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中国在扩张吗

2015 9 25 日,在与美国奥巴马总统一起召开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中国领导人就南海问题提出了一个更加合理的方案,表示会支持全面、有效地落实中国在 2002 年同东盟国家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并呼吁尽早完成关于“南海行为准则”的磋商。而奥巴马错失了利用这个合理提议的机会。相反,美国海军加强了巡逻力度。

有关“中国的谎言”是如何产生并被广泛接受的,在经过数十年的仔细观察后,我得出结论,这是由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制造出来的,世界上顶级的情报机构和主要媒体都在这个系统中。这是一个盎格鲁-撒克逊生态系统,涉及“五眼联盟”,该联盟汇集了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和英国的情报机构。这五个国家高度地共享情报,还时不时地与西方主要媒体分享信息。西方主要媒体的一些报道必须依赖政府的消息源,包括“五眼联盟”这类情报网络,此为事实。

一直以来,中国很难找到一个好的发言人,能够以幽默的方式和敏锐的洞察力去有效地解释中国人的观点。而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却是个令人惊讶的例外。他曾与许多主要的西方媒体直接对话,包括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微软全国广播公司、彭博电视台、《时代周刊》、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英国广播公司等。他说话权威而清晰,语言直接且引人注目。

中国有许多强有力的理由说明自己本质上并非军国主义,比如可以谈谈历史事实。如果中华文明天生就是黩武的,那么这种军国主义倾向,尤其是想征服他国领土的倾向,早就暴露了。自秦朝统一以来的两千多年,中国大部分时期是亚欧大陆上最强大的文明,而它并没有像西方列强那样去征服海外的领土。15世纪初,中国就曾派出传奇人物郑和七次远下西洋。郑和当时乘坐的船只远比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大得多,最远抵达非洲。然而,中国并没有征服或占领任何海外或遥远的领土。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王赓武教授认为,汉族本质上是农耕民族。汉族人遍布中华大地上能找到优良农耕土壤的所有地区,一旦遇到贫瘠的草原或山区,他们就会折返。同样,他们也不主张去海外。自秦朝统一以来的两千多年,中国人并非扩张主义者,哪怕他们打过许多仗——其中大多数发生在本土。

    近几十年来,美国在面临战略挑战时, 第一选择总是使用军事手段。亨利·基辛格阐述道,中国人总是避免采用军事手段:中国在动荡时期奠定了(独特的军事理论的)基础,当时,与敌国间的残酷战争使中国人口大量减少。面对这种屠杀,中国的思想家发展出一种战略思想,即宣扬避免与敌军直接发生冲突,而是通过心理优势来取胜。历史上,中国的领土版图不断变化,在此期间,中国也学会了与许多曾经多次交战的邻国和平相处,包括缅甸、日本、朝鲜以及越南。随着中国变得越发强大,它将像所有大国一样去展示自己的实力和影响力。但是,中国不会将诉诸武力作为实力的第一展现。

自秦朝统一以来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清楚地表明,中国与美国从根本上是不同的,中国不愿意第一时间诉诸武力。还有一点不同,中国不认为自己肩负着弘扬中华文明并推动全人类效仿的普世使命。而美国从根本上认为,自己代表一种普世价值,全世界都应践行它的价值观;当美国不能领导这个世界时,它所留下的权力真空要么会引发混乱,要么会被其他国家或势力介入并填补。美国文化的这种“普世化”也许可以解释为何它会卷入如此多的军事冲突中。

中国人的想法则恰恰相反。他们认为只有中国人才能理解自身的文化、价值观和审美观。我长期生活在华人占多数的新加坡社会中,但我的中国朋友没有一个想让我变得同他们一样,哪怕我会说流利的中文,也习惯了中国的习俗。中国 40年来没参与过一场大的战争,30 年来没有发射过一颗越境子弹,这并非偶然。不诉诸武力既折射出一种强大的文明推动力,又反映出一种高度务实的权力观。

40多年来,中国小心翼翼地避免诉诸武力,却被美国人描绘成一个天生具备侵略性且奉行军国主义和扩张主义的国家。201911月,美国副总统彭斯提出几项引人注目的指控,声称中国的军事行动在过去一年里变得“越来越挑衅”,认为中国在南海“经常威胁”东盟邻国,同时在东海挑衅日本,并利用“一带一路”倡议“在世界各港口建立据点,表面上是出于商业目的,但最终可能服务于军事目的”。这种在军事领域对中国的警告越来越尖锐。2019年初,在华盛顿两极分化严重的政治氛围中,人们几乎不可能就任何议题达成广泛的政治共识。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的政治、安全和学术机构——包括民主党和共和党——却达成了一个强烈的共识,即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的一个激进的军事竞争对手。

然而,当代中国军事政策的重点是防御——旨在保护中国领土和主权。中国在 2019 7 月发布的国防白皮书中强调,“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防御性”国防政策中重要的一部分,这明显地透露出这种防御性思维。中国的历史也告诉我们,单纯采取防御性措施并不总是奏效;例如中国的长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未能有效提供抵抗外敌入侵的安全保障。基于这些原因,现代中国战略思想也探索出了不同的方法。首先,通过政治和经济外交,中国希望与所有邻国建立起一种积极、包容以及尽可能友善的关系。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上海合作组织等为例,中国战略上的当务之急是巩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总体上,中国将加强在欧亚大陆的战略地位,从而巩固其在周边大陆的地位。

此外,历史上,中国虽然与日本、朝鲜、缅甸和越南有过多次战争,但在未来几十年里,爆发此类战争的可能性几近于零。为什么呢?因为几千年来,这些国家一直与中国为邻,对于如何与一个崛起的中国打交道,它们早已培养出精细又微妙的直觉。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将会有很多往来反复或摩擦,但不会爆发战争。

台湾是使中国卷入战争的一个特殊导火索。虽然多数时候,中国领导人对很多事情会给出很大的政策灵活性,但他们无法屈服和妥协的一个问题就是台湾问题。任何中国领导人,都不会在台湾问题上软弱。因为每一个中国人都知晓,从鸦片战争到 1949 年中国遭受了百年屈辱,如今这百年屈辱的历史痕迹都已解决(包括香港和澳门问题),剩下的只有一个——台湾。在 18941895 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惨败后,台湾被迫割让给日本。中国对西方列强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数度失望。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中国曾从美国和英国那里得到保证:将在巴黎和平会议上把山东归还中国,而山东却被列强转让给了日本。事实证明,西方盟国同时与中国和日本签订了秘密协定,以便把两者都拉到盟国这一边。中国真实的感觉是自己已被西方国家深深欺骗了。1919 54日,因巴黎和会上有关归还山东问题的争议,中国国内引发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五四运动有着特殊的地位,这段历史教会中国人不要轻易相信西方国家的保证。

今天,美国或其他西方国家支持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任何举动,都会直接或间接地让人联想起这段历史。它会激起一种有力的、激烈的全国性反应。美国无法说它不了解台湾问题的重要性。在尼克松和基辛格开始与中国修好之际,台湾问题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美国和中国达成了多项明确的谅解,其中最明确的一项就是台湾和大陆属于同一个国家。1972 年《中美联合公报》是这样表述的:“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它重申它对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 既然台湾和大陆都认为它们同属一个国家,那么任何美国人声称大陆对台湾的主权主张意味着中国是一个具有扩张主义、侵略性的国家,都是错误的。大陆希望与台湾实现统一,这是恢复原状,而不是在扩张。

美国必须问自己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它是否认为自己应该受到与中国正式就台湾问题签署的明确协议的法律约束?然而,美国已经摒弃了它签署的条约和协议。只有一个原因导致如此:作为地球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可以摒弃任何法律协议或条约且无须承担任何后果,因为没有任何力量能够约束美国遵守法律。

9·11”事件之后,美国的自我约束大都消失了。在无视国际条约和协议的所有法律义务方面,特朗普政府做得最极端。特朗普的前国家安全顾问约翰·博尔顿明确地表示:“对美国来说,承认国际法的有效性是一个很大的错误,哪怕这么做短期内似乎符合我们的利益——因为从长期看,那些信奉国际法的国家的目标就是要制约美国。”

中国共产党会不会在没有受到挑衅的情况下对台湾采取军事行动?对中国来说,有两大制约因素。其一,美国国会于 1979 11日通过的《与台湾关系法》明确指出:美国的政策是“维持美国的能力,以抵抗任何诉诸武力或使用其他方式的高压手段,和危及台湾人民安全及社会经济制度的行动”,以及“美国将使台湾能够获得数量足以使其维持自卫能力的防卫物资及技术服务”。 其二,允许一个社会和政治实验室继续存在,以显示中国社会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如何运作,这实际上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这也是中美利益的交汇点。

近年来,中国历届政府不遗余力地增加和推动大陆与台湾的接触。2008 年,约有 18.9 万名台湾游客到大陆旅游,约有 32.9 万名大陆游客到台湾旅游。20082016 年,在国民党主席马英九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期间,大陆和台湾的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2015 年大陆赴台湾的游客数量达到峰值 418 万。2008 年发生了重大突破,当时中国大陆允许两岸旅客直接通航。

在未来的一二十年里,中国很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它不会是一个扩张主义者。中国自秦朝统一以来两千多年的历史孕育出一种战略文化,告诫人们切忌穷兵黩武。当中国在世界上的战略地位和影响力显著增长时,它并不会表现得像一个咄咄逼人的、好战的军事大国。

美国能做出重大转变吗

冷战时期,美国经常做出灵活、随机应变且理性的决策。如果中美之间爆发全面战争是不可想象的(两国都将被完全摧毁),甚至中美之间爆发一场小规模冲突也不可行(这会导致双方滑向全面战争)。所有理性的战略思想家都会明白,这两个大国之间迫在眉睫的地缘政治竞争将不会通过军事手段解决。美国海军拥有 13 个航空母舰战斗群。即便美国将其中一个甚至三个战斗群封存起来,其国家安全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而这将节省大量的资金。诚如美国海军上校亨利·J. 亨德里克斯所言:“航空母舰战斗群的购买和运营成本非常高。把相关航空母舰空军联队、五支水面战舰和一艘快速攻击潜艇在总生命周期的成本算进来,再加上近 6700 名舰组人员,每个战斗群每日的运营成本约为650 万美元。”五角大楼的预算连续13年增长,这是前所未有的。目前美国的国防开支比在冷战时期的平均数高出2500亿美元,那时苏联、中国和东欧的军队都在跟美国及其盟友对抗。而在过去 10 年里,美国没有强劲的对手,国防开支占全球国防总开支的比重却从 1/3 上升到了1/2。国防花销比世界上所有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为什么不能削减国防开支呢?因为它并不是由一个全面合理的国家战略决定的——该战略会评估美国在当前地缘政治环境下需要哪些武器系统。相反,美国的武器系统采购是国防承包商进行一系列复杂游说的结果。目前,美国已陷入了自身无法摆脱的非理性决策流程中。

相形之下,中国会做出理性的长期防御决策来保证国家安全。如果中国僵化、机械地思考,可能就会照抄美国,也建造13个航空母舰战斗群,这么做绝对是愚蠢至极的。因此,中国把重点放在一个较弱军事力量在非对称战争中会采用的战略上。中国把预算花在先进的陆基导弹上,这可能会使美国的航母战斗群完全丧失作战能力。建造一艘航空母舰可能要花费130亿美元。中国媒体声称,中国的东风-26弹道导弹,有能力击沉一艘航空母舰,而它只需要花费几十万美元。新技术也在助力中国防御航空母舰。中国高度的国防理性体现在不增加核武器储备的决定上。美国有6450枚核弹,而中国仅有280枚。

对美国来说,尽量避免卷入代价高昂、痛苦且不必要的冲突是明智之举。今天美国的做法正相反,它陷入了阿富汗战争的泥潭:美国累计花费了数万亿美元,却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对阿富汗的干预正在彻底失败。2003年,美国又入侵伊拉克。从国际法角度,或者从美国国家利益的理性计算来看,这都是完全不正当的。美国又一次花掉了数万亿美元。

如果管理美国的是一群敏锐且富有洞察力的战略思考者,那么在冷战结束后,美国应该尽可能减少参与外部冲突,这才合乎逻辑。过去美国介入的许多冲突,是与苏联进行地缘政治对抗造成的。随着1991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美国体面地赢得了胜利,并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本应抓住这场非凡胜利,从对外国冲突的干预中撤出。然而相反的情况发生了。克林顿政府从一开始就奉行“自由主义霸权”;在小布什和奥巴马执政期间,这一政策贯穿始终。毫不奇怪,美国在此期间卷入了许多战争,在几乎所有这些冲突中却都未取得成功。

美国在破坏中东更大范围地区的稳定方面也发挥了核心作用,给那里的人民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在这些战争中,美国忠实的伙伴——奉行自由主义的英国,也要为美国造成的麻烦承担部分责任。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在就乌克兰问题与俄罗斯发生重大危机时也发挥了关键作用。这场危机迄今毫无缓和的迹象,它不符合美国的利益,更别提乌克兰的利益了。

美国国会研究服务部是一个独立机构,它编撰了一份研究报告,题为《17982018 年美国海外武装力量使用实例》,研究报告显示:在冷战结束前的190年里,美国总共在海外部署军队216次,平均每年1.1次;在冷战结束后的25年里,美国大幅增加军事干预,动用武装力量152次,平均每年6.1次。美国的许多行动并未在法律上被定义为战争,并且美国国会对部署军队决定的监督已经减弱,总统让国会辩论只是走走形式。

没有哪个国家像美国那样拥有众多资金充足的战略智库,也没有哪个国家在智库上的花费能与美国相比。这些战略智库的作用和责任应该是保持战略警惕。在美国,从事战略思维产业的人数众多,不仅有在智库工作的人,还有许多人在庞大的国家安全机构工作,包括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国家安全局等。所有这些人都是一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当华盛顿特区政府换届时,他们经常走进或离开政府。显然,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战略思维产业。

哈佛大学的斯蒂芬·沃尔特教授试图探究这种群体思维的深层根源。他说:若夸大外国威胁的个人和团体数量更多,资金也就更充足,而且往往享有更高的政治威望。整个军工联合体有明显的动机去夸大外国危险,以说服政府给予它更多的资源。鹰派智囊团从国防承包商和个人那里得到了慷慨的支持。

在因为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而焦头烂额之后,如果美国足够灵活、理性,它合乎逻辑的反应将是避免卷入伊斯兰世界的不必要冲突。令人惊讶的是,美国政府内外的重要战略思考者仍支持对不同的伊斯兰国家进行军事干预,包括利比亚、叙利亚、索马里等。由于卷入伊斯兰世界不必要的冲突,美国已经在国内外饱受伤害。

实际上,美国最大的地缘政治优势是在地理上远离伊斯兰世界。在 21 世纪,人类历史最重要的推动因素之一,将是拥有超过13亿人口的广大伊斯兰世界为适应新的现代世界而进行的不朽斗争。美国是世界上唯一有能力从伊斯兰世界的生存斗争中脱离出来的大国,然而它却直接或间接地干预许多伊斯兰国家的冲突,这是不明智的。把手指头戳到马蜂窝里是傻瓜的行为。对美国而言,从伊斯兰世界完全抽身会更明智。令人惊讶的是,在美国,没有哪个主要人物倡导这种符合常识的行动。

过去,美国持续介入中东——尤其是海湾地区的一个战略理由是,它需要从阿拉伯国家获得石油。现在,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因此,美国每天花费数百万美元在海湾地区驻军,唯一的受益者是中国,因为此举保护了对中国的石油供应。

尽管美国拥有如今世界上最大的战略思想产业,但相反的事情却在发生。2013 8月,在叙利亚发生“化学武器袭击”事件后,奥巴马决定不对叙利亚实施轰炸,这几乎遭到美国战略思维阶层的一致谴责,因为奥巴马曾表示,任何使用化学武器的行为都是越过了“红线”。战略思维阶层的主要成员是否注意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不赞成单方面的轰炸行动。

同样,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也记录了世界如何变得更加文明。他写道:“在世界的某个地方,丛林好像又迅猛地生长起来了。这个地区就是东南亚。”这也是地球上检验“美国停止轰炸后世界变得不文明”这一命题的最佳之地。英国广播公司描述道:“奥巴马总统说老挝是历史上被轰炸得最严重的国家。1964-1973 年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平均每分钟投掷 8 枚炸弹——投掷量比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投掷的都要多。美国在老挝上空执行了 580344次轰炸任务,投放了 2.6 亿枚炸弹——相当于 200 万吨弹药,一次又一次地命中了南越和北越的许多目标地点,这正是孤立北越共产党军队的部分行动。”

在美国这次壮观的撤军和全面停止轰炸之后,东南亚本应陷入混乱。相反,正如我与孙合记合著的《东盟奇迹》所记录的,自1975 年以来东南亚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其中一个关键原因是东南亚人觉醒了,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将由自身的决策来决定。这个地区成了和平与繁荣的灯塔。

如果现任美国政府能够学会倾听的艺术,听取美国外交官的意见,制定出与全球人民的观点和情绪相协调的政策,那么美国的外交政策将取得长足进展。遗憾的是,在美国的政策制定过程中,专家的建议不值一提。很多时候,美国国内的政治考量压倒了明智的外交建议。

美国不存在像苏联解体那样的危险。因为美国比苏联强大得多,然而,即便美国不会完全崩溃,它也可能大大衰落,变得羸弱不堪。比较现实的分析师可以描绘出美国国力将如何变得衰微。但许多美国人无视这种情形。历史告诉我们:如果不为失败未雨绸缪,失败就会来临。

可悲的现实是,许多美国人虽然认识到中国带来的新挑战, 但却无法采取合乎逻辑的应对措施,并预想美国可能以何种方式失败。大多数美国人认为,不管情况怎样,美国都会赢,因为美国必胜。

(编辑  季节)



¨ 摘编自《中国的选择:中美博弈与战略抉择》一书,中信出版集团20219月第一版。

* 马凯硕,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院研究员,曾任新加坡驻联合国大使、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创始院长。

冷战与美国的霸权

鲍盛刚

2022-04-25 10:14:06



已故美国社会历史学家伊曼纽尔•沃伦斯坦认为,对美国而言,前苏联解体是个灾难!伊曼纽尔分析到:“虽然许多评论家欢呼1989年是美国统治下和平的开始,但我的论点正好相反,它标志着美国统治下和平的终结。冷战才是美国统治下的和平。冷战结束了,因此美国统治下的和平现在已经终结。”他说:“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那么,他为什么这样认为,而目前种种迹象是否表明,美国为了再次伟大,再次回到美国统治下的“和平”,正在把世界推向新冷战?

冷战是美国霸权的基础

对于冷战的认识有两个版本,一个是乔治·凯南的版本,一个是尼古拉斯·斯皮克曼的版本。前者可以称之为“苏联行为的根源”,后者可以称之为“美国行为的根源”。前者认为冷战源于前苏联的扩张本性,美国的“遏制”战略是对前苏联的反制,冷战是美苏两大阵营的对抗与博弈。后者则认为冷战源于美国的全球战略,目的在于建立一个分裂与平衡的欧亚大陆地缘政治格局,阻止出现国家或国家间的联盟,形成一个主导性的势力,从而威胁美国的安全。所以,冷战的结束,对于美国来讲未必是一件好事。显然,两者比较,后者更能说明冷战,也更能够说明目前美国的行为与战略意图。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面临再一次的战略选择,是选择“孤立”还是“干预”?对此美国地缘政治学者尼古拉斯·斯皮克曼认为,这两种政策不仅代表了为保护美国安全与利益而推行的两种不同计划,而且也代表了意识形态观念与政治同情方面的深刻差异。他认为,如果美国选择再次退回到“孤立”的防御政策,认为浩瀚广阔的大西洋和太平洋为美国提供了“一道抵御来自欧洲或亚洲侵略的坚不可摧的屏障”,那么这种观点是一种危险的错觉。美国应该选择“干预”政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将此看作是确保普遍和平与美国自身安全的手段。因为不墨守成规、与时俱进是判断好政策的标准。斯皮克曼有一句名言,概括表达了他的战略思想,即“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统治了欧亚大陆;谁统治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控了整个世界的命运”。而要控制边缘地带,就要控制欧亚大陆的两端,不能允许在欧亚边缘地带出现国家或国家间的联盟,威胁美国的安全。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欧亚大陆两端的主要国家处于对立与相互牵制的状态。所以,一个分裂但平衡的欧亚大陆是美国霸权存在的先决条件,它既是一个地缘政治框架,也是一个地缘经济框架。斯皮克曼将此战略称之为“和平地理学”。

冷战是美国霸权的基础,没有冷战,就没有美国的霸权。首先,冷战确立了美国霸权的地缘政治框架,打造了一个分裂但平衡的欧亚大陆。在欧洲,让俄罗斯与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相互争斗,相互牵制,美国自己则以平衡者、和平自由的维护者自居,并制造了一个所谓自由世界与专权世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抗的假象。在欧亚大陆的另一端,则让中国、俄罗斯与美国盟友日本、韩国、菲律宾等相互对峙、抗衡,其逻辑与美国在欧洲的所为如出一辙,目的也是为了打造一个由美国主导的分裂但平衡的亚太体系。

冷战确立了美国霸权的地缘经济框架,确立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经济体系,冷战成了美国经济繁荣的催化剂。当时美国总统杜鲁门信心十足,趾高气扬。他被告知,美国的好时光因为冷战可以维持到1952年甚至以后更久的时间。冷战的需求如果加以充分利用,几乎没有穷尽。

冷战既是对外的,也是对内的。对外建立和维护了美国的霸权,对内则维护了资本主义的统治。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在《一九八四》一书中写到:事实上,战争的特点已经改变,说的更准确点,发动战争的理由在重要性顺序上已经改变。在我们当今这个时代,战争是由统治集团向着自己的国民发动的,而且战争的目的不是为了去攻陷或者防止被攻占领土,而是保持社会结构不变,变成统治集团为了自身利益玩弄民众的把戏。重要的是保持民众的精神状态是恐惧、仇恨、无限敬仰和欣喜若狂。换句话说,他们应该具有和战争状态相适应的心理状态,战争是否发生没有关系,需要的只是保持战争状态。此时的战争从根本上讲,已经改变了性质,战争即和平。

美国企图再建一个分裂的欧亚大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20年,是美国的“黄金时代”,因此有人将20世纪称之为“美国世纪”。但是,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二战后的最大危机弥漫在大洋彼岸,将美国与西方从大萧条中解救出来的凯恩斯主义,40年后却成为通胀与失业的罪魁祸首。前苏联的尖端科技似乎开始领先美国。越战的“沼泽”不仅埋葬了财富和生命,也让美国社会处在撕裂的边缘。日本与德国经济崛起,最关键的是“一个分裂但平衡的欧亚大陆”——这个让美国霸权赖以存在的基础发生了动摇。一时间,美国衰退论、美国世纪终结论成为时髦的话语。

1981年,70岁的里根入主白宫,开创了“里根经济学”,以全盘新自由化代替了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由此开启了美国经济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革命”。那么,真的是新自由主义拯救了美国吗?现在看来与其说是,不如说正是新自由主义再次导致了目前美国的衰退与危机。由此,特朗普曾经评论到,新自由主义是傻瓜经济学。事实证明,让美国走出困境的是里根时期的“星球大战”计划,这一计划无异于发动了一次新冷战,因为它重新团结了盟友,拖垮了前苏联,压制了日本。更为关键的是,美国重建了一个以其为主导的分裂但平衡的欧亚大陆。这既是美国霸权赖以存在的地缘政治框架,也是地缘经济框架,从而使美国“再次伟大”。1991年前苏联解体,世界合二为一,人们欢呼“历史的终结”。后来俄罗斯总统普京曾经讲到,前苏联的解体是20世纪地缘政治的悲剧。但是,目前在美国也有许多学者认为,冷战结束对美国来讲也是一个灾难。

现在美国有媒体认为,二战结束,最后的赢家是德国与日本,而不是美国,因为德国与日本在战后的经济复苏与崛起动摇了美国的霸权基础。而冷战结束,最后的赢家是中国与俄罗斯,中国与俄罗斯成了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美国又一次面临地缘政治的挑战。事实上,关键就在于冷战结束后,“一个分裂但平衡的欧亚大陆”——这个美国霸权赖以存在的基础发生了变化。此种情况人们并不陌生,类似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而目前种种迹象表明,为了让美国再次伟大,让世界重新回到美国统治下的“和平”,美国正在试图把世界重新推回到冷战。

当下美国的目的很清楚,就是利用乌克兰危机和台湾问题,挑起欧亚大陆两端的冲突,再建一个分裂但平衡的欧亚大陆。这既是美国霸权赖以存在的地缘政治框架,也是美国得以繁荣的地缘经济框架。那么,事态发展果真会如此吗?难道在这个世界上,如俾斯麦所讲,上帝会只偏爱美国吗?

(编辑  杨利红)



* 鲍盛刚,原任教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政治研究中心,现就职于加拿大海外集团。


 

有一件事确凿无疑。

美国与中国之间爆发的地缘政治竞争将持续一二十年。2018年,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对中国发起了第一轮进攻,但竞争将会比他的执政时间延续更久。2020年,乔·拜登当选总统。尽管选出了一位新总统,但中美之间的地缘政治竞争仍在继续。

美国对中国发起攻击的原因

中国既不想威胁美国,也无意损伤美国的利益,为何美国一定要坚持与中国开展地缘政治竞争呢?我在此阐释了驱使美国发起这场竞争的深层结构性力量。其中一种力量很容易理解,美国已经习惯了做世界头号强国。自1894年经济总量首次超越英国以来,美国一直是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乔·拜登在2021325日举行上任后首场新闻发布会时表示,在我的任期内,这(中国超越美国)不会发生,传达出美国人的这种观念。

美国人相信,美国社会是自由开放的,人们能够对所有事情畅所欲言;然而,如果哪位美国政治家胆敢表示美国应准备好做世界第二,他将会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从政治上讲,绝对禁止谈论美国成为世界第二,这也是美国对中国发起攻击的主要原因。然而,美国在与中国展开较量时,并未事先制定经过全面深思熟虑的对华长期战略。特朗普政府所采取的捉摸不定的对华行动也证实了这种战略缺失。例如,当挑起对中国的贸易摩擦时,美国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特朗普政府声称要减少美国与中国的贸易逆差,但贸易逆差并不是由中国的不公平贸易行为导致的。特朗普政府挑起的贸易摩擦已告失败。

同样,在全球面临共同挑战的领域,比如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气候变暖,一个简单的人与船的类比可以解释清楚合作的重要性。在全球化之前的时代,78亿人生活在200多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就好似生活在不同的船上,如果一艘船上出现了新冠肺炎患者,疫情并不会扩散到其他船上。然而,在全球化之后,世界缩小了,78亿人是住在同一艘船上200多个单独的船舱里,疫情在数月内就会肆虐地球的各个角落。此时,我们就不能只关注自己的船舱,必须一起来照看这整艘船。如果一个船舱发生了火灾,急于争论火灾是谁引发的是再愚蠢不过的,应该集中精力先灭火。特朗普政府专注于地缘政治较量,一味地指责中国,而非与中国合作抗击疫情,如果美国选择与中国合作,本可以挽救许多人的生命。

全球气候变暖是另一个共同面临的挑战。如果全球气候变暖速度加快,全人类都将遭殃,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阻止它,全世界所有国家都必须合作,尤其是中国和美国这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如果拜登能在与中国的地缘政治竞争中按下“暂停”按钮,选择与中国合作以应对气候变化,那么世界上许多国家会为他欢呼。

 

十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特朗普实施的几乎所有政策在美国都引发了分歧,除了一项:向中国发起的贸易摩擦和技术竞争。事实上,在美国政体中弥散着一种强烈的共识:中国对美国构成了威胁。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约瑟夫·邓福德将军曾表示:“到2025年,中国有可能对我们国家构成最大的威胁。

美国在尚未制定出一个全面的全球战略来应对中国的情况下,便与中国展开了这场较量,这可谓一个重大的战略失误。美国最伟大的战略思想家之一亨利·基辛格博士让我意识到这一点。20183月,我同基辛格博士共进午餐,他在午餐会谈话传达了这个信息。这也是他在自己的著作《论中国》中传达的重要信息。

在新加坡外交部工作期间,我曾受命为新加坡政府撰写长期战略报告。我从新加坡三位杰出的地缘政治大师(李光耀、吴庆瑞、信那谈比·拉惹勒南)那里学到了重要的一课:提出正确的问题是制定任何长期战略的第一步。如果一个人把问题都弄错了,那么答案也会是错误的。本着“思考不可想象之事”的精神,我提出十个值得关注的领域及其问题。

问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接近全球GDP总量的50%。即便在整个冷战期间,苏联的GDP规模也只达到美国GDP规模鼎盛时期的40%。未来30年美国的GDP规模会变得比中国小吗?当美国不再是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时,它必须做出何种战略改变?

