的电池、材料技术,本国技术还有很大差距。在整个汽车产业链上,国内主要是劳动密集型。成本分为两大块:产权成本非常高,劳动成本比较低。从政策优惠和扶持来看,项目肯定有个审批过程,项目落地要用土地,土地需要审批;认定企业投资意愿后,可以做到一个图章管全部,但问题是落地的时候也要样样审批。接受采访的企业人士均感叹:中国的隐性成本太高了。”因此,现在很多企业不是搬到东南亚,就是搬到美国日本去。

制造业未来的发展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先进技术支持的产品创新和销售服务。中国的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销售过程中,更多强调设计。在研发设计方面,大企业要建立自己的研发数据中心,同时要支持专业的研发设计中小企业,这是一个趋势。其次,生产的智能化趋势开始出现。我们已经看到机器人工厂,工业机器人代替劳工,所以1 个机器人可以替代10个劳工。最后,销售服务的网络化,互联网平台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值得注意的是,人们以为“互联网 +”对制造业有好处,可以降低制造业成本。可现在出现了新情况,有些“互联网 +”企业,一面拿着政府补贴,一面对制造企业和传统中小企业提出苛刻的条件,这种新情况的出现,导致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

中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下降,主要原因是缺乏技术竞争力,靠拼劳动力及资源成本。虽然中国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但在本土市场上,要跟具有技术质量品牌优势的的产品竞争,市场优势就大打折扣。2010年以前,很多代加工的民营制造业企业都倒闭了。一些产业新的发展方向,比如新能源汽车,在天津几乎听不到落地的项目。而深圳早就在做新能源汽车了,这涉及新材料、新能源的设计研发等。天津的外资汽车企业,多年来看不出有什么研发能力,日产在天津的投资项目,唯一研发出来的成果只是汽车大灯。

目前天津各个园区、各个区县都在打造产业发展基金。但实际情况是,项目源不足怎么办?产业氛围没形成怎么办?核心技术没突破怎么办?这是需要解决的大问题,这些都将是天津发展制造业待破解的困局。

 

(编辑  季节)

制造业是技术创新的基本源泉,是一国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如果没有一个强大而极具创新性的制造业体系,任何一个经济体都不可能实现繁荣发展。国际...

 

编者按

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制造业在总量上升到世界第一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重要的阶段性变化,主要表现在增长速度持续回落,制造业占比不断下降,内部结构出现重大调整,增长动力发生重大更替,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蕴含着重大的发展机遇。促进制造业健康发展,直接关乎我国制造强国目标的实现,关乎我国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关乎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关乎中国经济的提质增效。

为此,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指导下,以“经济转型背景下的中国制造业”为题,《中国经济时报》选取经济较为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和承接制造业的中西部地区的江苏、广东、山东、浙江、天津、湖南、湖北、重庆八省(市)为样本,历时两个月,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采访调查,采访对象涵盖政府部门、制造业企业高管、相关专家学者,以点带面。通过此次调查,了解了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找准制造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总结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经验,落实推进《中国制造 2025》战略,并撰写了调查报告。

 

 

一、八省(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

八省(市)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有其共性。

国际上,受到“双重夹击”。欧美等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吸引高端制造业回流,占领世界制造业发展制高点,“中国制造的比较优势严重弱化。与此同时,新兴经济体国家加快承接中低端制造业转移,替代中国成为劳动密集型等产业的投资地。要素成本提高使传统优势减弱,核心技术缺失使得长期竞争力堪忧;发达国家占据产业链高端、把控先进技术,后起的东南亚、非洲国家低成本生产优势更为明显。随着低成本优势的消失,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粗放型”增长即将走到尽头,而内外需低迷、产能过剩又在加重制造业的生存危机。“双重夹击”在广东、浙江、江苏三省表现尤为明显。比如广东省,基于扩大产能和降低人工、用地、物流等要素成本的考虑,为数众多的制造业企业陆续转到内陆省份和东南亚。美的集团、富士康集团先后在省外设立生产基地,三星电子将部分生产线转移到越南。过去一些年,江苏省制造业以国际代工、加工贸易为主,承接的主要是跨国企业产业链条中的低端制造环节,一直以来依靠低廉的人力、土地、环境等要素投入,凭借低成本比较优势在国内外市场占据较高份额,并保持较快增长。但近年来,随着劳动力供给以及资源环境约束强化,企业各项要素都呈现成本趋势性上升,发达国家以及东南亚等新兴经济体纷纷在制造业领域加大布局,推动国际分工格局加速调整,使得江苏制造业面临着“高端回流”“中低端分流”的双重挤压,加大了企业生产经营下行压力。一些纺织、服装、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已经或正逐步将生产基地向成本投入相对较低的安徽、山东、河南等省份以及孟加拉国、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转移。在双重挤压下,浙江省的工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也面临巨大压力。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从增量扩充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兴产业增长点。制造业转型升级就是在培育新的增长点。经过 30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绝大部分传统产业已趋饱和,产能过剩十分突出。可以看到,八省(市)均面临“新常态”的挑战,工业增加值出现明显回落。广东省工业企业增加值从 2002 年的 15.0%下降到 2014 年的 8.4%,浙江省工业企业增加值从 2002 年的 13.5%下降到 2014 年的 6.9%,江苏省工业企业增加值从2002 年的 20.5%下降到 2014 年的 9.9%。

产能过剩问题在八省(市)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如工程机械一直是湖南工业的重要支,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近两三年受经济下行影响,内外需萎缩,湖南工程机械产能过剩问题凸显。

制造业是支撑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基础,在经济运行新常态背景下,中国制造业正在艰难转型升级,对我国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经济结构调整、增长动力转换具有决定性作用。

从调研中发现,八省(市)正积极应对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的深度调整,努力顺应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大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针对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确立发展战略,壮大新兴产业,突出主业,合理布局,争取走出各自的新型制造业之路。

 

二、八省(市)制造业基础和特色优势

(一)总量规模优势

八省(市)工业经济缓中趋稳,保持总量规模优势。从总量上看,2013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 25647.24 亿元,为全国第一;江苏以微弱差距排在全国第二(25612.24 亿元)。2014 年,江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以 31507.87 亿元的规模超过广东(29327.61 亿元),为全国第一,浙江为12543.29 亿元。2015 年前三季度,江苏继续以24698.87亿元的规模领跑,广东则为21713.78亿元。

 

从利润上看,2012 年、2013 年江苏工业企业实现利润(7834.06 亿元)位居全国第二,而到了 2014 年,江苏工业利润以 8839.8 亿元的规模超过山东(8763.4 亿元),位居全国第一。其他省份的名次是:2014 年,广东第三位(6611.86 亿元)、浙江第五位(3544 亿元)、湖北第八位(2174.63 亿元)、天津第十二位(2042.77 亿元)、湖南第十六位(1523.2 亿元)、重庆第二十位(1169.87 亿元)。而 2015 年前三季度,江苏工业利润继续保持领先地位(6335.12 亿元)。

从各省(市)内区域工业情况看,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依然以珠三角为主,特别是以广州(2014 年工业增加值为 5075.41 亿元,2015 年前三季度为 3564.25 亿元)、深圳(2014 年工业增加值为 6501.06 亿元,2015 年前三季度为 4827.68 亿元)、佛山(2014 年工业增加值为 4249.23 亿元,2015 年前三季度为 3068.42 亿元)、东莞(2014 年工业增加值为 2593.54 亿元,2015年前三季度为 1992.74 亿元)四大制造业重镇为主。而江苏,2015 年上半年,苏北、苏中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 11.1%和 10.3%,再次领跑全省,高于苏南;GDP 占江苏全省的 40%以上,日益接近苏南,逐步形成了苏南提升、苏北振兴的区域新格局。

(二)行业领先全国

八省(市)中,一些行业在国内甚至全球都处于领先地位。比如 2014 年,广东省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销售产值 2.97 万亿元,同比增长 8.1%,连续24 年居全国第一;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业务收入 6021.1 亿元,同比增长22.7%,成为广东省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亮点。2014 年,重庆市笔记本电脑企业在全球市场出现萎缩的背景下逆势增长,生产笔记本电脑 5471 万台,增长 35.7%,实现全球每 4 台电脑就有 1 台“重庆造”,单台价值提高 12.5%,成为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湖南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全国第一,2014 年长沙市工程机械及配套件产业产值突破 2000 亿元。长沙工程机械产值占全国工程机械行业产值的 23%,工程机械设备出口占全国工程机械装备出口的 7.5%。其中,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双双进入世界工程机械 50 强。

2014 年,湖南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646.5 亿元,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 205.2 亿元。湖北食品加工业位列全国前茅,2014 年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产值超过 1.2 万亿元,位列全国第五,其中食品加工业产值位居前三。在湖北省 17 个市州中,襄阳、荆门、荆州、孝感、黄冈、随州、仙桃、潜江、天门等 9 个市的农产品加工业成为第一大支柱产业。此外,广东电气机械、天津石油化工、山东轻工纺织、浙江五金制品、湖北高端装备制造等行业均领先全国。

(三)结构调整已见成效

从产业结构看,工业结构正日趋优化。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比重提升,广东、山东、重庆、江苏、湖北等均有突破,传统制造业比例逐年降低,节能减排见成效。其中,2015 年前三季度,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中先进制造业完成增加值 10447.66 亿元 , 同比增长 9.4 , 增幅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高2.1 个百分点 , 2014 年同期提高 0.4 个百分点,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48.1%,与 2014 年同期持平;高技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 5801.59亿元 , 同比增长 9.8 , 增幅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高 2.5 个百分点,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26.7%,比 2014 年同期提高 1.2 个百分点。2015年前三季度,江苏先进制造业增势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中电子、汽车、医药、装备制造业产值分别增长 8.9%、10.5%、15.9%和 8.1%,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高技术产业贡献提升,前三季度全省高技术行业实现产值 22174 亿元,同比增长 10.1%,增速快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 3.7 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 19.6%,较上半年提高 0.2 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 30.3%,较上半年提高 2.7 个百分点。湖北 2014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 4451.16 亿元,同比增长 14.8%,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 4 个百分点,占 GDP 比重达到 16.3%。

制定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开始布局实施。比如广东已把智能制造作为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和主攻方向。2015 7 月,已出台《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 年)》,编制并即将出台《广东省机器人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4 年,广东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增加值约 2000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控技术应用率 60%左右。2014 3 月,湖北也出台《加快湖北省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浙江省经信委拟定发布《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发展行动方案(2015-2017 年)》,将推动智能制造核心技术攻关和产品装备研发。

(四)区域布局初步形成

从调查中了解到,各省(市)根据经济发展战略积极进行区域内产业布局。比如,广东布局了 6 个大都市圈超级产业集群:珠江东岸 IT 工业走廊;珠江西岸家电集群;珠三角纺织服装集群;汽车集群;石化集群;装备制造业集群。江苏布局苏南、苏北、苏中产业基地的重点行业。湖南长沙和湘潭工程机械、株洲轨道交通装备已具备核心竞争力。

(五)发挥传统制造业优势

在八省(市)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传统制造业仍占有相当大比重,生产能力较强,对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比如,浙江民营经济十分活跃,生命力旺盛,“以小博大”的传统产业优势还很明显,消费品市场占有率居高不下。2014 年,浙江民营企业出口 1911 亿美元,增长 14.3%,高于全省出口平均增速 4.4 个百分点,占全省出口总值的 69.9%,比上年提高 2.9 个百分点;对全省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 97.1%。

(六)政策环境较好

八省(市)市场经济较为发达,市场化程度较高,民营经济基础好,创新创业能力较强。这得益于政府在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八省(市)出台一系列鼓励创新的优惠政策,如重庆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已安排 800 亿元,浙江达到 2000 亿元。

 

三、八省(市)制造业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一)      发展速度逐渐放缓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的新常态,各地经济发展面临新变化。从 GDP 增速来看,中西部地区已经开始超过东部沿海传统发达地区。被调查的八省(市)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2014 GDP 增速,重庆为 10.9%(全国第 1)、天津为 10.0%(全国第 4)、湖北为 9.7%(全国第 7)、湖南为 9.5%(全国第 10)、江苏为 8.7%(全国第 15)、山东为 8.7%(全国第 15)、广东为 7.8%(全国第 22)、浙江为 7.6%(全国第 24)。2015 年前三季度 GDP 增速,重庆为11.0%、天津为 9.4%、湖北为 8.8%、湖南为 8.7%、江苏为 8.5%、浙江为 8%、山东为 8.0%、广东为 7.9%,除重庆以外,各省(市)增速呈放缓趋势。

从工业增速来看,也出现明显放缓迹象。2014 年,重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 12.6%,为全国第一,湖北为 10.8%、天津为 10.1%、江苏为 9.9%、山东和湖南均为 9.6%、广东为 8.4%、浙江为 6.9%。2015 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继续放缓,重庆 10.9%、天津 9.4%、江苏 8.3%、湖北 8.3%、湖南 7.8%、山东 7.4%、广东 7.3%、浙江 4.2%。

(二)制造业效益水平不高

统计显示,我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销售利润率平均 5%左右,其中广东 2013 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销售利润率为 5.72%,在粤、鲁、苏、浙、沪等沿海五省市中排倒数第 2 位,利润总额 5627.9 亿元。2013 年广东省工业劳动生产率为 15.82 万元/人,相当于山东的 64%、上海的 65%、江苏的67%。2015 1-9 月,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 8.68 万亿元,仅增长 3.8%。

 

(三)新兴产业尚未形成引领优势

八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已经出台,但产值比重仍较低,比如广东省 2013 年仅为 5.1%。高端制造业刚刚起步,行业标准、市场定价机制尚不完备,比如江苏省、天津市、山东省均受到瓶颈制约。“两化融合”和新业态发展未有突破性进展,“互联网 +”应用于流通领域有待加快发展。

(四)区域产业发展不平衡

八省(市)之间制造业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分化逐渐加深,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凸显。此外,一省(市)内部区域产业发展也不平衡。比如广东省的东部、西部、北部制造业发展严重滞后,广东珠三角地区一枝独秀,珠三角地区的经济总量占了广东省的 80%,而占广东省土地面积 69.5%、人口46.3%的粤东、西、北地区不足全省 20%。江苏制造业承接转移苏北地区发展势头良好,苏北地区经济总量占江苏全省的 40%。湖南优势产业向长沙高新区、开发区集聚。

(五)产业集中度和配套能力有待加强

在八省(市)中,除重庆在这方面做得较好以外,其余省份差强人意。比如,广东大企业的分布仍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大企业的增量主要来源于珠三角,这说明了珠三角的产业集中率还未出现明显变化。另外,广东产业配套特别是装备、机械方面的产业配套不如长三角地区,重点制造业上下游和关联产业发展不匹配。

(六)集中发展优势产业,还是跨界扩大产业规模,需因企施策

以浙江为例。浙江企业的转型最早开始于 2003 年,其中转型成功的不少,但失败的更多,尤其是跨界转型,难度更大。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选择是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组织架构,加大研发投入,集中力量发展优势产业,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争夺未来的竞争优势。

(七)制造业龙头企业培育需要提速

以湖北为例。湖北已形成了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主,以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为支撑,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但是缺少本土知名品牌,缺乏行业龙头企业的带动。湖北在很多细分行业都有优势,也有一些效益不错的企业,甚至在全行业排名靠前,但缺乏领军型企业,造成行业企业大而不强,亟待龙头企业的带动和整合。

四、八省(市)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对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保障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至关重要。制造业结构合理,行业领先,技术先进,市场占有率高,必然就会带动一方经济。通过对八省(市)制造业的调研分析,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总体目标明确,发展重点特色突出,避免同质化发展。要进一步巩固广东制造业大省的地位,必须主攻智能制造,在广东东莞、佛山等制造业重镇密集的珠三角,通过智能制造引领制造业完成产业升级与人才结构优化也迫在眉睫。而天津作为一个传统的制造业城市,需调整重化工业结构,加速发展现代化高端制造业,以此成为产业创新引领高地。重庆发展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优势较大,前景广阔。

第二,为加快重点领域核心产业突破提供发展环境。各省(市)依据实际情况,确定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主攻方向,分类指导,实行差异化惠企政策,减少行政审批,减免行政性收费,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大财税支持力度,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向制造业倾斜,等等。

第三,扩大制造业发展平台建设,包括高新区建设、工业园区建设、自贸区建设、产业园区建设。未来,必须通过平台建设来促进产业发展,这是支持制造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长沙高新区和工业园区集中了湖南省内和外省转移来的优势企业,园区配套合理、基建完备,为企业创新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四,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壮大民营企业。在项目建设用地、税收优惠、投融资、产业政策、市场拓展等方面给予支持与扶持。

第五,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打通和占领国际市场可起到稳增长的作用,为调结构留出空间。在经济下行的形势下,千方百计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内需,增加出口,将会有效缓解内需不足的矛盾,保障地区经济稳定增长。

 

(编辑  季节)



*本调查报告由《中国经济时报》制造业调查组采访撰写,为《中国制造业大调查》总报告中一部分。

《中国制造2025》是从当前发展阶段和国家战略角度提出的重大举措,明确了制造业在我国未来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被...

    《中国制造2025》是从当前发展阶段和国家战略角度提出的重大举措,明确了制造业在我国未来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被摆在突出位置。现在我国制造业虽然面临一些问题,但这不等于说不需要制造业了,制造业和创新紧密相连,一旦失去制造业,创新就没有活力了。

 

当前增长速度下滑,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遇到新的困难。如何认识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中国制造业转型发展的路径在哪里?

 

理性看待当前宏观经济形势

记者:目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对此,您怎么看当前中国经济形势?

张军扩 :首先,6.9% 的增速仍在合理范围内。这个增速仍处在现阶段我国潜在增速的范围之内。根据我们的研究,现阶段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速大体在 6% 8%。从全球范围来看,这仍然是一个比较高的增速。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金融危机后的复苏时期,全球经济总体低迷,对我国经济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实现这样的增长,可以说是来之不易的。

其次,要充分认识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速回落的必然性。当前中国经济增速的下行主要是受阶段转换、方式转变和外部冲击三大因素的影响。经过 30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传统的粗放增长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优化结构,必然同时伴随着淘汰落后产能、化解矛盾风险,必然有一些企业和产能退出市场,从而必然导致经济增速的回落。另外,全球增长放缓,贸易减速,导致我国出口增速大幅回落,甚至出现负增长。

再次,要充分看到经济增速回落过程中出现的积极因素,看到结构优化的成效。比如,在产业结构方面,钢铁、石化、建材、汽车等传统产业产能过剩比较突出,发展比较困难,而一些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产品、生物医药等则增长很快。总体看,技术含量比较高、与需求结构升级联系比较紧密的产业,增长都比较快。节能减排取得新成效,2015 年上半年,通过调研发现,凡是转型比较早、新产业比重比较大的地区,增速相对比较稳定,经济效益状况也相对较好。除浙江、江苏两个省以外,上海、福建、广东以及一些中部省份,增长的情况都相对要好一些。通过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能够形成新的增长动力,能够为长期持续增长奠定基础。企业结构也在改善,凡是有自己优势和特色产品的企业发展得都不错。2015 年上半年我们在浙江调研时看了一家生产卫浴产品的企业,尽管现在卫浴行业整体来讲产能过剩、竞争激烈,效益不是很好,可是这家企业的效益很好,增长率在 20%30%,关键在于它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产品性价比较高,市场比较认可。所以,“只有夕阳企业,没有夕阳产业”,实业总是需要的,关键看企业怎么做。同时,新业态、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技术进步、创新驱动对增长的贡献和拉动作用也在增强。另外,在经济增速下降的同时,居民就业总体稳定,居民收入增速继续高于 GDP 增速,民生继续改善。这对推进结构调整非常重要,也增强了我们的信心。

目前经济面临增长动力青黄不接、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问题。通过政策调整和改革深化,加快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宏观管理面临的一个迫切任务。

当前从供给方面来讲,最关键的就是要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生产水平,增强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当前在这方面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化解和淘汰落后产能的进展比较缓慢。地方政府与当地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经济形势不好时,地方政府出于保就业、保稳定、保发展后劲的愿望,会动用自己能够掌控的经济资源、政策资源甚至行政资源保护本地企业,从而使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优胜劣汰的过程变得比较困难。这个问题不解决,不仅效益很难提高,也会使风险不断积累。

对中国制造业,不低估、不悲观

记者:截至目前 PPI(生产价格指数)已连续 44 个月下滑,2015 10 PMI(采购经理指数)为 49.8%,表明我国制造业现在面临困境。如何看待当前制造业现状?

张军扩 :当前经济形势严峻,对于存在的问题不能低估,但对我国制造业的前景,也没有必要过度悲观。一方面,在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积极因素在成长、在增多,创新驱动的因素也在积累。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比较强的企业,重质量、重服务、重品牌、市场定位比较准确的企业,能够获得快速成长,而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不高、环保和安全标准不过关的一些企业被市场淘汰也是自然的。另一方面,从中长期来看,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诸多有利条件。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从而形成了一个举世无双、行业齐全的工业体系,具有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产业配套能力和技术成果产业化能力。与此同时,我国产业发展还面临良好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供给条件和独一无二的市场优势。随着《中国制造 2025》战略的实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将加快,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的空间将会进一步扩展。

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目前我国国内市场对制造业产品的消费需求增长潜力也很大,但没有充分释放。

关键就是要转型升级

记者:中国制造业发展经历了“世界工厂”的辉煌时期,如今却陷入产能过剩、效益下滑的困境,假如让您给中国制造业开一份诊断书,您觉得病症是什么?药方是么?

张军扩 :病症就是增长方式粗放,靠要素投入增加产能,而不是靠提升质量和效益。粗放的增长方式的临床表现是 :第一,技术水平比较低,处在全球制造业价值链的低端。第二,产品不精致,与世界制造业发达国家相比,我们“中国制造”档次、质量明显不高,甚至可以说比较粗糙。第三,没有自己的品牌,尤其是名扬全球的国际品牌。第四,假冒伪劣产品泛滥,市场不规范。粗放增长方式的结果就是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即“两高一低”。需要说明的是,粗放增长方式并不是一开始就错了。在发展初期阶段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带有一定的必然性。但现在发展环境、条件变了,粗放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必须改变。所以,一言以蔽之,药方就是转变增长方式,就是要从低端走向中高端,就是要优化结构,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就是要转型升级。

记者: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本路径是什么?您怎样评估《中国制造 2025》?

张军扩 :从宏观层面分析,我认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本路径可以归纳为“四化”:智能化、精致化、绿色化和服务化。智能化就是要提升技术水平,要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特别是要使传统制造业“+ 互联网”,而不单单是“互联网 +”,要运用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如今,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信息化成为工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常规手段。智能化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不二选择。传统产业要运用互联网技术改造整个流程,促进其自身的智能化。在信息技术催生下的新业态、新产业将引领未来产业进步的新格局。

精致化就是通过从技术到人的理念、素质,从工业基础到管理水平,从基本材料到加工工艺等全流程的提升,使我们的产品品质更高,功能更强,更经久耐用。现在我国是制造大国,需要的就是品质的提升。绿色化就是尽可能减少污染,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走“绿色制造”之路。

服务化就是通过大力加强产品生产过程和产品消费过程中服务投入的比重和质量,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不仅来源于传统制造活动的效率,也来源于内部服务的有效组织和提供。制造业中间投入的服务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要大大增加服务要素在制造业全部投入中的比例。总之,就是提高制造业附加值,减少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提升竞争力。《中国制造 2025》是国家根据我国当前发展阶段从战略的高度提出的重大举措。我认为它的重大意义在于:

第一,它明确了制造业在我国未来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被摆在突出位置。现在我国制造业虽然面临一些问题,但这不等于说不需要制造业了,制造业和创新紧密相连,一旦失去制造业,创新就没有活力了。世界发达国家搞“再工业化”工业 4.0”,源出于此。中国概莫能外。

第二,它明确了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方向。就是要推进“两化融合”,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深入推进结构调整,在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第三,它明确了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和保障措施。建设制造业强国,必须发挥制度优势,动员各方面力量,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措施,建立灵活高效的实施机制,营造良好环境。

#esle

形成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可以这样说,推动...