问题2美国的首要目标是改善3.3亿公民的生活水平,还是保持其在国际体系中的首要地位?哪一个目标应该优先?

问题3美苏冷战期间,美国划拨巨额国防开支,此举迫使经济规模小于美国的苏联不得不承担与美国相当的军费。中国在控制国防开支的同时要重点发展经济。美国是否应该削减国防开支、少打昂贵的海外战争,更多地投资于改善社会服务和振兴国家经济?

问题4冷战时期,美国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中的西方伙伴建立起牢固的联盟。为了维持盟友关系,美国对这些国家慷慨地提供援助。美国政府宣布了美国优先政策,还威胁要对欧盟、日本等盟友,以及印度等第三世界盟友加征关税。如果美国连关键盟友都疏远了,它还能建立起一个稳固的全球联盟来制衡中国吗?

问题5美元——而非美国军队,才是美国用来凝聚盟友和对手并使之遵从自身意愿的最强大武器。美元已成为全球贸易和金融交易中不可或缺的全球性公共产品,服务于相互依存的全球经济。一直以来,外国银行和机构无法回避使用美元,因此,美国可以将其国内法律应用至域外,并对违犯美国国内法律,以及对伊朗和其他受制裁国家进行贸易的外国银行处以巨额罚款。在严厉的金融制裁下,美国得到多边机构的支持和认可时制裁效果最佳,比如,联合国安理会的决定对联合国会员国具有约束力。在特朗普政府的领导下,美国从多边制裁转向单边制裁,并将美元作为武器对付对手国家。将一个全球性公共产品武器化,用以实现单边目标,这种做法是否明智?这种情况会一直持续吗?

问题620世纪60-80年代,是美国软实力飙升的时期。“9·11”事件以后,美国违犯了国际法,未遵守国际人权公约,成为第一个重新引入酷刑的西方国家。如今,美国的软实力大幅下降。美国能赢得与中国的意识形态之争吗?

问题7麦克马斯特将军表示,美国与中国的斗争代表了自由开放的社会和封闭的威权体制之间的斗争。如果这种说法正确,那么所有自由开放的社会都会感受到来自中国的威胁。在世界上较大的三个民主国家中,印度和印度尼西亚两国的民主政体都没有感受到中国的威胁。欧洲大多数的民主国家也没有感受到威胁。中国并没有去挑战或威胁美国的意识形态。美国犯下一个典型战略失误,以对抗苏联的战略来应对来自中国的新挑战,这恰似用昨天的策略来打明天的战争。美国是否有能力制定新的战略分析框架,抓住与中国竞争的本质?

问题8在所有的重大地缘政治竞争中,保持理性和冷静的一方比受情绪驱使的一方更具优势。在华盛顿政治正确的氛围下,有哪位战略思想家可以提出真实的观点,而不会受到政治攻击?

问题9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孙武曾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美国了解它的中国对手吗?在许多亚洲观察人士看来,中国共产党事实上扮演着中国文明党Chinese Civilization Party)的角色,其灵魂不仅根植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外国意识形态,也根植于中华文明。战略思想家最重要的工作是试图了解对手的思想。因此,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之外,中国领导人对中国丰富的文明史的专注程度有多深?答案也许会让许多美国人惊讶不已。

问题10在《论中国》一书中,亨利·基辛格强调,中国的战略是以中国围棋思维而非西方的国际象棋思维为指导的。下国际象棋时,重点是找到最快的途径来俘获国王,而下围棋时,则要耐心地积累资产,以打破游戏的平衡,使局势变得有利,围棋更强调长期战略。美国做出了两项重大努力阻止中国获取优势,但这两项努力均以失败告终。第一项是奥巴马政府试图阻止其盟友加入中国于2014—2015年发起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第二项是特朗普政府试图阻止其盟友参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美国是否为长期竞争预备了足够的资源?美国社会是否有耐力应对与中国的长期博弈?

我提出这些问题,旨在剖析和理解中美地缘政治竞争在未来10年将出现的许多复杂层面,促使我们对一个不可避免的复杂且变化的主题进行理性思考。在卷入一场重大的地缘政治竞争之前,美国战略思想家应该面对一个基本问题:这场竞争究竟会带来多大程度的风险?简言之,美国会在这场竞争中落败吗?无论在物质层面还是道德层面,美国向来认为自己是最强大的。这也可以解释美国近年来越发妖魔化中国的现象。把中国描绘得越邪恶,美国人就越相信他们最终会战胜中国,无论这种可能性有多大。

美国已经严重背离了一些在当代社会中被定义为社会正义的关键原则。同样,鲜有美国人意识到,当今世界的许多关键领域已经发生了变化。

1950年,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美国GDP占全球GDP总量的27.3%,中国GDP只占4.5%;到2018年,美国GDP占全球GDP总量的15%,中国为18.6%。在这一至关重要的方面,美国已经位居第二。很少有美国人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更关键的是,中美对抗的全球背景将与冷战时期大不相同。美国继续保持世界超级大国地位的可能性将越来越小。

当西方文明的许多部分(尤其是欧洲)显得疲惫、缺乏动力和能量时,其他文明已开始蓬勃兴起,人类文明是有生命周期的。中华文明经历了多次跌宕起伏,现在它强势振兴也不足为奇。世界上有许多古文明,但只有中国古代文明经历了四次衰微又重新崛起。作为一个文明国家,中国具有非凡的韧性,中国人也极富才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也就是中华文明经历了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发展最好的年代。斯坦福大学的美籍华裔心理学研究员范琼,在2019年访问中国后表示:中国正在以一种深刻而内在的方式发生迅速变化。中国的文化、自我观念和士气正在迅速地转变——大多朝着好的方向转变,这与美国的停滞不前形成了鲜明对比。”

过去几十年来,美国一直扮演着领导世界的角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主要的全球多边机构,包括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均是在美国国家实力鼎盛时期创立的。但近年来美国与这些机构渐行渐远,世界上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却一直在向它们靠拢。一言以蔽之,断言美国能赢得这场竞赛还为时尚早。中国同美国一样有机会成为世界的主导力量。

然而,中国如果认定自己会赢,也将出现同样重大的战略失误。因此,如果我能够建言献策,我会强烈建议中国要高估美国的实力。

美国最大的战略失误

与美国人相比,中国人拥有的一个优势是,在做出政策决定时可以综观战略全局。当前,世界需要一个新的全球化倡导者,中国可以介入并填补这一空白,而且中国在很多方面已经开始这么做了。20171月,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的演讲就是对全球化优点的全面理性的论述。语言很重要,行动更具说服力。中国如果成为一个经济大国,将极大地推动全球化。这样做,中国也会强化那股推动其经济惊人崛起的力量。

中国如果成为全球化新的倡导者,那么美国终将落后,中国则将稳步前进。美国或许能在与中国的地缘政治竞争中获胜,但毫无疑问,中国已赢得了第一轮。

亨利·基辛格认为,美国没有制定出可行的对华战略。从1972年美国对中国开放直到近期,美国历届政府对中国的战略,使得中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融入世界。但近年来,这一战略产生了复杂的问题——帮助中国成为一个新的、更强大的国家,而这不符合西方的预期。当意识到这种转变时,美国简直措手不及,它未能构想出新的全面对华战略。凯南在其文章中强调了这一点,他认为,美国是否强大取决于其是否有能力给世界人民营造一个整体印象:这是一个知道自身诉求的国家,它成功地处理内部问题并承担起作为世界强国责任,它具备在时代的主要思想潮流中稳住自身的精神活力”。在旁观者看来,今天的美国仿佛缺少了凯南所说的“精神活力”。

特朗普决定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就是送给中国的一份地缘政治大礼。此外,特朗普还因在推特上发布不假思索的随意攻击,疏远了一些重要的朋友和盟友,包括加拿大、墨西哥、欧盟、日本、印度和越南。

在冷战初期,美国率先建立了世界多边体系,包括布雷顿森林体系、马歇尔计划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今天,是中国而非美国,正在带头建设一个新的多边体系,包括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一带一路”倡议。尽管美国反对这两项举措,但这并不能有效地阻止它的许多重要朋友和盟友加入其中。英国、德国、印度和越南以创始成员国身份加入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也在证明自己是一个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管理得更好的机构。它奉行更高、更透明的组织管理标准。

当中国在全球多边秩序中展现出一个稳定、可预测的形象时,在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则日益被视为一个混乱且不可预测的角色。特朗普说过一句名言:“贸易对抗是好事,很容易赢。”然而他在这一领域的过往记录表明,贸易对抗实际上很难赢。多项数据表明,美国并没有赢得这场贸易对抗。中国经济增长虽然放缓,但(加征)关税给美国消费者造成的伤害比给中国的更大。特朗普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他目前的做法正在危及美国经济,威胁着国际贸易体系,并且无益于减少他所厌恶的贸易逆差。

2018年以来,美国针对中国所采取的一系列混乱不堪的举措,让事情变得更糟糕了。201876日,特朗普政府采取了第一项反华措施——对中国征收25%的关税。显然,对中间产品征税只会削弱美国公司的竞争力,这不是明智之举。美国的谈判代表希望美国有权在任何时间重新加征关税——并且禁止中国有报复条款。

2019823日,当中国宣布将采取反制措施时,特朗普勃然大怒,并在推特上发布了针对中国的激烈言辞。特朗普未考虑后果就宣布:我命令伟大的美国公司立即开始寻找在华经营的替代方案。特朗普和他的推特言论所引发的混乱在意料之中。在全球范围内,人们对美国治理制度的信任开始弱化。

在这方面,即便中国领导人对特朗普的行为感到恼火,他们仍然能拿出对待历史的长远眼光。对中国来说,最糟糕的情况无非是美国再次成功实施曾经对抗苏联的遏制政策,然而在特朗普的领导下,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几乎为零。即便拜登总统也难以恢复被特朗普破坏的全球对美国的信任。对任何美国人来说,低估全球对美国信任的弱化,都将是非常不明智的。英国《金融时报》著名评论员马丁·沃尔夫曾撰文称,“在特朗普的领导下,美国已变成一个流氓超级大国”。

在国际层面,美国的进口商品多于出口商品,造成了贸易逆差。美国如何为这两项赤字买单?它可以通过印国库券来弥补双重赤字,并为它的超额开支买单。美国财政部只需要支付纸张成本。美国分发的是一张张纸,而世界其他国家可是用实实在在的钱来购买美国国债。例如,中国必须努力生产低成本的产品,然后出口到世界各地。出口产品换回来之不易的美元,中国政府拿出其中许多来购买美国国债。然后,美国财政部使用这些来自中国的美元支付政府的超额开支。

许多美国经济学家清楚,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为美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好处。20196月,鲁奇尔·夏尔马写道:长期以来,储备货币的地位一直是一种强大的特权,以及经济上的灵丹妙药。通过培育想持有该货币——通常是政府债券——的稳定的客户流,这个享有特权的国家可以用低廉的成本从国外借款,并有能力负担远远超过其收入的生活水平。他说:近一个世纪以来,这种特权一直使美国保持低利率,使美国人能够买汽车、买房子。

世界各国之所以一直使用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是因为人们相信美国政府就美元问题会做出正确的决定,不仅仅考虑3.3亿美国人民的经济利益,还会考虑美国以外依靠美元支付国际贸易的72亿人的经济利益。这种信任是维系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关键支柱。最近几十年来,这种信任已经开始弱化,因为美国时不时地将拥有全球储备货币的特权作为它对付其他国家的武器。这显然会使大家减少对美元的依赖,最终导致全球对美元的需求下降。

特朗普所做的最危险的事是,强烈刺激其他国家停止将美元作为主要的全球储备货币。尤其是,特朗普选择退出伊朗与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这六个国家达成的《联合全面行动计划》,这是美国在违犯国际法。这就让其他五个参与《联合全面行动计划》的国家陷入了法律困境。根据国际法,这些国家的公司被允许与伊朗进行贸易。但是,如果在贸易中使用美元交易,那么这些公司将不得不在美国法庭上被处以巨额罚款。为了摆脱这一法律困境,法国、德国和英国决定设立“贸易互换支持工具”(INSTEX机制),这是避开美国制裁,与伊朗从事非美元贸易的新渠道”。它代表着国际体系的一个巨大转变。有史以来,美国的三大主要盟友(法国、德国和英国)第一次抛开以美元为基础的支付系统,创造了一种替代性支付工具。有朝一日,它可能为美国未来的两个潜在对手,或许为中国和俄罗斯将建立一个绕开美元并削弱其全球地位的替代性全球支付渠道充当榜样。同样重要的是,法国、德国和英国已经宣布,它们“也在努力向第三方国家的经济运营商开放INSTEX机制

20198月,英格兰银行行长马克·卡尼在全球央行年会上发表演讲时,对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予以批评。他断言,世界对美元的依赖靠不住,当务之急是建立一个配得上正在兴起的多元化、多极化的全球经济的国际货币体系。

而且,美国将美元武器化必然会损害其自身的长期利益,这无疑相当于往自己的跑鞋里放入石子。一个英明的决策者是刺激各国放弃美元,加速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终结?还是鼓励各国尽可能长期地使用美元,因为这样能使美国人过上超出收入的生活?令人惊讶的是,最近几届美国政府一直在刺激其他国家放弃美元。

我预计,在未来10年内,人民币将成为一种有竞争力的储备货币,削弱而非取代美元的主导地位。如果全球大多数国家开始丧失对美元的信任,那么它们就会去找其他替代品。

运用现代技术,人们有可能创造出昔日无法想象的新的替代品。

这就是技术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尤其是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已被用于创建替代性的加密货币,如比特币、莱特币、以太币和门罗币。20196月,脸书也宣布推出自己的加密货币Libra。加密货币普及率的急剧攀升,以及脸书等大公司在开发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货币方面的投资力度均表明,加密货币最终可能会提供一种可靠、实用且相当稳固的衡量相对价值的方法。

这是中国可以涉足的领域。它可以依托区块链技术,创建一种衡量相对价值的替代性单位,即某种替代性货币。当许多国家相信中国能够成为国际问题的一个公正的仲裁者时,它们就会信任这一替代工具。当中国发起“一带一路”倡议时,大多数国家都加入了。这清楚地表明,当中国最终为一种新的区块链技术货币背书时,大多数国家也将信任它。

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领导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即将发布自己的加密货币。与其他数字货币一样,它与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的货币不同,将使中国政府对金融系统拥有更大的控制权。更重要的是,20191024日,习近平主席宣布,发展区块链技术将成为中国政府的优先事项,他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已经延伸到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目前,全球主要国家都在加快布局区块链技术发展。

同月,中国通过了一部密码法,旨在“促进密码事业发展,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路透社报道称,这部法律是在中国“准备推出自己的数字货币”之际通过的。如果中国成功地创造出一种具有替代性的区块链技术货币,那么印度这类美国的朋友,若想从伊朗进口石油,就可以使用这种区块链技术货币,而不必担心美国的制裁。简言之,美元的武器化催生了一种强大的全球动力,去创造一种替代性货币,为全球贸易服务。中国正在建设一项全球支付基础设施。在技术层面,没有什么困难能阻碍这些系统实现国际联通。

特朗普说,多年来中国在贸易方面比美国占有“巨大优势”,真是错得离谱。他还说,中国人民一直在从美国人民身上赚取巨额的贸易顺差。说实在的,如果美国人无法再通过印钞票购买中国产品,那么他们的生活水平预计会有所下降。此外,超过90%的全球金融交易是以美元结算的。每天有数万亿美元的交易规模。而交易费大多流向了美国的银行,这也解释了虽然美国的商品贸易是逆差,但服务贸易却是顺差。

明智的战略家不会为了惩罚一个相对较小的国家——比如伊朗——而拿巨大的利益冒险,但这就是美国一直在做的。美国随意地将美元作为武器,恰恰说明了美国缺乏全面的长期战略,这为中国提供了一个明显的长期竞争优势,因为中国领导人非常自律且专注地坚持长期战略。

美国缺乏应对中国问题的全面长期战略。特朗普在与世界打交道时确实表现得狂野而鲁莽。然而这反映了美国人看待世界的更深层次的结构性缺陷。显然,美国需要从根本上改变路线。当历史走到一个转折点时,所有国家都必须做出适应和调整。事实上,当世界其他国家在改变航向时,美国依然一直利用自动驾驶仪在直线前进。

纵观历史,大国最容易犯的最大错误之一,就是自认为无懈可击,尤其是当它们处于权力巅峰时。毋庸置疑,许多美国战略思想家都持此种假设,这导致极少有人建议要做出重大的战略调整。这种战略调整的失败也可以解释美国社会面临的结构性挑战。

(编辑  季节)



¨ 摘编自《中国的选择:中美博弈与战略抉择》一书,中信出版集团20219月第一版,季节摘编。

* 马凯硕,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院研究员,曾任新加坡驻联合国大使、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创始院长。


 

百年不遇的大封锁

202047日,美国的新冠肺炎疫情正处于大暴发阶段,位于丹佛市联合火车站附近,见证了128年辉煌历史的布朗广场酒店(Brown Plaza Hotel),突然无预警就歇业了。这座富丽堂皇的五星级酒店从1892年开业至今,从来没有歇业过一天,它挺过许多历史事件的冲击,无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经济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9·11”恐怖袭击事件,还是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都不曾让这个丹佛市民引以为傲的地标性酒店等不到顾客上门而不得不关门歇业。

在地球遥远的另一端,印度总理莫迪于2020324日突然公布,从当天午夜起在全国实施为期21天的封锁抗疫措施。在孟买行医的海尔马斯(Dr Jagadish J. Hiremath)在推特上写下一段文字:“能保持社交距离是一种特权,说明你家有足够的地方隔离。能洗手是特权,说明有自来水。有免洗洗手液也是特权,说明你有钱购买它。不出门也是特权,说明你有能力不出门工作。”

这两则新闻凸显了一个共同点:无论用哪一种历史尺度来衡量,这场百年不遇的全球大流行病,给全球社会带来的价值选择难题、社会压力、心理震撼以及生计损害都是空前的。

新冠病毒的传播速度是空前的,它给许多国家带来的生活秩序与生产活动的冲击绝不亚于两次世界大战。它让原本人潮汹涌的芝加哥、阿姆斯特丹、迪拜、新加坡等空运枢纽机场门可罗雀,它让原本衔接得天衣无缝的全球供应链处处面临断链危机,它让绝大多数的主要经济体至少连续好几个月基本处于休克状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20414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里,把这场百年不遇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命名为“大封锁”(the Great Lockdown),与“大萧条”(the Great Depression)相提并论,凸显这场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冲击是百年来所仅见的。

没有专家可以断言全世界何时可以摆脱病毒的肆虐,有效对抗新冠病毒的特效药是否能在短期内问世,但很多世界政治经济问题专家已经迫不及待地对“后新冠病毒世界”(the Post COVID-19 World)提出各种预测,也试图解读这场突发疫情对人类历史发展各方面的长期影响。不少国际知名的观察家把这场疫情定位为历史分水岭事件,意味着新冠病毒会将人类历史带入一个新的时代。其中值得重视的预测有四个方向。

一是对全球化前景的悲观预测。例如,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尼布利特(Robin Niblett)在《外交政策》杂志的专辑里宣称,“我们所熟悉的全球化将一去不返”,新冠肺炎疫情将是压倒全球化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获得过普利策奖的知名评论家加勒特(Laurie Garrett)预言,今后跨国公司都会重新评估跨国远距供应链在灾变下的脆弱性,它们会设法将全球供应链进行收敛,让生产资源调配在空间上更紧凑。

二是对美国国际领导地位陨落的预测。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中国战略计划主任杜如松(Rush Doshi),在20203月刊的《外交事务》发表的“新冠病毒可能重塑全球秩序”评论,提醒美国决策者,如果美国不能在这场抗疫中展现政治体制的有效治理能力,在全球抗疫行动中不再能够扮演国际公共产品主要提供者的角色,那么中国会填补美国留下的真空。

美国国际关系学界现实主义学派的领军人物、哈佛大学斯蒂芬·沃尔特教授,在《外交政策》发表了《美国能力声誉之死》的尖锐评论。他认为,美国过去享有的国际影响力建立在三大支柱之上:一是美国拥有的强大经济与军事复合体;二是盟国的坚定支持;三是其他国家对美国能力的信任,相信美国在各专业领域具备世界上最称职的能力,可以制定出最值得信赖的标准与正确的决策。但是在这场关键的能力检验上,美国政府所显露的疏忽、失职、无能与慌乱,让美国国家能力彻底崩解。凭借价值观与国力的巨大影响而成为全球领导者和榜样的美国,这是战后70年来第一次,在一场全球危机中没有人寻求美国扮演领导角色。

三是对西方自由民主体制前景的预测。很多观察家都预告这场疫情将导致民主体制的衰败。在这场对政治体制的决策质量、学习与纠偏、应变与灵活、协调与统筹、执行与贯彻、调度与配置、动员与号召,以及公民政治信任最严酷的考验中,西方民主体制明显败下阵来。因为最严重的疫情扩散,最惨烈的生命与财产损失,居然集中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从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德国、英国、加拿大到美国,无一幸免,这完全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认知。过去发展中国家都深信西方体制具备最佳的公共治理能力,能为公民提供最好的医疗与公共卫生保障。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及随后的长期经济衰退,已经让欧洲公民失去对本国体制的信心,而在这场大流行病之后,经济危机必然进一步恶化,人们对西方自由主义的怀疑必然加深,它在世界思想市场中的竞争地位也将更为脆弱。

《彭博新闻》总编辑米思伟(John Micklethwait)和《经济学人》政治版主编伍尔德里奇(Adrian Wooldridge),联名发表题为《病毒应该唤醒西方》的长文。他们的结论是:“西方世界毫无疑问面临着二战以来最大的危机。世界面临一个巨大的地缘政治问题,即西方国家能否可以像以往那样面对挑战,并重新思考政府治理的理论和实践,还是自欺欺人,最终让出全球领导地位?”

四是对新自由主义步入历史终结的预测。很多社会评论家都认为,新冠病毒危机将给过去40年盛行的新自由主义的棺木钉上最后一枚钉子。资本拥有者为了享受短期利润极大化,过去40年以市场的优越与效率为名,将国家能力逐步掏空。在生产全球化旗帜下,许多国家经历产业空洞化,并创造了一个极为脆弱的金融结构,每一次危机爆发都依赖国家出面抢救。在新自由主义发源地的美国与英国,政府对防疫与公共卫生体系的投资严重不足,作为公共产品的新疫苗研发已沦为制药集团的牟利工具;行政官僚体系的专业能力全面下降;大多数基层劳动者陷入贫困边缘。

这场危机也导致资本主义体系出现有史以来最急遽、最严峻的经济萎缩,各种市场机制都失去功能。金融市场的正常资产定价机能全部失效,逼近零的长短期公债利率也完全失去指标意义。许多濒临倒闭的欧美大企业最后都有可能走上国有化一途。曾经是新保守主义阵营大将的福山,在接受法国《观点》周刊的采访时承认,新自由主义已死。他说,全球大流行病再次表明,一个强大的国家是必要的。

一个社会既存的物质生活状态及这个社会所具备的各种结构特征——人口与空间结构、制度与组织、知识与技术、观念与行为、冲突与矛盾,以及其所隶属的国际体系,都会深刻影响这个社会面临大流行病的应对模式与效果,影响这场公共卫生危机可能引发的政治、经济、社会与心理后果,以及影响大流行病最终会留下什么样的历史烙印。

梳理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历史脉络

一些冷静的观察家不约而同地指出:大流行病往往是加速或推迟了原来的历史趋势,而不是重新塑造世界秩序。大流行病也很少会对现有的社会结构及其特征带来根本性的改变,更可能是凸显现存社会结构的本质与特征,更鲜明地暴露已经长期积累的结构失衡与体制缺陷问题,或是激化蓄势待发的冲突与矛盾。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会长哈斯(Richard Haass),在《外交事务》撰文提醒读者,并不是每一次危机都是历史转折点,“后新冠病毒世界”不会是一个无法辨识的世界,这场大流行病更多地将加快世界历史的前进速度,而不太可能改变其方向。他指出,美国领导地位的衰落、全球合作的崩解、大国关系失和,所有这些原本存在的国际环境特征与趋势,在这场疫情之后只会更凸显。

当前的全球疫情造成的短期社会经济冲击肯定会超过一百多年前的大流感。原因很简单。

首先,21世纪人类社会的人员移动,在规模、空间距离、移动频率与速度,以及伴随而来的频繁人际交往与大型群聚活动,都远远超过20世纪初期。这不仅导致病毒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快速传播与扩散,也让任何对人员移动的严格管制措施带来更大的社会与经济窒息性震撼。

其次,在超级全球化时代发展的高度细密的国际分工、高度精致的全球供应链,以及极为频繁的跨境金融交易与高度复杂的所有权结构,让世界各地群体的社会、经济、信息与金融联结和相互依赖程度远高于一百多年前。

再次,在新自由主义思潮的驱动下,21世纪西方发达国家的多数群体,都是生存在安全系数最小化、资源分配短期边际效益极大化,甚至寅吃卯粮的环境下。这种走在悬崖边缘的金融操作、生产方式、社会管理、劳动雇佣或个人财务模式,会让任何一场突如其来的震荡之冲击出现数倍或数十倍放大效果。

多数政府、企业、社会机构、家庭与个人都没有余裕,没有储备,没有闲置资源,尤其是新自由主义革命走得越深越远的社会,处在社会悬崖边缘的人口就越庞大。多数美国家庭在任何时候都拿不出500美元的应急现金,只要失业就可能失去医疗保险、汽车与房子;美国提供的失业保险给付在发达国家中最为单薄。专家估计在美国有高达40%的劳动参与者属于零工经济(gig economy),论件或按时计酬,经常朝不保夕,而且他们多数不在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内,也必须自费购买昂贵的医疗保险。

最后,21世纪很多社会长期信奉的价值观与世界观,让多数人很难承受新冠病毒对自己关联群体的生命与健康的急剧摧残,尤其在一个信息流动极为迅速的网络传播时代,他们被这些震撼的消息与画面笼罩而无所遁逃。不同社会处境下的人群,其心理承受能力原本就有天壤之别。相对而言,长期生活在安逸状态下的人们,深信科技的神奇力量,信赖政府的保护能力,他们难以接受医院尸体成堆、根本来不及火化的悲情画面,他们更无法相信一个原来讲求宠物生命权的文明社会,居然有一天会面临必须在让大批年长者死亡与让经济大衰退之间进行抉择的艰难局面。

西方发达国家的公民更是期待自己的政治体制与医疗体制应对传染病危机的能力远超非西方国家。但事与愿违,西方国家居然成为全球疫情集中大暴发的新震中。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国家在应对疫情第一波暴发所展现的应变、控制、协调与调度能力,以及把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增长曲线迅速而有效控制下来的客观记录,给西方社会精英带来巨大的心理震撼,他们对自身体制与文化的自信感与优越感遭到一次颠覆性的打击。在对抗新冠病毒过程中最关键的医疗资源,从口罩、防护服、呼吸机、制药的原料,到测试新冠病毒所需要的化学试剂,居然都需要大量从中国进口。

大封锁后的全球化前景

很多分析家都指出,“后新冠病毒世界”带来的最大改变将是全球化的全面逆转,至少有四股力量在削弱全球化的前进动能,甚至加速全球化的裂解。

第一,全球化的社会支持基础严重流失,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指导下的超级全球化,让国家失去经济主权,削弱政府的社会保障职能,导致经济整合的风险剧增与利益分配严重不均。西方发达国家贫富日趋两极化。

第二,美国对华强硬派占据政策主导地位,加速构筑针对中国的地缘政治围堵,加大对中国的经济冷战,并试图让中美两大经济体全面剥离。

第三,美国在特朗普主政下全面转向激进单边主义,抛弃国际领导责任,摆脱所有国际规范与多边体制的约束,对无法配合自己政治需要的多边组织进行抵制、打击或干脆退出,导致战后自由国际秩序摇摇欲坠,开放贸易体系濒临崩解。

第四,全球经济结构性失衡日趋严重,各主要经济体的债务结构持续恶化,负债比例不断创历史新高。西方各国央行在全球金融危机后实行无上限的量化宽松政策,只是勉强控制不让资产泡沫危机全面爆发。全球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有增无减,美元的币值信用问题越来越突出。

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暴发前,这些裂解全球化的力量开始产生作用。世界贸易增长减速,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缩水,跨国金融机构收缩全球业务,跨国企业面对中美科技战与贸易战的风险,被迫重新评估全球产业布局。

很多研究机构对全球化前景做出悲观预测,他们认定新冠病毒大流行会助长上述这些裂解全球化的力量。有四个趋势可能加速进行:一是经济民族主义抬头;二是中美战略对抗加剧;三是全球事务群龙无首,多边协调与合作机制加速崩解;四是全球增长动力熄火,债务危机加深。

这场全球大流行病也可能强化下列趋势:一是促使各国更深刻地认识到人类社会福祸高度相依的事实,没有一个国家能成为独善其身的孤岛;二是加速暴露民粹政治人物的短浅无能,美国政府在应对疫情上荒腔走板的表现,以及疫情失控导致的经济重创,导致特朗普政治路线被扬弃;三是让各国政治精英更深刻认识到,在全球化时代,人类社会更需有效的全球治理机制,应该提升多边体制功能,而非削弱国际机构,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力应对这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以及伴随而来的全球经济危机。

逆全球化的制约因素

进一步而言,目前出现的各种悲观预测有明显的盲点,我们也必须正视下列因素:第一,不宜高估国家退出全球化与区域整合这个选项的现实可行性;第二,在与中国经济脱钩这个议题上,美国社会精英并未形成统一的牢固共识;第三,全球多边体制的韧性能够经受美国缺席或抵制的考验,绝大多数国家都有支撑全球多边体制的强烈意愿,中国与新兴经济体也愿意承担更多责任;第四,新自由主义指导下的全球化模式早已面临困境,但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国家正在为全球化挖掘新的动力与开辟新的路径。

绝大多数国家政府明白,本国经济社会常态运作脱离不了全球相互依存结构。闭关自守与寻求经济上自给自足会削弱社会生存发展条件,欧洲国家不可能选择去全球化,新兴经济体对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仍抱有很高的期待。

跨国企业全面收缩全球供应链的选择必须通过经济合理性的检验。这场疫情冲击凸显跨国产业供应链缺乏因应突发大型灾变的韧性,跨国企业必然会重新考虑如何降低远距供应链的断链风险。主要工业大国也会顺势引导本国企业重新布局,从跨地域的水平分工转向空间上更紧凑的区域垂直整合。有些研究机构预测,全球产业供应链可能重新组合为三大垂直整合体系:以美洲市场为腹地,围绕美国为核心的供应体系;以欧洲市场为腹地,围绕德国为核心的体系;以亚洲市场为腹地,并以中日韩为核心的体系。

摩根士丹利的分析报告指出:在疫情消退后,全球供应链布局的大移转未必会发生,因为大规模移转需要新的投资,跨国企业在因应经济衰退时对大笔资本支出会更保守;中国政府展示出有能力在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疫情,如果新冠肺炎疫情将来反复暴发,就降低供应链风险而言,中国有比较优势。合理的推测是,未来跨国企业会试图分散供应链的风险,避免集中于单一国家。但是最具制造业竞争力以及产业供应体系最完整的中国,仍将在全球供应链占最大的分量,尤其是高附加值的产品。此外,中国自有品牌的高端制造业也将持续在世界市场上扩大份额。

从奥巴马政府开始就鼓吹制造业回流美国,特朗普更是高举这个目标作为自己的当选承诺,但落实起来非常困难。美国产业空洞化已久,许多产业部门的供应链早已消失,各专业领域很难找到技术工人。即使美国政府愿意支付美国企业所有搬迁费用,把在中国大陆(或亚洲)的生产线迁回美国,未必会有很多企业响应。许多美国跨国企业都明白,如果把生产线迁回美国,它们会失去中国市场,也会失去海外市场,还需要关税保护或美元大幅贬值才有竞争力。如果强迫许多大公司把生产线迁回美国,美国消费者的购买力将立即下降,通货膨胀必然上升,导致利率上升将带来灾难性后果。

少数激进的反华鹰派主张全面发起金融战,把中国逐出全球美元支付系统。少数美国政客鼓吹向中国索要天价赔偿,以弥补本国在新冠病毒大流行造成的生命与财产损失。无论美国政府以何种理由冻结中国政府与企业在美国的资产,或是切断与中国的金融往来,都形同发动一场相互毁灭的金融核大战,这样也会自毁美元霸权的长城。此举只会逼使中国壮士断腕,宁可牺牲巨大经济利益与承受金融震荡,也要用尽全力建立人民币货币圈与贸易圈。一旦美国出此下策,只会迫使中国全力推动本币贸易结算,加速推广人民币数字货币,扩大与各国双边换汇规模,中国人民银行也将不再以美元外汇储备作为货币发行准备。

当美国也必须用人民币才能购买中国制造的产品时,美国就很难继续靠长期维持巨额贸易顺差来弥补国内消费透支与储蓄不足的问题;当中国不能成为支撑美元霸权地位的重要支柱角色时,必然全面动摇全球财富拥有者继续以美元资产作为价值储存工具信心,美元霸权的终结将加速到来。因此,华尔街金融资本一定会全力阻挡这样的灾难发生。

其实,所有国家都对特朗普主政下的美国不抱任何期待,并设法在美国退出或阻挠的情况下,如何继续让《巴黎协定》、伊朗核协议、世贸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持续运作。

拜登的外交政策在大方向上是延续奥巴马路线。他试图重新团结西方盟友来维护美国对国际秩序的主导权,重新确立美国在多边体制内的主导地位,发挥美国在意识形态与文化领域的软实力,重视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与美国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力,把全球战略部署的重心移到亚洲,以全力对抗中国崛起与日益上升的国际影响力。但拜登在某些领域必然会做出调整,因为他所处的时空背景已经大不相同。

首先,特朗普已经在美国社会全面挑起对“中国威胁”的同仇敌忾,所以拜登的团队必须证明更有办法对付中国带来的挑战;

再者,拜登无法忽视中国的巨大身影。他的团队必须客观看待中国模式的竞争优势,也必须承认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在发展中世界已经形成潮流,并持续削弱西方国家的影响力。所以他领导的美国政府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回应措施,甚至在某些领域不排除模仿中国的做法。例如重视基础设施投资,增加联邦政府预算来更新美国陈旧的桥梁、道路、铁路、通信以及电网;拜登还推出了美国版产业政策,强化美国的半导体与电信设备产业供应链,以及补助生物科技、可再生能源、人工智能、电动车等前瞻科技研发。

在新冠病毒大流行前,美国主导的全球化模式已经陷入困境,全球化的红利与风险的分配严重不均,全球性金融危机频发。过去几年,全球化路径与游戏规则必须修正的呼声此起彼伏。在意识形态极度保守的美国,民主党候选人桑德斯所鼓吹的社会民主主义路线,也得到新千禧世代的高度支持。

越来越多的社会有识之士认识到,要重建全球化的社会支持基础,就必须让经济全球化服务于包容性增长的目标,必须配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不能让全球化的游戏规则独惠跨国企业、跨国金融资本或垄断数字平台的科技巨兽。展望未来,这个改革方向,将因这场大流行病而得到更强的推动力量。

所以,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协同发展伙伴推进的经济合作新模式与区域融合新路径,将为全球化注入新的融合动力。

“一带一路”倡议本来就是应对逆全球化挑战与世界经济增长趋缓的有效策略,这个策略有四个重要抓手:第一,中国在能力允许范围内提供更多补充性或替代性国际公共服务产品;第二,通过政府主导的“区域+1”政策协商平台、官方投资基金的杠杆、指导性开发项目、教育与文化交流计划等机制深化南南合作;第三,协助发展中国家加速打造数字经济与网络社会,让个体、微型企业、中小企业、社会企业等,都有机会(绕过跨国企业)直接参与全球范围的经济分工、产销合作或金融互助;第四,建设跨区域甚至跨洲际的运输、通信、能源、信息、资金流与支付系统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这四个抓手可以帮助许多发展中国家激发潜在的经济增长动力,让经济融合覆盖更多的潜在受益群体。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西方政客与媒体已经对“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发展模式进行各种妖魔化的指控,并不断抛出“锐实力”“债务陷阱”“数字极权主义”等诬蔑性的概念。这场新冠病毒危机对西方国家政治与知识精英的优越感与自信心打击太大,中国治理模式展现出来的相对优势,给他们带来前所未有的焦虑与挫折感,尤其是中国作为广受发展中国家欢迎的新型国际公共服务产品提供者,现在又成为全球防疫援助大国,更让西方国家咽不下这口气。所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政客与媒体必然会掀起新一轮对中国的诋毁与攻讦,西方媒体与智库也会炒作全球化“去中国化”的议题,对中国的海外合作项目以及中国企业“走出去”项目各种妖魔化的指控必然变本加厉。

但是他们无法阻挡中国引领的全球化新路径,因为这并不依靠美国或西方主导的多边机构或区域贸易协议,人们也不必担心美国利用科技与网络封锁来阻挠,在所有关键领域,中国都可以提供功能相当的平行系统。但要提防美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非洲大陆制造动乱与内战,或设法扶植亲美政治势力。其实,“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给陷入经济停滞的欧洲带来各种商机,中国从未排除西方国家,欧亚大陆经济整合的机会之门将对欧美跨国企业、金融机构与专业人士开放。

这场百年不遇的大流行病更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正启示,并非全球化时代的高度相互依存与巨量跨国流动带给各国空前的健康、社会与经济风险,而是当前全球治理机制与共同体意识严重落后于经济全球化。真正的解药是让全球健康与公共卫生互助机制赶快跟上,深刻体认全体人类命运福祸相依的全球意识。

(编辑  季节)



*朱云汉,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顾问、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世界科学院院士、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会执行长。



2022年北京冬奥会圆满闭幕,收获无数来自国际的点赞与喝彩。无论是精彩绝伦的开闭幕式,世界一流的专业比赛场地,还是安全严格的闭环疫情防控措施,以及国际领先的技术加持和绿色可持续的环保理念,都赢得了国际媒体和各国运动员的称赞。

传递中国人的浪漫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美轮美奂,彰显大国气度与自信,导演张艺谋用一朵雪花的故事将开幕式缓缓铺开,被称赞懂得中国人的浪漫,传递中国人的浪漫。韩国首尔新闻评论,雨水开始,按二十四节气顺序倒数,最后宣告立春,这个手法向因疫情疲惫不堪的世界人民传达了希望的信息,非常巧妙。美联社则认为这反映了中国人对时间的理解今日俄罗斯赞叹称,中国以一场引人入胜的开幕式,令世界眼花缭乱,展现了中国日益增强的信心和影响力。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报道称,运动员们从中国之门中国之窗的入口进入体育场,象征着中国敞开大门,欢迎世界。英国《卫报》留意到开幕式选取世界著名古典音乐作为背景音乐的细节,认为这表达了中国对世界各地文化的尊重。英国体育门户网站Inside the Games 刊登了一篇题为《2022北京冬奥会闭幕式唤起了属于2008年的时代记忆》的文章。文章称赞整个闭幕式的视觉效果令人印象深刻,与开幕式不相上下。此次冬奥闭幕式致敬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雪花飞起、星星汇聚,重现了14年前的梦幻五环

本届冬奥会共设25个赛事场地,分布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其中有13个为新建场馆,还对多座曾用于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的原有场馆进行改造。比如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变身冰立方,通过水冰转换制出4条冬奥标准的冰壶赛道。国家速滑馆以其丝带飞扬的独特造型被称为冰丝带,是本届赛事唯一新建冰上竞赛场馆。西班牙《阿斯报》称新场馆体现了中国工程师的奇思妙想,美国国家公共电台则提到了这里的冰面采用了一种全新且环保制冰方式,也是全球首个采用此种二氧化碳制冷新型技术的冬奥速滑场馆。首钢滑雪大跳台被称为“雪飞天”,是冬奥历史上第一座与工业遗产结合的比赛场馆,造型设计的灵感来自完成动作所需跳台剖面形态曲线与敦煌“飞天”形象的契合。《纽约时报》称其为本届冬奥会最引人注目的比赛场地,“用于空中滑雪比赛的高耸大跳台以470米高的冷却塔为背景

领先世界技术的大显神通

作为疫情下举办的国际盛事,疫情防控自然是本届北京冬奥会必然的挑战与任务。日本《读卖新闻》报道指出“北京冬奥会采取比东京奥运会更加严格的‘气泡式’闭环管理,阻断奥运相关人员与外界的接触”。闭环由一系列体育场馆、会议中心和70多家酒店组成,并拥有专属交通服务,运动员、随队官员抵离及往返于三个赛区只能搭乘赛事专用车辆。主媒体中心的智慧餐厅也引发外媒和外国网友关注,机器人取代人工服务员,从天花板上送餐。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称餐厅场景就像一部科幻电影,该无人餐厅也被韩国、日本等多国媒体关注报道。西班牙广播电视台网站报道指出,冬奥闭环内未发生聚集性疫情,中国的防疫举措十分有效。

倍受国际媒体关注的,还有北京冬奥会上各类领先世界的技术应用。《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本届冬奥会上,除了在赛场和相关设施内设置用于测温、保洁的机器人外,还启用了专门给空气消毒的机器人。此外,由于冬奥会采取闭环管理模式,物资搬运工作便分派给自动搬运机器人。报道认为5G技术在本届奥运会中也大显神通,三个赛区的赛场以及连接赛场的道路、高铁在内的整片区域均被5G信号覆盖。路透社发表发表题为《中国为绿色冬奥展示低碳技术》的文章称,本届冬奥会所有场馆实现了绿色电网全覆盖,同时中国还为冬奥会部署了800多辆氢燃料汽车。英国《自然》杂志专题介绍了北京冬奥会是如何实现碳中和的,并称赞北京为大幅减少碳排放所做的努力。本届冬奥会全部新建场馆达到最高等级的国家绿色三星标准,全部25个场馆均使用清洁电力,此次冬奥会首次使用天然二氧化碳而非HFC制冷剂用于滑冰场制冰,能减少多达2.6吨碳排放。文章称,北京冬奥会还致力于绿色采购,配备氢动力和电动车辆。为抵消碳排放,中国新种植树木约6000万棵,这将抵消大约119万吨碳排放。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北京冬奥会的闭幕式上说:“我们欢迎中国成为冰雪运动大国。”他说,本届冬奥会的组织工作“非凡卓越”,并称赞中国人及其组委会“以如此出色和安全的方式”呈现冬奥会。

(编辑  三友)


 

进入文艺复兴之后的15世纪,宗教在塑造欧洲文化中继续发挥着最强大作用。几乎每个普通人都相信上帝和来世。当时人们不可能理解无神论的概念,因为欧洲远没有中华文明发达和先进。宗教为生活中最深层的问题提供解答,一个人生活中的每一个阶段都以宗教信仰为指南。宗教仪式标志着一个人的出生、青春期、婚姻和死亡,宗教代表着欧洲的政治秩序。

宗教改革溯源

宗教改革,是由于教廷在腐败、商业繁荣和无政府主义泛滥所导致的欧洲政治秩序的衰落下欧洲政治权力格局的重新洗牌。由于洗牌需要,导致了国家力量对民间宗教改革运动的选择性支持(或者维护)。

16世纪发生在北欧地区的一场宗教改革运动,主要由路德和加尔文领衔。当时的宗教改革并不是传统历史观鼓吹的、让欧洲人获得宗教解放和思想自由,而是要重建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期间被道德堕落所彻底摧毁的基督教信仰,使其重新成为统一北欧思想界的新的“精神鸦片”。

马克思一针见血地对路德宗教改革的局限性、不彻底性和欺骗性加以揭示:“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世俗人,是因为他把世俗人变成了僧侣。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信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信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他把肉体从锁链中解放出来,是因为他给人的心灵套上了锁链。”

尼采更为直截了当。在尼采看来,“宗教改革”不过是“世俗本能的最具欺骗性的爆发之一”:“一些强大的、变得不可遏制的、彻底庸俗的欲望想要爆发出来;所急需的无非是一些托词,尤其是要虚构一些大话,有了此类大话,这些野蛮动物就可以得到解放了。”

如果说南欧地区的文艺复兴运动是十字军东征之后在商业繁荣的意大利所展开的一场“彻底的去道德化运动”和人性的极度奢华、腐败、堕落、凶残的体现,那么北欧地区的宗教改革运动就是文艺复兴运动在保守和贫困潦倒的北方地区的一种扭曲的折射。

一方面,重建宗教对人的思想统治权威以拾回人民对上帝的虔诚,另一方面与天主教会争夺对世俗财富的控制权,才是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运动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因此,这场宗教改革运动满足了北欧地区君主统治者们的需要,因而新教很快成为北欧重商主义国家的国教。18世纪德国大文豪席勒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些君主急欲实行宗教改革是为了谋求独立,指望从教会创立者那里获取丰厚的猎获品。”

欧洲这场宗教改革运动源于罗马天主教内部的分裂,以及欧洲各国王室利用这个分裂展开的对主导欧洲政治秩序的教会权力的争夺,尤其是附属于宗教的政治和商业利益的争夺。在一个只有宗教才能掌握民心的年代,谁掌握了宗教,谁就掌握了真正的政治统治权。人类历史上,如果没有国家力量的支持,任何宗教或者宗教流派都很难长期流行开来。

16世纪,欧洲对宗教改革的巨大社会与政治需求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十字军东征导致的道德堕落、教廷腐败,以及民间和黑社会不择手段的商业致富行为,包括天主教教会滥发赎罪券,教皇公开利用赎罪券搜刮民脂民膏,导致北欧人希望脱离南欧天主教对财富的控制而另立“中央”,获得对巨额教会财产和自身财产的独立自主控制权。

2)文艺复兴时期的道德堕落所引发的梅毒泛滥,破坏了整个社会(包括上层贵族阶级)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细胞;因而北欧宗教精英提出了向基督教“道德原教旨主义”与“禁欲主义”回归的必要性,从而促成了清教徒运动的产生。

3)对葡萄牙、西班牙的地理大发现和海外殖民地主权分一杯羹的强烈渴望。由于地理大发现和全球殖民运动的拉动,以及欧洲热兵器战争对木材砍伐业和冶金采矿业的拉动,导致了波罗的海北欧国家经济圈的经济振兴—经济繁荣必然导致北欧王室脱离罗马天主教控制的企图;而寻求经济独立的最好保障是军队和意识形态,它们都是新的政治秩序的脊梁。

首先,文艺复兴末期在北欧地区所引发的宗教改革,不是流行历史观所粉饰的“思想解放”,事实上,新教比天主教更加仇视科学,更加强调宗教专制;由于罗马教廷的权力腐败和道德堕落到了极端,必然从欧洲基督教世界内部产生一种独立抗衡力量,要求重建宗教的道德权威,以重树基督教在欧洲人心目中的统治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这场宗教改革运动是极其成功的。但是从“思想解放”和冲破宗教对人们思想的终极束缚来说,这场宗教改革运动是反其道而行之的。即便到了19世纪下半叶,基督教(无论是天主教还是新教)仍然统治着人们的精神和思想,以至于尼采还需要公开站出来呼吁:上帝已死!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宣布:“宗教是麻醉人民的精神鸦片!”这个时候离路德发起的宗教改革运动已经整整过去了300多年。

其次,方兴未艾的地理大发现和殖民运动给南欧国家带来的巨大商业和政治利益,使得北欧国家强烈要求改革罗马教皇们为了自身利益而赋予南欧国家对全球资源的垄断秩序。它们之所以愿意支持新教改革,不是出于道德的考量(例如同情新教的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毫无道德可言,是一个公认的道德败坏的专制暴君),而是出于强大的经济和政治动机。新大陆的发现和亚洲新航线的开通,为富有十字军强盗精神的所有北欧野蛮国家,注入了参与这场“打砸抢掠”游戏的强心针,推动了北欧国家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而独立的政治诉求。如果不能参与全球殖民并形成自己新的意识形态,北欧国家将无法与南欧国家竞争。而国家竞争需要独立自主的国家政策和意识形态,需要独立自主的税收体制和职业军队,需要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和地缘政治。也就是说,北欧的国家力量借机于民间的宗教改革呼声,发动了一场对罗马天主教统治和财富垄断势力的反叛。在英国,引发宗教改革的不是路德,而是亨利八世。亨利八世表面上是出于反抗罗马教廷对他重婚的阻拦而宣布脱离天主教和接受新教,但是那只不过是一个催化剂,而不是出于天主教道德堕落这个原因。

文艺复兴时期天主教教廷的腐败和意大利政治的混乱失序,给欧洲其他国家后来的统治者提供了几点教训。第一,以宗教维持社会秩序。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搞了政教合一,形成了强大的中央集权。第二,从罗马天主教的政治控制下独立出来,获得管理自己国家宗教的主权,才能实现在经济利益上的独立。葡萄牙和西班牙在罗马教皇的袒护下,通过对美洲和亚洲的巧取豪夺获得的天量财富,使得北欧国家垂涎欲滴。北欧王室的经济利益诉求,就是要在葡萄牙和西班牙发动的全球殖民征服中分一杯羹,以在自己统治下的国土上实现国富兵强的目的。

凡是企图摆脱罗马天主教控制的北欧国家,都看到了支持新教的好处。英国王室充分利用宗教改革这场分裂天主教的政治运动,为此不惜与土耳其穆斯林结成统一战线,向罗马教廷以及支持者(比如西班牙和法国)宣战。并不惜一切代价(包括动用皇室特许的海盗)跻身于这场全球殖民运动之中,因为英国人身上照样流淌着十字军东征的热血,不可能目睹葡萄牙和西班牙瓜分整个地球;来自东方的财富,包括金银、香料、丝绸、陶瓷,不能仅仅属于受到罗马教皇庇护的南欧海盗。

北欧国家宗教发展靠国家力量的支持

北欧国家宗教改革的动机是对欧洲财富的再分配意志的体现,其成果得益于国家力量的介入。它所充分体现的,是通过血缘联系的碎片化的欧洲民族(国家)之间的经济与地缘政治利益的冲突与斗争。

在大航海开启以后的时代,欧洲各国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商业利益,但是每个国家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获得商业利益的机缘有巨大差别。这导致了地缘政治冲突和战争。然而在罗马教皇垄断宗教的时代,要想夺权就必须创立新的教派,或夺得对《圣经》的新的解释权。路德和加尔文宗教改革,正是在这样一个政治背景下诞生并及时获得了北欧国家力量的支持和欢迎。

基督教本身的诞生历史清楚地说明了国家力量的作用。基督教从创立直到古罗马皇帝皈依基督教之前,一直都是一个很小的东方教派。但是在312年,君士坦丁大帝在经历了一次异象后决心皈依基督教,基督教因此登上了西方世界历史舞台。不到一个世纪,基督教已经取代各种异教成为古罗马帝国的官方信仰,并以罗马的影响力为中介,将“基督的启示”传遍欧洲。欧洲新一代“蛮族”首领纷纷皈依,他们提出主张,认为自己拥有作为国王统治部落的神授权利。强大的统一者查理曼自封“神圣的”统治者,他有权并有责任捍卫和支持基督教信仰。11世纪的十字军东征运动前夜,拉丁基督教(因为其经文及宗教礼仪采用拉丁语而得名)几乎已经渗透至西方的各个角落。可见,古罗马帝国最重要而持久的遗产便是欧洲的基督教化。

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与英国的海战反映了在国家力量的崛起下,文艺复兴时期基督教世界内部权力的再分配过程。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也继续了这个权力分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天主教与新教之间的教派冲突是次要的,而地缘政治的考量、国家利益和国家霸业的图谋才是主要的。

15世纪开始,欧洲各国皇室对民间通过海外掠夺来追求物质财富进行鼓励,推动了全民“大殖民”运动。为了皇室与国民的财富收入,国家出面对本国海盗进行公开鼓励,使其“合法化”和“国有化”,同时鼓励他们对邻国商队进行掠夺和抢劫。路德宗教改革强调,信徒可以通过私人财富积累而进入天堂,这是宗教意识和国家权力对这个掠夺时代背景的一个反映。所谓宗教的“世俗化”,其实就是为了贪图商业利益实施的彻底“去道德化”。

比如,荷兰和英国这两个北欧偏远国家要想崛起,在葡萄牙和西班牙全球殖民的盛宴中分一杯羹,就必须凝聚民心,寻求独立,并以某种方式摆脱罗马教皇的控制,把民心从对罗马教皇的忠诚和对以西班牙天主教势力为核心的权力结构的服从,引导到对本国政府的忠诚与服从,从而形成以国家而不是以教皇为向心力的新的权力中心。这种上下一心组织起来的国家,才有能力出去竞争打天下。这就拉开了荷兰与英国对天主教公开的宗教背叛和宗教改革的序幕。

1534年,英格兰的“最高法令”宣布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是“英格兰教会在地球上唯一的最高领导人”,代替了教皇的权威。任何效忠罗马教皇的行为都被认为是欺君叛国,并将以“叛国罪”论处。正是在这个法令下,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斗士、英国著名大法官托马斯·莫尔,和英国天主教主教、红衣主教和剑桥大学校长约翰· 费希尔,因坚持对天主教罗马教皇的忠诚和不赞同这个“最高法令”而被处死。因此两人都被罗马天主教廷追认为“圣徒”和为天主教献身的“殉道者”。“最高法令”颁布之后,爱尔兰从1536年开始被英国王室直接控制,而苏格兰也在1560年的宗教改革后宣布取消天主教,天主教活动在苏格兰成为非法。

亨利八世脱离罗马天主教的决定,是经过精心策划和计算的:脱离罗马控制以后,英格兰可以不用向罗马捐税,可以获得罗马教皇在英格兰控制的土地,从而大大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亨利八世用这笔节约出来的财富大兴土木和投入国家军事防御工事,一方面拉动内需,另一方面应对来自法国和哈布斯堡帝国的军事威胁。

1568年,荷兰向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发起的独立革命和“八十年战争”(1568—1648),又称荷兰起义,不过是紧步英国的后尘而已。

在国家崛起的过程中,除了宗教残杀和迫害以外,杀戮和掠夺成性的海盗也成为欧洲各国王室认可的职业,受到王室特许甚至直接成为建立皇家海军的基础和前身。在这个过程中,欧洲人把十字军东征中对伊斯兰教徒的宗教迫害、种族屠杀、土地掠夺,转化为欧洲各国之间和各国向欧洲以外整个世界的战争、掠夺和征服。