 

中国需要找到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形成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可以这样说,推动制造业在调整中发展,在发展中升级,对于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都具有重要意义。

 

 

制造业发展的环境在发生重大变化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已经和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从国内环境看,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是速度换挡,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二是结构优化,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 ;三是动力转换,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中国经济新常态符合追赶型后发经济体的一般发展规律。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尚未完成,正在从上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经济新常态是工业化进程向后期阶段推进的直接体现,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的必经阶段。

经济新常态,核心是实现动力转换。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能否顺利迈向更高阶段、更高水平,关键在于新旧动力能否顺利实现平稳接续。经过 30 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过去那种依靠廉价而优质的劳动力、直接引进吸收国外的技术、巨大的内部市场、强有力的政府及其资源动员能力等支撑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已经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在新的条件下,供给和需求都发生了明显变化,约束条件不同以往,这些都意味着原来的增长动力必须调整,要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大规模要素投入驱动增长向创新驱动增长转变。

从全球背景看,全球制造业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近几年来,随着国际经济、贸易与投资环境的深刻改变,制造业正在成为一些大国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争夺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的角力场。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后,欧美等发达国家纷纷推出“再工业化”战略,力图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比如美国制定了“先进制造业伙伴关系”计划,德国推出了“工业 4.0”战略,日本发布了制造业竞争策略等。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如印度、越南等,也利用其相对更低的劳动力等要素成本,快速推进其工业化进程。

此外,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也深刻影响着全球分工格局。数字信息技术、新材料、3D打印、云计算等新技术正在改变“发达国家技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高收入国家市场”这一传统分工格局,智能制造、制造业服务化、生产的分散化、营销的全球化成为新的趋势,处于制造业高端的美、日、德、英、法等国的相对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需要找到一条新的发展之路,形成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

中国制造业增速放缓,竞争力犹存

作为当今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中国制造业部门目前正普遍呈现增速不断放缓、增长动力不足的局面。一方面,随着劳动力数量红利递减、生产要素成本提升、资源环境约束加强等因素的影响,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等低端制造业增长乏力,并导致了中国工业整体增速下降。国家统计局有关数据显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从 2014 年的 7.9% 下降到 2015 年的 5.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增速从 2014 年的 3.3%下降到 2015 1 11月的 -1.9%。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和全球产业变革,过去 30 多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所积累的一些风险和矛盾也逐渐暴露。比如多数制造业部门出现严重产能过剩,而化解产能过剩亟待进行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这些不可避免地会引发企业倒闭、员工转岗甚至失业。当然,尽管增长速度放慢,但增长质量效益提升的空间仍然巨大。从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结构看,制造业高于农业和服务业,投资品制造业高于其他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高于其他服务业,可贸易部门高于不可贸易部门。

不可否认,中国制造业最突出的问题是处于世界制造业产业链的中低端,制成品大多为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价格低的“三低”产品,在国际经济贸易利益分配中处于劣势。从产品竞争力看,国内市场急需的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技术装备和产品则长期依赖进口。作为研究开发主体的大型企业或大型企业集团,科研开发能力与国外先进水平有较大的差距,用于制造业研发的投入远远落后于英美等发达国家。我们虽然有华为、联想、中兴等创新投入很大和创新能力很强的企业,但整体上中国制造业企业研究开发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仅占销售额的 1%左右。技术落后、创新能力不强已成为影响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严重障碍。

同时必须看到,尽管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但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具体来看,我国至少有以下几大优势。一是中国有着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尽管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但 2014 年经济增量达到近 8000 亿美元;我国每年货物进口额为 2 万亿美元左右,约相当于世界第十大经济体的经济总量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旅游输出国,2014 年出境游超过 1 亿人次,海外消费额达1648 亿美元。这些表明,只要制造业企业能够开发生产出安全、高质量的产品,我国就有足够的市场潜力。

二是劳动者的素质不断提高。我国每年大学以上学历的毕业生超过 700万人,人力资本的质量优势会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人口数量红利的下降,高素质人才队伍业已成为我国制造业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新优势。

三是中国有全球最完善的工业体系。据 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统计,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拥有 39 个工业大类、191 个中类、525 个小类,具有全球最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和产业配套能力。这是我国实现制造业强国宝贵而难得的坚实基础。

四是中国在拓展新兴市场方面也具有较强的优势。许多新兴经济体正加快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和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园区发展是重点。我国在这些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经形成了完备的工业体系和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我国在国际产能合作和拓展新兴市场方面具备更强的竞争力,这一优势有利于我国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过程中实现平稳转身。

转型升级是制造业提升竞争力的不二法门

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必须进行重大战略和政策安排:第一,做强传统优势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可以看到,上一轮中国制造业靠的是“大”,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位 ;下一轮中国制造业必须靠“强”,打造先进的制造业是做强中国经济的脊梁。如何理解这个“强”或者说达到什么标准才算是真正的制造强国呢?重要标志是“三个转变”: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具体来说,必须做强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由加工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专利、融资、投资、品牌构建、商业模式、物流体系延伸 ;必须掌握核心技术,促进制造业向产业链的高端延伸,推动加工贸易实现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发展。中国只有处于价值链中高端位置和产业链核心环节,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变强了,存活下来的制造业更强了,才能算是真正的制造强国。

第二,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企业和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专、精、特、新”专业化生产企业。在 2014 年公布的全球10家最赚钱的企业当中,中国有4家企业入榜,全部都是国有商业银行,没有一家工业企业。而入榜的另外六家外国企业中有苹果、三星、微软三家电子制造企业。这种差别令人深思。对中国来说,工业是经济的基础,也是未来发展的支柱。如果没有强大的工业体系(尤其是制造业),没有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很难说中国是一个真正的经济强国。现在我们像华为、中兴、海尔、联想这样在国际上叫得响的跨国公司太少。如果能够形成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国际影响力的企业,那么中国经济转型就可以说成功了。

第三,为制造业发展与转型创造法治、诚信、公平的竞争环境。这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尤其在竞争环境创造中,知识产权保护应该得到极大的加强。今后,制造企业靠“山寨”这种方式已经行不通了。在新的发展阶段,企业要形成竞争力,必须通过建设更加完善的创新制度体系和市场环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显著提升对知识创新的保护水平,改善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真正放开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制造业领域。同时,政府要提供配套政策和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在制造业领域的创新发展。政府只有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放手让企业成为市场化创新的主体,多提供支持,少进行干预,才能使我国经济迸发出强大的活力。



*李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本文为中国经济时报《中国制造业大调查》报告序言摘编。

 

    实现工业化是中国共产党人不遗余力的重大历史使命。工业的主体是制造业,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决定着该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大国综合实力的体现。制造业生产过程包括资本、科学技术、劳动力、土地、产业配套等方面的资源组合,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的先进程度和技术创新能力,也反映了它的经济技术资源综合水平。制造业的发展与转型升级凝结了大量的技术创新,世界各国技术创新的主战场都在制造业。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重振实体经济成为各主要国家的共同战略。美国提出制造业再振兴计划,在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牵引下,美国的高端制造业正多路演进。除了工业互联网和智能硬件,新一代先进制造技术、先进传感、控制和平台系统,可视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制造,以及先进材料制造将是下一代制造技术力图突破的核心。英国也提出高价值制造战略,在制造领域聚集了四分之三的研发投入,制造业占英国工业增加值总额的10%,进出口总额的10%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备的工业体系和相对一体化的市场,这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优势。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的比重为19.8%,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但这决不意味着我们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了。中国先进制造业总体效益偏低,在中低端产能过剩的同时,高技术产品能力严重不足,其中很大部分依赖国外,或由外资企业制造,核心技术掌握在外资手中。发展先进制造业,补足结构“短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任重道远。

所以,加紧结构调整升级,加快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仍是我国的当务之急,也是我们的长远战略目标,需要作持久的努力。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由高新技术支持的高端制造业,培育发展若干强大的制造业基地,大力发展围绕先进制造业的高端服务业,才能创造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我们仍然需要继续把经济增长的着力点放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方面。这是加快现代化建设,完成民族复兴的伟业的必由之路,是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坚实基础,也是加强国防实力的可靠后盾。

内容提要:本研究从原理性定义入手,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原理。作者对中美供给侧改革的案例进行了对标式讨论,中美在不同年代长期施行...

 

 

一、农村承包制是中国版的供给侧改革

       在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的三个重要概念,宏观管理、总供给管理和总需求管理做出原理意义上的解释后,指出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承包制是中国版式的供给侧双结构性改革的范例。最为重要的是,虽然其长期效应不断持续,但其短期政策效应更为显著。

(一)宏观管理定义及对应难题

       宏观管理是指通过选取政策性工具来使总供给和总需求两种基本经济力量保持常态运行,并在二者失衡后,采取措施使其走向收敛再到二次均衡的过程。在图1中,横轴AS表示总供给,纵轴AD表示总需求。宏观管理的目标是使“生产—消费”的对应坐标处在45o线上。E是一个均衡管理点。

1  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分析模型

 

当然,45o均衡线是潜在或者是长期均衡线,年度经济的实绩有可能在均衡点附近不断摆动。宏观管理的目标是使总供给和总需求两种力量不偏离45o线太远。

上述原理性定义的理解并不难。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都可获得浅尝性的体验。比如,中医学告诉我们,人体阴阳两种基本力量应该大体上维持平衡。阳的力量过剩,烦躁和亢奋就成为外观表征;反之,阴的力量过重,虚弱和忧郁就会存在。一个偌大的人体复杂系统,在阴阳平衡两分法基本原理启示下,就变得容易理解且能够在“管理”——医(诊断)疗(治理)——意义上方便地进行操作。

       但是,深层性质的真知性体验却很难,在快餐式教学体制下,经济学博士生课程并不为下述观察序列提供精当“诊断”能力:当经济的两力量大体相等时:(1)总量意义上的产品不会在企业层面形成多余库存,挤压流动性资源;(2)行业层面的库存不会累积为中间品市场的清淡交易,威胁到企业家的采购信心;(3)消费者的个人需求也对应地不会因为某一行业因过量或过少资源配置,致使总量需求抑制而出现排浪式地国内消费甚至到国外蜂拥式地抢购(并受辱);(4)总量需求抑制延伸向低含金量的金融市场,创造出的寻租机会又将无效产能和消费缺口形成的资产通过管理漏洞,反向输回有效资产市场,毒化体质本来就不强健的资本市场,形成泡沫;(5)融资性资产进而整体走向预期性波动,宏观管理刹车性地超调(over-shooting adjustment policy),造成经济的二次波动,因而损毁潜在的生产能力。这是宏观管理必做的功课,但“小政府、大市场”的形而上学断言却大大禁遏了决策科层人员深入一线管理获取直接体验。

战后大国宏观管理的这种现实,宏观管理部门依据一线波动,能够依据量化判断迅速形成操作性政策显得非常困难。多数情况下,管理层会用各种各样的佯谬性道理辩护因循决策,错过重新调整的窗口机遇。而诊断是数千年来的老大难问题。中医领域的江湖术士如此之多,其辩证施治和西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量化性工具直到今天还无法在方法论上闭洽是一个堪堪可比宏观经济管理的观察事实。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席勒(2013)说,宏观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经验学科,其判断思想和牛顿的微积分逼近方法差不多。[1]宏观管理的量化判断也在一直考验着中国宏观管理者的直感性智慧,这种决策能力在今天变得比任何时候都重要!

       (二)需求侧管理定义及适应边界

       需求侧管理,或总需求管理的定义用下述描述组合更为全面:由于需求力量不足给定条件下的经济长期处在均衡水平之下,而市场本身由于一种或多种刚性因素,比如结构惰性或者制度惯性无法自身恢复到均衡水平时,需要从外部(比如公共部门)输入调节性力量。选取一组货币、财政或者产业政策,组合式地影响总需求变量中的主要分量——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海外需求)——从而使其拓展至潜在均衡水平,则该过程称为需求侧管理或总需求管理。图2是总需求管理的启动示意。其中,总供给(AS)大于总需求(AD),需要启动总需求由ADo向上拓展至AD*以恢复潜在均衡E*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是位具有宏观诊断直感的大师,他一反当时经济学的思维定势,认为两次世界大战及普遍存在的失业是劳动长期处在均衡水平之下的结果。古典经济学家信奉的萨伊定律——供给(总是能够)创造需求——所需的观察事实在当时已不存在。凯恩斯的灼见在于:如果从外部非市场部门输入某种矫正性力量(政策杠杆),比如增加公共基础设施支出,这将导致就业增加和工资总额增加,从而使消费支出增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加,厂商出进货速度快,中间品市场购销两旺,银行家信心增加,投资速度增加,经济增长加快,二次趋向供需均衡。

这一具有理论逻辑性的假说获得了实绩操作的验证:二次战后执行凯恩斯主义总需求管理的多个西方经济体,在选择总需求管理导向的政策组合之后,都在短时间内恢复了活力。凯恩斯革命和萨伊定律相反,其意义在于,它在政策性理论演绎序列上发现了人们在当时还不愿接受的一个宏观管理判断,即需求(可以)创造供给(而不仅仅是供给可以创造需求)。

(三)供给侧管理及理解要义

与需求侧管理相反,供给侧管理或总供给管理的启动条件是指,当经济处在或已经恢复到潜在生产能力时,若再行运用总需求管理政策时,由于给定技术条件或者制度约束集合,生产潜力已经扩张至给定的上限,再行刺激则将会变为无效商业库存,导致无效产能存续,导致资产价格虚涨,严重脱离有效供给水平,但因预期难停而形成价格轮番上涨,形成泡沫,因此需要从供给一方启动总量管理,亦即总供给管理(参见图2)。

总供给管理的内含是指,给定条件下的经济,由于需求力量长期不足,因而处在均衡水平之下,而市场本身,由于一种或多种刚性因素,比如结构惰性或者制度惯性无法自行恢复到均衡水平,需要从外部(比如公共部门)输入某种调节性力量,就是选取一组货币、财政或者产业政策组合,影响总供给变量中的各主要分量——生产全要素——劳动、资本、技术、制度等——拓展至潜在均衡水平,该过程称为供给侧管理或总供给管理。

这里理解的难点在于,从供给侧出发的管理,面对的不是消费能力而是生产技术回复向潜在水平,要义是将总供给看作一个单一整体,宏观层面施行管理工具时要达到“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境界。而在操作时,对应于一个个经营实体,要将其看作整体经济大机器上的一个个螺丝钉或构件,施加强化其生产能力的各种调整转型升级的力量。当然,对应于总供给变量边界的不断拓展,还应包括整体生产能力的升级和跃迁——创新(双创非常有用)。由于不能深入理解,许多部门的文件中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解为产业结构调整。这显然是望文生义了。

(四)农村承包制是一场短期效应明显的中国版供给侧改革范例

新中国经济的成长有一个“独具特色”的近代史成因:1840年后,民族经济面临舶来品冲击,本土产业成长艰难,工业化欠账太多。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周边的敌对经济封锁,现代商品和市场制度缺失条件下,将丰裕的劳动资源通过准军事化的“一平二调”方式与稀缺的资本品相结合,催生了民族工业的基础产业群,尔后再衍生出加工制造和日用制造群,形成完整的民族产业体系,就成为一种合理的选择。[2]

这种自强式的工业化速成运动,其负作用在于,这将使得农业产业的结构,甚至在微观组织层面制度设计完全按照非农产业的需求超阶段发展结构。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将农民变成了农业生产车间里的工人;粮棉产品“统购统销”的制度,将农业与非农业的关系变成了工业“指令”农业车间生产的成本核算加生产资料准划拨的科层领导关系。国家的工业化需求以不容谈判的方式强制了农业的资源配置过程。这是一种比需求侧管理强度还要高一个量级的“超调”,导致有效生产能力的结构扭曲,潜在生产能力的抑制,资源配置浪费严重,直接导致了农业生产劳动者对劳动的消极性,以“出工不出力”的方式反抗其不合理的制度。当然,与劳动效率降低的同时,对应于劳动而配置的土地和生产资料资源的效率也大大降低了。

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承包责任制”是一次伟大的供给侧管理的改革。当时一批上山下乡的城里年轻人,敏感地捕捉到了这种不合理性,运用他们自学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与条条部门的许多管理实干家们配合,探索农民创造的承包责任田方式的合理性。最后,通过最高层的迅速决断,农民获得了分享自身劳动产品的权力,激发了生产积极性,“出工不出力”的浪费性劳动被剔除。对应地,单位土地上的有效劳动增加,土地的隐性闲置程度下降,单位生产资料的效率提高。在不到3年时间,20多年来一直无法满足的粮食总供给上了一个台阶。现在看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只不过是供给侧管理的极度强化形式而已。农村承包制改革的示范性意义在于,制度改革的效益是长期的,后续的非农产业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释放的生产潜力都是明证。

其实,供给侧改革的效应,只要拿捏得好,首先是短期政策效应。现在很多文章都在谈产业结构调整和各种制度性改革,似乎都是长期效应的事,不啻是一种江湖老生长谈。今天,当初承包制改革的那些具有理论贡献的中国名字都被放在了落满尘埃的记忆口袋里,当我们做出了世界性发展贡献时,由于自身理论积累的薄弱,我们只好在国际上寻求那些比我们的理论形态更系统的教学参考书。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理及中美案例对标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供给侧管理的极度强化形式

1. 供给侧改革定义

供给侧改革是总需求管理效应弱化后,在基本政策方向上的调整掉头。供给侧改革的前提和机理可描述如下:由于长期执行总需求管理为导向的政策,需求总量被抬升到有效市场允许的边界,再行刺激收益将会非常微弱;在过去三十多年间,总供给变量的各个分量——生产要素被不同程度替代,更多资源被用于总需求变量的“刺激”性扩张。比如廉价劳动之外的高端劳动一直处在被替代和被抑制的状态,因而选取一组能发挥各分量潜力的政策组合,从总供给一侧进行管理,既必要又迫切。(图3

2. 合理的总需求管理

在图3中,我们以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来分析总供给管理的机理。其中,横轴是生产能力Y,纵轴是通货膨胀π(指谓政策负面效应的积累)。假定开始时,经济存在资源的闲置(劳动力、资本等),表明经济总需求不足,对应的短期总需求曲线为SAD,总供给曲线为SAS,均衡点为E0,均衡产出和通货膨胀分别为Y0π0

为了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采用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管理政策使得经济的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到SAD1,经过一轮的需求管理经济的均衡点由E0移动到E1,经济产出由Y0增加到Y1,通货膨胀由π0上升到π1,需求管理的边际政策效应显著。第二轮的需求管理使得经济的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到SAD2,均衡点由E1移动到E*,此时经济的产出已逼近其潜在产出Y*,通货膨胀水平为π*。总需求管理的边际政策效应衰减,边际负面效应出现——微弱的通膨胀。

3.超调机理

此时若再推动新的需求管理,总需求曲线移动到SAD2SAD3,均衡点移动到E2E3,经济产出水平分别为Y2Y**,已超过其潜在产出水平。过剩产能出现,分别为Y2- Y*Y**-Y*。这种超调产出超出潜在产出的情况在短期可以维持,但从长期来看,在技术水平及其他条件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要求长期满负荷使用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实际上是不可持续的。供给和需求错配等问题会在这一过程中出现,超出潜在产出的部分Y2- Y*Y**-Y*往往表现为经济的过剩产能,叠加为过量产能过剩EY

当经济历经长时期的需求管理,而经济的生产能力已经逼近潜在生产能力的边界,并在某些领域形成了过剩产能和积累起库存,却不能找到合适的需求来释放产能和去库存,这时再采用需求管理来调控宏观经济,可能导致经济出现资产泡沫、产能过剩、库存累积、高杠杆等问题。此时,从供给一方而非需求一方来调控宏观经济,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若启动短期的供给管理使得经济的总供给曲线由SAS移动到SAS1,则在总需求与总供给曲线相交的均衡点上,产出增加而价格水平下降,产能过剩等问题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若启动长期的供给管理,使经济的潜在产出由Y*提高到Y**,则由长期需求管理导致的资产泡沫、产能过剩、库存累积、高杠杆等问题均可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二)中国施行总需求管理周期性讨论及中美对标分析

11991年后周期性减弱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经济运行的波动幅度快速走向收敛。(4) 相关文献的观点认为,原有经济的周期性规律持续至今,就会将自1954-2015年的经济增长划分为10个周期,1991-201517年间的增长是这10个周期中的最后两个周期[3]——1991-1999年和2000年持续到现在尚未结束的周期。[4]但是,对照图41954年以来半个多世纪的数据,有两个统计观察上的理由让我们询问:为什么最近两个周期的收缩与扩张间距几乎是前8个周期的3倍或者还要多?以及,为什么我国经济在1991年以后周期性减弱并呈现收敛?毕竟1991-201525年间经济增长的波动特征与它的前期相比太不相同了

 

2. 管理经验增加拟或过剩产能增加

当然,我们可以将收敛归结为宏观管理经验累积的成功。我国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和60年代期间(1956-1966年)最大波动幅度距离趋势线正负相加在48.6%以上,平均波动幅度在13.2%左右[5]。在“十年文革”期间(1967-1976年),平均波幅较1956-1966年期间有较大幅度的改善,约为8.2%。在20世纪80年代,平均波动幅度又降为3.3%。在1991-2006年间,经济波动幅度最大正负相差为6.6%,平均波动幅度在2.2%左右。1991年,GDP波动幅度迅速收敛。2000年以来,以前述方法为衡量的GDP平均波幅降到了0.95%以内[6] GDP8.3%-11.7%的区间运行。管理经验的提高似乎为上述收敛性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不过,将图4和图3联系起来,即结合产能过剩来看,问题则不那么简单。从收敛性上分析,我们认为,1991年以后,尤其是2001以后,GDP波动幅度的减弱是对20世纪5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初,大跃进时代管理失误经验的自学习。这一点也许是老计委到今天发改委及其关联单位在宏观管理上的进步。

当我们对二者取对数,让其在更高阶度量系中对照波动轨迹(而不是幅度)时,问题就来了。图5中,波动差距在对数系中消除时,联系到图3,处在GDP曲线上方的固定投资曲线,基本上可以确定为产能过剩的统计度量参数。在机理意义上,它和图3中的过剩产能是按同一类度量指标评价的,可见宏观管理部门在宏观管理方面的含金量并不高,只是接受了历史上经济大波动的教训,借力维持GDP的波动幅度收敛向稳定,但是在控制产能方面并不优秀。也许,宏观部门会抗辩说明,这是各地区争相上马项目唯GDP是瞻的结果。但这种抗辩不能接受,经济人最大化收益和各地最大化GDP产值是一样的,并不会出现由于存在最大化收益就不实施总量管理的问题。我们的理解是,管理目标设置不精准是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所在。

 

上述解释是否合理?与国际大规模经济large-scale economy——美国的比较能为我们提供具有启发性的思路。

3、菲利普斯曲线关联——令人惊讶的中美对标镜像

菲利普斯曲线(Philips Curve)揭示的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总括性规律,使我们可以方便地比较中国和美国经济的增长特征。[7][8]依据菲利普斯曲线关于物价指数(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反相关,就业和经济增长正相关的内涵,我们可以推断物价和GDP增长成正相关关系。不过,作为名义变量,物价指数变化一般要超前,GDP增长一般要滞后一个经济年度,绘制在同一个时间序列中的二者增长态势,依据两个国家半周期都在两年左右的时间的实际滞后区间,我们可以看到二者大体上呈反向关系。

6关于中国和图7关于美国经济增长趋势比起来,二者好象具有“镜像”作用:中国经济增长基本不遵循菲利普斯曲线规律-绝大多数时间中物价和GDP增长没有关系;而美国经济增长和菲利普斯曲线内涵的规律拟合性非常好-几乎在所有时间中二者都呈相反关系。

 

 

对中国来说,GDP增长和物价变化缺乏相关性是出于两种可能。一是经济增长通过非市场途径来实现;另一是在自身经济增长之外存在着一个“蓄水性市场”——海外市场——相对独立地调节着本国增长的失衡,打断了菲利普斯关系中的物价和就业关联。对于前者,新中国在19501970年代实行的“一平二调”等非市场化的强制工业化政策导致就业变量在管理意义上缺失,物价和增长在劳动市场和产品市场之间不可能存在多大关联。[9]1993年以后,新中国经过40多年的建设,部分产业供给能力远远大于国内收入条件支持的需求能力。当数据系列的内在关联要求内需增长引发正常的菲利普斯曲线关系的时候,出口市场替代了国内需求缺口。物价与GDP增长的国内市场关系也被打开了。(图4

与我国增长形成鲜明对照,美国物价指数和GDP的相关特征是:几乎在每一次GDP的增长和下降过程中,物价指数都是指向相反的方向。菲利普斯曲线的统计观察特征非常明显。美国在战后几十年间将维持充分就业放在宏观管理的第一重要变量的位置上,长期容忍物价在可控制的范围内上升。从1950-1980年的三十年间,每一次经济周期后都伴随着物价水平的接替上升。到1980年年底,物价上升到了10.6%,但经济增长却踟躇不前,被称为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同时经济增长乏力的“滞胀”时期。(Dornbusch and Fischer, 2001pp.517-518)。[10]

 

“滞胀”是美国多年来实行充分就业管理而让物价变量处在第二位的结果。面临“滞胀”,美国在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想到需求管理已经走向极端,需要由供给管理来协调,因而,在福特和卡特时期的过火性需求管理反带来衰退。经过福特和卡特两届政府的教训,直到里根时期的第三届政府才完成了物价控制伴随减税(供给管理)的物价与就业权衡(trade-off)的双变量管理选择,而不是物价在管理地位上让步于就业的单变量引导,从需求管理转向(更准确说是加上)供给管理,走出了“滞胀”。[11]

比较下来,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短期看是货币和财政政策组合运用的需求管理(刘伟,2006[12]。实际上,“五年计划”在管理上的连续性和财政管理中项目审批倾向于公共基础设施类行业,累积起来的是增长式管理——中国特色式的总需求管理。虽然入手的途径和政策工具不一样,但和美国经济在1980年代战后三十年间片面总需求管理走向“需求过剩-物价高涨”而出现“滞胀”具有逻辑镜像效应。具有中国特色的需求管理在增长意义上累积为“产能过剩-通货紧缩”。“滞胀”是需求管理的累积极端情形——需求远远大于供给;“产能过剩和通货紧缩”是增长式需求管理的累积极端情形——供给远远大于需求。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基本方向转化的一剂猛药

(一)供给学派在理论上对政策方向的突破

战后30多年,美国长期执行凯恩斯主义管理政策,不仅政策性效果递减,而且累积了巨大的负面效应。20世纪70年代的供给学派们,面临着和凯恩斯当年同样的使命,突破“需求创造供给”统治着多数经济学家和宏观决策者的思维定势,最好能够像当年凯恩斯提出萨伊定律的适用边界一样,简洁地表述凯恩斯主义宏观管理的适用边界以及在多个经济周期连续使用总需求管理带来的宏观政策偏差。拉弗找到了切入点:当凯恩斯主义者们连续使用扩张性的宏观货币财税政策增加公共支出后,举债和税率度居高不下,物价高涨,就业大幅减少,于是走向凯恩斯主义出发点的反面。

在极端条件下,拉弗的思想实验(拉弗曲线)非常有说服力:当税率达到100%时,已无人再有意愿去工作,因为收入全部都归入税收;无企业再愿意去投资,因为税率吃掉了激励和报酬。这时,整体经济回归到了物物交换的非市场经济。财税杠杆自己反而被排除在宏观管理的工具箱之外。供给学派为这种介乎于经济实绩和拉弗思想实验之间的美国20世纪80年代经济现象取了一个相当形象的名字叫滞涨(stagflation)。美联储主席菲尔德斯坦后来回忆录中说,我们发现这种说法有点苛刻。但当时着了魔的凯恩斯政策主义者已经麻木了,不用重锤敲鼓恐怕唤不醒他们。