这个新时代的战争和征服,同以往蒙古帝国西征和奥斯曼帝国北征不同,主要以控制商业通道和贸易利润为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欧洲人发现物质财富的真正的永不枯竭的源泉,不一定是金银财宝和土地本身,而是奴役劳动这个能够创造一切财富的源泉。通过控制种植园奴隶和殖民地人民的劳动成果和商品贸易,欧洲人能够获得远比金银和土地本身还要多得多的财富。因此欧洲人改造和发扬光大了古希腊—古罗马的奴隶制度,发明了各种形式的“三角贸易”模式,比如把黑人从非洲贩卖到美洲,让他们种植甘蔗、棉花和咖啡,再把产品贩卖回欧洲大陆赚取不菲的巨额利润。他们也从事亚洲的三角贸易,用美洲掠夺来的金银换取中国人和印度人生产的纺织品、丝绸、陶瓷、茶叶,再将这些商品运回欧洲换成美洲殖民地所需要的生产资料。这一切都需要强大军事力量的威慑和保护。

宗教在维持地缘政治秩序中发挥的重大作用

美国历史学家马克·小山(2017)指出,宗教自由在16世纪上半叶的欧洲根本就行不通,因为宗教在维持16世纪的政治秩序时发挥着极其强大的作用。因此,欧洲创新精神在这个时期的解放(释放),并不是西方史中所说是由路德或加尔文宗教改革所推动,而是在战争中形成的国家机器,为了抗衡外部征服力量而采取的军备竞赛和重商主义国家发展战略所推动。战争的动员和组织以及筹集资源的需要,推动了国家权力的崛起。庞大的军备开支需要财政预算和资源调动,巨大的财政支出,只有依靠商业和海外贸易所获得的暴利才能够负担。这个历史性的、在皇室主导下的,从统治臣民内心的灵魂世界,向征服广大的海外物质世界和贸易通道的转变,由于地理大发现和对美洲资源的掠夺而一发不可收拾。

1500年到1800年,欧洲国家的经济基础和国家能力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Tilly1992)。第一个改变是欧洲国家规模的转变。在中世纪末期,天主教统治者为了赢得与伊斯兰教派和城邦国家间的血腥竞争,不断提高行政管理能力,更频繁地增加税收。但是,最具戏剧性的发展出现在1500年之后,这也是被西方历史学家称为军事革命的军事技术发展的结果。这场遍及整个欧洲的军备竞赛是火药的传入和引进带来的,迫使统治者通过大力增加财政和行政管理能力来适应新技术下的军备竞赛,开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供养大规模的军队。为了维持专业化的更大规模的军队,必须增加新税种和创立永久性的政府借款管理体系。于是税收体系发生了转变,从封建制度下非常规的和去中心化的税收体系变成更加标准化的和中央集权化体系(马克·小山,2017)。这是支付不断扩大的军费开支的唯一方法。欧洲军队规模的扩大对国家财政能力和税收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英法百年战争中,每次军事对抗的军队人数不过是数千人,但是在1415年,阿金库尔战役(Battle of Agincourt)中,法国集结的军队已经超过万人。1600年,法国军队在路易十四时期达到40万人。西班牙军队达到20万人,占西班牙总人口的2.5%。如果按照这个比例,中国清朝需要有800万至1000万军队,才能全方位对抗欧洲并加入欧洲海外殖民扩张的战争游戏。

欧洲的第二个改变是1600年后欧洲出现的一种新现象,国家的权力机构不再是贵族和教会,而是君主权威所代表的国家。国家意味着权力向君主的集中和新型官僚体系的壮大,这个过程带来了其他重要后果。它意味着教会治国管理模式被逐步抛弃,取而代之的是国家推行更普遍的法律法规。法律体系变得越来越标准化,税收变得更加规范。一旦发生这样的机构制度改变,统治精英的意见开始更倾向于支持宗教自由。

但是宗教自由并不是不信教的自由,并不是取缔宗教迫害。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运动以后,新教与天主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相互仇恨、杀戮与流血冲突并没有因“宗教自由”而减轻。比如加尔文对西班牙医生、自然科学家米歇尔·塞尔维特(Michael Servetus)的迫害就是一例。塞尔维特在医学史上以发现肺循环的功能而闻名,他也否认三位一体,这让他成为天主教徒和新教徒的共同敌人。加尔文与天主教宗教裁判所的人密谋,以其提出异端邪说的罪名迫害塞尔维特。当塞尔维特因背叛宗教理念被烧死在火刑柱上时,引起了欧洲新教徒们的欢呼(马克·小山,2017)。

信奉新教的宗教改革家们并不尊重科学,也不关注当时的科学发现。比如当路德获悉哥白尼将日心说到处私下传播时,感到极为震怒。路德说:“大家都要听这么一个突然发迹的星相术士讲话,他处心积虑要证明天空或苍穹、太阳和月亮不转,而是地球转。……这蠢材想要把天文这门学科全部颠倒;但是《圣经》里告诉我们,约书亚命令大地静止下来,没有命令太阳。”新教国家比旧教国家有更多的思想自由,不是因为新教更加令人思想解放,而是因为新教国家中的牧师的权力比国王小的缘故。所以罗素指出:“新教的重要性不在于树立异端,而在于分裂教派;因为教派分裂造成国家教会,而国家教会的力量够不上控制世俗政权。”

路德仇视科学和加尔文迫害异教徒的例子,说明新教本身并非指向宗教自由的道路。美国的清教徒也只相信清教徒的宗教自由;在确保宗教一致性和对异教徒以及无神论者的迫害方面,他们比很多信奉天主教的欧洲国家更加严厉和残酷。

因此,欧洲近代的科学精神并不是由宗教改革所推动的。文艺复兴的历史提醒我们,真正的思想解放和言论自由,要求相应的经济基础的推动。这个经济基础就是国家主导的重商主义,或“重商国家主义”。而推动欧洲国家重商主义建立的物质力量,来自中国商品的诱人倒手贸易所提供的超额利润,和来自中国的火药所引发的热兵器战争。

火药带来的新型战争模式消灭了封建贵族、摧毁了保护他们的城堡,巩固了中央集权政治。所以,是国家竞争体系下的跨国军备竞赛、商业竞争和贸易扩张,反过来强化了欧洲各国的自由主义趋向。任何有实践意义的宗教自由,既不是来自哲学家的论证也不是来自新教信仰的性质本身,而是来自17世纪之后由于工商业的跨国竞争和百姓生活的世俗化,使得欧洲国家在政治上已做不到要求民间维持宗教信仰的一致性,因为新教也变得越来越派别林立。

历史学家马克·小山(2017)指出,即便到了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时期,欧洲各国王室对于宗教自由的宽容态度,也不是由于启蒙运动本身,而且由于国家权力的崛起而发生改变的。因此,不是培尔、斯宾诺莎、洛克的观点推动了国家权力的崛起,而是为了行政管理和战争而筹集资源的需要。对于越来越强大的财政和军事国家而言,宗教一致性和迫害只是变得代价过于高昂和效率过于低下而已

对于来自北欧的国家力量和新教的冲击,南欧的西班牙和法国做出了相当强烈的回应。天主教耶稣教会也实施自强型自我改革,反腐倡廉,以捍卫天主教的权威和原教旨的纯洁。

由于无政府主义和自由主义丛林竞争原则,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条件有利于个人发展,然而不利于社会稳定。

但是欧洲作为一个整体,却可以从意大利的不稳定中受益。比如信奉天主教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吸取了意大利挥霍无度、盛极而衰的教训,一方面坚持贯彻十字军东征精神,为传播天主教赴汤蹈火,另一方面将商业利益看成王室的最高追求目标。一方面实行重商主义发展战略鼓励民间经商,另一方面实行政教合一以维护政治稳定。它们不打算为追求意大利那种艺术上的繁荣和“个性解放”而忍受“凶杀和混乱”,而是决意完成十字军东征的未竟事业,将“圣战”目标推进到地球另一端那无尽的前沿和太阳每天升起的地方。

(编辑  季节)



* 文一,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讲席教授,中国人民银行五道口金融学院访问教授。


 

安全与风险是一体两面,安全可以理解为认知、防控、化解风险。世界经济安全涉及周期性风险、结构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以及三类风险的混合或综合。1929-1933年的西方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周期性风险又叠加了前所未有的结构性风险,由此导致持续数年的“大萧条”,影响深远。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在金融化、信息化不断强化的全球化背景下,在周期性风险、结构性风险之上,更带有系统性风险的性质。对某一具体国家而言,除了一般的周期性风险、结构性风险、系统性风险,更为突出的风险是,对这些风险不能准确及时认知或应对不当而导致的政策性风险。

世界经济呈现周期性波动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经济活动的很大一部分(采掘、制造、建筑业以及与此相关的服务业)脱离了自然局限性,日渐兴盛。而在一定生产关系(如资本主义)下的非农产业,由于其在日渐复杂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过程、产品或科技创新过程和资本积累过程,因而也存在周期性现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有一定规律性的。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经济危机以后,在整个19世纪,大约每隔10年爆发一次经济危机;进入20世纪以后,经济危机间隔缩短到大约每隔7-8年爆发一次。自马克思之后,经济周期理论不断丰富发展,如:为期3-4年的基钦周期,为期9-10年的朱格拉周期,为期15-25年的库兹涅茨周期,为期50-60年的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等。此外,贡德?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一书中揭示,人类社会经济还有为期150-300年的历史大周期。经济史学清楚地揭示,世界经济在周期中波动发展。

相关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不只呈现趋势性,也有周期性。经济全球化与资本的跨国流动、理论界的自由主义思想、相关国家的政策等等因素紧密相关。任何一个事物或运动都有其对立面,全球化也是如此。全球化趋势和与之相关的自由主义思潮有周期性,与之相对立的保护主义和反全球化趋势也有周期性。当全球化因素纳入人类正常思考、企业正常管理、政府正常调控的变量时,反全球化、逆全球化、去全球化因素便为相应的风险。当今,周期性呈现的保护主义、反全球化就是世界经济的一大风险。

当今世界经济乱象丛生,风险多点呈现。2021年年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作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国际贸易总量2021年增长9.7%2022年将增长6.7%,预计未来增长速度将会进一步放缓。保护主义的影响、新冠疫情的冲击、半导体稀缺和港口积压等诸多问题,导致全球供应链紧张、国际分工紊乱,不仅对国际贸易产生广泛的影响,而且也影响特定领域的贸易,进而影响世界经济增长。

大宗商品尤其是农矿产品价格周期性波动,助推世界通货膨胀。目前在物流瓶颈和用工短缺等因素影响下,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越来越大,持续推高消费品和服务价格,供应链脆弱现象仍将持续。在这种情形下,作为重要原材料、燃料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使得国际通胀压力更大、较预期更为持久,对世界经济稳定复苏构成威胁。IMF在《世界经济展望》中预测,供应短缺驱动的通胀飙升可能更为持久,通胀在未来几个月可能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到2022年年中将回落至疫情前水平。发达经济体在年通胀率平均达到3.6%的峰值后,将在2022年回落至2%;新兴市场的通胀率预计上升更快,平均达到6.8%,然后回落至4%

国际金融投机资本周期性收割。发达经济体因为通胀率不断攀升(美国在2021年年底达到近40年最高的7%),预期管理(TAPER)、缩表与加息的意向明显,国际资金预计向美欧大幅度回流,一些(开放度大、监管薄弱、增长率低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在国际投机资本的狙击下,易于发生货币金融危机。

两大结构性风险

事物的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功能。石墨与金刚石成分相同,只是分子的排列组合(结构)不同,两者的性质和功能便大不一样。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一个重要考量指标,就是国际格局出现了显著变化:从相对意义看,南升北降、东升西降、中升美降。因为力量变化,格局变迁,国际政治、地缘政治出现了一系列新特征,这些新特征反过来又影响世界经济安全。北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集安组织(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之间的矛盾,俄罗斯恢复大国地位的雄心与美国不甘心霸权实力衰落之间的矛盾,都在不断激化;七国集团与金砖五国影响力此消彼长;霸权衰落,地区强国(伊朗、沙特、土耳其、印度、南非等)跃跃欲试,导致地缘政治格局更加破碎,国际秩序更加混沌无序。

最大的结构性变量是美中两个大国的矛盾,有难以调和之势,且日益尖锐。尽管中方不断表达没有取代美国地位的雄心,但是美国铁心要遏制中国的伟大复兴进程,可谓树欲静而风不止。从经济指标来度量,2021年美国GDP22万亿美元,中国GDP接近18万亿美元,超过美国的80%。从特朗普时期开始,美国强化对中国的战略性遏制,从贸易、科技、金融到政治、外交、舆论领域,用尽各种手段,不仅让中国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而且也令国际政治、世界经济承受巨大压力,使世界经济面临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

尽管美国百病缠身,总体态势不断沉沦,但是考虑到资本主义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中国必须丢弃幻想,全身心地谨慎应对,并准备未来可能出现更为扑朔迷离的局面。

202110月,IMF发布《2021世界经济展望》,预测20212022年美国GDP 增长率分别为6.0%5.2%,中国分别为8.0%5.6%,印度分别为9.5%8.5%。中美经济增速差距收窄,印度在后面加快追赶中国的速度。据估算,中国若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35年前仍需维持4%-5%的年均经济增速。按照疫情暴发前2019年的中美两国GDP计算,中国若要在10年内赶超美国,需要保持每年GDP增速快于美国 3.5个百分点左右,若要在15年内赶超美国,则需保持2.3个百分点左右的增速优势。目前中美两国经济增长态势表明,中国在短期内要维持对美国的经济增速优势,还面临着挑战。高质量增长战略必须有一定的较快增长速度保证。

世界经济另一个重要的结构性风险,是经济的“虚实”结构,即在国际金融资本多年浸染之下,世界经济总体上不断脱实向虚,实体经济趋向萎缩,虚拟经济不断膨胀,为世界经济不稳定的增长(甚或动荡危机)埋下越来越多的隐患。202110月,IMF发布《财政监测报告》显示,全球已经发出的应对新冠疫情的财政措施资金总额约合16.8万亿美元,政府、企业和家庭债务2020年余额共达226万亿美元,余额和增加值均创历史新高。预计2021年全球公共债务高达88万亿美元,与GDP之比为97.8%2022年该比值预计为96.9%,此后估计会稳定在约97%左右。随着美国国内矛盾日益激化,政府债务不断刷新上限,债务危机逼迫美国货币政策不得不调整,预期管理(Taper)、缩表、加息等政策动向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无穷变数与巨大压力,极可能使得全球金融市场流动性收紧,引发局部金融市场大动荡风险。

中国房地产金融稳定不甚乐观,经济运行成本居高不下。近年来中国房地产行业监管趋严,叠加大型房地产企业债务违约,房地产市场走弱。近期恒大集团爆出数以万计的巨额债务问题,使得金融机构对房地产行业的风险偏好明显下降,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尽管相关监管部门明确表示,恒大集团债务问题是个案风险,远未达到行业风险的程度,但是国内投资者以及国际金融市场已更多地关注,房地产市场风险是否有可能引发金融、地方财政、企业债务等一系列次生衍生风险。根据世行数据,2020年中国金融杠杆率大幅上升,债务占GDP比重从2019年的258%提高到285%;虽然2021年一季度小幅下降至280%,但是仍比疫情暴发之前高出约20个百分点。按照目前的市场利率,中国庞大的债务存量意味着日益沉重的利息负担。据估算,非金融部门新增信贷的三分之一以上用于偿还现有债务。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超预期大幅攀升,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再度攀升至10%以上;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有所增加,二者剪刀差加大,工业企业承担了较大的压力。中国经济实际运行成本居高不下,不仅为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增添变数,而且也为世界经济发展增加不确定性。

新冠疫情加剧系统性风险

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元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它又是所从属的更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系统内每个元素、每个子系统都不可或缺,一旦某个元素或子系统出现失常,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系统性风险是指由于各元素、各子系统相互关联,一个元素对其他元素、一个子系统对其他子系统产生影响,风险在系统内集聚、无法分散,进而会对整个系统产生影响。自20世纪60-70年代后,科技信息化、经济金融化浪潮席卷全球,世界愈发走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宗商品价格涨跌,义乌小商品价格指数变动,中东产油设施遭遇恐怖袭击,“欧猪五国”发生债务危机,看似一个个孤立事件,实则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波及整个国际金融市场的情绪,进而影响整个世界经济。

美国的一举一动,尤其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调控都会影响国际金融与世界经济。当一国资金之涓涓细流因“羊群效应”急速抽逃而形成滚滚洪流的时候,货币危机、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就会在相应国家发生,特别是那些只会跟随美国节拍跳舞的国家将受到更大的威胁,因为IMF和西方国家往往会开出齐天的救援价码。1997年东亚一些国家已遭遇过不幸,如果还是跟随美国节拍跳舞,就难免再次跌倒。

近年来,实际占据世界经济系统性风险榜首的是新冠疫情,以及背后可能存在或被炒作的生物战。两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相关死亡人数已超过500万。多年来形成的国际分工体系、全球供应链受到严重冲击,相关生产企业在获取原材料、维持合理库存和交付产品方面均承受重压。受极端天气影响、货轮数量减少、劳动力短缺、港口因疫情而封锁、防疫措施降低港口工作效率等多种因素影响,全球海运成本高企、港口拥堵、交付延迟。从上海到纽约的一个40英尺集装箱的运费已触及2万美元大关,而两年前不到2000美元。美国各港口船满为患,拥堵在洛杉矶港和长滩港的集装箱船数量屡创记录,滞留其他各港口的集装箱数量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疫情多点扩散造成大量服务类消费、接触性消费下滑,假日经济不振,旅游消费疲软,铁路航空运输受限。新冠疫情和自然灾害导致欧洲、北美和亚洲芯片工厂陆续关闭,芯片供应短缺,汽车大幅减产;“芯片荒”的影响还从汽车产业蔓延至消费电子产品领域。疫情无情肆虐,加上自然灾害(极端天气、火山喷发、地震海啸等)、恐怖袭击、“颜色革命”不时上演,地缘政治时而紧张等等,无疑加大了世界经济复苏难度。

对风险的不当认知与应对带来的风险

没有意识到风险是最大的风险。[①]准确及时地认知和判断风险十分重要。经济学家往往有一种莫名的自信,认定经济问题总能够通过经济思维与经济方法来解决。实际上,很多经济问题的源头或重要影响因素不在经济领域,而在社会、政治、文化等其他领域;而所选择的经济思维则是西方教科书所指定或认可的,这种指定或认可的经济思维,又集中表现为发展逻辑思维。例如,金融风险积累导致危机爆发,主要因为金融发展(深化)不够所导致,更加开放、更加自由的金融发展策略,将使金融市场更加稳定、服务更加有效。很多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都是这样被循循善诱的,结果导致一个危机接着一个危机,他们的发展成果不断被劫掠,进而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安全与发展紧密相关。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和保障;安全和发展应统筹协调,同步推进。不发展、不当发展、不充分发展、内卷化发展等等,都会导致一系列安全问题,甚至看起来成功的发展,背后却藏有隐患。所谓“中国威胁论”抬头、中美摩擦加剧,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中国持续快速发展而导致的。“我们越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面临的外部风险就会越多。”[②]但是,安全与发展又有区别:发展更多是面向未来,积极向上向善向好,努力更高更快更强,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收益;安全更多是回顾过去,以史为鉴,注重底线思维,遇事要往最好处努力、同时考虑到各种不利因素和可能的威胁与挑战,做好充分准备。为了稳妥和安全,往往可能要多付出一些必要代价。历史经验表明,仅有发展思维,或仅凭安全逻辑,都很难达成国家有效治理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新时代必须统筹发展与安全,对于经济问题尤其是经济安全问题,不能只有经济思维,还要考虑经济领域之外的其他影响因素。过度的自信容易导致自满,从而出现预测不准、监管不力等问题。面对复杂的世界,必要的经济以外的知识和思维方式没有很好掌握,前人的经验被忽视,自己的思维被局限在狭窄空间中,就不可能赢得斗争的胜利。

(编辑  宋斌斌)



* 江涌,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资深研究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4月19日)。

[]习近平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上的讲话(2013311日)。



开拓非西方国家的发展思路

中国通过“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而总结出来的发展思路,与西方主流思维有明显区别,从而西方主导的国际发展机构不再能独揽发展策略的话语权。在后冷战时代初期,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决策者都不由自主地落入新自由主义思想窠臼,他们普遍面临发展道路选项被高度窄化的困境。

中国的决策者并不接受所谓“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条,也不相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更不盲目模仿新自由主义经济学鼓吹的市场万能模式。中国成功的实践经验,是政府与市场两手并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顶层设计下,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推进改革和制度创新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国有资本、集体产权、民营资本与外资都是构成市场经济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政策的连贯性和方向感,促使国内不同组成部分和利益相关方,为实现国家长远发展目标达成社会共识。此外,中国非常强调尊重国情差异,每个国家都应该因地制宜,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发展策略;不同发展阶段会面临不同的挑战与难题,需要与时俱进采取不同的对策。这些基本思路都超越了西方主流思维的框架。

在超级全球化时代,多数国家都面临所得分配鸿沟不断加大的问题,尤其是劳工阶层的薪资增长缓慢,跟不上整体的经济增长速度,劳工的单位产出效率在提升,但劳工却无法分享应得的经济果实;公司大股东与管理阶层的股利与分红却节节升高。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发布的20182019年的全球薪资报告,中国的经验却逆向而行,打破上述的全球趋势。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劳工的薪资所得的提高基本上与经济增长速度同步,劳工薪资调涨的速度与劳动生产力的增长速度也相匹配,这在全球范围是罕见的。中国的劳动管理部门对基本劳动条件保障的执法监管是相当到位的,若劳工举报权益被侵害,也通常可以及时得到行政上的帮助。

此外,在中国如此大的版图范围内,打造高效率全国单一市场所需的现代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产品的均等化与普及化的程度,在发展中国家独占鳌头。今日的中国,即使是四线城市与中等规模的镇,所有最基本的现代社会基础设施,例如市政道路、供电与供气、自来水、下水道、街道照明、公园绿地、通信与网络、邮政与快递、金融保险服务、治安与交管、中小学教育、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设施等,都一应俱全。

公共服务产品的均等化与普及化,全国范围的交通运输与通信设施的互联互通和质量提升,以及逐步放宽的社保跨省转移,让劳动与商品可以非常便捷地在全国流动。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境内的货物运输平均成本不断下降,这使得中国物流成本优势显得更加难能可贵。中国物流业的整体绩效在全球的排名也不断上升,据世界银行的物流绩效指数(Logistics Performance Index)排名,2018年中国大陆的物流效率在中等收入国家与地区中排名第2,在全球160个国家与地区中排第26名。这些条件让偏远与落后地区的个体与集体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机会大幅增加。这也是中国大陆电子商务与网购如此发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关键原因。

中国模式在非洲国家普遍得到关注。例如,东非大国埃塞俄比亚就非常认真地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有些西方媒体还称埃塞俄比亚为“非洲的中国”。过去20多年,中国为埃塞俄比亚培训了大量的中层与高层政府干部。林毅夫教授主持的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经常为埃塞俄比亚领导人出谋献策。埃塞俄比亚政府也参考中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与执行自己的五年综合发展规划。这个人口已经达到一亿的东非大国,进入21世纪以来GDP几乎以年均10%的惊人速度增长。在实施的第二个五年综合发展规划——增长与转型计划中,埃塞俄比亚政府给自己定下了到2025年成为非洲大陆轻工业制造龙头的目标。这些年埃塞俄比亚经济发展的亮丽表现,已经让更多邻近的非洲国家政治精英开始认真研究中国模式。

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已经成为非洲的政治文化中心,这里是非洲联盟的总部所在地,联合国等国际机构与各国非政府组织都选在这里设立办公室。这里也是中国人在非洲的最大聚集地,这里60%的大型工程都是由中国企业负责兴建。比如东非第一条城市轻轨,埃塞俄比亚第一条高速公路,从首都通往红海沿岸吉布提港的电气化铁路,以及于2018年封顶的东非第一高楼,都是中国企业承揽的。埃塞俄比亚现在已经成为中资企业登陆非洲的桥头堡,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也成为第三世界中最可靠和最赚钱的航空公司之一,联通80个国家与地区,开辟了飞往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香港、深圳的直航航线,每周有多达34个航班直飞中国。难怪埃塞俄比亚的副总理曾说:“我们的全球发展伙伴中,第一是中国!第二是中国!第三还是中国!