当然,没有人制造出100%的税率,但这和伽利略的摩擦实验一样,没有人能够创造零摩擦环境。在极端条件下的思考,终于使患有思维定势病的人们矫正了重物比鸿毛下降得更快的适用边界。更为重要的是,他送给了人们使用和操纵加速度过程的概念。

启发拉弗的当然是蒙代尔(Robert. Mundel),他早在1974年就认为福特政府用征收附加税的方法来抑制物价是个饮鸩止渴的方法。滞涨出现的原因是管理当局在战后五六个周期重复使用凯恩斯主义总需求管理后带来的负面效应累积,政策效应递减导致增速缓慢,同时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又在每个周期后致使物价增加2个点,累积为通货膨胀。现在不改凯恩斯主义的政策导向,反过来再用征收附加税的方法来防止通货膨胀,这简直就是在放大政策的负面效果,于促增长的目标无益。

显然,蒙代尔的判断表明时代不再适合凯恩斯主义经济观察事实的方法,这和凯恩斯当年判断时代不再适合萨伊定律在方法论上是一致的。供给学派重复了凯恩斯革命,其进步之处在于,当对总需求各变量的管理连续操作并且过度时,政府需求(采购)、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变化必定会弱化,但再行使用凯恩斯组合,政策收益是有限的。这是凯恩斯当初没有想到的。在宏观管理学意义上,正好和凯恩斯革命形成了一个镜像对照,不啻是一场革命。

供给学派在理论上对政策方向的突破显得特别突出。吉尔得的理论讨论使我们明白了政策传导机制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机理。比如,当他讨论购买力永远等于生产力的时候,启发了经济学家重新认识了总供给等于总需求的关系,直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才逐渐明白,因为统计口径上的GDP实际上是在潜在需求和有效需求之间的某个概率分布数字。而要达到统一认识,这需要在统计领域,决策领域最具方法论导向的决策者,以及经济学研究中最具有决策导向的几组人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更好的组合。1970年代的蒙代尔、拉弗和吉尔得的思想,如果没有后来的菲尔德斯坦、埃文斯等在部门工作的经济学大家用决策部门人们听得懂的语言来形成政策,则里根时期的供给政策结果不会那么好。遗憾的是,在今天,甚至在美国也不存在这样的团队组合了。

供给侧改革是总需求管理极度弱化条件下基本方向转化的一剂猛药。我国此次供给侧改革的前提和机理为:由于长期执行总需求管理为导向的政策,需求总量被抬升到有效市场允许的边界,再进行刺激收益将会非常微弱;在过去30多年间,总供给变量的各个分量——生产要素被不同程度替代,更多资源被用于刺激总需求变量,或被抑制,比如廉价劳动力之外的高端劳动力;选取一组能发挥各分量潜力的政策组合,从总供给一侧进行管理,既必要又迫切。

(二)从供给一侧管理的政策性建议

1. 扶助整体经济生产能力(企业成长)三原则

第一,凡是超出维持公共品正常运转范围的税负,都应该减除(税率降低可使企业储蓄率、投资率增加,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第二,凡是能够降低企业财务成本的政策性工具组合,都应尽快出台,比如“营改增”政策;第三,凡是能够有利于企业经营的制度改革,都应毫不动摇地坚持。比如,城乡医保并轨可使得农村居民为大病准备的防卫性储蓄大大降低,消费倾向增加,零售增加,从而带动中间品市场购销两旺。

2.消除典型失衡“表征-病灶”系统协调三原则

目前,管理层、学术界、企业界和媒体四个最活跃的社会力量在下述经济失衡表征观察——“去库存、降杠杆、挤泡沫、释产能”——形成最大公约数共识。但是,上述观察有引起误导的内置空间。比如,降杠杆和挤泡沫最重要的是将货币市场、中期票据市场(多为债市)的边界向长期资本市场延伸。但挤泡沫和降杠杆的上述序列很可能是金融工程项目性质的兼并重组,而不是金融资本市场的联动改革。过去20多年间,我们一直在重复这种失误。扶助企业实体的生产能力,必须要改变企业生存必须的生产者产品——资本品市场。再比如,要素资本市场在城乡间问题最大,但城镇化过程和城市化过程并未重视这个问题。如果不在系统顶层设计上对这些问题进行协调,很可能效果有限。

3. 启动结构性失衡重大矫正工程:611113工程

第一,加大开发性金融投放支持新农村建设。改革开放初期释放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但后来土地撂荒、趋向大城市迁徙、小产权房闲置、储蓄资金流向非农等等都表明,这些资源的潜力没有达到其潜在均衡报酬潜力。二次收益损失使国土空间和环境公共品失去了自然守护人,历史文化传承丢失了千年传承村社基点。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巨大,综合社会收益巨大,但基础性、公益性特征使得商业盈利空间较小。短期金融机构趋利避险特征导致作为有限、致使投资意愿较低,必须开拓通过国际性政策银行投放长周期、低利率开发贷款方式。具体模式可由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两大政策性银行以每月600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投放期限在20-30年的低利率贷款,定向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包括通村公路、危房改造及供水、电力、通讯、文化、卫生等公共基础设施,推动区域集中连片开发。直至PPICPI恢复至合理水平,再逐步退出。这个期间估计在24个月之内。

第二、实施6111213工程。体操作中,可由国家根据不同省区的贫困人口数量、农村基础设施状况及经济发展程度等确定各省的开发性贷款额度,再由上述两家政策性银行贷款给升级融资平台,由省级政府背书并搭建信用结构。投放方式可通过央行为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投放抵押补充贷款(PSL)解决。各省开发性贷款投放量根据其发展程度,可划分为发达、欠发达、不发达三类,分别按111213的比例配套投放,发达省份按自筹1、配套贷款1投放,不发达省份按自筹1、配套贷款3投放。相关改造工程由省级政府主导,市、县具体组织实施,国家层面主要负责绩效考核和审计监督。

实施区域重点集中在乡、村,也可包括少部分落后县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要与土地整治和集中连片改造相结合,要与培育地方特色产业相结合,要与加强农民培训相结合;在注重实现“人”的脱贫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农村内生发展、自主发展、持续发展能力,大力推动区域性整体脱贫。要坚持科学规划、审慎实施,确保有限资金投向真正需要的地方,防止产生新一轮的“造城”。要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将国家支持和农民工自己投入结合起来,省市县也要投入相应配套资金,并建立资金使用绩效考核和审计监督制度。

实施上述组合措施可发挥“一石三鸟”的效果:一是可迅速扭转经济下行趋势,破解通货紧缩难题。通过基础货币投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既是创造合理需求,也是增加有效供给;既有利于消化过剩产能,也有利于打造新增长点。若组合措施实施2年,可累计投放基础货币12万亿左右,考虑投资带动乘数效应后,可拉动社会总投资2030万亿元,产生的税收也有数万亿元,中国经济和财政增幅下行趋势将会从根本上扭转,通货紧缩的局面也将有效缓解。二是可极大改善农村落后面貌,提升农村内生发展能力,助力扶贫攻坚。大规模集中投资将在较短时间内极大改变农村基本面貌,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将有效增强农村内生发展能力,并为扶贫开发奠定坚实基础,有力助推2020年扶贫攻坚任务的根本实现。三是缩小城乡发展反差,促进协调、共享发展。

我们判断,如果政策组合合理,而且下药对症,应该在18-24个月见到政策性短期效应。

 

(编辑   季节)



* 曹和平,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世镕,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委干部;赵鑫铖,云南大学发展学院副研究员。

[1]席勒(2007):《经济学家之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编著(曹和平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国民经济新成长阶段与农村发展》,《经济研究》,1985年第7期。

[3] 《把握本轮周期中宏观调控的多阶段特点》,《2007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2月,第23-29页。

[4]参见刘树成:《中国经济的周期波动与宏观调控》,《2005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2月,第43-55页。

[5]计算方法为用每一年的GDP增长速度的实际值减去趋势线的预测值(即离差),再将离差平方和平均,最后对其进行开方。

[6]宏观管理经验是个相对独立的学习性变量,在每个时代中受其它非经济变量的影响较小而是时间的直接函数——代际之间的学习效率差不多。

[7]菲利普斯(Philips, A. W. , The Relation between Unemployment and the Rate of Change of Money Wage Rates in the United Kindom, 1861-1957, Economics, No. 25,1958, pp. 283-299.)曲线的重要性之一在于它简洁地将纷繁复杂的宏观经济过程递归为(get reduced)物价指数和失业之间的反向相关关系。在宏观经济最重要的9个指标性变量中,物价、失业,和增长是基本变量(Dornbusch and Fischer, 2001,第8页)。其中,失业是就业变量的余函数,增长是就业和物价的增函数。换句话说,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物价水平与失业之间的关系是GDP增长复杂函数的递归还原函数(reduced form)。

[8]由于我国统计指标中至今还缺乏与综合性指标系统关联的就业数据,无法直接绘制菲利普斯曲线。不过,经济增长是就业增长的增函数。我们可以绘制物价变化和GDP增长在同一个时间序列图像上来追溯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趋势性特征,间接地推断物价和就业的关系。就这一点来说,我们称物价和GDP增长的时间序列趋势是菲利普斯曲线递归函数反映经济增长特征的间接图解形式。这样一来,菲利普斯曲线机理可以反映在“物价-GDP”的时间关联序列汇中。

 

[9]当时资本品非常匮乏,能够动员的资源是“六万万”人口能够提供的丰富劳动资源,加上工业体系及资本市场融资能力薄弱,通过非市场方式动员资源有节约意义上的合理性。

[10]Dornbusch and Fischer, 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 Macroeconomics, McGraw-Hill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01, pp.517-518.

[11]经济学家认为,当时如果能及时启动双变量目标管理,治理“滞胀”的完成时间可能要短得多。Dornbusch, Rugiger and Stanley Fischer, 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 Macroeconomics, McGraw-Hill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01, pp. 499-536,

[12]刘伟:《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历史性变化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经济研究》,2006年第1期。

最近一段时间,西方经济研究机构的预测与建议纷纷将重点指向中国。一方面,这表明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走势中已成为重要因素;另一方面ʌ...

 

文一:

中国正在重拾世界强国的地位

21世纪初,我正在负责一个为中国高级公务员所开设的、在欧洲和中国两地进行的培训项目。得益于我大量的阅读、以及几次访华的经历,尤其是与许多知识渊博的中国官员和学者展开的多次讨论,我开始了解到中国管理其处于现代化进程国家的严肃性和认真态度。此时,我对许多西方记者和学者等评论者所做出的对中国非常激进的批评感到相当惊讶。例如,有几本当时在西方出版的引起广泛关注的书:《未来与中国的冲突》(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China)、《中国威胁论:中国如何瞄准美国》(The China Threat. How the PRC Targets America)和《中国即将崩溃》(The Coming Collapse of China)。[1]

当然,由邓小平推动的改革开放不仅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还大大地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条件,但是与此同时,改革也带来了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比如与日俱增的贫富差异和严重的环境污染。

2008年金融和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用尽了一切办法拯救金融危机的源头——即银行,实际上,为了克服危机还开始实施一些最初导致危机爆发的新自由主义的政策,包括私有化、放松管制、预算管制和紧缩措施,并伴随着社会福利的削减。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在所有西方国家中,尤其是在美国,贫富阶层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而与此同时,中国所采取的举措比西方更有效、更具“人情味”。中国的官方数据表明,胡锦涛任国家主席时期的政策至少努力减少了贫富差距的扩大,包括个体之间及中国各省份和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这些“以人为本”的政策涉及健康和教育、老年人的养老金、农村居民的福利、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四川震后重建、节能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西部省份)和结构调整。此外,中国开始从由投资和出口主导的发展模式,向依靠内需和创新的增长模式转变。换句话说,中国对这场危机所采取的应对措施是着眼于投资未来,西方国家则是向金融领域投资,而金融正是作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核心部门引发了此次危机。

金融危机开始之后,我在一本书中,通过援引较新的数据,比较了中国和西方国家在过去40年中的改革成果,仍然可以证实相同的结论。西方世界仍困于金融危机中,贫富差距持续恶化;而贫富差距的扩大显然在中国已经得到遏制。此外,中国关闭了许多效率低下的污染企业,大力投资发展可再生能源,尽管环境损害仍然十分令人担忧。但可以理解的是,即使中国领导人充分意识到对环境和公众健康所造成的损害,也不能轻易大幅降低经济发展的速度,因为许多中国民众尚需从改革中获益。变革的方向也已经确认。最后,总体的经济数据已十分清晰地表明,中国正在恢复世界强国的地位,这是从毛泽东时代到现在,中国领导集体一直追求的最终目标。正如我在即将出版的《迈向繁荣的长征》一书的中文版中所阐述的那样。

中国正在重拾世界强国的地位这个认识,要得益于我和之前的中国助手们所进行的关于在中国出现非政府组织(NGOs)的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领导人就允许创建非政府组织,当时中国不仅开始向外国投资开放,还向外国的非政府组织开放。而改革的成果之一就是部分改革计划经济,引入市场机制。在市场经济的生存环境中,企业必须高效和具有竞争力。事实上,为了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企业不得不解雇大量员工。当时的中国还没有一个像样的社会保障体系去填补企业退出社会保障领域的空白。然而,非政府组织功能开始发挥作用:一方面,非政府组织(中方和外方皆有)的活动提供急需的社会保障服务;另一方面,也给政府建立一个大规模的社会保障体系争取了时间。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中国政府构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而令人遗憾的是,一些外国非政府组织却开展了一些与社会服务无关的活动,至少从中国政府的角度来看是这样的——这些活动主要涉及传播西方的价值观。现在,干涉中国内部事务一直是一个在中国和西方关系中反复出现的问题。分析许多西方非政府组织活动在国外开展工作时的战略、动机和活动,它们的活动通常遵循这样的理念,即它们有职责(甚至是使命)在世界各地传播西方世界的价值观,如自由市场、自由民主和自由贸易。中国不仅在过去遭受了来自西方的军事侵略,也见证了西方如何干预其他国家的内政,例如最近在东欧的格鲁吉亚、乌克兰,及中国香港。因此,中国政府提高安全意识,在某些方面控制非政府组织、尤其是外国非政府组织的活动,这种做法可以理解。这也是中国处理其与世界上其它国家关系战略的一部分。

事实上,西方非政府组织一直是西方战略中的积极参与者,并以那些妨碍西方国家实现其战略目标的国家为对象,扰乱其社会秩序。这些非政府组织的终极目标通常是激发一国的内部冲突,使倾向于“政权更迭”的外部势力的干预变得合理化,在其推动下所建立的新政府通常会竭力满足西方国家的战略目标,正如前不久在乌克兰所发生的情况那样。但是,为了对中国的战略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我们需要考虑许多其他维度,比如中国在亚洲和其它地区所扮演的投资者的角色;中国在建造新的基础交通设施中所扮演的角色,即欧亚大陆上的货运铁路和管道;在其他大洲的类似活动,例如在非洲、拉丁美洲,及最近在欧洲的活动;中国和许多国家通过互换双边协议,允许使用他国货币而非美元来支付交易的款项,从而增加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份量,减少美元的重要性;中国与多个国家、特别是金砖国家,尤其是与俄罗斯签署了国际协议,建立金砖国家银行和新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尽管遭到了美国的强烈反对,许多欧洲国家都成为后者的成员国。所有这些维度都是在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公布的“一带一路”战略上加以考量。最后重要的一点是,人们必须考虑中国的主要竞争对手——即美国的战略。

目前,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已经是世界上公认的新的超级大国。虽然目前还不清楚,国际体系的新结构是将呈现两极化(中国和美国)还是多极化(中国、美国、欧洲,也许印度和未来的非洲?)。这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在过去5年中谈判的两个贸易和投资领域的超级协议能否成功。美国和欧盟仍在就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进行谈判,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在美国和几个远东国家(不含中国)之间的谈判已于201510月完成,正在等待潜在成员国家政府的批准。这些协议的目的是建立两个自由贸易和投资区域,使在区域中经营的跨国公司可以自由投资,并且能够起诉那些已实施或有可能在未来实施有损外国投资者利益之法律的政府。TTIP确定将打造一个由美国在太平洋地区主导的9亿消费者构成的自由贸易和投资区域,包含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势必会成为中国的一个强大竞争对手。这些协议体现出美国欲将欧洲整合进自身经济发展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清晰意图(除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的军事同盟之外),也体现出美国及其盟友想要孤立俄罗斯和中国的明确意图,迫使俄罗斯和中国接受基于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规则。假如中国向这种战略妥协,她将成为众多资本主义国家中的一员;中国的大型公司则将成为新的跨国公司,是否仍然具备中国特色?还是成为我们今天在西方看到的那些企业一样——以赚取尽可能多的利润为目标,却给社会公平带来负面影响的新跨国资本主义企业?正如法国谚语所说得那样。“金钱没有臭味”,我想说金钱也没有国籍,看不到这点,中国的跨国公司很可能将失去它们的“中国特色”。在这种情况下,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所有公民都可以公平享有经济繁荣的梦想就将烟消云散。中国的领导集体和中国人民将决定这个国家在未来的几十年会朝哪个方向发展。在我看来,如果中国要保有其持续发展,要关注以下方面:

1. 进一步开放决策过程,使政府可以听取专家(国内和国际)、有组织的利益相关者,以及来自中国五大主要政治和行政组织层级中的普通民众的意见,以形成政府的决策。

2. 进一步发展“以人为本”的政策措施(特别是社会保障领域,即健康、就业、老年保险、住房、饮用水和公共服务),这将有助于减少差距,尤其是收入不平等的现象。

3. 为此,还需要提高农村居民和农民工的幸福指数。

4. 避免所有形式的市场原教旨主义,坚持奉行中国实用主义。

5. 保持政治对经济和经济主体的控制力。

6. 中国的企业家不应步西方同行们的后尘,导致资本主义上层结构(金融行业)绑架国民经济及出现2008年那样的金融危机。

7. 保持对银行和中央银行的控制。

8. 促进发展“真正的市场”,即基于竞争和透明度的市场经济。

9. 有必要规范市场,有效率地生产社会所需要的产品。

10.由国有企业主导在中国经济中处于战略地位的部门,以及/或者需要给公民提供能够负担得起的服务的部门。做好准备,在市场无法生产社会所需的产品时替代市场的角色。

11. 提高地方政府的能力,以权衡建立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s)的机会;提高地方政府管理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的能力。

12. 进一步提高包括银行在内的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13. 进一步根除腐败、逃税和避税。

14. 进一步制定减少污染及合理利用稀缺资源的政策措施。

15. 继续发展和改革教育体系(义务教育阶段应是免费的)以及科学和技术领域。

16.在难以推进的国际事务上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例如气候变化、国际金融、逃税避税,以及国际经济、金融和政治体系的必要改革。

17. 继续奉行开放型的全球经济政策,但践行有选择性的保护主义。[2]

 

如能成功面对上述问题和挑战,中国不仅将显著提升本国人民的福祉,也将为整个世界做出积极的贡献。然而,还有一个问题悬而未答:是否存在“中国模式”?中国和西方的学者与意见领袖们已经多次争论过这个议题。我可以给出的初步答案是,就目前来看似乎并不存在“中国模式”;或者更准确地说,也许这是一个矛盾的说法——中国模式就是没有模式,而是一个思维方式的持续变革,以及管理这个伟大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编辑  季节;翻译:杨利红)

正在改变的中国社会结构:机会与挑战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根本不同吗

1984年,柏杨在爱荷华大学做一次讲演,演讲的内容被收录在名为《丑陋的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危机》一书中。书中的观点让许多中国人和知识分子感到震惊,在中国和国外对其发表了非常严厉的批评。事实上,柏杨把中国的传统文化描写得一塌糊涂,将其比喻为“酱缸文化”,他将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作比较,非常赞赏美国文化。读完柏杨对两种文化的描述,人们不得不接受许多西方汉学家的理论,即中国文化完全不同于西方文化。

然而,了解其他文化的人很清楚,这种文化特质在世界普遍存在着。任何国家的文化都有其丑陋的一面,只不过有些东西在某些历史时期表现得更突出而已。另外,尽管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可能在空间和时间上表现力度不同,但分析它们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相同和不同点,就有可能理解中国文化。

中国和欧洲的文化,历史以及科学方面(特别是在哲学上)和社会组织发展上的相同之处太多了,因此,不能说两个国家在文化上根本不同。我倒赞同西方政治学家的立场,即设法去发现这两个伟大文明在21世纪初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中国通过30多年的改革,市场经济正在形成;法制正在形成;科技发展已经达到国际水平。这并不是说中国必须模仿西方。相反,中国在创造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制度,并且,中国在摸索与西方在多方面根本不同的管理社会的方式。

西方人认为民主和市场是两种理想的状态。但是西方国家都是根据自己的历史、价值观和根本的选择来解释民主和市场。尽管民主和市场的核心都有一套共同的根本价值观,每个国家都在建立自己的民主和市场经济,以及自己的福利制度。为什么中国不能这样做呢?当然像美国这样最强大的国家,一直在以强势的方式,引导全球化的过程向其所选择的方向发展,但是全球化正在打破地缘政治的平衡。新的国家正出现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以及新兴的新欧洲(欧盟)。经济政治的新规则也必然出现,而且会被所有的大国所接受。这清楚地表明,新兴大国可以抵制发达国家的压力。中国在其中必将起很重要的作用。因而没有理由说中国文化落后于西方文化,中国不会有任何贡献。中国将再次向全世界传播其文化的天赋和智慧。

西方研究中国的学者热衷于讨论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究竟有哪些不同。比较西方和中国的政治文化当然是为了找出不同点,但也会找出共同点。其实,只根据中国目前的状况来了解中国是片面的。就像要了解西方文明和其整个历史必须回顾远古的欧洲(即古希腊和罗马时期)一样,要了解中国,必须从中国的历史追溯其现代政治文化的源头,除了发现过去一些年来出现的东西之外,还要发现哪些过去的东西现在仍然发挥作用。毛泽东曾说过:“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3]

政治文化是由三个部分组成:认知倾向,情感倾向和评价倾向。然而,对我来说,要了解情感倾向,特别是评价倾向,有必要先了解我们在政治制度方面认知的模式。因此,有必要对政治文化加上第四项,我称之为“规范性倾向”。另外,一个社会政治文化的分布不一定那么均衡。相反,在一个社会中有各种人群,每个人群都有自己具体的亚政治文化。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出现了新的经济实力派的政治文化是怎样适应一党制国家的意识形态呢?要把这个问题延伸,需要分析新的经济实力派是否会发展不同的政治文化(甚至与一党制国家对立的政治文化),若与新的经济实力派价值观保持一致,或者一党制国家的上层人士们改变自己的价值观(有利于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允许和赞成新的经济实力派的崛起?就这个问题来说,这两种实力派之间并没有根本的冲突,双方都或多或少地为了经济利益改变自己的信仰。经济实力派和政党之间只是在程度上而不是在本质上的差别,都或多或少在国家、国际经济关系以及对市场经济有影响的法律,特别是在财政和环境政策方面扮演不同干预者的角色。

如果认为不久的将来中国会出现西方那样的多党制是不太现实的。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实质性差别会依然存在。在中国,政治集团内部的冲突实际上是党内不同派别的冲突,而西方是党与党之间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很明显不包括各种组织内部的派别之间的分歧。因此可以认为,组织内部只是在程度上而不是在本质上存在差别,一个党的不同派别的争论一般都是在党内进行的,是不公开的;而多党制的争论倾向于公民社会,加上新闻和结社的自由,不可避免地使大部分政治争论公开化,导致各党派之间竞选。因而,其差别是本质的差别,而不是在程度上的差别。

社会中的各种社会化的因素通过社会化的过程给个人传递价值观、信仰和行为规范,形成文化或亚文化。就现代中国,人们会问,中国共产党是通过什么样的社会化手段向社会中其他人传递自己的政治文化?是怎样成功地保证稳定和发展社会凝聚力的?

回答这些问题时,我们首先要阐明,政治文化有一系列的阶段:一种政治文化在一个历史阶段占统治地位,而在另一个历史阶段,在新的价值观的冲击下却逐渐衰落。但并没有完全失去它的力量,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成功地施加自己的影响,某些东西甚至可以融入新的价值体系,最后形成一种新的混合文化。众多西方汉学家纷纷认为:中国的政治文化及其内容在实行市场经济并向世界开放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根本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转变成民主制度,建立法治,分权,政治竞争,因此建立多党制,并进行自由选举。否则就必然倒台。但是从中国历史分析,皇权的某些特点和部分政治文化历经改朝换代可以延续到今天。从短期和中期来看,新的政治文化,与传统的和新的价值观相结合,完全可以使政权稳固。

中国的政治文化:改革与发展

邓小平开始实践其“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个名言,是为了执行另一个名言:“实事求是”,这个口号后来成为指导推动中国改革发展的主要因素。

邓小平倡导的市场机制,并没有削弱中国政治文化中许多从帝国时代传承下来的传统思想,即大一统与和谐的价值观。相反,将这些提法融进马列主义(就像毛泽东所阐释的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一样),中国领导人没有削弱这些传统价值观,而是更加强了。马列主义和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唯一的政治领导角色思想相辅相成。从这个角度看,如果共产党要建立自己的思想基础,将完成历史使命合法化,必须倡导和遵守从帝国时代传承下来的传统的大一统与和谐的价值观。在这一思想的框架内提出市场机制,可以证明其领导角色是正当的,这种新思想的结构对西方学者来说似乎很奇怪,认为中国文化大一统,和谐和自由市场经济这些相互矛盾的东西不能同时存在。

对于西方人来说,“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完全矛盾的说法。然而,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正在向世界表明,至少到现在为止,它可以相对成功地应付这种矛盾。今天,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的学者们,都广泛承认这种思想和政治纲领产生了一些事实上的矛盾。但是现在中国领导人似乎非常认真地,准备在不久的将来逐步解决这些矛盾。

我们要更加准确地定义“思想”在这里的含义。按照张维为的著作,我使用的思想的概念与张维为所下的关于政治文化的定义相近。思想(或政治文化)是一套态度、信仰与情感,使政治过程有秩序及意义,同时为政治体系设下了基本前提与规则,以控制政治体系。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政治文化是一套思想引入政治,其目的就是指导或证明其公共政策和政治行动是有理由的。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中国文化革命刚结束时,邓小平认为有必要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传统,他认为这是毛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的标准并不是简单的认识论,而是改革派非常深刻地领悟到如果共产党不进行改革就无法维持自己的地位,同时更加拉大与国际间的差距。这样,邓将彻底在改革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新的判定真理的标准可以认为是对决策过程的合理化。1978年宣布实施四个现代化。公共政策的评价标准:是否有利于或妨碍现代化。新的标准更加灵活,有利于提出整个解决困难的创新性解决方案,因为人们不再根据任何教条而是根据所取得的结果来判断政策的成败。同样的思想可以从邓小平著名的一句话中得以体现,即“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邓的新的决策方法使中国领导人从传统行为(即按过去习惯和传统信仰行事)转换到邓的工具理性行为(即行为者设定清楚的目标,然后运用手段达到目标的行动)。

民主化和解放思想不是没有限度

改革首先是改善经济运行情况,因此必然要求“解放思想”。也就是说,在全国人民中提倡一种自主创新精神,这种精神能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发展生产力。此外,邓小平清楚,增强民主、建立合法性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为了达到这些目的,邓相信党必须在经济领域创造更加宽松的空间。

然而,民主化和解放思想不是没有限度的。民主化的前提是不能影响党的权力。因为民主化的后果将会造成两个限制因素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匹配。从1978年秋天开始,北京的一面墙被用来表达人们的意见,墙上贴满大字报要求进行改革。1979,贴在民主墙的大字报越来越多,有些则要求实现第五个现代化,即民主化。认为没有民主化,改革必然垮台。邓小平不可能接受如此极端地向党的挑战,因此命令关闭民主墙。随后,邓小平为解放思想设置了界限,提出“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必须服从四项基本原则。也就是说,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重申党的权力不容置疑,党是改革的唯一可能和真正的保证。邓小平的信条毫不含糊: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政权的框架内进行,不能违背。很明显,中国是一个大国,人口众多,需要有一个强大的思想,团结全体人民,建设强大的国家,强调需要一个强大的领导来领导人民。这对于一个大国来说是可以理解的。

改革用需要保证国家稳定来证明集权的观点。没有稳定和团结,什么都没有,民主和经济发展是不可能的。稳定,包括共产党继续执政被认为是继续改革的必要条件。这就是邓小平的两个根本目标。

自由主义民主权力在中国的适用性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这个概念是1980年陈云第一次提出的。[4]陈云认为,没有必要羡慕资本主义,要反对腐朽的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和极端个人主义。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运动清楚地表明,一方面党内保守势力还很强大;另一方面,邓小平没有准备接受对党的权威性的挑战。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和个人主义可能是社会和政治分裂的原因,而反对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和个人主义与反对保守势力并不矛盾,这是对传统的大一统的价值观的肯定,这是改革派和保守派都要共同坚持的。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提出两个重要的议题。第一,邓小平提出提倡精神文明,也就是说,不但要提倡文化、科学、教育,还要倡导思想、理想和共产党的纪律。这样,在倡导理想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倡导精神文明,防止民主化实验失控。人们担心开放会腐蚀社会主义的理想,会被资本主义思想代替。危险就来自“右”的和“左”的两个方面。

第二,邓小平提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概念,社会主义不是一套实用的理论。最重要的,它是使手段和目的相适应的问题。邓小平认为,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消除贫困,改善中国人民的生活。如果不是这样的话,社会主义怎么能战胜资本主义呢?

确实,改革派认识到经济发展不足将难以保证党的领导的合法性。但是引入一些市场机制将冒着发展资本主义的风险。“社会主义”在某种程度上是党的根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提出社会主义道路和马列主义思想是党的行动指南。同样,“资产阶级”一词,按照马克思的传统,是与社会主义对立的。要说“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就是质疑党领导改革的理论基础。为了证明至少部分借用市场经济改革的政策的合理性,邓重新定义了社会主义道路。

1987年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讨论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邓小平重申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条件。指出中国的经济还不发达,影响国家完全走向社会主义道路。这种重新定义意味着重新回到马克思的观点,资本主义是走向社会主义的初期阶段。这样的历史构想有一种决定论:马克思的社会主义不可能在资本主义完成自己的使命之前实现。然而,中国却直接进入社会主义。中国必须首先找到一个与资本主义作用等同的制度,这种制度可以创造商品经济,为社会主义做好准备。[5]

这就清晰地表述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意义。对于中国来说,就是要找到既不同于资本主义又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只有生产力的条件满足以后才能达到社会主义。这种新的社会主义观是邓改革的理论基础,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发展经济的问题,而不是立即达到建设没有阶级之社会的目标。

由于全面计划影响生产力的发展,有必要将计划和市场经济的某些因素结合起来。为了清楚地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邓说市场经济不过是发展经济的一种方式,是中性的。这样他就成功地把西方的理念结合到中国的体制改革设计中。

掌握改革的进度和范围的难度

尽管采用上述的论述,党内还是出现了对改革道路的争议。1983年就掀起了反对“精神污染”的运动,也就是反对对马克思的“颠覆性”解释,并且反对资产阶级思想。这个运动很明显是反对改革的。1984年,邓小平掀起新一轮解放思想。同时,提出科学基础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应当给予知识分子更多的职位和责任。在农村改革中,设立了新的优先政策:使农民富裕起来,鼓励农民致富。因此掀起了一个运动,鼓励党员干部为农民致富作有益的工作,“不要怕富”。党让人们放心,这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这些政策调整是为了达到根本目标,经济发展和权力的巩固所作的理性的深思熟虑的考虑。有时权力的巩固要求做出与经济改革相悖的决定。另一方面,经济改革太快可能危及党的领导。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他在视察中做了重要讲话。邓小平分析了前苏联集团垮台的原因:是前苏联没有搞好经济而导致垮台的。1992年底,在党的十四大上,邓小平重申党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重申他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讨论上所说的话,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巩固政权和进行重要的经济改革不是容易的任务。这两个目标在实践中往往是矛盾的,聚精会神搞经济往往会提升部分人对政治改革的希望。但是,实践中产生的矛盾不足以质疑邓的路线。

社会主义只有生产力达到相当水平才能实现,而发展生产力需要市场经济或至少一些市场机制,而市场机制不等于资本主义。邓小平用提倡合理化,引进市场经济的元素,保证国家政治稳定,巩固党的权力的手段,为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史无前例的经济增长期奠定了基础。

为什么中国经济能够快速增长

文化革命后,中国百废待兴,邓小平面临着两个制约因素:第一、改善中国的经济运行状况;第二、重新建立合法化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邓小平同时着手实现两个目标:巩固党的政权和经济发展。邓以务实主义著称,他一生的政治生涯中具有强烈的务实的精神”,但他又是一个令人信服的革命者,他一直在寻找一种合理的手段以实现上述提到的两个目标。为了使中国经济迅速增长,党中央将“改革开放”定为国策,邓小平在改革步骤上体现出实践精神,先在沿海搞几个经济特区进行试点,经济特区是执行党的各领域对外开放战略的样板,在小范围内试行市场经济体制,及其混合经济机制运行模式,验证这些政策是否适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如果成功,将逐步扩大开放范围,循序渐进地向其它地方推广。中国的改革可以看做是中央、地方政府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合作,有些改革是群众在实践中先突破旧体制,后来得到中央政府的认可,并加以推广的。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在改革开放中是采用渐进式的方式,在改革中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得到了大多数民众的支持,这种中国特有的模式,是中国迅速崛起的结果。

在改革中,邓小平特别强调被证实了的手段和结果,而不是首先强调思想优先。计划经济的范围逐渐地被局限于国家战略或核心职能方面,在维持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稳定的同时,坚持将经济做强,同时,保证维护和加强党的领导这一根本目标。为了巩固党的政权,邓小平在1979年提出四项基本原则,其中“坚持党的领导”是用来巩固党在政权中的作用,不允许任何政治势力对抗共产党的最高领导地位。

经济结构改革需要社会其他方面的改革,如法制和文化,因为一个系统不同的次结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在经济改革后,其他次结构的变化过程中,中国不一定走西方的道路,可以找到一些在功能上相等,能够支撑市场机制的模式。

中国在改革中成功地处理了两个限制因素:首先,需要技术和经济现代化赶超其他世界强国;其次,恢复和加强党的合法性和保证社会和政治稳定。根据黄亚生的观点,这两个有时相互矛盾的限制因素造成了内外改革不能同步。[6]内部改革就是解放国内市场,外部改革就是向世界经济开放。今天,中国的经济成为世界上最开放的经济体,中国的进口关税是最低的,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的41%降到6%。同时,党紧紧地掌握了私有和国有企业。

关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内外许多经济学家都有自己的说法。最近,一个由三位经济学家组成的小组,两位来自中国,一位是西方的,把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归启于改革初期的大量投资。[7]他们是在评判一项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因时得出的结论。该研究认为,过去十年来中国没有任何技术进步。他们的解释主要根据经济分析的思路。对此,我认为清华大学胡鞍钢教授的解释更加全面。

胡鞍钢对中国增长进行了概括性解释,包括经济、社会、政治和环境。首先,他阐释了一个经济落后国家的优势。第一,可以从发达国家引进新的技术和设备;第二,可以从发达国家学习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第三,能够依靠强大的社会凝聚力赶超,改善人民生活。许多国家都有同样的特点,但是,不是都能够成功地发展经济。因此,必须还有其他因素说明一个国家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发展经济。按照胡鞍钢的说法,有三个决定性因素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利用这个优势赶超最发达国家。第一,必须有高水平的储蓄;第二,必须开放,调动国际资本;第三,必须加快技术推广。这三个因素相互关联,都为得到专有技术和国内外资本,使投资成为可能和有效。

胡鞍钢运用适当的统计数字表明,改革后中国能够缩小与发达国家在人均GDP的差距。还要构建一个增长模式,胡称其为“综合增长框架,涵盖资本,劳动力,制度改革和知识”。[8]用这个方法,胡鞍钢得出三个重要结论。第一、人均产出约一半来自人均增长;第二、三分之一的人均产出增长来自制度改革;第三、五分之一的人均产出增长来自知识。

在这个基础上,胡鞍钢断定:“这个方法更好地解释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来源。通过改革刺激制度的变化;通过开放和技术创新促进知识的发展。依此制定政策,使将来取得可持续发展。这就是说,中国应当把技术和知识,而不是资本和自然资源,作为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胡鞍钢对下一步中国经济发展分析,找出刺激中国快速发展的五个效应。第一、速度效应:在一定时期内,工业化后来者,如中国在80年代和90年代,比先驱者增长速度更快;第二、在同一时期,欠发达经济体的机构性指标变化比发达国家快。第三、开放效应。后来者加入全球化的步伐比发达国家快。中国在劳动力密集产品和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商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9]第四、制度效应。它表明通过国家采取措施和干预支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进行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这个效应表明,政府通过使中国市场适应市场机制的要求,使所有领域都取得了很大进步。最后,技术赶超效应。技术赶超效应使驱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五个效应更加完美。技术落后国家技术推广的速度比技术先进国家的技术革新更快,因为欠发达国家是通过进口获得技术,其成本比自己发展更低。中国的技术来自多方面:1.直接进口高科技产品;2.通过引进外资获得技术;3.中国企业直接投资研发;4.在科技方面与发达国家合作。

总的来说,中国在这个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这些进展是支持经济发展的根本,赶超发达国家的过程就是知识和经济增长相互促进的过程。正因为如此,中国应当从资本驱动型经济向技术驱动型转变,由此,中国成为自主创新的国家是完全可能的。

中国如何协调国家、市场和社会差距

30多年的改革使中国创造了惊人的财富(GDP),大多数中国人民在人均收入和消费方面得到了改善。但是,负面影响也在这30多年的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这就是人文和自然环境。出现了很严重的财富分配的不平等和不均衡。毫无疑问,中国在现代化和建立一个繁荣社会的征途上已经走得很远了,至少在整个经济方面是如此。但是,成绩的取得是以扩大差距和严重的环境恶化为代价的。我们不应忘记对于中国领导人来说,现代化并不是目的。“现代化,主要象征国家的财富和力量,以及对更美好的社会和人类生存的向往。它是至高无上的社会发展目标。”但是,不均衡不仅表现在经济上,而且(经济和改革的其他方面有一定的关系)表现在教育、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各方面,城乡差距使低报酬和得不到保护的农村移民涌现出来。

中国领导人应当尽可能地投入力量纠正不平等。但是经济发展已经走上正确的轨道,这是创造更多财富的关键因素。政府应当分配所增加的财富,减少不平等。如果中国人民失去对当前政府公平分配财富能力的信心,就会失去稳定与和谐的局面,将新创造的繁荣置于危险境地。

大多数西方学者赞同中国引进市场机制,因为一方面这和他们推崇的经济相符合,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不可避免地促使中国走向自由主义民主。但是,许多西方观察家们非常好奇地看到,市场机制在中国实施已经30多年了,但在没有自由主义民主的情况下却依然很成功,而中国的政治制度仍然保持着许多特点。中国的发展战略表明,没有自由主义民主照样可以实现资本积累。让我们回忆前苏联的例子。在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领导人也认识到计划经济的不佳效益。许多人确信,要使经济效益最大化,除了资本主义和自由主义民主及保证人权外,没有任何制度可以达到。不幸的是,中国的例子是对这种流行的假设响亮的回应。

就我们所看到的中国整体社会、整体文化的发展,中国肯定不会采用自由主义民主作为政治制度形式来支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再者,全世界的资本主义今天所经历的巨大困难,以及自由主义民主不能有力地监督和控制金融业参与者的行为,更可能使中国领导人对其战略的有效性增加信心,还可能反思基于盲目引进一些“自由市场”的机制的政策。我指的是近年来在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方面的私有化或类私有化。

中国的悠久历史和几世纪以来发展的特殊文化,令它创造出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形式。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形式不如西方开放,而是适合中国文化及其根本价值观的开放。

大多数西方人相信他们自己民主制度的优越性,并习惯用西方民主的标准去衡量其他国家。这就是意大利语言学家卢西亚诺·坎弗拉(Luciano Canfora)所指出的“民主原教旨主义”。他认为,若从这一点出发,其他所有制度都是极权主义的。他以中国为例,认为西方的批评大多数情况下是出于无知。前苏联解体后,西方人经常用他们自己的历史评价标准来看中国,而不是根据中国自己的原则研究中国。中国人强调自己的国情和可能性不是从意识形态出发,而是在摸索自己的道路,制定中国自己的发展战略方法。

我们不要忽略,这个遥远的国度具有最悠久的治国理政的历史。

 

(编  季节)

 

 



* 保罗·尤瑞欧(Paolo· Urio),瑞士日内瓦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

[1] R. Bernstein and R. Munro, 未来与中国的冲突》,纽约,年代图书出版社,1998Bill Gertz, 中国威胁论:中国如何瞄准美国》,华盛顿D.C. Regnery, 2000Gordon Chang, 中国即将崩溃》纽约兰登书屋 2001

[2]保罗·乌里奥Paolo Urio, 《中国、西方以及新公共管理的神话》China, the West and the Myth of New Public Management: Neoliberalism and its Discontents (Routledge Contemporary China), op. cit., 208-210页。

[3]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选集》第3卷,1941519日。

[4] 关于陈云在中国政治的作用,见大卫·M·巴赫曼,《陈云和中国政治制度》,巴克利,CA, 加利福尼亚大学董事。

[5] 白鲁恂(卢西恩·派依),《中国80年代的务实主义》,中国季刊,第106期,19866月,第210页。

[6] 黄亚生,《出售中国》,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2003年。

 

[8] 人均GDP用来作为产出变量 ;资本是人均资本存量的指标 ;劳动是就业参与指标以反映对劳动力人口变化的影响 ;机构是体制积累指标(十个指标);知识是知识积累指标(十个指标)。 更多详细信息包括统计数据和分析,参见胡鞍钢, 《经济和社会转型的中国》,第1章, 9–32页。

 

#esle

内容提要:近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多次被中央提及,这一新的表述引起了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许多学者对̶...

 

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在此之前,“供给侧改革”就已经被提出,并在不同场合被中央高层多次提及。这一新的表述引起了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许多学者都对“供给侧改革”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有的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有的则与中央精神相违背。因此,我们有必要认真梳理分析学者们对“供给侧改革”的各种解读,以期正本清源,更好地理解中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准确含义。

大体上来说,经济学界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解读有以下几类观点。

“新供给经济学”的观点

“新供给经济学”是最近几年国内新兴的一个学派,发起者主要来自政府相关研究机构或市场机构,他们的学术讨论比较活跃,2013年成立了“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和“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等研究组织。在近期对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讨论中,新供给经济学派发出的声音比较多。

他们认为,主流经济学理论的失误在于强调需求侧的分析,进而形成“需求管理”的政策主张,忽视了供给侧和供给管理。之前国内一直强调的消费、投资、出口“三架马车”推动经济增长理论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世界金融危机后,这种 “需求管理”为主的宏观调控方式已经引起了学界许多反思,因此需要探究相对应的供给侧的动力机制。[]他们将“华盛顿共识”下的供给学派看作是颇有建树的一个学派,认为该学派在美国的实践过程中产生了非常明显的正面效应,激发了供给的活力和潜力;但同时,该学派弱于结构分析、制度供给分析和政府的作为方面的深入分析,因此并不能完全适用于中国的情况。[]

在“新供给经济学”看来,从供给侧出发推动经济增长的要素主要有五个方面:劳动力、土地和自然资源、资本、科技创新、制度。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制度、科技和管理创新两方面的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可能会更大。在下一阶段的改革过程中,要通过全面的制度改革来化解高行政成本约束、高融资成本约束和高税收成本约束,进一步释放微观经济主体的潜力,提高经济增长活力,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据此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议,包括:放开人口政策、健全土地流转制度、实施金融化改革、鼓励创新创业等。这一学派强调,当下改革过程中一定要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政府要尽量不刺激或者少刺激,即使刺激的话也要考虑供给侧的效果,要坚决抑制“政府万能”的倾向。[]

应该说,我国上一轮的大规模需求刺激政策之后确实产生很多后遗症,这一学派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界对于大规模需求刺激政策的反思。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新供给经济学”在理论层面和政策层面都存在不少漏洞。有学者指出,该学派反对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理论,认为供给侧的五大要素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事实上,他们搞混了宏观经济学中的短期和长期问题。需要明晰的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适用于短期平衡的经济理论。社会总供给的变化源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变化,在短期中不会改变,如果此时外生冲击导致社会总需求偏离社会总供给,发生经济危机,就需要采用需求管理政策来使宏观经济达到均衡。而经济增长是一个长期问题,主流宏观经济学中有相应的经济增长理论,以分析劳动、资本、技术等要素对经济长期增长的影响,因此“新供给经济学”的所谓理论创新其实并无新意。还有学者指出,该学派将供给侧因素表述为人口或劳动力、资本、土地、创新、制度等,但这五种因素并不是简单的平行关系,它们并非是在同一层面因素。劳动力、资本和土地是生产要素,创新和制度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前者通过量的增加来促进经济增长,后者是通过质的提升来影响生产力水平,进而促进经济增长。[]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包括该学派在内的许多学者都集中在要素供给层面讨论“供给侧改革”问题[],而我国现阶段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却在于产品供给层面。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所要解决的主要是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也是强调要从产品供给层面入手。因此,“新供给经济学”的解读实际上与中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差距较大,对理解和解决我国当前经济问题作用有限。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在需求侧

当前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经济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依然在于需求侧,加强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必须以适度扩大总需求为前提条件。他们指出,现阶段中国经济严重下滑,主要还是由于总需求不足造成的,而造成总需求不足的原因在于外部性、周期性的因素。[]2010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主要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速都逐渐放缓;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自身也正处于一个6-7年的下降周期中,经济结构性问题突出,内外两方面因素叠加导致总需求疲弱。从各类经济数据指标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已经偏离潜在增长率,当前物价已经出现了通缩倾向,这表明经济几乎处于最底部的阶段,如果此时不采取适当的需求管理政策,经济将会进一步下滑,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他们认为,政府主导的投资是应对当前总需求不足问题的主要手段。主要理由如下:其一,有效的投资能够帮助我们补短板,改善产业结构,提高劳动生产力,例如对生态环境、能源资源、劳动队伍、材料装备、技术研发、前沿科学等广义生产要素和国家战略性资产进行持续有效的资本投资。[]其二,投资与消费是正相关的,有效的投资会创造价值、增加就业,进而增加家庭收入,促进消费增长。其三,中国还有许多投资机会,政府的投资机会仍然很多,特别是中西部落后地区。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程度只相当于沿海地区20世纪90年代末的水平,差距在15年左右,仍然存在海量的投资需求。因此,鼓励政府主导的投资仍然是合理的。[]还有学者认为,当前的货币政策也应适当宽松,当前融资成本依然居高不下,宽松的货币政策短期内有助于中国经济走出通缩的通道,中长期对结构转型也有重要的积极影响。[?]

当然,他们认可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但强调政策的轻重缓急。在他们看来,在当前经济严重下滑的情形下,要谨慎、适时地推行供给侧改革,防止供给侧改革抑制消费需求或者投资需求。有学者提出,需求管理和供给侧改革是可以结合起来进行的。比如,在经济下行时进行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是一种需求管理政策,也是供给侧的补短板措施。这种政策短期提高了需求,又可以在长期降低交易费用,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过去实行的积极的财政政策,既增加了短期需求,也增加了长期供给。现在推行供给侧改革的许多措施目的是增加长期供给,但也需要短期的投资才能实现。事实上,我国过去的和现在的宏观政策,一直都是需求和供给相结合的政策,它既不是发达国家单纯的凯恩斯主义政策,也不是单纯的“供给学派”政策。[?]

这部分学者主要从需求侧解释中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的认识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更好的把握需求管理和供给侧改革的辩证关系,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不能将“供给侧改革”与美国供给学派混淆

许多学者认为,不能把我国的供给侧改革与美国供给学派混为一谈。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来考察,通过供给端研究经济问题并非新鲜事物,从“供给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到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供给学派,都强调供给的重要性。但这类片面强调供给端作用的经济学流派,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饱受批评:马克思就对萨伊的经济理论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曼昆等经济学家称美国供给学派为“倒霉的”、“愚蠢的”经济学,该学派的经济政策实践也曾经误导美国经济,对其造成沉重打击。我国的“供给侧改革”与“供给学派”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点毋庸置疑。不过,有一些人错误地将“供给侧改革”理解成采用“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对公众造成误导。一些学者针对这种错误倾向进行了批评。

上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以供给学派为理论基础,在美国实施了诸如紧缩货币供应、对国有企业实施私有化、解除政府对市场的调控和监管、大幅度减低高收入者和大企业的所得税率等政策,希望带领美国走出“滞涨”困局。然而,上述政策的实际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它使美国联邦财政连年出现巨额赤字,经济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供给学派”也随之名誉扫地。[?]目前,一些人不去正视这些事实,仍在鼓吹“供给学派”理论,重提实施该学派的政策主张,这不仅误导舆论和政府政策方向,还有可能会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

还有学者指出,应该全面正确认识对供给端的强调。事实上,我国一直以来实施的许多经济政策都是供给侧和需求侧相结合的,比如产业扶植政策、鼓励科技创新政策等等。同时,一些人提出的供给不足的证据站不住脚。比如,许多人都将“中国人大量从海外购物”作为国内供给不足的证据。事实上,日本作为中国人最常去购物的国家,每年接待的中国游客数量不足300万,很难代表整个中国的需求和供给状况;大部分国人进行“海淘”,买的都是国外比国内便宜的商品,这反而说明了国内的“有效需求能力”不足,而不是供给不足。[?]