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经济融合工程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版的全球化方案,也是中国回应“逆全球化”挑战的有效策略,代表着中国将引领非西方国家探索全球化新路径,并适度修正全球化游戏规则。

过去30多年,美国版的全球化方案主要是为跨国资本与跨国企业利益服务,将政府的职能缩到最小,让跨国资本在全球范围追求最大投资回报,让跨国企业所代表的市场力量全面主导生产资源配置与塑造消费偏好。中国将自己过去35年所累积的政府与市场两手并用之发展经验,介绍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并通过新的政策协商机制、经济整合架构、长期融资平台,以及技术与产能输出策略,让欧亚大陆与环印度洋地区借助全新构建的贸易、投资、运输、通信与能源联通网络,形成紧密的经济板块,并带动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经济融合工程。这个宏大的构想依托欧亚大陆板块,外连非洲与拉丁美洲。“一带一路”倡议是全方位开放的,中国不搞小集团与军事联盟,也不会利用“一带一路”倡议来围堵哪个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将加速推进欧亚大陆经济一体化,推动大型跨国基础设施合作,开辟新的经济走廊,打造全新跨国基础设施联通,促进内陆国家与海洋国家同步发展,带动世界经济板块重组。

因为中国走过不同的发展道路,所以更知道南亚、非洲这些国家需要什么。中国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经验,倡议新型国际公共产品的供给,这是过去西方国家不愿意提供的。西方主导的国际机构把很多欠发达国家面临的难题都推向市场。例如这些国家说“我的基础设施不行,我没有很好的融资渠道”,这些机构就会说:“你就找华尔街投资银行来给你当顾问,让它帮你设计融资方案。”结果这些计划根本不可能启动,因为华尔街投资机构希望得到的投资回报率太高,导致这些项目的财务规划常常流产。

过去,西方国家的发展援助计划都是一对一的,例如美国援助埃及,澳大利亚援助印度尼西亚。这是基于地缘政治的考量,西方发达国家几乎很少从整个地区的角度去考虑相邻国家的共同需要,所以非洲即便本身是一个很大的大陆,但它内部的互联互通处于极端落后的状态。中国在这个领域可以发挥相当大的作用。

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的宏远规划,中国正全力推进欧亚大陆经济一体化,推动大范围的跨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中国与非洲有很好的互补优势。

中国不仅可以提供比较传统的公共产品,比如跨国高速公路,洲际铁路联运,以及在运输、信息、通信与能源领域的大区域互联互通,还可以提供新型的公共产品,特别是基础设施融资机制、跨国电子商务平台、卫星导航与海洋生态信息系统,以及包含绿色农业、新能源、人工智能、生命科学在内的新兴科技领域的知识与技术分享。

希腊自己没有能力再更新、扩张比雷埃夫斯港的设备与容量。COSCO一开始投资,马上就使该港的吞吐量翻倍,随即开始配合兴建铁路并向巴尔干半岛延伸,让它的吞吐量更大,这是以前任何政府都做不到的。现在由内地企业跟港资企业在全球承租、投资或营运的集装箱深水码头,占全世界海路集装箱运输的比重高达70%,令人难以想象。

“一带一路”倡议将为欧亚大陆开辟许多新的陆上经济走廊。过去全球化的经济辐射作用高度集中在沿海地区,但中国通过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铁路、高速公路、内陆经济走廊,让内陆国家与地区也可以便捷联通全球经济。它的覆盖空间与辐射作用会超过以前任何历史时期,这也是让全球化与包容性增长目标相结合的必要策略。

中国对落后国家的技术与知识分享也远远超越过去西方发达国家。中国不会对落后国家事事讲知识产权,然后坐收专利使用费。袁隆平院士去中东教当地人怎么种海水稻(耐盐碱水稻),从来不是从牟利角度出发,从不要求先注册种子专利、向当地农民卖高价种子赚钱,那是孟山都公司干的事。当然这动了孟山都的奶酪,它一定反对中国搞这些农耕技术援助工程。但站在人类整体的发展来看这是好事,利人利己,为什么不鼓励呢?中国把自己富余的产能运用在其他需要的地方,并在环境、医疗、绿色能源、农业技术等很多领域,提供技术与知识分享机制,这是难能可贵的。

中国将来也一定是推广全球电子商务平台的领导者。试想,如果电子支付系统可以全球通行,快递服务网点可以遍布五大洲,而且小额跨境商品可以享受零关税,那将形成彻底的全球化经济。哥伦比亚种植咖啡的农民,可以通过网络在全世界寻找消费者的订单,定量生产。而且将来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完整记录与追踪咖啡豆的生产与运输过程,保证产品符合原产地与有机认证,没有假冒伪劣。很多消费者可以很方便地从源头购买,绕过垄断咖啡豆采购的跨国企业。许多个体经营的咖啡店也可以与星巴克这样的大连锁集团公平竞争,跨国饮料集团也无法继续维持目前从采购到零售环节之间的巨大利润,全球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双方均可成为赢家。

地球上最大的安全合作组织

20157月上旬,普京总统在俄罗斯乌法市召开了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同时,上海合作组织领导人峰会也在此举行。这两场峰会的重要性与后续影响,远远超过西方媒体的预期。“乌法双峰会”帮助俄罗斯阔步走出西方国家经济制裁的阴影,也为“一带一路”倡议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双峰会最重要的历史性突破,就是上合组织正式启动同时吸纳巴基斯坦和印度为成员国的程序。横跨欧亚大陆的上合组织将成为目前人类历史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安全与经济合作组织。

西方观察家经常把上合组织与北约组织相提并论,将其视为中国和俄罗斯领导的中亚地区安全合作组织,有与美国领导的北约组织相抗衡的用意。上合组织体现的是多元文明共生。上合组织的成员国承袭不同的文化与宗教传统,但都坚持以平等互信为基础、以互利共赢为原则、都愿意推进共同、综合、合作与可持续的新安全观。上合组织秉承“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奉行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任何其他国家和组织的原则,不把自己的安全需求建立在牺牲其他国家的安全之上。尊重所有国家独立自主选择自己的政治体制与发展道路的权利。

20186月,上合组织峰会在青岛顺利举行,与会各国元首批准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20182022)》。与会国还共同发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关于贸易便利化的联合声明》,并签署了反恐、禁毒、环保与粮食安全等10多份合作文件。各国元首共同发表的《青岛宣言》明确点出对全球秩序变迁的基本判断,认为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地缘政治版图日益多元化、多极化,国与国相互依存关系更加紧密。

上合组织将是新型国际关系模式的重要实践,如果能克服政治障碍,逐步积累成功的实践经验,上合组织将可以引领人类社会在全球范围构建一个真正稳定、基于规范、保障多样文明共生共荣的安全秩序。

如何驾驭科技革命

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是如何驾驭突飞猛进的科技创新。2017年,我在台北曾和弗朗西斯·福山有一场对话。我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未来竞争的关键,不是在已经看得到的领域,比如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科技、核聚变、半导体等,这些都是相对比较容易掌握的趋势,真正的挑战在于社会制度的创新。

现在人类社会正处于“科技大爆发时代的前期”。这些科技爆发未来对我们整个社会生活的形态、公共治理的模式,以及国际关系都会产生颠覆性的、革命性的影响。人类社会需要更快速去驾驭数字科技、信息科技、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把它们的应用引导到增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目标上,并确保新科技带来的经济效益能够达到雨露均沾的合理分配。

未来发展道路的竞赛就看哪个社会能够走在最前面,能够更灵活、更有开创性。如何让新的AI科技在增强人的能力上,加强应用性上,让绝大多数利益攸关者在科技推进的社会制度变革过程中都有机会受益,这是一场全新的挑战。在这个领域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差不多在一个起跑线上。对西方国家而言,这也是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一个全新挑战,旧有体制要做巨大的调整才能适应。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交易平台的规模效益与网络效应惊人,再加上数字科技的生产力具有边际成本趋近于零的特性,所以容易形成少数垄断性科技集团,可以轻易扼杀数字科技原本蕴含的巨大普惠效应,更会导致极端扭曲的社会权力结构与贫富鸿沟。如果政府无法采取有效监管与强制拆解措施,防止巨型科技企业对数字资产的垄断、操控与滥用,不能为新时代创立全新的法律架构明确界定数字资产的集体产权属性,以及保障社会成员对自己贡献的数字资产享有支配权与收益权,那么垄断性数字资本集团的出现是必然的结果。

过去20多年,美国完全放任华尔街金融资本驱动科技发展路径与数字科技企业的商业模式,已经走上一条歧路。极少数垄断性数字资本集团扭曲市场竞争机制,逐一吞并或歼灭竞争对手,以及利用垄断销售平台、同时压榨消费者与供应商。结果是极少数超级富豪拥有前所未有的社会权力,他们控制经济命脉,掌控所有人的隐私信息,操弄民意、影响选举结果与左右国会立法。同时,社会贫富两极分化更趋严重,财富高度集中的现象超过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任何时期。

美国经济权力与财富集中程度已经达到匪夷所思的田地。有90%以上的在线搜索都是通过谷歌完成的,脸书与谷歌共同控制80%以上的在线数字广告市场。华尔街所称的六大科技集团,英文缩写为FAANGM,这六个字母分别代表脸书、亚马逊、苹果、网飞、谷歌与微软。这六大公司的股市市值在2013年就已经占美国股市总市值的9%2021年已经膨胀到25%以上。这六家公司也支配着巨额的政治献金预算,在美国国会安插了众多利益代言人,所以它们可以回避反托拉斯法的监管,大范围免除纳税义务,甚至可以动用美国政府力量来阻挡欧盟对它们进行监管或抽取数字交易税,已经是尾大不掉。

立足于社会主义的中国,不能放任华尔街资本来主导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模式,或是纵容那些掌控垄断性电子商务平台的中国企业模仿美国那一套——从消费者与供应商身上两头剥削、攫取暴利的商业模式。在发展数字经济的道路上,中国要引领全球进行制度探索与创新,以尽可能实现数字科技革命所蕴含的巨大普惠效益为终极目标。例如,像滴滴这样具有市场垄断地位的网约车平台去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只是让极少数的人一次性拿走价值几百亿美元的公司未来预期收益,等于是让滴滴大股东从几百万网约车驾驶员与几亿乘客身上,一次性提取了未来二三十年的压榨与剥削。

滴滴这样的垄断性交易平台,政府要提供有效的法律架构与有力政策扶持,可以转型为合作经济模式。首先应该明确界定这些平台的大数据的共有产权属性,它的收益权也属于提供信息的驾驶员与乘客集体所有。在合作经济模式下,驾驶员(供给方)可以得到更好的劳动权益保护,乘客(需求方)可以享受童叟无欺的高质量服务,平台产生的超额利润应该高比例地回馈给驾驶员与乘客,就像合作社社员分红一样。平台的管理团队应该得到合理的劳务报酬与绩效奖励,但不应该拥有股权收益,交易抽成比例与收费模式应受政府严格监管,而且必须积极配合城市与治安管理的社会义务。其他各类的垄断性网络交易平台也都可以转型为合作经济模式,让数字科技时代生产力大爆发的经济效益能为社会多数人分享。当然,这样的新型分享经济模式会牵扯巨大的利益冲突、复杂的博弈,但这样的思路可以开启很多前所未有的社会创新实践。各种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都应该尝试,并发掘其潜力。

由深度学习、大数据、物联网以及量子运算等科技领域带动的社会冲击与经济结构变革,将是史无前例的,也是颠覆性的。人类将首次迎来一个超级透明的社会,每一个人的生物特征与一生足迹,都会被完整记录。从个人所继承的遗传基因编码开始,所有的健康、体验、言行、移动、消费、生产与交往活动细节都将被完整记录。每一个人一生将完全透明,一言一行都有记录,好事与坏事天下皆知,而且数字记录很难改。纸币可能很快会由数字货币全面取代,所有经济交易与金钱流向一目了然。将建立无死角的社会信用制度,腐败无所遁形,财富无法藏匿,企业无法逃税,犯罪难逃法网。

伴随透明社会而来的将是超级智慧政府。政府拥有最完整的大数据与最强的运算能力,可以对社会进行全天候、全覆盖的数字管理。政府掌握了每一位公民的体质特征、健康状况、社会关系、生活习惯、经济活动与资产变动的所有记录,并据此提供公共服务,进行智慧城市管理,以及调节经济活动。

面对掌握大数据资源,具备超级运算与深度学习能力的政府,传统西方国家所依赖的三权分立与制衡机制将失灵。在超级透明社会时代,必须设计新的权力制衡机制。超级智慧政府的运行本身就需要内部日常管控与监督机制,这些内控机制需要配备等量齐观的数字资源、运算能力与深度学习能力。

中国的全球担当

当前全球治理机制已经落后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国主动承担国际秩序重组过程中的一个建设性角色,这既符合新时代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

科技大爆炸时代把人类社会带到历史的十字路口。我们可能通向零边际成本社会与分享经济的理想时代,也有可能跌入数字资本绝对支配与垄断的黑暗前景。多数新科技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如果没有新的监管与社会再分配机制,很可能被极少数人攫取。而且将来这些垄断交易平台、智能专利与大数据库的企业,创造的投资回报都是可能达到几百倍、几千倍,因为知识经济时代很多生产活动的边际成本都接近于零,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算法与信息,这些信息的复制成本趋近于零。

全球的经济游戏规则需要做调整。在新自由主义思想下打造的经济全球化游戏规则,实际上是资本友善至上、私有经济至上,它的行动主体、主角或利益驱动者,就是大型跨国企业、跨国银行、投资机构、私募基金等。实际上,它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风险,积累了巨大的社会矛盾,也让虚拟金融活动泛滥,严重威胁到实体经济活动。

资源与财富快速地集中在极少数群体的手中,对宏观经济也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未来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必须掌控平衡资本友善、劳动友善、环境友善三者。所谓兼顾资本友善,不是要把资本消灭,因为资本有它的活力与动力。在有些市场结构中,应让国有企业与合作型经济体有参与的机会,占有一席之地,这样产业生态比较健全,会产生好的竞争效率。而且网络科技与数字交易平台的发展,将会打破完全由跨国企业垄断的跨国经济分工或者产业供应链,实现生产组织扁平化。很多个体、小微企业、边缘经济体都可以直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分工。实际上这个过程已经发生了,只是还没有很好地变成跨国联通机制。

中国不仅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弥补现有全球治理机制的不足,同时还在现有的机制出现基础性动摇时提供主要支持。中国还积极参与新兴全球议题领域的规范构建,例如海洋与外太空的人类公共资源的维护与管理,以及在电子加密货币与互联网领域新全球规范的构建。例如,IPv6的逐步推广可以有效打破美国独家的主控权,让互联网变成一个最重要的、真正实现共建共有共享的全球基础设施。中国正在积极参与互联网行业、数字经济规范和经济规则的制定。中国定期在乌镇举办的世界互联网大会,逐渐得到全世界的互联网行业巨头认可,并认为它们不能缺席这个年度聚会,因为这蕴含很多行业中新的发展趋势和新的合作机会,还有一些新的规范的制定。

20159月,习近平主席出席联合国发展峰会,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中国规划从欧亚大陆开始做起,通过全球范围内特高压输电网连接,实现全世界能源供给的共享,在技术上与经济可行性上已经打下基础,因为中国有一家在全世界名列前茅的大型国企——国家电网。中国在这个领域的技术已领先全世界,它首先解决了中国自己的西电东输问题,也在巴西、菲律宾、澳大利亚承担建设长途输电网的工程。此外,中国在光伏发电、第四代核能、地热发电以及核聚变能源领域都已走在世界的前沿,这些都是更清洁与更安全的能源,可以减少碳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如果这个愿景能实现,人类社会与命运共同体就相距不远了。

(编辑  季节)

 



*朱云汉,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顾问、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世界科学院院士、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会执行长。


日本经济长期低速增长

冷战结束后30年,日本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被称为“失去的30年”。过去30年的每个10年平均增速分别为0.3%0.3%0.7%,可谓“贴着地皮增长”,堪称“零增长”。GDP增长率的低下与物价、利率的长期低下,并称为日本经济的“三低”,也构成了“日本化”的三个典型特征。

2016年以后,日本央行将长期低下的利率限定在0%左右(10年期国债收益率锁定为0%),导致预期投资收益率长期低下。企业不投资,抑制设备投资、抑制研发投入,潜在生产率低下,潜在GDP增长率长期处于1%以下(目前为0.7%),在物价长期低迷背景下,日本经济呈现“通缩化”现象。

摆脱通缩是日本政府的长期任务。“安倍经济学”使用了大胆的金融政策,辅之以机动灵活的财政政策,积极扩大国家债务;央行无限购买国债及企业股票基金,导致央行资产膨胀、日元长期贬值。新冠肺炎疫情中,在国际资源能源价格上涨背景下,日元贬值加剧进口物价上升。出口物价则因企业面临全球竞争难以轻易提升,导致日本交易条件恶化(出口物价高于进口物价)。

鉴于新世纪以来日本企业海外生产比率达30%,日元贬值对于企业出口的刺激效果减弱,良性效果稀薄,呈现更强的负面效果。由此,面对国际物价上升、美欧央行金融政策回归正常化倾向,日本央行如何调整金融政策关乎其经济增长。

中日经济具有稳定深度发展的基础

从贸易方面看,自2009年中国首次成为日本最大的出口国以来,至今,日本的最大出口地在中美之间轮动,中美不分伯仲,堪称日本的两大出口要地。在进口方面看,自2002年以来,中国持续保持日本最大的进口来源国地位,且从中国的进口规模逐年扩大,在日本总进口中的占比约达23%左右,逐渐与美国拉开距离。这意味着日本对中国制成品的依赖在逐渐增强,对美国制成品的依赖逐渐减弱。

中日产业间始终保持着紧密的相互依赖关系。中国入世之初,日本对华出口的九成为生产设备、核心零部件和中间产品。而今,这种跨国产业链关系仍在保持并得到加强。从日本财务省贸易统计数据看,有色金属、半导体制造装置、集成电路、电子零部件,及电子计数仪器等对华出口逐年扩大,并构成中国出口产品的核心要素,其比例关系大致为13100,即每进口13个单位的日本生产要素,可产出100个单位的中国出口产值。

与此同时,中日贸易结构日渐表现水平分工特征,如在一般机械、电气机械和原料、化工原料等类别中,中日相互占比日趋接近,如“一般机械”,互占23%左右;“电气机械”接近27%,中国出口占比更多一些。这意味着中日产业内贸易快速发展,形成了彼此不可或缺的紧密产业链关系。

这与日本始终保持高水平的对华直接投资有关。中国入世后,日本企业对华投资掀起新的高潮,这个潮流持续到2012年中期,这个过程既体现了对入世后的中国经济的高度预期,也反映了对北京奥运会及上海世博会的高度期待,同时也与日本“311”地震后企业分散投资,转移产能,规避风险有关。之后,日本企业投资开始向东南亚转移,在增速上呈现超过对华投资的势头。

在中美贸易摩擦和疫情叠加背景下,中日贸易结构并未发生大规模改变,表明日本对华投资,及其在华产业链布局也未发生显著改变。对东南亚的投资增加,可谓仍保持在过去的延长线上。中国市场的投资魅力、投资收益仍可抵消所谓的“经济安全”考虑。中日产业关系仍具有稳定深化发展的条件。以此为基础的中日关系也具有保持稳定发展的条件。

(编辑  季节)



* 刘军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


 

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是美国当代最为重要的政治思想家之一。作为20世纪这个“美国世纪”的见证者,亨廷顿在美国政治学界纵横驰骋了60年。在这60年中,他一贯秉持清醒的现实主义的保守主义思想立场,思考美国政治、世界政治以及“美国与世界”的关系 。他从二战后介入美国思想辩论以来,就不囿于狭隘的政治正确,不断对支撑美国社会和政治体系运行的思想基础进行探讨;在不断变化的世界格局中,他清醒地判断“美国与世界”的关系,研究美国的国家战略。

现实主义和保守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冷战的世界格局中,1945-1965年间,美国思想界普遍以洛克(John Locke)式的自由主义来表述美国的国家理念。这种理念描述中,美国奉行自由主义、民主主义、平等主义等现代政治原则,美国人是被上帝拣选并赐福的民族,这种自由主义的国家理念被塑造成为美国社会的“共识”。但是,1957年,亨廷顿对此主流观念发起挑战,他提醒美国人反思美国的建国理念究竟是洛克式的自由主义,还是伯克(Edmund Burke)式的保守主义。

根据路易斯·哈茨在《美国的自由主义传统》中的说法,从建国直至1920年,进步年代的美国社会一直由洛克式的自由主义主导,形成了“自由主义共识”。[1] 亨廷顿认为,这种源自英国的自由主义“文化霸权”导致美国保守主义没有形成一以贯之的传统。自由主义确乎笼罩美国人的心智,美国人的精神世界里没有欧洲的种种意识形态。

亨廷顿认为,美国的保守主义在两个重要契机之下复活了。首先,随着美国加速告别“孤立主义”走向世界,新汉密尔顿主义的联邦保守主义复活了。其次,从“二战”到“冷战”初期,美国逐渐取代英国成为西方世界的领导国家。美国在冷战铁幕开启后,希望通过废除种族隔离,让自己在西方世界的领头羊地位更为名副其实;由于美国对苏联共产主义和内部的大众民主运动的恐惧,“南方保守主义”也得以复活。在苏联这个全面战略对手的巨大威胁面前,美国的“古典自由主义”与“古典保守主义”都迅速在“冷战自由主义”的旗帜下一致对外。[2] 亨廷顿成为“冷战自由主义”的典型代表之一。

1957年,亨廷顿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美国社会接受了一支强大的常备军队,就意味着接受现实主义和保守主义的政治伦理。因此,在亨廷顿看来,虽然美国社会将洛克式的自由主义视为美国的国家理念,但在现实运作中的却是现实主义和保守主义的结合体。

亨廷顿对美国社会实际形态的观察所得出的这种国家建构理念,来自他所推崇的三位战略思想家。第一位是普鲁士的克劳塞维茨Carl von Clausewitz)。他的《战争论》对亨廷顿影响很大。[3] 他既提供了军官职业化的合理性,也提供了文官控制的正当性,亨廷顿正是据此建构了自己军政关系理论的内核,从而让《军人与国家》成为理解现代国家的军政关系绕不开的经典之作。

第二位是美国军事思想家小马汉(Alfred Thayer Mahan),他抓住了19世纪90年代美国历史上首次出现的帝国主义情绪,美国开始从思想上告别孤立主义,其所著《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实际上是这种帝国主义思想的反映[4] 正是在小马汉身上,亨廷顿所说的美国历史上一度消失了的联邦主义和南方保守主义,在美国放弃孤立主义走向世界之后复活了

第三位是美国现实主义的国际战略学者摩根索(Hans J. Morgenthau)。他的《国家间政治》主张“政治家必须确信国家就是强权之一,必须据此思考国家利益问题”。[5] 摩根索的政治现实主义塑造了冷战至今美国对外战略的主线,也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亨廷顿对美国对外战略的现实主义批判与反思。

在这三位战略思想家的启发下,亨廷顿把现实主义和保守主义视为军事伦理的两大支柱,他非常关注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这两大意识形态在美国不同时代的命运变迁,因为军政关系的稳定有赖于政治思想与社会观念普遍接受保守主义的意识形态。在冷战情境下,美国必须改变过去的古典自由主义和古典保守主义,古典保守主义只是自由主义的保守版本而已,而其理论对手是“大众自由主义”和“民主自由主义”。1975年,美国政治已经结束战后20年的民主化运动高潮,进入保守主义长周期。亨廷顿进一步阐发了“民主危机论”,[6] 这被视为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精英民主理论”的回归[7]

亨廷顿在这种思想框架之下重新定位了埃德蒙·伯克的思想地位。在他看来,保守主义是现实主义而非理想主义的,因为它并没有自己的乌托邦。他认为人们之前对伯克的定位是错误的。在经济思想上,伯克接受的是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古典自由主义以及后来成为英国国策的古典自由国际主义。对伯克的重新定位是亨廷顿思想的重要起点。

1957年,亨廷顿被哈佛大学政治学系的自由主义者指控鼓吹军国主义和权威主义,最终被迫和布热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一道从哈佛大学出走哥伦比亚大学。

现实主义的保守主义

亨廷顿在哥伦比亚大学的4年,对莱因霍德·尼布尔(Reinhold Niebuhr, 1892-1971)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尼布尔对冷战一代美国思想家影响极大。尼布尔的思想光谱颇为复杂,他既是“基督教社会主义者”,也是新教现实主义者。他是美国历史上首批使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抨击美国社会自身问题的学者,这一点体现在1932年他的成名作《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它是“大萧条”时期影响整整一代美国人的经典著作。从这本书开始,尼布尔的每本书都备受重视。美国国际关系与历史学学者安德鲁·巴切维奇(Andrew J.Bacevich)将尼布尔称为“冷战自由主义的总设计师”,美国历史学家小施莱辛格(Arthur M. Schlesinger Jr., 1917–2007将尼布尔称为“美国冷战一代思想者共同的精神教父”。

亨廷顿读过尼布尔的大多数著作,由于这位新教神学家思想的影响,亨廷顿逐渐强化了现实主义的保守主义思想立场,这使他不同于理想主义的保守主义,也不同于同时期现代派诗人托马斯·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的天主教社会思想。[8]虽然二者所表达的都是基督教文明对现代社会及其问题的基本判断。

1968年,亨廷顿集中阐述了他对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在现代社会所面临的独特问题的判断。[9] 他认为,不同于传统国家,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不断深入,每个国家要么成为大规模现代社会,要么就是处于转型过程之中的变化社会转型社会。亨廷顿认为,自由主义者的现代化理论实则是将西欧、北欧和北美西方国家作为现代化的理想样本,实际上是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将起点等同于结果,事实上忽略了经济转型与社会变迁对政治变迁的巨大影响,忽略了发展过程和道路的复杂曲折和替代选择的可能。

这样一个判断,反映了亨廷顿的思想转变。在20世纪50年代写作《军人与国家》之际,在亨廷顿那里现实主义和保守主义是并列关系;而到了20世纪60年代,现实主义已经变成了保守主义的限定词。从他在哥伦比亚大学期间参与冷战时期的国家安全战略制定开始,亨廷顿就将矛头对准了自由主义的政治现代化理论、发展理论和对外战略。《变化社会的政治秩序》这本著作集中体现了亨廷顿的“现实主义的保守主义”政治态度,其在比较政治学领域的地位,颇似克劳塞维茨《战争论》在西方军事思想中的地位,它整合并且超越了西方世界对政治发展的讨论,并将比较政治的研究重心从政治发展转移到政治变迁上

近五十多年来,亨廷顿的“现实主义的保守主义”逐渐成为美国多数中下层白人的主流观念,它对现代政治困境的理解和对政治、政治思想对政治制度和政治过程的塑造作用越来越备受关注。

现实保守主义的新教根源

亨廷顿思想的继续深化来自20世纪60年代民主化运动在美国的此起彼伏,这场极具挑战性的民主运动对美国自身构成了巨大挑战。理解和回应这种挑战,亨廷顿从政治转向了文化。[10]在他看来,运动中的学生领袖们质疑的并非美国体制的正当性,而是美国现任政府的统治能力,美国政治中的“信念激情”在历史上曾经多次校正美国的航向。因此,亨廷顿认为看似激进的民主运动,实质上却是保守主义的。亨廷顿将美国政治的失衡归因于美国社会的自由主义共识,亨廷顿认为,美国的自由主义理念未能实现并且总是不能实现,这是美国的政治现实。理论预设与政治现实的冲突,恰恰内在于美国的自由主义共识。实际上,亨廷顿是从根本上挑战了自由主义者对美国政治的体制自信。

在用文化视角解释政治问题上,亨廷顿认为,美国政治思想中始终存在洛克式自由主义与伯克式保守主义的斗争。尽管美国保守主义的两大代表——北方联邦主义和南方保守主义在建国后内战后消亡了,美国从来没有产生独立的自由主义思想传统,在一战、二战和冷战期间的内部敌人和外部敌人面前手足无措,保守主义也正是在这个时候重新回到美国政治舞台。伯克在《论法国大革命》一书所表露的保守主义思想,尤其是在《与美洲殖民地和解书》中所概括的北美殖民者的特性,被亨廷顿视为美国的国民特性、国家认同和核心文化的根源。在伯克看来,美洲殖民地的新教实质上是“新教的新教”、“异见的异见”,是英国本土未完成的新教革命的产物。[11] 因此,北美殖民地人与母国人同文同种,正如今天“五眼同盟”同文同种。亨廷顿正是在伯克的基础上将“同文”界定为“同一种宗教”。

亨廷顿指出,美国自由主义者将美国的政治理念概括为一套美国信念,所谓美国信念指的是美国人一直以自由主义社会自居,认为自己代表了人类社会一系列美好的政治价值,而这种自由主义的美国信念没有触及的是其政治制度源于英国的新教(清教徒)革命时代(1640-1688),甚至每一种制度都源于新教。美国政府的权力虽在结构上分立,但本质上处于“职能混同状态”。美国政体源于亨利八世(1509-1547)以来的英国都铎体制。

20世纪80年代之前,亨廷顿集中关注的是政治制度,比如军事制度和作为政治制度集合体的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亨廷顿的重心转向对重大政治社会困境的道德关注,试图找到制度背后的文化要素,此时他强调的是,要想真正理解美国政治,就必须追溯美国政治的真正起源,也就是作为美国核心文化和国家认同源泉的盎格鲁-新教文化。在这个意义上,可以发现亨廷顿对自由主义者批评的深刻之处:自由主义者所相信的美国人反权力、反权威的政治伦理并不是天生的,正是因为英国人留下的政府权力太大、政府权威无处不在,才导致美国人看上去更擅长限制而非建立政府的权威,才激发了美国人反权力、反权威的政治伦理观念。

这种分析框架更关注美国政治背后的文化因素,认为美国所有的现代政治制度几乎都有宗教根源;解决现代政治困境的希望在于政治的再宗教化、国家的再道德化,只有重新激起美国人的道德主义和理想主义,只有激起超越阶级、地区、种族、宗教和身份的信念激情,美国政治才有希望。在亨廷顿看来,政治的再宗教化是美国政治最独特的特征。

新教现实主义与现代政治困境

20世纪90年代初期,面对苏东剧变后的国际局势风云变化,亨廷顿认为需要对新的国际格局做出准确的现实主义判断。面对甚嚣尘上的自由国际主义言说,亨廷顿非常清醒地将自由国际主义和新教现实主义结合在一起。[12]