一些学者进一步指出,更具危害的是,一些人假借“供给侧改革”的名义,实则贩卖“新自由主义”的政策主张,这明显违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有些信奉供给学派的学者主张,“供给侧改革”要淘汰的“僵尸企业”就是国有企业,改革应该国有企业先行,淘汰一批落后国有企业,以“国退民进”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还有人认为,“供给侧改革”过程中要加快土地流转制度的建立,进一步明确私人对于土地的各项权利,这实际上是变相推动土地私有化;也有人认为,“供给侧改革”要着重改善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彻底改变政府的干预主义行为,将政府的经济责任严格限定在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上。[?]类似的这些主张实际上都是“新自由主义”老生常谈的药方,与我国的“供给侧改革”毫无关系,明显有违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初衷,有违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需要格外警惕。

客观来讲,一些学者的某些观点过于偏激,但他们对于“供给学派”的批评,对于借“供给侧改革”之名行“新自由主义”之实的别有用心者的尖锐批判,对我们正确理解供给侧改革具有很好的警示意义。

正确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含义

有学者指出,形成新常态下经济失衡的直接原因,首先表现在需求侧,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结构性失衡,即有效供给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结构性产能过剩比较严重。从投资需求疲软角度来看,呈现下滑趋势的根本原因在于产业结构升级动力不足;从消费需求疲软来看,增长乏力的根本原因在于收入分配结构失衡。因此,供给侧管理对缓解我国深层次的结构性失衡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和针对性。供给管理主要针对的是生产者和销售者,能够调节生产者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对于既存在经济下行风险又存在通胀压力、双重失衡并存的治理而言,供给管理能够防止经济失衡并避免通货膨胀,并且更具长期效应。

当前中国经济的问题主要在于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不可能通过短期刺激政策实现经济反弹,因此必须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

这些学者特别强调,重视供给侧改革并不意味着需求侧管理的退出,两者应相互配合,互为促进。需求管理主要是适度扩大总需求,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为供给侧改革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而供给侧改革则要提高有效供给能力,创造新供给,提高供给质量,扩大消费需求,增强经济内生动力和活力,为中长期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创造条件。[?]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管理各有特点,各有利弊,应将二者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宏观经济管理水平,有助于防止经济比例关系失调,有助于克服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失衡,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协调稳定运行。

有学者进一步指出,加强供给侧管理,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供更多高质量产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要推动我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推动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不断缩小收入差距。[?]这是尤为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国家一直以来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它却是许多人在理解供给侧改革时往往忽略的内容。

如何从正面阐述了中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含义,这是读懂中央精神,准确、全面的理解中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真正含义的关键。

首先,必须看到当前我国经济的供给端确实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事实上,近期中央工作会议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表述,基本上是围绕着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升级等内容来展开的,这与近几年中央工作会议所强调的任务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因此供给侧改革不应被过度解读。

其次,现阶段经济的困难状况不仅仅是由供给端造成的,需求端也存在很大问题。因此,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要处理好供给侧改革和需求管理之间的关系,将两者有机结合,通过两端同时发力来解决当前的经济问题。

最后,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中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美国“供给学派”有着本质区别。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而美国“供给学派”是“新自由主义”思潮在经济领域的一种表现,其一系列经济政策主张旨在提高富人的收入水平,修补资本主义制度。如果将“供给侧改革”误读为“供给学派”,照搬照抄“供给学派”政策,势必会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因此,在推动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要坚决与“供给学派”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划清界限。

(编辑  王生升)



*张弛,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 贾康、苏京春:《突破需求管理局限 推进供给侧研究创新》,《中国证券报》20151117日。

[] 《贾康:供给侧改革核心内涵是深化改革解放生产力》,20151213日,http://stock.hexun.com/2015-12-13/181160224.html

[] 滕泰:《供给侧改革须避免三大误区》,2015129日,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65175?page=rest

[] 贾康:《供给侧改革五题》,《上海证券报》20151230日。

[] 李佐军:《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51121日,http://theory.gmw.cn/2015-11/21/content_17810895.htm

[] 刘世锦:《供给侧改革重点:打通要素流动通道》,《经济参考报》20151210日。

[] 《林毅夫:供给侧改革 不应照搬西方理论》,20151228日,http://www.guancha.cn/LinYiFu/2015_12_28_346137.shtml

[] 《姚洋:供给侧改革利在长期,短期内要解决需求不足问题》,20151226日,http://news.hexun.com/2015-12-26/181440615.html

[] 《史正富: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在于搞对投资结构》,2016111日,http://www.guancha.cn/ShiZhengFu/2016_01_11_347576_1.shtml

[] 《姚洋:经济形势严峻 需求侧管理应摆在第一位》,20151229日,http://www.guancha.cn/YaoYang/2015_12_29_346291.shtml

[?] 陈韶旭:《经济学家、复旦大学教授张军:加强供给侧改革有一个重要前提》,《文汇报》20151127日。

[?] 《专访林毅夫 :供给侧和需求侧应统一考虑》,20151226日,http://money.163.com/15/1226/07/BBOD7N3P00254STO.html

[?] 《田辰山:“供给侧”理论与实践的来龙去脉——-论“新供给经济学”》,201618日,http://www.cwzg.cn/html/2016/tongyouchawei_0108/26090.html

[?] 赵磊:《供给侧来了,凯恩斯走了?——展望供给侧结构改革(之一)》,20151231日,http://www.groundbreaking.cn/shehui/guoji/5030.html

[?] 《供给侧改革:新自由主义的新马甲》,2015121日,http://groundbreaking.cn/shehui/guonei/4717.html

[?] 刘伟:《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管理具有重大意义》,《人民论坛》201512月下期。

[?] 王一鸣:《通过供给侧改革重塑发展动力》,《人民日报》20151228日。

[?] 何自力:《供给侧管理助推宏观调控方式创新》,20151226日,http://theory.gmw.cn/2015-12/26/content_18247182.htm

要有效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一环在于用辩证的、积极的观点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将“去产能”和“补...

 

 

当前,中央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2015年年末,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这一政策方针。这反映了中央在调整经济结构这一长期目标,与防止经济持续下行、稳定经济增长这一当前任务之间的统一认识与部署。

实际上,在产能过剩的背后是整个经济供给结构的失衡,即主要以重化工-基建行业的严重产能过剩,同时在生态资产、人力资源、清洁能源、科技资产、基础设施、高新产品等广义生产要素与优质产品领域存在着长期短板、严重的供给短缺。

因此,要有效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一环在于用辩证的、积极的观点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将“去产能和“补短板”更为紧密地结合起来,通盘考虑,通过“补短板”来“用产能,从而实现“去产能

如何看待过剩产能

什么是过剩产能?过剩产能又是如何形成的?事实上,过剩产能并不是铁板一块,需要加以分类,具体分析。

其中一类过剩产能可以称为标准性产能过剩,即在环保、安全、消防、能耗等政策标准上不达标,丧失存在资格的过剩产能。多数“标准性过剩产能”产生在企业滚动式高速增长阶段,设备水平低、管理粗放、环保理念不足、安全措施不够、相关投资严重不足。另一方面,近年来环保标准、安全标准逐年提高,执法力度逐年加大,这类产能既无法达到国家生产标准,也不符合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趋势,因此是必然要被淘汰的落后冗余产能。

另一类过剩产能的形成并不是由于上述技术、环保安全标准的落后,而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范围的有效需求大幅下降,因有效需求不足而产生的相对过剩产能

就规模而言,这些相对过剩产能很庞大,主要集中在重化工-基建领域,涉及2-3亿吨钢、几亿吨水泥、几十亿吨煤炭、万亿度级别的电力,以及大量铝、有色金属、石化产品、几十万台工程机械和运输车辆,另外还有以存货形式表现的过剩,如约6亿平米的商品房库存。行业人士估计,这些行业过剩产能平均在30%以上;如果经济继续下行,产能过剩程度也将会进一步上升。

如何看待相对过剩产能

目前,社会上很多人习惯上将所有过剩产能都视为是负面的、多余的,因而应该被淘汰。这种一刀切的看法十分片面。

因有效需求不足而产生的相对过剩产能,也就是符合技术、环保、安全标准的那部分过剩产能,就技术-经济标准而言,是可以正常运行的好产能。它们是几十年来中国千千万万的工人、技术人员、企业家,从无到有,一点一滴,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和努力积累起来的生产性资产。必须看到,这些生产性资产是我国人民艰苦奋斗的汗水结晶与财富积累。

这些产能都曾是我国工业发展的成就与财富;即使在今天,也是绝大多数新兴经济体(如印度、印尼)求之不得的宝贵工业资产。如今,在我国这些产能之所以被当作过剩产能坏产能,只是全球经济格局变动、市场有效需求持续下跌所致。如果出现新的市场需求,今天的相对过剩产能不就立刻能变成明天的宝贵生产性财富了吗?

我们真的不需要这些相对过剩产能吗

我国国民经济必然需要进一步发展,但是难道对上述这类过剩产能就真的不存在潜在需求了?

经济学习惯区分需求与需要,如果不谈短期需求,而是着眼于国家长治久安、国民安居乐业的长期需要,就能发现,上述相对过剩产能都是国家长期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生产资料。

事实上,从长期看,我国有四大领域存在着严重的供给短缺,包括广义生产要素、高新产品、民生资产以及国家安全资产。

1.广义生产要素,包括生态、能源、人力、资源、科技等五大类别。如:

n 可用淡水:至少短缺千亿立方米。

n 可用土地:按以人为本的标准,新型城市化需用地2亿亩以上。

n 高标准农田:把农田改造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可提高粮食保障能力。

n 优质空气:北部、中部、东部的绝大多数地区优质空气天数少。

n 清洁能源:我国按现代化标准年均需要耗费75亿吨标煤当量。煤基污染将无法承受,亟需转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第五代核能等清洁能源。

n 技能-专业型劳动者:产业升级要求劳动力升级,培育数以亿计的技能-专业型劳动者队伍。

n 科学与技术资产:基础科学理论的研究队伍与产出能力;前沿应用技术-工程学的研发创新体系。

n 新型城市化与城市群所要求的新型基础设施,如城际互联互通,城市各种管网的集成化、城市立体捷运系统等。

2. 高新产品,如:

n 战略性科技产品:如集成电路、高端发动机、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等国际垄断产品。

n 优质消费品:满足规模日益扩大的中高等收入人群的消费品升级所必要的多种优质产品。

3.民生资产,如:

n 公共服务能力:设施良好、人员专业的学校、医院、养老、文博及体育健身场馆。

n 社会保障住房:如按全国5亿套住房中,40%作为中低收入居民保障房,则需要2亿套。按平均每套100平米计算,也需要200亿平米。

4.国家安全资产,如:

n 南海开发:岛礁建设,发展成马尔代夫式的旅游胜地;平战结合的现代深海渔业船队,租赁给渔民。

n 南疆开发:塔克拉玛干光、热、电、产城综合开发,实现高产能清洁能源和千万级人口与产业。

n 软实力与话语权基础建设:孔子学院、基金会等各种NGO组织及固定资产。

n 一带一路战略设施所需的基础设施。

n 相应军力、投射能力建设所需的巨大先进军备装备、技术与人员。

 

上述这些关乎我国长期发展潜力与质量的广义生产要素、民生资产和国家安全资产,我称之为国家战略性基础资产。从历史国情与国际比较观察,我国战略性基础资产的积累严重不足。中国虽然经历了三十余年的超常增长,积累了不小的家底,但我们毕竟是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底子仍然很薄,与实现工业化百余年的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进一步考虑到我国独有的从世界屋脊到沿海的三级梯度国土,其中复杂的地形地貌、水系山脉,我们战略性基础资产的积累规模应当远超西方发达国家。我们要艰苦奋斗、打造国家长期发展的基础资产,建设子孙万代能够安居乐业的绿色家园,这是一项长期的挑战!

显而易见,对这些国家战略性基础资产进行投资,涉及的项目许多都是超越都江堰规模的超级国家工程,而其投资设施的主要耗材就是当前的相对过剩产能。当大工程一开动,就意味着将新增加对钢、煤、电、铝、化工、建材、工程机械、运输车辆、建筑工人等的有效需求,直接将过剩产能转化成了有效产能

可见,解决相对过剩产能的问题,既要坚定不移的去产能,即淘汰不符合政策标准和发展需求的不达标产能;更需要规划与部署对国家战略性基础资产(或简称国家基础资产)的投资,通过实行结构性投资,实现有效利用相对过剩产能。去产能用产能应当两手抓、两手硬,才能实现调结构、促增长的长期目标。

为什么国家基础资产投资不足

当前产能过剩,根子在国家基础资产投资不足。为什么全社会对国家基础资产的投资不足呢?根本原因在于这类国家基础资产的一些特性,导致投资主体缺位。

1.规模大。属于国家基础资产的投资项目一般规模巨大,通常以千亿、万亿计,单个企业乃至企业联合,通常都没有这样的投资能力。

2.投资周期长。基础资产工程建设时间以5年、10年乃至几十年计,在企业能够接受的回报期内没有回报。

3.高度不确定性。基础资产投资项目多是超级工程,涉及不同产业之间的关联规划、涉及地区间协调、甚至涉及国与国之间的磋商,这些项目的不确定风险远远高于一般制造业投资所面临的风险,远非一般企业能够承担。

4.收益排他性模糊。市场型企业的投资要求谁投资、谁获益,要求完全的排他性,而这些超级工程的收益权(定价权)如何实施,历来在各国都存在着极大的模糊性,因此不适合市场中的企业投资。

由于上述四个特征,基础资产投资完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以市场导向、企业利润驱动的微观-逐利型投资。微观-逐利性投资通常要求周期较短、规模不大、收益归己,并且具有顺周期性的项目。而上述这类投资规模大、周期长、不确定性高、排他性模糊,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可以定义它为宏观-战略性投资。

虽然企业不适合作为宏观-战略性的投资主体,但国家财政同样也不合适。因此,必须创造一个新型投资主体,我们将其定位为准市场型国家战略投资基金。关于这一内容,笔者此前在本刊已经做过论述[1],因而不再赘言。

如何打造新型投资主体

实施宏观-战略投资的关键是打造新型投资主体。借鉴股权投资基金行业的经验,一个可行的办法,是设立担负国家战略使命的准市场型战略投资基金体系。其要点是:

1.在基金体系下,按不同领域及其同一领域的不同地区,设立若干专业性子基金;如国家创新创业引导资金、南海开发基金、塔克拉玛干综合开发基金、清洁能源基金等等。

2.基金实行混合所有制(PPP模式),由中央银行与国家财政提供引导资金,授予基金在金融市场特许融资范围,选择性提供国家信用担保,吸引国内外大机构作基石投资人,吸引社会投资大众作为(优先回报的)投资者,再加上直接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债券,形成国家战略引领、国家资金牵头、多元资本混合的长期投资基金。

3.市场化方式挑选基金管理人,开发使用那些国家部委办局中包括已退休但仍适宜工作的、具有产业和大型工程/企业工作经验的专业干才,与资本市场的现代专业人才结合,打造市场化、专业化基金运作团队,建立以国家荣誉和长期经济利益并重的复合型长期激励机制。

4.完善建立基金投资决策、咨询与审计体系,促使基金体系在总体上达到有效运行、合规运行。

5.统一规划布局,分期有序实施。对广义生产要素的投资,不少都是“都江堰式”的超级工程,必须在充分论证、科学决策的基础上稳步推进;而一些则是相对成熟,可尽快立项设立(如解决“去库存”问题的“国家保障房储备投资基金”)。

宏观-战略投资有没有经济效应

就宏观-战略投资的自身项目而言,因其投资周期长,虽然在中、短期难有回报,但在长期具有持续稳定的投资回报。

首先,宏观-战略投资所形成的资产是国家长期发展的基石,具有战略性、基础性的生产要素供给能力,其特点是随着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水平的增长而相应增长,对其需求是长期和刚性的;其次,这类资产的收益具有固定收益的特点,不依赖竞争性行业中所必需的企业家精神;再次,这类资产的收益水平往往与人均收入水平正向相关,具有资产收益跨时递增的特性,即社会经济越发展、人均收入越高,这类资产的收益水平就越高。香港公租房就是一个特别典型的案例。

就投资的外溢性效果来看,这些宏观-战略投资在短期就开始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这是因为,这类投资绝大部分是超级工程项目,能够直接拉动对当前过剩产能的有效需求,把那部分因需求不足而相对过剩的产能利用起来,转变成有效产能,从而通过“减产能”和“用产能”的双轨制,减轻产能压缩的难度;同时,这样做还可以避免因固定资产报废的资本损失,减少工人下岗领取社保救济的财政压力,还能获取这部分被宏观-战略投资救活的产能的税收,对国家财政与社会稳定都有明显的正面作用。其中属于科研投资和劳动力升级培训投资的部分,则能增加收入从而拉动消费及第三产业发展。

总之,由宏观-战略基金对国家长期发展必须的战略性基础资产进行开发性投资,在当前,可以显著提高宏观有效需求,抬升经济增长的底部;在长期,更是具有良好回报的超级投资机会。

(编辑  季节)



* 史正富,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教授。

[1]史正富:“全球长期停滞下中国的增长战略思路,《经济导刊》,201511月刊。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五大发展”新理念: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十三五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五大发展”新理念: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这不仅是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更是具体指导制定“十三五”规划的思想灵魂和谋篇布局的主线。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

第一,“五大发展”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实践,这是实践与理论的互动,人民与党和国家的互动。

第二,“五大发展”既总结了以往五年规划之创新和精髓,集前人之大成(如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又与时俱进,再突破、再创新,丰富了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总结了中国发展的实践,是中国原创性的发展新理念。在当今世界上,中国领导人敢于向人民承诺并实施共享发展思想的国家;向全世界宣称以双向开放、合作共赢作为处理国家之间关系新理念的大国;积极倡导并有效实行绿色发展战略的发展中大国。

第三,“五大发展”的提出将成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大途径。“没有思想就没有灵魂,没有理念就没有方向”。“五大发展”是“十三五”规划有血有肉的灵魂、思想、观念,有效统领并具体指导“十三五”规划及布局。

第四,“五大发展”是全面科学发展观的组成部分,它们本身就形成了一个宏大的发展框架、严密的发展逻辑、务实的发展思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相互支撑,使得科学发展的内涵进一步具体化,更具指导性,更具针对性,更具可操作性。

第五,中国的发展理念必将对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国发展不仅解决了中国的发展道路,也为二十一世纪新兴国家的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的知识和理念。“五大发展”既是中国版的发展经济学最新理论成果,更是当代世界发展经济学的重大实践。

人的全面发展是“五大发展”的核心

《建议》首次提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基本原则。特别是提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第一,人民是国家发展的主体、创业的主体。

第二,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三,人民是创新的主体。

第四,人民是分享发展成果的主体。

早在1945年,毛泽东就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因此,国家五年规划就是人民发展的规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宏观的国家发展规划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民规划有机结合起来,这正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的动力所在,中国持续发展成功的创新所在。


 

 

1 五大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要全面了解、正确认识、必须遵循人的生命发展周期。这也是制定五年规划的微观基础,即从人的生命发展周期出发,对不同的阶段进行各种持续的人力资本投资,进而提高人的各种发展能力。

十三五时期的主要目标

    《建议》明确提出,今后五年,要在已经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目标,这些目标包括: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等五个大项,每个大项下面还有若干具体目标要求。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与必要的增长速度。

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率指标,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都十分关注。这反映了两方面的不适应,一是一些国内地方的领导不适应,已经习惯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遇到新常态束手无策;二是国际各方不适应,已经习惯了中国经济高增长,遇到了中国需求特别是大宗产品需求下降不知所措。这是与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大贸易体、第二大经济体,又是世界经济增长、贸易增长“第一发动机”的地位和作用极其相关。这一经济指标,既是核心指标,又是“风向标”,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保持在中高速增长的预期目标,体现了对内导向是防止出现经济波动,稳中求进,对外导向则是防止出现金融危机,行稳致远

那么,中国如何保持“行稳致远”,既发挥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的作用,又能够发挥全球经济的“稳定器”的作用?就需要从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转向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在保持中高速经济增长的背景下,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能源资源消耗,保护环境,减少排放。

对与国内外的关注,习近平在《说明》中明确指出:为确保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必须保持必要的增长速度。从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看,2016年至2020年经济年均增长底线是6.5%以上。按照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的要求,“十三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长至少也要达到6.5%

“十二五以来的四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达到8.0%,因此,只要2015-2020年年均增长率达到6.5%以上,即可实现翻一番的目标。

值得强调的是,这个目标是要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实现,因此,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都包含更多的就业含量、更多的科技含量、更多的质量含量、更多的消费含量,更少的能源消耗、更少的资源消耗、更少的污染排放、更少的生产事故。

过去4年,我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达1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8.0%,前者高于后者、也高于GDP增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连续五年缩小,由2009年的3.33:1下降到2014年的2.92:1。只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6.7%5.3%,就可以实现翻番目标。

这里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许多地方提出了十三五规划的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率目标往往低于经济增长率目标,例如某地级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左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这与中央所提出的同步增长的精神不符,因此在考虑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率预期目标,不是根据其他因素来确定,而是基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来确定经济增长率。

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提高。十二五时期,我国已经实现了从“投资驱动”向“消费-投资驱动”的重要转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了投资的贡献率。2011-2014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54.8%,高于投资贡献率7.8个百分点。2015年上半年就已经达到了60% 。因此,在“十三五”时期,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将明显提高,争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为60%或以上。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国内消费国,排在美国之后,从未来发展趋势看,中国仍然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按照麦肯锡咨询公司的定义,中上阶层是指年收入在10.6万元至22.9万元之间的家庭。据该公司估计,2012年这类家庭占全国家庭总数的12%,到2022年,这一比例将提高至54%。按中上收入人口计算,从2012年的1.84亿提高至2022年的7.61亿人,翻了两番,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5.3%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格局越来越明显,这突出表现为服务业比重持续上升,反映了中国走向中等发达经济体的特征。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提高4-5个百分点,达到55%左右;服务业就业占总就业的比重将提高4-5个百分点,达到45%以上;服务进出口贸易额将超过1万亿美元,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比重及占全球比重将逐年提高[2],从而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服务,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到中高端的转变。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的含义,是从一市两制转向一市一制,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3]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来自新型城镇化,十二五时期,全国每年新增城镇人口近2000万人,不仅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更是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也成为中国经济增长之源、中国国内需求(消费与投资需求)之源。目前,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6%左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因此,《建议》将城镇化率指标改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指标。《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143月)明确提出: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2个百分点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对此,习近平在《说明》中明确,这1亿人主要指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和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

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以往的提法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次中央《建议》明确提出,“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这就是说,农业现代化不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而且还是整个现代化的基础。在四化同步中,农业现代化是短板。为此,《建议》将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定义为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迈进创新型国家。“十三五时期科技的核心目标,是从世界第二科技阵营进入世界第一科技阵营。2014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了2.09%,到2020年争取达到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4年的54%提高至2020年的60%以上;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在2013年超过美国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国际科技论文数量从2014年的世界第2位上升至世界第1位,被引次数从2014年的第4位上升至世界第2位,进而争取上升至世界第1位。

这次全会首次提出实施两个重大战略:一是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二是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从我们分析国情国力时,提出中国具有八大国家战略性资源,如经济资源、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知识资源、政府资源、军事资源、国际资源。现在看来,随着中国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并且形成超大规模用户之后,仅花了十几年时间就产生了第九大类战略资源,即大数据资源。中国既是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也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可能大数据资源是中国最大的国家战略性资源,还是所有经济活动主体的核心战略资源。大数据可以使每个人的消费更加个性化,中国消费者每天生成着巨大数据源,中国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已经成为世界的引领者、推动者。

麦肯锡公司发表报告称,到目前为止,中国一直是一个创新海绵Innovation Sponge)国家,吸收和借鉴国外的技术、最佳实践和知识。今后中国必须要成为世界创新源泉Innovation Spring)国家。这次全会《建议》最有创新之处就是提出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在经历了七年左右的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欧美日都在大幅度削减对基础研究及重大设施的投入,对中国而言,是跻身于世界一流国际大科学、大工程、大装置、大设备行列最好的时机,我们完全可以强化国家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如持续支持旨在提高战略高技术能力的16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强化支持旨在参与世界级的重大科学工程,如世界上最大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世界上最深、宇宙线通量最小的地下暗物质实验室,正负电子对撞机等一批大科学装置等,迎头赶上,弯道超车,后起之秀,对21世纪重大科学发明、重大科学工程做出“中国贡献”。

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

“十三五”时期国家发展突出两大总目标和七个强国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见表 1)。

1 “十二五十三五国家发展目标比较

序号

“十二五”

“十三五”

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2

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

3

人才强国

基本完成国防和军队改革目标任务

4

创新型国家

支持优化开发区域率先实现碳排放峰值目标

5

人才强国

6

创新型国家

7

网络强国

8

海洋强国

9

制造强国

10

文化强国

11

贸易强国

“十三五”时期明确提出了15项国家发展战略。十二五提出了12项国家发展战略,十三五提出了15项国家发展战略,是历次规划中最多的(见表2)。其中相同的国家战略共计5项,进一步发展的国家战略有1项,新的国家发展战略有9项,包括:优进优出战略、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就业优先战略、食品安全战略、人口发展战略、国家安全战略。

2 “十二五十三五国家发展战略比较

 

序号

“十二五”

“十三五”

1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2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实施优进优出战略

3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

4

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

实施网络强国战略

5

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6

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7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8

落实节约优先战略

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9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贯彻新形势下的军事战略方针

10

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

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11

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

12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实施食品安全战略

13

完善人口发展战略

14

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

15

实施国家安全战略

总计

12

15

  “十三五”时期提出了23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明显的高于“十二五”时期,这反映了中国正在全面加速全社会的基础设施现代化,乃至世界最大规模、最具现代化的基础设施网络。

十三五时期前瞻性地提出了28项国家重大工程,明显超过十二五时期20项国家重大工程。国家在十三五时期将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人力和科学技术能力,办大事,实施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重大工程项目,使我国各方面再上一个大台阶,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进入领跑行列。

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

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大战略、大布局、大手笔,一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二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三是五大发展新理念,清晰地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五年之后,中国还会在各方面迈上一个大台阶。

今后,国务院将根据《建议》正式起草《“十三五”规划纲要》。前者更具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后者既要有宏观性,还要涉及到中观和微观方面,既要有战略性又要涉及到战役战术方面,既要有指导性又要具有可操作性。前者着眼于基本思路、基本理念,后者则要有具体政策、务实措施,用新理念统领“十三五”规划编制。

最后,我们期待明年3月召开全国第十二届人大第四次会议正式通过《“十三五”规划纲要》,开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全面决战、全面决胜、全面建成阶段。

 

(编辑  王生升)

 



*胡鞍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先后担任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

[1]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424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1031页。

[2]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8号(2015214日)。

[3] 20153月,全国有28个省份实现了农民工随迁子女流入地参加高考;到20159月,全国共有24个省份出台户籍改革方案,降低落户门槛。《光明日报》,2015113日。

此文系作者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即将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正式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对《建议》作了《说明》。《建议》有了清晰的党和国家战略意图,明确了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基本原则,创新了发展理念,成为制定和设计“十三五”规划的基本依据,及成为走向2020年的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

如何评价“十二五”时期

如何评价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适宜的评价方法就是邓小平的“台阶论”。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就提出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现实发展中,基本上是每一个五年计划中国就会上一个台阶,我将此简称为中国发展的台阶论,以此来解释中国发展奇迹的轨迹及奥秘所在。国内外已经从中国发展中看到,每一个五年计划或规划都会在各方面再上一个新台阶。

“十二五”又上新台阶(三级标题)

从国际比较看,中国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在世界的位次上升幅度越来越大,占世界总量比重提高程度越来越大。中国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在世界上位次不断上升。从经济实力看,中国从世界第十大经济体成为第一大经济体(按购买力平价法),占世界总量比重不断提高,在世界240个经济体竞争中处于上升通道,虽然中国经济增长率是25年来最低,但并没有改变这一基本趋势

这里我用台阶论来评价十二五时期中国的发展,也可以用台阶论来展望十三五时期中国的发展。

首先,在不同发展时期党中央是如何提出新目标?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20年,GDP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1]。基于这一报告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建议》,2006年设计了十一五规划目标。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即到2020年,人均GDP2000年翻两番。2010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的“十二五”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