自由国际主义与自由主义的世界主义、帝国主义一脉相承,它在很大程度上违反了尼布尔的指导。尼布尔认为,美国历史存在一个巨大的反讽:美国人以上帝选民自居,常常对其他民族颐指气使,但这实际上是愚蠢的,只是一个幻觉。他从新教现实主义出发,对这种自由主义的世界主义进行了批判。[13]他希望探寻的是基督教如何从道德上来理解、处理重大的政治和社会困境。[14]尼布尔是冷战时期的思想教父,因此,他的理论建构存在一个前提,即将苏联视为全面的战略对手,这也正是冷战一代美国思想者的共同前提。只有在这个理想的敌人面前,美国和美国人才能恰当定位自己。布尔深刻影响了亨廷顿对美国内政外交和“美国与世界”关系的思考。但是,亨廷顿在冷战格局松动之际偏离了其学术立场,试图探讨非西方国家的民主行动指南,他将秩序视为分析国家的核心维度。对他来说,民主是个好东西,秩序也是个好东西。

冷战结束之后,美国的保守主义者聚集在“国家利益”的大纛之下,共同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苏联消失之后,美国如何界定国家利益?如果失去了苏联这样理想的敌人,美国人也很可能迷失自我,所以要寻找新的理想敌人。1996年,亨廷顿处理的问题变成了如何理解“后冷战时代”世界政治的格局及其冲突根源。[15]

“文明冲突论”诞生的契机是亨廷顿与他的学生福山(Francis Fukuyama)的对话,福山提出的“历史终结论”是当时自由主义世界主义的典型代表。时至今日,人类社会的未来究竟是“历史的终结”还是“文明的冲突”,仍是当代政治学与国际关系领域有关“后冷战世界秩序”讨论的一桩公案。亨廷顿严肃批评了“历史终结论”的理想主义。在亨廷顿看来,既然存在多极文明,就可能存在冲突;只有理解可能的冲突,才可能谋求和平。“文明冲突论”似乎同时激励了西方霸权国家和正在崛起的非西方国家,形成了“全球性的帝国内战状态”:一方面,西方国家会继续自身文明的独特性,并强调自身文明的普世性;另一方面,非西方国家受到激励,希望成为帝国内部的“新君主”。

美国思想界认为,冷战之后的美国所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文明的冲突这种外部危机,还有国家认同的解体这种内部危机。1992年,小施莱辛格出版了《美国的解构》。[16]在他看来,失去敌人的美国在多元文化冲击下,不再是一个团结的国家。亨廷顿也将其人生的最后时光用来处理多元文化主义对美国国家认同的挑战。[17]他认为,以1965年的《移民法》为转折点,多元主义在种族、语言和文化上挑战了美国所代表的西方文明,推动了“反美国化”进程。但是,亨廷顿并不把希望寄托在特朗普所鼓吹的白人本土保护主义上,尽管由于他因为批评自由主义的多元主义而再次被贴上了本土主义者的标签。在他看来,美国的希望在于让自己的核心文化重新回到新教这个母体,而非种族上的白人至上。亨廷顿认为,21世纪的美国需要的是“健全的民族主义”——既不是孤立主义的民族主义,也不是自由主义的世界主义,但每个人都应该珍视爱国主义这一政治美德。

现实保守主义的政治德性

亨廷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召唤的“政治的再宗教化”、“国家的再道德化”和盎格鲁-新教文化为主体的“美国核心文化复兴”,在冷战结束后似乎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亨廷顿所反思的正是美国国家认同与美国世界地位所面临的危机,他所希望避免的恰恰是文明冲突的厄运。在亨廷顿去世后,他的朋友和同事对他的评价有一个共识:亨廷顿是一个典型的盎格鲁-新教徒。亨廷顿与美国自由主义精英的疏远,恰恰是因为他的思考代表了二战后的美国普通选民的想法。[18]在个人品质上,亨廷顿坚持的是勤劳、诚实、公正、无畏、忠诚,以及最为重要的爱国主义。他本人也希望自己的墓碑上只刻下一句话:这里躺着的是一个满怀信念的爱国主义者。

亨廷顿同时代的一位社会学家和政治家丹尼尔·莫伊尼汉(Daniel Patrick Moynihan)认为,美国自由主义的核心共识在于政治而非文化,政治能够改变文化并自我保存;美国保守主义的核心共识在于文化而非政治,文化决定社会成功与否。有学者据此指出,亨廷顿的思考是以反思自由主义的思想误区为前提的,他对政治学的首要贡献就在于维护保守主义的核心共识,强调自由主义在实现自身理想信念上存在难以克服的障碍,所以必须现实主义地援引保守主义的思想资源。[19]

亨廷顿的第一个30年集中在政治,第二个30年则集中在文化,但他始终坚持现实主义的保守主义的思想立场,对美国及其与世界的关系所面临的重大政治和社会困境进行道德层面的思考。或许正是因此,亨廷顿才成为美国唯一同时吸引了现实主义者、自由主义者和新保守主义者的政治思想家。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现代政治学也即美国政治学的重要代表,亨廷顿身上最值得记取的,正是这种现实主义的保守主义的爱国者的思想立场,也正是这一思想立场使之成为切实理解“美国与世界”及其社会政治困境的一个理想窗口。

(编辑  季节)



¨本文是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课题“塞缪尔·亨廷顿视野下的‘美国与世界’摘编。课题项目编号:QA180801

* 欧树军,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

[1] []路易斯·哈茨著:《美国的自由主义传统》(1955),张敏谦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 Huntington, Samuel P. “Robust nationalism.” The National Interest 58 (1999): 31-40.

[3] [] 卡尔··克劳塞维茨克劳塞维茨《战争论》1818-1830),时殷弘译商务印书馆2016

[4] [] 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1890),安常容等译解放军出版社2006

[5] [] 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1948),徐昕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 []米歇尔·克罗齐、[]绵贯让治、[]塞缪尔·亨廷顿著、马殿军等译:《民主的危机》(1975),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

[7] Joseph, Lawrence B. “Democratic revisionism revisited.”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1981): 160-187.

[8] 现代派诗人艾略特是极为重要的天主教社会思想家,他的《一种基督教社会的理念》只有短短几十页,却被认为代表了天主教在巨变时代如何避免自由主义社会的衰败命运的基本主张。Eliot, Thomas Stearns. Christianity and culture: The idea of a Christian society and notes towards the definition of culture. Vol. 32.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1960.

[9] []塞缪尔·亨廷顿著、张岱云等译:《变化社会的政治秩序》(1968),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10] []塞缪尔·亨廷顿,《美国政治:失衡的承诺》(1981),中译本一《美国政治:失衡的承诺》,周端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中译本二《美国政治:激荡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先萌奇、景伟明译,新华出版社2017年版。

[11] []埃德蒙·伯克:《美洲三书》,商务印书馆,缪哲选译,2003

[12] []塞缪尔·亨廷顿著、刘军宁译:《第三波:二十世纪末的民主化》(1991),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13] Niebuhr, Reinhold. The irony of American histor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8. First published in 1952 by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4] Niebuhr, Reinhold. Christian realism and political problems,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49.

[15] []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1996, 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16] Schlesinger, Arthur Meier. The Disuniting of America: Reflections on a multicultural society, 1992.

[17] []塞缪尔·亨廷顿著、程克雄译:《我们是谁:美国国家认同面临的挑战》(2004),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18] Kaufmann, Eric. “The meaning of Huntington.” Prospect Magazine (2009).

[19]Samuel Huntington, 1927-2008”, https://foreignpolicy.com/2009/09/30/samuel-huntington-1927-2008/.

再论科学革命的起源

文一

2022-02-23 10:16:35


 

近代西方前所未有的科技和经济繁荣是如何开始的?曾以“四大发明”馈赠欧洲,并以郑和舰队七下西洋之壮举傲视天下的东方,为什么会衰落?

各国历史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学家试图解释为什么近代以来彻底改变了欧洲和人类历史命运的“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发生在西方而不是东方?当前国内外十分流行的意见认为,关键是制度。 

按照这种历史观,古希腊独有的民主制度,以及古罗马和日耳曼部落遗留的独特法律制度,一同奠定了近代西方科学与工业文明赖以产生的制度基础。这种包容性的政治制度和法治社会,孕育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有效降低了各种市场交易成本,激励了国民财富的积累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的爆发。

这种“西方中心主义”历史观长期统治着世界,以至于在面对来自“先进发达”的西方世界的意识形态压力时,非西方国家在思想和行动上无所适从。

西方流行历史观符合真实的历史发展吗

首先,与流行历史观所肯定的古希腊-罗马文明至少同样辉煌的古代文明,同时期还有中华文明、印度文明和阿拉伯文明。如果把古希腊的民主制和古罗马法制看作经济与科技繁荣的根基,那么作为衡量经济繁荣和科技进步的最佳标准,应该是人们的衣食住行水平。但事实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生产力都比当时的中国低下,更不用说欧洲中世纪甚至整个文艺复兴时期的生产力水平。

在欧洲,煤炭替代木材是中世纪后期和文艺复兴初期才发生的事情。然而,煤炭在中国的使用和开采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用于炼铁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

法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惋惜道:“中国烧煤(和炼铁)的历史虽然如此之早,……强盛的中国本来具有打开工业革命大门的条件,而它……把这个特权让给了十八世纪末年的英国。”

古希腊人穿的衣服普遍由粗麻织成,很少染色,甚至是没有领口和袖子的简陋披肩和裹身粗布;而同时代中国人穿的衣服是由纤细光滑的蚕丝织成,经过染色和裁缝制成绸缎。缝制衣服需要金属针和剪刀,必须经过冶炼、锻打和成型制造。中国的丝绸技术可追溯到公元前4000多年的仰韶文化时期。丝绸产业涉及原材料、纺织、染色、成衣制作以及原始的市场营销等等专门行业,这样精细的分工只有统一的大市场和信用体系才能支撑。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造运河体系,最早发明造纸、印刷、陶瓷、火药、指南针,以及最早实行行政官僚制度和发行纸币的国家。欧洲国家18世纪才开始出现纸币。

即便在辉煌的古罗马帝国时期,全球财富的主要创造中心仍然在东方,这从当时的东西方贸易结构中可以看出。古罗马时期除了黄金没有任何商品值得出口到遥远的东方,而古罗马最珍贵的进口商品却一定来自远东,这包括比黄金还要贵重的中国丝绸。

古罗马-秦汉时期,中国商人通过“丝绸之路”与意大利半岛、巴尔干半岛、地中海海域以及中东的希腊人、罗马人、波斯人、阿拉伯人展开贸易。这些地区对中国商品的巨大而持久的需求,形成了横贯欧亚大陆和印度洋的古丝绸之路。英国历史学家弗兰科潘指出,在当时,为了购买东方奢侈品尤其是丝绸,每年有大量金币从罗马帝国流入东方贸易市场。丝绸作为一种奢侈品的同时,还成为一种国际货币。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到1800年工业革命前后,全球最大商品交换中心和工艺品制造中心仍然在东方,尤其是中国。每年欧洲人从美洲掠夺的天量白银,大约一半流向中国购买商品。“必须用银子或金子购买远东的丝绸、胡椒、香料、药物和珍珠……就西方与中国的贸易而言,这一逆差维持到19世纪20年代……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以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和任何国家的贸易都是顺差。”(布罗代尔)

相比之下,近代基督教欧洲在工业革命之前其生产力的低下和日常用品的简陋,远超今天人们的想象。普通欧洲人穿的仍然主要是由粗羊毛编织的裹身披衫。吃饭用的叉子到17世纪才开始在欧洲家庭普及。即便到了英国工业革命初期的1776年,亚当·斯密也还承认“中国比欧洲任何地方都富有”。

著名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也承认:“在中古时期的所有文明中,没有一个国家的文明比中国的更先进和更优越。”

因此,一个毋庸置疑的历史事实是,直到第一次工业革命初期,中国与西方在生产力的差异十分突出,到18-19世纪才开始逆转,那时候欧洲的科学、技术、国家治理和国家动员战争的能力才开始全面崛起,从而超越东方文明。

流行史观和新制度经济学颠倒了政治制度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流行历史观和新制度经济学对科学-工业革命发生在西方的解释,不仅采用了错误的制度衡量标准,而且颠倒了政治制度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因果关系。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政治制度决定了市场交易成本的大小,交易成本依次决定了经济的绩效和增长速度;因而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其政治制度也越先进;而政治制度的核心是公权力与法律制度。这种理论至少可以追溯到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韦伯从对法律程序的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的概念区分出发,阐述了资本主义为什么诞生在西方而不是东方的根本原因。

韦伯认为,在“形式正义”下,当发生私人间的法律纠纷时,法律裁定及其程序均依照一系列普遍的、事先明确规定的规则和程序来进行;在“实质正义”下,人们对每一个个案都追求实现最大公正和平等,而且要考虑到法律、道德、政治与各种综合因素。形式正义可提供高预期性和可计算的法律结局,从而扼制了独裁或暴民政治的滋长,这正是欧洲的法律传统所独具的。欧洲的法律机构是高度分工且与政治权力分离的,其特征包含自治的、专业化的法律职业阶层,以理性为基础制定的法律,且不受来自宗教或其他传统价值观的直接干涉,从而提供了法律实施的“可计算性”和“可预见性”。这是作为资本主义文明基石的私有产权保护制度得以在西方而非其他文明中产生的根本原因。

韦伯的观点渗透到人文学科的所有领域,影响了几代西方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界学者。包括今天流行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和西方中心主义历史观,无不受到韦伯思想的影响。

首先,姑且不谈古罗马的法律体制究竟是否比中国古代的法律体制更先进和优越,文艺复兴以来到工业革命之前,任何一个欧洲国家的法治表面上依靠法庭和律师制度来维系,但实际上都是由军队和国家暴力来维持的。欧洲国家的专业警察制度是工业革命很久以后才成熟起来的。

因此,即便是今天以法治著称的美国,表面上,它的法治是依靠美国宪法和大法官制度来维持的,但实际上,要是没有强大的美国军队和专业警察系统(包括联邦调查局),美国根本无法捍卫它的宪法和法庭的尊严。反过来,在20世纪90年代前苏联解体后,采纳了西方民主制度的乌克兰,无论其新宪法如何强调三权分立和法治,这个国家直到目前都很少有法治可言——因为它的国家机器及其治理能力在推行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彻底瓦解;没有了执行法律的政府力量,即使它的民选总统一个比一个贪腐违法,也得不到法律应有的追究和制裁。

其次,18世纪德国历史学家弗里德里希·席勒,针对日耳曼人在17世纪所拥有的所谓古罗马法治传统的不公时指出:“在帝国最高法院,德意志诸等级是自行其是的,因为它们自行聘任法官。他们自行审判,能产生同样的公正,这也是创办者的意图所在。由天主教法官和皇帝走狗操纵的法庭维护的当然是天主教和皇帝的利益,牺牲了公正。”

恰如马克思指出的:“对‘神圣的所有权’进行最无耻的凌辱,对人身施加最粗暴的暴力,只要这是为建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所需要的,政治经济学家就会以斯多葛派的平静的心情来加以观察。”

再次,深谙欧洲历史的启蒙主义时期思想家,比如伏尔泰和安克蒂尔-杜伯龙,否认欧洲这种杜撰出来的东西方制度差异。

在伏尔泰看来,欧洲历史上封建时代的专制程度和亚洲的统治者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伏尔泰说,那些认为东方国家的臣民都是皇帝的奴隶,他们一无所有,他们的财产和他们自身都是属于主人并可被任意剥夺的,这样的假设是非常荒谬的。

安克蒂尔-杜伯龙在1778年写了一篇名为《东方法制》的论文,指出当时因西方全球殖民扩张出现了大量以东方为主题的文章,其中充满了对东方的误解,而且将某种全世界普遍存在的缺陷、甚至是自然因素造成的问题,都归咎于东方国家的“法律制度”和“政府”,以证明东方文明天生就应该被欧洲殖民主义者统治。这个240年前的评论,对今天的西方中心主义者和新制度经济学家们仍然适用。

科学是推动国家力量的生产力

就像印度文明一样,中国古代的确没有发展出古希腊的平面几何数学体系;而且即便到了明朝与西方传教士紧密接触的时代,似乎除了徐光启等少数人,中国朝野普遍对西方的演绎数学知识不感兴趣。流行历史观认为,这反映了“东方专制主义”和“封建注经传统”下思想自由的缺乏。其实,古罗马人和中世纪欧洲人同样对演绎数学不感兴趣。法国人直到公元17世纪后期专制国君路易十四为提高国家竞争力而花巨资打造法国科学院之后才感兴趣;俄国人直到18世纪,在独裁者彼得大帝创立了俄国皇家科学院以后才感兴趣;日本人在明治维新以后,在日本天皇统治下开始对演绎数学感兴趣。同理,当中国人一旦意识到国家间军事-科技实力关系到国家兴衰存亡,意识到“科学就是生产力”以后,也同样开始对科学发展感兴趣了。

启蒙时代的欧洲,普通人对科学与数学其实也是根本不感兴趣的。但是,自从“火药-火炮”技术传入欧洲以后,各国王室和国家精英意识到科学与数学对于研发热兵器和对于国家存亡的重要性,因此对科技人才和科学研究给予投资、扶持和推动,从而才有了这些公共知识的繁荣。达·芬奇在年轻时曾给米兰统治者卢多维科·斯福尔扎写过一封求职信。信中列出了自己熟练掌握的许多技能中的九类军事工程技术,都与火炮及其运用密切相关,而他的艺术才华并没有在信中被重点强调。赞助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艺术创作的主要雇主,是罗马天主教会与王室宫廷。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繁荣”,不过是罗马天主教会、意大利城邦宫廷以及王公贵族为“炫耀社会地位”而大兴土木的结果,是动用几乎全部国家资源从事“艺术采购”活动所撬动的社会需求的产物——就像16-18世纪欧洲各国王室对火药、火炮、战舰等等的巨大采购需求,极大地刺激了欧洲木材加工和冶金工业的迅猛发展一样。中国历朝宫廷对文官的需求和科举考试制度,极大地刺激了民间的读书风气。两者道理是相同的。

通过对欧洲近代史的剖析可知:文艺复兴对于欧洲崛起的真正历史意义不在于艺术,而在于火药与商业的普及——它使得四分五裂的意大利通过一系列惨烈的热兵器战争和商业利益争夺,形成了一个由许多城邦国家构成的微型“国家竞争体系”。这是其后欧洲更大规模国家竞争体系的雏形。

欧洲近代的崛起,和它对东方文明在科技方面的超越,起源于各个欧洲王室延续几百年相互征战的压力,生存竞争压力导致军备竞赛,以及各欧洲王室对科学技术的巨大热情和对科学家的重金投入。

自文艺复兴以来,各种政府采购、赞助活动与战争需求,尤其是规模化制造火药、制造火炮、提高火药威力和炮弹打击精度的迫切需求,一直就是近代西方经典力学、炼金术-实验化学、冶金、煤炭等工业和大学-科学院制度发展的强大原动力。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身的诞生,也是这种国家竞争与国家生存需求的产物。

战争创造了国家意志和国家能力

在中世纪末期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型城邦战争中,高速飞行的炮弹和精确计算炮弹落点的高要求,迫使意大利人向阿拉伯和古希腊文献学习平面几何与代数知识,以便透彻理解变速运动物体的轨迹和背后的动力学机制。只有对进一步提高火药效率的要求,才如此需要新的化学理论,以便超越传统炼金术知识水平的限制,帮助系统地提炼硝石、硫磺并解释物质的燃烧和爆炸现象。赢得新型热兵器战争的不懈追求,极大地刺激了一个国家的重工业(木材加工、炼铁、冶金和采矿业)的高速发展,文艺复兴以后,欧洲森林面积的急速下降和煤炭的大力开采,刺激了深井挖煤技术以及煤矿铁轨和蒸汽机的发明、改进和广泛使用。同时,通过对海外资源和市场份额的激烈竞争,需要建设一支拥有强大火力的远洋海军,并通过规模化生产来提高各种产品的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导致了以劳动分工为基础的流水线工厂体制(包括大型兵工厂)和珍妮纺织机与蒸汽机的诞生和普及。

国家间激烈的军备竞赛和为此展开的商业竞争,在催生“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时也催生了服务于这种国家竞争力的法律制度。这就是说,西方的法律制度,无论是国际法、海洋法、商业法、会计法、刑法、税法、财产法,还是知识专利和私有产权保护法,都是为了不断提高本国对他国在军火工业、材料工业、制造业和商业方面的竞争力,而发展出来的制度化的“产业政策”和国家竞争手段,并在实践中被不断完善。

所以,离开了中世纪之后欧洲各国之间基于“火药-火炮”的新型热兵器战争这个时代条件,离开了欧洲几百年的“战争资本主义”工商业竞争模式,离开了国家意志和国家力量为赢得这种竞争的长期知识投资,不可能产生科学革命与工业革命,也不可能产生服务于这种国家竞争型资本主义的法律体制。

欧洲历代君主为了赢得这种国家间的竞争,出台过很多政策与制度建设试验。创新改革能力强的王室则生存,创新改革能力弱的王室则灭亡。

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为提高法国在欧洲争霸中的竞争力,在1667年建立了国家科学院。此后法国才在科学方面崭露头角。法国涌现出来的一大批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工程师,都为欧洲科学革命与科学繁荣立下汗马功劳。18世纪,路易十五为培育军队将领成立了巴黎高等军事学院,学院的课程设置以数学、地形测量、射程计算为主,为日后强大的法国军队提供了杰出人才。

以中国的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和其他制造业技术为基础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尤其是这个时期形成的国家竞争-战争体系下欧洲各国的军备竞赛和商业竞争,才是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爆发在欧洲而不是亚洲的秘密。

一些日本政治家和学者认为,如果日本19世纪不摆脱中国儒家的“温良恭俭让”道德主义意识形态,果断采纳欧洲列强的战争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和军事重商主义发展模式,日本必然无法成功实现从传统农业弱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型。而发动殖民主义战争和对全国实行军国主义管理,则是保障日本大规模社会转型所需要的政治手段。这一方面体现了部分日本学者对当年日本走军国主义道路的狡辩,另一方面也间接地揭示韦伯主义者对欧洲当年依靠战争资本主义崛起这个历史“主脉络”的掩盖和文过饰非。

因而,17-18世纪的科学革命与18-19世纪的工业革命,都与流行历史观所强调的“英国大宪章”和“英国光荣革命”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也与韦伯的所谓“西方法治、理性、正义,东方专制、迷信、任意”没有必然关系。

欧洲国家力量对科学与数学的长期重视,并非源自基督教的“一神教”教义与亚里士多德经院哲学传统,也并非源自古希腊的“科学精神”和古罗马的“法制习惯”,更不是源自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精英和之后的欧洲精英们对大量阿拉伯和古希腊数学手稿感兴趣,是因为在这个时期所面临的新型热兵器战争需求,通过扶持科学、扶持军工业、扶持商业来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国家意志的产生,哪怕民间长期充斥着各种迷信和对科学与数学理性的巨大排斥。比如伽利略在为威尼斯兵工厂计算一枚高速飞行的炮弹如何能够精确击中远处行驶中的战舰时,迫切需要用到平面几何和代数,他要解释为什么炮弹沿仰角45度发射能够飞得最远,因此才对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如此感兴趣。

14世纪的欧洲发生过至少44场大规模战争,包括长达116年的英法“百年战争”——这也是欧洲近代第一次出现火炮的战争。15世纪欧洲发生过60场战争,几乎每年都处于战争状态。16世纪欧洲发生过62场战争,每年都有超过两场战争,超过8年的战争有15次之多。从1500年开启大航海到1700年工业革命前夜的整整200年期间,欧洲有95%的时间都处于战争状态,战争频率远远高于同时代的中国。

欧洲各国为了打赢各场战争,平均每年必须将高达80%以上的财政收入用于军事开销,16世纪以后战争拓展到大西洋和印度洋。这是欧洲海军力量和军事技术以及天文、航海、地理知识能够通过大量吸收东方科技而迅速崛起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一系列延续了几百年的高频率、高烈度的热兵器战争,将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成百上千个闭关自守、愚昧落后的封建城邦国家,整合成了二三十个中央集权的、奉行军事重商主义战略的民族国家和海上强权。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胆量和能力向人口和国土面积超过自己几百上千倍,但缺乏战争意志、战争经验和国家组织能力的东方帝国发动攻击。

在热兵器军备竞赛与远洋商业竞争的刺激下,不仅推动了意大利城邦国家和北欧国家对工程、数学、地理学、航海学、天文学人才的巨大需求与选拔机制的建立,而且推动了欧洲各国的国家动员体制(政治制度)变革,包括新的兵役制度、财政税收制度、货币发行制度、战争决策机制、最高行政机构、公共治安管理条例、中央情报收集制度、国家监狱制度、人口管理制度、大学与科学院制度、殖民地管理制度、航海探险奖励制度、重商主义关税政策和各种产业政策等的确立。

战争也是“国家-财政”模式的催化剂,战争要能持续,国库必须丰盈。而只有形成了“战争?商业”循环加速器,国库才能充盈,国家才能以战促商、以商养战。

所谓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不过是为维系和支撑这种战争资本主义而演化出来的必然制度安排。这样的历史过程打造出了欧洲现代法律体系、国民私有财产保护体系、国家情报机构、国民教育体系和重商主义产业政策。在这个“战争?商业”循环加速器中,欧洲国家用商业手段提升国家支持战争的能力,用战争手段扩大自己的全球殖民市场份额和海上贸易垄断,并用由此获得的巨额商业利润来支付频繁不断的对外战争,由此循环往复直到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寻求历史正确的因果关系

资本主义法律对于资本主义,正如交通规则对于高速公路一样:不是交通规则催生了高速公路,而是高速公路的诞生和演化催生了交通规则。不是先有了交通规则(法律)才学会修路(开启战争资本主义),而是先学会修路(开启战争资本主义)才在实践中逐步设立和完善了交通规则(服务于战争和资本的立法)。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一方面处于“艺术与商业齐飞”的时期,另一方面也处于一个无法无天、道德堕落、黑帮当道、官商勾结、寡头垄断,教皇便是法、有奶便是娘的时期。这样的丛林法则时期,没有“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可言。

流行历史观更无法解释为什么近代史上处在类似于“东方专制主义”时期的法国、德国和苏联也能够产生大批量的卓越数学家、科学家、艺术家和工商业繁荣。

如果人们承认欧洲封建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的前提和必经阶段,那么将中国近代没有产生资本主义归结为“东方专制主义”,显然就是一种套套逻辑。它掩盖的其实是西方通过最野蛮的战争、掠夺、奴役、殖民才发展出资本主义的秘密。

我们要跳出流行历史观和西方中心主义预设的话语体系,寻找出历史进步的真相;尤其是找到“为什么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都产生在西方而不是东方”这个“李约瑟之谜”的终极答案。

历史的正确因果关系一旦被找到,这种历史知识就可以转化为社会行动的力量。它不仅能够帮助人们解释科学革命与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生、在哪里发生,而且能够指导发展中国家如何在自身的特定政治、文化、历史条件下复制和创造出自己的科学革命与工业革命。

(编辑  季节)

 



* 文一,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讲席教授,中国人民银行五道口金融学院访问教授。


 

从中国的视角出发,对全球重大问题提出独到看法

中国在前一轮的全球化中,还是处于边缘地位,是后加入全球化的国家。在此之前,我们对于全球化的进程更多的是一种追随,而很少进行主动的引领或者创新。中国学者的研究,在刚改革开放时更多是从参考西方人对于全球化的论述中,提出自己对于全球化的观察角度和观点,很少有自己主体性的看法。我们作为后来者,如果要对于全球化问题提出自己的独特评论,人家往往不屑一顾:你也配吗?