对此,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作了评价:“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开拓创新,奋力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十二五”规划目标即将胜利实现,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又上了一个大台阶。除此之外,中国综合国力也上了一个大台阶

 

从国际视角对“十二五”进行评价

首先,经济实力再上一个大台阶,进入世界第一阵营。按汇率法计算,2010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GDP总量从2010年的6.04万亿美元,上升至2014年的10.36万亿美元,占全球GDP比重从9.2%上升至13.3%,比2010年提升4.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美元的经济体。按购买力平价法(PPP)计算,我国GDP总量从2010年的12.35万亿美元,上升至2014年的18.03万亿美元,已超过美国的GDP规模(为17.4万亿美元),中国占全球比重从14.0%上升至16.6%,比2010年提升2.6个百分点(见表1),平均每年提高0.65个百分点。我们预计,2020年,无论是汇率法,还是购买力平价法,中国的GDP占世界比重都会提高至20%左右

货物进出口总额方面,2010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取代德国成为世界第二位,达2.97万亿美元,2014年达到4.30万亿美元,已超过美国的4.03万亿美元规模,占全球比重从9.65%提高至11.34%,比2010年提高了1.69个百分点(见表1),平均每年提高0.42个百分点。实际上中国已于2013年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进出口国,恰恰就在100年前的1913年,美国取代了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进出口国。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第一大、第二大、第三大贸易伙伴,也包括美国在内。[2]

再有,我们看看外汇储备。中国已经连续九年稳居世界第一位。2011年,我国外汇储备达到2.84万亿美元,2014年达到3.84万亿美元,增长了35.0%

无论是GDP总量还是货物进出口总额,中国都已经成为世界三大超级经济体、贸易体之一,属于世界经济实力第一阵营,与美国和欧盟不相上下,并预计在“十三五时期末将超过美国和欧盟。

1  中国经济实力占世界比重(2010-2014年)

单位:%

2010

2014

2010-2014变化量

GDP(汇率法)

9.2(第二位)

13.3(第二位)

4.1

GDPPPP

14.0(第二位)

16.6(第一位)

2.6

货物出口

10.31(第一位)

12.37(第一位)

2.06

货物进口

9.00(第二位)

10.30(第二位)

1.30

货物进出口

9.65(第二位)

11.34(第一位)

1.69

注:括号内系在世界上的排位。

计算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世界贸易组织数据库。

 

第二,我国科技实力再上一个大台阶,进入世界第一阵营。我们定义的科技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科学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科技投入能力、全社会使用最新技术能力之总和。具体的量化指标包括国际科学论文发表量、本国居民发明专利申请量、研究与试验经费支出总额、互联网用户总数。研究结果表明,每五年中国都会上一个大台阶。2000年中国科技实力占世界的比重为3.85%,与美国的相对差距为7.01倍;2005年为8.37%,提高了4.52个百分点,与美国的相对差距为2.88倍;2010年为16.00%,提高了7.63个百分点,与美国的相对差距已经缩小至1.31倍;2014年达到了23.49%,提高了7.49个百分点,超过了美国,相当于美国的1.22倍。其中,互联网用户、国内居民发明专利申请数都超过了美国,分别为2.41倍和1.70倍(见表2)。

2  中美科技实力占世界比重(2000-2014年)

单位:%

2000

2005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研发投入

中国

3.29

6.63

11.65

12.67

14.28

16.07

18.01

美国

26.68

24.92

21.96

21.42

21.45

21.45

21.45

美国/中国

8.11

3.76

1.88

1.69

1.50

1.33

1.19

互联网用户数

中国

5.43

10.84

22.83

23.23

23.08

22.97

22.93

美国

29.42

19.59

11.03

9.81

10.06

9.85

9.50

美国/中国

5.41

1.81

0.48

0.42

0.44

0.43

0.41

发明专利申请数

中国

3.77

10.18

19.59

24.39

27.70

32.13

37.89

美国

21.48

22.95

24.55

23.34

23.03

22.26

22.32

美国/中国

5.70

2.25

1.25

0.96

0.83

0.69

0.59

科技论文数

中国

2.92

5.83

9.92

10.67

11.98

13.45

15.11

美国

30.43

28.78

26.14

25.27

24.81

24.36

23.92

美国/中国

10.42

4.94

2.64

2.37

2.07

1.82

1.58

总体科技实力

中国

3.85

8.37

16.00

17.74

19.26

21.16

23.49

美国

27.00

24.06

20.92

19.96

19.84

19.48

19.30

美国/中国

7.01

2.88

1.31

1.13

1.03

0.92

0.82

计算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库;OECD数据库;世界电信组织数据库。

 

需要说明的是,科技实力不等同于科技水平,不过,中国的科技水平也在迅速提高,与美国的相对差距在不断缩小。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2015科学技术与工业记分板》调查报告,2003-2012年期间,全球发表的科研论文数量每年递增约8%,美国累计增长50%,而中国增长了3倍。据统计,仅2012年一年,中国就发表了40.9万篇科研论文,在数量上仅次于美国。全球前10%的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被称为“优秀”论文,2012年中国约9%的论文进入这一行列,在比例上几乎和日本并驾齐驱,在数量上则比第三名的英国多出7000篇,位居美国之后[3]。在很大程度上这与中国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占全国研发总投入比重太低有关,仅为4-6%左右,政府需要对基础研究进行长期、稳定、高强度的投入

这表明,我国科技实力已居全球第一阵营,科技水平已居全球第二阵营,为2020年实现世界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我国国防实力也上了一个大台阶,进入世界第二阵营。根据瑞士信贷银行《全球化终结抑或更加多极的世界》研究报告(20159月)所计算的一国军力指数,包括6个常规武装力量因素(军队人数占5%,坦克占10%,武装直升机占15%,飞机占20%,航母和潜艇各占25%)的数量和核武器。中国军事指数居世界第三位,排在美国和俄罗斯之后。尤其是,这次“9·3大阅兵”充分显示了我国国防实力,也引发了全球的关注。为此201595日至11日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对中国各类导弹射程和数量作了专题报道和专业化分析(见图1)。

1 中国各类导弹射程和数量

资料来源:The EconomistSeptember 5th-11th 2015

 

过去十几年,特别是十二五时期,中国国防实力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在中央《建议》首次提到“国防实力上台阶

第四,我国国际影响力再上一个大台阶,扮演世界大国的角色。在“十二五”时期,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已经进入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心,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大的发动机,在国际上的软实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和条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为我国全面对外开放、参与世界治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013年,习近平出访了14国次,7位常委合计出访32个国家;2014年,习近平共出访7次,出访18个国家,足迹遍及五大洲,7位常委合计出访46个国家。截至2015930日,习近平共出访5个国家;7位常委合计出访20个国家。2013年,习近平先后参加国际会议4次,十八届中央政治局7位常委共参加国际和地区间会议10次;2014年,习近平又先后参加国际会议4次,7位常委共参加国际和地区间会议12次;2015年,习近平参加国际和地区间会议5次,7位常委合计参加国际和地区间会议12次,提出诸多“中国倡议,如中国所倡导的“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丝路基金,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增加对最不发达国家投资,免除对有关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截至2015年底到期未还的政府间无息贷款债务,设立国际发展知识中心等。习近平同志积极倡导“共赢主义”,主动构造新型大国关系、新型国际关系,主动全面参与全球治理,积极承担大国责任,提供全球性公共产品,充分发挥大国领导作用。

我们已经迈入了“中国的十年”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将迅速扩展全球影响力,成为各国都不可能忽视的一支力量。中国在各种跨国机构中将发挥重要作用,而地缘政治环境也将对中国有利[4]

可以认为,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世界和平发展的中坚力量,发挥巨大的正能量,产生多种正外部性

第五,我国综合国力又上一个大台阶,已进入世界综合国力第一阵营。在此,我将综合国力定义为“一个国家通过有目的之行动追求其战略目标的综合能力,国家战略资源是其核心组成因素和物质基础本文从1990年至2014年间中国和美国八大类国家战略资源以及综合国力占世界比重计算。结果表明,中国综合国力占世界总量比重不断提高,从2010年的14.10%提高至17.13%,提高了3.0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0.76个百分点。与美国的相对差距从1.17倍缩小至0.89倍(见表3)。我们预计,到2020年,中国综合国力更加明显,占世界比重将超过20%

3  中美综合国力占世界比重(1990-2014年)

单位:%

综合国力

1990

2000

2005

2010

2014

中国

5.64

8.09

10.50

14.10

17.13

美国

22.71

20.92

19.30

16.45

15.25

美国/中国(倍)

4.03

2.59

1.84

1.17

0.89

计算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世界贸易组织数据库,联合国人口数据库,世界知识产权数据库,郑云峰协助。

 

目前中国已经提前实现了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富民(小康社会)强国(综合国力)目标。党的十六大报告公开提出的强国目标是:到2020GDP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5]2016年,中国将提前实现GDP翻两番的目标。超过我在1998年提出的综合国力目标,即中国在未来20年与美国的相对差距由3倍缩小为2倍以内,成为在强大综合国力基础上具有主导能力的世界强国。[6]

当时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还提出了2020年的三个量化指标:一是富民目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2%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以上,大体相当于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二是城镇化目标,城镇化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到2020年城镇化率超过50%;三是基本实现工业化目标,农业从业人员比重到2020年降到30%左右。[7]

2014年,中国已经提前实现这三大指标:按汇率法,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GNI)已经达到了7380美元,在世界上排位从2010年的120位上升至96位,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1.2-1.3万美元;按PPP法,我国人均GDP已达到13217美元,(见表4)预计2020年将超过2万美元;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54.8%;农业从业比重已降至29.5%

4  中国人均GDP及居世界位次(2000-2014年)

2000

2005

2010

2014

2010-2014年均增长率(%

人均GNI

(汇率法,现价美元)

930

141/207

1750

128/208

4300

120/215

7380

96/214

14.5

人均GDP

汇率法,2005年美元)

1128

1740

2891

3866

7.5

人均GDP

PPP,现价美元)

2915

5053

9239

13217

9.4

人均GDP

PPP2011年美元)

3678

5675

9430

12609

7.5

注:人均GNI是指人均国民总收入,括号内为参加排序的国家和地区数。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科技、国防以及综合国力方面的比重上,每隔五年(即五年计划或规划)就会登上一个台阶,在从世界大国走向世界强国的进程将逐渐加快当然,这一进程也与美国十多年来至少犯了三大错误(发动了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制造并出口了国际金融危机)、走向相对衰落有关,这也验证了在全球化激烈竞争的国际背景下“不进则退的简单真理[8]

十三五时期的定位:决胜阶段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大目标,即第一个百年目标,是2002年由党的十六大报告首先提出的。当时,这一目标到底能不能实现?如何实现?人们还不能确定。为此党中央进行过三次重大部署和总体设计,除了党的十六大外,还有2007年党的十七大、2012年党的十八大,并实施了三个五年规划;而每一个五年规划都上了一个大台阶,具有承前启后的积累作用,“十三五”规划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规划。

 

“十三五”时期如何定位

中国各个五年规划时期是如何定位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十一五时期的定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后十年顺利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十二五时期的定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首次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关键词,因此一年之后就成为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主题词:“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那么,“十三五”时期的定位是什么呢?与十一五时期、十二五时期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首先,十三五时期站在更高的发展起点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并提出更高的发展目标2002年党中央在提出这一目标时,十分务实,也留有余地,是希望从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使尚未脱贫的人解决温饱问题,并逐步过上小康水平,把“总体上”三个字拿掉。当时的小康标准就是人均GDP 3000美元,2014年中国人均GDP已达到7000多美元(汇率法现价美元),已经属于上中等收入水平,保守估计,到2020年,中国人均GDP至少要在1.2-1.3万美元之间,接近或进入高收入阶段,超过原定的目标值。

其次,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的最后五年,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收官规划。习近平在《说明》中特别提到“补短板论”,即必须紧紧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发力。他特别提出,中国还有几千万人口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因此中央将这一时期界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决胜阶段的“三大战役”

我们将“决胜阶段”界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决战期”、“全面决胜期”、“全面建成期”。所谓“全面决战期”,就如毛泽东在1948年所酝酿和策划的三大战役(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解放了大半个中国一样,在渡江战役之后很快就解放另一半中国,建立了新中国。同样,在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就需要发动三大战役、决胜三大战役

第一大战役是向极端贫困宣战2020年消除国家贫困线人口。

第二大战役是向污染宣战,让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与经济增长、城市化进程彻底脱钩。十三五时期已经确定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的三大行动计划。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工业生产国之一,也是世界城市人口最多的国家,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家,又是有机污水排放最多的国家,还是土壤污染面积最大国家,这些都将直接危害广大人民的身心健康,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约束条件和突出的短板。实行这三个行动计划,就是从根本上遏制并扭转长期以来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建议》首次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绿色发展目标,将提高环境质量作为重中之重,将保护全体人民身心健康作为发展的最终目的,进而中国为解决亚洲地区乃至全球环境问题做出重大贡献,如同《建议》所言“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新的贡献。”

第三大战役是创新战役,为中国长期中高速增长提供强大动力。以上两个战役都是做减法,而这个战役就是要大作加法和乘法,特别是要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即要加大引进创新,对外开放获取全球的最新技术、最适用的技术,进行引进消化创新、集成创新、系统创新,还要强化自主创新。

 

后小康时代体现中国道路

中央将“十三五”时期的另一个定位就是:“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如何理解这一定位?有同志提出,可以称之为“后小康时代”,我赞同这一意见。

“后小康时代是一个什么时代?肯定是富裕时代,因为小康是界于贫穷与富裕之间的必经阶段。小康水平小康社会可以称之为中国共产党伟大创新,又是领导全国人民的伟大实践,在发展中国家中走出了独特的“中国道路,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从基本国情来看,中国不仅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更是世界上绝对贫困人口最多的国家。因此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过程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从绝对贫困阶段到温饱阶段,再到小康水平阶段,目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今后是富裕阶段、共同富裕阶段。与此相应的,从发展水平阶段看,先是极低收入阶段、再是低收入阶段、然后是下中等收入阶段,目前是上中等收入阶段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十三五时期则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接近或达到高收入阶段,进而在“十四五”、“十五五”时期迈向共同富裕的高收入阶段

正是基于中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阶段性的认识和分析,可以认为,2020年的中国就是共同富裕时代(简称为共富时代。当然,不止是到2030年,可能还要延长到2040年、2050年,也就是第二个百年目标,不仅如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且实现共同富裕的“大同世界”。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就是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目标,诚如习近平在《说明》中所要求的,即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倒推,厘清到时间节点必须完成的任务,又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顺推,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和办法。

                                         (编辑 杨利红)

 



¨ 此文系作者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510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的解读和体会。初稿写于2015114日,1123日定稿。

* 胡鞍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先后担任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

[1]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2002118日。

[2] 2015年美国1-9月对华贸易额达到4416亿美元,超过美国和加拿大的贸易额(4381亿美元)。彭博社,2015114日电。

[3] 韩冰:《中国科研的进步与差距》,《经济参考报》,20151030日。

[4]美国欧亚集团总裁伊思·布雷默:《中国的十年》,美国《时代》周刊,2015831日。

[5]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2002118日。

[6] 胡鞍钢:《构建中国大战略:“富民强国”的宏大目标》,《国情报告》2002年专刊,20021112日。

[7] 曾培炎:《新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79-8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8]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118日)。

内容提要:《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坚持了国有资产统一监管的原则。政企要分开,出资人职能一定要到位,...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文件。指导意见坚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提出的一些重要的改革措施和原则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比如分类改革、董事会建设、混合所有制改革要因企施策不搞“拉郎配”、国有企业的外部监督系统需要整合等等。如果理解正确、操作得当,指导意见所提供的改革空间会非常之大。

前一段时间,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争论很大,国有企业的压力也很大。这个文件是多个部门观点和意见的汇总和集成,下一步国有企业的改革,多部门的协调很重要。

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历了30年,过程非常艰难,效果也很明显。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最核心的一个环节。改革初期,面对近200万家国有和集体企业,职工1.1亿人(国有企业近8000万人、集体企业3000多万人)。这样庞大的体系,这么多企业和职工,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体系,难度非常大。如果改革推进不利,将会产生非常大的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

改革初期,国有企业曾经是经济发展的包袱和社会稳定的隐患,经过这些年的改革和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总体上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积极因素。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回顾

三年改革脱困

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从1984年启动。1997年底,朱镕基总理提出国有企业三年“改革、脱困”两大目标。国有经济摊子很大,但经营状态很差。1998年全国国有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只有213.7亿元,其中国有中小企业是净亏损,集体企业也是净亏损。大量的亏损企业发不出工资和退休金,群体性事件此起彼伏。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进行改革攻坚。改革脱困主要在三个方面:

第一,通过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实现国有经济布局结构的调整。通过多种形式,对企业放开搞活、抓大放小,中小企业从国有经济中逐渐退出。中小型国有企业大多缺乏竞争力,因此世界各国的中小企业都是私人经营,这将使经营者对企业的关切程度更高,但国有经济是层层委托代理关系,到达中小企业层面,关切度已经衰减得很厉害,无法同私人经营的中小企业竞争。

在地方政府推动下,这项改革的力度很大,产权制度改革加身份置换,产权制度改革的一种方式是改成由企业内部人员持股(职工持股、经营者持股)的企业;还有一种是企业资产出售和引入外部投资人。身份置换也叫买断工龄,是对职工的补偿。这项改革涉及十几万家国有企业和上百万家集体企业,涉及职工约4000万人。当时这项改革根本性地改变了国有经济的布局结构,从面状布局改为块状布局,使国有经济的战线大大收缩。

第二,通过国有困难企业关闭破产,进行大规模的结构调整。中国的国有企业大部分建于计划经济时期,一些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难以生存。因此在体制转变过程中,必然要进行一轮大规模的结构调整。

当时国有企业关闭破产是按计划进行的,每年由上级部门编制计划,各省市按照计划操作破产。因为银行每年能提取的呆坏账准备金有限,财政每年能拿出的职工安置费有限,社会的承受能力也有限。当时青海省不按计划操作,准备将计划经济时期建的企业全部破产完毕,着力发展本地有资源优势的畜产品加工和盐化工等。为此,金融机构宣布青海是金融高风险区,国务院要国家经贸委牵头调查。在调查中了解到,青海当年的经济布局是将沿海地区翻版,企业大部分是从上海内迁的,产业结构以纺织和机械为主。但纺织厂到青海,既没有原料也没有市场,青海不产棉花,企业所需原料要从外省运进,再将成品运出,生产销售成本太高,改革全部沦为困难企业。

青海的问题是布局结构问题。还有一种情况是企业生产结构问题,反映最突出的是机械工业,每个企业都是生产单一产品的专业厂,产品结构难于调整,难以适应市场变化。

国有企业的结构调整是十分困难的事情。长期以来国企“只能生、不能死”,困难企业靠银行贷款和财政补贴维持。1990年代中后期,困难企业越积越多,造成大量银行坏账,国家不可能长期承担这些坏账和损失。国有企业三年改革脱困目标,就是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放在困难企业关闭破产工作上。1994年开始试点,1998年全国推开,2008年结束,共有5000户国有大中型困难企业破产,涉及职工近1000万人。这实际是为转向市场经济付出的代价。

当时国家财政困难,给予破产企业职工的经济补偿金水平有限,几乎是“破一户闹一户”,政府为做了大量疏解工作。它的意义十分重大。困难企业关闭破产后,留下的是经营状态较好的国有大企业,国有经济的布局结构得到优化,优胜劣汰机制得以发挥作用。

第三,通过再就业中心建设,解决下岗职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企业破产和改制都造成大量职工下岗,需要构建好的社会“安全网”。但当时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1998年上半年,国家面临严峻的社会稳定考验。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一个重大决策,建设再就业中心。职工下岗后由再就业中心托管,它有四项职能:给下岗职工发放基本生活费、缴纳基本保险、进行再就业培训、介绍工作(一般介绍三次)。这项工作为支持改革和结构调整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年改革脱困工作的针对性非常强,主体就是上面说的“两刀”加一个保障。还有一些其他政策,如债转股、减员增效、技改贴息等等,都是针对特定企业的。切掉了两个大的亏损源,显著改善了国有经济状况和效益。2000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恢复到2344亿元,完成了三年改革脱困的目标。2002年同口径国企利润达到3000多亿元;2004年又上升到5000多亿元。

这组改革确实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最关键的一个时期,改变了国有经济的布局结构,为后面的改革打下了基础。这组改革的社会风险非常大。朱镕基总理敢于在自己的任期内把矛盾挑开,敢于承担责任和风险。

以国有大企业改革为重点

当时,国有大企业的体制状态有两个特点:第一,政府的管理非常直接,因为大企业离政府很近。有行政性的行业主管部门,比如冶金工业部负责全国钢铁行业的同时,直管宝钢、鞍钢、武钢和攀钢四大企业,管得非常具体。第二,管理多头,管人、管事、管资产是分开的,而且任何一个方向往往都不是一个部门在管理。这样就造成两个结果:一是两层责任都说不清楚,企业的经营责任说不清,因为企业的大事都是政府定的;政府的管理责任说不清楚,如果企业搞不好,分不清哪个机构应该承担责任。二是多头齐管的要求让企业无所适从。

中国重汽原来是中央企业,有10万职工,厂址在山东、重庆和陕西三地。重汽班子的一把手由中组部任命、二把手由人事部任命、三到七把手由机械工业部任命,班子中还有一个成员由地方任命。管事也是多头的,基本建设归计委、技术改造归经贸委、机械工业部作为主管部门管的更多一些。资产由财政部管,工资福利由劳动部管,改革由计委、经贸委和体改委共同管理。一个企业就涉及这么多部门。企业经营好的时候大家都去管,企业困难时谁都不管。而且企业出现问题时,根本找不到责任者。

1995年我们去重汽调研。当时企业班子反映,重汽表面看情况很好,但存在重大的生存危机,他们的产品单一,不能养活10万职工。当时国内重型汽车市场有限,重汽年产量才4000多台,生产任务不饱满,希望国家允许重汽生产轻型汽车。这一建议向计委管行业的部门和机械工业部反映,两部门都不同意,因为当时体制下,各个企业有分工关系,重汽不能抢一汽和二汽的饭吃。

1999年,重汽维持不下去了,资金链断裂、企业停产、职工上街。重汽是中央企业,这么多管理部门,但没有哪个部门对此事做出反应。后来是山东省向国务院紧急报告,国务院要国家经贸委出面负责。经过反复协商、调研、论证,和有关部门艰苦谈判,最后拿出一个“局部破产、三地下放”方案:重汽一批高负债的子公司带着债务破产,把全集团的债务减到能够生存的水平;余下的企业下放,形成了现在山东、陕西和重庆三个重汽公司。经过反复测算,这个方案的总成本是54亿元,其中中央承担42亿,三省共承担12亿。在当时的管理体制下,出现问题是找不到具体的责任者的。

这是当时国有大企业典型的体制,体现出的问题是政府和企业搅在一起,责任说不清楚。不解决这个问题,国有大企业是做不好的。

2003年,党的十六大决定启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目的就是为了改变这种状态,使国有资产有人管理、有人负责。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这一对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描述,可以概括为“三结合、三统一”。改革的结果是,成立国务院国资委以及各级国资委,这是政府权力重新配置的过程,也是政企分开的过程。

对国有企业而言,政企关系是双层次的,政企不分不行、完全分开也不行,因为政府和国有企业之间有出资人关系。前些年改革曾出现一批“无上级企业”,最后的结果都不好,企业完全被内部人控制。政企要分开,但出资人职能一定要到位。

此前,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管理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不该管、应该放给企业的,比如对企业内部事务的管理和对企业投资项目的审批。另一种是不能放的。经营者的选择权不能放,企业经营者不能自己选自己;对经营者的薪酬决定权不能放;对国有企业的监督权不能放;本级资产的管理和处置权不能放,因为这层次资产属于上一级出资人。这几项都是属于出资人职能。

国资管理体制改革和行业管理部门撤销,使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的配置有了非常大的变化。行业管理部门撤销是当年政企分开的重要步骤。出资人职能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前后发生了下述变化:

经营者选择权:原先由中组部和中央企业工委管理,后来变为由中组部和国资委管理,中组部负责54户重要企业的一把手,余下的由国资委管理。

考核权:原先没有对国有企业的考核机制,国资委成立后建立了业绩考核制度,并由国资委执行。

薪酬决定权:原先企业负责人的薪酬决定权在劳动部,改革后放在国资委。

监督权:原先监督权在中纪委和审计部门,国资委成立后设立了纪委和监事会,第一线的监督权放到了国资委。

企业本级资产的管理和处置权:原先在财政部,后改为国资委。

通过这次改革,除中管干部的任命和重大项目审批之外,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相对集中。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它在体制方面的效应是:第一,政府层面的管理责任清晰了。现在中央国有企业搞不好,国务院国资委要负责。省或市的国资委也要分别为所属国有企业的绩效负责。责任到位是做好工作的第一步。第二,企业的外部关系简单化了,不再是多方面的声音或要求。2003年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重大的进步。

国资委成立之后,着手建立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制度和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约束制度。这是一系列重要的基础性制度建设,以前没有人做过。这包括:(1)清产核资,摸清家底。(2)明确主业,制定发展战略,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3)明确年度和任期应该实现的经营目标、建立业绩考核制度。(4)建立年薪制,根据考核结果确定经营层的薪酬。(5)职工收入总水平和工资总额管理。(6)国有产权转让的管理,进场、挂牌、竞价全部阳光操作。(7)加强外部监督,保证财务的真实性和运作的透明度,包括外部审计和外部监事会。(8)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集中资金帮助困难企业卸包袱,支持战略产业发展。

这是一整套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制度和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约束制度。对如何完善国有企业的管理,是非常有价值的探索。