朱云汉先生在他的近作《全球化的裂解与再融合》中,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对全球化的趋势提出了自己系统的思考和理论探索。实际上,近年来中国大陆的一些学者也在做相同理论探索。这些探索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以“天下观”来看待全球化,以中华文明为主体的研究视角。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中国学者打开了一个新的天地,使很多学者在这样的时代基础上,有条件做出有益的理论创新,他们既是受益者也是开拓者。朱云汉先生在这方面做了非常好的尝试。

    对朱云汉的著作,我是有很大共鸣的。从方法论角度讲,他是从问题出发,从时代角度出发,而不是从某个现成的原理、或是从哪一位西方名家说过的某一句话出发,也不是局限于引述西方哪个大学者说过什么,而是从问题出发,是基于对于时代的观察、分析和思考。

    在这个基础上,云汉先生首先提出了五大不确定性:全球化的前景高度不确定,西方世界主导的国际秩序的前景高度不确定,中美关系的前景高度不确定,中国在后西方世界秩序中的角色前景不确定,人类社会对于如何驾驭科技革命的潜力充满不确定。可以这样认为,现有的全球秩序框架及其基础,以及未来的前景,都是充满不确定性的。

    第一,从对问题的观察出发。以此为出发点,朱云汉不是从西方人的视角,而是从全球视角,以及一定程度上从中国的立场、中华文明的立场去观察,提出了五个不确定以及四重历史趋势的判断。他认为,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开始式微。这个判断具有比较大的批判性,因为现在西方的一些学者对于世界问题的观察,几乎还没有得出“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开始式微”这一判断。他们或者提出美国开始式微,或者说欧洲开始式微,但要他们作出“整个西方世界开始式微”的判断就不太容易。这是需要站在一种全球的、时代的、也是中华文明的立场上去观察的。

    第二,中国为首的非西方国家开始崛起。这个判断也是很难被理论界、思想界那些现在持西方中心论的人所接受的。

    第三,全球化的发展潜力依然存在。全球化的融合能量正在超出裂解的能量,就是说全球化还要继续延续。中国模式和美国模式面临竞争,全球治理面对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亚洲国家有可能构建形成新的经济共同体。中国主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将可能得到更多的认同,未来世界有可能走向“天下为公”和“世界大同”。朱云汉提示,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天下为公”和孔夫子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回溯我们改革开放的历史,再追溯中国革命史、1840年以来争取民族独立自强的历史,乃至再往前推溯到5000年中华文明史,都可以追寻到“天下为公”这一思想脉络。

在分析这一次全球化的裂解和再融合时,朱云汉强调当前世界出现了四重历史趋势:一是美式单极霸权开始式微;二是自由民主体制走下神坛,人类政治文明走向多元并举的常态;三是以新自由主义为指导原则的超级全球化失去动力,包容性增长为动力的新兴全球化蓄势待发;四是人类历史走向后西方时代。这些都构成了对于当下全球历史进程的重大研判,这就充分体现了关于全球化的思想内核和价值。

两个重要的创新性结论

冷战结束之后,一些西方学者提出“文明的终结”这一命题,表达了对今后世界趋势的一厢情愿的判断。从那时以来,西方学者对全球化发表过不少新的意见,包括近两年新冠疫情以来也有许多议论,但很少有全景式的、真正把全球当作“天下”出发的观察。从这个意义来讲,朱云汉先生的研究是有开创性的。我认为其中最大的创新,在于他得出的两个重要结论。这个结论在书名中已经体现出来了。

第一,全球化正在裂解。具体而言,就是由欧洲人开启的、美国继承的、由西方文明主导的、镶嵌式的全球化正在裂解。

    关于对“全球化的开启”从何起步,是有过争论的。比如有一种意见认为全球化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甚至更长。但是现在各国具有共识性的意见是,全球化是1500年前后的大航海时期开始的,因为在此之前缺少一种真正具有全球意义的、打破了地理隔绝的各个文明密切互动的情况出现。

    现在的全球化,正是沃勒斯坦所说的“现代资本主义体系的全球化”,它具有经济的掠夺性、政治的垄断性、精神的排他性等特征。许倬云在朱云汉这本书的序言中专门讲到了关于西方文明的一神论的排他性问题。

    就是这些特性,构成了以西方文明为主导的全球化的中心和边缘地带。在此之前,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仍处在全球化的边缘地带。而现在全球化出现的裂变和分裂主要是两方面:一是不同国家之间,即包括大约十几亿人的发达国家群,和六七十亿人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鸿沟,这是一个大的分裂,是从国家主体的角度发生的分野。另一种分裂是从财富分配的角度看。当然发展中国家的财富分配也是边缘化的,而即使是发达国家内部,也存在着991的分裂。比如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十亿人口中间,真正的富人只有百分之几,其余多数也是相对贫困人口。

    正是这两个分裂,导致了现有的全球化模式很难延续。这就是朱云汉先生所说的“镶嵌式”全球化。这并不是真正的一体化,因为在财富的分配和再生产中,不同人群是有鲜明界限的,所以这种全球化走到了今天,也就走到了尽头。

第二,新的全球化的再融合进程开始启动,包含了多种文明、多种模式的融合型的全球化正在萌生。

纵观500多年的全球化历史过程,可以把西班牙主导的时代看作1.0,荷兰主导的时代看作2.0,英国主导的时代看作3.0,而美国则是全球化4.0。在此之前的全球化进程,是由欧洲推动、美国继承、以西方阵营主导的全球化。而今天的全球化进程,有性质上的不同:如果之前的全球化进程按照朱云汉所说是“镶嵌式”的,那么现在全球化具有一种新的趋势,具有融合性的特征。

之所以出现这种融合性的特征,就在于有中国这样继承了中华文明、融合了传统和现代的国家,开始加入全球化的进程,甚至成为新一轮全球化的主导性力量。因此,如果以前的全球化进程是机械式的权力中心的转移,目前这一次变化则有迭代式的特征,是生命体的进化,是新生力量替代之前充满缺点的传统势力的全球化。这种全球化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形成多元并存共生的模式。

倡导多元并行的全球化

从目前中美博弈态势看,包括拜登政府对于中国态度的某种调整,似乎他们也看到绝对性的排斥、不给中国留活路的全球化是走不下去的,中美共存是必然的。当然,拜登政府所设想的“共存”,是希望以不损害美国价值观和美国利益前提的共存,他们主张的全球化是自己要尽可能地占最大利益的全球化。

当然,这是一种政治让步。但是至少应看到这种趋势:未来的全球化不会是由美国一家主导,甚至也不会由西方来主导。中国和它所代表的中华文明会更多地介入,作为多元化世界中间的一元存在。正如孔子所说的“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我们希望能够教化融合,天下一家。

1840年之后的109年中,中国是在被动挨打的形势下,强制性地进入全球体系,那时的中国是被帝国主义打击和蚕食的对象。1949年新中国建立,经历30年节衣缩食的工业化建设,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再次进入全球体系之中。中国作为建设者、追赶者,到今天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对世界经济发展贡献最多的经济体,因此成为具有某种引领性的主体。我认为这是当今全球化内生的一个重要变化。它具有“再融合”的特点——它不是强迫性的、排他性的、替代性的、意图争夺世界霸权的,在战略上也不是所谓自我收敛,而是主张“君子和而不同”。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中华文明在全球化中间应该有一席之地。我们不想侵占别人的一席之地,但是也不允许霸权主义侵袭我们的一席之地。要维护中国人的权利,要维护中国的发展成果,这就是中国未来在全球化中间的定位。朱云汉很好地阐释了这些看法。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和拜登的一次电话会晤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表述。他说:中美两国是两艘在大海中航行的巨轮,我们要把稳舵,使中美两艘巨轮迎着风浪共同前行,不偏航、不失速,更不能相撞。习总书记强调了三个原则:互相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地球足够大,容得下中美各自和共同发展。

    中国不是在美国这艘全球化轮船上烧锅炉、在甲板之下卖苦力的。中国和美国是两条船,这两条船是迎着风浪共同前行的,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是并行的。当然全球化也不会排斥欧洲这条船、不会排斥俄罗斯这条船,也不会排斥非洲这条船,大家都是多元并行的。在这一点上,我觉得这体现出未来的全球化和世界秩序的发展的重要方向。

    朱云汉全景式地分析了世界现状,指出了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提出了重大问题,也展现出中国的视野、中国的襟怀,汲取了中国的使命和担当的答案。

(编辑  季节)



* 王湘穗,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中华民族复兴与中国道路再次登上人类历史舞台,带给许多亚非拉国家前所未有的自主发展机遇。三百年来第一次有一个崛起中的大国,不是以掠夺者、支配者或文明优越者的态度来面对欠发达国家。第一次有一个大国具备同时在上百个国家兴建电厂、超高压输电网、光纤通信网络、铁路、地铁、高速公路、海港等基础设施的超级能量,以及协助其他国家克服发展中的瓶颈,而且能为全世界中低收入群体供应物美价廉的工业产品与电子商务平台,协助几十亿人跨入数字与网络时代。

我们要从全球视角来理解近代中华民族走过的道路和中国复兴对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唯有以全球史的架构来探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两大课题的有机联系,我们才能看清中国未来应该走的道路,以及可能面临的艰巨挑战。

一百多年来,中国从被帝国主义欺凌侵略而濒临生死存亡关头,到恢复民族独立自主地位,重建统一政治秩序,然后一步步发展成全球经济体量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过去70多年在现代化道路上奋起直追,中国在很多方面的成就是史无前例的,超越了过去其他民族与文明曾经创造的历史纪录。未来中国还会发挥更关键的作用,这对全人类的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非常好的势头。

世界经济活动重心的千年移转

201810月,《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一个新的霸权:中国世纪仍方兴未艾》的报道。这篇报道引用了一张信息量很大的历史地图,展示了过去2000年来世界经济活动重心的空间移动。

该图从公元元年开始绘制。在前1600年的时间里,世界经济地理重心的位置移动范围非常小,一开始它落在今日的中亚细亚,先微微地向南移动,然后缓慢地移向中国西域。在这个重心的东边与南边,有中国和印度两大古文明国家,在人类历史上长期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两大古文明历经几千年,在大多数时期各方面都是比较先进的,从农耕、纺织、冶金、医药到天文。世界经济地理重心长期相当接近这两大文明板块。从16世纪开始,世界经济重心往西北移动,1820年后更加速往西走,体现了西方的崛起,这段历史包含航海地理大发现、殖民扩张与工业革命。

接近19世纪末,北美大陆崛起。在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的经济体量已经超过英国,在二战结束时达到顶峰。战后西欧重建复兴,东亚也开始加快发展,世界经济重心从1960年开始缓慢往东移动,出现了日本的兴起和东亚“四小龙”经济奇迹。1980年之后,全球经济重心快速往东移动,此时世界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到2010年,重心继续快速东移,这时印度经济也开始加速发展。

是什么力量把这个重心一直往东牵引?显然中国是最大的牵引力量。这张图预告不久之后,人类经济活动分布的重心可能会回到19世纪初的起点。所以《经济学人》的这篇报道感叹,如果从统计数字的构成来看,过去三四十年间很多所谓的全球趋势,其实主要就是中国趋势。因为中国的体量太大了,它自身的趋势就影响了全球趋势的各种指标变化。

2是美国智库“经济周期研究院”(Economic Cycle Research Institute)根据过去200年世界主要国家与地区的购买力平价(PPP)估算的GDP数据所绘制的统计图表。图中显示,从1820年(清嘉庆末年)到1950年,整个人类历史的故事基本上就是西方的兴起。西方国家的绝对支配的地位,一直持续到1970年。图中最上面部分是美国,其次是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然后是英国(这些都是盎格鲁-撒克逊民族),之后是法国、德国和意大利,接下来就是荷兰等中小型西欧国家,合起来就是传统定义上的“西方”。所以将近两百年来,西方一直是人类历史舞台上的主角,其他地区的民族都是配角,甚至是西方殖民的对象。

与此同时,中国和印度这两大曾经占全球经济份额非常高的古文明,相对比重一路下滑。二战结束后,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比较突出的变化是苏联的快速工业化与日本的兴起;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的40多年,非西方世界(尤其是亚洲)全面崛起的大趋势已形成,其中中国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战后亚洲崛起的历史意义是非凡的。这批亚洲国家和地区成功的后起工业化案例,是在西方国家已经拥有丰沛的资本积累、盘踞产业价值链的顶层、掌握多数核心技术与专利保护、控制能源与其他重要资源的供给渠道、全盘主导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与交易规则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后起的新兴经济体主要依靠自身的积累、勤奋与学习,积极把握有利于和平发展的历史机遇,从参与低阶的国际分工开始。它们从不依靠战争扩张、殖民掠夺,也不依靠对资金、技术与市场的垄断,这和西方崛起的历史轨迹非常不同。西方主流经济学者对16世纪到二战结束西方崛起过程中对非西方世界的残暴侵略、掠夺、榨取与不对等交换避而不谈,也对战争对激发工业革命的关键作用视而不见。例如,西方新制度学派的学者道格拉斯·诺斯的作品,就是通过扭曲历史让读者相信:英国、荷兰、法国与美国等列强的成功崛起,主要是因为它们选择了正确的制度演进路径。哈佛大学的阿西莫格鲁则试图让读者相信,后起的殖民帝国(像英国)给殖民地留下的法治遗产,为他们日后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而新古典经济学者更是刻意忽视国家机构在西方工业化过程中的强势主导角色,而把成功的要诀简化为让自由市场机制发挥关键作用,保护私有产权、降低交易成本等。

人类学家估计,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有大约1.45亿原住民居住在西半球,到了1691年,美洲原住民有90%以上(约1.3亿)因屠杀、奴役、传染病或饥荒而死亡。美国的领土扩张基本上就是靠掠夺印第安人的土地并进行种族屠杀;美国还从墨西哥人的手中掠夺了今日西南边境的广袤土地,又以政变方式罢黜夏威夷王室而将国土扩张到太平洋。

大英帝国在亚洲的殖民掠夺,以及对中国的巧取豪夺,同样见不得人。根据乌特萨·帕特奈克和普拉巴特·帕特奈克这两位印度经济学家的估算,在170多年的殖民期间(1765-1938年),英国从印度掠夺的财富之总数是天文数字,其价值保守估计相当于今日的45万亿美元;期间累计有18亿印度人因受严重剥削、生活极度困乏而死。所以,世界经济重心一路往西移动的历史路径,是由广大非西方世界人民的血与泪铺成的。这段血腥与残暴的历史直到二战后殖民体制崩解与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才结束。

中国正在迅速崛起

在过去的40年里,中国在很多方面都打破了历史纪录。1987-201730年间,中国的GDP增长了36倍。

历史上,另外一个曾经出现大规模快速工业化的国家是美国。尤其在南北战争之后,美国兴建了横跨东西两岸的铁路网,工业化进程全面加速。如果以2017年为终点反推,相较之下,美国花了117年才让自己的GDP增长了36倍。也就是说,中国的工业化追赶速度是美国的3.9倍。而中国在建设21世纪水平的基础设施的速度早已让美国瞠乎其后:到2018年,中国的高铁营业里程已经达到2.9万公里,超过世界高铁总里程的2/3;现在中国已经有近13亿人用上4G通信,4G信号的人口覆盖率远远超过美国。中国速度史无前例,尤其是在如此辽阔的版图上创造经济奇迹的速度。这很自然地让西方国家和其他周边国家感到震撼,甚至带来压力。中国的崛起在全球范围内的作用,就是引导全球发展趋势。

中国快速发展的最大成就之一,就是让7亿多人脱贫(按照国际极端贫困标准衡量),也同时让人类社会快速迈向全面消除绝对贫困人口的目标。联合国制定的新千禧年发展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在1990--2015年之间,将地球上生存在绝对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减半,然后逐步迈向全面消除贫困人口的目标。现在看来,这个艰巨的任务能达成,最大的功臣就是中国。

3说明了过去百年来想要赢得这场全球脱贫的战斗是多么不容易。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不断增长,贫困人口也不断在增加,这一趋势到二战之后还在继续,这对全人类来讲是一个非常不利的发展趋势。 

不过,20世纪70年代以后,转折点慢慢出现了。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国内绝对贫穷人口的比例和总数都在不断快速下降。1990年中国还有7.5亿多贫困人口,到2015年只剩下不到2000万人。进入21世纪,中国还拉抬了很多相对落后的国家,为帮助它们消灭贫困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以多元维度评估中国复兴的全球意义

中国复兴带动了世界秩序的重组和多方面的结构性变化:

1.赋予经济全球化巨大的推进力量,让超级全球化的作用与冲击全面放大;

2.削弱美国霸权的权力基础,触动战后国际秩序的全面转型;

3.打破西方垄断普世价值的话语权,推进多元现代化模式取代一元化模式;

4.拉抬非西方国家的全面兴盛,全面释放南南合作的巨大潜力;

5.引导全球化的未来走向,引领发展中国家修改全球化规则,改革全球治理机制与结构;

6.加速由西方中心世界秩序往后西方世界秩序的转移。

首先,中国的快速崛起与经济全球化之间是一种辩证关系。中国既受惠于过去30多年的经济全球化,同时又成为推进全球化的巨大力量。

其次,中国的快速崛起,客观上削弱了美国霸权的基础。美国逐渐失去生产、贸易、科技创新以及意识形态领域的支配地位,尚能勉强维持安全与军事、金融与货币领域的霸权。

第三,中国崛起打破了西方对普世价值话语权的长期垄断,撼动了西方主导的国际发展机构对最佳经济发展与政府治理模式及路径的话语权。中国模式激发了第三世界许多国家重新思考,如何在社会公正、可持续发展及帕累托最优资源配置之间取得平衡。中国发展经验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可以在美国式资本主义、西欧式民主社会主义(福利国家)体制以外,开创第三条道路。而中国政治模式在平衡程序、能力与结果三个环节,以及引导社会追求最佳公共选择上有其明显的功效。

第四,中国的快速复兴带动了非西方国家的全面崛起,开启了深化南南合作的新时代。多年来,很多新独立的亚非拉国家难以摆脱对前宗主国的依赖,彼此间的经济合作联系也比较薄弱。但中国的快速崛起,对东南亚、南亚、中亚和西亚、非洲乃至拉丁美洲国家而言,它们有机会与中国开展全方位的经济合作、建立互补关系,中国也可以协助它们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五,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国家,已经开始带动全球秩序的重组,并发挥了积极与建设性作用。

最后,中国已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的全球或区域政策协调与深化合作机制,并正带领新兴市场国家推动全球治理改革,以及为全球化注入新的动力。中国也开始为国际社会提供大量补充性或替代性公共产品。中国可以对全球化未来的路径、指导思想,或者人类社会各地域彼此之间的经济合作和经济交往规则,产生巨大的引导与修正作用。

世界经济舞台主角换人

中国开始全方位发挥重塑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作用,这使西方国家很不适应,伴随而来的失落、焦虑与敌意,也在预料之中。欧洲对“西方中心世界”的消逝有强烈的抗拒心理,美国更是对“唯一超强”地位有强烈的恋栈心态。美国最核心的利益是维护其全球霸权地位、维护由其主导的国际秩序并从中获益,不允许任何可能超越自己的挑战者出现。因此,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与对抗在可预见的将来必然越来越尖锐。这也意味着,当中国越来越接近历史舞台中心地位时,面临的挑战必然越大,战略形势也必然更险恶与复杂。

特朗普带来的变局逼着中国和其他主要的新兴市场国家,重新思考自己应该在全球秩序转型与全球治理机制改革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如何有所作为。事实上,过去几年,中国在相对低调的情况下,已经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大量的补充性或替代性的国际公共产品。中国开始在新兴市场国家中做一个榜样,同时努力推动国际秩序的重组。这既符合新时代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

就拉动世界经济脱离2008年之后的衰退而言,中国发挥的作用非常大;中国对全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将近1/3,超过美国很多。当下世界经济的火车头是中国与新兴经济体。整个新兴经济体为全世界经济增长贡献了70%以上的份额,而美国在18%左右。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短短十几年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国。2011年以后,中国的融资规模就明显超越美国。此外,中国也扮演着关键的发展项目融资角色,在亚投行成立之前,中国很早就通过国家开发银行与进出口银行,对很多发展中国家进行发展项目融资,其融资规模在非洲与拉丁美洲都超过世界银行与地区开发银行加起来的总和。

中国还有一个特殊作用,就是能够帮助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发掘经济增长潜力,尤其是克服基础设施不足的瓶颈。中国针对不同地区的合作需求,建立了独有的“多加一”模式(或“区域加一”模式)。例如,中国与非盟、阿拉伯联盟、中东欧建立了合作论坛,同时建立各类越来越紧密的多边合作机制,有领导人峰会,有部长级会议,还启动了很多专项合作,展现出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深化经济伙伴关系、全方位互联互通的强烈意愿。

中国在国际社会中逐渐成为很多重大议题的关键倡议者,至少是一个塑造全球共识的重要构建者。最明显的例子是2016年在杭州举办的G20峰会。在此之前,G20峰会关注的都是短期问题,比如保护主义、全球经济复苏或金融系统性风险。但在中国的倡议下,G20峰会终于把视野拉回到全球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全球治理机制改革的中长期议题上,这是非常不易的。

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政策协商机制,主要由两个集团主导。一是以美国为首的G7集团,二是以中国为首的“金砖五国”。因特朗普的激进单边主义,G7集团内部纷扰不已;而“金砖五国”已成为“金砖+”,中国计划把土耳其、墨西哥、印度尼西亚等重要新兴市场国家吸纳进来。过去,世界各种经济合作规则的主要制定者是美国和西欧,今后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国家的重要性会超过G7

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发布了《长远前景:2050年全球经济排名将会如何演变?》,这份分析报告最重要的结论之一,就是世界经济中的七大新兴经济体(Emerging Seven Economies,简称E7)将取代传统的G7集团。E7包括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土耳其、墨西哥。根据购买力平价GDP估算,1995E7的经济总量只是G7的一半,但2015E7的经济总量已经和G7持平。估计到2040年,E7的经济总量将会是G7的两倍。未来20年,我们将进入非西方世界全面崛起的第二阶段,经济舞台上的主角会有很大的改变。

美国兰德公司描绘了2050年世界经济版图的轮廓(见图4)。届时,以购买力平价GDP为比较基准,世界第一大经济体非中国莫属,经济总量将达到58万亿美元;印度的经济规模将可超过44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将以34万亿美元的经济规模屈居第三。传统的七大工业国,只有美国、日本、德国与英国还会进入前十大经济体。日本将下降为第八大经济体,而印度尼西亚、巴西、俄罗斯与墨西哥在经济体量的排名上都会超越日本。东亚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产基地、世界贸易的最重要源头,而中国必然成为亚洲的龙头。在这个大趋势下,亚洲的国际政治,特别是中日韩三国关系以及中印关系,将成为国际政治的主轴。

中国道路影响人类未来

中国携手世界共筑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可以从涉及人类社会整体福祉最关键的五个方面着手,协同其他国家追求普遍安全、和谐共生、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境界。

首先,中国仍有维持长期中高速增长的巨大潜力,并与多数发展中国家有巨大互补优势,具备带动非西方国家持续发展的巨大能量。同时,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即优先保障广大群众的生存发展权利;在赋予资本以优先地位的同时,又能有效节制资本的掠夺性与破坏性。

再者,中国仍在探索最佳的社会治理模式:制度创新的动力丰沛,愿意学习与引进其他国家最佳的实践经验,鼓励多元文明相互借鉴。

最后,中国已经基本建立科技自主创新生态体系,在许多新兴科技领域开始走向世界前沿,可为14亿人开创全新的知识型经济与智能型社会治理模式,在全球科学知识群体中做出重大贡献。更重要的是,中国传承兼善天下的文化基因,中国知识精英阶层仍深受传统的天下观、义利观等思维方式和道德观念的影响,更愿意承担对弱小者的扶持责任。

西方的国际关系学者普遍对非西方国家的崛起持有悲观的论断,认为非西方世界缺乏相应的文化传统与法治根基,如果西方国家不主导,这个世界一定会分崩离析。他们刻意低估包括中国在内的非西方国家,忽略其在全球治理改革中的建设性作用。

从《巴黎协定》的谈判与签订过程可以看得很明显,中国、印度、巴西与南非等国对人类面临的重大全球议题,已经有能力也有意愿与西方国家平起平坐协商,承担应负的责任。中国这十几年来非常重要的建树,就是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的全球与区域政策协调和深化合作的机制。中国通过“多加一”多边政策协商平台,启动了很多专项合作,并推动跨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而美国从来没有搭建过这样的多边合作机制,

此外,中国大力推动协助发展中国家基础建设的长期融资机制,包括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以及区域性的丝路基金、中国-中东欧基金、中非发展基金等。同时,中国也在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基础设施之外提供替代性设施,例如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跨境电子支付平台、银联支付系统、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等。中国在全球通信与导航领域也提供新型公共服务产品,包括推动制定全球统一的5G标准,全球IPv6根域名服务器的架设计划,北斗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等等。中国也开始提供能源与金融交易替代性结算机制,这些将从根本上改变过去以美元作为唯一的结算货币或储备货币的格局。

(编辑  季节)



*朱云汉,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顾问、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世界科学院院士、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会执行长。


进入21世纪20年代,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进入动荡不定时期,国际格局、全球体系、世界秩序发生相应的改变。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何在严峻的风险挑战面前,准确把握时代大势积极有为,趋利避害,破浪向前,按照十九大确定的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按照唯物辩证法,事物的发展充满着矛盾。矛盾的运动、发展、演进,推动着事物朝不同的方向发展并形成不同的结果。新冠肺炎疫情大暴发且长久挥之不去,美国执政当局对中俄疯狂地进行“双遏制”,政权安全、气候变化、科技创新、结算工具、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等等问题无不缠绕着各国政府。这些都是促使国际格局发生变化的特别载体。但是国际格局的演变,从根本上说,离不开对世界主要矛盾的分析与判断。

习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有全局观,对各种矛盾做到了然于胸,同时又要紧紧围绕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我们要按照这个方法论来研究国际形势、国际关系、国际格局等等重大问题,以求主动谋划和因势利导。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界上存在着哪些重大的矛盾?哪些矛盾推动着国际格局发生演变?目前看,至少有以下几类最为活跃和重要。

第一,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即南北矛盾。资本天生为增殖而来,它通过推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来实现自己最大限度的增殖。代表国际垄断资产阶级并从中获取巨大利益的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极力推行它们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和发展模式,依据由它们主导制定的各种经济活动规则,通过跨国公司和受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组织,以各种名义、各种手段从发展中国家榨取并占有更多的物质资源和市场份额,进而实现资本的最大增殖和财富的无偿占有。广大发展中国家,历史上都是受帝国主义统治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者附属国。它们通过民族解放运动,陆续成为政治上独立的主权国家。但由于生产力整体水平低下,产业结构落后,其经济发展往往不得不具有对外依附的性质。绝大多数国家受控于美国主导的国际经济体系。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反恐一时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战略重点,加之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进一步兴起,使得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得以较快增长,出现了群体性崛起。它们反剥削、反干涉、反控制、反“布局”的意愿与能力日渐增强,同国际垄断资产阶级的矛盾明显增多,引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整体恐慌。美国等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越来越不适应国际关系新的现实,同发展中国家的斗争愈演愈烈。

第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决定了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各自拥有的政治经济力量是不平衡的。由于近现代历史多方面的原因,美国积累了大量财富,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领头羊,对其他发达国家一直保持着居高临下的态势。美国历届执政当局在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面前,对待盟国历来同样不手软。日本、德国、法国等等,都曾因为某些大宗产品的市场份额问题遭到美国的整治与扼杀。美国同其他发达国家以及其他发达国家相互间在主导世界经济走向、在全球各地区发挥作用和扮演的角色、在所占有的世界市场份额等方面,始终存在着激烈甚至残酷的利益争夺,最终多以美国取胜。随着全球化和多极化的发展,欧洲与美国的矛盾明显增加了。“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以及欧洲一再提出要实现战略自主、建立欧洲防务,甚至明确地一再说美国不靠谱,即是明证。美西内部的矛盾和争斗今后还会进一步加深。