同时,国资委还大力推进央企的改革和结构调整,很多措施有重大意义。比如:(1)改制上市,中央企业67%的净资产已经进入上市公司,市场和投资者的约束使企业的运作更加规范。(2)董事会建设,探索解决一把手负责制下决策机制问题的具体办法。(3)内部改革、转换机制,解决国有企业沿袭多年的“大锅饭”、“铁交椅”问题。(4)推动企业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大集团,原先中央企业200家,通过这些年的重组、加强功能建设,重组到110多家。(5)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依据859号文件和250号文件,精干主业,让辅业通过改制退出去。(6)分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在已经解决企业办学校、公检法机构的基础上,现在正在推进“三供一业”的分离移交。(7)推动各个层面企业领导人员的公开招聘和竞争上岗。其中每一项工作都付出了很大的工作量,倾注了各级干部的心血。

这些措施加总起来,对国有企业来说是非常大的促进。原先国有企业干好干坏一个样,而在新的管理制度下,如果你把企业做得很好,对你的评价肯定会高,你的薪酬肯定会涨,反之你的薪酬肯定会降。同时,各项改革和结构调整措施,使国有企业在市场化的方向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

国资委从无到有,建立起一套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企业负责人激励和约束制度,把国有企业的外部环境进行重新塑造并优化。它的效应非常明显,国资委成立后的十几年,中国的国有企业,不论中央企业还是地方企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以中央企业为例,从2002年到2012年的十年,中央企业营业收入从3.36万亿增加到22.5万亿,平均每年增长20.9%;实现净利润从1622亿增加到9247亿,平均每年增长19%;上缴税金从2927亿增加到1.9万亿,平均每年增长20.6%。各地国有企业的情况也基本如此。2002年中央企业上缴的税金占全国税收总额的16.7%,到2012年上升到18.9%,对国家的经济贡献越来越大。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发展最好的一个时期。

对国有企业改革的争论

前一阶段社会上对国有企业改革的争论非常激烈。争论中,一些意见的出发点是西方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典型的说法是,国有企业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罪过”。现在又后退一步,认为国有企业在竞争性领域的存在是一种“罪过”,因为在重要公益领域,国有企业的作用是难以替代的。这种观点有两个问题:

第一,国有企业在竞争性领域的存在,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既成事实。说国企存在是“罪过”是没有道理的。改革初期的200万家国有和集体企业,绝大部分处于竞争性领域,这些企业历史上有过很大贡献,这么多企业的改革在客观上只能一部分一部分地改,有一些要退出,有一些要通过改革和调整使之逐步适应市场经济。

第二,认为只要国有企业存在就不可能有公平竞争,也是没有道理的。创造平等竞争、优胜劣汰的条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之一。我国在推动国企改革的同时,也在推动财政和金融体制改革。1998年起,财政就已停止给国有企业经营性亏损补贴,当年的金融体制改革建立了商业银行体制,不再给困难的国有企业贷款了。否则为什么进行5000户大中型困难企业的破产?有人说银行的钱都贷给了国有企业,民营中小企业贷不到款。这并非是出于体制歧视。实际上,中小企业贷款难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因为它没有足够的资产做抵押,也没有那么好的资信。这不是所有制的问题。现在平等竞争、优胜劣汰的机制已经形成,国有企业做不好也同样要面对破产或重组。这是经过巨大的痛苦才得到的体制进步。

在有关争论中需要重视一些新问题。由于国资委的成立涉及多个部门职权的调整,而且近些年国资委自身也出现行政化的倾向,对中央企业管得过细、过严,导致中央企业对国务院国资委有越来越多的意见。新的争论主要在国资管理体制。

几个重大问题的解读

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的表述是“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制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我们理解,“管资本+授权”,应该是在党的十六大“三结合、三统一”精神基础上的进一步完善,不是否定以前的基础。如果推倒重来,政府只管资本,不再需要一个出资人代表机构,实际上无法实施。如果没有出资人机构,企业经营者的选择、对企业的考核和监督、企业经营者的薪酬、本级资产的处置和管理等等职能,就只能再分别由组织、财政、人事、中纪委和审计署等部门行使,国企将重新回到多头管理、无人负责的状态。下面就文件的内容解读几个重大问题。

    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问题

《指导意见》在强调管资本的同时,坚持了国有资产统一监管的原则,而且作为主要的改革目标之一。这说明国资委自身的改革非常重要。该管的要管到位、不该管的一定要下放,成为一个合格的出资人机构。我们要把体制的合理性和具体机构或人员的素质分开,国有资产统一监管责任是清楚的、体制是合理的。如果出资人机构履职不好,可以要求其自我改革,甚至调整人员。而合理的体制不宜轻易放弃。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运营公司其实早就存在。很多大集团企业的功能就包含了投资和资本运营功能。把优势大企业直接作为中间层,是比较稳妥的选择。如果在它上面再加一层,不确定因素会很多:公司规模太大,不仅不好管理,而且对市场竞争的影响会很大。前几年已经有试点,通过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用市场化方法处置一些小企业和困难企业,比国资委直接处置要好得多。

实现管资本为主,首先需要把国有企业的各种实际问题全部解决,整体上市,才具备管资本的条件。如上所述,前些年政府花了很大的精力解决国有企业存在的各种问题,都是在为管资本创造条件。广大国有工商企业虽然相当多的问题已经解决,但今后改革的难度仍不能小看。在目前情况下,出资人机构只管资本是不够的,需要做好多方面工作,包括管好资本、推动改革、调整结构、维护稳定。

    关于分类改革和监管问题

《指导意见》提出,将国有企业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通过界定功能、划分类别,实行分类改革、分类发展、分类监管、分类定责、分类考核,提高改革的针对性、监管的有效性、考核评价的科学性。这是文件的一个亮点。

商业类的国有企业,经营目标是实现利润和保值增值,改革的方向是整体上市,国有资本可进可退。还有一种商业类国有企业是承担国家战略任务的,对这类企业要双线考核,一条线考核经营效益,一条线考核国家任务的完成情况。

公益类的国有企业是为保障民生、服务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及服务的,是必保的领域,经营目标主要不是为盈利。对这类企业要进行符合其功能的考核,考核服务质量、成本控制、社会评价等;同时政府要给予合理的政策支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使企业有一个永续经营的环境和条件。在这方面,地方政府要进行很多探索。每家公益类国有企业的考核内容和要求都不会一样,很可能是“一企一策”,一企一套考核、监督、评价指标。

    关于混合所有制

《指导意见》对混合所有制的论述是谨慎和实际的。股权多元化已有二十年的改革实践了。“一混就灵”是不现实的,不可能点石成金。具体工作要从实际出发,不搞运动、不搞行政干预。混合所有制涉及多个经济主体,大家能不能走到一起、能不能共事,是市场行为,一定要把行政手段从推进混合所有制的工作中排除出去。前一阶段有些地方已经出现这样的倾向,需要注意。

发达国家的小企业一般是独资的,大企业大都是混合所有制,主要形态是上市的公众公司。我们设想一个大股东带着一个或者几个小股东,这样的企业形态并不多见,但可以探索。

有人简单地认为,一搞混合所有制就是利益共同体,就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实际情况没有这么简单。前些年我们曾想让一些有产品、有市场的企业在改革中保留30-40%的国有股份,承诺不参与经营。我们组织调研了不少企业,答案基本一致:只要企业中有国有股,有关部门就可以插手管企业的事,投资人就不会接盘。这是非经济因素。尤其在地方,想把投资环境搞好,就要让非经济因素尽可能地减少。这次文件中讲到优先股的概念,实践中也会碰到类似问题,但还是值得在准备退出的企业中探索使用。

《指导意见》提出,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要试点先行。从前一阶段的改革实践看,员工普遍、平均持股的效果不好,容易变成新的“大锅饭”,企业分红压力会很大,对调动员工积极性没有特别明显的作用。管理层和业务骨干持股是好事情,但要事先设计好退出机制,在企业相关岗位工作时持股分红,退出企业时要以事先约定的价格赎回股份,以保证激励对象都在企业内部,而且都在关键岗位上。

关于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问题

《指导意见》提出,要董事会内解决一把手说了算的问题,明确董事会外部董事应当占多数。这是前一段中央企业董事会试点最重要的结论。

对一把手个人的依赖过大,这是中国各类企业的通病。国资委通过董事会试点,希望解决一把手负责制下的企业决策机制问题。一把手负责制下的企业决策是内部团队决策,形式可以是总经理办公会、党政联席会议等等,参加决策的人并不少,有关部门也一再要求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不能一个人说了算。但这里有两个问题无法解决。一是上下级关系,一把手想做的事,副职即使有不同意见也很难提出反对意见。二是分工关系,A领导分管的工作,B领导不好发表意见。这样在做决策的时候,除了一把手可以畅所欲言外,其他人都会感到不提意见为好。大家都等着一把手拍板,内部团队决策很自然地转成一把手的个人决策,而个人决策的风险就很大了。中央企业这些年出现的重大决策失误,基本都是这种制度背景。

前几年的董事会试点,办法是改变董事会的结构。国资委聘请外部董事进入企业董事会,而且要占多数。选聘的外部董事大都是中央企业刚退休的老同志,他们经营管理过企业,有商业直觉。一些上市公司曾经请学者做独立董事,但效果不明显,因为做学问和经营企业是两回事。二是选聘的外部董事年纪比在岗的企业负责人至少大五岁,讲话没有心理障碍。三是他们和所进入的企业没有利益和人际关系,是国资委派去的,而且刚从一线退休,有足够的时间履职。

董事会没有外部董事时开会很好开,而试点企业的董事会就不好开。外部董事会认真负责地谈意见,对上会的重大事项,尤其是包含的风险,进行评估和质询。如果多数人能说真话,出现重大决策失误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几乎每一个试点企业董事会都有重大决策被否决、缓议或修改的情况,这是内部团队决策做不到的。这样的试点,对中国企业探索长期稳定发展的制度基础有重大意义。

    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问题

企业党组织要发挥几方面作用:一是抓党的建设、带好队伍,二是参与重大决策,三是党管干部,四是反腐工作。总之要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在前一阶段中央企业的改革实践中,已经进行了非常具体的探索。事实证明,加强党的领导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是可以无缝衔接、互相促进的,关键是设计好具体的操作程序。

关于党组织参与重大决策。党委书记是董事会的当然成员,具有法定地位。董事会在决策前,如果党委认为是重大决策,可以先行研究意见,由党委书记带到董事会上。由于中央企业董事会外部董事占多数,董事会的决定与党委意见如果不一致,党委书记要把董事会的决议在党委会上说明,如果党委认为董事会的意见是错误的,可以向上级党委报告,由上级党委出面裁决。这是一套完整的程序。到目前为止,试点企业集团还没有这种情况出现,说明董事会的决策是认真负责的,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不会出现大的偏差。

关于党管干部。国有企业中各级领导干部的任用必须有政治要求。企业党组织管干部是政治标准的把关,而“怎么用”、“在什么岗位上用”,是董事会或经理层选人用人权的范畴。实践中有不同的办法。前置的方式是党委考察通过后备干部提名,供董事会或经理层参考选用;后置的方式是由党委对提名人做政治审查。

关于企业反腐。这是企业纪检部门的主要职能。企业反腐一定要和管理制度的建设相结合。比如采购环节最容易出现腐败,采取集中采购、竞价采购、网上采购等方式,加上信息化手段的相互制衡,可以很好地预防,人盯人是靠不住的。在设立内部管理监督制度方面,我们要虚心向跨国公司学习。企业的反腐工作如果和制度建设结合,对中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将是一个非常大的促进。其次,企业纪检工作要和内部审计结合,使企业的纪检工作专业化,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效果。

    关于国有企业外部监督系统的整合问题

现在国有企业外部监督系统是多重的,有外部监事会、审计、纪检和巡视工作等等监督工作。而各个外部监督系统互不协调,信息不共享,并且缺乏监督工作真正的责任主体。各种重复检查,使企业苦不堪言、疲于应付。《指导意见》提出要整合外部监督资源、建立监督工作的会商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对国有企业必须有来自外部的监督,而且要有足够的权威性,这样才有效力。外部监事会应该成为国有企业外部监督的主体,并要承担责任。审计和纪检部门的工作面要宽的多,并非专门针对国有企业,可以进行二线抽查,作为一线监督工作的补充。监督应该有频次和时间的限制,避免增加企业的负担。

监督工作的目的是要公正、客观地评价企业的工作,而不是把企业整倒,有罪推定的思维方式是不能用的。具体的工作方法要结合企业的特点,比如让群众给领导打分、测评,实际上不利于企业内部的严格管理,长此以往谁也不愿得罪人。既要监督到位、又不能对被监督者造成伤害。这需要在实践中探索一套成熟的、制度化的办法。

 

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正如《指导意见》指出的,国有企业总体上已经与市场经济融合。这次《指导意见》提出了分类改革等一系列重要的改革内容,我们对下一步国有企业改革的前景就可以看的更加清楚了。

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经济功能,一是为保障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本条件提供公共产品及服务,这主要是通过承担保障责任、或是公益性的国有企业来实现的。二是在规模经济要求高的大企业层面提升国家的竞争力,这是通过商业性的国有大企业,在平等竞争、优胜劣汰的基础上实现的。我们很多国有大企业是行业的排头兵,在行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它们和民营企业一样都是中国的国际竞争力的基础。

关于国有企业和市场经济融合的方式。对于商业类的国有企业,就是通过资本市场改制上市,成为市场经济中规范的公众公司。对于承担公共服务责任的公益类国有企业,通过改革加监管的方式,成为市场经济中受到专门法律约束和社会监管的特殊企业。这两类企业都可以和市场经济实现最终的融合,而且我们距离这样的改革前景已经不是很遥远了。

(编辑 碣石)


【以下是摘句】(供选择)

对国有企业而言,政企关系是双层次的,政企不分不行、完全分开也不行,因为政府和国有企业之间有出资人关系。政企要分开,但出资人职能一定要到位。

 

《指导意见》坚持了国有资产统一监管的原则,作为主要的改革目标之一。国资委的自身改革非常重要,该管的要管到位、不该管的一定要下放,成为一个合格的出资人机构。

 

员工普遍、平均持股的效果不好,对调动员工积极性没有特别明显的作用。管理层和业务骨干持股,要事先设计好退出机制,在企业相关岗位工作时持股分红,退出企业时要以事先约定的价格赎回股份,以保证激励对象都在企业内部,而且都在关键岗位上。

 

要董事会内解决一把手说了算的问题,明确外部董事应当占多数。这是央企董事会试点最重要的结论。外部董事经验丰富,而且和企业没有利益和人际关系,会认真负责地谈意见。如果多数人能说真话,出现重大决策失误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企业反腐一定要和管理制度的建设相结合。比如采购环节最容易出现腐败,采取集中采购、竞价采购、网上采购等方式加上信息化手段的相互制衡可以很好地预防,人盯人是靠不住的。

 

监督工作的目的是要公正、客观地评价企业的工作,不是要把企业整倒,让群众给领导打分测评,不利于企业严格管理。既要监督到位、又不能对被监督者造成伤害,需要在实践中探索一套成熟的、制度化的办法。

 

 

 

 

 

 



[1] 邵宁,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副主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关于国有企业深化改革问题,一直受到国内外舆论的高度关注。改革开放36年以来,我们基本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

孔丹*:国企是锚,是压舱石

《指导意见》是我们期盼已久的一个重要文件,是中央的战略部署。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的宗旨就是配合和策应中央的战略部署。关于国企改革的研讨,无论理论还是实践,应该是今后一个时期内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也是中信基金会致力于推动的系列活动。同时,基金会与国资委研究中心也有一个着眼长远的战略合作,我们应该责无旁贷地做一些事情。基金会不是我的个人行为,是中信集团党委委托我做的事情,我们的责任很大。基金会也是国有企业承担政治责任的尝试,还要应对很多困难、很多挑战,但我们要坚定地走下去。

这个文件第一个特点是是全面,把国企涉及的所有问题都进行了论述和部署。第二个特点是是意义深远,它的近期目标是2020年,还有更长远的目标。第三是空间大。我认为《指导意见》在理论上探讨的空间很大,在实践上进一步探索的空间也很大。如果把它具像到各个企业,“因企施策”,按照总的精神去做,我相信国有企业会迎来一个灿烂的时代。

长时间以来,我们还没有对国有企业的作用做这样明确的界定:它是我们党执政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在我看来,国有企业是锚,是压舱石,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国企改革的任务任重道远,我们会继续努力!

 

周渝波*:深刻领会国企改革的方向、逻辑和举措

这次国企改革的指导意见是按照1+N的形式出台的。N的文件包括发展混合所有制、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完善体制、加强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等,其中有的已经出台,有的马上要出台。如何领会这些举措,可能要把1N的文件放到一起学习才能把握好。我想从改革的方向、逻辑和举措三个方面谈谈体会。

第一个方面就是国企改革的方向。总书记反复强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沿着符合国情的道路去改。指出了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其中有两点至为关键。第一点就是不管怎么改,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决定了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国有企业改革不是私有化,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必须坚持贯彻好总书记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要求,即有利于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另一点是要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在《指导意见》出台之前,中央就印发了《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国有企业改革正处于攻坚期和深水期,党的领导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同时,国有企业改革也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前不久克强总理在座谈会上指出,国有企业首先是企业,要使企业成为真正独立的市场主体。按照这个要求,《指导意见》做了一些具体规定,在贯彻的时候要进一步细化,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推进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

第二个方面是国企改革的逻辑。《指导意见》系统总结了三十多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将继承国企改革成果和深化体制机制制度创新结合起来。国有企业改革不能割断历史,也不能在历史的桎梏中固步自封,必须在继承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持续创新,在保持改革延续性的过程中深化。《指导意见》继续确认了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出资关系,明确国资监管机构要依法履行好出资人职责的定位,强调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国有企业围绕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等。在此基础上,《指导意见》又进行了大量体制机制制度方面的创新,比如要求国资监管机构以管资本为主加快职能转变,进一步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分类分层管理,改革企业薪酬分配制度等。

第三个方面是国企改革的举措。《指导意见》既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又坚持积极稳妥的原则,注重顶层设计和审慎务实操作结合起来。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整套政策体系中,《指导意见》作为其中的1,是牵头抓总的性质,着眼于通盘考虑,顶层设计。而作为N的文件则主要对1提出的6项改革任务进行细化,制订了专项改革方案或意见,针对性、操作性更强,为审慎务实推进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更加具体的思路。

 

常振明*:国企改革迫切需要国企理论

《指导意见》全面提出了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是一个纲领性的文件。《意见》怎么落地,我认为并无时间表,也不能都搞成一种模式,重要的是要按照这个纲领去实现“一司一策”。

近年来中央反复强调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我也一直在思考,到底该如何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并为此做了大量的调研。通过调研我深感,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先有一个国有企业的理论体系,这一点太迫切了。

目前,全世界都在探讨如何完善公司治理体系和提高治理能力。比如英国的中央银行就给汇丰银行提出一个问题:“你们是全球最重要的银行,那么是谁在控制你们,谁在管你们?”控制银行的是股东吗?汇丰最大的一个股东持股才占3%,股东也没有出资人代表。是董事吗?董事会里只有3个执行董事,有16个独立董事,是这16个人,或者是这19个人,再或者是这3个执行董事吗?到底是谁在控制这家银行?出资人代表又是谁?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公司治理体系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汇丰银行就如何监管制定了一套战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反复强调“大而不能倒”,探讨的问题全是围绕着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这说明,企业理论问题如果不搞清楚,企业就治理不好。

同样,如果我们不能把国有企业的概念说清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涉及的“混合所有制”和“从管人、管事、管资产转为以管资本为主”等问题就说不清楚。中国的国有企业实际上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是按照《公司法》注册的,注册时没有刻意贴上“国企”或“非国企”的标签,只是根据出资人不同来判断国企和民企。这一点与西方国家不同。西方国家没有统一的公司法,企业一般按各州或各地区的法律设立,日本的《进出口银行法》就是专门为成立进出口银行设立的。西方国家的国有资本一般并不按照公司法设立企业,在西方国家一提到企业,就是私有企业或民间企业。国有企业一般作为特殊目的的公司为公众提供产品或服务,有的不是按照公司法注册的国有企业,完全是公益性质的组织。而中国的企业在1993年以后全都是按照《公司法》执行注册。从法理上讲,中国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实际注册是一样的。这一点如果不搞清楚,就分不清中国国有企业和西方国有企业的区别,就会引起许多争论和误解。所以,关于国企的理论研究是特别迫切的需要。

这个理论,我认为在实践当中首先应该把概念说清楚。比如什么叫混合所有制?国家出资50%以上就算国有企业,出资50%以下就不算国有企业?还是按照控制力来分,如果国资在企业当中只有10%的股份,但实际运作有百分之百的控制权,这算不算国有企业?如果不把概念说清楚,国有企业的分类就分不清楚。混合所有制的概念是什么?是民营企业入股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就变成混合所有制了?还是国有企业投资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就变成国有企业了?民营企业现在不太愿意与国有企业混合,还是因为这些概念没搞清楚。

我经常向孔丹理事长请教这些问题。我建议,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能够在这方面多做研究,并把案例整理出来。1945年以后,英国等很多国家都说要搞混合所有制,但他们是从私有制向更加社会化的方向混合,实际上这个概念最早提出来的是西方国家。所以我认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特别需要国有企业的理论支撑。

什么样的企业可以是混合所有制的,中信集团做了一个模型,就是中信股份。中信股份在香港整体上市,中信集团持有中信股份60%的股权。中信股份的定位是以盈利和价值最大化为主要目的,60%的股份是国家的,40%是社会的,已经实现了股份多元化,既有国有资本,也有非国有资本。中信集团99%的资产在中信股份,而中信集团100%的资产是财政部的。中信集团的定位是践行国家战略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不以盈利为目的,因为它有中信股份,中信股份分红给中信集团,每一分钱集团都不会动用,而是由财政部决定如何使用。当然,中信股份这个模型还需要经受实践的检验。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完善国企理论积累一些经验,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摸索出一条新路。

 

陈小津*:军工行业要建立国家层面军民高度融合的体制

这个意见很重要,很全面,在学习贯彻落实这个《指导意见》的时候,联想到军工这个行业的一些情况和特点,提出一些建议,目的是强调一下军工行业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严格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前,军工行业是没有的。我们国家的国有企业是与共和国同时诞生的,尤其是军工行业,1949年我们国家是处于一个什么状况。国防工业,军工工业都是在那个时候一步步建立起来的。20世纪60年代初,全国人大通过成立了二机部、三机部、四机部、五机部、六机部、七机部,还有八机总局。

改革开放以后,六机部曾先改为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以后相继各部改为核工业总公司,航空工业总公司,兵器工业总公司,航天工业总公司。1999年之后,这五大总公司变成了十大军工集团。这十大军工集团都是国家授权的投资机构,那时候还没有成立国资委。这十大军工集团的国家授权的投资机构在国资委成立后自然而然的边缘化了。军工的首要任务是国防力量的建设,它的任务就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军工行业有它的特殊性,涉及到我们的国家安全。我们的大阅兵大家都很兴奋,都很震撼,展出的那些装备都是十大军工集团的产品,可见其重要性。何况,如何应对、如何克服经济运行下滑的压力,加强军工是非常重要的途径。现在各个中小城市如同雨后春笋一般起来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好像地皮都挖开了,比比皆是。但是从重要性的角度来讲,加强军工无论如何也不比它们差。对国民经济的带动性肯定是有相当作用的,比其他行业强得多。

纵观军工历史的形成,或者说这几十年来军工行业、军工集团的发展,它完全是一个军民融合的大行业。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每个军工集团95%以上是军工任务,没有民品。确实那时候困难,必须要军民结合,必须要走向市场,必须要走向国际市场。军工任务就是国家任务,但是由于军工任务不足,因此那个时期的军工行业都面向市场。拿船舶工业来说,就在那种形势下,造了出口船,现在倒过来百分之八九十是民品了,是市场经济在起作用。但是军工任务还有百分之二三十。现在军工行业如何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好这个改革的深化意见,我想提一个建议。

1+NN可不可以再加1,我希望N再加1。这1是军工,当然这个图画怎么做,要且看且行。但是这里面有几个根本总是不可变的。

军工行业的首要任务是完成国家意志,然后再面向市场,再面向多元化,这个根本任务不可改变。相应的今后对军工集团的考核,首先要以军工任务的完成与否为根本,首先要听军工集团面对的甲方的意见。甲方是谁,是军委,是总装,是海陆空三军。这个是最根本的。这一点不能含糊,对它的考核要把这个突出出来,放在首位。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军工集团的改革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对他们完成军工任务的考核。

目前1+N里暂时N还没有加1,但是我希望从国家安全的角度,从看大阅兵的那些场面之后,真正应该有一个军工特殊企业办法。要制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改革方案,建立国家层面军民高度融合的体制机制,转变军工集团管理模式。转变军工集团管理模式。

中国军队的大改革即将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而军工集团要跟上,乙方军工集团永远要跟着甲方走。我再讲讲另一面。所有的军工集团都以军品为主,又不能太单一。或者说军工集团就是要搞好军工为主,可以多元化,多几条产品线,但不能太多。确确实实有的集团,我们讲大数,按比例说吧,按百分之百的销售收入,它的76%是非主业,这是什么概念?它1000亿的产值有700多亿为超市、手表、房地产、物流,它的主业为24%,这是必须要通过深化改革解决的。客观的分析,当家的老总怎么把握这个问题。马凯副总理一句话很精辟:“他的精力能集中吗?”但是你要客观地分析领导部门、领导机关的导向或者说考核标准,使得这个集团没办法,要凑数啊,数不上去不行啊。因此领导机构的导向非常重要,要有正确的指导方向。这是我对军工企业改革的一些想法。

 

杨凯生*:国企做强做大不等于垄断

《指导意见》里面有一句话叫“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这句话引起了社会不小的反响,议论不少。有人说你国有企业还想垄断,有人说这是“国进民退”,挤压民营资本的发展空间,是改革的倒退等等。

那么,目前我国的国企是否存在垄断?我想要用数据来说话,实事求是地分析。以银行业为例,不少人认为它是国家垄断色彩最浓厚的行业。

中国的工、农、中、建、交5大银行当中,现在非国有资本占比已经超过20%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民间资本占比大概是42%145家城市商业银行中,民营资本的占比是54%。农村金融机构中,民间资本的占比超过90%。从这些数据上来看,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如果现在还说银行业是国有垄断的,这个说法起码不准确。

也许有人会问,我们承认中国的银行业已经股权多元化了,但现在工、农、中、建、交5大银行,一来民营资本占比不高,二来5家银行在市场拥有控制地位,这不是垄断吗?我认为这也有误解。世界各国银行业都在关注行业集中度,即前5大银行在该国金融市场上的占比是多少。从世界十大发达经济体(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西班牙、荷兰)和除中国之外的其他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银行业的集中度来看,最高的是澳大利亚、荷兰,超过90%;德国、加拿大超过80%;西班牙、法国、英国、意大利超过70%;美国和日本大体在50%~60%之间。而且这种集中度的提升,恰恰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所谓金融自由化加快以后出现的趋势。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上述14个国家中,银行业集中度和该国的金融稳定程度呈现明显相关关系,并且历次出现危机之后,它的集中度都进一步提高。比如这一轮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美国银行业的集中度从2007年的44%上升到2010年的48%2012年和2013年分别达到61%63%。而在这一轮金融危机中,金融市场相对稳定的加拿大、澳大利亚,其银行业的集中度恰恰是最高的。在金砖国家中,巴西、南非、俄罗斯的银行业集中度也在不断上升:巴西从1990年的50%提高到目前的70%,南非从1990年的77%提高到90%,俄罗斯从1995年的39%提高到目前的50%以上。

与上述国家相反,近年来中国银行业的集中度明显下降,从1998年的63%下降到目前的40%,而且这个势头还在继续。这里不讨论这种趋势是好还是坏,只想说明所谓搞市场经济集中度就低,只有搞国有经济集中度才会高,这个说法不成立。

在我看来,股权结构和市场集中度之间似乎没有必然的相关关系,国有控股企业要做强、做优、做大的提法是恰当的,而媒体也需要很好地正面发声。

 

孔栋*:国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我从个人的经历以及一个国企的发展,说明《指导意见》的正确性。中国航空集团是2002年重组的,当时国际航空公司负债率高达84%,一些二级单位甚至连工资都发不出来,并且接下来的“非典”对我国航空业的打击非常严重。在那么艰苦的情况下,我们央企是有脊梁的,是共和国的顶梁柱。2011年我退出领导岗位时,国航的资产已经达到1833亿元,负债率降到69.5%,全年实现利润接近130亿元。

之所以回顾这段过程,我认为一个优秀的央企应该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方向,适应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趋势。2004年,我们刚渡过难关,就开始筹划上市。此后,在中信和中金的帮助下,2006年国航顺利在H股上市,而且创造了当年全球航空公司H股上市的杰出案例。不久后,国航再次整合重组,回归A股市场。

从分类上看,民航属于运输行业,民航央企的主业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但又属于主业充分竞争的商业类国有企业,根本不存在垄断的问题。事实上,近十年来,我国航空业存在过度竞争的情况下,我们也会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季节,按照市场规律安排运力,也会卖打折票,这是因为我们具有双重的使命和责任。

现在习主席出访都使用国航的飞机,这种专包机体制在我们这种发展中国家是很独特的。财政部有一点补贴,但是基本由商业航空公司承担,专包机数量最高的一年曾达到83架次。

当年玉树地震时,空军的飞机上不去,国航大概飞了十三四个架次;利比亚撤侨事件中,国航第一时间飞到第利波里机场,总共运回上万名同胞。我认为,国航这样的央企关乎国家形象,关乎国家领导人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在国家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从来都是挺身而出。

谈谈央企在整个行业里的重要性。2014年民航的全国旅客运输量是3.9亿人次。按照交通部的大口径统计,全国每年的总运输量大概为30亿人次,现在航空运输占到十分之一。并且,在3.9亿人次的运输量中,“三大航”就达到2.8亿人次,占到72%。在国际竞争中,国航、东航和南航也是中国的“国家队”。如今中国成为全世界第二大航空国,其中央企功不可没。还有一组数据,2010年国航曾以19亿美元的利润成为全球利润最高的航空公司;2010年和2011年还是全球市值最高的航空公司。虽然美国通过重组扩大了规模,重新夺回了全球第一的地位,但是目前全球领先的巨型航空公司中,国航、东航和南航都是榜上有名的。

从国航自身以及整个行业的发展来看,正如《指导意见》所说,在国际、国内竞争中涌现出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开拓国际市场、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是非常客观的,也需要向整个社会再次重申。

 

陈惠仁*:国企改革需要良好生态环境

国有企业不是孤立的,因此国企改革也不会孤立地完成。我想谈谈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生态环境问题。指导意见第八部分,就谈到了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为国企改革营造综合配套的生态环境问题。

现在中央讲重构政治生态,那么,国企改革是否也需要重建生态环境?现在国企还存在许多问题,包括去年以来中央巡视组对央企的巡视工作,以及对地方国企的巡视,都暴露出一些问题。当然这些企业的问题主要应该由相关责任人负责,不能完全归咎于企业自身。这里有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而且在有些情况下,这种影响的作用还很大。所以是主观因素加上客观环境导致出现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反思。

做企业的人都知道,企业发展离不开外部机遇,但是外部机遇不是决定性因素。一个企业确立了正确的发展战略之后,好的内部制度的营造,是决定企业能否发展好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所谓大道至简,就是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做事创新的员工在企业里能够如鱼得水,庸碌无为的员工混不下去,投机钻营的员工没有市场。当然这是非常理想化的状态。如果能做到这样,这个企业肯定是充满活力的,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

要真正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不但要克服内部的一些障碍,更重要的是要顶住外部环境的压力。一个企业内部本来建立了很好的制度,但受困于外部压力,这些制度往往又被破坏了,而且是建立制度的人自己破坏的。有的因为管理者的自身素质,有的则是因为承受的各种压力,(这些制度)不得已被破坏掉了。而这种破坏是灾难性的,一旦开了口子,接下来就一发不可收拾。

 

赵亚赟*:国企是国家的中流砥柱

我们应该强调国企在危机当中的中流砥柱的作用。无论在自然灾害,还是经济危机中,国有企业都是政府的一个“战略武器”,在中国如此,在俄罗斯也是一样。2014年因为美国的制裁,俄罗斯爆发金融危机,当时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抛卢布、换美元的时候,普京命令所有国企减少外币资产、增加卢布资产,其中包括五大国企、三大石油公司以及两大钻石公司,这个行动一直坚持到20153月份。市场表现最为明显的是1223号,当时俄罗斯五大国企加上央行一起卖美元、买卢布,当天卢布汇率就反弹了1%,稳定了人心。之后很长一段时间这些国企都坚持每天抛售10亿美元。如果是民营企业,你就没办法要求它们这样做。

我们这次股灾救市,据了解,除了证金公司,国有证券公司的救市资金大概在1.5万亿元,其他国企的贡献也很大。虽然也有一些民营公司表示要“为国接盘”,但更多地是要求增持,关键时刻不能像国企那样服从命令、听指挥。

    国企还具有稳定市场和信心的作用。我国大型国有银行,还有其他一些大型金融机构,在危机出现时成为维护市场信心的稳定器。在我国,大型金融机构很难出现类似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信心崩溃和社会恐慌,也无需美国那种大规模的救助,透支国家信用,制造庞大的财政赤字。直到现在,美国联邦政府的还是运转困难,主要依靠发债。虽然目前美国的经济数据有所好转,但财政拖了后腿,其在国际和国内的控制力显著下降。在财政方面,我国的国企能够始终为政府预算提供稳定的现金流,是名副其实的中流砥柱。在稳定人心和保持社会稳定方面,国企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迄今为止,通过抓大放小等一系列改革,我国国企的利润还是相当可观的。当初习仲勋同志最早提出发展民企(当时叫私商),但他同时指出,国家战略命脉行业要由国企来控制,国企在国家战略当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可以说,国企不倒,国家难乱。

 

崔之元*:从“两个空间”看《指导意见》

前两天孔丹理事长在人民大学发言时提到“两个空间”,这次对《指导意见》的评价也有两个空间:理论上进一步解读的空间大,实践上进一步探索的空间大。这一点我完全同意。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议中有一条,“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到2020年提高到30%”。例如,山东省现在已经把30%的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并划转山东社保基金。

但我认为,这句话可能存在好几种理解,有解释的空间和实践探索的空间。一种理解是不是每个企业都要上缴30%,而是整个国资委系统有一个调剂。这次文件中,关于“管资本”有四个排比句:以管资本为主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职能转变;以管资本为主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以管资本为主推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优化配置;以管资本为主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集中监管。从第四条来说,我认为就是向财政上缴30%的国资收益,可能更多地还是指整个国资委(包括国家国资委或地方国资委)层面,而不是某一个企业,否则不利于统一监管,不利于以管资本为主进行国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第二种理解,三中全会关于国企有三个新的提法,这次文件对此作了进一步深化。一是首次提出在混合所有制里面允许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劳动所有者和资本所有者的利益共同体;二是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三是划转收益的30%。对于这三个新的提法,要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和互相支持的机制。

比如说,以管资本为主和混合所有制,一种理解是国有资本将像巴菲特那样,并不当大股东,这样才叫管资本为主。但我认为,在“巴菲特”这种比喻的合理范围之内,可能出现董事会里国资并不是大股东,或者单一国有企业的国资不是大股东的情况,但如果这样的话,就出现了在治理结构当中如何体现党的领导的问题。所以,我认为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的利益共同体要体现在公司的治理结构中,也就是说,当劳动者在董事会与治理结构中发挥较大作用时,哪怕劳动者和国资都不是大股东,但是劳动者和国资结合起来,可能还是占据一个大比例。

孔总提到“身股”的例子,这个概念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它不是用钱来买的,而是建立了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的利益共同体。关于职工持股,我觉得可以借鉴美国在1974年引入职工持股时对两个制度进行叠加的做法,一个是年金制,另一个是信托,就是所有企业退休的年金,再加上信托化的管理。

2011111日,我国通过了新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信托业“两法一规”从2007年就已经开始执行。如果把两者结合起来,有可能成为一种比较大规模的引入职工持股的方式,同时加上“身股”的概念,更能体现社会主义的精神本质。

 

张喜亮*:站在历史新起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指导意见》贯彻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决定的总体部署,不仅关乎国有企业自身改革,也关乎整个国有资本布局的全面性改革,是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新起点,从全球视野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部署。

《指导意见》特别强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首先要进行国有企业功能分类,把国有企业划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这项改革创新为我国经济结构布局调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将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的深入融合,促进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指导意见》还第一次提出了国有资产统一监管的构想,使国有资产监管与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和使命相适应。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对国有企业有制度自信。”伴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国有企业从无到有、从建立到发展,确立了基础地位和中流砥柱的作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坚持国有企业根本制度的自信,党的领导确保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上普遍认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就是“市场化”,貌似“市场”是不证自明、正确有效的。《指导意见》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同时,强调了党对国有企业改革的领导和发挥国有企业党建的作用,这就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坚持。



*孔丹,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

 

*周渝波,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秘书长。

 

*常振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陈小津,原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

*杨凯生,原中国工商银行行长。

*孔栋,原中国航空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陈惠仁,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

 

* 赵亚赟,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行业研究部副主任。

*崔之元,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张喜亮,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

 1017日,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邀请部分中央企业的领导,以及来自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专家和部分经济学家,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他们是:王晓初(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董事长)、傅成玉(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原董事长)、马之庚(中国兵工学会原理事长,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原总经理)、李军(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理事长,中国民航总局原副局长,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原党组书记)、赵小刚(中国南车集团公司原董事长)、彭华岗(国资委副秘书长)、史正富(复旦大学新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中国政法大学金融资本研究院院长)、夏小林(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路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高宇宁(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等。大家围绕《指导意见》中 “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实行混合所有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内容,进行了热烈讨论。本文是这次讨论的观点综述。

到会的央企领导,均来自国家战略性行业,讨论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对混合所有制”的理解;“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职能及其与现大型综合类企业集团的关系;企业的治理机构和党组织的作用:正确理解加强监管和给企业应有的经营权等方面。应该说,这些意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国企在体制机制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和企业领导们的真实想法。这是对全面深入地理解国企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增加对国企的理解,富有实际意义的探讨。

肯定了国有企业的政治经济地位

到会专家一致认为,《指导意见》明确肯定了国有企业的政治和经济地位,正面回答了“国有企业还要不要”的问题。《指导意见》基本肯定了30多年来国有经济改革的成果,指出了国企当前面临的体制机制问题和下一步发展的方向,对此,企业领导们心服口服。

关于国有资本运营。文件区分了国有经济的实体企业经营和国有资本运营两个层面,提出“以管资本为主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这和增强企业活力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国有资本的投资和运营,更有利于国有经济结构的优化,有利于为全民所有资本带来更大的利益。

大家认为,前30年的国企改革,可以说80%的共性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现在改革面对的,更多是不同行业国企的个性问题,不同行业所面临问题的性质与程度不一样。《指导意见》涵盖了国企改革的所有基本问题,并提出了深化改革的原则意见;并坚持了“问题导向”,不同行业不同对待(不设时间表,不一刀切)。指导意见体现出重要的方法论。

关于分类推进改革

《指导意见》将国有企业分为“商业”和“公益”两大类,“商业类”又分为“充分竞争”类(商业一类)和“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商业二类)。而各行业各有其技术特点,面临的问题和管理的要求有所不同。而国企体制在不同行业的运作中,又显示出它的共性。

按照《指导意见》,商业二类包括铁路、民航、电信、电力、石油、天然气、军工等领域,这些领域国有资本要保持控股地位,支持非国有资本进入,在非自然垄断行业放开竞争性业务。来自企业的负责人指出,每家企业的内部也存在资本运作问题,内部也应有分类。比如在通信行业,基础类通信业务的效益很低,但它涉及国家安全,固定网络的基础设施必须保持运行,按国家要求进行管制。通信中的增值业务,特别是互联网平台业务,应该更加开放。企业集团层应有权进行下一层面的资本运作。对部分企业,国家可以实行相对控股。

至于商业一类,主要通过资本放大方式,使企业能够理顺政企关系,按照经济规律运营。有专家指出:在商业一类国企的一些子公司,以及属于充分竞争领域、但又具有战略意义的行业(冶金、重要装备、电子产品制造、重点流通企业等)中,不少企业的技术含量很高(或高新技术企业),并承担军工配套任务,而且面临跨国公司强势竞争。这些细分行业的国企,同样需要保持国有资本控股,不宜大幅引入私营资本,特别要吸取历史教训,不宜让外资控股。

关于混合所有制

1990年代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国企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方向。自中共十五大以来,中央有关国企改革的文件中一直有“混合所有制”的提法。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提出“国有、集体、非公资本交叉持股,是实现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形式”。

《指导意见》的基本精神,是要通过混合所有制,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要双向交叉持股,扩大国有经济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而不是像有些人想象的成为“新一轮私有化”、“侵吞国有资产的盛宴”。

有专家指出,对民营企业不要过于理想化,要全面看。国有企业引入民营股份,不能选择那些技术、管理经营能力都不如自己的民营企业,否则难以达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结构升级的目的;更不能寄希望于外资企业,要防止外资乘我国经济减速之机进入我国产业主导地位。

按照文件精神,可鼓励国有资本入股非公企业,并鼓励国有企业按“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在一些有条件的竞争性领域,与非国有制企业一起发展,不要硬性划分不能进入的领域。让国有经济发挥自身技术管理优势,也是当前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迫切需要。

前一段时间,由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文件体系尚未构建完备,一些地方制定本地国企改革的文件,还是以“卖”为主。例如,某市要把市属所有国企都卖掉,某市提出“国企从一般竞争领域退出”,这是不符合中央规定的,应该纠正。

企业治理机构:董事会和党组的关系

一些国企领导指出:大多数国有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革和上市,经营管理机制已经有了本质性的变化(尽管流通股很少),因为它要受到市场体系的监管。但是当前国有企业的治理机制(组织体系)还不理想。企业受到诸多牵制,监管部门职能错位,治理结构不完善,是今天影响国有企业活力的重要原因。活力不强,就难以增强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

对国有企业内治理机构和管理机制问题,企业领导们根据切身经验,认为主要有以下问题:

第一,企业治理机构,包括党委会、股东会、董事会,以及经理班子。几套班子开会多,效率低;董事长和总经理之间的协调、几套班子的协调,以及上市公司的外部董事和董事会的协调,耗费大量精力。重要决策事项要和董事一个个沟通,决策效率太低。

第二,中国国企的最大特色是党的领导,必须解决好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地位、党委怎样和董事会结合(融合)的问题。企业法规定企业要支持党组织依法开展活动,但需要明确规则。很多企业领导提出:不宜在董事会上再加一层党组。多数企业的董事长兼党委书记,这已经体现了“党要管干部,管人才,参与重大决策”的原则。建议大企业党委的常委,全部参加董事会,做党建工作必须懂企业经营管理;董事长、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应按公务员待遇,其余成员均为市场化聘用

第三,也有人根据切身经验认为:目前董事会仅负责制定企业发展战略,但没有选人权、考核权、分配权,惟有监督权。决策过程太长,工资总额控制过严,成本的考核缺乏行业针对性。

第四,一个重要问题是,现行国资监督管理体制使企业研发活动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这不利于创新。例如,通讯类是技术性很强的行业,国有企业采用新技术的速度不如民营企业,原因是现有内部考核规定不符合技术创新的客观要求。传统考核主要看程序是否违规,至于新项目投资是否有技术创新则不管。对企业创新项目的审计只盯住亏损的项目查是否违规,一个项目失败就否定了其余9个项目的成绩。新技术的应用如果没有足够的激励机制(期权、股权),也就吸引不了人才。

第五,多年来,各种文件都说要加强监管,但监管机构多,效果不大。西方对企业绩效的评价主要通过公开透明的市场,而我们的管理是多头监管,而且主要通过内部自上而下的控制体系(纪委、国资委、计划审批、税务)。其监管考核的标准,不符合企业运作规律,缺乏对企业客观条件的考量。

最后,希望在《公司法》框架下,让企业治理机制有选择的空间。

有人指出:西方各国,在他们的公司法框架下,治理结构都是根据企业自身情况,治理方式丰富多彩的。1990年代的资料,国外60%的大企业是董事长兼CEO,总裁和副董事长实际上起着CEO助理的作用。欧洲公司没有董事会,但有监事会,总经理退休之前就去当监事会主席。日本川崎的社长(相当于总经理),退休前当了会长(董事长),会长也是荣誉职务。企业内部决策权的配置取决于人的能力和信用,也是依照企业自身经验不断地调整。国内部分民营企业也有实行CEO制的。我们的指导文件,应该允许在总的原则下,给企业一定的选择空间

关于资本运营公司

专家们提出:根据《指导意见》,如果成立新的资本运营公司,它和国资委是什么关系,和现有企业集团是什么关系?如何避免这一新机构成为新一层“婆婆”?或者下层集团企业再形成若干资本运营公司?

有人认为:从国有资产统一监管的角度出发,将监管职能和出资人职能分离、设立资本运营公司这一层,不可避免;它作为企业集团的“源”出资人代表,不应上市。

另一种意见认为:国有资本三层管理运营有必要,但不一定要新成立运营公司。因为现有不少大企业集团已经具有资本运营的功能,只需给予确认和规范即可。现有中央企业大体有两类情况:一是多元化控股企业集团,涵盖多种产业(包括金融和实业),对下属企业主要实行战略管控,通过资本运作对自身产业组合进行动态调整;其集团总部就是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当然,不同集团对所属子公司的管控程度可能有所不同。另一类是有自己的核心产业、承担国家战略任务的专业性控股集团,像中石油、中石化、宝钢等,不但是战略控股,也进行企业运营。这两类企业,不同程度地具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功能,国资委对其控股并上市,集团对下面的子公司也要通过持股,保持不同程度的控制能力。

最后,可以成立新的国有资产运营公司(投资型),对其它规模较小的国企履行出资人职责,实行产业多元化经营,在这个基础上对管理层实行市场化激励机制。

有专家指出:现代西方企业的产权制度,实际上是资本所有权和资本经营权分离、资本经营权又分为企业所有权和企业经营权,这也是三层的概念。从私人资本向社会化资本演进,相应地企业股权分散化,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例如美国的花旗银行、GE有很多股东,但在公司的股东花名册上看不到终级股东,只有大股东即资本经营层,如哈佛大学基金会、养老金基金会等。这些社会基金规模达数百亿美元,是多家上市公司股东,其中有不少一流的大公司。这对我们国企改革是有参考和借鉴意义的。

员工持股不应放进产权改革的范畴

企业领导们普遍不同意在大企业实行员工持股。1990年代,地方中小国企大部分实现了员工持股,现在回头看这些企业,有不少是失败的,留下了后遗症。因为当时没有设计退出机制,员工拿了股票要变现,好多民企大量收购,最后变成私营企业。国有中小企业这么做影响不大,但大企业要谨慎。

员工持股的概念在1980年代美国就提出了。当时美国一个钢厂要破产,工会出面组织大家,说服银行和政府,由员工集资把工厂买下来,企业就做活了。此事影响很大,成为哈佛的一个案例。但它没有阻止美国制造业的衰退,只是昙花一现,不具有普遍性。

在一些刚起步、规模不大、风险较高的高科技型企业,可以搞员工持股(或知识产权折股)。成熟的大型企业员工持股很少。GE是奖励股权,鼓励高管持有,这不是硬性规定,但这是义务,大家一般都自觉执行,到二级市场自己买。

我们过去山西的票号,曾经实行“身股制”,从大领班到小伙计,按级别持有不同比例的公司股份,也就是分润制。

总之,不同行业各有特点,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掌握,大型企业不一定搞。特别是要注意,不要通过员工持股给私吞国有资产开后门。

 

背景链接:

电信行业:

30年来,我国电信行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和改革开放初期的情况有天壤之别。现电话普及率达到百人百部以上,互联网上网人数几占总人口一半。这是9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不断加大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和电信技术投入,不断缩小和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根据工信部数据,2014年全国电信业务总量达1.8万亿元(同比增长16.1%),全国信息消费规模达2.8万亿元(同比增长18%);光纤宽带用户占比达34.1%4G用户超过9700万户。

我国电信管理体制改革,围绕政企分开和产业重组两条主线展开。1980年代实现邮电分营,1990年代成立了中国联通、中国吉通、中国网通、中国铁通等产权多元化电信企业。1999年,原中国电信总局拆分,成立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寻呼和中国卫星通信四大电信企业。此后几经组合,形成今天的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三足鼎立的局面。目前三大电信公司,流通股约占25%,其余为国家控股。

20年,随着移动通信业务和互联网技术的引入,新型的经营增值电信业务的民营企业层出不穷,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迅猛发展。网络也把人们引入充满不确定性的虚拟空间,“制信息权”问题已进入到国家战略层面。从这个意义看,国有核心通信企业所承担的公共责任是很繁重的。

 

民航运输业:

民航是国家基础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突出特点是高速度、跨区域,资金技术高度密集,规模效益明显,国际化程度高。中央企业集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于一身,承担国家安全和救灾,维稳,反恐等重大任务,战略地位突出。现国航,东航,南航三大集团业务量占全行业的76.3%

1978年以来,我国民航运输业年均增长16.6%,“十二五”期间约10%(受经济增速减缓和高铁分流的双重影响),发展速度是世界民航发展速度的两倍。2014年民航完成运输总周转量748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3.9亿人次,占全球民航客流量33亿人的12%2005年起,我国民航运输量就稳居世界第二位。

5年来我国没有发生一起航空运输事故,全世界民航事故率是每600万飞行小时一次,我国已经连续3000多万小时没有发生事故,中国民航的安全性排在世界前列。

1980年代起,中国民航先后进行了政企分开,空域管理、机场、信息管理和油料供应、航空运输公司分立,精简民航管理机构,在航空运输领域引入竞争等改革步骤,成立了六大国有民航公司和部分省级民航公司。2002年国有民航运输企业整合为三大航空公司(国际、东方、南方),降低了民营资本进入门槛,出现了民营航空运输企业。近期正在酝酿在航油、航材、航信等服务保障领域开放市场。

民航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客运航班正点率低。二是货运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低,货运力量分散,导致运营成本缺乏竞争力,大部分国内市场被国外物流公司占据。空域管理体制的改革正在讨论中。

 

军工行业:

军工(国防科技工业)是服务于国防采购的一组制造业的总称。作为“国之重器”,任何国家的军工行业都受国家的严格控制,同时它又植根于国家整体工业的基础之上。军工是各大国争夺技术制高点的重要领域从国家安全战略着眼,国家必须保有一个有限规模的军工产能,并保持对国家整体工业的掌控和动员能力。

军工和国家整体工业体系是有机联系、相辅相成的,军工有其特立性、特殊性的一面,但过于封闭则造成资源利用的浪费。“军民融合”不仅有利于军工技术成果向民用工业扩散,也有利于“民技军用”,并引进竞争机制,提高军工效率。扩大军工准入门槛,是近期军工改革的一个重点。多数武器装备结构复杂,越是上游基础零部件,军民通用性就越明显,越有条件利用民用工业能力。1998年军工集团改组为十大集团,也是为了加强军工系统内部的竞争机制。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于新中国的前三个五年计划基本成形,当时以六个工业部为基础架构,形成专为国防服务的相对封闭的体系。改革开放后,为适应国家战略转型,在对军工系统进行大幅调整的同时推动“军转民”,加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其中,电子、船舶工业转型最早,成就显著。六机部改为“中船总”后,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抓紧技术改造,争取海外订单,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如今已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国有军工造船厂至今占有全国造船工业总量的60%左右。当前各军工企业营业收入中民品生产都占到3/4以上。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的武器装备的水平和质量也快速提升。前不久的“93”大阅兵,84%的装备是首次亮相,所有装备均为“中国制造”,这也是中国军工的一次集体亮剑,令国人振奋。

王德福

社会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博士后。

宋铮

芝加哥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热门话题

>

2020年08期

总期号:256期

2020年7期

总期号:255期

2020年06期

总期号:25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