第三,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同中国的矛盾。美国执政当局出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长久统治的目的,对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无不充满敌视,一心一意要摧毁他们眼中的“另类”。由共产党执政的古巴、朝鲜、越南、老挝都曾经并正在受到美国的肆意打压、颠覆和制裁。1979年中美建交后,美国对我采取柔和政策,希冀通过将中国纳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办法,将中国逐步同化,改变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在感到事与愿违并发现中国快速崛起的势头还在上扬之后,便公开叫嚣要规制中国。拜登政府大搞所谓“民主国家联盟”,以意识形态划线,拉帮结派,从政治、经济、贸易、科技、安全、军事等方面全方位地对我进行围堵、打压,不断在涉我制度安全、政权安全、国土安全等领域制造各种问题和障碍,阻遏我发展。中美关系恶化、结构性矛盾加深,非短期内能得到缓解。

第四,世界范围内工人阶级和资本家阶级的矛盾。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非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从来没有间断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不少西方发达国家连续出现长时间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抗议活动和罢工运动,明确反对能源涨价、社会不公,要求增加工资、更换政府、提前选举议会和总统的呼声(如美国的华尔街运动 国会大厦骚乱事件,法国的“黄马甲”运动,意大利的“五星运动”等)不绝于耳,甚至发生流血冲突。“民粹主义”一词再度横空出世。所谓民粹主义者,不过是相对于那些建制派即当权派及社会精英而言的“草民”,即普罗大众。但“民粹主义”被左中右各种政治力量所利用,鱼龙混杂。有包括白领和蓝领在内的工人阶级,也有外来移民阶层,还有本国的民族排他势力,甚至恐怖极端分子也在其中。我们要注意,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统治者使用“民粹主义”这个词汇是有意识的,目的就是掩盖和模糊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性质,其间充满了政客和精英对人民群众的厌恶和鄙视。我们不应不假思索地拿来就用。至于发展中国家执政当局同广大工人阶级的矛盾与冲突,同样是十分激烈的。大多数国家政权掌握在本国民族资产阶级或买办资产阶级(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代理人)的手中。受“金钱政治”的局限,没有强大资本的支持,真正代表本国工人阶级利益的政党永远“打不进”政权。议会选举、总统选举不过是资产阶级“左手”倒“右手”的游戏罢了。而且这里面还往往掺杂着民族、宗教、部落之间的矛盾,使得工人阶级同本国民族资产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

上述四类矛盾相互交织,相互联系,推动着国际格局以至世界秩序发生演变。我们今天所处的世界,依然还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资本主义时代,进一步说是帝国主义时代。国际垄断资产阶级在国际社会仍然占据统治地位。经济是社会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国际垄断资产阶级不懈追求的目标,就是要使其手中的资本能在国际循环的全部过程中实现源源不断的增殖,比如说在能源矿产的开发与挖掘上,在其他各类大宗产品的生产与贸易链条上,亦或在科技创新和人工智能的研发与运用上,再或是通过金融资本、通过股市、通过所谓货币宽松政策无底限地印钞洗钱上。这一完整的过程,也都一一体现在上述四大类的矛盾与冲突之中。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从两极格局转向多极格局或者说是“一超多强”格局的时期。不过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仍然是“西强东弱”,即美国同其他发达国家相互间矛盾尽管在增加,但对发展中国家还是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发展中国家不掌握话语权,在国际舞台上对各种不公平、不公正现象进行抗争的整体力量还十分弱小,面对各种无端指责和刁难,常常毫无争辩之力。他们对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诉求得不到响应,更谈不上满足,顶多是在每年的联合国大会上发发牢骚。现在,当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宣布愿同世界各国按照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呼吁齐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情况下,在20国集团、金砖国家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东盟、阿盟、非盟、南方共同市场等全球和地区组织方兴未艾的情况下,在新兴市场国家群体性崛起的情况下,在多国更多实行本币结算并尝试建立独立于 SWIFT 系统的新结算机制的情况下,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国际格局“东升西降”的态势变得更加明显。

有几个重要表现。一是全球经济版图在重画。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过去20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高达80%,过去40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全球占比从24%增加到超过40%;而发达国家经济相对衰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日益缩小。

二是世界经济中心正在从美欧向亚洲加快转移。2020年,亚洲国内生产总值全球占比约为38%,世界500强企业中亚洲企业占了227家,联合国人居署评选的全球可持续竞争力前10名城市中有5个来自亚洲。国际垄断资本在向亚洲作新的投资布局。

三是美国等西方大国内部矛盾重重,政治恶斗、社会撕裂、贫富悬殊问题突出,制度失灵、政府失信、民众失望困局难解。所谓“自由民主”光环不再,海外“民主移植”行不通。对新自由主义的迷信正在破除。

四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通过各种平台和机会,较之过去更加强烈地要求实现国际生活的民主化,首先是要求联合国能与时俱进,改革完善,增加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他们赞赏中国在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捍卫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不愿在美国逼迫下跟着走下去。

五是中国和俄罗斯从世界上维护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跃升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中流砥柱”。“中俄组合”成为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这方面,中俄领导人已经有多次表述。世界舆论对中俄两国在世界上发挥的正能量作用,客观地讲,也在更多地给予肯定和支持。

国际格局演变不仅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对它的研究和宣传,要注意不能落入西方国家设立的陷阱。比如,有些美国人几年前鼓吹中美“G2”,即打造中美两极格局。也有人说当今世界是中美俄三极鼎立的格局。我们对此不能同意。中美两极格局,将过去的苏联换成中国,表面看很恭维我们,实则有其险恶用心。中国不是冷战时期美苏“两极格局”的接班者。苏联后期在对外关系方面有霸权主义行为,注重谋求势力范围,在世界多地拥有军事基地。中国自始至终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搞霸权,不干涉他国内政,不侵犯他国领土,更不把自己意志强加于他国。中国不是苏联,从来不搞霸权主义。世界各国对苏联的扩张行为记忆犹新,把苏联换成中国,实际是往中国身上抹黑。

那么,可以认同中美俄三极鼎立的格局吗?同样不能。因为这样就等于否定了世界多极化,否定了经济全球化。世界不是美国说了算,也不是中俄两家说了算,而是国际社会的全体成员说了算。我们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最重要的基础,就是世界多极化。脱离开多极讲三极讲两极,都是上了圈套,毫无疑问是战略选择上的误判,将会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

未来一个时期,我们要在国际上继续坚定捍卫国际公正正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任务是很艰巨的。坚持底线思维、坚持敢于斗争精神是关键;有理有利有节,是把握分寸的主要原则;加强谋划、多做预案,应该成为我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1、认真对待中美斗争持久战。中美力量消长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要看到并且坚信,无论美国怎么制裁、打压中国,也挡不住我们“往上走”,挡不住美国“往下掉”。要把握住“时与势在我们这边”这个道理,坚定信心,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2、进一步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关系和友好交往。牢固树立周边命运共同体意识,抓住东盟、上海合作组织、亚信、东亚峰会等周边组织和机制,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全球发展倡议等优先在周边取得更多成果,推动周边国家更多融入以本币结算的产业链供应链。

3、构建最广泛的国际反霸统一战线。在国际上旗帜鲜明地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及其一切变种行为。目前在世界上只有中俄两家最有力量,也最有号召力。我们要强化中俄背靠背战略协作,扩大战略腾挪空间,共同抗衡美国及其西方盟友的遏制打压。充分发展和欧洲国家的多边合作关系支持欧洲实现战略自主追求。总之,要尽一切可能推动国际社会形成求稳定、争合作、促发展的最大公约数。

4、坚持发展中国家定位。处理好我利益不断拓展、同发展中国家碰撞增多问题。着眼长远,更多关注中小国家和弱势群体,切实实施国别政策,让发展中国家更多体会到中国发展强大带来的总体利益。

5、营造好多边舞台。面对现存的多边体系在较长一个时期难以根本改变的现实,我要充分用好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一重要的国际制度性权力,增强运作多边机制的能力和本领,加强政治、外交、军事、经济、科技、法律、民间等等资源手段的全面统筹与协调作用,注重分析矛盾、调动矛盾、转化矛盾,丰富解决全球性热点问题的手段方法。

编辑  季节



[1] 周力,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全国政协委员。


 

西方科技革命和资本主义崛起之谜

    为什么资本主义制度会诞生在西方而不是东方?马克斯•韦伯和道格拉斯•诺斯等思想家对“李约瑟之谜”的经典解释是“资本主义制度诞生在西方而不是东方”;言下之意是“科学革命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为什么资本主义制度必然会导致一场以牛顿力学和拉瓦锡化学为代表的科学革命?

西方传统理论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当然是寻找西方文明独特的“自由、民主”制度基因。但无论是韦伯强调的法治精神还是诺斯强调的产权与契约精神,其实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而非原因。

正如研究资本主义的经济学大师熊彼特所说:“所谓‘资本主义的新精神’这样的东西是根本不存在的……封建社会包含着资本主义社会的所有胚芽。”那么为什么这个胚芽没有在东方破土而出?换句话说,是什么样的“气候条件”让资本主义胚芽在欧洲茁壮成长呢?

当我们了解到欧洲历史上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早期都毫无例外是一部遵循丛林法则的“战争?商业”循环加速器,以上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正如著名经济史学家布罗代尔指出:“战争制造资本主义”哈佛大学历史学家斯文•贝克尔特(Sven Beckert)在《棉花帝国》一书中揭露西方早期的资本主义形态就是战争资本主义,即用战争攫取商业利润,再以商业利润支战争这样一种循环扩张模式。而服务于这一扩张模式的资本主义政治、金融、财政、司法制度,也都是这个“战争?商业”循环加速器所刺激和倒逼的产物。

资本主义是一个历史演化过程。资本主义的今天不等于它的昨天。不能把它长期发展演化的结果(比如法治、民主、大工业与福利社会)当成它萌芽的原因和先决条件。  

我最近的一本新著[1] 提出需要思考以下相关问题:(1)如果资本主义的昨天十分邪恶和丑陋,今天的西方应该如何对待资本主义才刚刚起步的发展中国家?(2)如果发展资本主义的代价十分巨大,西方是否还有理由和底气要求发展中国家必须采纳资本主义方式来发展经济?(3)如果发展中国家只有用西方当年的战争与掠夺模式才能发展出资本主义,今天的西方国家有权阻拦吗?(4)今天的发展中国家有没有可能不重蹈西方资本主义的覆辙开启和完成自己的科技与工业革命?

         近代西方文明vs古地中海文明

人们通常提及的“西方文明”,其实是一个很不准确的地理和文化概念。通常所指的“西方文明”是“古地中海文明”和“近代欧洲文明”的集合。这两个文明在时空关系上极为不同,却被流行历史观有意无意地混淆了。“古地中海文明”泛指最早的古埃及、古巴比伦、古苏美尔、古黎凡特、古安纳托利亚这类中东和北非地区的文明(包括尼罗河三角洲和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以及后来的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古地中海文明”体系是由肤色较深、头发偏黑、个子较矮的南高加索人种创造的(古希腊人并非今天的白种人)。而“近代欧洲文明”是由北高加索人(以阿尔匹斯山以北的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盎格鲁-撒克逊人为主体)在古罗马帝国灭亡后发展出来的,北高加索人(白人)代表的“近代欧洲文明”,也可以统称为“基督教文明”,虽然基督教发源于中东地区,之后才传入欧洲。

接受了基督教并将其发扬光大的北欧人不能自喻为古地中海文明的天然继承者。阿拉伯文明对古地中海文明的继承关系先于基督教文明阿拉伯人所代表的伊斯兰文明曾经覆盖过整个地中海,其后日耳曼人、法兰克人、盎格鲁-撒克逊人所代表的基督教欧洲文明才覆盖了古希腊-罗马文明拥有过的地域。况且自十字军东征以来的西方文明,在其萌芽过程中从东方文明(阿拉伯、中国、印度)所直接吸收的养料,一点也不亚于(甚至超过)它从古希腊-罗马文明所吸收的养料。

我在书中讨论的“西方文明”,是指近代西方进入中世纪后的“基督教欧洲文明”。西方崛起之谜,是指以西欧白人国家为主体的“近代基督教世界崛起之谜”,而非古代西方文明的崛起之谜。

          欧洲的军备竞赛和科学革命

社会需求才是推动科学革命和技术变革的最大动力。欧洲近代史上自文艺复兴后造成经常性大规模国破家亡的最大原因就是绵延500年的热兵器战争。其历史主线是,延续了近200年的十字军东征运动(11-13世纪),在破坏了丝绸之路的阿拉伯贸易网络扫清了欧洲通往东地中海贸易枢纽的“路障”以后,由于火药的传入和基于火器的热兵器战争,点燃了欧洲版“春秋战国”时代的野火,导致了欧洲中世纪封建秩序的瓦解和近代欧洲国家竞争体系的形成。它最初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城邦国家,然后通过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大航海和全球殖民竞赛,扩展到西欧和北欧。

这个国家竞争体系之下的激烈军备竞赛,导致中央集权的形成与国家力量对科学技术和热兵器研发的大规模投入,使得与热兵器相关的科技人力资本和知识积累由量变到质变,最终引爆了一场“科学革命”—包括基于弹力学原理的伽利略—牛顿物理学革命,和基于火药爆炸的氧化燃烧原理的拉瓦锡化学革命。同理,也是通过这个国家竞争体系内的激烈商业竞争、殖民竞赛,以及相伴随的贸易战、金融战、间谍战、技术剽窃、全球市场开拓和由产业政策带动的产业链急剧升级,引爆了工业革命。

这是一条社会动力学演化之路,其历史视角把欧洲近代在力学理论和化学理论方面的突破看作一条历史的因果链即火药传入欧洲以后引发的热兵器战争,最终导致欧洲民族国家的诞生和规模化国家竞争体系的形成;延续几百年的激烈军备竞赛,又导致了国家力量对科学技术的长期投资并形成强大的“战争需求”拉动力量,不仅促成了伐木、采煤、炼铁、冶金等工业的迅猛发展,更为关键的是促成了“弹道力学”与“火药化学”这两场科学革命的爆发—就像20世纪的计算机、互联网与航天科学的突飞猛进,是冷战期间美苏两大阵营“太空与核武”军备竞赛与地缘政治争霸的产物。

20世纪冷战期间的激励军备竞赛模式其雏形早在十字军东征结束后的文艺复兴时期就已经诞生和萌芽了。而爆发在17世纪的经典力学革命和18世纪的化学革命,不过是欧洲这场延续发育好几百年的跨国军备竞赛的自然产物与硕果。

          科学革命为什么爆发在西方

目前,学术界对于科学革命为什么爆发在西方而非东方的解释有数种相互关联的流行理论。一种理论认为,“东方专制主义”妨碍了中国古代出现科学思维与科学理论;另一种理论认为,中国自古就没有产生古希腊数学那样的公理体系和一神教那样的宗教信仰,以及中世纪那样的亚里士多德经院哲学传统,因此不可能产生科学革命。这个理论面对的巨大挑战之一是:同样是继承和吸收了古希腊数学知识和“犹太-基督”一神论传统的拜占庭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为什么没有能够产生牛顿经典力学革命和拉瓦锡化学革命?

另一种流行理论认为虽然天主教和伊斯兰教都具备一神论的理性思维传统,但是由于它们都不像路德和加尔文宗教改革以后的“新教”那样支持“思想自由”,因此不可能产生科学革命。这个理论也面临两大挑战:挑战之一是由于新教是排斥科学的,都是激烈反对当时的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的新思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理论。挑战之二是,无论是伽利略的经典力学理论还是拉瓦锡的氧气燃烧理论,都恰好分别诞生在天主教占统治地位的意大利和路易十五统治下的法国,而不是新教占统治地位的荷兰、瑞典或德国北部的城邦国家。

还有一种流行的解释科学革命的理论,基于爱因斯坦在1953年提出的一个观点:“西方科学的发展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以及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文艺复兴)。在我看来,人们不必对中国的贤哲没有走出这两步感到惊奇。人类居然作出了这些发现,才是令人惊奇的。”

这是目前为止“西方中心论”解释科学革命较为客观公正的“非西方中心论”视角。不过爱因斯坦这个观点所提供的理由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18世纪的化学革命虽然与实验方法密切相关,但与古希腊数学无关。化学革命恰恰是由法国火药局局长和杰出的炼金术士拉瓦锡引的,而且比牛顿的经典力学革命晚了整整一个世纪。为什么?

其次,究竟什么是文艺复兴以后才开启的科学实验传统?人们喜欢引用弗朗西斯•培根的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那么伽利略通过反复测量铁球在斜面滚动的实验,究竟想要获得何种力量?而且,虽然培根提出了系统观察和实验的方法论,但近代物理学的实验传统并不是由培根所在的新教国家(英国)开启的,而是在天主教统治下的意大利开启的,是由伽利略和他的前辈(比如塔塔格利亚)这些天主教徒开启的。那么伽利略们开启这样一个科学实验传统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呢?是企图用数学与实验证明上帝的存在,还是有某种更加世俗的实用主义动机?

再次,古希腊文化和数学古籍被拜占庭帝国保存得好好的,为什么延续上千年的拜占庭希腊文明(公元330-1453)却没有发展出近代科学,而是等到伽利略的出现?伽利略所处的时代为科学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哪些古希腊所不具备的社会条件

答案显然不在于“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运动本身—因为它不外乎将阿拉伯文献中的古希腊知识翻译成拉丁文而已,尤其是拜占庭的希腊人不需要通过这种翻译就能阅读古希腊数学文献。答案也不在于北欧的宗教改革运动——伽利略并没有受到新教的影响,而且一直是在天主教占统治地位的意大利工作和研究。

还有一个重要问题,爱因斯坦关于科学革命为什么爆发在西方的观点需要回答,即无论在古中国、古印度、古罗马、古希腊、古埃及、古巴比伦,还是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占统治地位的中世纪欧洲,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都更加着重于理解与人们日常生活、生产劳动、气候变化、繁衍生息密切相关的五彩缤纷的大千生命世界,比如鲜花为什么在春天盛开,虫鸟为什么在夏天啾鸣,枫叶为什么在秋天变红,雪花为什么在冬天飘零;天气为什么有四季变换周而复始,人生为什么有喜怒哀乐生老病死;以及“我是谁?从哪里来?往那里去?”诸如此类的人生哲学问题。当面对如此多无法回答的自然哲学与伦理哲学问题时,哲学家和神学家都不可能像伽利略那样关注两个不同大小的铁球如何在斜面滚动,从高空下落时的加速度等运动力学问题。即便是矿物学家和炼金术士,也只关注岩石的性质、成色和纹路。

伽利略这位卓越的自然哲学家和天主教徒所毕生关注的焦点之一,恰好是计算和理解不同重量的球体如何在不同倾角的斜面按不同速度滚动,以及铁球如何在地球重力作用下做抛物线运动的弹道学问题,从中突破对抛射物体运动规律的认识。为什么?这就迫使我们回到战争,回到伽利略所处的充满战火的文艺复兴时代。

事实上,伽利略在其经典名著《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的第一页就开宗明义昭示了“科学革命”的“战争密码”:“……威尼斯人在著名的兵工厂里进行的经常性活动,特别是包含力学的那部分工作,对好学的人提出了一个广阔的研究领域。”

伽利略创立的这两门“新科学”,一门是材料力学—它是基于威尼斯兵工厂军舰设计上几十门重炮对船体结构材料的受力情况所进行的静力学几何原理分析,另一门是铁球的运动力学—它是基于炮弹飞行的抛物线轨迹在惯性作用下的匀速运动和重力作用下的匀加速运动所进行的数学分析。通过在威尼斯兵工厂大量实验,伽利略为这两门新科学奠定了数学基础。他成为经典力学革命之父,最早把严格的数学分析与物理学结合的第一人。他不仅系统地借鉴了那个时代的阿拉伯-古希腊数学知识去解决战争中遇到的物理学问题,并发现和论证了新的物理学定律,即炮弹飞行的惯性定律和炮弹自由落体的匀加速定律,从而打开了通向现代精密物理科学和变量数学分析的大门。这本经典名著是伽利略专门题献给他科研活动的赞助人—陆军元帅、总司令、鲁埃格地方长官诺阿耶伯爵的。

可见,如果没有火药传入并点燃战火纷飞的欧洲,伽利略不会去思考装载几十门沉重火炮的战舰受力(静力学)问题,更别说炮弹飞行的弹道学与动力学问题,拉瓦锡也不会去思考火药燃烧和爆炸背后的化学机制问题,从而科学革命也就不可能发生。

国家力量和近代科学革命

为什么科学革命没有爆发在火药的发源地—中国?历史上各国各民族都在打仗,为什么偏偏是欧洲人发明了“数、理、化”?

答案并不单单是古希腊数学知识的缺乏—因为拉瓦锡的化学革命不需要古希腊数学;也并不是实验归纳方法的缺乏—因为中医理论、中药配方、针灸原理、《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都体现了实验归纳法在古代中国知识体系中的系统应用;何况,实验方法论鼻祖培根通过采用系统性罗列现象来找出背后原因的归纳法,不仅自己在科学发现上毫无建树,而且这种方法论的哲学表述也是由阿拉伯传入的。

问题的根本答案,是中国基于火药-火炮的高烈度、高频率战争和围绕这种使用热兵器的新型战争而展开的“国家竞争体系”的缺乏。只有处在这样一种高烈度、高强度、高频率的热兵器战争和国家竞争体系中,才能激发出社会精英和国家力量对数学、物理、炼金术和其他科学知识的巨大渴望、需求、扶持和投入:因为精确描述炮弹的变速轨迹,需要代数和平面几何;全面理解火药爆炸和物质燃烧的机理,需要非常丰富的炼金术知识和大量耗时、耗钱、耗人工的化学实验,需要国家扶持的专门实验室(与今天见到的大规模化学实验室没有本质不同)。因而企图统一欧洲的法国路易十四在17世纪初斥巨资成立法国科学院,路易十五斥巨资成立“法国火药局”“拉瓦锡国家实验室”和巴黎高等军事学院。而中国明朝和清朝都没有这样做,所以在科技上落后了;然而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这样做了,因此赶上了欧洲列强。

任何文明都具有兼收并蓄其他文明的能力,一旦社会需要,就会向别的文明学习和借鉴。正如中国古人不怕千难万险前往“西天”取经,也正如意大利人不怕千辛万苦将阿拉伯数学翻译成拉丁文一样。既然所有文明都具备向别的文明学习的精神,中华文明也就不需要自己独立发明佛教或古希腊数学—当年如果需要的话,完全可以通过丝绸之路向阿拉伯文明学习、引进更加先进的数学。可中国早期历史上向西方学习和从事文化交流的社会精英,比如张骞、玄奘、班超以及后来的宋明理学大师们,并没有这样做。为什么?

出产《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的古代中国,没有产生对“变速运动中的炮弹轨迹”进行精确数学描述的社会需求,没有产生对火药及其化学成分集中研发和规模化生产的需求。而近代中国经受了鸦片战争的屈辱和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无情打击,终于激发出了这种意识和需求,提出用精密科学“赛先生”拯救中国的口号。中国的国家力量才开始筹建兵工厂、理工科大学、军事学院、科学院,并公派大批留学生赴日、赴欧、赴美学习数学和科学,与17世纪的法国和英国派学生去意大利拜访伽利略一样。这反映了当下中国对科学与数学的巨大社会需求——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意识到科学与军事技术的密切关系。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城邦国家,也是在尝够了炮弹的滋味以后才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否则但丁和马基雅维利便不会强烈呼吁实现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达•芬奇和伽利略也不会如饥似渴地学习军事工程技术和数学了。

问题的关键不是谁先发明了欧氏几何,而是谁先产生了把数学应用于军事和枪炮工业应用于描述炮弹轨迹的社会需求。正是因为这种巨大社会需求的缺乏,使得最先发明火药的中国没有产生科学革命。

其实,中国历史上战争最频繁的春秋战国时期,恰好也是中国历史上科技飞速进步的时期。但是,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对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在进入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热兵器时代已经过时,近代火药-火炮与古代弓箭的差别,相当于当代的核弹-反导技术与当年的火炮-城堡技术的差别。

火药与火炮技术是在中世纪末期和文艺复兴初期才传入欧洲的。而火器的传入,使得欧洲在十字军东征和文艺复兴以后,进入了一个类似于中国历史上的欧洲版“春秋战国”时代,引起一系列深刻的社会、政治、军事、经济制度变革,把与火药和火炮相关的制造技术和物理化学原理推向极致,从而爆发一场“军事革命”和“科学革命”,为丛林法则下适者生存的欧洲国家赢得一场远比“春秋战国”时代还要惨烈百倍的国家暴力竞赛和军备竞赛,为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激励与推力。

基础科学与艺术一样,都具有很强的公共品性质,需要国家力量有意识地投入并为其创造平台——包括类似科举制度和科学院体制在内的科学人才吸纳机制,以及政府采购、军工产业政策和一系列崇尚征服大自然的意识形态的推动。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繁荣是这种“政府赞助”活动刺激的产物;伽利略对物理学和天文学的研究,也离不开威尼斯兵工厂这个试验基地和酷爱战争的罗马教皇、意大利宫廷和欧洲贵族的长期赞助。这也是为什么哪怕苏联计划经济时期根本没有所谓“民主、自由、法治”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可言,但是因为有斯大林国家意志的投入,苏联时期的科学和数学成就不仅超越俄国历史上的彼得大帝时期,而且超越同时代的自由欧洲,与同时代的超级大国美国并驾齐驱。

国家竞争体系和“李约瑟之谜”

为什么频繁的战争和欧洲国家竞争体系朝着科学革命的方向演化?牛顿经典力学理论和拉瓦锡的化学理论与火药和炮弹之间,究竟有什么必然逻辑联系?琼斯、蒂利、肯尼迪、帕克、霍夫曼、欧阳泰和“军事革命”理论的支持者们,包括主张科学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的莫基尔(Joel Mokyr)都没有给出解释,或者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我在新著中将沿着琼斯蒂利肯尼迪和“军事革命”理论家们开创的思路,拓展他们的理论首先通过对十字军东征、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的重新剖析,揭示它们的战争资本主义属性,以及欧洲军事重商主义发展模式的产生然后通过“战争?商业”循环加速器下的军备竞赛,在“国家竞争体系”这个框架内解释科学革命的爆发,解释它为什么发生在西方而不是东方。

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包括行政管理制度、法律制度、私有产权制度与社会福利制度)的演变,也是受这个国家竞争体系推动和倒逼出来的。

同理,贾雷德•戴蒙德在《枪炮、病菌与钢铁》中提出的,欧洲自古以来就因为不利的地理条件而四分五裂,和中国自古以来就因为有利的地理条件高度统一的观点也不足以解释为什么欧洲的崛起和它对中华文明的超越只是近代500年才发生的事情,而不是2 000多年前或更久以前就已经发生的事情,因为欧洲和中国的地理条件在过去几万年以来就一直没有变化过。

采纳“国家竞争体系”这个概念框架,而不是韦伯和诺斯的文化与制度决定论,也可以帮助一大批“反西方中心论”学者解脱他们所面临的一个逻辑困境,即如何在充分承认东方文明对近代西方崛起不可或缺的贡献,以及中国的商品生产与交换能力直到19世纪初仍然大大领先于欧洲这一历史事实时,同时解释近代欧洲为什么有能力实现对东方文明的全面反超和碾压,尤其是解释“科学革命”为什么发生在西方而不是东方这个“李约瑟之谜”。

(编辑  季节



* 文一,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讲席教授,中国人民银行五道口金融学院访问教授。

[1]见文一著《科学革命的密码——枪炮、战争与西方崛起之谜》,东方出版中心202112月出版。

王湘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战略问题研究中心主任。

左大培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2005年被选为孙冶方经济学奖评议组专家。

热门话题

>

2023年04期

总期号:287期

2023年03期

总期号:286期

2023年02期

总期号:285期